穆棱河生態
1. 密山在哪
密山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轄7鎮14鄉,人口43.6萬,境內有5個國營農場,東與虎林相連,南與俄羅斯相鄰,邊境線長265公里,其中水界235公里。西與工業重地雞西市為鄰,北與七台河市相接,既處在東北亞「金三角」之中,又位與對俄出口黃金通道上。
密山市歷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1899年清朝設立蜂蜜山招商局,1908年設密山府;1912年廢府立縣,1939年,日偽在密山設立東安省,1941年設東安市。1946年6月台22日英雄的359旅解放密山,成立人民政權,設立東安地委、東安市政府後改制為密山縣。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解放後,十萬轉業官兵、千百熱血支邊青年和密山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艱苦創業,奮發圖強,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社會主義革命建設之歌,在密山這片熱土既創造了輝煌的物質文明,也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密山地域遼闊,幅員3843平方公里,屬三江平原第二區,北部為完達山脈,南部為長白山脈,中部為穆棱河沖積平原,地貌特徵為「三山二水五分田」。烏蘇里江一級支流--穆棱河貫穿全市。境內有全省最大的人工水庫--青年水庫和全國最大的國界湖--興凱湖。秀山碧水的青年水庫與博大神奇的興凱湖一南一北相映成趣,各展神姿,是理想的旅遊勝地。興凱湖的大白魚和美麗秀蝦更是聞名遐邇。
密山有著富饒的地下寶藏和地上生物資源。煤炭、石墨、鉀長石、大理石、石灰石、花崗岩、鈦鐵、鈾、金、鋁等10多種高品位礦產資源分布全市。其中煤炭儲量約為5億噸,石墨儲量約為2.5億噸,鉀長石儲量約為1億噸,鈦鐵儲量約為8萬噸,大理石儲量約為5.4 億噸。森林總蓄積量439萬立方米。山產品達300多種,其中山野菜年蘊藏量1500噸,食用真菌類300噸,植物葯類約2500噸。
密山生態環境良好,土地肥沃。水源豐沛,素有「魚米之鄉」之稱。耕地面積達20.1萬公頃(其中農管局系統9.4萬公頃)。湖、河、庫、泡、澤星羅棋布,有3億多立方米水資源可利用。密山盛產大豆、玉米、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和烤煙、甜菜、白瓜等經濟作物,是全省主要產糧基地之一,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縣),列入國家產糧大縣、商品糧基地。
密山交通便利,有國鐵橫貫8個鄉鎮,哈爾濱——密山、牡丹江市(雞西)——密山的特快、直快、普快列車每日往返多次。公路四通八達,有通往鄰市縣干線公路8條,直通俄羅斯海參崴市國際公路一條,連續多年被省政府授予公路建設先進市(縣)
2. 雞西的地理環境
基本概況
雞西市在地理位置上處在東經130°24′24〃—°56′30〃,北緯44°51′12〃—46°36′55〃,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與牡丹江市、七台河市毗鄰,東、東南與俄羅斯交界,總面積22,531平方公里,轄雞冠,恆山,滴道,梨樹,城子河,麻山六區,虎林市、雞東縣、密山市,人口200萬,被譽為我國太陽升起最早的地方。
雞西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發現56個礦種。主要有煤炭、石墨、硅線石、鉀長石、大理岩、黃金、鉑、鈀、礦泉水等。煤田分布廣、煤種齊全,有焦煤、氣煤、肥煤等7個煤種,總儲量80億噸,年產原煤3000萬噸;石墨總儲量7.8億噸,居亞洲之首,年產量7萬噸;硅線石儲量4000萬噸,年產量3000噸;大理岩儲量6.3億噸、黃金儲量大於5噸。
雞西河川秀麗。未開墾荒地面積44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9.4%,其中草原沼澤面積為22萬公頃。水系資源豐富,62條主要河流總徑流量89.4億立方米。境內最大河流穆棱河,境內流徑長502公里。地下水總儲量98.4億立方米,全地區水資源總量為5393億立方米。全市林地總面積62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4592萬立方米,年採伐量42.6萬立方米。
雞西市野生資源豐富。葯材上百種,山產品300餘種,蕨菜、薇菜等聞名中外。有虎、熊、鹿、貂、狍、狼等39種野生動物繁衍生息;魚類65種,其中翹嘴紅鮁(大白魚)為中國四大淡水名魚之一。
雞西市是黑龍江省的重點產糧地區之一。耕地總面積55.4萬公頃,盛產水稻、玉米、大豆、蔬菜等。全市有11個大型國有農場,糧食平均年產量200萬噸。已建成綠色食品基地12個,有9個品種、22個產品獲得綠色食品標志,綠色食品產值達6億元。
雞西市生態環境良好,天藍、地凈、水清,是座新興的旅遊城市,具有發展生態旅遊、邊境游、跨國游的基礎條件。有煙波浩渺、氣勢磅礴的北國綠寶石興凱湖;有水深流急的烏蘇里江;有二戰遺址、被稱作「東方馬其諾防線」的虎頭地下軍事要塞;有舉世聞名的中蘇自衛反擊戰發生地珍寶島;有祖國最早看到日出的邊境山峰之一神頂峰;有歷經百年滄桑的「東方第一廟」虎頭關帝廟;有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麒麟山、卧龍湖、哈達河、八楞山、鳳凰山森林公園、北大荒書法藝術長廊、遼金古城遺址等旅遊景區。
雞西市有良好的投資環境。中俄邊境線長631公里,現已開通密山和吉祥兩個國家一級陸路口岸。年過貨量可達200萬噸,過車能力600-900車次/日,驗放能力可達85萬人次/年。
3. 穆棱是什麼意思
1、「穆棱」滿語的意思是什麼?
答:駿馬。
3、穆棱市地理位置、人口區劃專?
答:穆棱市地處黑龍屬江省東南部,是黑龍江省25個邊境縣(市)之一,與俄羅斯有44公里的邊境線,幅員6673平方公里,轄6鎮3鄉141個行政村,總人口32萬。
4、穆棱河的發源及流域?
答:穆棱河發源於窩集嶺,全長635公里,流經穆棱市、雞西市、雞東縣、密山市、虎林縣5個縣(市),流域面積17800平方公里,在虎頭鎮注入烏蘇里江。
5、穆棱何年何月何日建立縣制?
答:1909年6月2日。
6、穆棱的人文精神是什麼?
答:開放兼容、敢為人先、真誠守信、堅韌樂觀。
7、穆棱的城市名片有哪些?
答:中國金融生態市、中國民營經濟最佳投資市、中國魅力中小城市200強、全國農村金融產品創新試點市、中國風電之鄉、中國大豆之鄉、全國綠色食品原料(玉米、大豆、肉牛)標准化生產基地、全國名曬煙基地、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4. 興凱湖農場原六連還通車嗎我是六連的。
房主你好~! 密山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轄7鎮14鄉,人口43.6萬,境內有5個國營農場,東與虎林相連,南與俄羅斯相鄰,邊境線長265公里,其中水界235公里。西與工業重地雞西市為鄰,北與七台河市相接,既處在東北亞「金三角」之中,又位與對俄出口黃金通道上。 密山市轄7個鎮、9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密山鎮、連珠山鎮、當壁鎮、知一鎮、黑台鎮、興凱鎮、裴德鎮、柳毛鄉、楊木鄉、興凱湖朝鮮族鄉、承紫河鄉、白泡子鄉、二人班鄉、太平鄉、和平鄉、富源鄉。市境內有:牡丹江分局、八五五農場、八五七農場、八五一一農場、興凱湖農場。 密山市歷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1899年清朝設立蜂蜜山招商局,1908年設密山府;1912年廢府立縣,1939年,日偽在密山設立東安省,1941年設東安市。1946年6月台22日英雄的359旅解放密山,成立人民政權,設立東安地委、東安市政府後改制為密山縣。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解放後,十萬轉業官兵、千百熱血支邊青年和密山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艱苦創業,奮發圖強,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社會主義革命建設之歌,在密山這片熱土既創造了輝煌的物質文明,也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密山地域遼闊,幅員3843平方公里,屬三江平原第二區,北部為完達山脈,南部為長白山脈,中部為穆棱河沖積平原,地貌特徵為「三山二水五分田」。烏蘇里江一級支流--穆棱河貫穿全市。境內有全省最大的人工水庫--青年水庫和全國最大的國界湖--興凱湖。秀山碧水的青年水庫與博大神奇的興凱湖一南一北相映成趣,各展神姿,是理想的旅遊勝地。興凱湖的大白魚和美麗秀蝦更是聞名遐邇。 密山有著富饒的地下寶藏和地上生物資源。煤炭、石墨、鉀長石、大理石、石灰石、花崗岩、鈦鐵、鈾、金、鋁等10多種高品位礦產資源分布全市。其中煤炭儲量約為5億噸,石墨儲量約為2.5億噸,鉀長石儲量約為1億噸,鈦鐵儲量約為8萬噸,大理石儲量約為5.4 億噸。森林總蓄積量439萬立方米。山產品達300多種,其中山野菜年蘊藏量1500噸,食用真菌類300噸,植物葯類約2500噸。 密山生態環境良好,土地肥沃。水源豐沛,素有「魚米之鄉」之稱。耕地面積達20.1萬公頃(其中農管局系統9.4萬公頃)。湖、河、庫、泡、澤星羅棋布,有3億多立方米水資源可利用。密山盛產大豆、玉米、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和烤煙、甜菜、白瓜等經濟作物,是全省主要產糧基地之一,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縣),列入國家產糧大縣、商品糧基地。 密山交通便利,有國鐵橫貫8個鄉鎮,哈爾濱——密山、牡丹江市(雞西)——密山的特快、直快、普快列車每日往返多次。公路四通八達,有通往鄰市縣干線公路8條,直通俄羅斯海參崴市國際公路一條,連續多年被省政府授予公路建設先進市(縣)。 希望我的回答會對你有幫助
5. 穆棱河流經雞東縣地表水水質等級
大部分地區的學生還是不錯的,畢竟當地的生態環境還是很好的,但是畢竟那個縣很大,所以部分地區的水質相對來說還是不一定非常好,因為由於各種生態破壞啊,還有環境污染的方面可能會導致水濕了等級下降。
6. 介紹雞西休閑廣場的400字作文,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雞西休閑廣場是2002年雞西市委、市政府在實施「突出一條主線、構建四大格局、強化五個保障,回建答設綠色生態旅遊城市」戰略中,為全市人民興辦的一項造福人民的重點工程。整個廣場因地制宜、設計新穎、構思完美、巧奪天工、宏偉壯觀。佔地32.3萬平方米,廣場系沉降式設計布局,由22個構建築物組成。特別是當夜幕降臨時,千盞彩燈齊放,優美的歌聲與廣場美景相襯,跳躍的音符與閃爍的燈光呼應,此起彼伏,如夢如幻,使遊人流連忘返。休閑入位於穆棱河南岸,新老北環路交接處集文化休閑、健身娛樂、人文景觀、綠色生態於一體的綜合性中心廣場。中心廣場由入口廣場、浮雕牆廣場、草坪廣場、雕牆廣場和圖騰柱廣場構成。是整個廣場的文化區。浮雕牆佔地4000平方米,是目前已知的全國最大的雕塑藝術區。八組十六面浮雕記載了雞西地區社會發展的八個階段,集中體現在我市完達山、興凱湖、烏蘇里江的風土人情及建市以來的重大歷史事件。浮雕牆為144平方米。浮雕成為一部雞西社會發展史,一部歷史教科書,成為雞西生態文化廣場的主題、核心和靈魂,成為廣場建設的點睛之筆,成為雞西的象徵,成為中國浮雕之最。
7. 黑龍江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地理環境
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國東北部的中俄邊境地區。黑龍江省密山市東南部,北與密山市、虎林市相鄰,東、南與俄羅斯水陸相連。地理坐標:東經131°58′30″—133°07′30″,北緯45°01′00″—45°31′30″。 興凱湖長90公里,寬30公里,湖泊最深達10米,雨後湖面水面可升高2米左右。水源補給來自東部和西部山地的眾多溪流與穆棱河,是地殼運動地槽發生褶皺而形成。興凱湖濕地屬於沖積平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大、小兩湖間天然形成一條長90公里近10米高的沙崗,崗上植被以森林植被為主,湖周的大面積濕地以蘆葦、沼柳、苔草、小葉樟等植被類型為主。
興凱湖濕地從西向東分低山漫崗區、湖崗區、湖積平原沼澤區、大小興凱湖水域區。植被隨著地勢的不同,有規律分布。 河流
興凱湖流域屬烏蘇里江水系,共有24條河流匯入,中國境內有8 條,其中直接流入大興凱湖的有4 條,即白棱河、紅眼哈排干、白泡子和金銀庫河,直接流入小興凱湖再經新開流和泄洪閘流入大興凱湖的有4 條,即承紫河、坎心河( 小黑河) 、大西河和東地河。流出興凱湖的河流只有一條松阿察河。所有河流多年平均冰封期約150天。
湖泊
小興凱湖:入水量7.03×108立方米 ,出水量8.49×108立方米 。最大水深3米,最大蓄水量為5.05×108立方米 ,多年平均水位70.米。面積140平方公里。大興凱湖平均水深3.5米 ,最深處12米,蓄水量153.3億立方米,湖面海拔69m 年均結冰期為137 天。
中國境內面積1040平方公里。根據自然地理、地表水資源分布特點,興凱湖流域分別處於穆棱河谷沖積平原豐水區;穆棱河西岸丘陵漫崗缺水區;湖濱平原區富水區。對興凱湖水質監測表明,大湖水質為國家地面水質標准Ⅰ-Ⅱ類水體,水質良好,基本未受污染。興凱湖保護區在涵養水源、補充地下水、調解地表徑流、削減洪峰、凈化空氣、調節氣候、降解污染和維持 水平衡方面都起著巨大的作用,興凱湖流域內地下水總貯量為5 6 億立方米。可利用量為4 億立方米。 保護區內有高等植物460多種,其中木本植物37種,藤本植物22 種,草本植物263種,苔蘚植物1 種,葯用植物138種,食用菌類9 種,蜜源植物61 種,漿果植物13種,水生浮游植物52 種。有森林、草甸、沼澤、水生植物等多種植物群落。
興凱湖的特有樹種——興凱湖松,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分布在興凱湖湖崗上。興凱湖松是介於赤松與樟子松之間在興凱湖地區長期演化的自然雜交種。產於黑龍江省東南部興凱湖、密山、雞西、雞東、穆棱等地湖邊砂丘及山頂石礫土上。 有脊椎動物6 綱33目73 科284 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5 種(丹頂鶴、東方白鸛、白尾海雕、金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36 種 。
興凱湖濕地有獸類6 目14 科39 種,其中優勢種有:赤狐、雪兔、麝鼠、狍 等。有鳥類16 目39 科183 種,這里有水鳥65 種,其中49 種在本區繁殖。國內有30 種鴨類,本區內就有18 種,而且有15 種在此繁殖, 其中綠頭鴨、赤頸鴨、綠翅鴨、白眉鴨為優勢種,林棲鳥類有118種。留鳥中有雉環頸、喜鵲、小嘴烏鴉、大山雀為優勢種。有魚類6目12 科65 種。翹嘴紅 、扁體 、興凱湖青稍紅、興凱湖貝氏條為特有種,鯉、鯽為優勢種。本區兩棲類和爬行類較少,分別為2 目4 科6 種,2 目3 科7 種。兩棲綱極北鯢、黑龍江林蛙為優勢種,爬行綱動物中鱉類較多。
有魚類6 目12 科65 種,以鯉科為主,其中翹嘴紅鮁(大白魚)為全國四大淡水珍貴魚類之一。從區系組成上可分為5 種復合體,烏蘇里白鮭、江鱈2 種屬北極淡水魚類區系合體;黑斑狗魚等4 種為北方平原魚類區系復合體;鯉、鯽等1 3 種為第三紀早期魚類復合;翹嘴紅等2 3 種為江河平原魚類區系復合體;黃、烏鱧等6 種為熱帶平原魚類區系復合體。這些魚類包括本地所有種或亞種。 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下設辦公室、管護科、科研科、財務科和七個管護站(檔壁鎮、白泡子、湖西、泄洪閘、龍王廟、荒崗、二疙瘩)。保護區現有人員32人,建成辦公樓549m2,管護站850m2;有三菱吉普車1輛,北京2023吉普車2輛,雅馬哈機船1艘;有3台微機、2架照相機、1台復印機以及望遠鏡、攝像機、衛星定位儀等辦公和科研設備。
保護區內有5個行政單位:興凱湖鄉、白泡子鄉、興凱湖農場、水產養殖場和八五一0農場二分場。
管轄權:黑龍江省林業廳,雞西市人民政府。
管理機構:黑龍江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
土地使用/所有權:所有權歸政府。周邊耕地使用權歸國營農場或集體農村所有。
影響因素:流域的污染(主要是農業污染)問題,對濕地造成了一定影響,但是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尚未達到不可逆轉的程度。 護區一期工程國投300萬元,地方配套202萬元,已建設完成並通過國家驗收。二期工程業經國家批准,589萬元國債資金撥付到位,地方配套資金正在落實之中。
建議的但尚未實施的保護措施:四個規劃: ①興凱湖保護區總體規劃;②興凱湖風景名勝區建設規劃;③興凱湖自然保護區物種多樣性保護規劃;④生態示範區建設規劃。 一項建設工程:興凱湖造紙廠污染處理工程。
八項工作: ①組建強有力的聯合保護委員會,實行統一領導; ②進一步加強自然保護宣傳活動;③成立保護區派出所,加大執法力度; ④發展綠色食品和有機農業;⑤水資源集中調度;⑥控制環境承載量,開展生態旅遊; ⑦進行保護區資源狀況摸底調查; ⑧加強國際合作,中俄兩國共同保護。
研究現狀及設備:開展了對丹頂鶴、東方白鸛生態生物學研究,進行了有關鳥類春季、秋季遷徙,大天鵝的繁殖習性,紅嘴鷗繁殖生態,白尾海雕的繁殖生態與保護對策,東方白鸛的組織學觀察等項研究。興凱湖保護區設有科研科,共有科技人員8 人,保護區內有5 個研究站和一個暸望塔。在科研及培訓上依託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東北林業大學。
保護教育現狀:①與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省八一墾農大學建立了人才培訓和科普教育合作項目。②同俄羅斯興凱湖保護區簽定人才培訓計劃。③成立了宣教中心。
8. 雞西休閑廣場什麼時間建成的
暈 2002建的,我去雞西政府網看的 你不問我還忘了呢
雞西休閑文化廣場是2002年雞西市委、市政府在實施「突出一條主線、構建四大格局、強化五個保障,建設綠色生態旅遊城市」戰略中,為全市人民興辦的一項造福人民的重點工程。整個廣場因地制宜、設計新穎、構思完美、巧奪天工、宏偉壯觀。佔地32.3萬平方米,廣場系沉降式設計布局,由22個構建築物組成。特別是當夜幕降臨時,千盞彩燈齊放,優美的歌聲與廣場美景相襯,跳躍的音符與閃爍的燈光呼應,此起彼伏,如夢如幻,使遊人流連忘返。
休閑入位於穆棱河南岸,新老北環路交接處集文化休閑、健身娛樂、人文景觀、綠色生態於一體的綜合性中心廣場。中心廣場由入口廣場、浮雕牆廣場、草坪廣場、雕牆廣場和圖騰柱廣場構成。是整個廣場的文化區。 浮雕牆佔地4000平方米,是目前已知的全國最大的雕塑藝術區。八組十六面浮雕記載了雞西地區社會發展的八個階段,集中體現在我市完達山、興凱湖、烏蘇里江的風土人情及建市以來的重大歷史事件。
浮雕牆為144平方米。浮雕成為一部雞西社會發展史,一部歷史教科書,成為雞西生態文化廣場的主題、核心和靈魂,成為廣場建設的點睛之筆,成為雞西的象徵,成為中國浮雕之最。
更多介紹http://www.ccots.com.cn/2009_4/11_30/8lnwg2mycgga_3_0.htm
9. 寫一處風光作文依安六年級
我非常喜歡我美麗的校園,那裡十分美麗,是一座美麗的校園。
那裡有一片專小竹林,一層一層的十屬分可愛。到了夏天我們可以在這里乘涼。小竹林旁邊一個綠油油的草坪,那裡的草長的非常茂盛,還有一張假山呢!花壇里還有許多紅色的喇叭花可漂亮了呢!
走進學校的時候,我們就能看到綠的白蘭花。還有廣闊的操場上那裡有人造草坪,紅色的跑道。操場上有一棵棵法國梧桐就像一名名戰士守衛著我們的學校。廁所那裡有許多梨樹,春天開出了花,到了秋天梨成熟了就像一個個燈籠掛在樹上。
啊,我喜歡我美麗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