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固氮肥
⑴ 種植豆科植物可提高土壤肥力,是因為()A.豆科植物可以固氮B.與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可固氮C.豆
A、根瘤菌可以固氮,豆科植物不可以固氮,A錯誤.
B、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夠固氮回的根瘤菌與答植物共生,根瘤菌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植物能夠吸收的含氮物質.B正確.
C、植物為根瘤菌提供有機物而不是為其他植物提供有機物.C錯誤.
D、豆科植物死亡腐爛後可肥田,但主要是豆科植物與根瘤菌共生可提高土壤肥力.D錯誤.
故選:C
⑵ 液態微生物菌肥如何長期保存而不會變質,例如根瘤菌肥
一種生物肥
生物肥的作用與施用事項
什麼是生物肥
菌肥
狹義的生物肥料,即指微生物(細菌)肥料,簡稱菌肥,又稱微生物接種劑。它是由具有特殊效能的微生物經過發酵(人工培制)而成的,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後,或能固定空氣中的氮素,或能活化土壤中的養分,改善植物的營養環境,或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過程中,產生活性物質,刺激植物生長的特定微生物製品。
廣義的生物肥料泛指利用生物技術製作的、對作物具有特定肥效(或有肥效又有刺激作用)的生物制劑,其有效成分可以是特定的活生物體、生物體的代謝物或基質的轉化物等,這種生物體既可以是微生物,也可以是動、植物組織和細胞。生物肥料與化學肥料、有機肥料一樣,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肥源。近年來,由於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葯的大量不合理施用,不僅耗費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資源,而且破壞了土壤結構,污染了農產品品質和環境,影響了人類的健康生存。因此,從現代農業生產中倡導的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的發展趨勢看,不污染環境的無公害生物肥料,必將會在未來農業生產中發揮重要作用。
生物肥料的性質與種類
過去的生物肥料只是一種輔助性肥料,它本身並不含有作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元素,而是通過自身微生物的生命活動,改善作物營養條件,如固定空氣中的氮素,參與養分的轉化,促進作物對養分的吸收,分泌各種激素刺激作物根系發育,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動等,以達到促進作物生長的目的。目前發展的生物肥料,已不僅僅是一種輔助性肥料,它還可以提供給作物各種營養,如將活的微生物特定種或菌株與微量元素復(混)合而成的生物微肥等。
生物肥料的種類很多,按其製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種類分為細菌肥料、放線菌肥料(如抗生素類)、真菌類肥料(如菌根真菌類)、固氮藍藻肥料等。根據其作用不同,可分為五大類:
一、有固氮作用的菌肥。包括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以及固氮藍藻等。
二、分解土壤有機物的菌肥。包括有機磷細菌肥料和復合細菌肥料。
三、分解土壤中難溶性礦物的菌肥。包括硅酸鹽細菌肥料、無機磷細菌肥料等。
四、促進作物對土壤養分利用的菌肥。包括菌根菌肥料等。
五、抗病及刺激作物生長的菌肥。包括抗生菌肥、增產菌肥等。
生物肥料有何作用
生物肥料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提高土壤肥力。這是生物肥料的主要功效,例如各種自生、聯合或共生的固氮生物肥料,可以固定空氣中的氮素,增加土壤中的含氮量;多種分解磷鉀礦物的微生物,如硅酸鹽細菌能分解土壤中的鉀長石、雲母及磷礦石,使其中難溶的磷、鉀有效化。
二、製造和協助農作物吸收營養。有些菌肥如「5406」抗生菌肥施用後,由於微生物的活動,不僅能增加土壤有效養分,還能產生多種激素類物質和各種維生素,從而促進作物的生長;根瘤菌肥中的根瘤菌向豆科植物一生提供的氮素,占其一生需要量的30%~80%;VA菌根是一種土壤真菌,它可以與多種植物根共生,其菌絲伸出根部很遠,可以吸收更多的營養供各種植物利用,其中以對磷的吸收最為明顯。
三、增強植物的抗逆性。有些生物肥料的菌種接種後,由於在作物根部大量生長繁殖,成為作物根際的優勢菌,它們可分泌抗真菌和細菌的抗生素,從而抑制多種病菌的生長。VA菌根的菌絲則由於在作物根部的大量生長,除了可以吸收有益於作物生長的營養元素外,還可以增加作物對水分的吸收,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
施用生物肥料注意啥
生物肥料是靠微生物的作用發揮增產作用的,其有效性取決於優良菌種、優質菌劑和有效的施用方法。因此,生物肥料合理施用的原則是:第一,要保證菌肥有足夠數量的有效微生物;第二,要創造適合於有益微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一、生物肥料必須選用質量合格的,質量低劣、過期的不能使用。菌肥必須保存在低溫(最適溫度4~10℃)、陰涼、通風、避光處,以免失效。
二、為盡量減少微生物死亡,施用過程中應避免陽光直射;拌種時加水要適量,使種子完全吸附。拌種後要及時播種、覆土,且不可與農葯、化肥混合施用。
三、一般菌肥在酸性土壤中直接施用效果較差,要配合施用石灰、草木灰等,以加強微生物的活動。
四、微生物生長需要足夠的水分,但水分過多又會造成通氣不良,影響好氣性微生物的活動,因此必須注意及時排灌,以保持土壤中適量的水分。
五、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大多是好氣性的,如根瘤菌、自生固氮菌、磷細菌等。因此,施用菌肥必須配合改良土壤和合理耕作,以保持土壤疏鬆、通氣良好。
六、微生物活動需要消耗能量。有機質是微生物的主要能源,有機質分解還能供應微生物養分。因此,施用生物肥料時必須配合施用有機肥料。
七、微生物生長需要多種養分。因此,必須供應充足的氮磷鉀及微量元素。例如豆科作物生長的早期,必須供應適量的氮素,以促進作物生長和根瘤的發育,提高固氮量;施磷肥能發揮「以磷增氮」的作用;適量的鉀鈣營養有利於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鉬是根瘤菌合成固氮酶必不可少的元素,鉬肥與根瘤菌肥配合施用,可明顯提高固氮效率。
⑶ 小麥和玉米輪作為什麼不能利用微生物的固氮作用來提高肥效
微生物對於與之互利共生的植物有選擇性,最常見的是花生、大豆這一類豆科植物能與根瘤菌共生.而你說的小麥和水稻,不在此列,即使在根尖長出球狀物,裡面藏著的確是線蟲,寄生危害植物.
⑷ 固氮微生物肥料的介紹
固氮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固氮微生物製成的肥料,通過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增加土壤的氮含量並促進糧食增產的一種環境友好型生物肥料,相對於傳統氮肥具有污染小,效率高等優勢。
⑸ 為什麼用生物固氮的方法來提高土壤的肥力
生物固氮是接近自然的方法,只要添加菌肥,便可增加土壤含氮量,有利於內保護生態環境。一般容來說,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是通過施用氮肥實現的,無論是有機肥還是化肥,都不可避免地帶來各種環境問題,如化肥中含有的重金屬、有機肥中的抗生素、病原菌等,還有硝態氮淋溶到地下水中使得地下水硝酸鹽超標,引起水質問題,危害人類健康,進入水體引發的水體富營養化等。
⑹ 為什麼說種豆科植物的土地越種越肥即使豆科植物可以固氮,那管土地啥事呢
豆科植物固氮是把大氣中的氮氣化為銨鹽和硝酸鹽,當豆科植物死後,根、版遺體腐爛後體內的元權素全都轉入土壤,包括從空氣中拿來的氮元素。所以從宏觀過程看,種豆科植物就是把空氣中的氮元素轉入土壤,土壤自然就「肥沃」了 。
按照植物對元素的需求量排列,氮磷硫鉀鈣……氮元素是最重要的一種營養元素,可以合成蛋白質等。
⑺ 為什麼有機肥料有固氮作用
1.固氮菌對土壤酸鹼度反應敏感,其最適宜ph為7.4~7.6,酸性土壤上施用固氮菌肥時,應配合施用石灰以提高固氮效率。過酸、過鹼的肥料或有殺菌作用的農葯,都不宜與固氮菌肥混施,以免發生強烈的抑制。
2.固氮菌對提高土壤濕度要求較高,當土壤濕度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25%~40%時才開始生長,60%~70%時生長最好。因此,施用固氮菌肥時要注意土壤水分條件。
3.固氮菌是中溫性細菌,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5~30℃,低於10℃或高於40℃時,生長就會受到抑制。因此,固氮菌肥要保存於陰涼處,並要保持一定的濕度,嚴防暴曬。
4.固氮菌只有在碳水化合物豐富而又缺少化合態氮的環境中,才能充分發揮固氮作用。土壤中碳氮比低於40~70:1時,固氮作用迅速停止。土壤中適宜的碳氮比是固氮菌發展成優勢菌種、固定氮素最重要的條件。因此,固氮菌最好施在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上,或與有機肥料配合施用。
5.土壤中施用大量氮肥後,應隔10d左右再施固氮菌肥,否則會降低固氮菌的固氮能力。但固氮菌劑與磷、鉀及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則能促進固氮菌的活性,特別是在貧瘠的土壤上。
6.固氮菌肥適用於各種作物,特別是對禾本科作物和蔬菜中的葉菜類效果明顯。固氮菌肥一般用作拌種,隨拌隨播,隨即覆土,以避免陽光直射。也可蘸秧根或作基肥施在蔬菜苗床上,或與棉花蓋種肥混施。也可追施於作物根部,或結合灌溉追施。
⑻ 種豆肥田是具有固氮
A、生物固氮是指固氮微生物將大氣中氮還原為氨的過程,A錯誤;
B、「種豆肥田」是指種植版豆科作權物的過程中,破潰的根瘤及其豆科植物的根系殘留在土壤中,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土壤中的氮素,而不是根瘤菌不斷將固定的氮釋放到土壤中的結果,B錯誤;
C、根瘤菌拌種只適合豆科作物的種植,並且氮素可用於所有含氮有機物的合成,而不僅僅是蛋白質,C錯誤;
D、根瘤菌固定的氮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D正確.
故選:D.
⑼ 固氮微生物肥料的生物固氮與工業化學固氮對比
生物固氮與工業上的化學固氮相比,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優點: 自生固氮微生物是指能夠在自由生活狀態下固氮的微生物總稱。在自然界,自生固氮微生物種類很多,分散地分布在細菌和藍細菌的不同科、屬和不同的生理群中;並大致可以分為光合細菌和非光合細菌兩類。前者如紅螺菌、紅硫細菌和綠硫細菌等,其中的某些種類可與其它微生物聯合而相互有利;後者的種類很多。根據非光合細菌的自生固氮菌對氧的需求,可以分為厭氧的細菌如梭狀芽胞桿菌;需氧細菌如自生固氮菌、貝捷林克氏固氮菌、固氮螺菌等;以及兼性細菌如多粘芽胞桿菌、克魯伯氏桿菌、腸桿菌等。自生固氮微生物中的某些種類,在有些情況下可以與植物進行聯合固氮。
一般地,自生固氮微生物固定的氮素滿足本身生長繁殖需要以後就不再固氮了,多餘的氮反過來會抑制它們自身的固氮系統。同時,它們固氮效率也比較低。據測定,每消耗1克碳水化合物,自生固氮微生物固定10毫克氮,而共生固氮的根瘤菌則可以固定270毫克氮。所以,這個類群的微生物從固氮量的角度衡量,對作物的氮素供應的貢獻並非很大。許多試驗結果證明,這類微生物所產生的各種激素和其它活性物質是促進作物生長的主要因素之一。 聯合固氮微生物有些自生固氮微生物在特定植物根際環境中生長、繁殖比非根際土壤中旺盛得多,這是由於植物根系的分泌物和脫落物提供能源物質,固氮微生物利用這些能源物質生活和固氮,這種互利關系稱之為聯合固氮。聯合固氮體系最先是在雀稗和雀稗固氮菌之間發現,後來發現小麥、水稻和C4作物如甘蔗、玉米、高粱等禾本科植物亦存在聯合固氮體系。能夠進行聯合固氮的微生物種類較多,似乎沒有什麼特異性,有些微生物既可以在自生條件下進行自生固氮作用,又能在田間與一些禾本科作物進行聯合固氮作用。已經報道過的聯合固氮的主要微生物種類有:浸麻芽胞桿菌、多粘芽胞桿菌、巴西固氮螺菌、含脂固氮螺菌、克魯伯氏桿菌、陰溝腸桿菌、產氣腸桿菌和糞產鹼桿菌等。
與共生固氮相比,聯合固氮微生物與植物之間的關系不緊密,雙方也沒有共同的組織結構,因而固氮效率也不可能高。目前,對於聯合固氮體系的固氮量很難有一個比較准確的估計,一般認為每畝地每年約為0.5~1斤純氮。 共生固氮微生物是指能與宿主植物形成特定固氮組織結構的一類微生物。它們彼此生活在一起,植物向微生物提供光合產物供微生物固氮需要,微生物則向植物提供氮素營養,雙方互相有利。以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體系來說,由於有根瘤組織作為它們的共生結構,共生效率是最高的。其原因是這種共生體系滿足了上述所說的生物固氮的條件。已知的比較清楚的共生體系除了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體系外,還有非豆科植物--固氮放線菌體系和紅萍--固氮藍藻共生體系。
與相應的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根瘤菌很多,迄今從豆科植物根瘤中分離出來並進行過研究的約有100多種,在生產上應用的種類不足1/5。在分類上確定了分類地位的現在有5個屬,它們分別是:根瘤菌屬(Rhizobium)、慢生根瘤菌屬(Bradyrhizobi-um)、中華根瘤菌屬(Sinorhizobium)、固氮根瘤菌屬(Azorhizobium)和中慢生根瘤菌屬(Mesorhizobium)。每個根瘤菌屬包括至少1個種。
和上述的自生固氮和聯合固氮比較,共生固氮效率高,固氮量多,對於人類的意義和農牧業生產的作用也最大。迄今研究最為清楚、應用最多的是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體系,據測定,一般每年每畝固定純氮約為13.3公斤,約摺合每畝地每年固定標准化肥130斤,且幾乎全部被利用。
⑽ 什麼是固氮菌肥料
固氮來菌肥料:指含有益自的固氮菌、能在土壤和多種作物根際中固定空氣中的氮氣,供作物氮素營養,又能分泌激素刺激作物生長的活體製品。按菌種及特點分為自生固氮菌肥料、根際聯合固氮菌肥料和復合固氮菌肥料。自生固氮菌是在土壤里能固定空氣中的氮,供作物氮素營養,又能分泌激素刺激作物生長的微生物。根際聯合固氮菌是既依賴根際環境生長,又在根際中固定空氣中的氮氣,對作物的生長發育產生積極作用的微生物。聯合固氮微生物生活在植物的根內、根表,可以利用一些禾本科植物,尤其是C4植物根分泌的一些糖類而繁殖、固氮,也能進行自生固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