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

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

發布時間: 2021-01-09 08:26:59

⑴ 長三角一體化具體指哪些內容

1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該《綱要》是指導長三角地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一體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規劃綱要》分析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所具備的基礎條件以及所面臨的機遇挑戰,明確了「一極三區一高地」的戰略定位,按照2025年和2035年兩個時間節點設置了分階段目標,部署了「7+2」共九個方面的具體任務,並對推進規劃實施作出了具體的安排部署。

《規劃綱要》按照統籌兼顧、遠近結合的原則,部署了「7+2」的重要任務:

「7」是指推動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加強協同創新產業體系建設、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強化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加快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推進更高水平協同開放、創新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等7個方面的重要任務;「

「2」是指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兩個重點區域的高水平高標准建設任務。

《規劃綱要》指出,上海要充分發揮好龍頭作用,蘇浙皖要各揚所長,發揮比較優勢,強化分工合作、錯位發展。具體來講:

上海要提升服務功能——提升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五個中心」建設,形成有影響力的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為長三角高質量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提供服務。

江蘇要發揮製造業發達、科教資源豐富、開放程度高等優勢,推進沿滬寧產業創新帶發展,加快蘇南自主創新示範區、南京江北新區建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

浙江要發揮浙江數字經濟領先、民營經濟發達等特色優勢,整合提升一批集聚發展平台,打造全國數字經濟創新高地、對外開放重要樞紐。

安徽要發揮創新活躍強勁、製造特色鮮明、生態資源良好、內陸腹地廣闊等優勢,推進皖江城市帶聯動發展,加快合蕪蚌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

《規劃綱要》強調,要共同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制定實施長三角製造業協同發展規劃,打造全國先進製造業集聚區:

圍繞電子信息、生物醫葯、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汽車、綠色化工、紡織服裝、智能家電十大領域,強化區域優勢產業協作,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建設一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形成若干世界級製造業集群。

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生命健康、大飛機、智能製造、前沿新材料十大重點領域,加快發展新能源、智能汽車、新一代移動通信產業,延伸機器人、集成電路產業鏈,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面向量子信息、類腦晶元、第三代半導體、下一代人工智慧、靶向葯物、免疫細胞治療、幹細胞治療、基因檢測八大領域,加快培育布局一批未來產業。

在研發設計、供應鏈服務、檢驗檢測、全球維修、總集成總承包、市場營銷、製造數字化服務、工業互聯網、綠色節能等領域,大力推動服務業跨界發展。

同時,《規劃綱要》還從以下四大方面部署了促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在推進教育合作發展方面,《規劃綱要》明確,共同發展職業教育,搭建職業教育一體化協同發展平台,做大做強上海電子信息、江蘇軟體、浙江智能製造、安徽國際商務等聯合職業教育集團,培養高技能人才。

推動重點領域開放合作方面,《規劃綱要》明確,進一步擴大製造業、服務業、農業領域對外開放,降低汽車、飛機、船舶、裝備、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行業進入門檻,積極招引全球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共同開拓建立全球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

引導產業合理布局方面,《規劃綱要》明確,中心區重點布局總部經濟、研發設計、高端製造、銷售等產業鏈環節,推動一般製造業轉移,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創新高地;推動重化工業和工程機械、輕工食品、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向中心區以外城市和部分沿海地區升級轉移。

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方面,《規劃綱要》明確,推動數字化、信息化與製造業、服務業融合,發揮電商平台、大數據核心技術和長三角製造網路等優勢,打通行業間數據壁壘,率先建立區域性工業互聯網平台和區域產業升級服務平台。

此外,打造「數字長三角」的重要舉措中,《規劃綱要》明確,要合力建設長三角工業互聯網:

積極推進以「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為特色的工業互聯網發展,打造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工業互聯網平台。

統籌推進省際之間工業互聯網建設,推動企業內外網改造升級,積極參與國家標識解析與標准體系構建。

加快建設以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平台為主體、企業級平台為支撐的工業互聯網平台體系,推動企業上雲和工業APP應用,促進製造業資源與互聯網平台深度對接。

全面建立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著力推動安全技術手段研發應用,遴選推廣一批創新實用的網路安全試點示範項目。

其他部署還包括:

以十大舉措,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打造數字長三角,共建工業互聯網

開展園區合作,共建升級產業合作園區、建設國際合作園區

⑵ 長三角一體化是什麼

長三角一體化包含三省一市,實際上一體化不一定要從這么大空間來講,可以從區域內部進版行規劃,若干個都權市圈裡的一體化就是長三角一體化,所以更加需要在長三角內部推動都市圈規劃。

創新生態和產業生態也是都市圈發展的重要推動,中國大部分地方沒有形成創新生態和產業生態,長三角是例外。一個都市圈的創新生態、產業體系、產業鏈和營商環境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奔走於1小時通勤圈的廣大從業者,他們是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有生力量。

(2)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擴展閱讀:

在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中,堅持主流價值引領,築牢精神支柱,建設精神家園,從更高層面、更大范圍豐富和充實群眾的精神世界,是必不可少的人文基礎和精神支撐。長期的歷史積淀和豐富的現實淬煉,形成了江南文化勤勉、機敏、敦行、堅韌、崇文、重商、開放、進取、精緻、雅逸等文化基因和開放求新、明達致遠、精進圖強的區域精神。

江南的優秀文化基因和區域精神,必將會以其人文光輝照亮江南地區繼續前行的方向和路徑,對江南地區在新時代的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起到激發精神動力、引領發展方向的作用。

⑶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的通知的空間布局

依據總體功能定位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統籌考慮生態保護、經濟布局和人口分布,優化空間結構,形成核心保護區、控制開發區和集約開發區合理分布的總體框架。
(一)核心保護區
主要包括自然保護區、水源地保護區和海岸線自然保護帶,約占區域面積的14%左右。要嚴格限制各類開發建設活動,穩定生態系統結構,維持生物多樣性等生態服務功能,構築生態安全屏障。
自然保護區。要結合主體功能區規劃編制,調整核定保護區面積,實行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護區管理體制,引導人口有序轉移,促進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良性發展,實現污染物「零排放」,重點發展生態旅遊業,適度開發綠色食品。
水源地保護區。對河流源頭、沿岸水源涵養區和水庫庫區實行強制性保護,加快實施流域綜合治理,加強庫區周邊植被修復與保護,嚴禁發展有污染的產業,合理安排城鎮建設,嚴格控制人口規模。
海岸線自然保護帶。合理劃分海岸線功能,保護海域資源,實施集中集約用海,搞好淺海護養,加強人工造林,重點發展濱海旅遊、生態旅遊、綠色種植、健康養殖等產業。
專欄3:核心保護區重點區域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東營市東北部的黃河入海口,北臨渤海,東靠萊州灣,與遼東半島隔海相望,現有控制面積230萬畝,其中核心區87萬畝,緩沖區20萬畝,實驗區123萬畝。
濱州貝殼堤島與濕地系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濱州市無棣縣北部,渤海西南岸,現有總面積120.7萬畝,其中核心區42.8萬畝,緩沖區40.1萬畝,實驗區37.8萬畝。
山東昌邑國家海洋生態特別保護區。位於渤海萊州灣南岸,昌邑市防潮壩以北,東起鹽場西防潮壩,西至堤河,南至海岸線,北至增養殖區,總面積4.4萬畝。
濰坊市萊州灣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萊州灣南岸,東起膠萊河口,西至淄脈河口,北到淺海—6米,南到潮上帶以北,總面積162.6萬畝。
山東大蘆湖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淄博市高青縣東部,北到黃河大堤,南至北支新河,東依濱博高速,西至艾李湖,總面積16萬畝。平原水庫水源地保護區。廣南、孤北、耿井、韓店、思源湖、東郊、峽山等平原水庫及周邊區域。
河流水源地保護區。黃河、小清河、廣利河、淄河、支脈河、濰河、小沽河、白浪河、彌河、馬頰河、膠萊河、漳衛新河、德惠新河、沾利河、徒駭河等河流的區內河道及流域。
(二)控制開發區
主要包括沿海岸線的淺海灘塗、高效生態農業區以及黃河現行和備用入海流路。綜合開發利用灘塗資源,因地制宜發展農副產品生產和加工、觀光休閑農業等產業,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對較強的特定區域,適度發展低消耗、可循環、少排放的生態工業。
淺海灘塗。充分考慮區域生態環境相對脆弱的特點,適度發展養殖業,有序發展原鹽業,加快發展濱海旅遊業,合理開發海水資源、灘海油田和風能,嚴禁發展重化工業。
高效生態農業區。按照優質、高效的原則,著力發展生態農業,合理利用漁業林業畜牧業生產空間,促進農產品生產向優勢產區集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嚴格保護基本農田,加強農田水利工程設施建設,支持黃河三角洲荒鹼地綜合治理,有計劃地對荒鹼地進行開發治理及改造中低產田。到2015年,治理荒鹼地100萬畝,改造中低產田300萬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250萬畝。
黃河入海流路區。在黃河現行流路區嚴格限制生產建設活動。在備用流路區控制城鎮建設和人口遷入居住,實行依法有序利用。
專欄4:高效生態農業區
優質糧棉區。主要分布在樂陵、慶雲、陽信、惠民、高青、鄒平、博興、廣饒、利津等區域,潮土類型區重點發展糧食生產,鹽化潮土類型區重點發展棉花種植。
生態漁業區。主要分布在無棣、沾化、河口、利津、墾利、壽光、萊州等近海區域。
生態畜牧區。主要分布在利津、墾利、河口、沾化、惠民、陽信、寒亭、壽光、昌邑、樂陵、慶雲、高青等區域。
綠色果蔬區。蔬菜產區主要分布在壽光、廣饒、高青等區域,果品產區主要分布在樂陵、慶雲、沾化、河口、寒亭、萊州、無棣、陽信等區域。
(三)集約開發區
主要包括陸域沿海防潮大堤內以鹽鹼荒灘地為主的成塊連片未利用地和國家級及省級開發區、城鎮建設用地,是集聚產業、人口的重要區域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重點開發空間。
產業布局。要充分發揮區域內未利用土地資源豐富的優勢,著力發展生態產業和循環經濟,依託「四點」,建設「四區」,打造「一帶」。四點,即東營、濱州、濰坊港和煙台港萊州港區,要強化東營港的區域中心港地位,加強萊州港區建設,加快濱州港、濰坊港擴能。四區,即東營、濱州、濰坊北部、萊州四大臨港產業區,要依託港口和鐵路交通干線,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臨港物流和現代加工製造業,推動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促進產業集群式發展。一帶,以四個港口為支撐,以四大臨港產業區為核心,以經濟技術開發區、特色工業園區和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區為節點,形成西起樂陵、東至萊州的環渤海南岸經濟集聚帶。
專欄5:四大臨港產業區
東營臨港產業區。位於東營市東北部和東部臨海地區,主要為國有荒灘鹽鹼地。發揮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龍頭帶動作用,重點發展精細化工、能源工業,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生態旅遊業和高效生態農業,打造全國重要的石油裝備製造基地,建設區域物流中心和產品集散中心。
濱州臨港產業區。位於濱州市無棣、沾化北部沿海地區。建成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區、環渤海地區物流中心和油鹽化工、船舶製造、清潔能源、生物制葯等產業聚集區。
濰坊北部臨港產業區。位於濰坊市寒亭、壽光、昌邑的北部沿海地區。依託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打造船舶發動機和汽車製造、科技興貿創新和全國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建成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區。
萊州臨港產業區。位於萊州北部沿海。積極發展現代物流,建成電力、冶金、精細化工、機械製造、濱海旅遊、生物育種等產業聚集區。城鎮布局。推進大城市、縣(市)城鎮和重點鎮建設,形成空間布局合理、服務功能健全、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城鎮體系。加快發展大城市,東營和濱州要擴大城市規模,提升綜合實力,完善服務功能,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建成適宜創業和人居的城市。積極發展縣(市)城鎮,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規劃工業園區、商貿園區、居民社區,促進企業、服務、居住相對集中。集約發展重點鎮,依託港口、大型企業、重要商品集散地和風景旅遊區,建設一批集聚輻射功能較強、特色鮮明的小城鎮。優化調整農村居民點,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⑷ 長江三角洲的氣候類型

長江三角洲氣候類型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長江三角洲位於秦嶺、淮河以南的東部季風區,是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其最突出的特徵是,冬季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夏季高溫多雨(常說雨熱同期),四季分明。氣候是比較適合種植農業的工農業發展的都是很好的,所以長三角地區的話總體經濟都是很很強的。

大城市站增溫率明顯高於小城鎮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應對大城市氣溫基本上都是增溫作用,其中對平均最低氣溫的增溫率及貢獻率最大,對平均最高氣溫都最小。長江三角洲氣溫變化趨勢和增溫率、城市化效應的增溫率及增溫貢獻率與其他地區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4)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擴展閱讀:

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面積35.8萬平方千米;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積35.8萬平方千米)。以上海市,江蘇省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揚州、鎮江、鹽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寧波、溫州、湖州、嘉興、紹興、金華、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27個城市為中心區(面積22.5萬平方千米)。以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面積約2300平方千米 [5] );位於中國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與東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沿江沿海港口眾多,是長江入海之前形成的的沖積平原。

前四千至五千年之前,長江三角洲是一個三角形港灣,長江河口好似一隻向東張口的喇叭,水面遼闊,潮汐作用顯著。在海水的頂托下,長江每年帶來的4.7億噸泥沙大部分沉積下來,在南、北兩岸各堆積成一條沙堤。北岸沙堤大致從揚州附近向東延伸至如東附近,沙堤以北主要是由黃河、淮河沖積成的里下河平原。南岸沙堤從江陰附近開始向東南延伸,直至上海市金山區的漕涇附近,並與錢塘江北岸沙堤相連接,形成了太湖平原。

⑸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

據新華社北京月1日電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綱要》明確了長江三角洲(以下簡稱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規劃范圍、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為這一國家戰略實施提供了綱要指南。
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增強長三角地區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提高經濟集聚度、區域連接性和政策協同效率,對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意義重大。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將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互配合,完善中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
《綱要》指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規劃范圍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積35.8萬平方公里)。以上海市,江蘇省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揚州等27個城市為中心區(面積22.5萬平方公里),輻射帶動長三角地區高質量發展。以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面積約2300平方公里),示範引領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以上海臨港等地區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打造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綱要》確定了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五大戰略定位,分別是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全國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引領區、區域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對於發展目標,《綱要》提出,到2025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跨界區域、城市鄉村等區域板塊一體化發展達到較高水平,在科創產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領域基本實現一體化發展,全面建立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同時,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0%,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以上,5G網路覆蓋率達到80%等多項細分領域目標。
《綱要》共分十二章,是指導長三角地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一體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制定相關規劃和政策的依據。規劃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⑹ 長三角洲一體化包括那些地區

根據國務院於2016年批準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長三角城市群在內上海市和江蘇容、浙江、安徽三省部分城市范圍內,由以上海為核心、聯系緊密的多個城市組成,主要分布於國家「兩橫三縱」城市化格局的優化開發和重點開發區域。規劃范圍包括:上海市,江蘇省的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土地面積21.17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的2.2%。2019年,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中心區共有27個城市,中心區相比於2016年的長三角城市群的26個城市,增加了溫州。

⑺ 長江三角洲的具體地理位置

根據國務院2019年批準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長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區域面積 35.8萬平方公里。



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增強長三角地區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提高經濟集聚度、區域連接性和政策協同效率,對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意義重大。

(7)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擴展閱讀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著力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互配合,完善中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

規劃范圍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積35.8萬平方公里)。以上海市,江蘇省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揚州、鎮江、鹽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寧波、溫州、湖州、嘉興、紹興、金華、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27個城市為中心區(面積22.5萬平方公里),輻射帶動長三角地區高質量發展。

以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面積約2300平方公里),示範引領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以上海臨港等地區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打造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⑻ 作為一名當代中國大學生,如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歷史進程

要共同開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境界。深化落實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措施,加快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遊廊道建設,打造環太湖生態文化旅遊圈。編制實施長三角生態環境共同保護規劃,完善協作機制。

要共同加強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協同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和世界級港口群、機場群;加強重大能源項目合作;協同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拓展「城市大腦」應用。

要共同強化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整體謀劃、系統重塑、全面提升長三角一體化公共衛生體系,深化大學大院大所合作。提升區域社會治理統籌協調能力,推行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



(8)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擴展閱讀

規劃范圍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積35.8萬平方公里)。

以上海市,江蘇省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揚州、鎮江、鹽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寧波、溫州、湖州、嘉興、紹興、金華、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27個城市為中心區(面積22.5萬平方公里),輻射帶動長三角地區高質量發展。

以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面積約2300平方公里),示範引領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以上海臨港等地區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打造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⑼ 2020年長三角國家政策內容是什麼

滬蘇浙兩省一市近日聯合印發《關於支持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回展示範區高質量發展的答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支持政策》),出台22條政策措施,推動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高質量發展。
「22條政策措施是兩省一市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合力推動一體化示範區建設的重要政策支撐和改革舉措。」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執委會主任、上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馬春雷介紹,中央對長三角總的戰略定位是「一極、三區、一高地」,一體化示範區要成為「極中之極」「高地中的高峰」。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