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用蚯蚓
⑴ 冬天在水庫用蚯蚓釣鯽魚可以嗎
冬釣鯽魚的一般原則
要根據垂釣水域長期用餌的習慣配餌,或者使用鮮活蟲餌內及動物性粉餌。在人工容養殖塘內釣魚,可以先用本塘飼料打窩,用紅蟲、蚯蚓或當地魚愛吃的其他蟲餌施釣。如果魚塘一直沒有斷料,用飼料配製的釣錯也能釣上魚來。
每次投料做窩不易過大,可以多選幾個地方做窩,輪換著釣。因為冬季魚不再離窩覓食,只能尋窩而釣,沒有色的地方打再大的窩子,也難把魚誘過來選擇釣點時要找向陽背風、水流平穩、深淺適中、水底坑窪不平的主水域分支上游或轉彎處。如果主水域中有溫度較高的支流和進水口,也是首選之地一些有枯草、雜枝、木樁、石堆的地方,也是魚群窩集的本要場所。
冬季釣魚,無論你是「傳統釣」還是「台釣」或是「競技釣」,都要盡量使用細線小鉤和靈敏度高的浮標,最大限度地提高線組的靈敏程度,便於魚吃餌和信號的足量傳遞。一般的塑料漁線,在冬季溫度較低的水中會變僵硬,導致浮標過於靈敏,經常出現虛假信號。拴鉤用的子線可以改用釣魚專用的軟質黑絲線,這樣可以減少浮標的假信號,提高中魚率。
釣鯽魚用紅蚯蚓就最好了
⑵ 水庫釣魚可以用蚯蚓嗎
天冷了魚愛吃肉食,用蚯蚓比較不錯,冬天就是水太冷蚯蚓一會就沒動靜了,所以你看蚯蚓不活躍了就要換,還有就是打窩子用一些動物蛋白高的東西打,香味要重一些,冬天魚的活性不大全靠這個吸引魚。
⑶ 我在水庫釣魚,用的蚯蚓,也沒感覺魚咬鉤,怎麼蚯蚓就沒了
是不是你沒注意到
水庫小魚口很猛一不注意也許就被吃了
還有個可能就是水太深啪地虎咬鉤很亂
半木的動
水庫釣魚
現在的天氣建議用麵食
先做個大窩
你要是離水庫近
每天去續續窩
很有可能弄到大物
蚯蚓建議晚上打海竿用
⑷ 去水庫釣魚可以用蚯蚓嗎
水庫用蚯蚓最好的晚上釣 晚上釣可以在淺水區釣 白天釣只能用海竿拋出去
⑸ 小型水庫野釣鯽魚怎樣選位 用蚯蚓好還是商品
選位是關鍵,餌料建議你都帶上。
這段時間還是建議選擇有草的灘子和灣子裡面做釣,水深一般就1.5m左右為宜。不宜太深。
如果有草的情況下,水淺點也會有大收貨的,主要觀察水情和花子
⑹ 水庫釣魚可以用蚯蚓嗎
水庫用蚯蚓最好的晚上釣
晚上釣可以在淺水區釣
白天釣只能用海竿拋出去
⑺ 冬天用蚯蚓在水庫里釣魚,怎麼能讓小魚遠離點
要注意以下幾點:
如果要冬釣,對水位也是要好好留心的。總結了以下幾點水位放置,和水溫可以參考。
1.10度以下找深水、鍋底、大坑,如有倒樹、枯杈是最佳。
一天的最高氣溫不超過10度,那麼鯽魚基本是在最深的地方,小范圍地動一動,或是根本不動。這時就要找水庫、塘的凹處,或有深坑的地方。如果不太熟悉釣場,可以觀察水面的鯽魚魚星。實在看不來,就要找塘主或附近農人問問。如果來到水邊發現了水邊有倒樹,或樹杈的話,可以在樹邊做窩釣魚,效果很好。竿子用7—10米的長竿,或用海磯竿串鉤。手竿可以雙鉤,一鉤沉底,一鉤釣離底3~7厘米。用活餌,如蚯蚓紅蟲等。如果魚很難釣,而水中又有魚,可以在沉底的鉤上掛大拇指大的商品餌,另一個懸鉤掛蚯蚓,要過五分鍾,甚至更短的時間換一次餌,這樣就有好的結果,雖然麻煩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2 .10度以上追星釣,坐陽、背風是最佳。
一天中,氣溫到10度以上,那麼這魚就會趨溫而走。釣者不要擔心它的行蹤,只要它
動且覓食,就會有魚星冒出,釣者找魚星釣。哪裡魚星多,就說明魚群在那裡。冬天的鯽魚星好認就在於其它魚基本不動,也不會有星冒出,只有鯽魚,它的星一般是三四個單獨的小泡,大小相等。能用手竿就最好不用串鉤。如果手竿夠不著,用串鉤釣,海竿用小的,2.1米的最好,竿梢要軟,如果有磯竿就更好。拋竿時,等線出去,串鉤要到了有魚的水域,用手拉一下魚線,讓出去的線突然停住,這樣串鉤墜落水的聲音很輕,只要是打海竿的老手,都能做到。手竿釣魚用的蚯蚓一定要不粗不細的,很鮮活的。如果蚯蚓太細,會不好上鉤,如果太粗,魚兒會不太適口,吃食可能會慢些。只有那種不粗不細的蚯蚓,它的活性更強,魚兒很適口。冬釣鯽魚,漂相輕微,只要有一個下頓和上頂都要馬上提竿。當釣到魚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急於拎出水面,應慢慢地拉到一邊等近岸時再提到水面抄魚。冬天的魚兒入窩慢,既然來了就應好好釣。就見過一些新手,釣到一尾後,由於水面的抄魚聲音太晌,其它的魚被驚走了,釣者再下竿後,就釣不到魚了。
總之:冬季釣魚, 水位在出釣前幾天如果晴天很暖和選在2m-3m為最佳,如果一直很冷建議你釣河溝的深水區!
注意:不是越深越好, 超過6米光照不足, 魚不喜歡在哪裡棲身。
⑻ 在水庫釣魚是麵食好還是蚯蚓好
魚料好釣一些,畢竟魚料有針對的對每種魚。但是魚料比較容易脫鉤和換料頻率要高
⑼ 用蚯蚓在水庫釣魚效果好嗎
如果商品餌選得好,魚愛吃,下桿就能上魚。蚯蚓沒有商品餌霧化的特性,所以誘魚效回果不明答顯,但是他不霧化也是一個特點,不用頻繁的換餌。我的經驗是用蚯蚓用多竿注重打窩,用商品餌住重守窩,每竿最好打到同一個位置,還要清楚水底的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