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中天溫泉
㈠ 關於冰(雪)的詞語,成語,詩句,比喻句,擬人句
雪虐風饕 又是刮風,又是下雪。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雪窖冰天 到處是冰和雪。指嚴寒地區。
雪上加霜 比喻接連遭受災難,損害愈加嚴重。
風雪交加 暴風雪一齊襲來。形容天氣十分惡劣
洪爐點雪 大火爐里放進一點雪,馬上就會融化。比喻對問題領會極快。
鵝毛大雪 像鵝毛一樣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冰天雪地 形容冰雪漫天蓋地。
冰天雪窯 到處是冰和雪。指嚴寒地區。
冰天雪窖 窖:收藏物品的地下室。到處是冰和雪。形容極為寒冷的景象
傲雪凌霜 形容不畏霜雪嚴寒,外界條件越艱苦越有精神。比喻經過長期磨練,面對冷酷迫害或打擊關於冰的成語
冰魂雪魄 冰肌玉骨 冰潔玉清 冰壼秋月 冰清水冷 冰清玉粹 冰清玉潔 冰清玉潤
冰山難靠 冰散瓦解 冰山易倒 冰炭不言,冷熱自明 冰炭不同器
冰炭不投 冰炭不同爐 冰炭不相容 冰天雪地 冰天雪窯
冰天雪窖 冰雪聰明 冰消凍解 冰消瓦解 冰消霧散
冰銷霧散 冰消雪釋 冰雪嚴寒 冰心一片 冰消雲散
滴水成冰 戴霜履冰 伐冰之家 含冰茹檗 渙爾冰開
渙然冰釋 渙如冰釋 渙若冰釋 渙若冰消 畫水鏤冰
火上弄冰 畫脂鏤冰 煎水作冰 戛玉敲冰
鏤冰炊礫 鏤冰雕瓊 鏤冰雕朽 鏤冰劚雪 冷若冰霜
凜若冰霜 履霜堅冰 履霜知冰 冷語冰人 鏤玉裁冰
敲冰戛玉 敲冰求火 敲冰索火 敲冰玉屑 青藍冰水
如履薄冰 若涉淵冰 枘鑿冰炭 水潔冰清 瓦解冰泮
瓦解冰消 瓦解冰銷 霧釋冰融 王祥卧冰 夏蟲不可以語冰
雪操冰心 夏蟲疑冰 夏蟲語冰 銜膽棲冰 雪窖冰天
雪窯冰天 雪碗冰甌 飲冰內熱 飲冰茹檗 飲冰茹櫱
玉潔冰清 一片冰心
玉清冰潔 迎刃冰解 玉潤冰清 ,冷若冰霜 鑽冰求火 鑽火得冰 走花溜冰
1.孤舟蓑翁,獨釣寒江雪。
2.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3.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4.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5.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6.大雪滿弓刀
7.柴門聞吠,風雪夜歸人
8.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9.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
10.寒川消積雪,凍浦漸通流
11.都城十日雪,庭戶皓已盈
12.大雪紛紛何所有,明月與我何相見
13.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14.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5.夜深知雪驟,時聞折竹聲
16.雲橫秦嶺千秋雪,雪擁藍關馬不前
17.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雪驚筍欲抽芽
18.三巴春霽雪初消,百折千迴向東去
19.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20.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台
2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22.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雲昏無復影,冰合不聞湍
澗道餘寒歷冰雪,
石門斜日到林丘。
松迥月光先照鶴,寺寒溝水忽生冰
琴清月當戶。
人寂風入室。
長嘯無一言。
陶然上皇逸。
白玉壺冰水。
壺中見底清。
比喻句:那鵝毛大雪像一隻只潔白的蝴蝶飛落下來。
擬人句:冬爺爺給我們帶來了雪娃娃,風婆婆,還有冰姑娘.
冰封雪蓋 漫天飛雪 白雪皚皚 冰封大地 冰天雪地
㈡ 周天星斗有那些
把能量現象和產生該能量的物體用人格化的語言(鬼神、神煞理論。陰為鬼為煞,陽為神為仙)表示,這是易學經常使用的語言手法,在各種易學著作里經常能看到。例如在該書里把星宿天體(日月星辰和地球)和海洋的人格化:……(銀河)玉帝、河漢群神、河漢群臣、天將仙卿。……(太陽、月亮、太陽系五行星)太陽太陰水火木金土七政。
月宮太陰星君。七衣仙女(太陽的七個女兒,太陽的七色光,七彩虹)……(星辰)普天星相、普天神聖、滿天星斗、南斗六司、北斗七元、五斗星君、文武仙卿、文曲星官、武曲星君、木德星官、熒惑火德星君、南方三炁火德星君、五炁真君、水德星君、西方太白星仙(太白金星)、二十八宿(亢金龍、女土蝠、房日兔、虛日鼠、昂日雞、星日馬……羅猴星、計都星、太陰星、太陽星、五行星、元辰星子午卯酉、六丁六甲、六丁神將、東七宿西七宿南七宿北七宿)、十二元辰、九曜星(九曜星官、九曜惡星、九曜真君)、東西星斗、南斗星君、火部眾神、雷部眾神、東天門光明宮昴日星官、昴宿現出本相原是一隻大公雞、凶星惡曜、四大天王、四大天師、九天仙女、五方將、五方揭諦、年月日時四值功曹、天丁巨靈神、魚肚將、葯叉將、雷公電母風伯雲童。四帝。風伯雷公雲童電母、上界天堂。天上有三十三座天宮,七十二重寶殿。
十萬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羅地網。……(地球、海洋)五嶽四瀆、五嶽神兵、五方五老(東西南北中。西天佛老、菩薩、聖僧、羅漢,南方南極觀音,南海觀世音菩薩,東方崇恩聖帝、十洲三島仙翁,北方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四海龍王(東西南北海龍王:敖廣、敖閏、敖欽、敖順)、黃河水伯神王。上八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四帝四御太乙天仙,中八洞玉皇九壘海岳神仙,下三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十代冥王、地藏王菩薩(冥司幽冥教主)。天有神而地有鬼。地府天宮。
易學的科學預言變成事實。易學里有很多根據易學理論所預言的東西,並指出用養生的方法可以使人體具有這些功能(特異功能,生命潛能),但是現在終於用物理學的方法也可以實現了。例如千里眼(望遠鏡和遙感技術)、順風耳(無線電波接收器,如收音機、電視機)、照妖鏡(透視技術)、懸絲診脈(脈譜診病技術)、長生不老(氣功養生、炁體養生技術)、風水(特異真空技術)、飛天(飛機、火箭、飛艇、熱氣球、飛碟、炁機技術)等等。
一、在《西游記》里幾乎講到了所有的易學的基本理論,有:
★精氣神。「神元。把石獅變作本身,出了元神。(白骨精)出化了元神,脫真兒去了,把假屍首留下。他的真身出了元神。真身出一個神。真身出神。形脫神衰。唬得三屍神散七竅煙生。成仙的人,神滿再不思睡。元氣流通天地遠。元陽真氣。真元不昧。(神氣)全氣全神萬萬慈。口開神氣散。靈猴雖然睡下,只是存神煉氣。魂消神氣泄。神氣泄。清氣令人神氣爽,齋心自覺道心閑。聚則成形,散則成氣。那君王氣聚神歸。(精氣神)保神養氣謂之精。山以石為骨,石作土之精。都來總是精炁神,謹固牢藏休漏泄。養精煉氣存神,調和龍虎,捉坎填離」。★經絡穴位。「周流腎水入華池,丹田補得溫溫熱。呼的一口氣吹入咽喉,度下重樓,轉明堂,徑至丹田,從湧泉倒返泥垣宮,呼的一聲響亮,那君王氣聚神歸。被冷水冰了氣阻丹田,不能出聲。上至頂門泥丸宮,下至腳板湧泉穴」。
★陰陽(鬼神)。「陰陽輪轉。整理陰陽。陽間人王,陰間鬼王。驚天地振鬼神。千變萬化,統攝陰陽。嬰兒奼女配陰陽,鉛汞相投分日月。左右陰陽分日月。身中自有好陰陽。按陰陽分九曜。五行聯絡如鉤,陰陽和合上雲樓。(鐵扇仙的芭蕉扇是)純陰寶扇。魏徵識天文知地理辯陰陽。陰陽二氣瓶。心猿鑽透陰陽竅,魔主還歸大道真。陰陽二氣之寶,內有七寶八卦二十四氣。把陰陽之氣泄了。采陰補陽誠為謬語。陰陽交媾的好水。天無陰陽,日月不明;地無陰陽,草木不生;人無陰陽,不分男女。此陰陽之道理也。明陰洞陽賢哲罕窮其數。天地包乎陰陽。陰陽處乎天地而難窮者以其無形也。人生於天地之間稟陰陽而資五行。「月家之意乃先天法象之規繩也,月至三十日,陽魂之金散盡,陰魄之水盈輪,故純黑無光,乃曰「晦」。晦朔兩日之間感陽光而有孕。至初三日一陽現,初八日二陽生,魄中魂半,其平如繩,故曰「上弦」,至十五日三陽備足,是以團圓,故曰「望」。至十六日一陰生,二十二日二陰生,此時魂中魄半,其平如繩,故曰「下弦」,至三十日三陰備足亦當晦。此乃先天采煉之意。弦前屬陽,弦後屬陰,陰中陽半,得水之全」 。
★五行和臟腑。……(五行)攢簇五行顛倒用。三界坎源山,滋養五行水臟洞。我老孫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中。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五行匹配合天真。那水(觀音的甘露水)不許犯五行之器。玉器不在五行中。五輛車兒合五行,五行生化火煎成。中道分離亂五行。五行聯絡如鉤,陰陽和合上雲樓。心神無主五行枯。五行山下定心猿。未超三界外,見在五行中。五行瑞氣合三元。經卷原因配五行,苦煉凶魔種種滅。五行論色空還寂。攢族五行皆別異。三皇治世,五帝定倫(這個宇宙世界是由天皇、地皇和人皇一起統治管理的,這就是易學的天人地三才理論。五帝就是水木火土金五行的管理者)。……(水木火土金)如來將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行山。土乃五行之母,水乃五行之源。
無土不生,無水不長。心猿降得木龍歸。金從木順皆為一,木戀金仁總發揮。先將嬰兒奼女收,後把木母金公放。明堂腎水入華池,重樓肝火投心臟。金來歸性還同類,木去求情共復淪。二土全功成寂寞,調和水火沒纖塵。木母金公原自合,黃婆赤子本無差。意馬心猿金公木母。這果子(人參果)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金順木馴成正果,心猿木母合丹元。用芭蕉扇望東南丙丁火,正對離宮一扇,只見那地就火光焰焰,乃是五行中自然取出的一點靈光火。水火相攙各有緣,全憑土母配如然。煉成三昧真火。乃是修煉成真三昧火。
水火無功難煉魔。土木無功金水絕。用芭蕉為水意,焰火消除成既濟。黃婆矢志扶元老,木母留情掃盪妖,和睦五行歸正果。水火相聯性自平。坎離既濟真元合,水火均平大道成。水火既濟,本性清涼。龜蛇生水火。……(生克)肝木能生心火旺,心火致令脾土平。脾土生金金化水,水能生木徹通靈。生生化化皆因火,火遍長空萬物榮。相生相剋秉恆沙。土克水,水干見底;水生木,木旺開花。土是母,發金芽,金生神水產嬰娃;水為本,潤木華,木有輝煌烈火霞。五行生剋情無順,只待心猿復進關。木生在亥配為豬,牽轉牛兒歸土類,申下生金本是猴。意馬胸頭休放盪,心猿乖劣莫教嚎。明堂腎水入華池,重樓肝火投心臟。肝木能生心火旺,心火致令脾土平。脾土生金金化水,水能生木徹通靈。吃了定風丹,五臟皆牢皮骨皆固」。
★天乾地支。「取出芭蕉扇子,望東南丙丁火,正對離宮一扇,只見那就地上,火光焰焰,乃是五行中自然取出的一點靈光火。天時不正,秋行夏令。太陽星原貞有十,後被羿善開弓,射落九烏墜地,止存金烏一星,乃太陽之真火也。天地有九處湯泉,俱是眾烏所化。那九陽泉乃香冷泉、溫泉、東合泉、潢山泉、孝安泉、廣汾泉、湯泉、濯垢泉。……木生在亥配為豬,牽轉牛兒歸土類,申下生金本是猴。運遍了子午周天。一盤子午安排定,滿腹星辰布列清。子酉星法。鬼乃陰靈也,交申酉戌亥時方出。寅時、巳時。
★甲子。「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一元分為十二會(十二支),一會為一萬八百歲。玉皇大帝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歲,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一劫即一元)。一元的年數是怎麼來的?易學是用甲子歷紀時的,「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甲子任翻騰」,甲子就是六十甲子花,共有四柱,每一柱共有六十甲子,四柱共60連乘四次=12960000年,除去人之數100年(人的正常壽命以百年為限。《左傳》:「上壽百二十年,中壽百歲,下壽八十」),剩下的就是天地之數129600年。「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天上一日,即在下方一年也。天宮方一日,凡世就是一年。山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周天甲子難拘管,大地乾坤抵自由。甲子周天管不著。
年月日時四值功曹使者。鬼乃陰靈也,交申酉戌亥時方出。寅時、巳時。今朝乃是庚申日,當齋;明日就是辛酉,便開齋了」。我們知道,地球繞太陽一周是一年,這段時間里地球已經自轉了365周,也就是過去了365日,這就是「天上一日,下界一年」。對「 山中方一日,世上幾千年」我還不能解釋,是不是說,地球幾千年就會發生一次毀滅性的大災難呢?地球研究資料有沒有這樣的結論呢?望有識者告之。一劫之數為十二萬九千六百歲,是不是說經過這些年,太陽系或者銀河系就會發生一次毀滅性的大變化大災難?★八卦。「九宮八卦。八卦爐中逃大聖。在八卦爐中以文武火鍛煉。那爐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六爻神將按天條,八卦星辰依斗列。不生不滅三三行。陰陽二氣之寶,內有七寶八卦二十四氣。六爻熟諳,八卦精通。乾坤安靖,海宇清寧。乾坤黑宇宙昏。三界坎源山,滋養五行水臟洞。乾元亨利貞。泰極否還生,否極泰來。泰極生否,樂盛成悲,樂處逢悲。他將身鑽在巽宮位下,巽乃風也,有風則無火。洞里乾坤任自由,壺中日月隨成就。夜觀乾象。回光內照寧心坐,身中日月坎離交。離龍坎虎用調和,靈龜吸盡金烏血。養精煉氣存神,調和龍虎,捉坎填離。
周天甲子難拘管,大地乾坤抵自由。坎離既濟真元合,水火均平大道成。捻起訣,念動咒語,向巽地上吸一口氣,噓的吹將去,便是一陣風,風沙走石。捻訣念咒望巽地山吸一口氣,吹將去,一陣風起把火吹得烘烘亂發。那怪(黃風怪)急回頭望巽地上把口張了三張,呼的一口氣吹將出去,忽然間一陣黃風從空颳起。手捻訣口念咒詞,往巽地上吸了一口氣,呼的吹將去便是一陣狂風。吹得乾坤昏盪盪,日月暗沉沉。用芭蕉扇望東南丙丁火,正對離宮一扇,只見那地就火光焰焰,乃是五行中自然取出的一點靈光火。」
★色空無(空不是真的空,而是有物存在的,空中有色物質,即光能物質。色物質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是空的,是無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色即空兮自古,空言是色如然。色色原無色,空空亦非空。五蘊皆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生物均有智慧。「古雲:禽有禽言,獸有獸語」(在易學領域,記載有不少會動物語言的能人。現代人到現在還不知道這些呢)。
★事物的起源(氣生精,精生氣)。《西遊記》開篇就說:「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可見《西遊記》是寫「造化會元功」的,也就是寫萬事萬物的起源和演化過程的,主要是寫養生術的。「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萬事萬物就是由靈根育孕生出來的,養生的方法說穿了就是修持心性。天地沒有變化,無生無滅,只有循環往復的變化過程,也就是天地之數「十二會(十二地支)」的變化,「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原子構成分子萬物的時候,只是原子核和電子的重新組合,量子數是守恆的。天地相繼發生了凝結成日月星辰(星球天體)四象物質、凝結成水火山石土五行物質、凝結成生物的變化過程,其中變化最大的是人之數,就是生物的生死輪回變化。是什麼物質凝結成這些物質的?
易曰:「大哉乾元!至哉乾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是乾元這種物質凝結成了以上這些物質。什麼是乾元?乾元就是元氣這種物質,「聚則成形,散則成氣」。 天地之數就是天地的變化運動規律,「天開於子(會),地辟於丑,人生於寅。子會生日月星辰四象天體物質,丑會生水火山石土五行物質,寅會生出植物和動物等生物物質。混沌初分,輕清為天,重濁為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陰陽交合,群物皆生。天是一團清氣。天地再皆合,萬物盡皆生」。「萬相歸真從一理」,萬物都是由氣生成的,這就是宇宙的真理。
★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產生的機理(天地之精生氣,天地之氣交合生成人之精,即生命。孫悟空的出生過程闡述了易學的生命起源理論)「花果山山頂上有一塊仙石,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內育仙胎,產出石卵,化作石猴」。地球上的無機物受到日月星辰天體產生的能量作用,久而久之就會感孕成有機物,最後生成生物。「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天地精華就是「日精月華、天真地秀」。「三陽交泰產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此猴乃天地育成之體,日月孕就之身。生身父母是天地,日月精華結聖胎。天開於子,地辟於丑,人生於寅,天地再皆合,萬物盡皆生。天地生的。天地生成靈混仙」。易學的生命起源理論對我們有莫大的啟發,研究成果表明,易學是符合宇宙真理的學問。我們已經知道,生物是由細胞、體液和經絡之氣構成的,非生物是由原子核、電子和電磁場(氣)構成的,細胞和體液都是由原子物質組成的,而經絡是由六氣物質(虛物炁體)組成的。從體內細胞的生成和發育成為生命體的條件和過程,我們可以知道生命的起源情景應該是:地球某處的環境就象體內環境一樣,符合細胞產生、生存和發育的條件,生命就這樣產生了。這樣的條件,用炁學技術完全可以用人工的方法做到,也就是說用炁學技術可以製造生命。《醫學求是》一書對痘症的起源理論,其實也就是生命的起源理論。易學指出:「氣生精」,任何實物(精體)都是由氣凝聚而成的,生物也不例外。
★生育(生物界現象表明,陰陽雌雄是可以互相轉變甚至是同體的,可以是有性生育,也可以是無性生育。西梁女國盡女人,靠子母河、成胎水、照胎泉、落胎泉控制生育)「吃了子母河水結成胎氣,須解陽山破兒洞落胎泉水吃一口方能解胎氣。氣血生禽獸」。
二、在《西遊記》里講到了以下的易學學科:
★周易(八卦和六十四卦理論)。「易曰:大哉乾元!至哉乾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自古以來,《周易》之書極其玄妙,斷盡天下吉凶,使人知所趨避,故龜卜蓍筮。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乾元亨利貞。泰極否還生,否極泰來。泰極生否,樂盛成悲,樂處逢悲。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政書二十四氣,九宮八卦」。
★中醫。「君臣佐使。脈氣不正,虛而數,狂言見鬼,十動一代,五臟無氣,七日內死。大展經綸手,微施三折肱。葯不輕賣,病不討醫。我有手到病除之功。醫門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轉旋,望聞問切四般事,缺一之時不備全:第一望他神氣色,潤枯肥瘦起和眠,第二聞聲清與濁,聽他真語及狂言,三問病原經幾日,如何飲食怎生便,四才切脈明經絡,浮沉表裡是何般。就是神仙看病也須望聞問切。懸絲診脈。《素問》《難經》《本草》《脈訣》。按寸、關、尺三部上……看了寸脈,看了關脈,看了尺脈。調停自家呼吸,分定四氣、五郁、七表、八里、九候,浮中沉,沉中浮,辯明了虛實之端。陛下左手寸脈強而緊,關脈澀而緩,尺脈芤且沉,右手寸脈浮而滑,關脈遲而結,尺脈數而牢。
夫左寸強而緊者,中虛心痛也;關澀而緩者,汗出肌麻也;尺芤而沉者,小便赤而大便帶血也。右手寸脈浮而滑者,內結經閉也;關遲而結者,宿食留飲也;尺數而牢者,煩滿虛寒相持也。——診此貴恙是一個驚恐憂思,號為「雙鳥失群」之症。診了脈,如今對症制葯哩。病勢已看出矣,但不知用何葯治之?不必執方,見葯就要。經雲:葯有八百八味,人有四百四病。古人雲:葯不執方,合宜而用。大黃味苦,性寒,無毒,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奪諸郁而物壅滯,定禍亂而至太平,名之曰將軍,此葯利痰順氣,盪肚中凝滯之寒熱。巴豆味辛,性熱,有毒,削堅積,盪肺腑之沉寒,通閉塞,利水谷之道路,乃斬關奪門之將,此葯破結宣腸,能理心膨水脹。鍋灰名為百草霜,能調百病。兜鈴味苦寒無毒,定喘消痰大有功,通氣最能除血蠱,補虛寧嗽又寬中。烏金丹。六物湯、無根水(不落地的雨水)。三丸服下,不多時,腹中作響,大瀉幾次,病根(穢污痰延膿血,糯米飯塊一團,盡是那三年前積滯之物)都行下來也,少頃,漸覺胸心寬泰,氣血調和,就精神抖擻,腳力強健。葯到真方病即除」。
★氣功。長生法之一(修心法),是本書的重點,見後面。「噓呵吸嘻吹呼」六字訣(一種氣功方法)。
★武功。全書都是對武功的描述,孫悟空大鬧天宮以及和妖魔鬥法靠的就是武功。武功是長生功能之一,學了氣功就自然有了武功,見後面。
★風水(神氣比較多的地方即氣體分子比較少的地方就叫做風水寶地,大利於健康。神氣形成經絡穴位系統,即脈絡)。「(花果山)乃十洲祖脈,三島之來龍……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山頂上有一塊仙石……孕育成石猴。仙山福地。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起伏巒頭龍脈好,必有高人隱姓名。靈福地。堅心磨琢尋龍穴,著意修持上鷲峰。靈山仙境。萬壽山福地,五庄觀洞天。藏風聚氣的所在。接天河通地脈。昆侖地脈發來龍,有分有緣方受用。巒頭高聳地脈遙長。龍脈悠長,地形遠大。一起一伏遠來龍,九曲九灣潛地脈。山脈重重接地龍。周圍山繞翠,一脈氣連城。活水迎前,通天疊疊翻波浪;高崖倚後,山脈重重接地龍。」
★丹葯(專指煉外丹的方法。煉內丹用氣功的方法,也就是修仙的方法)。「真鉛若煉須真水,真水調和真汞干。真汞真鉛無母氣,靈砂靈葯是仙丹。黃芽白雪神仙府,瑤草琪花羽士家。燒茅煉葯,弄爐火,提罐子的道士。」
★易卜。「袁守誠善卜,能通天地理,無所不知:火珠林,郭璞數,謹對了台政新經。六爻熟諳,八卦精通。能知天地理,善曉鬼神情。一盤子午安排定,滿腹星辰布列清。真個那未來事,過去事,觀如月鏡;幾家興,幾家敗,鑒若神明。知凶定吉,斷死言生。開談風雨迅,下筆鬼神驚。袖傳一課卜天上陰晴。(為龍王卜的一課,卜出幾時雲,幾時雷,幾時雨,幾時晴,幾多雨,這一卜把龍王斷送了頭顱)。授仙術,善推算。錯認了定盤星。我屈指一算知他走在此處。天開黃道日。黃道良辰。夜觀乾象」。★釋夢。(易學里有專門講解夢的知識,《周公解夢書》就是其一)「滿堂嬌夢生兒子。那殷小姐原來夜間得了一夢,夢見月缺再圓,兆見親人,果遇見兒子。夫人道:我昨夜夢見我女兒滿堂嬌來家,莫不是女婿有書信回來也。那婆婆當夜得了一夢,夢見枯木開花,屋後喜鵲頻頻喧嗓,想道:莫不是我孫兒來也?(果然如此)。夜夢金屏生彩艷玉鏡展光明,喜兆也。」
★姓名。(中國人的姓名不是隨便起的,而是很有學問的,有中國姓名學的特點)「姓猢,去獸乃胡。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陰不能化育。姓猻,去獸乃子系,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姓孫罷。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起個法名叫孫悟空。金光二字不好,不是久住之物;金乃流動之物,光乃閃灼之氣,改作伏龍寺,教你永遠長存。法國之名甚好,但只滅字不好;可改號欽法國,管教你海晏河清千代勝,風調雨順萬萬安。
★算命看相(萬事萬物都是有命運由緣分主宰的,命運由算命、看相、易卜等易學技術推算出來)「(看相)龍種自然非俗相。豐姿英偉,像貌清奇,比尋常俗子不同。貌和身自別,心與相俱空。相惡人善。相法雲:形容古怪,石中美玉之藏。形容醜陋古怪清奇必是天人下界。……(運氣)今日方名顯,時來大運通。大王若是這般遠慮,真所謂道心開發也!也是他運至時來。福至心靈。些些狂妄天加譴,眼前不遇待時臨。災愆滿日,自有人救他。苦盡甘來。今朝難滿脫天羅。今日他的難滿。有朝大限命終時,八難三塗悔不喋。命運拙。造化低了,白日里見鬼。一時晦氣到了。只為命不該死,暗中有護法神祗保佑。造化低撞見日里鬼了。命倒祿絕。因見你氣數還旺不敢害你。
㈢ 周天三百六十五顆星辰是些
能量現象和產生該能量的物體用人格化的語言(鬼神、神煞理論。陰為鬼為煞,陽為神為仙)表示,這是易學經常使用的語言手法,在各種易學著作里經常能看到。例如在該書里把星宿天體(日月星辰和地球)和海洋的人格化:……(銀河)玉帝、河漢群神、河漢群臣、天將仙卿。……(太陽、月亮、太陽系五行星)太陽太陰水火木金土七政。
月宮太陰星君。七衣仙女(太陽的七個女兒,太陽的七色光,七彩虹)……(星辰)普天星相、普天神聖、滿天星斗、南斗六司、北斗七元、五斗星君、文武仙卿、文曲星官、武曲星君、木德星官、熒惑火德星君、南方三炁火德星君、五炁真君、水德星君、西方太白星仙(太白金星)、二十八宿(亢金龍、女土蝠、房日兔、虛日鼠、昂日雞、星日馬……羅猴星、計都星、太陰星、太陽星、五行星、元辰星子午卯酉、六丁六甲、六丁神將、東七宿西七宿南七宿北七宿)、十二元辰、九曜星(九曜星官、九曜惡星、九曜真君)、東西星斗、南斗星君、火部眾神、雷部眾神、東天門光明宮昴日星官、昴宿現出本相原是一隻大公雞、凶星惡曜、四大天王、四大天師、九天仙女、五方將、五方揭諦、年月日時四值功曹、天丁巨靈神、魚肚將、葯叉將、雷公電母風伯雲童。四帝。風伯雷公雲童電母、上界天堂。天上有三十三座天宮,七十二重寶殿。
十萬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羅地網。……(地球、海洋)五嶽四瀆、五嶽神兵、五方五老(東西南北中。西天佛老、菩薩、聖僧、羅漢,南方南極觀音,南海觀世音菩薩,東方崇恩聖帝、十洲三島仙翁,北方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四海龍王(東西南北海龍王:敖廣、敖閏、敖欽、敖順)、黃河水伯神王。上八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四帝四御太乙天仙,中八洞玉皇九壘海岳神仙,下三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十代冥王、地藏王菩薩(冥司幽冥教主)。天有神而地有鬼。地府天宮。
易學的科學預言變成事實。易學里有很多根據易學理論所預言的東西,並指出用養生的方法可以使人體具有這些功能(特異功能,生命潛能),但是現在終於用物理學的方法也可以實現了。例如千里眼(望遠鏡和遙感技術)、順風耳(無線電波接收器,如收音機、電視機)、照妖鏡(透視技術)、懸絲診脈(脈譜診病技術)、長生不老(氣功養生、炁體養生技術)、風水(特異真空技術)、飛天(飛機、火箭、飛艇、熱氣球、飛碟、炁機技術)等等。
一、在《西遊記》里幾乎講到了所有的易學的基本理論,有:
★精氣神。「神元。把石獅變作本身,出了元神。(白骨精)出化了元神,脫真兒去了,把假屍首留下。他的真身出了元神。真身出一個神。真身出神。形脫神衰。唬得三屍神散七竅煙生。成仙的人,神滿再不思睡。元氣流通天地遠。元陽真氣。真元不昧。(神氣)全氣全神萬萬慈。口開神氣散。靈猴雖然睡下,只是存神煉氣。魂消神氣泄。神氣泄。清氣令人神氣爽,齋心自覺道心閑。聚則成形,散則成氣。那君王氣聚神歸。(精氣神)保神養氣謂之精。山以石為骨,石作土之精。都來總是精炁神,謹固牢藏休漏泄。養精煉氣存神,調和龍虎,捉坎填離」。★經絡穴位。「周流腎水入華池,丹田補得溫溫熱。呼的一口氣吹入咽喉,度下重樓,轉明堂,徑至丹田,從湧泉倒返泥垣宮,呼的一聲響亮,那君王氣聚神歸。被冷水冰了氣阻丹田,不能出聲。上至頂門泥丸宮,下至腳板湧泉穴」。
★陰陽(鬼神)。「陰陽輪轉。整理陰陽。陽間人王,陰間鬼王。驚天地振鬼神。千變萬化,統攝陰陽。嬰兒奼女配陰陽,鉛汞相投分日月。左右陰陽分日月。身中自有好陰陽。按陰陽分九曜。五行聯絡如鉤,陰陽和合上雲樓。(鐵扇仙的芭蕉扇是)純陰寶扇。魏徵識天文知地理辯陰陽。陰陽二氣瓶。心猿鑽透陰陽竅,魔主還歸大道真。陰陽二氣之寶,內有七寶八卦二十四氣。把陰陽之氣泄了。采陰補陽誠為謬語。陰陽交媾的好水。天無陰陽,日月不明;地無陰陽,草木不生;人無陰陽,不分男女。此陰陽之道理也。明陰洞陽賢哲罕窮其數。天地包乎陰陽。陰陽處乎天地而難窮者以其無形也。人生於天地之間稟陰陽而資五行。「月家之意乃先天法象之規繩也,月至三十日,陽魂之金散盡,陰魄之水盈輪,故純黑無光,乃曰「晦」。晦朔兩日之間感陽光而有孕。至初三日一陽現,初八日二陽生,魄中魂半,其平如繩,故曰「上弦」,至十五日三陽備足,是以團圓,故曰「望」。至十六日一陰生,二十二日二陰生,此時魂中魄半,其平如繩,故曰「下弦」,至三十日三陰備足亦當晦。此乃先天采煉之意。弦前屬陽,弦後屬陰,陰中陽半,得水之全」 。
★五行和臟腑。……(五行)攢簇五行顛倒用。三界坎源山,滋養五行水臟洞。我老孫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中。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五行匹配合天真。那水(觀音的甘露水)不許犯五行之器。玉器不在五行中。五輛車兒合五行,五行生化火煎成。中道分離亂五行。五行聯絡如鉤,陰陽和合上雲樓。心神無主五行枯。五行山下定心猿。未超三界外,見在五行中。五行瑞氣合三元。經卷原因配五行,苦煉凶魔種種滅。五行論色空還寂。攢族五行皆別異。三皇治世,五帝定倫(這個宇宙世界是由天皇、地皇和人皇一起統治管理的,這就是易學的天人地三才理論。五帝就是水木火土金五行的管理者)。……(水木火土金)如來將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行山。土乃五行之母,水乃五行之源。
無土不生,無水不長。心猿降得木龍歸。金從木順皆為一,木戀金仁總發揮。先將嬰兒奼女收,後把木母金公放。明堂腎水入華池,重樓肝火投心臟。金來歸性還同類,木去求情共復淪。二土全功成寂寞,調和水火沒纖塵。木母金公原自合,黃婆赤子本無差。意馬心猿金公木母。這果子(人參果)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金順木馴成正果,心猿木母合丹元。用芭蕉扇望東南丙丁火,正對離宮一扇,只見那地就火光焰焰,乃是五行中自然取出的一點靈光火。水火相攙各有緣,全憑土母配如然。煉成三昧真火。乃是修煉成真三昧火。
水火無功難煉魔。土木無功金水絕。用芭蕉為水意,焰火消除成既濟。黃婆矢志扶元老,木母留情掃盪妖,和睦五行歸正果。水火相聯性自平。坎離既濟真元合,水火均平大道成。水火既濟,本性清涼。龜蛇生水火。……(生克)肝木能生心火旺,心火致令脾土平。脾土生金金化水,水能生木徹通靈。生生化化皆因火,火遍長空萬物榮。相生相剋秉恆沙。土克水,水干見底;水生木,木旺開花。土是母,發金芽,金生神水產嬰娃;水為本,潤木華,木有輝煌烈火霞。五行生剋情無順,只待心猿復進關。木生在亥配為豬,牽轉牛兒歸土類,申下生金本是猴。意馬胸頭休放盪,心猿乖劣莫教嚎。明堂腎水入華池,重樓肝火投心臟。肝木能生心火旺,心火致令脾土平。脾土生金金化水,水能生木徹通靈。吃了定風丹,五臟皆牢皮骨皆固」。
★天乾地支。「取出芭蕉扇子,望東南丙丁火,正對離宮一扇,只見那就地上,火光焰焰,乃是五行中自然取出的一點靈光火。天時不正,秋行夏令。太陽星原貞有十,後被羿善開弓,射落九烏墜地,止存金烏一星,乃太陽之真火也。天地有九處湯泉,俱是眾烏所化。那九陽泉乃香冷泉、溫泉、東合泉、潢山泉、孝安泉、廣汾泉、湯泉、濯垢泉。……木生在亥配為豬,牽轉牛兒歸土類,申下生金本是猴。運遍了子午周天。一盤子午安排定,滿腹星辰布列清。子酉星法。鬼乃陰靈也,交申酉戌亥時方出。寅時、巳時。
★甲子。「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一元分為十二會(十二支),一會為一萬八百歲。玉皇大帝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歲,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一劫即一元)。一元的年數是怎麼來的?易學是用甲子歷紀時的,「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甲子任翻騰」,甲子就是六十甲子花,共有四柱,每一柱共有六十甲子,四柱共60連乘四次=12960000年,除去人之數100年(人的正常壽命以百年為限。《左傳》:「上壽百二十年,中壽百歲,下壽八十」),剩下的就是天地之數129600年。「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天上一日,即在下方一年也。天宮方一日,凡世就是一年。山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周天甲子難拘管,大地乾坤抵自由。甲子周天管不著。
年月日時四值功曹使者。鬼乃陰靈也,交申酉戌亥時方出。寅時、巳時。今朝乃是庚申日,當齋;明日就是辛酉,便開齋了」。我們知道,地球繞太陽一周是一年,這段時間里地球已經自轉了365周,也就是過去了365日,這就是「天上一日,下界一年」。對「 山中方一日,世上幾千年」我還不能解釋,是不是說,地球幾千年就會發生一次毀滅性的大災難呢?地球研究資料有沒有這樣的結論呢?望有識者告之。一劫之數為十二萬九千六百歲,是不是說經過這些年,太陽系或者銀河系就會發生一次毀滅性的大變化大災難?★八卦。「九宮八卦。八卦爐中逃大聖。在八卦爐中以文武火鍛煉。那爐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六爻神將按天條,八卦星辰依斗列。不生不滅三三行。陰陽二氣之寶,內有七寶八卦二十四氣。六爻熟諳,八卦精通。乾坤安靖,海宇清寧。乾坤黑宇宙昏。三界坎源山,滋養五行水臟洞。乾元亨利貞。泰極否還生,否極泰來。泰極生否,樂盛成悲,樂處逢悲。他將身鑽在巽宮位下,巽乃風也,有風則無火。洞里乾坤任自由,壺中日月隨成就。夜觀乾象。回光內照寧心坐,身中日月坎離交。離龍坎虎用調和,靈龜吸盡金烏血。養精煉氣存神,調和龍虎,捉坎填離。
周天甲子難拘管,大地乾坤抵自由。坎離既濟真元合,水火均平大道成。捻起訣,念動咒語,向巽地上吸一口氣,噓的吹將去,便是一陣風,風沙走石。捻訣念咒望巽地山吸一口氣,吹將去,一陣風起把火吹得烘烘亂發。那怪(黃風怪)急回頭望巽地上把口張了三張,呼的一口氣吹將出去,忽然間一陣黃風從空颳起。手捻訣口念咒詞,往巽地上吸了一口氣,呼的吹將去便是一陣狂風。吹得乾坤昏盪盪,日月暗沉沉。用芭蕉扇望東南丙丁火,正對離宮一扇,只見那地就火光焰焰,乃是五行中自然取出的一點靈光火。」
★色空無(空不是真的空,而是有物存在的,空中有色物質,即光能物質。色物質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是空的,是無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色即空兮自古,空言是色如然。色色原無色,空空亦非空。五蘊皆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生物均有智慧。「古雲:禽有禽言,獸有獸語」(在易學領域,記載有不少會動物語言的能人。現代人到現在還不知道這些呢)。
★事物的起源(氣生精,精生氣)。《西遊記》開篇就說:「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可見《西遊記》是寫「造化會元功」的,也就是寫萬事萬物的起源和演化過程的,主要是寫養生術的。「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萬事萬物就是由靈根育孕生出來的,養生的方法說穿了就是修持心性。天地沒有變化,無生無滅,只有循環往復的變化過程,也就是天地之數「十二會(十二地支)」的變化,「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原子構成分子萬物的時候,只是原子核和電子的重新組合,量子數是守恆的。天地相繼發生了凝結成日月星辰(星球天體)四象物質、凝結成水火山石土五行物質、凝結成生物的變化過程,其中變化最大的是人之數,就是生物的生死輪回變化。是什麼物質凝結成這些物質的?
易曰:「大哉乾元!至哉乾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是乾元這種物質凝結成了以上這些物質。什麼是乾元?乾元就是元氣這種物質,「聚則成形,散則成氣」。 天地之數就是天地的變化運動規律,「天開於子(會),地辟於丑,人生於寅。子會生日月星辰四象天體物質,丑會生水火山石土五行物質,寅會生出植物和動物等生物物質。混沌初分,輕清為天,重濁為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陰陽交合,群物皆生。天是一團清氣。天地再皆合,萬物盡皆生」。「萬相歸真從一理」,萬物都是由氣生成的,這就是宇宙的真理。
★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產生的機理(天地之精生氣,天地之氣交合生成人之精,即生命。孫悟空的出生過程闡述了易學的生命起源理論)「花果山山頂上有一塊仙石,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內育仙胎,產出石卵,化作石猴」。地球上的無機物受到日月星辰天體產生的能量作用,久而久之就會感孕成有機物,最後生成生物。「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天地精華就是「日精月華、天真地秀」。「三陽交泰產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此猴乃天地育成之體,日月孕就之身。生身父母是天地,日月精華結聖胎。天開於子,地辟於丑,人生於寅,天地再皆合,萬物盡皆生。天地生的。天地生成靈混仙」。易學的生命起源理論對我們有莫大的啟發,研究成果表明,易學是符合宇宙真理的學問。我們已經知道,生物是由細胞、體液和經絡之氣構成的,非生物是由原子核、電子和電磁場(氣)構成的,細胞和體液都是由原子物質組成的,而經絡是由六氣物質(虛物炁體)組成的。從體內細胞的生成和發育成為生命體的條件和過程,我們可以知道生命的起源情景應該是:地球某處的環境就象體內環境一樣,符合細胞產生、生存和發育的條件,生命就這樣產生了。這樣的條件,用炁學技術完全可以用人工的方法做到,也就是說用炁學技術可以製造生命。《醫學求是》一書對痘症的起源理論,其實也就是生命的起源理論。易學指出:「氣生精」,任何實物(精體)都是由氣凝聚而成的,生物也不例外。
★生育(生物界現象表明,陰陽雌雄是可以互相轉變甚至是同體的,可以是有性生育,也可以是無性生育。西梁女國盡女人,靠子母河、成胎水、照胎泉、落胎泉控制生育)「吃了子母河水結成胎氣,須解陽山破兒洞落胎泉水吃一口方能解胎氣。氣血生禽獸」。
二、在《西遊記》里講到了以下的易學學科:
★周易(八卦和六十四卦理論)。「易曰:大哉乾元!至哉乾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自古以來,《周易》之書極其玄妙,斷盡天下吉凶,使人知所趨避,故龜卜蓍筮。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乾元亨利貞。泰極否還生,否極泰來。泰極生否,樂盛成悲,樂處逢悲。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政書二十四氣,九宮八卦」。
★中醫。「君臣佐使。脈氣不正,虛而數,狂言見鬼,十動一代,五臟無氣,七日內死。大展經綸手,微施三折肱。葯不輕賣,病不討醫。我有手到病除之功。醫門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轉旋,望聞問切四般事,缺一之時不備全:第一望他神氣色,潤枯肥瘦起和眠,第二聞聲清與濁,聽他真語及狂言,三問病原經幾日,如何飲食怎生便,四才切脈明經絡,浮沉表裡是何般。就是神仙看病也須望聞問切。懸絲診脈。《素問》《難經》《本草》《脈訣》。按寸、關、尺三部上……看了寸脈,看了關脈,看了尺脈。調停自家呼吸,分定四氣、五郁、七表、八里、九候,浮中沉,沉中浮,辯明了虛實之端。陛下左手寸脈強而緊,關脈澀而緩,尺脈芤且沉,右手寸脈浮而滑,關脈遲而結,尺脈數而牢。
夫左寸強而緊者,中虛心痛也;關澀而緩者,汗出肌麻也;尺芤而沉者,小便赤而大便帶血也。右手寸脈浮而滑者,內結經閉也;關遲而結者,宿食留飲也;尺數而牢者,煩滿虛寒相持也。——診此貴恙是一個驚恐憂思,號為「雙鳥失群」之症。診了脈,如今對症制葯哩。病勢已看出矣,但不知用何葯治之?不必執方,見葯就要。經雲:葯有八百八味,人有四百四病。古人雲:葯不執方,合宜而用。大黃味苦,性寒,無毒,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奪諸郁而物壅滯,定禍亂而至太平,名之曰將軍,此葯利痰順氣,盪肚中凝滯之寒熱。巴豆味辛,性熱,有毒,削堅積,盪肺腑之沉寒,通閉塞,利水谷之道路,乃斬關奪門之將,此葯破結宣腸,能理心膨水脹。鍋灰名為百草霜,能調百病。兜鈴味苦寒無毒,定喘消痰大有功,通氣最能除血蠱,補虛寧嗽又寬中。烏金丹。六物湯、無根水(不落地的雨水)。三丸服下,不多時,腹中作響,大瀉幾次,病根(穢污痰延膿血,糯米飯塊一團,盡是那三年前積滯之物)都行下來也,少頃,漸覺胸心寬泰,氣血調和,就精神抖擻,腳力強健。葯到真方病即除」。
★氣功。長生法之一(修心法),是本書的重點,見後面。「噓呵吸嘻吹呼」六字訣(一種氣功方法)。
★武功。全書都是對武功的描述,孫悟空大鬧天宮以及和妖魔鬥法靠的就是武功。武功是長生功能之一,學了氣功就自然有了武功,見後面。
★風水(神氣比較多的地方即氣體分子比較少的地方就叫做風水寶地,大利於健康。神氣形成經絡穴位系統,即脈絡)。「(花果山)乃十洲祖脈,三島之來龍……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山頂上有一塊仙石……孕育成石猴。仙山福地。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起伏巒頭龍脈好,必有高人隱姓名。靈福地。堅心磨琢尋龍穴,著意修持上鷲峰。靈山仙境。萬壽山福地,五庄觀洞天。藏風聚氣的所在。接天河通地脈。昆侖地脈發來龍,有分有緣方受用。巒頭高聳地脈遙長。龍脈悠長,地形遠大。一起一伏遠來龍,九曲九灣潛地脈。山脈重重接地龍。周圍山繞翠,一脈氣連城。活水迎前,通天疊疊翻波浪;高崖倚後,山脈重重接地龍。」
★丹葯(專指煉外丹的方法。煉內丹用氣功的方法,也就是修仙的方法)。「真鉛若煉須真水,真水調和真汞干。真汞真鉛無母氣,靈砂靈葯是仙丹。黃芽白雪神仙府,瑤草琪花羽士家。燒茅煉葯,弄爐火,提罐子的道士。」
★易卜。「袁守誠善卜,能通天地理,無所不知:火珠林,郭璞數,謹對了台政新經。六爻熟諳,八卦精通。能知天地理,善曉鬼神情。一盤子午安排定,滿腹星辰布列清。真個那未來事,過去事,觀如月鏡;幾家興,幾家敗,鑒若神明。知凶定吉,斷死言生。開談風雨迅,下筆鬼神驚。袖傳一課卜天上陰晴。(為龍王卜的一課,卜出幾時雲,幾時雷,幾時雨,幾時晴,幾多雨,這一卜把龍王斷送了頭顱)。授仙術,善推算。錯認了定盤星。我屈指一算知他走在此處。天開黃道日。黃道良辰。夜觀乾象」。★釋夢。(易學里有專門講解夢的知識,《周公解夢書》就是其一)「滿堂嬌夢生兒子。那殷小姐原來夜間得了一夢,夢見月缺再圓,兆見親人,果遇見兒子。夫人道:我昨夜夢見我女兒滿堂嬌來家,莫不是女婿有書信回來也。那婆婆當夜得了一夢,夢見枯木開花,屋後喜鵲頻頻喧嗓,想道:莫不是我孫兒來也?(果然如此)。夜夢金屏生彩艷玉鏡展光明,喜兆也。」
★姓名。(中國人的姓名不是隨便起的,而是很有學問的,有中國姓名學的特點)「姓猢,去獸乃胡。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陰不能化育。姓猻,去獸乃子系,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姓孫罷。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起個法名叫孫悟空。金光二字不好,不是久住之物;金乃流動之物,光乃閃灼之氣,改作伏龍寺,教你永遠長存。法國之名甚好,但只滅字不好;可改號欽法國,管教你海晏河清千代勝,風調雨順萬萬安。
★算命看相(萬事萬物都是有命運由緣分主宰的,命運由算命、看相、易卜等易學技術推算出來)「(看相)龍種自然非俗相。豐姿英偉,像貌清奇,比尋常俗子不同。貌和身自別,心與相俱空。相惡人善。相法雲:形容古怪,石中美玉之藏。形容醜陋古怪清奇必是天人下界。……(運氣)今日方名顯,時來大運通。大王若是這般遠慮,真所謂道心開發也!也是他運至時來。福至心靈。些些狂妄天加譴,眼前不遇待時臨。災愆滿日,自有人救他。苦盡甘來。今朝難滿脫天羅。今日他的難滿。有朝大限命終時,八難三塗悔不喋。命運拙。造化低了,白日里見鬼。一時晦氣到了。只為命不該死,暗中有護法神祗保佑。造化低撞見日里鬼了。命倒祿絕。因見你氣數還旺不敢害你。
你氣數衰敗時就害了你的性命。晦氣星到了。?/ca>
參考資料:http://bbs.5ips.net/dispbbs.asp?boardid=23&replyid=94350&id=28477&page=1&skin=0&Star=2
㈣ 洪荒妖族天庭的守護大陣--周天星斗大陣是有那365位周天妖神布成的
把能量現象和產生該能量的物體用人格化的語言(鬼神、神煞理論。陰為鬼為煞,陽為神為仙)表示,這是易學經常使用的語言手法,在各種易學著作里經常能看到。例如在該書里把星宿天體(日月星辰和地球)和海洋的人格化:……(銀河)玉帝、河漢群神、河漢群臣、天將仙卿。……(太陽、月亮、太陽系五行星)太陽太陰水火木金土七政。
月宮太陰星君。七衣仙女(太陽的七個女兒,太陽的七色光,七彩虹)……(星辰)普天星相、普天神聖、滿天星斗、南斗六司、北斗七元、五斗星君、文武仙卿、文曲星官、武曲星君、木德星官、熒惑火德星君、南方三炁火德星君、五炁真君、水德星君、西方太白星仙(太白金星)、二十八宿(亢金龍、女土蝠、房日兔、虛日鼠、昂日雞、星日馬……羅猴星、計都星、太陰星、太陽星、五行星、元辰星子午卯酉、六丁六甲、六丁神將、東七宿西七宿南七宿北七宿)、十二元辰、九曜星(九曜星官、九曜惡星、九曜真君)、東西星斗、南斗星君、火部眾神、雷部眾神、東天門光明宮昴日星官、昴宿現出本相原是一隻大公雞、凶星惡曜、四大天王、四大天師、九天仙女、五方將、五方揭諦、年月日時四值功曹、天丁巨靈神、魚肚將、葯叉將、雷公電母風伯雲童。四帝。風伯雷公雲童電母、上界天堂。天上有三十三座天宮,七十二重寶殿。
十萬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羅地網。……(地球、海洋)五嶽四瀆、五嶽神兵、五方五老(東西南北中。西天佛老、菩薩、聖僧、羅漢,南方南極觀音,南海觀世音菩薩,東方崇恩聖帝、十洲三島仙翁,北方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四海龍王(東西南北海龍王:敖廣、敖閏、敖欽、敖順)、黃河水伯神王。上八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四帝四御太乙天仙,中八洞玉皇九壘海岳神仙,下三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十代冥王、地藏王菩薩(冥司幽冥教主)。
㈤ 詩仙的古詩有什麼
詩仙就是指李白
主要作品:
望廬山瀑布 早發白帝城 將進酒 送孟浩然之廣陵
贈汪倫 詠薴蘿山 塞下曲六首 靜夜思
望天門山 夜宿山寺 登金陵鳳凰台 長相思二首
把酒問月 獨坐敬亭山 客中行 菩薩蠻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行路難 其一 送友人入蜀 渡荊門送別
夢游天姥吟留別 長干行 贈孟浩然 春思
軍行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與史中郎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游......
蜀道難 長門怨 送友人 白頭吟
草書歌行 關山月 白馬篇 俠客行
秋浦歌十七首 行路難 春夜洛城聞笛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行路難 其二 子夜四時歌:夏歌 古朗月行 古風其二十四
月下獨酌其一 古風 其十九 江上吟 登高丘而望遠
秋風清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連理枝 金陵酒肆留別
北風行 憶秦娥 峨眉山月歌 清平樂
塞上曲 白鳩辭 怨情 日出入行
獨漉篇 山中問答 江南春懷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望鸚鵡洲懷禰衡 勞勞亭 子夜四時歌:春歌 夜坐吟
子夜四時歌:秋歌 金門答蘇秀才 學古思邊 玉階怨
妾薄命 結客少年場行 子夜四時歌:冬歌 采蓮曲
飛龍引 謝公亭(蓋謝脁、范雲之所游) 烏夜啼 久別離
送別 遠別離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有所思
臨江王節士歌 擬古其九 古風其二 古風其三
襄陽歌 上雲樂 菩薩蠻 冬日歸舊山
哭宣城善釀紀叟 於闐採花 烏棲曲 句
南陵別兒童入京 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 上李邕 ( 此詩蕭士□雲是偽作 ) 【上斌下 贈從孫義興宰銘
江夏送倩公歸漢東 太華觀 獨坐敬亭山 清平樂
戰城南 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 古風其十五 天馬歌
扶風豪士歌 玉壺吟 梁園吟 鳴皋歌送岑徵君 時梁園三尺雪.
長歌行 清平調詞三首 陽春歌 箜篌謠
胡無人 廣陵贈別 闕題 上清寶鼎詩
臨路歌 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 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宣城送劉副使入秦
登廣武古戰場懷古 答高山人兼呈權顧二侯 至陵陽山登天柱石酬韓侍御見招隱黃山 登梅岡望金陵贈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 春日陪楊江寧及諸官宴北湖感古作 月下獨酌其二 過汪氏別業其一
南奔書懷 留別賈舍人至二首 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 沙丘城下寄杜甫
夜泊牛渚懷古 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 白紵辭 其一 幽州胡馬客歌
梁甫吟 行行游且獵篇 古風其二十 古風其十八
古風其三十四 橫江詞其一 猛虎行 ( 此詩蕭士□雲是偽作 ) 【上彬下 去婦詞 ( 一作顧況詩 )
少年行其一 結襪子 沐浴子 上清寶鼎詩
句 句 句 經亂後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
書懷贈南陵常贊府 贈僧崖公 贈王判官時余歸隱居廬山屏風疊 贈張相鎬其一 時逃難在宿松山作
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 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 答長安崔少府叔封游終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 登黃山凌□台送族弟溧陽尉濟充泛舟赴華陰
越女詞其三 感興其一 天台曉望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贈從兄襄陽少府皓 雪讒詩贈友人
贈清漳明府侄聿 鄴中贈王大 (一作鄴中王大勸入高鳳石門山 聞丹丘子於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句 別匡山 觀佽飛斬蛟龍圖贊
地藏菩薩贊 句 闕題 棲賢寺
煉丹井 宿無相寺 荊州歌 楊叛兒
野田黃雀行 少年行其二 聽蜀僧浚彈琴 淥水曲
門有車馬客行 丁都護歌 ( 都一作督 ) 上留田行 公無渡河
古風其七 秦女休行 ( 魏協律都尉左延年所作, 今擬 東海有勇婦 代關中有賢女 橫江詞其五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燭照山水壁畫歌 古風其一 釣灘 洛陽陌
桂殿秋 詠方廣詩 題樓山石筍 句
秀華亭 贈韋秘書子春 古意 酬張司馬贈墨
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 送別 越女詞其四 宣城見杜鵑花
九日登山 陪族叔當塗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風亭 登瓦官閣 越中覽古
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月下獨酌其三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答杜秀才五松見贈 感遇其一 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 江夏送友人
酬崔五郎中 留別金陵諸公 江夏行 悲歌行
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 贈崔司戶文昆季 書情題蔡舍人雄 贈錢徵君少陽 (一作送趙雲卿)
獻從叔當塗宰陽冰 題寶圌山 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 贈江油尉
桃源 普照寺 興唐寺 相逢行
尋雍尊師隱居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 上崔相百憂章(時在潯陽獄)
白毫子歌 王昭君其一 王昭君其二 雉朝飛
古風其四 君馬黃 從軍行 君子有所思行
獨不見 北上行 與元丹丘方城寺談玄作 雙燕離
殷十一贈栗岡硯 烏牙寺 桃源 陽春曲
懼讒 贈裴十四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自金陵溯流過白壁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 春日獨酌其一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望廬山瀑布其一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後三首 金陵鳳凰台置酒 金陵其一
望黃鶴樓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奔亡道中其一 安州應城玉女湯作
秋日登揚州西靈塔 自巴東舟行經瞿唐峽登巫山最高峰還題壁 秋下荊門 江行寄遠
月下獨酌其四 早望海霞邊 酬張卿夜宿南陵見贈 友人會宿
越中秋懷 流夜郎聞酺不預 從軍行 示金陵子 (一作金陵子詞)
越女詞其一 越女詞其二 五松山送殷淑 送梁四歸東平
宣州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時登 寄崔侍御 留別於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北山獨酌寄韋六
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東山吟 懷仙歌 贈韋侍御黃裳其一
淮海對雪贈傅靄 ( 一作淮南對雪贈孟浩然 ) 橫江詞其四 贈參寥子 贈崔郎中宗之 時謫官金陵
贈從弟冽 贈張相鎬其二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還兼欣克復之美書懷示息秀 贈別從甥高五
賦得鶴送史司馬赴崔相公幕 小桃源 日出東南隅行 代佳人寄翁參樞先輩
中山孺子妾歌 送別 發白馬 東武吟 ( 一作出東門後書懷留別翰林諸公 )
紫騮馬 古風其三十五 飛龍引其二 古風其四十六
古風其五十九 禪房懷友人岑倫 相逢行二首 長門怨二首
登高丘而望遠 前有一尊酒行二首 金陵歌,送別范宣 憶秋浦桃花舊游,時竄夜郎
蔡氏五弄·淥水曲 古風其五十六 古風其四十四 古風其四十八
春日行 司馬將軍歌 代隴上健兒陳安 古風其三十六 古風其四十
古風其三十一 古風其二十一 古風其十四 折楊柳
侍從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囀歌 送賀賓客歸越 題舒州司空山瀑布 月夜金陵懷古
寒女吟 南陵五松山別荀七 觀魚潭 敘舊贈江陽宰陸調
贈閭丘宿松 贈僧行融 登敬亭山南望懷古贈竇主簿 安陸白兆山桃花岩寄劉侍御綰 ( 一作春歸桃
陳情贈友人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尉張卿二首 贈崔侍郎 駕去溫泉後贈楊山人
早秋贈裴十七仲堪 笑歌行 ( 以下二首 蘇軾雲是偽作 ) 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口號 (一作口號留別金陵諸公 )
別中都明府兄 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 春日歸山寄孟浩然 涇川送族弟□ 【金享】
洞庭醉後送絳州呂使君果流澧州 ( 果一作杲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 (君一作翁) 以詩代書答元丹丘 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
送楊山人歸嵩山 送范山人歸泰山 送韓侍御之廣德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一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對酒 放後遇恩不沾 題金陵王處士水亭
避地司空原言懷 感遇其二 酬崔侍御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時欲東游遂有此贈
江上望皖公山 與周剛清溪玉鏡潭宴別 潭在秋浦桃胡陂下 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 金陵其二
宿巫山下 金陵白楊十字巷 下途歸石門舊居 上三峽
蘇台覽古 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 宿蝦湖 【蝦換魚旁】 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 紀南陵題五松山 (一作南陵五松山感時贈別 金陵其三 過四皓墓
峴山懷古 蘇武 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 九日
九月十日即事 與謝良輔游涇川陵岩寺 登太白峰 登邯鄲洪波台置酒觀發兵
焦山望松寥山 與從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江上答崔宣城 感興其二
荊州賊平臨洞庭言懷作 詠山樽二首 ( 此首一題詠柳少府山癭木樽 ) 觀放白鷹其一 擬古其三
擬古其六 獨酌 夏日山中 對酒
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觀獵 詠槿 白田馬上聞鶯
自代內贈 秋浦感主人歸燕寄內 出妓金陵子呈盧六其一 越女詞其五
送岑徵君歸鳴皋山 送長沙陳太守其一 酬中都小吏攜斗酒雙魚於逆旅見贈 江夏送張丞
潯陽送弟昌峒鄱陽司馬作 餞校書叔雲 送二季之江東 江西送友人之羅浮
送陸判官往琵琶峽 流夜郎至西塞驛寄裴隱 寄淮南友人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 江上寄元六林宗 寄從弟宣州長史昭 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冀申
贈別王山人歸布山 金陵白下亭留別 留別西河劉少府 送楊少府赴選
金鄉送韋八之西京 述德兼陳情上哥舒大夫 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贈華州王司士
贈饒陽張司戶燧 贈溧陽宋少府陟 贈嵩山焦煉師 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
秋夜宿龍門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國瑩上 贈宣州靈源寺仲浚公 贈友人其二 贈別舍人弟台卿之江南
江夏贈韋南陵冰 贈柳圓 流夜郎贈辛判官 贈常侍御
哭晁卿衡 金陵新亭 鄒衍谷 金陵聽韓侍御吹笛
勞勞亭歌 在江寧縣南十五里. 古送別之所 橫江詞其六 少年行其三 ( 此詩嚴粲雲是偽作 ) 邯鄲才人嫁為斯養卒婦
短歌行 千里思 樹中草 枯魚過河泣
上之回 怨歌行 長安見內人出嫁. 友人令余代為之 古風其十六 古風其十七
古風其二十二 古風其二十三 古風其五 古風其三十二
古風其四十一 山人勸酒 古風其四十九 古風其四十五
古風其四十七 古風其五十八 古風其五十四 湖邊采蓮婦
鳳凰曲 秋夕旅懷 代別情人 怨情
搗衣篇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草創大還,贈柳官迪 送張秀才謁高中丞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張相公出鎮荊州,尋除太子詹事,余時流夜郎 襄陽曲 夜坐吟
詠桂 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寓言三首 贈黃山胡公求白鷳
落日憶山中 萬憤詞投魏郎中 古風其三十九 古風其五十七
鞠歌行 君道曲 梁之雅歌有五章 今作一章 古風其四十二 古風其四十三
古風其三十七 古風其十九 古風其二十七 古風其六
古風其八 古風其九 古風其十 古風其十一
古風其十二 宮中行樂詞其一 宮中行樂詞其三 鳴雁行
陌上桑 出自薊北門行 秦女卷衣 宮中行樂詞其六
宮中行樂詞其八 入朝曲 ( 一作鼓吹入朝曲 ) 秋思 對酒行
估客行 ( 行一作樂 ) 橫江詞其二 橫江詞其三 鳴皋歌奉餞從翁清歸五崖山居
南都行 戲贈杜甫 送友生游峽中 春感
鞠歌行 會別離 初月 對雨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一 玩月金陵城西孫楚酒樓,達曙歌吹,日晚乘醉 贈武十七諤 宿清溪主人
系尋陽上崔相渙其一 系尋陽上崔相渙其二 獄中上崔相渙 贈王漢陽
贈歷陽褚司馬 時此公為稚子舞故作是詩 贈宣城趙太守悅 巴陵贈賈舍人 於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
贈友人其三 贈閭丘處士 贈僧朝美 淮陰書懷寄王宗成 (一作王宗城 )
宿白鷺洲寄楊江寧 夕霽杜陵登樓寄韋繇 寄弄月溪吳山人 憶襄陽舊游贈馬少府巨
贈郭季鷹 贈範金卿其二 溫泉侍從歸逢故人 僧伽歌
和盧侍御通塘曲 東魯見狄博通 對雪奉餞任城六父秩滿歸京 送楊山人歸天台
送友人游梅湖 潁陽別元丹丘之淮陽 留別廣陵諸公 (一作留別邯鄲故人) 別東林寺僧
別韋少府 將游衡岳過漢陽雙松亭留別族弟浮屠談皓 寄上吳王其一 別魯頌
早過漆林渡寄萬巨 題情深樹寄象公 寄當塗趙少府炎 自漢陽病酒歸寄王明府
江夏寄漢陽輔錄事 早春寄王漢陽 寄王漢陽 送王孝廉覲省
送鞠十少府 送儲邕之武昌 酬談少府 酬宇文少府見贈桃竹書筒
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 送楊燕之東魯 金陵送張十一再游東吳 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嶽
送魯郡劉長史遷弘農長史 送梁公昌從信安北征 出妓金陵子呈盧六其四 巴女詞
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二首 口號吳王美人半醉 代美人愁鏡其一 代美人愁鏡其二
寄遠其十一 長信宮 嘲魯儒 寄遠其三
白鬍桃 巫山枕障 流夜郎題葵葉 題隨州紫陽先生壁
白鷺鷥 洗腳亭 醉題王漢陽廳 山中與幽人對酌
對酒醉題屈突明府廳 待酒不至 擬古其四 擬古其五
效古其一 憶東山二首 紫藤樹 擬古其八
擬古其十一 感遇其三 江上秋懷 酬裴侍御留岫師彈琴見寄
答裴侍御先行至石頭驛以書見招期月滿泛洞庭 答從弟幼成過西園見贈 酬崔十五見招 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攜妓登梁王棲霞山孟氏桃園中 宴鄭參卿山池 同族侄評事黯游昌禪師山池其一 登錦城散花樓
登峨嵋山 登新平樓 謁老君廟 夜泛洞庭尋裴侍御清酌
楚江黃龍磯南宴楊執戟治樓 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 慈姥竹 丹陽湖
奔亡道中其二 太原早秋 過崔八丈水亭 上元夫人
下陵陽沿高溪三門六剌灘 鸚鵡洲 金陵望漢江 姑孰溪
廬江主人婦 魯中都東樓醉起作 牛渚磯 靈墟山
尋山僧不遇作 過汪氏別業其二 春歸終南山松龕舊隱 與南陵常贊府游五松山 山在南陵銅井西五里
流夜郎至江夏陪長史叔及薛明府宴興德寺南閣 九日龍山歌 大庭庫 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三首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朝下過盧郎中敘舊游 侍從游宿溫泉宮作 邯鄲南亭觀妓
春日游羅敷潭 秋夜與劉碭山泛宴喜亭池 東魯門泛舟其二 秋獵孟諸夜歸置酒單父東樓觀妓
酬王補闕惠翼庄廟宋丞□贈別 【此水旁】 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 秋夕書懷 感興其五
感興其三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圖 觀放白鷹其二 觀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圖
尋陽紫極宮感秋作 田園言懷 詠鄰女東窗海石榴 南軒松
望月有懷 重憶一首 春滯沅湘有懷山中 擬古其七
憶崔郎中宗之游南陽遺吾孔子琴撫之潸然感舊 擬古其二 金陵江上遇蓬池隱者 時於落星石上 月夜聽盧子順彈琴
清溪半夜聞笛 廬山東林寺夜懷 觀胡人吹笛 ( 觀一作聽 ) 題宛溪館
題東溪公幽居 題元丹丘山居 題瓜州新河餞族叔舍人賁 瑩禪師房觀山海圖
寄遠其四 寄遠其五 寄遠其六 寄遠其七
寄遠其八 嵩山采菖蒲者 春怨 代贈遠
陌上贈美人 閨情 代秋情 代寄情楚詞體
寄遠其一 秋浦寄內 出妓金陵子呈盧六其二 在潯陽非所寄內
送張秀才從軍 送族弟單父主簿凝攝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橋卻回 灞陵行送別 送賀監歸四明應制
送通禪師還南陵隱靜寺 送外甥鄭灌從軍三首 送殷淑三首 送侯十一
答友人贈烏紗帽 送舍弟 送趙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同吳王送杜秀芝赴舉入京
送郗昂謫巴中 書情寄從弟□州長史昭 【都者換分】 獨酌清溪江石上寄權昭夷 夜別張五
寄上吳王其二 寄上吳王其三 涇溪東亭寄鄭少府諤 涇溪南藍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築余泊石上寄何
江夏別宋之悌 南陽送客 竄夜郎於烏江留別宗十六【王景】 留別龔處士
別儲邕之剡中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別山僧 魯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張子還嵩陽
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時凝弟在席 魯郡堯祠送吳五之琅琊 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其一 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其二
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 贈韋侍御黃裳其二 贈薛校書 贈何七判官昌浩
贈徐安宜 贈任城盧主簿 山鷓鴣詞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赤壁歌送別 贈瑕丘王少府 贈臨□縣令皓弟 時被訟停官 【名水旁】 贈新平少年
贈崔侍郎 (郎一作御) 戲贈鄭溧陽 贈張公洲革處士 秋山寄衛慰張卿及王徵君
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 淮南卧病書懷寄蜀中趙徵君蕤 春日獨坐寄鄭明府 贈友人其一
贈從弟宣州長史昭 贈漢陽輔錄事其一 贈漢陽輔錄事其二 系尋陽上崔相渙其三
聞謝楊兒吟猛虎詞因此有贈 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 贈易秀才 江夏使君叔席上贈史郎中
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入江夏北市門見訪 江上贈竇長史 贈崔秋浦其二 贈崔秋浦其三
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 游溧陽北湖亭望瓦屋山懷古贈同旅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二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三
宣城哭蔣徵君華 雜言用投丹陽知己兼奉宣慰判官 戰城南 送袁明府任長沙
送客歸吳 望夫石 暖酒 元丹丘歌
秋思 高句驪 宮中行樂詞其七 宮中行樂詞其二
來日大難 大堤曲 黃葛篇 鳳吹笙曲 ( 一作鳳笙篇 送別 )
白紵辭 其二 白紵辭 其三 古風其二十八 古風其二十九
雉子斑 ( 一作設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辭 ) 幽澗泉 古風其五十三 古風其五十
與賈至舍人於龍興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 夜下征虜亭 春日醉起言志 上清寶鼎詩(前見《東觀餘論》,後見《王直
白鼻騧 少年子 送程、劉二侍郎兼獨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送於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
醉後答丁十八以詩譏余捶碎黃鶴樓(此詩楊慎 游南陽清泠泉 秋浦清溪雪夜對酒,客有唱山鷓鴣者 贈劉都使
醉後贈王歷陽(歷陽,和州也) 送韓准、裴政、孔巢父還山 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時久病初起作 杭州送裴大澤赴廬州長史
酬殷明佐見贈五雲裘歌 走筆贈獨孤駙馬 秋日煉葯院鑷白發,贈元六兄林宗 句
見野草中有曰白頭翁者 姑孰十詠(一作李赤詩)·姑孰溪 姑孰十詠·望夫山 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
古風其五十一 古風其五十二 古風其五十五 古風其三十
古風其三十三 古風其三十八 古風其十三 古風其二十五
古風其二十六 宮中行樂詞其四 宮中行樂詞其五 空城雀
擬古 鳳台曲 豫章行 胡無人行
題許宜平庵壁 題峰頂寺 曉晴 庭前晚開花
宣州長史弟昭贈余琴溪中雙舞鶴詩以言志 醉後贈從甥高鎮 贈秋浦柳少府 贈崔秋浦其一
贈裴司馬 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脫余之囚 贈盧司戶 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其一
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其二 贈潘侍御論錢少陽 對雪醉後贈王歷陽 新林浦阻風寄友人
贈崔咨議 贈升州王使君忠臣 口號贈徵君鴻 此公時被征 對雪獻從兄虞城宰
訪道安陵遇蓋還為余造真錄臨別留贈 【上竹 贈盧徵君昆弟 贈郭將軍 玉真仙人詞
清溪行 ( 一作宣州清溪 ) 贈範金卿其一 送薛九被讒去魯 送族弟凝至晏□ 單父三十里 【土固】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送方士趙叟之東平 贈別鄭判官 送張舍人之江東
送當塗趙少府赴長蘆 魏郡別蘇明府因北游 留別王司馬嵩 游敬亭寄崔侍御 (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奉寄
下尋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 流夜郎永華寺寄潯陽群官 江上寄巴東故人 望漢陽柳色寄王宰
魯中送二從弟赴舉之西京 (一作送族弟【金 奉餞高尊師如貴道士傳道錄畢歸北海 【錄竹 送紀秀才游越 送蔡山人
送長沙陳太守其二 送李青歸華陽川 送竇司馬貶宜春 送羽林陶將軍
送侄良攜二妓赴會稽戲有此贈 送張遙之壽陽幕府 魯郡堯祠送張十四遊河北 送崔度還吳 度故人禮部員外國輔之子
送白利從金吾董將軍西征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二 同王昌齡送族弟襄歸桂陽其一(一作同王昌齡 同王昌齡送族弟襄歸桂陽其二
南流夜郎寄內 思邊 浣紗石上女 出妓金陵子呈盧六其三
贈內 寄遠其二 平虜將軍妻 雜詩
寄遠其九 寄遠其十 題江夏修靜寺 春日獨酌其二
自遣 日夕山中忽然有懷 秋夜獨坐懷故山 效古其二
擬古其一 魯東門觀刈蒲 覽鏡書懷 題雍丘崔明府丹灶
感興其四 擬古其十二 擬古其十 感興其六
感遇其四 游南陽白水登石激作 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 東魯門泛舟其一
同族侄評事黯游昌禪師山池其二 游謝氏山亭 登單父陶少府半月台 杜陵絕句
宣城青溪 (一作入清溪山) 游水西簡鄭明府 銅官山醉後絕句 游秋浦白苛陂二首
宴陶家亭子 在水軍宴韋司馬樓船觀妓 天門山 望夫山
謝公宅 凌歊台 桓公井 商山四皓
入彭蠡經松門觀石鏡緬懷謝康樂題詩書游覽之 望木瓜山 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時送客逢崔侍御並登此地 登巴陵開元寺西閣贈衡岳僧方外
掛席江上待月有懷 秋登巴陵望洞庭 奔亡道中其三 奔亡道中其四
奔亡道中其五 郢門秋懷 至鴨欄驛上白馬磯贈裴侍御 荊門浮舟望蜀江
下涇縣陵陽溪至澀灘 王右軍 姑孰十詠·天門山 安州般若寺水閣納涼,喜遇薛員外乂
秋日與張少府、楚城韋公藏書高齋作 對酒憶賀監二首 秋夜板橋浦泛月獨酌懷謝脁 初出金門,尋王侍御不遇,詠壁上鸚鵡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 贈段七娘 別內赴征三首 雨後望月
白微時,募縣小吏入令卧內,嘗驅牛經堂下, 歷陽壯士勤將軍名思齊歌 舍利弗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登廬山五老峰 送族弟綰從軍安西 與諸公送陳郎將歸衡陽 摩多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