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溫泉鎮
① 日本的十大名勝
東 京
日本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在本州島東南部,臨東京灣。全稱東京都,為一級行政區,轄23個特別區、26個市、七個町(鎮)和八個村(包括海上的伊豆諸島和小笠原群島)。面積2162平方公里,人口1205.9萬。其中,23個區相當於市區,面積591平方公里。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年降水量約1400餘毫米。
東京西部是關東山地,被稱為奧多摩山區,耕地和村莊散落在河流沿岸的山坡地或者河岸丘陵地上。中部為武藏野高原(洪積高原),西北多摩、狹山兩座人造湖的狹山丘陵,南面有多摩丘陵。綿延的武藏野高原末端是被稱為高崗區的高原。東京灣一帶是隅田川、中川、江戶川以及多摩川等的三角洲,被稱為低溫地。這里的地盤較新(沖積層),由於過多地抽取地下水,地面下沉顯著,出現了海水水位零下地區,易遭水災。另外,伊豆諸島處在富士火山帶上,因而大島三原山地區火山甚多。
東京舊稱江戶。1457年建城。1868年改稱現名,1869年成為首都。1923年遭關東大地震破壞,後經重建和擴大。1943年改稱東京都。
東京城市中心的街巷布局、道路以及護城河,繼承了江戶時代的規劃。關東大地震後做了整頓,但城市計劃只進行了一部分。1873年開設鐵路,1903年開通了市內電車,1927年上野至淺草間的地鐵通車,推動了東京的發展。隨著歐洲文化的傳入,1873年在銀座建設了磚瓦建築的商店街,在丸之內出現了紅磚建築辦公大樓街。1923年建成的丸大樓,成了高層大樓辦公街的代表,江戶的古老街道逐漸變成西洋式的東京。
東京的現代化起始應歸功於1964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同年由於開通新干線和高速公路,人口開始向東京集中。現在的東京高層建築林立,而地下還分布有四通八達的15條線路的地下鐵路網。
江戶時代東京的人口最高達130萬,成為世界第一大城市,但明治維新後的一個時期人口曾減到180萬。關東大地震後減到152萬,1932年因合並郊區街村,人口增至513萬,增長很顯著。現在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
東京是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60%的大公司和1/3的銀行集中於此。第三產業約占整個產業的68%。是全國最大的製造業中心。以印刷出版、電子、電機、運輸機械、食品和精密機械為主,均居全國首位。海港進出口總值亦居全國前列。有羽田國際機場。集中全國大學的1/3。
日本政治、經濟、文化、產業等方面的主要機關都集中在東京。自東京奧運會之後,東京成了一個國際性游覽勝地。在政治方面來說,以皇宮為中心,霞關、永田町的國會大樓附近集中了許多國家機關。丸之內是商業中心,丸大樓、新丸大樓等高層大樓很多。文化設施,有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中央大學等大約70個國立、私立大學,還有上野國立博物館、科學物、西洋美術館等各種博物館和美術館,圖書館也很多。繁華街有淺草、上野、池袋、新宿、澀谷、日本橋等,還有很多電影院、飲食店、百貨店等。歷史古跡有金龍山淺草寺、迴向院、龜戶神社、護國寺、天水宮、泉岳寺、增上寺、築地本願寺、尼古來堂、本門寺、明治神宮、靖國神社、湯島聖堂等。主要公園有上野公園、清澄庭園、小石川後樂園、芝公園、自然教育園、新宿御苑、濱離宮、日比谷公園、六義園等。在藝術方面有江戶傳統的歌舞伎座、寄席(類似相聲),影院、劇場甚多。在體育方面,有神宮外苑、駒澤奧運會公園的各種比賽設施、日本武道館、講道館、東京體育場的專業棒球、國技館的相撲、府中的賽馬等,此外,東京塔高333米,羽田機場亦很出名。還有奧多摩已開辟為秩父國立公園,伊豆諸島成為富士箱根伊豆國立公園的一部分。都立公園有高尾山、秋川丘陵、瀧山(瀑布山)、羽村草苑丘陵、狹山丘陵、多摩丘陵、江戶川水鄉、武藏等。在效區有井之頭公園、多摩湖、多摩動物園、神代植物園、深大寺、日原鍾乳洞、御岳山、豐島園等。
東京與北京於1979年結為友好城市。歷史上,孫中山、宋慶齡夫婦,廖仲愷、何香凝夫婦以及周恩來、郭沫若等中國的著名人士,曾長期在東京逗留過。
【鐮 倉】
位於神奈川縣,旅遊勝地。12世紀末源賴朝創建幕府並開始武士政權的地方。以後成為中世紀初期的政治中心,除了幕府的建築和武士們的宅邸外,還建有不少神社和寺院,曾繁榮一時。14世紀,隨著幕府滅亡,鐮倉便衰落了。江戶時代作為游覽地又得到了復興,它是僅次於京都、奈良的一座古都。
鐮倉的鶴岡八幡宮,曾受到過鐮倉幕府的崇拜,後來又作為武士的守護神受到商會尊拜,此外,還有圓覺寺、建長寺、妙本寺、明月院、東慶寺、海藏寺等古老寺院,及名景鐮倉的大佛等。
【箱 根】
在日本本州中南部,相模灣西北,屬神奈川縣。人口2.1萬。境內有箱根火山(最高峰海拔1438米),多溫泉。蘆湖南岸的箱根關是古代戰略要地。山色湖光,妍麗明媚,有箱根國立公園。許多國際會議在此召開。
以富士山為背景,箱根長期以來是大眾休息和娛樂的場所。箱根的16個溫泉分布在一個淺淺的峪谷里,早川和須雲河在那裡交匯。旅館有天然礦浴。在溫泉鎮里,宮下溫泉是最古老、最興盛的一個。
在箱根可以領略到一種古代風情的異國情調。強羅溫泉有利用舊財閥的別墅建成的旅館和各公司的療養所等。小涌谷溫泉有設施完備的溫泉娛樂城。小涌園「悠內三」是其中最大的溫泉娛樂場,在這里可身著游泳衣遊玩。另外,還有純日式風格的入浴設施「森林溫泉」。
阪神地區
大 阪
日本港市,大阪府首府,日本第二大城市。在本州西南部大阪灣東岸。人口260萬。古稱浪速、難波。1583年築城,1868年開港,1889年設市後迅速發展,成為日本最大的商業城市。水、陸、空交通樞紐。(大)阪神(戶)工業帶核心。工業生產規模僅次於東京,以鋼鐵、電子、造船、石油、化工、機械為主。世界大港之一。20世紀70年代以來,工業布局以大阪灣為中心,不斷向兩側與內陸擴展。周圍有衛星城市尼崎、堺、東大阪、豐中、吹田等。有大阪大學等高等學校及大阪城舊址、四天王寺等名勝古跡。
大阪的中心地有南北之分。北指梅田、曾根崎附近,南指難波、心齋橋方面和道頓堀附近。連結南北的大街是御堂筋。大阪堂島的米市場、天滿的蔬菜市場、雜喉場的魚市場,都非常有名。市政府、法院則聳立在堂島川和土佐堀川的中之島上。北浜的證券街、道修街的葯品、本町和井池筋的紡織品等都廣為人知。阪神工業地區坐落在其附近。
道頓堀附近林立著大眾化的飲食街、劇場等。劇場里不僅上演哥舞伎、古典木偶凈琉璃戲,而且還上演具有大阪特色的松竹新喜劇和吉本花月等以平民生活為主題的戲劇、相聲、小品等。大阪人喜歡的職業棒球隊阪神隊一旦獲得冠軍,定會有狂喜的球迷,伴隨著喝彩聲從心齋橋上往道頓堀河裡跳,成為當地一景。
1970年的大阪萬國博覽會成了日本人民的驕傲。最近對港灣地區進行了再開發,1994年關西國際機場的啟用,改善了從亞洲各地至大阪的空中交通狀況。
作為京都、大阪、神戶三都市中心的大阪,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居住著來自亞洲的各國人士,創造了洋溢著獨特生命力的文化。2001年日本環球影城的開放,預示著大阪將不斷發展成為一座嶄新的國際都市。
【大阪城】
原建築是由豐臣秀吉於1585年建成的。對浪漫主義藝術家和歷史學家來說頗為遺憾的是這座城有著大片花園和石牆的城堡主塔是1931年建的復製品。當初在封建主的幫助下。這座巨大的建築只用三年就建成了。但30年後被德川家康摧毀,後來又被重建。許多原來的地畫、牆壁、護城河都保留下來。繁重的城堡修復工程完成於1997年,它現在是多層的博物館。從頂層俯看風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 ※最愛博博※ 2005-7-5 10:15 回復此發言
--------------------------------------------------------------------------------
5 了解日本的名勝古跡
和城堡相鄰的是大阪商業公園,在這里人們能看到未來的大阪。規劃者計劃把這部分變成大阪的中心地區之一。這一地區現在已經擁有了許多的摩天大樓、劇院、購物中心、餐館和新大谷飯店。
神 戶
日本港市和大工業中心,兵庫縣首府。在本州西南部大阪灣西北岸。人口147.9萬。古代為交通、軍事要地。1867年辟為通商口岸。1889年設市。世界大港之一,日本第二大港,港區呈扇形,面積達十平方公里,約有1000年的歷史,因此居住在此的外國人相當多。年吞吐量僅次於橫濱,為一億多噸。鐵路樞紐,1972年高速鐵路(新干線)通過。(大)阪神(戶)工業帶重要中心。工業以鋼鐵、電子、機械、造船和食品為主。1981年在離市中心3公裏海面上,填海造成面積4.4平方公里的人工港島。建有現代化運輸設備和各種設施。1981年在這里隆重舉辦了神戶博覽會(′81 PORTPIA)。1990年建成第二個人造島,面積是第一個的1.3倍。海濱美麗,旅遊業甚盛。元町、三宮是有名的繁華街市。
【六甲山】
位於神戶市東部,海拔931米。明治時代外國最早在這里建造別墅,後發展成為游覽勝地。山頂上有休閑娛樂設施,冬天還能滑雪。同時也是觀賞神戶港夜景的最佳地方。這里看到的夜景被稱為「1000萬美元金不換的夜景」。從六甲山東站附近的天台、摩耶山頂的掏星台、東六甲的旋轉十國展望台看到的夜景也各具特色。
館中館六甲、六甲高山植物園、旋轉十國展望台是著名觀光景點。館中館六甲是一座博物館,裡面收集了歐美的古式八音盒和自動演奏樂器,有寬7.8米、高4.6米的世界最大的自動演奏風琴。六甲高山植物園種植有世界高山植物約1500多種。旋轉十國展望台每5分鍾轉一圈,如果天氣晴朗,能看到淡路、四國德島的阿波等10個地方,旋轉十國展望台因此而得名。
京都、奈良地區
京 都
日本故都,也稱西京。京都府首府,著名的文化游覽城市。在本州中西部,東距琵琶湖不到5公里,北臨日本海,東與福井、滋賀、三重三個縣,南與奈良縣,西與兵庫縣、大阪府接壤。囊括了原來的山城、丹波的大部分以及丹後地區。人口147.9萬(1994年)。高野川、賀茂川縱貫市區。氣候溫和濕潤。
京都以國際文化游覽城市著稱,人口佔全府人口的60%左右,在產業、文化等方面也可謂京都府的代表。京都以外的地區,主要經營農業和林業。
公元794—1869年為日本首都,有千年古都之稱。仿中國唐代長安和洛陽模式建城。京都盆地早在繩紋時代就有人居住。而且丹後地方尤其是久美濱周圍也很早就發展了農耕文化。大和朝廷勢力發展,府內一帶就納入了它的統治范圍,尤其在延歷十三年(794年)平安京設於京都市以來,就成了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京都市周圍有了大的發展。到江戶時代,在府的下面設立了山城的淀和丹後的龜山(龜岡)、園部、福知山、丹後的宮津、田邊(舞鶴)等九個藩,在京都設立了二條城的所司代。明治維新後,都遷於東京,誕生了京都府,其後幾經變遷,確立了今日京都府的境界。
第三產業佔全國的比重較高,特別是服務行業、零售行業體現了游覽城市京都的存在。除京都盆地外沒有大平原,大部分是山地。整個耕地水田佔2/3,而水田只限京都盆地或山間小盆地。京都近郊產蔬菜,宇治地方產茶葉,向日町為中心的乙訓郡產竹筍,栽培在木津川舊河床的梨和丹後海岸沙丘地區的桃等比較有名。由於森林面積占整個府的75%,林業頗興旺,在丹波山地為中心的山區盛產杉木和松木材,還出產副產品松蘑。京都市北部山地,還生產「北山木頭」,是一種杉樹良材。在丹波山地直至西部的播山區一帶,養牛業興旺,在福知山盆地的由良川流域,有很多桑田,從事養蠶。日本海沿岸的對馬海流歷來就是漁業區域,出產鰤魚、鰮魚、魷魚。在宮津和伊根等地有漁港,宮津還有水產加工工業。京都府內因幾乎沒有什麼地下資源,只在丹波山區有少量的錳和鎢礦。
京都府由於現代工業的發展較慢,所以傳統工藝品、美術品的製造等家庭工業占重要地位。京都府工業企業約有3萬余家,其中50%以上集中在京都市,而且其大部分是製造傳統的絲綢織品和陶器西陣織和清水燒等手工業產品。有部分新興電子、電機、制葯、運輸機器工業,印刷出版亦具規模。
有京都大學、京都博物館、近代美術館等。多寺廟(1500餘所)和神社(200餘座),以京都御所、平安神宮、清水寺、東本願寺、桂離宮等最著名。西北嵐山,風光秀麗,山龜山公園內建有周恩來詩碑。
【京都御所】
在鴨川對岸西面,現仍為京都天皇的寢宮,受到皇室事務機構的控制。京都皇宮最初是作為天皇的第二宮殿而建成的,從1331年至1868年這里主要用作居住,隨著幕府的沒落和明治天皇重掌朝政,新的皇宮移至東京。幾個世紀以來皇宮幾經修復,現存的建築和結構形成19世紀中葉的安政二年(1855年)。在正殿和紫宸殿曾舉行過大正、昭和的繼位大典。登基殿寬闊綿延的杉木屋頂,屹立在幽靜的石園前面,成為帝王統治的威嚴象徵。它是按寢殿風格建造的,各個房屋由帶頂的走道或游廊連結在一起。曾經環繞著大殿的庭園現已成為京都御苑,是對外開放的公園。
【金閣寺(鹿苑寺)】
1397年足利三代將軍義滿在衣笠山的東麓修建了北山殿,作為隱居之處。後依照義滿的遺言將北山殿改為寺院,並被命名為鹿苑寺。因鏡湖池畔的三層殿閣的2—3層外包金箔,故通稱金閣寺。它不僅是安置佛舍利的佛殿,同時又因位於池畔,觀賞性極高。1950年被僧徒放火燒毀,五年後又恢復原貌。1988年全面貼上了金箔。在庭院的池子里,表現佛教世界的奇岩、鶴島、龜島、九山八海,樣樣俱全。金閣寺與這個庭園,將那個時代的傳統公家文化和新興的武家文化融為一體,象徵著受到禪宗影響的東山文化,是室町時代的代表作。金閣寺不僅是世界文化遺產,又被國家指定為特別名勝。
【二條城】
位於京都二條通的盡頭,作為德川幕府的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上京之時的住宿,於1603年修築。明治一年(1868年)成為離官。它記錄了從德川幕府發跡到衰敗的眾多歷史瞬間,是一座保留著繁華絢麗的桃山文化風貌的古城,世界文化遺產。
由石牆和護城河環繞的城內,可以看到二丸御殿璀璨奪目的唐門、書院以及庭園殿。二丸御殿的壁畫是幕府的皇家著名畫家狩野一門之作,其中《鷹立松樹圖》、《守望八方獅雄圖》等非常有名。
二條城的周圍雲集著許多充滿京都風情的旅館、賓館,其中有稱為「御三家」的炭屋、表屋、冬屋,還有平安京造營時,為天皇而建造的「神泉苑」及江戶時代大名諸侯的住君——二條陣屋(兵營)。
【清水寺】
與金閣寺、二條城並列為京都最具代表性的名勝古跡。世界文化遺產。778年,因延鎮上人將千手觀音供奉在此,所以就在這里建造了清水寺,後因此寺院捲入寺廟之間的派系斗爭而被毀於一旦。1633年德川家第三代將軍家光再次修建此寺。清水寺的舞台由139根柱子組成,突出於懸崖外高15米的舞台,是「從清水的舞台跳下去」(意為鼓足勇氣)這一格言的出處。在此可將美麗如畫的京都市景一覽無余。
舞台下面是音羽瀑布,清水飛流直下,景色壯觀,故名清水寺。山谷的對面是著名的平安塔,據說因祈禱平安分娩靈驗而遠近聞名。仁王門兩側高達4米的仁王像,可謂京都之最,三門塔紅漆艷麗奪目。
② 日本九州多處世界遺產被毀是怎麼回事
據《朝日新聞》7月10日報道,連日暴雨造成日本九州多處遺跡損壞。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明治產業革命遺產」三池煤礦鐵路被沖毀,5.5公里鐵軌有15處被樹木土砂掩埋。被認定為國寶的熊本縣青井阿蘇神社及周邊也損毀嚴重。
並且日本大分縣政府9日發布消息稱,連日大雨導致該縣日田市的一處農葯倉庫受損,倉庫內的674公斤農葯泄漏。
據報道,發生泄漏的農葯倉庫屬於日本全農公司(JA),該公司表示,事發時,大雨導致玖珠川對岸的岩石崩落,直徑約1米的岩石撞擊倉庫牆壁後,對倉庫造成嚴重破壞。
報道稱,撞擊發生後,多達674公斤的農葯泄漏,從倉庫流出的農葯很有可能已經沿附近的玖珠川等河流被沖往下游。
(2)日本溫泉鎮擴展閱讀:
日本九州暴雨致63人死亡、16人失蹤
共同社消息,距離4日向日本熊本縣和鹿兒島縣發布「大雨特別警報」已過去一周的11日,在九州各地的暴雨災區,受活躍的梅雨鋒面影響,以熊本縣為中心仍有降水集中的地區,搜尋和恢復工作在或許會下雨的天氣下展開。
氣象廳稱下周一(13日)以後大雨也可能持續,呼籲警惕地質災害和浸水。九州地區共有63人死亡,16人下落不明。熊本縣球磨村的遇難人數最多,為20人。截至當天中午12點,向該村共1432戶的3510人發出了疏散指示。
③ 幫忙講一下日本的名勝古跡
京濱地區
東 京
日本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在本州島東南部,臨東京灣。全稱東京都,為一級行政區,轄23個特別區、26個市、七個町(鎮)和八個村(包括海上的伊豆諸島和小笠原群島)。面積2162平方公里,人口1205.9萬。其中,23個區相當於市區,面積591平方公里。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年降水量約1400餘毫米。
東京西部是關東山地,被稱為奧多摩山區,耕地和村莊散落在河流沿岸的山坡地或者河岸丘陵地上。中部為武藏野高原(洪積高原),西北多摩、狹山兩座人造湖的狹山丘陵,南面有多摩丘陵。綿延的武藏野高原末端是被稱為高崗區的高原。東京灣一帶是隅田川、中川、江戶川以及多摩川等的三角洲,被稱為低溫地。這里的地盤較新(沖積層),由於過多地抽取地下水,地面下沉顯著,出現了海水水位零下地區,易遭水災。另外,伊豆諸島處在富士火山帶上,因而大島三原山地區火山甚多。
東京舊稱江戶。1457年建城。1868年改稱現名,1869年成為首都。1923年遭關東大地震破壞,後經重建和擴大。1943年改稱東京都。
東京城市中心的街巷布局、道路以及護城河,繼承了江戶時代的規劃。關東大地震後做了整頓,但城市計劃只進行了一部分。1873年開設鐵路,1903年開通了市內電車,1927年上野至淺草間的地鐵通車,推動了東京的發展。隨著歐洲文化的傳入,1873年在銀座建設了磚瓦建築的商店街,在丸之內出現了紅磚建築辦公大樓街。1923年建成的丸大樓,成了高層大樓辦公街的代表,江戶的古老街道逐漸變成西洋式的東京。
東京的現代化起始應歸功於1964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同年由於開通新干線和高速公路,人口開始向東京集中。現在的東京高層建築林立,而地下還分布有四通八達的15條線路的地下鐵路網。
江戶時代東京的人口最高達130萬,成為世界第一大城市,但明治維新後的一個時期人口曾減到180萬。關東大地震後減到152萬,1932年因合並郊區街村,人口增至513萬,增長很顯著。現在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
東京是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60%的大公司和1/3的銀行集中於此。第三產業約占整個產業的68%。是全國最大的製造業中心。以印刷出版、電子、電機、運輸機械、食品和精密機械為主,均居全國首位。海港進出口總值亦居全國前列。有羽田國際機場。集中全國大學的1/3。
日本政治、經濟、文化、產業等方面的主要機關都集中在東京。自東京奧運會之後,東京成了一個國際性游覽勝地。在政治方面來說,以皇宮為中心,霞關、永田町的國會大樓附近集中了許多國家機關。丸之內是商業中心,丸大樓、新丸大樓等高層大樓很多。文化設施,有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中央大學等大約70個國立、私立大學,還有上野國立博物館、科學物、西洋美術館等各種博物館和美術館,圖書館也很多。繁華街有淺草、上野、池袋、新宿、澀谷、日本橋等,還有很多電影院、飲食店、百貨店等。歷史古跡有金龍山淺草寺、迴向院、龜戶神社、護國寺、天水宮、泉岳寺、增上寺、築地本願寺、尼古來堂、本門寺、明治神宮、靖國神社、湯島聖堂等。主要公園有上野公園、清澄庭園、小石川後樂園、芝公園、自然教育園、新宿御苑、濱離宮、日比谷公園、六義園等。在藝術方面有江戶傳統的歌舞伎座、寄席(類似相聲),影院、劇場甚多。在體育方面,有神宮外苑、駒澤奧運會公園的各種比賽設施、日本武道館、講道館、東京體育場的專業棒球、國技館的相撲、府中的賽馬等,此外,東京塔高333米,羽田機場亦很出名。還有奧多摩已開辟為秩父國立公園,伊豆諸島成為富士箱根伊豆國立公園的一部分。都立公園有高尾山、秋川丘陵、瀧山(瀑布山)、羽村草苑丘陵、狹山丘陵、多摩丘陵、江戶川水鄉、武藏等。在效區有井之頭公園、多摩湖、多摩動物園、神代植物園、深大寺、日原鍾乳洞、御岳山、豐島園等。
東京與北京於1979年結為友好城市。歷史上,孫中山、宋慶齡夫婦,廖仲愷、何香凝夫婦以及周恩來、郭沫若等中國的著名人士,曾長期在東京逗留過。
作者: ※最愛博博※ 2005-7-5 10:15 回復此發言
--------------------------------------------------------------------------------
2 了解日本的名勝古跡
【皇 宮】
東京的中心是皇宮,也就是皇居。它是天皇及其家庭成員居住的宮殿。皇宮的大部分(包括宮殿本身),隱蔽在厚厚的石牆、古老的樹木和江戶時期的護城河內(觀看皇宮的最佳地點是從霞關大樓36層的觀望處瞭望,霞關大樓是一座處於霞關政府街區,距皇宮南側約一公里的高層塔樓),不對外開放。
佔地110公頃的宮殿群遮蔽在樹蔭中,其間點綴著私家花園和小池塘。1926—1989年在位的昭和天皇是一位頗有經驗的生物學家,皇宮花園的大部分是自然保護區。皇宮本身是龐大、低矮的混凝土建築物,掩蓋在綠色的屋頂之下。它於1970年竣工,取代了1945年毀於盟軍空襲的木製宮殿。
皇宮外苑是宮殿東南方的一座花園,那裡有廣闊的綠地,還有1889年栽下的經過精心雕琢的柏樹。皇宮外苑的正東是東京車站。外苑是大多數遊客不可錯過拍照留念的地方。一個鋪滿礫石的寬闊庭院將人們帶到一處經常出現在明信片上的風景地——二重橋。這是一座橫跨內護城河的獨具特色的橋,它是公認的日本標志。二重橋既典雅又具實用價值,它是通向皇宮的特別通道。只有在新年和天皇的生日時,公眾才獲准過橋站在皇宮附近接受天皇的問候。在二重橋的後面是伏見矢倉,它是原江戶城堡的一個觀望角樓。日本天皇裕仁於1945年在廣播中宣布投降後,皇宮部分外庭即成為令人不快的地方(事實上,那是人們第一次聽到昭和天皇的聲音),無數效忠天皇的士兵或拒絕投降或拒絕承認被盟軍打敗這個事實而在宮殿外剖腹自殺。
遊客還可以進入皇宮東側的皇居東御苑。這里大部分時間都是開放的,可以經由宮殿的八個門中的三個,即大手門、平川門和北羽橋門進入。在皇居東御苑的內部是防禦工事的遺址——幕府城堡,還是最初的城堡觀望台。
【新宿·歌舞伎町】
東京市區最繁華的地區之一,東京都政府所在地。德川家康建完江戶城堡並定居後,在此設立了一個警戒崗(在現在的新宿二丁目附近),新宿很快就成了江戶最大的地區之一,到處是店主、批發商、客棧和茶館。
早期新宿的鐵路只有21公里長,當時(1885年)每天大約只有50人使用新宿車站。而今新宿車站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車站之一,每天有近300萬人出入。
新宿車站也是首都和地方列車以及地鐵的一個重要換乘口。就像日本其他城市的車站一樣,周圍有無數商店、飯店,把地上、地下每一處可用的空間都分層次地充分利用。新宿車站內還有許多大型百貨商場,其中兩家有始於新宿的專線——京王線和小田急。
歌舞伎町坐落在新宿靖國通的北面。二戰後,這個地區的居民試圖建起一個有電影院和舞廳的高級娛樂場所,其中主要是歌舞伎町劇院。在建歌舞町町劇院之前,就已經給它起好了名字。多年來,東京最好的電影院是在歌舞伎町。20世紀60年代,歐洲電影十分流行,特別是對於知識分子和政治激進分子。不過後來他們離開了歌舞伎町。歌舞伎町現今以紅燈區而聞名。
作為副都心,新宿有許多高樓大廈。東京的大部分土質不是沖積層就是填土,高層建築物在東京受到限制,但新宿坐落在相對堅固的土地上,通過使用分散壓力和加固結構的高科技建造的建築物,可以抗拒高裂度的地震。東京都政府的雙塔樓是東京的標志性建築。1991年竣工,48層、243米。觀望台可欣賞到東京景色。
【上野公園】
上野匯集了東京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設施,既有文化氣息又有平民的活力,有動物園、美術館,「阿美橫街」上有500多家店鋪。
上野公園1873年被認定為日本最早的公園,1924年宮內廳下賜了當時的東京市,所以就將其建成了都市公園。一到春天,櫻花競相開放,是都內有名的賞櫻勝地。
公園入口處的山王台廣場,有西鄉隆盛的銅像。公園西南邊周長約1.7公里的不忍池,一半被荷花覆蓋。園內還有東京國立博物館、國立西洋美術館、東京都美術館、上野東照宮等。國立科學博物館是惟一一所國立綜合科學博物館。
作者: ※最愛博博※ 2005-7-5 10:15 回復此發言
--------------------------------------------------------------------------------
3 了解日本的名勝古跡
東京都上野動物園於1882年對外開放,是日本最早的動物園。分為東園和西園的公園內飼養著360多種動物。有中日邦交正常化後中國贈送給日本的大熊貓,還有大象、長頸鹿、企鵝等。
【淺草寺】
淺草是以淺草寺為中心的鬧街。曾經以吉原妓院為背景,後遷來了江戶三座的猿若街(現在的淺草六丁目),而成為江戶的第一鬧市,被人們稱為歡樂之地。明治六年(1873年),以淺草寺地區為中心,指定為公園,其周圍也做為淺草公園來加以整理,並劃分為六個區。1880年興建了游覽塔凌雲閣,從大正到昭和年間先後興建了淺草歌舞劇院、戲院等,此後迎來了它的全盛期。但在1945年因戰火淪於荒廢。戰後,公園被取消,吉原妓院被關閉,六區戲劇街也呈現蕭條,鬧市遭到了很大打擊。如今只是重視江戶情趣的平民氣氛的街道而已。
「淺草寺」創建於628年,是東京都內最古老的寺院。江戶時代將軍德川家康把這里指定為幕府的祈願所,是平安文化的中心地。其中有本殿的天頂畫、院內聳立的五重塔等景點。
入口處掛著的紅燈籠,是這里的象徵,也是淺草寺的總門。寫著「雷門」字樣的巨大燈籠,直徑3.4米、高4米、重67公斤。這里的大門曾多次遭到火災的毀壞,現在大門是1960年重建的。八腳門處安放著風神和雷神。
仲見世通是穿過雷門的大紅燈籠、一直延伸到寶藏門的淺草寺參拜道的大街。約300米的路上,擠滿了100多家店鋪。有東京名點雷米花糖、偶人燒、炸糕、煎餅、丸子、江戶玩具、和服、和式浴衣、不倒翁、扇子等土產禮品店。
每年5月中旬舉行江戶三大祭典之一的「三社祭」,7月9日、10日有燈籠花節,9月有桑巴舞狂歡節,12月下旬是毽球板節。
【靖國神社】
日本祭祀陣亡官兵的場所。1869年設於東京。原名「東京招魂社」,1879年改今名。社內供奉自明治維新以來在歷次戰爭中陣亡的官兵共246.4萬餘人,其中包括東條英機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戰犯。過去每年春、秋舉行大祭,由天皇或其代表主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日本憲法關於政教分離的規定,取消由國家主持的祭祀活動。但日本的一些政界要人仍有以各種身份公開參拜靖國神社的,引起曾受日本侵略之害的各國人民的憤慨。
靖國神社字面意思為和平的國家。在神社的檔案室,每一個陣亡士兵的名字、死亡日期及地點都一一記錄在案。作為靖國神社一部分的游就館,藏有日本武士的頭盔、神風大事記和帶翼火箭推進的神風炸彈等。
橫 濱
日本第一貿易港,(東)京(橫)濱工業帶中心之一。神奈川縣首府。在東京灣西岸,多摩丘陵南部。人口327.3萬。歷史上,雖然江戶時代已經有了神奈川、金澤兩個港口,但由於嘉永六年(1853年)外國船來航,第二年(1854年)神奈川條約以及安政五國條約,安政六年(1859年)誕生了橫濱港。明治以後,橫濱港首先進行了現代化建設,作為國際港灣城市而發展起來。繼關內、伊勢佐木町形成了中心商店街。山手丘陵形成了外國人住宅街,本牧岬形成了接待外國船員的歡樂街。在碼頭附近,至今還有不少開港以及主動接受外國文化的遺跡。1923年遭關東大地震破壞。20世紀50—60年代起改建擴建,填海造陸形成新市區,為世界大港之一。汽車、電子、船舶、電器、食品等工業發達,鋼鐵、煉油、化工業也很著名。市內山下町有華僑聚居的中華街。野毛山有一個兼營動物園的野毛山公園。本牧有被稱為日本建築史縮影的三溪園和現代化的山下公園瞭望塔。鶴見台有曹洞宗大本山的總持寺。此外,還有有名的綱島溫泉、金澤文庫、橫濱兒童幻想之家等。「港節」是該市最大的節日。近年來,該市西南的戶冢及西面的相模鐵路沿線至西北的橫濱線沿線,都明顯地城市化了。該市下設港北、鶴見、神奈川、西、保土谷、中、南、磯子、戶冢、金澤等十個區。
【橫濱中華街】
位於橫濱市中區山下町,是山下公園西南的一條中國菜館街。以前曾被稱為「南京街」。中華街是全日本最大的唐人街,有十多個區域,共有五個古老的門,住戶90%是華人。就歷史作用來說,中華街可以倍感自豪。當年孫中山流亡到橫濱,要重新在中國大陸發動革命,中華街曾給予他有力的支持。入口處矗立著15米高的牌樓,上面寫著「中華街」三個大字,大街西側排列著色彩繽紛的飯店,約有百餘家。菜館分為廣東、江蘇、上海、四川四大菜系,各種中國菜都保持著原有風味。中華街中部,有一座關帝廟。
作者: ※最愛博博※ 2005-7-5 10:15 回復此發言
--------------------------------------------------------------------------------
4 了解日本的名勝古跡
當附近橫濱體育館舉行棒球比賽時,會有20多萬人光顧這里,絕大多數要在此用餐。多數人還要到這里的舶來品商店看一看,那裡主要賣從中國或亞洲其他地方進口的糖果。此外,還有中葯店和茶莊。橫濱中華街的中國菜主要迎合日本人的口味,甚至多少還帶點法國風味(這里招募的主廚主要來自香港和台灣)。
以前,橫濱港的碼頭位於山手高地的對面。那裡有外國商人的豪華別墅。南門通大街是穿越這個外國人居住區的中央大街,把碼頭和山手高地連接起來。「Zondag」是當地的一個傳統,它出自荷蘭語,意思是娛樂。每逢星期日,銅管樂隊沿道吹奏,多國旗幟隨之飄揚。
【鐮 倉】
位於神奈川縣,旅遊勝地。12世紀末源賴朝創建幕府並開始武士政權的地方。以後成為中世紀初期的政治中心,除了幕府的建築和武士們的宅邸外,還建有不少神社和寺院,曾繁榮一時。14世紀,隨著幕府滅亡,鐮倉便衰落了。江戶時代作為游覽地又得到了復興,它是僅次於京都、奈良的一座古都。
鐮倉的鶴岡八幡宮,曾受到過鐮倉幕府的崇拜,後來又作為武士的守護神受到商會尊拜,此外,還有圓覺寺、建長寺、妙本寺、明月院、東慶寺、海藏寺等古老寺院,及名景鐮倉的大佛等。
【箱 根】
在日本本州中南部,相模灣西北,屬神奈川縣。人口2.1萬。境內有箱根火山(最高峰海拔1438米),多溫泉。蘆湖南岸的箱根關是古代戰略要地。山色湖光,妍麗明媚,有箱根國立公園。許多國際會議在此召開。
以富士山為背景,箱根長期以來是大眾休息和娛樂的場所。箱根的16個溫泉分布在一個淺淺的峪谷里,早川和須雲河在那裡交匯。旅館有天然礦浴。在溫泉鎮里,宮下溫泉是最古老、最興盛的一個。
在箱根可以領略到一種古代風情的異國情調。強羅溫泉有利用舊財閥的別墅建成的旅館和各公司的療養所等。小涌谷溫泉有設施完備的溫泉娛樂城。小涌園「悠內三」是其中最大的溫泉娛樂場,在這里可身著游泳衣遊玩。另外,還有純日式風格的入浴設施「森林溫泉」。
阪神地區
大 阪
日本港市,大阪府首府,日本第二大城市。在本州西南部大阪灣東岸。人口260萬。古稱浪速、難波。1583年築城,1868年開港,1889年設市後迅速發展,成為日本最大的商業城市。水、陸、空交通樞紐。(大)阪神(戶)工業帶核心。工業生產規模僅次於東京,以鋼鐵、電子、造船、石油、化工、機械為主。世界大港之一。20世紀70年代以來,工業布局以大阪灣為中心,不斷向兩側與內陸擴展。周圍有衛星城市尼崎、堺、東大阪、豐中、吹田等。有大阪大學等高等學校及大阪城舊址、四天王寺等名勝古跡。
大阪的中心地有南北之分。北指梅田、曾根崎附近,南指難波、心齋橋方面和道頓堀附近。連結南北的大街是御堂筋。大阪堂島的米市場、天滿的蔬菜市場、雜喉場的魚市場,都非常有名。市政府、法院則聳立在堂島川和土佐堀川的中之島上。北浜的證券街、道修街的葯品、本町和井池筋的紡織品等都廣為人知。阪神工業地區坐落在其附近。
道頓堀附近林立著大眾化的飲食街、劇場等。劇場里不僅上演哥舞伎、古典木偶凈琉璃戲,而且還上演具有大阪特色的松竹新喜劇和吉本花月等以平民生活為主題的戲劇、相聲、小品等。大阪人喜歡的職業棒球隊阪神隊一旦獲得冠軍,定會有狂喜的球迷,伴隨著喝彩聲從心齋橋上往道頓堀河裡跳,成為當地一景。
1970年的大阪萬國博覽會成了日本人民的驕傲。最近對港灣地區進行了再開發,1994年關西國際機場的啟用,改善了從亞洲各地至大阪的空中交通狀況。
作為京都、大阪、神戶三都市中心的大阪,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居住著來自亞洲的各國人士,創造了洋溢著獨特生命力的文化。2001年日本環球影城的開放,預示著大阪將不斷發展成為一座嶄新的國際都市。
【大阪城】
原建築是由豐臣秀吉於1585年建成的。對浪漫主義藝術家和歷史學家來說頗為遺憾的是這座城有著大片花園和石牆的城堡主塔是1931年建的復製品。當初在封建主的幫助下。這座巨大的建築只用三年就建成了。但30年後被德川家康摧毀,後來又被重建。許多原來的地畫、牆壁、護城河都保留下來。繁重的城堡修復工程完成於1997年,它現在是多層的博物館。從頂層俯看風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 ※最愛博博※ 2005-7-5 10:15 回復此發言
--------------------------------------------------------------------------------
5 了解日本的名勝古跡
和城堡相鄰的是大阪商業公園,在這里人們能看到未來的大阪。規劃者計劃把這部分變成大阪的中心地區之一。這一地區現在已經擁有了許多的摩天大樓、劇院、購物中心、餐館和新大谷飯店。
神 戶
日本港市和大工業中心,兵庫縣首府。在本州西南部大阪灣西北岸。人口147.9萬。古代為交通、軍事要地。1867年辟為通商口岸。1889年設市。世界大港之一,日本第二大港,港區呈扇形,面積達十平方公里,約有1000年的歷史,因此居住在此的外國人相當多。年吞吐量僅次於橫濱,為一億多噸。鐵路樞紐,1972年高速鐵路(新干線)通過。(大)阪神(戶)工業帶重要中心。工業以鋼鐵、電子、機械、造船和食品為主。1981年在離市中心3公裏海面上,填海造成面積4.4平方公里的人工港島。建有現代化運輸設備和各種設施。1981年在這里隆重舉辦了神戶博覽會(′81 PORTPIA)。1990年建成第二個人造島,面積是第一個的1.3倍。海濱美麗,旅遊業甚盛。元町、三宮是有名的繁華街市。
【六甲山】
位於神戶市東部,海拔931米。明治時代外國最早在這里建造別墅,後發展成為游覽勝地。山頂上有休閑娛樂設施,冬天還能滑雪。同時也是觀賞神戶港夜景的最佳地方。這里看到的夜景被稱為「1000萬美元金不換的夜景」。從六甲山東站附近的天台、摩耶山頂的掏星台、東六甲的旋轉十國展望台看到的夜景也各具特色。
館中館六甲、六甲高山植物園、旋轉十國展望台是著名觀光景點。館中館六甲是一座博物館,裡面收集了歐美的古式八音盒和自動演奏樂器,有寬7.8米、高4.6米的世界最大的自動演奏風琴。六甲高山植物園種植有世界高山植物約1500多種。旋轉十國展望台每5分鍾轉一圈,如果天氣晴朗,能看到淡路、四國德島的阿波等10個地方,旋轉十國展望台因此而得名。
京都、奈良地區
京 都
日本故都,也稱西京。京都府首府,著名的文化游覽城市。在本州中西部,東距琵琶湖不到5公里,北臨日本海,東與福井、滋賀、三重三個縣,南與奈良縣,西與兵庫縣、大阪府接壤。囊括了原來的山城、丹波的大部分以及丹後地區。人口147.9萬(1994年)。高野川、賀茂川縱貫市區。氣候溫和濕潤。
京都以國際文化游覽城市著稱,人口佔全府人口的60%左右,在產業、文化等方面也可謂京都府的代表。京都以外的地區,主要經營農業和林業。
公元794—1869年為日本首都,有千年古都之稱。仿中國唐代長安和洛陽模式建城。京都盆地早在繩紋時代就有人居住。而且丹後地方尤其是久美濱周圍也很早就發展了農耕文化。大和朝廷勢力發展,府內一帶就納入了它的統治范圍,尤其在延歷十三年(794年)平安京設於京都市以來,就成了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京都市周圍有了大的發展。到江戶時代,在府的下面設立了山城的淀和丹後的龜山(龜岡)、園部、福知山、丹後的宮津、田邊(舞鶴)等九個藩,在京都設立了二條城的所司代。明治維新後,都遷於東京,誕生了京都府,其後幾經變遷,確立了今日京都府的境界。
第三產業佔全國的比重較高,特別是服務行業、零售行業體現了游覽城市京都的存在。除京都盆地外沒有大平原,大部分是山地。整個耕地水田佔2/3,而水田只限京都盆地或山間小盆地。京都近郊產蔬菜,宇治地方產茶葉,向日町為中心的乙訓郡產竹筍,栽培在木津川舊河床的梨和丹後海岸沙丘地區的桃等比較有名。由於森林面積占整個府的75%,林業頗興旺,在丹波山地為中心的山區盛產杉木和松木材,還出產副產品松蘑。京都市北部山地,還生產「北山木頭」,是一種杉樹良材。在丹波山地直至西部的播山區一帶,養牛業興旺,在福知山盆地的由良川流域,有很多桑田,從事養蠶。日本海沿岸的對馬海流歷來就是漁業區域,出產鰤魚、鰮魚、魷魚。在宮津和伊根等地有漁港,宮津還有水產加工工業。京都府內因幾乎沒有什麼地下資源,只在丹波山區有少量的錳和鎢礦。
作者: ※最愛博博※ 2005-7-5 10:15 回復此發言
--------------------------------------------------------------------------------
6 了解日本的名勝古跡
京都府由於現代工業的發展較慢,所以傳統工藝品、美術品的製造等家庭工業占重要地位。京都府工業企業約有3萬余家,其中50%以上集中在京都市,而且其大部分是製造傳統的絲綢織品和陶器西陣織和清水燒等手工業產品。有部分新興電子、電機、制葯、運輸機器工業,印刷出版亦具規模。
有京都大學、京都博物館、近代美術館等。多寺廟(1500餘所)和神社(200餘座),以京都御所、平安神宮、清水寺、東本願寺、桂離宮等最著名。西北嵐山,風光秀麗,山龜山公園內建有周恩來詩碑。
【京都御所】
在鴨川對岸西面,現仍為京都天皇的寢宮,受到皇室事務機構的控制。京都皇宮最初是作為天皇的第二宮殿而建成的,從1331年至1868年這里主要用作居住,隨著幕府的沒落和明治天皇重掌朝政,新的皇宮移至東京。幾個世紀以來皇宮幾經修復,現存的建築和結構形成19世紀中葉的安政二年(1855年)。在正殿和紫宸殿曾舉行過大正、昭和的繼位大典。登基殿寬闊綿延的杉木屋頂,屹立在幽靜的石園前面,成為帝王統治的威嚴象徵。它是按寢殿風格建造的,各個房屋由帶頂的走道或游廊連結在一起。曾經環繞著大殿的庭園現已成為京都御苑,是對外開放的公園。
【金閣寺(鹿苑寺)】
1397年足利三代將軍義滿在衣笠山的東麓修建了北山殿,作為隱居之處。後依照義滿的遺言將北山殿改為寺院,並被命名為鹿苑寺。因鏡湖池畔的三層殿閣的2—3層外包金箔,故通稱金閣寺。它不僅是安置佛舍利的佛殿,同時又因位於池畔,觀賞性極高。1950年被僧徒放火燒毀,五年後又恢復原貌。1988年全面貼上了金箔。在庭院的池子里,表現佛教世界的奇岩、鶴島、龜島、九山八海,樣樣俱全。金閣寺與這個庭園,將那個時代的傳統公家文化和新興的武家文化融為一體,象徵著受到禪宗影響的東山文化,是室町時代的代表作。金閣寺不僅是世界文化遺產,又被國家指定為特別名勝。
【二條城】
位於京都二條通的盡頭,作為德川幕府的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上京之時的住宿,於1603年修築。明治一年(1868年)成為離官。它記錄了從德川幕府發跡到衰敗的眾多歷史瞬間,是一座保留著繁華絢麗的桃山文化風貌的古城,世界文化遺產。
由石牆和護城河環繞的城內,可以看到二丸御殿璀璨奪目的唐門、書院以及庭園殿。二丸御殿的壁畫是幕府的皇家著名畫家狩野一門之作,其中《鷹立松樹圖》、《守望八方獅雄圖》等非常有名。
二條城的周圍雲集著許多充滿京都風情的旅館、賓館,其中有稱為「御三家」的炭屋、表屋、冬屋,還有平安京造營時,為天皇而建造的「神泉苑」及江戶時代大名諸侯的住君——二條陣屋(兵營)。
【清水寺】
與金閣寺、二條城並列為京都最具代表性的名勝古跡。世界文化遺產。778年,因延鎮上人將千手觀音供奉在此,所以就在這里建造了清水寺,後因此寺院捲入寺廟之間的派系斗爭而被毀於一旦。1633年德川家第三代將軍家光再次修建此寺。清水寺的舞台由139根柱子組成,突出於懸崖外高15米的舞台,是「從清水的舞台跳下去」(意為鼓足勇氣)這一格言的出處。在此可將美麗如畫的京都市景一覽無余。
舞台下面是音羽瀑布,清水飛流直下,景色壯觀,故名清水寺。山谷的對面是著名的平安塔,據說因祈禱平安分娩靈驗而遠近聞名。仁王門兩側高達4米的仁王像,可謂京都之最,三門塔紅漆艷麗奪目。
【嵐 山】
京都著名風景區。「嵐」在日語中是暴風雨的意思。嵐山之名源於山中的櫻樹和楓樹搖擺時發出的沙沙的響聲,宛如暴風雨,故稱之為嵐山。由此可知這里以春天的櫻、秋天的楓而聞名。海
④ 日本的名勝有什麼
東京 日本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在本州島東南部,臨東京灣。全稱東京都,為一級行政區,轄23個特別區、26個市、七個町(鎮)和八個村(包括海上的伊豆諸島和小笠原群島)。面積2162平方公里,人口1205.9萬。其中,23個區相當於市區,面積591平方公里。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年降水量約1400餘毫米。 東京西部是關東山地,被稱為奧多摩山區,耕地和村莊散落在河流沿岸的山坡地或者河岸丘陵地上。中部為武藏野高原(洪積高原),西北多摩、狹山兩座人造湖的狹山丘陵,南面有多摩丘陵。綿延的武藏野高原末端是被稱為高崗區的高原。東京灣一帶是隅田川、中川、江戶川以及多摩川等的三角洲,被稱為低溫地。這里的地盤較新(沖積層),由於過多地抽取地下水,地面下沉顯著,出現了海水水位零下地區,易遭水災。另外,伊豆諸島處在富士火山帶上,因而大島三原山地區火山甚多。 東京舊稱江戶。1457年建城。1868年改稱現名,1869年成為首都。1923年遭關東大地震破壞,後經重建和擴大。1943年改稱東京都。 東京城市中心的街巷布局、道路以及護城河,繼承了江戶時代的規劃。關東大地震後做了整頓,但城市計劃只進行了一部分。1873年開設鐵路,1903年開通了市內電車,1927年上野至淺草間的地鐵通車,推動了東京的發展。隨著歐洲文化的傳入,1873年在銀座建設了磚瓦建築的商店街,在丸之內出現了紅磚建築辦公大樓街。1923年建成的丸大樓,成了高層大樓辦公街的代表,江戶的古老街道逐漸變成西洋式的東京。 東京的現代化起始應歸功於1964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同年由於開通新干線和高速公路,人口開始向東京集中。現在的東京高層建築林立,而地下還分布有四通八達的15條線路的地下鐵路網。 江戶時代東京的人口最高達130萬,成為世界第一大城市,但明治維新後的一個時期人口曾減到180萬。關東大地震後減到152萬,1932年因合並郊區街村,人口增至513萬,增長很顯著。現在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 東京是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60%的大公司和1/3的銀行集中於此。第三產業約占整個產業的68%。是全國最大的製造業中心。以印刷出版、電子、電機、運輸機械、食品和精密機械為主,均居全國首位。海港進出口總值亦居全國前列。有羽田國際機場。集中全國大學的1/3。 日本政治、經濟、文化、產業等方面的主要機關都集中在東京。自東京奧運會之後,東京成了一個國際性游覽勝地。在政治方面來說,以皇宮為中心,霞關、永田町的國會大樓附近集中了許多國家機關。丸之內是商業中心,丸大樓、新丸大樓等高層大樓很多。文化設施,有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中央大學等大約70個國立、私立大學,還有上野國立博物館、科學物、西洋美術館等各種博物館和美術館,圖書館也很多。繁華街有淺草、上野、池袋、新宿、澀谷、日本橋等,還有很多電影院、飲食店、百貨店等。歷史古跡有金龍山淺草寺、迴向院、龜戶神社、護國寺、天水宮、泉岳寺、增上寺、築地本願寺、尼古來堂、本門寺、明治神宮、靖國神社、湯島聖堂等。主要公園有上野公園、清澄庭園、小石川後樂園、芝公園、自然教育園、新宿御苑、濱離宮、日比谷公園、六義園等。在藝術方面有江戶傳統的歌舞伎座、寄席(類似相聲),影院、劇場甚多。在體育方面,有神宮外苑、駒澤奧運會公園的各種比賽設施、日本武道館、講道館、東京體育場的專業棒球、國技館的相撲、府中的賽馬等,此外,東京塔高333米,羽田機場亦很出名。還有奧多摩已開辟為秩父國立公園,伊豆諸島成為富士箱根伊豆國立公園的一部分。都立公園有高尾山、秋川丘陵、瀧山(瀑布山)、羽村草苑丘陵、狹山丘陵、多摩丘陵、江戶川水鄉、武藏等。在效區有井之頭公園、多摩湖、多摩動物園、神代植物園、深大寺、日原鍾乳洞、御岳山、豐島園等。 東京與北京於1979年結為友好城市。歷史上,孫中山、宋慶齡夫婦,廖仲愷、何香凝夫婦以及周恩來、郭沫若等中國的著名人士,曾長期在東京逗留過。 【鐮倉】 位於神奈川縣,旅遊勝地。12世紀末源賴朝創建幕府並開始武士政權的地方。以後成為中世紀初期的政治中心,除了幕府的建築和武士們的宅邸外,還建有不少神社和寺院,曾繁榮一時。14世紀,隨著幕府滅亡,鐮倉便衰落了。江戶時代作為游覽地又得到了復興,它是僅次於京都、奈良的一座古都。 鐮倉的鶴岡八幡宮,曾受到過鐮倉幕府的崇拜,後來又作為武士的守護神受到商會尊拜,此外,還有圓覺寺、建長寺、妙本寺、明月院、東慶寺、海藏寺等古老寺院,及名景鐮倉的大佛等。 【箱根】 在日本本州中南部,相模灣西北,屬神奈川縣。人口2.1萬。境內有箱根火山(最高峰海拔1438米),多溫泉。蘆湖南岸的箱根關是古代戰略要地。山色湖光,妍麗明媚,有箱根國立公園。許多國際會議在此召開。 以富士山為背景,箱根長期以來是大眾休息和娛樂的場所。箱根的16個溫泉分布在一個淺淺的峪谷里,早川和須雲河在那裡交匯。旅館有天然礦浴。在溫泉鎮里,宮下溫泉是最古老、最興盛的一個。 在箱根可以領略到一種古代風情的異國情調。強羅溫泉有利用舊財閥的別墅建成的旅館和各公司的療養所等。小涌谷溫泉有設施完備的溫泉娛樂城。小涌園「悠內三」是其中最大的溫泉娛樂場,在這里可身著游泳衣遊玩。另外,還有純日式風格的入浴設施「森林溫泉」。 阪神地區 大阪 日本港市,大阪府首府,日本第二大城市。在本州西南部大阪灣東岸。人口260萬。古稱浪速、難波。1583年築城,1868年開港,1889年設市後迅速發展,成為日本最大的商業城市。水、陸、空交通樞紐。(大)阪神(戶)工業帶核心。工業生產規模僅次於東京,以鋼鐵、電子、造船、石油、化工、機械為主。世界大港之一。20世紀70年代以來,工業布局以大阪灣為中心,不斷向兩側與內陸擴展。周圍有衛星城市尼崎、堺、東大阪、豐中、吹田等。有大阪大學等高等學校及大阪城舊址、四天王寺等名勝古跡。 大阪的中心地有南北之分。北指梅田、曾根崎附近,南指難波、心齋橋方面和道頓堀附近。連結南北的大街是御堂筋。大阪堂島的米市場、天滿的蔬菜市場、雜喉場的魚市場,都非常有名。市政府、法院則聳立在堂島川和土佐堀川的中之島上。北浜的證券街、道修街的葯品、本町和井池筋的紡織品等都廣為人知。阪神工業地區坐落在其附近。 道頓堀附近林立著大眾化的飲食街、劇場等。劇場里不僅上演哥舞伎、古典木偶凈琉璃戲,而且還上演具有大阪特色的松竹新喜劇和吉本花月等以平民生活為主題的戲劇、相聲、小品等。大阪人喜歡的職業棒球隊阪神隊一旦獲得冠軍,定會有狂喜的球迷,伴隨著喝彩聲從心齋橋上往道頓堀河裡跳,成為當地一景。 1970年的大阪萬國博覽會成了日本人民的驕傲。最近對港灣地區進行了再開發,1994年關西國際機場的啟用,改善了從亞洲各地至大阪的空中交通狀況。 作為京都、大阪、神戶三都市中心的大阪,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居住著來自亞洲的各國人士,創造了洋溢著獨特生命力的文化。2001年日本環球影城的開放,預示著大阪將不斷發展成為一座嶄新的國際都市。 【大阪城】 原建築是由豐臣秀吉於1585年建成的。對浪漫主義藝術家和歷史學家來說頗為遺憾的是這座城有著大片花園和石牆的城堡主塔是1931年建的復製品。當初在封建主的幫助下。這座巨大的建築只用三年就建成了。但30年後被德川家康摧毀,後來又被重建。許多原來的地畫、牆壁、護城河都保留下來。繁重的城堡修復工程完成於1997年,它現在是多層的博物館。從頂層俯看風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⑤ 誰知道日本以前的十大名勝
東京 日本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在本州島東南部,臨東京灣。全稱東京都,為一級行政區,轄23個特別區、26個市、七個町(鎮)和八個村(包括海上的伊豆諸島和小笠原群島)。面積2162平方公里,人口1205.9萬。其中,23個區相當於市區,面積591平方公里。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年降水量約1400餘毫米。 東京西部是關東山地,被稱為奧多摩山區,耕地和村莊散落在河流沿岸的山坡地或者河岸丘陵地上。中部為武藏野高原(洪積高原),西北多摩、狹山兩座人造湖的狹山丘陵,南面有多摩丘陵。綿延的武藏野高原末端是被稱為高崗區的高原。東京灣一帶是隅田川、中川、江戶川以及多摩川等的三角洲,被稱為低溫地。這里的地盤較新(沖積層),由於過多地抽取地下水,地面下沉顯著,出現了海水水位零下地區,易遭水災。另外,伊豆諸島處在富士火山帶上,因而大島三原山地區火山甚多。 東京舊稱江戶。1457年建城。1868年改稱現名,1869年成為首都。1923年遭關東大地震破壞,後經重建和擴大。1943年改稱東京都。 東京城市中心的街巷布局、道路以及護城河,繼承了江戶時代的規劃。關東大地震後做了整頓,但城市計劃只進行了一部分。1873年開設鐵路,1903年開通了市內電車,1927年上野至淺草間的地鐵通車,推動了東京的發展。隨著歐洲文化的傳入,1873年在銀座建設了磚瓦建築的商店街,在丸之內出現了紅磚建築辦公大樓街。1923年建成的丸大樓,成了高層大樓辦公街的代表,江戶的古老街道逐漸變成西洋式的東京。 東京的現代化起始應歸功於1964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同年由於開通新干線和高速公路,人口開始向東京集中。現在的東京高層建築林立,而地下還分布有四通八達的15條線路的地下鐵路網。 江戶時代東京的人口最高達130萬,成為世界第一大城市,但明治維新後的一個時期人口曾減到180萬。關東大地震後減到152萬,1932年因合並郊區街村,人口增至513萬,增長很顯著。現在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 東京是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60%的大公司和1/3的銀行集中於此。第三產業約占整個產業的68%。是全國最大的製造業中心。以印刷出版、電子、電機、運輸機械、食品和精密機械為主,均居全國首位。海港進出口總值亦居全國前列。有羽田國際機場。集中全國大學的1/3。 日本政治、經濟、文化、產業等方面的主要機關都集中在東京。自東京奧運會之後,東京成了一個國際性游覽勝地。在政治方面來說,以皇宮為中心,霞關、永田町的國會大樓附近集中了許多國家機關。丸之內是商業中心,丸大樓、新丸大樓等高層大樓很多。文化設施,有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中央大學等大約70個國立、私立大學,還有上野國立博物館、科學物、西洋美術館等各種博物館和美術館,圖書館也很多。繁華街有淺草、上野、池袋、新宿、澀谷、日本橋等,還有很多電影院、飲食店、百貨店等。歷史古跡有金龍山淺草寺、迴向院、龜戶神社、護國寺、天水宮、泉岳寺、增上寺、築地本願寺、尼古來堂、本門寺、明治神宮、靖國神社、湯島聖堂等。主要公園有上野公園、清澄庭園、小石川後樂園、芝公園、自然教育園、新宿御苑、濱離宮、日比谷公園、六義園等。在藝術方面有江戶傳統的歌舞伎座、寄席(類似相聲),影院、劇場甚多。在體育方面,有神宮外苑、駒澤奧運會公園的各種比賽設施、日本武道館、講道館、東京體育場的專業棒球、國技館的相撲、府中的賽馬等,此外,東京塔高333米,羽田機場亦很出名。還有奧多摩已開辟為秩父國立公園,伊豆諸島成為富士箱根伊豆國立公園的一部分。都立公園有高尾山、秋川丘陵、瀧山(瀑布山)、羽村草苑丘陵、狹山丘陵、多摩丘陵、江戶川水鄉、武藏等。在效區有井之頭公園、多摩湖、多摩動物園、神代植物園、深大寺、日原鍾乳洞、御岳山、豐島園等。 東京與北京於1979年結為友好城市。歷史上,孫中山、宋慶齡夫婦,廖仲愷、何香凝夫婦以及周恩來、郭沫若等中國的著名人士,曾長期在東京逗留過。 【鐮倉】 位於神奈川縣,旅遊勝地。12世紀末源賴朝創建幕府並開始武士政權的地方。以後成為中世紀初期的政治中心,除了幕府的建築和武士們的宅邸外,還建有不少神社和寺院,曾繁榮一時。14世紀,隨著幕府滅亡,鐮倉便衰落了。江戶時代作為游覽地又得到了復興,它是僅次於京都、奈良的一座古都。 鐮倉的鶴岡八幡宮,曾受到過鐮倉幕府的崇拜,後來又作為武士的守護神受到商會尊拜,此外,還有圓覺寺、建長寺、妙本寺、明月院、東慶寺、海藏寺等古老寺院,及名景鐮倉的大佛等。 【箱根】 在日本本州中南部,相模灣西北,屬神奈川縣。人口2.1萬。境內有箱根火山(最高峰海拔1438米),多溫泉。蘆湖南岸的箱根關是古代戰略要地。山色湖光,妍麗明媚,有箱根國立公園。許多國際會議在此召開。 以富士山為背景,箱根長期以來是大眾休息和娛樂的場所。箱根的16個溫泉分布在一個淺淺的峪谷里,早川和須雲河在那裡交匯。旅館有天然礦浴。在溫泉鎮里,宮下溫泉是最古老、最興盛的一個。 在箱根可以領略到一種古代風情的異國情調。強羅溫泉有利用舊財閥的別墅建成的旅館和各公司的療養所等。小涌谷溫泉有設施完備的溫泉娛樂城。小涌園「悠內三」是其中最大的溫泉娛樂場,在這里可身著游泳衣遊玩。另外,還有純日式風格的入浴設施「森林溫泉」。 阪神地區 大阪 日本港市,大阪府首府,日本第二大城市。在本州西南部大阪灣東岸。人口260萬。古稱浪速、難波。1583年築城,1868年開港,1889年設市後迅速發展,成為日本最大的商業城市。水、陸、空交通樞紐。(大)阪神(戶)工業帶核心。工業生產規模僅次於東京,以鋼鐵、電子、造船、石油、化工、機械為主。世界大港之一。20世紀70年代以來,工業布局以大阪灣為中心,不斷向兩側與內陸擴展。周圍有衛星城市尼崎、堺、東大阪、豐中、吹田等。有大阪大學等高等學校及大阪城舊址、四天王寺等名勝古跡。 大阪的中心地有南北之分。北指梅田、曾根崎附近,南指難波、心齋橋方面和道頓堀附近。連結南北的大街是御堂筋。大阪堂島的米市場、天滿的蔬菜市場、雜喉場的魚市場,都非常有名。市政府、法院則聳立在堂島川和土佐堀川的中之島上。北浜的證券街、道修街的葯品、本町和井池筋的紡織品等都廣為人知。阪神工業地區坐落在其附近。 道頓堀附近林立著大眾化的飲食街、劇場等。劇場里不僅上演哥舞伎、古典木偶凈琉璃戲,而且還上演具有大阪特色的松竹新喜劇和吉本花月等以平民生活為主題的戲劇、相聲、小品等。大阪人喜歡的職業棒球隊阪神隊一旦獲得冠軍,定會有狂喜的球迷,伴隨著喝彩聲從心齋橋上往道頓堀河裡跳,成為當地一景。 1970年的大阪萬國博覽會成了日本人民的驕傲。最近對港灣地區進行了再開發,1994年關西國際機場的啟用,改善了從亞洲各地至大阪的空中交通狀況。 作為京都、大阪、神戶三都市中心的大阪,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居住著來自亞洲的各國人士,創造了洋溢著獨特生命力的文化。2001年日本環球影城的開放,預示著大阪將不斷發展成為一座嶄新的國際都市。 【大阪城】 原建築是由豐臣秀吉於1585年建成的。對浪漫主義藝術家和歷史學家來說頗為遺憾的是這座城有著大片花園和石牆的城堡主塔是1931年建的復製品。當初在封建主的幫助下。這座巨大的建築只用三年就建成了。但30年後被德川家康摧毀,後來又被重建。許多原來的地畫、牆壁、護城河都保留下來。繁重的城堡修復工程完成於1997年,它現在是多層的博物館。從頂層俯看風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⑥ 羅馬浴場2出現的日本溫泉鎮
日本的
草津溫泉
⑦ 溫泉鎮的名人雅士游溫泉
古湯神泉引得歷代名人雅士紛至沓來。東漢大儒馬融曾數次來到廣成澤,詳察風情。公元115年,他在獻給漢安帝的《廣成頌》中雲:「神泉側出,丹水涅池,怪石浮磬,耀昆於其陂……」。這是有關溫泉最早的文字記載。
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在暢游溫泉流杯池之後,欣然命筆為《汝州溫湯流杯亭侍宴詩》作跋。跋中雲:「流杯亭侍宴詩者,唐武後久視元年幸汝州溫湯留宴群臣應制詩也……貞元年間,陸長源又復立碑建亭並以為記刻其碑陰」(《歐公金石錄》)
曾任汝州團練副使的宋代大文學家蘇軾與其弟蘇轍十分重視溫泉的開發利用,廣以傳播,注重建設和管理。當時的溫泉建設已具有相當規模,廟宇連片,浴池整潔,療治百病,卓有成效。而且地當襄洛古道的要沖,交通便利,所以慕名而來的詩人騷客、達官貴人摩肩接踵,熱鬧非凡。蘇東坡在他的《湯泉七記》中贊道:「溫泉七其一,蓋此地也,且沐浴可療瘡疾。前人引水行數步為浴池,珉甃甚潔,規模頗宏……」。
解放戰爭時期,陳賡大將曾在鎮區西南指揮了著名的唐溝戰役,拉開了汝州解放的序幕。在戰斗中光榮負傷的解放軍指戰員曾在此洗浴治療。溫湯神水為他們的療傷康復做出了貢獻。
建國後,中央、省、地、市領導同志以及港澳同胞、海外僑胞、日本、紐西蘭等國的國際友人也都曾前來游覽觀光,如宋照肅、謝晉、毛阿敏、鄧亞萍、李准等。2001年春,原國家文化部部長、我國著名詩人賀敬之攜夫人、著名詩人柯岩在溫泉洗浴後,療效尤為顯著。賀敬之先生感慨萬端,欣然揮毫,賦就著名詩作《歌汝州溫泉》,在人民日報發表。詩雲:「汝州溫泉天下優,地心人心貯暖流。泉水療我半生疾,春風減我世風愁。」
⑧ 日本九州多處世界遺產被毀,這是怎麼回事
最近,日本九州的暴雨引發了一場洪災,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明治工業革命遺產”被洪水嚴重破壞,九州千年的天瀨溫泉鄉也遭到了破壞。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的報道,一條從福岡縣大牟田市到九州北部熊本縣荒尾市的5.5公里長的鐵路被泥石流摧毀,大牟田市的明治工業革命遺跡也遭遇到嚴重損害。這個遺址群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日本政府以明治工業革命遺產的名義將其登記為世界遺產之一。由於暴雨尚未結束,日本政府擔心文物的破壞會變得更加嚴重。
因此,這場超級梅雨與中國的江淮地區和日本的九州地區(很可能還包括四國島的南部)一起受到嚴重的影響。只能說,《世界遺產名錄》中困難重重的明治工業革命遺產——三池煤礦鐵路被沖走了,從福岡縣大牟田市到熊本縣荒尾市的15條5.5公里長的鐵路被樹木、泥土和沙土掩埋了。同樣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三池煤礦的宮原礦坑也遭到嚴重破壞。此外,在熊本縣人吉市有一千年歷史的青井阿蘇神社社殿也被洪水侵蝕。
⑨ 日本有哪些適合自駕游的路線
東京——箱根和富士山周邊——名古屋——京都——大阪
上面這5個地區,有許多可以盡情體驗充滿日本特色的歷史、自然和美食的景點。對於初次訪日遊客想要盡可能多看多逛的需求,再合適不過啦。
最佳路線是:
第1天:從羽田機場入境,在新宿、銀座觀光和購物
第2天:乘坐新干線,看富士山,泡箱根溫泉,享受自然
第3天:去名古屋,享受觀光和美食
第4天:在京都,感受日本的歷史
第5天:去大阪,邊逛邊吃,體驗文化
第6天:從關西國際機場出國
雖然以上為6天的安排,但遊客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興趣,靈活地刪減或者增加自己的行程安排。而且在黃金路線內,可以有效利用新干線、巴士等公共交通,不浪費時間和金錢。
(9)日本溫泉鎮擴展閱讀:
景點推薦:
1、 東京天空樹
高達634米的新地標,內部360度的開放空間,可以一覽東京城市風光。如果天氣晴朗的話,還可以看到富士山和在東京灣航行的船。
2、淺草
說起淺草觀光,擁有1400年歷史的淺草寺、風雷神門、寶藏門和五重塔等都是可以近距離感受日本歷史的人氣景點。
3、箱根和富士山周邊地區
富士山周邊地區還有歡樂刺激的富士急樂園(富士急ハイランド),以及可以和家人一起參觀玩耍的富士野生動物園(富士サファリパーク)等,同樣非常適合家族出遊。
⑩ 溫泉鎮的主要產業發展情況
溫泉鎮內現有河南省工人溫泉療養院和汝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唐宮洗浴會館、天然溫泉賓館、白龍泉山莊等30多家醫療療養機構,來此療養、度假、洗浴、治病的人絡繹不絕,年洗浴療養、旅遊度假業綜合收入達3400萬元。
汝州溫泉國際旅遊度假城
汝州溫泉國際旅遊度假城項目位於汝州市溫泉鎮,總投資26億元,一期投資12億元。
結合項目自身條件,採用深度開發的發展模式。其中,具體建設內容有溫泉酒店、AIF國際護理康復中心、療養公寓、特色商業街、溫泉公寓、露天溫泉、主題公園等,為四方遊客提供高檔舒適的度假勝地。在產品的設置中,開發多功能、多層次的溫泉產品,尤其注重溫泉與旅遊地周邊的自然環境和人文資源相結合,開發以溫泉度假城為龍頭的旅遊項目。此外,通過文化引入和改造,將溫泉八景、御文化、詩文化、養生文化、洗浴文化、名人文化等文化內涵融入到溫泉旅遊開發中,以高品位、高水準吸引遊客。
依託汝州市溫泉鎮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條件,項目採用國際領先理念,通過自身資源最大開發、外圍資源整合、穩健發展和超前設計等一系列舉措,造就一流溫泉文化,帶動地方經濟繁榮,努力在汝州市建設出一座國內一流,集度假、休閑、商務、居住四大功能為一體的中原首席溫泉度假勝地。
汝州溫泉觀光醫療主題園區
汝州溫泉觀光醫療主題園區項目位於汝州市溫泉鎮,分三階段實施,總投資52.6億元。
第一階段:投資額度12億元,滿足健康旅遊及文化體驗的目標而投資建設。
1、巨蛋造型的36個熱帶雨林室內溫泉泡湯系列和戶外溫泉泡湯設施
2、文化長廊-時光隧道,以龍之吟體現陸上絲綢之路;以鳳之鳴體現海上絲綢之路,透過時代劇場演繹歷史名劇一代女皇武則天
3、擁有八百個酒店房間設施及餐飲配套
4、河濱公園休閑生活聚集區,涵蓋傳統文化藝術及現代休閑娛樂的體驗游
第二階段:投資額度15.6億元,滿足國際遊客住宿、時尚購物及美食餐飲的目標而建設。
1、具風格特色的別墅型超五星級酒店,擁有480個房間及配套設施;包含中國會館、南洋會館、歐洲會館及聯合國會館
2、具地標意義的28層超五星級酒店,擁有520個房間及配套設施;採用半圓弧形建築
3、為連接spa溫泉泡湯設施及總體景觀規劃建設人造海洋及沙灘的大自然建築。
4、丹尼斯國際旗艦百貨購物廣場
5、金錢豹國際美食中心婚慶廣場
第三階段:投資額度25億元,實現「全球首創中國唯一」的觀光醫療主題園區目標而投資建設。
1、國際醫療服務中心,內設西醫大樓,擁有健康檢查、醫學美容及國際領先地位的強項醫療;中醫大樓整合兩岸知名中醫會診平台。
2、綜合醫院,具備JCI國際醫療認證體系,內設26個科室,提升當地醫療衛生環境,以一院轄三村的服務理念,服務於當地百姓。
3、亞健康管理村
4、婦與幼醫學村
5、銀發族樂活村
「博易集團汝州溫泉觀光醫療主題園區」建設為河南省開創了第四代休閑旅遊及溫泉養生的創新運營模式,也為健康旅遊產業的發展塑造了標桿。
天然溫泉賓館
天然溫泉賓館位於溫泉鎮區湯王路中段,集洗浴、餐飲、住宿、休閑、娛樂於一體。為進一步提高接待檔次和服務水平,賓館於2009年開始進行了擴建,賓館佔地面積15畝,新建主樓一座,配樓一座,總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配備客房100間,大小會議室4個,新建了餐廳,工程總投資1500萬元。於2011年上半年竣工投入使用,成為廣大遊客休閑度假的又一絕好去處。
發展預測:以打造溫泉國際旅遊度假村為總目標,以「兩提兩創」為核心抓手,統籌謀劃各項工作,強力實施「旅遊名鎮、經濟強鎮、生態靚鎮、和諧固鎮」戰略,努力把溫泉鎮建設成為河南省特色旅遊名鎮。一是對溫泉國際旅遊度假城和溫泉觀光醫療主題園區等正在實施的重點項目,要全力提供支持,搞好協調服務,為項目建設營造良好環境。二要加快發展洗浴、商貿、餐飲、休閑、娛樂等配套產業,傳承弘揚「漢唐皇家溫泉」文化,打造富有特色、具有品牌,集醫療、養生、保健、餐飲、度假等為一體的省級現代服務業園區,提升溫泉知名度、美譽度。三是進一步加大鎮區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實現鎮區主要街道硬化、美化、綠化、凈化、亮化目標,提升城鎮文明程度。 以官莊糧食購銷市場為主,市場糧食購銷商戶已達400多戶,其中,成規模的大戶6戶,每戶每天向外地調運糧食80噸以上,整個市場年吞吐糧食30萬噸以上,已成為我市西部最大的糧食購銷市場。依託充足的糧食資源和官莊糧食購銷市場,全鎮現有麵粉加工企業5家,年加工糧食20萬噸,年產值13000萬元。其中,華豫面業有限公司是骨幹企業,該廠固定資產達1000餘萬元,年加工小麥5.5萬噸,年產值達8300餘萬元。產品暢銷我省鄭州、洛陽、三門峽等地市,並遠銷湖北、廣東等省,市場供不應求。
發展預測:年糧食吞吐量增長10%以上,到2020年,把其建成汝州市最大的糧食及農副產品集散地。大力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精細加工,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年均增長12%以上。 以香菇、木耳種植為主。
1、無公害香菇種植。以朱寨村為中心,朱寨村從1996年開始發展香菇種植,是汝州市香菇種植「第一村」。通過上級黨委政府和科技、農業等部門的正確指導和積極服務,該村成立了食用菌種植協會,積極引進科學管理模式,為種植戶提供從原材料配置、種植管理和銷售一條龍服務,廣大食用菌種植戶抵禦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種植收益顯著提高。為進一步提高產品品質,該村又在上級的大力支持下,積極實施無公害產地和產品認證,於2007年順利通過了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和國家農業部無公害產品認證,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朱寨村已發展食用菌種植戶60餘戶,種植食用菌60萬袋,年產值達500萬元,並輻射到高水泉、駱庄、均田、陳寨、溫泉等村和廟下、楊樓、寄料、臨汝鎮等周邊鄉鎮,發展種植戶80餘戶,產品暢銷鄭州、洛陽、平頂山等地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顯著。
2、木耳種植。以東車坊村為中心,輻射周邊的連庄、鄧禹、楊寨、連圪壋、高水泉、程庄等村,栽培面積達800餘畝,種植戶240餘戶,年產值達1500萬元。
發展預測:大力推廣無公害食用菌種植技術,提高產品質量,擴大種植面積,到2020年,食用菌種植業產值達到4000萬元。 以陳寨、溫泉、朱寨、翟樓等村為主,面積3500畝,種植果樹品種有日本斤柿、日本豐雪桃、美國黑布郎、凱特杏等,年產值達1300萬元。由河南碩果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碩果生態農業示範園區項目正在規劃實施,項目規劃佔地面積1萬畝,以大櫻桃採摘、葡萄採摘為主導產業,集休閑、觀光、農家樂、綠色餐飲業等一條龍經營模式,使其形成生態農業休閑旅遊產業化格局,可有效帶動周邊農民增收致富。
發展預測:積極引進無公害水果種植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大力發展旅遊觀光農業,到2020年,畝均綜合收入達8000元以上。 結合城鎮現狀布局特點、地形地貌和城鎮發展目標,溫泉鎮城鎮建設發展方向可以概括為「一鎮兩區、協調發展、三軸串六區」。溫泉中心區城鎮建設發展方向為「西擴、南展、東延、北伸」。
1)「一鎮兩區、協調發展」
根據溫泉鎮總體規劃,溫泉鎮中心鎮區是溫泉整個城鎮的核心和精華所在,承載了溫泉歷史和人文的底蘊,城鎮最重要建築物與職能都應該與她相聯系。
官莊組團依託洛界公路發展迅速,規劃期內成為工業、商貿物流為主導產業的鎮域次中心。
2)「三軸串六區」
「三軸」分別是依據溫泉鎮總體規劃所指官溫路和兩個組團中的景觀大道。官溫路自古就是溫泉興盛和發展的原動力之一,在城鎮中的地位十分特殊。兩條景觀大道是城鎮新規劃的核心地段,承載著溫泉經濟發展的未來。
「六區」是指由官溫路和兩條景觀大道串聯起來的中心區、產業區、居住區、商貿區、文娛區和旅遊休閑區。
中心區由行政中心與商業中心共同構成,是溫泉城鎮建築風貌最集中的體現,圍繞鎮政府布局。
產業區是指官莊工業園,主要是企業規模相對較小的環保工業園和物流園區。
居住區由三個居住片區構成,公共設施相應配套。
商貿區主要是依託洛界公路,規劃為市場用地和區域貨物流通中心。
文娛區是依託鎮區景觀大道設置的供全鎮居民休閑娛樂的用地,為溫泉人今後文化素質的提高、高尚情操的培養提供基礎。
旅遊休閑區主要是指以漢唐皇宗為主題的「廣成苑」綜合旅遊休閑療養區。
東風盪起春潮湧,揚帆破浪正當時。溫泉鎮黨委、政府熱誠歡迎海內外客商前來投資置業,共謀溫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