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區生態
❶ 衢州市久華生態養殖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衢州市久華生態養殖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3年07月02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許可經營項目:湖羊養殖、銷售等。
法定代表人:繆蓉
成立時間:2013-07-02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80000007137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九華鄉上童村十塢塘1號
❷ 生態指導員補貼怎麼發放
根據市委來組織部《關於對生源態指導員工作反映問題的答復意見》(衢市組便簽〔2013〕15號)等文件精神,衢江區生態指導員補助標准參照「第一書記工作法」駐村幹部和農村工作指導員的補助標准執行,由派出單位負責落實,按月發放。
根據《衢州市衢江區農村工作指導員管理辦法》(衢江農指辦[2004]1號),「區級機關部門選派的農村工作指導員享受伙食、通訊等補貼,補貼標准為每人每月150元,車旅費每月報銷四趟,上述費用由派出單位支付。」
❸ 衢州市三易易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衢州市三易易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01月07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許可經營項目:普種:杉松木造林苗木、桂花香樟等城鎮綠化苗木、藍莓等經濟林苗木、各種花卉生產、銷售(以上經營范圍憑《林木種子生產許可證》、《林木種子經營許可證》經營,有效期至2015年12月10日止,有效區域:衢江區)等。
法定代表人:徐應英
成立時間:2011-01-07
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80000004703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全旺鎮船觀路2號(靠北3間)
❹ 分析衢州市的自然環境與經濟發展、人文特徵之間的關系。本部分需要結合具體事例進行深入分析 謝謝了!
衢州位於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金華衢州盆地西端,南接福建 南平,西連江西 上饒、景德鎮,北鄰安徽 黃山,東與省內金華、麗水、杭州三市相交,是閩浙贛皖四省邊際中心城市,浙西生態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化學工業基地。也是一座有一千八百年歷史的江南重鎮。衢江之畔,素有「四省通衢」之稱,也是歷代兵家必爭重鎮。1994年衢城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衢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有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光溫充足、降雨豐沛而季節分配不均的地帶性特徵。常年平均氣溫在16.3~17.3℃,1月平均氣溫4.5~5.3℃,7月平均氣溫27.6~29.2℃。無霜期251~261天。年日照總時數沿江平原地區在1900小時以上,山區不足1600小時,太陽年輻射量4566.2兆焦耳。每年3~6月為多雨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為1843毫米。全年風向沿江平原地區為東北風和東北偏東風,山區地形復雜,風向較亂,台風較難深入境內。
地理環境:
衢州市地質構造屬江南古陸南側,華夏古陸北緣,即跨越兩個一級構造單元,中部為錢塘江凹陷地帶。總的地勢特徵為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東部低,中部為浙江省最大的內陸盆地——金衢盆地的西半部,自西向東逐漸展寬。境內平原佔15% ,丘陵佔36%,山地佔49%。北部為千里崗山脈,西部為懷玉山脈,南部為市內最大山脈仙霞嶺山脈,全市最高點為江山市的大龍崗,海拔1500米。地理坐標為東經118°0l′~119°20′,北緯28°14′~29°30′。東西寬127.5公里,南北長140.25公里,總面積8836.52平方公里,其中平原1325.48平方公里,丘陵3181.15平方公里,山地4329.89平方公里。 2005年末總人口245.6萬人。 衢州位於我國地勢的第三階梯上,境內以山地及丘陵為主。山地分布遼闊,且大都為林地覆蓋,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衢州的人均土地佔有量為3846.8平方米,其中人均耕地為440平方米,人均林地為2440平方米。境內草場面積有1370.7平方千米,待開發土地面積444.1平方千米。平原面積約1290.8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盆地地區,是衢州主要的農業生產用地。丘陵多分布盆谷的周緣,比較低矮。待開發的土地規模大,且自然條件良好,因此非常有利於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為衢州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保障。
經濟發展:
2010年,全市生產總值752.7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4.25億元,增長4.0 %;第二產業增加值413.99億元,增長16.0%;第三產業增加值274.54億元,增長12.2%。在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增長10.8%,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增長13.4%,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長14.7%,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6.9%,房地產業增加值下降6.2%。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由上年的9.5:52.8:37.7調整為8.5:55.0:36.5。全市人均生產總值按戶籍人口計算為30045元,合4438美元,比上年增長12.8%。
❺ 衢江區地質災害風險區劃與管理
一、衢江區地質災害風險區劃分析
通過對衢江區地質災害風險評估結果分析,得出實證權重後概率法和實證權重指數疊加法兩種方法對衢江區地質災害風險評估的結果合理。從地質災害風險管理的角度出發,本文選擇相對保守的實證權重指數疊加法作為風險區劃和管理的主要依據(圖7-28,見彩頁),同時以實證權重後概率法作為補充。
通過對衢江區地質災害風險評估區劃的結果分析可以得出,衢江區地質災害風險較大的區域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地區和西北部地區,大約占整個衢江區面積的1/3,主要的行政區域為:北部地區的灰坪、太真、廟前、雙橋和上方鎮的大部分;南部地區的嶺頭、洋口、舉村和湖南鎮、坑口、長駐、大洲鎮的南部小部分地區。這些區域地形地貌主要為海拔相對較高的山地,降雨量也相對較高,存在的地質災害危害主要為滑坡、泥石流和崩塌。這些區域是衢江區地質災害風險管理的重點區域。
二、衢江區地質災害風險管理
(一)衢江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根據人口密度表7-37可以看出北部地區灰坪、太真、雙橋的人口密度相對較高,而北部地區主要位於地質災害風險性較大的區域,對此有以下幾點建議:
(1)衢江區制定經濟發展規劃時,制定一些有利於這些鄉鎮人口外流的政策,以減少地質災害風險性較大的區域的相對人口密度。
(2)詳細勘查該區域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的發育及分布情況,同時詳細勘查該區域那些建在泥石流隱患溝口、滑坡隱患點及附近的居住人口狀況,對這些人口狀況和房屋進行統計和登記。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對居住在這些隱患點附近的居民採取搬遷策略,達到降低地質災害風險的目的。
表7-37 衢江區各個鄉鎮建築面積上人口密度表
註:該人口密度是指鄉鎮人口數與鄉鎮建設用地面積的比值,深灰色表示整個鄉鎮位於高風險區,淺灰色表示部分位於較高風險區。
(3)加強該區域內人口密集區及活動頻繁區氣象水文的觀測與監測,在該地段建立和增加氣象降雨的觀測設施,加強對局部降雨的監測與預報能力,提高對該地段地質災害的氣象預報預警能力;同時建立一套相對系統的應急減災體系,達到地質災害高威脅期降低其風險的目的。
(4)採取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對該區域內人口較集中且人類活動較頻繁地區的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較發育的地段進行防護,如採取減少物源、改變排水徑流方式、加固坡腳等措施。
(5)對該區域內居民開展地質災害知識的普及教育,提高他們對地質災害形成條件、過程及產生的危害的認識,提高他們自身對地質災害的識別和預防能力;同時建立一套完善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從最大限度上降低地質災害的風險。
(二)衢江區道路等基礎設施安全
圖7-29(見彩頁)為衢江區主要道路分布圖,從中可以看出西北部和東南部地質災害風險較高的區域存在著一定道路及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分布情況,對此有以下幾點建議:
(1)對位於地質災害風險較高區域內的道路段、通訊設施基座分布位置等基礎設施,採取詳查方式摸清其所處位置的地質災害類型、威脅程度等隱患情況。
(2)採取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對詳查出的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較發育的地段及位置進行防護,如採取減少物源、改變排水徑流方式、加固坡腳等措施。
(3)加強該區域內氣象水文的觀測與監測,在該存在基礎設施地段建立和增加氣象降雨的觀測設施,加強對局部降雨的監測與預報能力,提高對該地段地質災害的氣象預報預警能力;同時建立一套相對系統的應急減災體系,達到地質災害高威脅期降低其風險的目的。
(三)衢江區土地利用方向
通過對衢江區地質災害風險評估區劃的結果分析可以得出,衢江區地質災害風險較大的區域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地區和西北部地區。結合土地利用方向有以下幾點建議:
(1)在制定衢江區發展規劃及土地利用規劃時,充分與衢江區地質災害風險區劃相結合;在兼顧本地區資源制約情況下,盡量減少對南部和北部地質災害風險程度較大的區域規劃較大規模的開發與建設活動。
(2)在土地利用方向上,優先開發和發展衢江區中部地區地質災害風險較低的區域,同時將衢江區東南部和西北部地質災害風險程度較大的區域作為發展旅遊和生態用地。
(3)制定一系列的引導性政策,將衢江區地質災害風險較大區域內的經濟繁榮區的經濟重心遷移,達到在該區域內減少人類經濟活動的目的,最終以降低該區域的地質災害風險度。
(4)若衢江區地質災害風險較大區域內不得不開展大規模工程活動,在進行充分的工程勘查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基礎上,建議建立專門的氣象監測和地質災害風險預警機制。
三、結論
(1)本次研究是以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為研究區,將地質災害的危險預測與災害損失分析和概率風險分析方法結合起來,在預測災害發展狀態的前提下,對其可能帶來的災害風險進行系統評估和預測,根據確定的風險評估級別進行了衢江區地質災害風險區劃研究,並展開了相應的對地質災害風險的管理研究。
(2)本次研究採取了基於統計學的Bayesian方法的數據驅動權重模型(weights of evidence modeling)。數據驅動權重模擬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滑坡歷史分布數據,建立滑坡分布與各影響因子之間的統計關系,即根據在各影響因子不同類別中滑坡分布的統計情況來確定各影響因子對滑坡災害的貢獻率(權重)大小。與專家知識模型相比,權重的確定更加科學和可靠,避免了專家的主觀性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最後,利用另一時期的滑坡分布歷史數據對評估結果進行檢驗和成功率預測,使評估結果更加具有可信度。通過對衢江區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研究可以得出:降雨量和坡度因素的影響最大,表明它們對衢江地區的地質災害產生具有重要影響;人類活動對衢江區地質災害發生的影響最小。
(3)承災體易損性包括物質易損性和人口易損性。承災體易損性不僅取決於承災體本身的承災能力,還取決於當地社會抵禦滑坡災害的能力,這包括減災措施、災害預報和災害應急准備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本次研究選取了人口分布密度、房屋建築物財產價值、通訊基站投資、公路、耕地資產、園地資產、林地資產等承災體作為易損性評價指標,同時採取主成分和因子分析等數理統計方法對衢江區地質災害易損性進行了評估。
(4)本研究根據對衢江區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易損性評估的研究結果,通過交叉運算得到了衢州地區地質災害風險性。通過實際案例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結論:研究區滑坡風險性較高地區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東南部地區,在這些地區滑坡危險性主要受降雨量和坡度因素的影響,滑坡易損性主要是人口分布影響較大,居民點和道路及通訊基站的分布也主要集中在這些地區。東南部林地資產較大,這些影響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這些地區滑坡風險性較高。
(5)在風險管理上,應加強衢江區風險性較高的西北部和東南部地區內的人口密集區及活動頻繁區、道路和通訊基站等基礎設施周邊的氣象水文的觀測與監測,在這些地段建立和增加氣象的觀測設施,加強對局部降雨的監測與預報能力,提高對這些地段地質災害的氣象預報預警能力;針對這些地區建立一套相對系統的應急減災體系,達到降低地質災害風險的目的;採取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對危險地段進行防護;在土地利用方向上,應減少對該區域的大型人類工程的投入,將該區域作為發展旅遊和生態用地。
圖7-2 衢江區地形地貌影像圖
圖7-7 滑坡影響因子圖(a)
圖7-7 滑坡影響因子圖(b)
圖7-8 滑坡影響因子二值權重圖
圖7-9 滑坡後概率預測圖
圖7-10 預測二值圖
圖7-11 通訊基站分布圖
圖7-12 房屋財產圖
圖7-13 道路圖
圖7-14 耕地資產圖
圖7-15 園地資產圖
圖7-16 林地資產圖
圖7-17 人口分布密度圖
圖7-18 財產易損性
圖7-19 人口易損性
圖7-20 滑坡易損性
圖7-21 滑坡易損性重新分類圖
圖7-22 滑坡危險性(後概率法)
圖7-23 滑坡危險性(指數疊加法)
圖7-24 滑坡風險性(後概率法)
圖7-25 滑坡風險性(指數疊加法)
圖7-26 實證權重後概率法
圖7-27 實證權重指數疊加法
圖7-28 衢江區地質災害風險評估區劃(實證權重指數疊加法)
圖7-29 衢江區交通道路與通訊基站分布圖
❻ 衢江區的地理環境
2013年衢江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95.56億元,同比增長10.9%,完成工業增加值47.47億元,增長12.7%。
2013年衢江區建築業完成增加值11.28億元,增長7.5%。資質以上的建築企業28家,實現產值49.57億元,增長18.9%。 國內貿易
2013年衢江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16億,比2012年增長13.7%。批零業零售額32.36億元,比2012年增長13.1%,總量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7.1%;住宿業和餐飲業零售額4.8億元,比2012年增長17.3%。汽車銷量的增長帶動了石油及製品類零售額的增加,2013年汽車類和石油製品類零售額分別為12.5億元和1.78億元,分別比2012年增長13.5%和18.6%,兩項商品零售額占限上零售額的比重高達94.1%。
對外經濟
2013年衢江區外貿進出口額創歷史新高。2013年全區外貿進出口總額49682萬美元,比2012年增長46.2%。其中出口33702萬美元,增長55.5%;進口15980萬美元,增長29.7%。
2013年衢江區新批外資企業1家,合同外資1522萬美元,增長635.3%;實際利用外資金額2076萬美元,增長5510.8%。
2013年衢江區共引進市外招商引資項目37個,協議引資額60.38億元,實際到位資金41.31億元,增長43.1%。新引進浙商回歸項目13個,協議引資額18.45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4.3億元,增長70.8%。
旅遊業
2013年衢江區全年接待遊客人次361.45萬人,比2012年增長30.2%,實現旅遊總收入19.37億元,增長30.5%。景點資金投入82500萬元,全區擁有省級風景名勝區1處,省級生態旅遊區2個,景區景點20個,星級飯店1家。
❼ 衢州地質地貌資料。急!!!!!在線等!知道的說一下。萬分感激!
衢州市地質構造屬江南古陸南側,華夏古陸北緣,即跨越兩個一級構造單元,中部為錢內塘江凹陷地容帶。總的地勢特徵為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東部低,中部為浙江省最大的內陸盆地——金衢盆地的西半部,自西向東逐漸展寬。境內平原佔15% ,丘陵佔36%,山地佔49%。北部為千里崗山脈,西部為懷玉山脈,南部為市內最大山脈仙霞嶺山脈,全市最高點為江山市的大龍崗,海拔1500米。地理坐標為東經118°0l′~119°20′,北緯28°14′~29°30′。東西寬127.5公里,南北長140.25公里,總面積8836.52平方公里,其中平原1325.48平方公里,丘陵3181.15平方公里,山地4329.89平方公里。
❽ 衢州市城區屬於哪個區
截止2019年8月,衢州市城區有2個:柯城區、衢江區。
柯城區位於浙江省西部,坐標為位於東經118°′~119°20′,北緯28°14′~29°30′。是浙江省衢州市的市轄區,是衢州的經濟、政治、文化、商業等中心。柯城區位於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東靠衢江區、西臨常山縣、西南與江山市接壤。
衢江區,面積1748平方千米,坐標為位於東經118°01′~119°20′,北緯28°14′~29°30′,地處浙閩贛皖四省邊際,素有「衢通四省」之稱,區位優勢明顯。衢江穿境而過,東臨龍游縣,附近還有開化縣,南接麗水的遂昌縣,北接杭州的建德市,西於市內的常山縣、柯城區、江山市相依。
截至2019年8月,衢州市轄柯城區、衢江區、江山市、龍游縣、常山縣和開化縣,合計為17街道、44鎮、39鄉、92社區居委會、1483行政村。衢州市人民政府駐地柯城區白雲街道三江東路28號。
(8)衢江區生態擴展閱讀:
1985年地建市而建柯城區,截止2019年8月,柯城區轄8個街道、2個鎮、7個鄉:府山街道、荷花街道、花園街道、信安街道、白雲街道、雙港街道、新新街道、黃家街道;石樑鎮、航埠鎮;萬田鄉、石室鄉、姜家山鄉、九華鄉、七里鄉、華墅鄉、溝溪鄉。
截止2019年8月,衢江區區域面積1746.87平方千米 ,轄10個鎮、8個鄉、2個街道、1個辦事處、272個行政村、3個社區,總人口399198人,是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椪柑之鄉、中國竹炭之鄉、全國商品糧基地、全國瘦肉豬生產基地、中國高檔特種紙產業基地、中國礦山裝備製造業基地和中國碳酸鈣產業基地。
❾ 衢州春色滿園生態農場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衢州春來色滿園自生態農場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1月06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一般經營項目:水果、蔬菜、堅果、中葯材、食用菌、油料、茶葉的種植等。
法定代表人:藍祖清
成立時間:2014-11-06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80300003814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衢州市衢江區振興中路40號三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