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甲魚養殖技術

生態甲魚養殖技術

發布時間: 2021-01-11 09:10:37

㈠ 外塘甲魚養殖池如何建

魚池應選擇在背風向陽、水源充足和排灌方便,遠離人畜車道的地方營造。魚池面積以0.5~1.5畝,水深1~1.5米為宜。池內四周用石塊,水泥砌成60度斜坡,便於甲魚爬行。池內底部和岸邊鋪一層0.3米的細沙;並在池內遮陰處堆築一個超出水面0.5米左右的沙床,以供甲魚活動和產卵。

池內四周築防逃堰,池的進出水口應用鐵絲網封住,以防甲魚外逃。有條件的地方最好分別建池,把親鱉,幼鱉和成鱉分開在三種池中養殖。成鱉池還應根據鱉齡不同和個體大小分開飼養,減少大小鱉的互相殘殺。

鱉為無情的動物,公咬母很殘忍。親鱉池岸上應設一個或幾個產卵場,產卵場的土質要求疏鬆,但要保證挖洞而不塌陷,便於親鱉鑽洞產卵,池底還要有疏鬆的上層,便於鱉在軟泥中棲息和過冬。幼鱉池要大些,池底鋪10厘米厚的細沙,在池於的周圍,要設一個場地,讓幼鱉休息。



(1)生態甲魚養殖技術擴展閱讀

適合鱉生存的養殖環境,是養殖豐收的關鍵。養殖環境的養殖工程之關鍵是用最省力、省經費、省時間的辦法,以最快速地排除養殖環境中的有害物質,如糞便、殘餌和污穢物。良好的養殖工程是促進水體自我凈化,良性循環的關鍵。

養鱉池按鱉的生物學特性來設計。養鱉池具有棲息場所,曬背台 冬眠攝食場所及防逃防害設施親鱉池還具有產卵場所。養鱉池分為稚鱉池,動鱉池,成鱉池,和親鱉池。還建有完善的排灌水系統管理房、倉庫、飼料、加工房和生產用具室等。

㈡ 養殖甲魚技術

甲魚池的建造
選環境安靜、無噪音,既交通方便、接近電源,又離水源近而無污染的地方。以東西向長方形為宜。 鱉喜靜怕聲、喜陽怕風、喜潔怕臟。建池地宜選擇環境幽靜、避風向陽、排灌方便的池塘作為養殖基地。如果是自繁、自育、自養的養鱉場就要考慮新鱉池、稚鱉池、幼鱉池、3齡鱉池、成鱉池5種鱉池配套建設。塘底沒沙性土的要摻一部分沙性土,塘邊和池邊分別建曬台和餌飼台供鱉曬背和攝食之用,四周建好防逃牆,磚砌、石棉瓦豎置均可,高度1m左右。
苗種放養
鱉苗來源,一是工廠化育苗和專業戶批量生產的,二是市場上大小不等的野生鱉。不管哪種鱉苗進池時一定要分級暫養15天左右,待適應環境後再投入養殖池。放養密度根據池塘和其他因素而定,畝投2~3齡幼鱉100~150kg,最多不得超過200kg。
飼料投放
以前養鱉業的所用飼料主要是以鮮活餌料為主(鮮魚、蝦等),但價格昂貴,且質量有的不合格,鱉吃後易患腸炎。科學養鱉的方法是採用天然餌料。如可到附近飯店、食堂搜集丟棄的畜禽內臟、殘料、下腳料;在天然水域捕撈螺、蚌、小魚蝦、各種水蚤;利用天然或零星土地,養殖泥鰍、福壽螺;利用溝埂、池坡養殖蚯蚓;誘蠅育蛆;培育昆蟲等。在鱉喜食的餌料中,添加少量植物性餌料,如麩皮、玉米粉、豆渣及少量瓜類和微量元素,加工攪拌混合後投喂。
調節水質
鱉雖用肺呼吸,但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因而水質好壞對鱉生長仍十分重要。幼鱉宜保持水深0.3~0.4m,每隔3天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1/3,水色以綠色狀態為好,使其相互隱蔽,減少互傷機會;亦可在水中放少量水浮蓮!水葫蘆等綠色植物,以利改善水質。成鱉池每4天換1次水,每次換水量1/4,保持水質清新,溶氧充足,肥度適當。老尹家海參為您提供解答

㈢ 養甲魚應具備哪些條件

甲魚要取得高效益,必須養好甲魚,特別是要養出高質量的精品甲魚。養好甲魚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1)良好的環境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養好甲魚的第一個基本條件,前面已經說過,養甲魚的地方要沒有任何產生污染的工業企業,也不要靠近主要交通干線,更不要有自然災害發生的地方,如台風、洪澇等。此外,還應有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和諧的民風,等等。(2)優質的水源人工養殖的甲魚大多時間生活在水裡,所以充足優質的水源,是養好甲魚的第二個必備條件。水源的質量不但影響到養殖甲魚的成活和產量,更是影響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水源最好是大型水庫或湖泊的上層水,也可用無污染的地下水,但不管何種水源,都要符合淡水養殖用水標准,否則就不能用來養殖甲魚。(3)完備的設施實踐證明,沒有完備的設施,要想養好甲魚是很難的,如溫室不保溫,不但甲魚容易發病,也會浪費大量的燃料和時間。同樣,如在室外池塘中沒有曬背台這個起碼的設施,甲魚就容易發病。所以,養殖甲魚的設施一定要達到養殖要求。(4)優質的飼料飼料不吃不長,不好也不長,所以,飼料也是能否養好甲魚的重要因素。飼料不但要充足,更要營養全面,結構合理和安全衛生,否則不但養不好,還會影響甲魚的質量,所以飼料的質量也要符合國家的有關標准要求。(5)先進的技術現代化養殖企業,沒有先進技術是很難進行高效養殖的。利用先進技術養殖甲魚,不但能夠降低成本,更能優質高產。如利用水庫網箱養甲魚技術,不但可以利用水庫的優質水源,節省土地資源,養殖的產品也是最好的。所以,先進的技術就是低耗高效技術。(6)優良的品種優良的品種可在同等條件下取得更好的養殖結果,優良品種可採用不斷選優和引進的方法。(7)科學的管理要養好甲魚必須進行科學管理,一切都要標准化、規范化,並用健全的制度進行管理。經調查,一些單位設施條件都很好,就是甲魚養不好,那是因為缺乏科學的管理。所以說,設施是硬體,管理是軟體,要養好甲魚軟硬都要抓。

㈣ 甲魚養殖技術 池塘

1、池塘形狀:通常是復長方形,以制東西朝向為宜,可延長日照時間,有利於藻類的繁殖,並可減少水面的風浪。

2、池塘面積與水深:池塘寬度不宜超過50m,單口池塘面積不宜超過5畝。養殖過程中池塘水位最高為1米左右,因此池塘深度一般高於最高水位0.4米左右即可。

3、池塘四周應澆灌水泥漿或砌磚,避免甲魚挖洞造成塘壁塌陷。水泥漿面澆灌成斜坡並盡量光滑。水泥壁泥底池塘,可以配套作為小甲魚繁育池,池面覆蓋防鳥網。

4、如果池塘四周是澆灌水泥漿的,則池塘四周應用瓷磚、石棉瓦等材料圍成防逃牆。亦可通過模具、方磚等建築材料與池壁底部向池塘中心延伸,現成T字型池壁。

㈤ 水庫生態養殖甲魚怎麼防止甲魚逃跑,

一般岸上做一圈防逃板就可以了,池底各邊上如果做防逃,代價太大。

㈥ 甲魚養殖有哪些模式

我國養殖甲魚的模式很多,到目前為止,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1)工廠化控溫養殖也叫設施養殖和溫室養殖。是指養殖環境完全不受外界干擾,而是由人工可控中進行養殖的養殖模式。工廠化養殖主要用來培育苗種,近年來,也有用來直接養成商品的。工廠化養殖是目前我國最先進的甲魚養殖模式,目前占我國甲魚總產量的65%,主要產區在浙江省的杭州、湖州、嘉興、金華地區和江蘇省的蘇州、吳江地區。工廠化養殖的優點是,可以打破甲魚在野外冬眠的生活習性,進行人工快速養殖,可達到產量高、周期短和土地利用率高的目的;缺點是投資大,技術要求高,養成的商品口味相對差。(2)室外池塘精養相對室內養殖而言,是在室外池塘中以養鱉為主的養殖模式。其中,分泥塘精養和水泥池精養兩種。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可以利用室外的氣候條件,不用進行人工加溫,養殖成本相對要比室內養殖要低些,而且養成的商品口味要比室內的好,價格也要比室內養成的高。特別是從苗到養成一直在室外池塘,經過4~5年養成又是直接投喂鮮活飼料的甲魚產品,被視為勝過野生的精品甲魚,售價可高出一般甲魚的幾倍。缺點是養殖過程中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制約,生長階段只限於適溫期,相對容易發生暴發性疾病,特別是土地利用率低,產量相對要比工廠化低。(3)室外池塘混養在原來養殖對象不變的情況下套養甲魚的模式。這是一種節約型養殖模式,其不但可大大提高池塘的利用率,節約大量土地資源,養成的商品質量也很受市場消費者青睞,售價也比一般的甲魚商品高。我國標准化養殖池塘很多,所以池塘混養將是我國今後發展的主要商品養成模式。池塘混養的方式很多,如魚鱉混養、蝦鱉混養、魚蚌鱉混養和蟹鱉混養等,一般視各地的具體情況靈活應用。(4)家庭庭院養殖庭院養鱉也是我國的一大發明,即不管城鄉只要在房前屋後地頭院旁還是樓頂陽台,只要有空地方適合養鱉,都可進行。我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庭院養鱉的家庭越來越多,養殖者不但增加了經濟收入也增添了養殖樂趣。(5)其他有效水面養殖只要達到養鱉的各項要求,一些有效水面就可進行養鱉,如稻田養鱉、茭白田養鱉、藕塘養鱉、網箱養鱉和河道養鱉等。這種養殖模式不但成本低,有的還可起到生態互補作用,也是我國今後可大力發展的節約型養鱉模式。

至於哪種模式最好,就是符合自己的市場、經濟、技術和環境條件的模式,就是最好的養殖模式。

㈦ 生態甲魚養殖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

甲魚的養殖技術
一、水溫控制
水溫20℃~30℃是甲魚生長的最佳溫度范圍,水溫高於20℃時甲魚就開始攝食,攝食量隨水溫的升高而增加。水溫低於最佳溫度時飼料轉化率會降低;水溫高於最佳溫度時由於活動量增加,飼料轉化率也會降低,所以應使水溫保持在最佳的溫度范圍內,過高、過低都會造成飼料浪費。
二、飼料投喂
1.投喂方式。水下投喂適合甲魚的攝食習性,能使甲魚攝食速度加快,採用軟顆粒飼料投喂比採取塊狀飼料投喂節省飼料。
2.投喂量控制。甲魚攝食受環境因素變化的影響很大,當氣溫、水溫發生變化及用葯時,應考慮到對甲魚的影響調整投喂量,一般水下投喂應控制在30分鍾內吃完。
甲魚過量攝食時生長過快,容易導致甲魚生理負載增加或超負載,引起甲魚內臟受損而誘發內臟疾病。
3.飼料選擇。飼料成本在養殖成本中佔40%左右,飼料的投喂方法與所選飼料品質的好壞,決定養殖成本控制的成敗。通過最終的效益分析,比較優質飼料與劣質飼料的價格與綜合養殖成本,我們就可以走出選擇飼料光看價格的誤區。
三、水質調控
甲魚生性喜凈怕臟,良好的水體環境是甲魚穩定生長的重要條件,水質調控工作做得好壞,決定著養殖的成敗。
1.充氧。水體充氧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水體中有害氣體與有害有機質的含量,要保證充氧設施的暢通。但要選擇在固定的時間段內充氧,使甲魚形成習慣,減少充氧對甲魚的驚擾。
2.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劑。微生物制劑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大節約水質調控及其他方面的投入。
3.排污與換水。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質的有效手段,換水是調節水質最直接的方式,換水時應根據水質情況決定換水量。
四、病害控制
稚甲入池前要做好消毒工作,入池前用2‰的食鹽水溶液浸泡稚甲30分鍾。在甲魚體重50克以前謹防黴菌病的發生,在這個階段應增強稚甲體質,避免機械性損傷是預防工作的重點;甲魚體重50~150克時謹防白點病的發生,日常消毒以溴氯制劑為主;體重50克至成甲,謹防癤瘡病的發生。
五、添加高效甲魚飼料配方海肽寶,加入海肽寶後,可以達到如下效果。第一、誘食性極佳。第二、促進消化提高飼料的利用率。第三、提高抗病能力。第四、改善水質。第五、促進生長,養殖的甲魚肉肥味道鮮美,非常有賣相,降低養殖成本,促進養殖戶的增收。

㈧ 什麼是生態甲魚養殖

生態甲魚和防野生甲魚到是一樣的,大部分在市場買的到是溫室甲內魚 在溫室里長個7個月到一容年可以上市賣了$20多一斤到是吃飼料長大的,養殖溫室甲魚的優勢是時間短,成本低,一年就可以上市了 生態甲魚養殖是仿野生養殖從小到大都是在原生態池塘養殖的,它吃的是小魚小蝦,不喂任何添加飼料不過養的時長要3-4年價格到$100以上一斤!!

㈨ 池塘甲魚養殖技術

池塘甲魚養殖技術具體如下:

1、選擇適合的池塘。

甲魚具有喜靜怕驚、喜陽怕風和喜潔怕臟等習性,因此要選擇地面開闊、平坦,背風向陽,環境安靜,水源充足、無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

2、定時巡塘,及時清除病死甲魚 。

巡塘是為了及時了解甲魚攝食、生長活動、病害及池塘水質、設施等情況。池中死甲魚應及時撈出深埋或焚化,病甲魚也應及時隔離治療。

3、合理投喂。

在養殖過程中,溫室中的幼甲魚以投喂配合飼料為主;池塘養殖的商品甲魚以投喂鮮活動物性飼料為主,這樣不僅能提高甲魚的生長速度,而且能改善甲魚的品質。在持續陰雨的天氣情況下,甲魚的食慾不佳,須投喂易消化吸收的配合飼料,以減少水質污染,增強甲魚的免疫力。

4、及時分塘。

甲魚具有好鬥性強的特點,為防止相互咬傷,要做到及時分塘。在溫室階段幼甲魚個體差異過大時,要利用換水消毒及時分塘;幼甲魚從溫室移至池塘養殖時,不僅要視規格大小分開養殖,還應雌雄分開飼養,以減少打鬥。

5、餌料台的安放與清洗 。

餌料台最好安放在養殖池四周的池邊上,並與水面成30~45度的角,這有利於甲魚找到食物和躲避干擾。每次投料前應用刺激性小的消毒液和消過毒的刷子清洗餌料台及其四周,每3天消毒1次。

(9)生態甲魚養殖技術擴展閱讀

甲魚氨氣中毒的診斷和治療

甲魚氨氣中毒是伴隨著甲魚控溫高密度養殖而出現的一種由非生物病因引起的甲魚病。甲魚氨氣中毒在溫室的發生率很小,養殖者一般很難辨認此病,一旦發生,如果診斷錯誤,用葯不當,將造成甲魚大量死亡。

一、 診斷方法

1、症狀:甲魚一旦發生氨氣中毒,甲魚底板呈點狀充血,身體萎癟、瘦弱,病情嚴重時,脖子、四肢及全部底板起水泡,裙邊呈鋸齒狀斷裂。

2、流行特點:甲魚氨氣中毒常發生於溫室水質變質的池子,時間為每年的2~4月,甲魚平均體重超過15克。

3 、甲魚氨氣中毒和紅底板症狀的區別:甲魚氨氣中毒為點狀充血;體表會出現大量水泡;裙邊常會呈鋸齒斷裂。而紅底板病,板底為斑塊狀淤血沒有水泡,裙邊完好。

二、 治療方法

1 、將池水全部放掉,放水時不要攪動池水。水放完後用清水將池底的沙和池壁沖洗干凈,放水深至10厘米,用10克/立方米的高錳酸鉀浸泡30分鍾。放掉水,將水加至水深50~60厘米,再用10克/立方米的土黴素全池潑撒,同時潑撒0.5克/立方米的依諾星。

2 、甲魚採食後,每千克飼料中添加160萬單位青黴素十2克紅黴素十2克維生素C+2克VK。一般內服3-5天,就可痊癒。

㈩ 一畝塘可養多少只甲魚

一般畝放250克幼鱉100隻。

鱉俗稱甲魚、水魚、團魚和王八等,是一種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的水產品。鱉肉味鮮美、營養豐富,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而且是一種用途很廣的滋補葯品。鱉的全身均可入葯,如鱉頭可治脫肛、子宮下垂等;鱉甲養陰清熱、平肝息風,可治癰泄痢等;鱉肉可治虛勞潮熱、口眼歪斜等;鱉卵可補陰虛。

主要技術措施:

1、放苗前10~15天排乾池水,清除過多的淤泥,畝用150千克生石灰徹底消毒。

2、選擇體質健壯、規格整齊的幼鱉放養,放養時高錳酸鉀水溶液浸洗,一般畝放250克幼鱉100隻,可搭配放養1斤重的鱅魚30~50尾。

3、喂養。採用甲魚專用配合飼料為主,鮮活魚類為輔的原則,配合飼料佔60%,鮮活魚類佔40%,鮮活魚類用絞肉機絞碎後與配合飼料混合成面團投放飼料台上,成鱉養殖按照定時、定量、定質、定位的「四定」原則,日投喂1次,下午5時投放到食台。

4、水質管理水質調控有利於防控疾病,提高飼料利用率,主要方法是:經常加註新水,保持水質清新穩定;高溫季節潑灑EM微生態制劑調節水質;經常清洗食台、消毒食場。

5、早晚巡塘。堅持早晚巡塘,檢查防逃設施,觀察水質變化及甲魚的吃食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0)生態甲魚養殖技術擴展閱讀

甲魚養殖的要點:

1、池塘消毒:親甲魚入池培育前15天,要對池塘和渠道進行清理和消毒,先清除雜物、污物,然後用葯物徹底消毒,殺死其中的野雜魚及有害致病生物。

2、飼養管理:應為親甲魚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提高親甲魚的產卵量。

一是延長生長期和產卵期。親甲魚由於有冬眠習性,因而一年內適宜生長和產卵的時間較短,如果採取一些人工措施,在秋末、春初覆蓋塑料大棚或進行加溫養殖,就可以延長親甲魚的產卵時間,甚至做到全年產卵。

二是做好餌料投喂工作。甲魚喜食鮮活的動物性餌料,如小魚蝦、螺、河蚌、蠅蛆、蚯蚓、昆蟲等,這些活餌營養豐富,應盡可能多投喂。如沒有鮮活餌料,畜禽屠宰後的下腳料也是甲魚喜食的餌料,但不能多喂。養殖親甲魚較多時,最好用人工配合餌料。投喂餌料要定時、定點,且不能投喂發霉變質的餌料。投喂量以投喂後2小時內吃完為宜。

三是做好水質調節工作。親甲魚的排泄物較多,很容易使池水變質,要定期換水,按每立方米15-20克生石灰劑量進行消毒,以保持池水清爽。還要及時清理餌料台的剩餌和糞便,以防止親甲魚因攝食變質剩餌而發病。

3、適當混養:混養數量親甲魚個體大,活動能力強,因此混養密度不能太大,一般每100平方米混養量應控制在45公斤以內。為了穩定親甲魚池的水質,也可在親甲魚池中套養少量鰱、鱅魚以及鯽魚,套養量各為每100平方米45~60尾。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