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景區規劃設計

生態景區規劃設計

發布時間: 2021-01-11 10:38:57

⑴ 旅遊景區規劃設計的基礎原則是什麼

旅遊景區規劃是一個注重人與自然交互關系的過程,在其規劃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的一些原則。這些原則非常重要,可以說是整體景區的設計實際效果的好壞。
第一:強調保護先行的開發原則。
旅遊資源是大自然和人類留給我們最寶貴的遺產,一般都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美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等,但同時這些資源又都具有脆弱性,易遭到破壞,破壞後無法恢復的不可逆性。因此,在規劃設計時首先考慮的是各種資源的保護措施,保證在不影響其長存性的基礎進行合理的開發
第二:景區規劃設計要突出景觀的特色和個性的原則。
旅遊景區品位的高低、品牌的影響大小直接決定於旅遊資源(景觀)的非凡價值,而價值的高低就是景觀是否有特色,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並形成自己的個性特色,景觀的特色是旅遊資源吸引力的根本所在。
第三:景區規劃設計要體現自然美與人工美的和諧統一。
和諧生美應該是景區規劃設計的核心,景區中的旅遊資源各具特色、各不相同,單一的組合會使景觀景點顯得單調、無生氣,產生審美疲勞。在景觀設計中應做到自然美與人工美的和諧統一。
第四:景區規劃設計要維護生態平衡。
自然生態環境是旅遊資源存在的基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就沒有良好的自然風景和較高的旅遊價值,黃山因人滿為患,土壤板結,構成對植被的極大威脅。景區應該能夠提供優美的風景、茂密的森林、清新的空氣、清潔的水體、和煦的陽光、湛藍的天空、幽幽的鳥鳴等,讓遊客有一個適宜的環境。
第五:景區規劃設計要運用整體性原則,
讓景區的自然、社會、經濟效益達到最完美的統一。旅遊業已成為當今世界最具活力的龐大的產業活動和人們最重要的休閑、娛樂活動,同時也是影響環境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景區規劃設計就必須從整體上充分的考慮自然、社會、經濟三者之間的關系,首先,旅遊資源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有其重要的經濟價值,有必要大力發展旅遊業,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解決就業,增加人們收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高當地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但同時由於旅遊活動的發展會給地理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在規劃時要做到自然、社會、經濟三者兼顧。
以上就是其五大原則,但是卻不只這些,比如旅遊區規劃是為了效益,那麼效益優先原則。還有個性化這些,以上由我們遠景設計研究院(四零零-零二三-二二零六)所總結。

望,採納謝謝!

⑵ 關於生態旅遊景區規劃建設的問題

在全國各地大力發展旅遊的浪潮下,我們的景區正面臨著旅遊文化商品化、景區開發城市化、地方特色消失化的危機,最後勢必導致所有景區同質化,景區景觀與生態遭到嚴重破壞。
前瞻產業研究院專家人士指出,在生態規劃方面,規劃前要進行生態適宜性分析,應用生態學、經濟學、地學、數學以及其他相關學科的原理和方法,確定景觀類型對某一用途的適宜性和限制性,劃分景區資源環境的適宜性等級,為景區旅遊開發中的土地利用方式提出建議。
在規劃中要注重生態技術的使用,如生態材質運用、本土化植物配置、低耗能技術應用、綠色植物環境、環保材料與技術等。具體到景區規劃上,多見於控制開發強度、限定游覽區域、使用生態材料、控制遊客容量、旅遊區內的旅遊設施的風格、布局選址、規模和材料的選擇等,注意盡可能地就近取材、就地取材。
另外,我們進行景區生態化規劃必須考慮生態經濟學,量力而行,避免陷入泛生態化的誤區。首先景區生態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工程,生態設施及生態技術的適用性、實用性、成熟度都要結合景區資源進行可行性分析,逐步實現景區生態化。
其次景區生態化規劃要與經濟收益密切結合,策劃設計能成為賣點的生態景區或項目,建立生態化與景區收入的正相關關系,推動景區管理層主動推進景區生態化進程。

⑶ 生態園規劃設計應該如何進行怎樣進行生態園規劃設計

生態園規劃設計應該如何進行?怎樣進行生態園規劃設計? 對於生態旅遊的設計規劃,北京綠維創景認為 一、 遊憩方式的生態化 遊憩方式的生態化是指通過相應的景觀生態技術,包括生態材質運用,本土化植物配置,低耗能技術應用,綠色植物環境,環保材料與技術等與旅遊過程中的遊憩活動包括吃、住、行、游、娛、購、體、療、學、悟相結合,在利用旅遊目的地的各種資源,使旅遊開發商、投資商獲得最大收益的同時,又能使其對環境的破壞達到最小,實現旅遊區的可持續發展。 二、當前旅遊區中的問題 目前,全國各地郊野旅遊都在利用自己的優勢條件因地制宜地發展生態旅遊形式,諸如各級旅遊度假區及綜合性生態游樂園等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涌現,雖然,生態遊憩項目在表面形式上顯得豐富多彩,但是都在相互借鑒或參考國外,沒有作系統的研究,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現一連串問題: (1)對生態旅遊的市場缺乏充分的調查和論證,市場定位不明確; (2)選址和規模的確定缺少依據,造成土地資源浪費和自然景觀資源破壞; (3)項目缺少特色,受時髦、流行的市場影響,項目建設重復性很大,特別表現在人文景觀項目上,各地一哄而上,造成直接競爭資金浪費和對環境的破壞; (4)設計、施工不夠精緻,設施雷同缺乏新意,對生態主題和內容挖掘膚淺,難以吸引遊客。

記得採納啊

⑷ 關於生態旅遊景區規劃建設的問題

北京天創智業規劃設計院從生態旅遊規劃的角度談一下自己的觀點。這下景區規劃的生態化,要從根本上解決景區生態設施利用率不合理的問題,就要實現景區規劃的生態化和景區評價的生態化。

在全國各地大力發展旅遊的浪潮下,我們的景區正面臨著旅遊文化商品化、景區開發城市化、地方特色消失化的危機,最後勢必導致所有景區同質化,景區景觀與生態遭到嚴重破壞。這就需要景區在做規劃時要借鑒景觀生態學、生態倫理學等生態學的理論,以生態的理念使用生態技術進行景區規劃設計。

在生態規劃方面,規劃前要進行生態適宜性分析,應用生態學、經濟學、地學、數學以及其他相關學科的原理和方法,確定景觀類型對某一用途的適宜性和限制性,劃分景區資源環境的適宜性等級,為景區旅遊開發中的土地利用方式提出建議。

在規劃中要注重生態技術的使用,如生態材質運用、本土化植物配置、低耗能技術應用、綠色植物環境、環保材料與技術等。具體到景區規劃上,多見於控制開發強度、限定游覽區域、使用生態材料、控制遊客容量、旅遊區內的旅遊設施的風格、布局選址、規模和材料的選擇等,注意盡可能地就近取材、就地取材。

另外,我們進行景區生態化規劃必須考慮生態經濟學,量力而行,避免陷入泛生態化的誤區。首先景區生態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工程,生態設施及生態技術的適用性、實用性、成熟度都要結合景區資源進行可行性分析,逐步實現景區生態化。

其次景區生態化規劃要與經濟收益密切結合,策劃設計能成為賣點的生態景區或項目,建立生態化與景區收入的正相關關系,推動景區管理層主動推進景區生態化進程,如香格里拉。

⑸ 生態旅遊與景區規劃該怎麼進行旅遊景區規劃需要遵循哪些原則

生態旅遊與景區規劃以及旅遊景區規劃的原則-綠維創景-旅遊規劃設計專家指出,生態旅遊景區概念生態旅遊景的概念是在生態旅遊以及旅遊景區概念的基礎上提出的。目前,旅遊學術界對它的界定至今尚未達成一致意見。筆者在綜合了學者觀點的基礎上,作了如下定義:生態旅遊景區是指由一系列生態旅遊景點組合而成的,具有吸引生態旅遊者前往游覽的吸引力因素及明確地域界限,並能提供各種必要的旅遊附屬設施、服務及環境保育措施,追求社會、經濟、環境三大效益綜合平衡的旅遊經營管理系統。生態旅遊景區在中國通常指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等。

生態旅遊景區規劃的原則生態旅遊必須以生態旅遊景區內資源為主,貫徹「保護、利用、保護」的方針,堅持以自然為主,景觀協調,工程設施具有特殊性、新奇感,又有天然性、藝術性、科學性、實用性和效益性,以促進景區自然保護與利用的協調發展。具體來說應遵循如下原則:

(一)保護優先原則

任何生態旅遊的開發都必須以保護作為首要的出發點,這是生態旅遊景區別於大眾旅遊旅遊景區的核心所在。

(二)整體優化原則

生態旅遊的場所不僅有生物和環境條件因素,還包括人類活動的社會、政治、經濟條件,是多因子、多層次組成的集食、住、行、游、購、娛等於一體的綜合產業,因此應該從整體}}{發、綜合衡量、全面考慮,實現整體最優化利用。

(三)開發與保護相結合原則

生態旅遊景區開發是以當地自然資和人文資源為依託,要使旅遊資源得到可持續利用就必須加強對其保護。開發應服從保護,在保護前提下進行開發,這是生態旅遊景區規劃的首要原則。

(四)特色原則

生態旅遊景區區別於一股的旅遊景區的特色就是它的原始性和自然性,在規劃中一定要體現這一點。以便在以後的開發中能保持當地獨特的自然資源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土人情。同時也要堅持以自然景觀、人文歷史遺跡等資源的開發為主,充分體現本地特色,挖掘自然景觀的美學、文化及藝術價值,以滿足不同層次遊人的游覽要求。

(五)鼓勵當地居民參與原則

促進當地社區經濟發展,提高當地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是開展生態旅遊的重要功能。讓當地居民積極參與生態旅遊景區的規劃,才能使規劃切合實際,才能被當地居民接受。

⑹ 農業生態園規劃設計的基本要求是啥

1)生態農業建設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國農業自上世紀5 0 年代後期普遍出現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方式,生產經營水平不高,生產規模小。其特點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破壞了生態平衡,形成了農業的惡性循環。
2)生態農業有利於農村經濟發展。隨著經濟發展和農業內外部環境的改變,我國農業目前出現了不少急需解決的新問題,如農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一些傳統農產品市場佔有率下降。
3)發展生態農業,可促進我國糧食增產,確保糧食安全。我國從上世紀80 年代以來,便積極進行生態農業建設,尋求既能增產糧食等農產品,又能使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的農業可持續。
4)人類健康、生態環境呼喚生態農業和綠色食品的出現。我國農業生產活動中大量地使用化肥、農葯,嚴重地污染了環境,破壞了自然界原來的生態平衡,影響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5)生態農業具有良好的生態功能、觀賞價值。生態農業以生態與環境建設為基礎,注重農業生產經營與生態狀況的協調、互補,凈化水質、土壤、空氣。遠景設計院多年探索與實踐,結合現代農業示範園建設規劃經驗,比如清見開發示範園、貴州白泥壩現代農業示範園等,可參考。

⑺ 鄉村景觀的生態規劃設計應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景觀規劃:
①相互作用的生態系統的異質性鑲嵌;
②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類居住格局的特別結構;
③生態系統以上區域以下的組織層次;
④綜合人類活動與土地的區域系統;
⑤一種風景,其美學價值由文化所決定;
根據這幾個方面著手,但是考慮到鄉村的景觀,加一點地方特色的東西,比如水車啊 草棚之類的。還要結合功能性的側重點,有的地方村民素質低的還會把你的樹拔了種菜,當開心農場。這是我的一點建議,不知道能不能幫上忙~

⑻ 景觀生態園的規劃設計原則和總體思路是什麼

景觀生態園的規劃設計原則和總體思路是什麼?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研究,景觀生態園的規劃設計要注意以下幾點:
1、因地制宜,綜合規劃設計
生態園的規劃應充分考慮原有農業生產的資源基礎,因地制宜,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如交通、水電、食宿及娛樂場和度假村的進一步建設等。另外,生態園的規劃必須結合生態園所處地區的文化與人文景觀,開發出具有當地農業和文化特色的農副產品和旅遊精品,服務社會。
2、培植精品,營造主題形象
生態園規劃應以生態農業模式作為園區農業生產的整體布局方式,培植具有生命力的生態旅遊型觀光農業精品。另外,要發揮生態園已有的生產優勢,採用有機農業栽培和種植模式進行無公害蔬菜的生產,體現農業高科技的應用前景,形成產品特色,營造「綠色、安全、生態」的主題形象。
3、效益兼顧,實現可持續發展

生態園的規劃設計以生態學理論作指導思想,採用生態學原理、環境技術、生物技術、和現代管理機制,使整個園區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系統。經過科學規劃的生態園主要是以生態農業的設計實現其生態效益;以現代有機農業栽培模式與高科技生產技術的應用實現生態園的經濟效益;以農業觀光園的規劃設計實現它的社會效益。經濟、生態、社會效益三者相統一,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光農業生態園。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