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水庫垃圾
㈠ 中國十大環境問題是什麼
中國十大環境問題是:
一、大氣污染
中國大氣環境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2011年中國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達1857萬噸,煙塵1159萬噸,工業粉塵1175萬噸,大氣污染仍然十分嚴重。中國大多數城市的大氣環境質量超過中國規定的標准。
二、水污染
中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然而,人們在科學進步的同時,依然在浪費水資源。
三、垃圾處理
中國工業固體廢物年產生量達8.2億噸,綜合利用率約46%。中國城市生活垃圾年產生量為1.4億噸,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裝物和農膜導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中國各地。
四、土地沙化
中國國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佔國土陸地總面積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積還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長。中國每年遭受的強沙塵暴天氣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內蒙古一些地區的居民被迫遷移他鄉。
五、水土流失
中國每年流失的土壤總量達50多億噸,每年流失的土壤養分為4000萬噸標准化肥(相當於中國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來,中國水土流失毀掉的耕地總量達4000萬畝,這對中國的農業是極大損失。
六、旱災水災
20世紀50年代中國年均受旱災的農田為1.2億畝,90年代上升為3.8億畝。1972年黃河發生第一次斷流,1985年後年年斷流,1997年斷流天數達227天。
有關專家經調查推測:未來15年內中國將持續乾旱,而長江流域的水災發生頻率卻明顯增加,500多年來,長江流域共發生的大洪水為53次,但近50年來,每三年就出現一次大澇,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七、生物破壞
中國是生物多樣性破壞較嚴重的國家,高等植物中瀕危或接近瀕危的物種達4000-5000種,約佔中國擁有的物種總數的15%-20%,高於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八、世界貿易組織
國際上的"綠色貿易壁壘"。由於中國的環境標准普遍低於發達國家的標准,中國的食品、機電、紡織、皮革、陶瓷、煙草、玩具、鞋業等行業的產品將在出口貿易中受到限制。
由於國際市場對中國的礦產、石材、葯用植物、農產品、畜牧產品的大量需求,可能會加重中國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破壞。同時,中國可能成為國外污染密集型企業轉移的地點和大量的國外工業廢物"來料加工"的地點,這將極大地加重中國的環境問題。
九、三峽庫區
三峽工程是中國正在實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該工程定於2003年開始發電。三峽建成後對地質環境、水資源環境、生態環境(涉及庫區兩岸和整個上游地區)的影響,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庫區污染是擺在三峽建設者面前的大課題,三峽工程已成為世界矚目的環境問題。
十、持久污染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難降解的持久性有機物污染開始顯現。國際簽署了《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其中確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中國的環境介質中多有檢出,中國是公約的簽字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環境十大問題
㈡ 三峽水庫的垃圾問題
2014年9月,由於長江上游發生持續強降雨,該年的長江2號洪峰在上游形成。
2014年9月20日,三峽樞紐迎來該年最大的洪峰,入庫流量高達55000立方米每秒。
受洪峰過境以及三峽樞紐新一輪175米試驗性蓄水影響,長江上游及支流內大量漂浮垃圾、樹木、渣草湧入三峽庫區,在庫區的江面上形成一條條巨型漂浮帶。這些漂浮垃圾的存在,不僅會影響水庫水質、往來船舶的正常航行,也對三峽樞紐發電機組安全運行形成威脅。
洪水逐漸消退後,三峽集團以及庫區沿江各地環保部門開始加緊清理漂浮垃圾。湖北宜昌軍分區也組織現役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近千人次,組成水上清漂隊,操作多型裝備器材協助在三峽庫區秭歸段開展漂浮物清理工作。庫區秭歸段,是攔截上游漂浮垃圾進入三峽大壩發電機組的最後一道屏障,也是漂浮物清理的關鍵水域。
截至2014年9月24日凌晨,三峽集團、沿江環保部門以及官兵們已累計打撈各類漂浮垃圾超過1700噸。由於仍有大量垃圾需要清理,清漂人員仍在一線進行打撈作業。
2014年9月24日,長江2號洪峰過境,正處於新一輪175米蓄水期的三峽水庫出現巨型垃圾漂浮帶,對庫區水質、通航以及樞紐機組發電安全形成威脅。三峽集團以及庫區沿江各地環保部門正加緊進行清漂工作,截至24日凌晨,已累計清理垃圾超過1700噸,仍有大量垃圾有待清理。
2014年10月,國慶節期間,正處於新一輪175米蓄水期的三峽水庫多處可見連片漂浮垃圾帶,近壩水域也聚集了大量漂浮物。
垃圾聚集主要是因為三峽水庫正處於新一輪175米試驗性蓄水過程中,隨著庫區水位的逐漸抬高,原本在江岸邊的大量垃圾進入江水之中,並順流而下形成漂浮帶。另一原因在於,2014年9月中下旬有洪水過境庫區,也從上游帶來了大量漂浮垃圾。「三峽庫首第一縣」秭歸縣江段,大量樹枝、塑料、生活垃圾在茅坪港附近形成了漂浮帶。幾艘清漂船正在忙碌作業,打撈漂浮垃圾裝船運走。水庫上游多處水域也看到帶狀漂浮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