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組成圖解
㈠ 如圖為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從生態系統的組成來看,陽光屬於______部分,A、B、C
(1)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陽光、空氣和水等.A綠色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是生產者;D細菌、真菌能將動植物遺體中的有機物分解,分解產生的二氧化碳、水、無機鹽又被生產者利用,是分解者; (2)每條食物鏈必須從生產者開始,直到沒有其他消費者可以吃它為止,分解者不屬於食物鏈的成分,所以本生態系統只有一條食物鏈:A→B→C;(3)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平衡是因為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由於這種能力與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有關,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越多,這種能力就越強; (4)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環境中一些有毒物質(如重金屬、化學農葯等),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的過程.因為這些有毒物質化學性質穩定,在生物體內是難以分解、無法排出的,所以隨著營養級的升高而不斷積累,危害最大的是這一食物鏈的最高級消費者.該生態系統中食蟲鳥的營養級最高,它的體內積存DDT量最多. 故答案為:(1)非生物;生物;生產者;分解者;(2)A→B→C;(3)自動調節;(4)食蟲鳥;食物鏈. |
㈡ 右圖是生態系統4種組成成分的關系圖解,圖中的B是二氧化碳.請據圖回答: (1)本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
答:(1)由題意知道:A是植物(生產者)能進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並通內過食物鏈和食物網逐容級傳遞下去. (2)A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把簡單的無機物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有機物,而C細菌、真菌則把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不斷的循環. (3)A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把有機物加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釋放出二氧化碳,另外A植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有機物吸收二氧化碳. (4)食物鏈的起點是生產者,終點是消費者. (5)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而生物又是通過呼吸作用釋放出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1)生產者 (2)A C (3)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4)A,D (5)二氧化碳. |
㈢ 如圖是生態系統4種成分組成的關系圖解,圖中的C是分解者.據圖回答:(1)本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從_____
(1)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
(2)植物通過呼吸作用版釋放權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
(3)食物鏈中生物成分是生產者(A)和消費者(D).
(4)A→D過程指生產者→消費者,能量通過同化作用進入消費者,生態系統內的能量流動是隨著物質循環進行的.
(5)碳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之間是以CO2形式進行循環.
答案:
(1)A 生產者
(2)呼吸作用 光和作用
(3)A D
(4)同化 物質循環
(5)CO2
㈣ 生態系統組成成分圖解
(1)其中生產者指的是綠色植物.它們利用光能,通過光合作用,把無機物製造成有機物,並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消費者指的是各種動.它們的生存都直接或間接的依賴於綠色植物製造出的有機物.分解者指的是腐生細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們將動植物殘體等含有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歸還到無機環境中,促進了物質的循環.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由此分析可知:圖中的甲表示的是生產者,丙表示的是分解者.
(2)由圖及上述分析可知圖中的A過程吸收二氧化碳,是通過生產者的光合作用實現的.B過程釋放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通過呼吸作用實現的.
(3)圖中能參與構成食物鏈的是甲→乙→丙;
(4)自然界中碳主要以碳酸鹽的形式存在,生態系統中的碳循環過程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轉變成有機物,一部分通過自身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又釋放到大氣中,一部分通過食物鏈進入到消費者體內,再通過消費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產生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所以,碳在生態系統中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環.碳循環始終與能量流動結合在一起進行.
故答案為:(1)甲;生產者;
(2)光合;
(3)甲→乙→丙;
(4)碳酸鹽;二氧化碳; 能量流動;
㈤ 如圖是生態系統四種組成成分的關系圖解,請據圖回答:(1)圖中甲表示______,丙代表的生物主要是______
(1)生態系統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兩部分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態系統中的全部生物.根據獲得的營養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劃分為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其中生產者指的是綠色植物.它們利用光能,通過光合作用,把無機物製造成有機物,並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消費者指的是各種動物.它們的生存都直接或間接的依賴於綠色植物製造出的有機物.分解者指的是腐生細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們將動植物殘體等含有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歸還到無機環境中,促進了物質的循環.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由此分析可知:圖中的甲表示的是生產者,丙表示的是分解者.
(2)由圖及上述分析可知圖中的A過程吸收二氧化碳,是通過生產者的光合作用實現的.B過程釋放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通過呼吸作用實現的.
(3)生態系統中的碳循環過程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轉變成有機物,一部分通過自身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又釋放到大氣中,一部分通過食物鏈進入到消費者體內再通過消費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產生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所以,碳在生態系統中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環.
故答案為:(1)生產者 分解者 (2)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3)二氧化碳
㈥ 下面是生態系統的組成圖解,請你補充完整
答: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即:植物(生產者)、動物(消費者)、細菌和真菌(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即:水、空氣、陽光等. 故答案為: |
㈦ 如圖為一生態系統中各組成成分關系的圖解:(1)該圖解表示一個______的組成及各成分間的關系,其中綠色
(1)圖中的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為一個生態系統.版流經該生態權系統的總能量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光能.
(2)蛇處於綠色植物→蟬→螳螂→黃雀→蛇和綠色植物→蟬→黃雀→蛇食物鏈中,處於第四、五營養級.螳螂與黃雀都以蟬為食且黃雀又以螳螂為食,種間關系有捕食和競爭.
(3)次級消費者為第三營養級,有螳螂、黃雀.分解者為細菌.
(4)最短的食物鏈為營養級最少的,為綠色植物→蟬→黃雀→蛇.
(5)若蛇的體重增加100g,按能量傳遞效率20%,要消耗第三營養級的量為100÷20%÷20%=2500克.
(6)生態系統之所以能維持相對穩定,是由於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一般說來,生態系統中的組分越多,食物網越復雜,其抵抗力穩定性越強.
故答案為:
(1)生態系統 太陽能
(2)四、五 捕食 競爭
(3)螳螂、黃雀 細菌
(4)綠色植物→蟬→黃雀→蛇
(5)2500
(6)自我調節 強(或高)
㈧ 如圖是生態系統的組成圖解,請補充完整
生態系統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版、土壤等,是生權物賴以生存的物質和能量的源泉,為各種生物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和必要的生存環境.
生物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生產者主要指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動物自己不能製造有機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分解者是指細菌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們能將動植物殘體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歸還無機環境,促進了物質的循環.
故答案為:
㈨ 生態系統的圖解
生態系統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部分有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泥沙)等,是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和能量的源泉,為各種生物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和必要的生存環境.生物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生產者主要指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消費者主要指各種動物,在促進生物圈中的物質循環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細菌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們能將動植物殘體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歸還無機環境,促進了物質的循環.
故答案為:①生產者;②各種動物;③分解者;④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等
㈩ 求一張森林生態系統的組成圖解,急!!!!!!謝謝
非生物部分(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即無機環境:包括陽光、空氣、水分、溫度、土壤等)
生物部分(生產者---如綠色植物、消費者---如各種動物、分解者---如腐生細菌和真菌,即生物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