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埠生態農庄
⑴ 新沂馬崚山有哪些美景
門票挺貴,50吧,風景一般般,山不算高,有個水庫,山上有個小廟,有陳毅指揮新四軍的一個山洞,春天去時會有桃花或者梨花。不過去新沂,拿的閘頭魚還是蠻好吃的。
馬陵山山清水秀,花香鳥語,氣象萬千,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極其豐富。馬陵山環境質量良好,生物資源十分豐富,其中植物107科316屬521種,鳥類15目37科152種。山上有刺槐、松柏、果園、茶園。西坡近山地帶有金剛石、重晶石礦。古跡有望海樓朝霞、禹王台柳鶯、仙洞雲壑、清泉寺等。清代詩人屈復長期隱居此山,寫下許多優美詩篇。清乾隆皇帝五下江南,三過這里,並寫下多首贊美之詩;花廳古文化遺址出土的人殉墓葬,引起中外考古學家的關注;名勝古跡眾多,三仙洞、三真岩洞、龍台、全潮律院、禪堂、司吾清曉、龍泉夜雨、翰林墓、乾隆行宮、司吾古國遺址等,數不勝數。
馬陵山歷來為軍事要地,是兵家必爭之地,相傳戰國時期齊魏之戰,孫臏勝龐涓於此。黃巢起義的傳說,韓世忠抗金的故事,在群眾中廣為流傳;一九四六年十二月的宿北大戰,陳毅元帥指揮部就設在風景區內的三仙洞內。
宿北大戰舊址
司吾清曉
在馬陵山風景區峰山公園南二公里處,屬地貌景觀,因清晨的曙輝早早光臨此處而得名。系明清時期宿遷八景之一。明代詩人徐維超、何九州分別作有《司吾清曉》記入史料。現有司吾清曉樓,供遊人小憩。
峰山公園
一九五八年建,陳毅元帥欣然為之題字:峰山公園 宿東青年躍進林
峰山公園
。
一九八七年五月,原宿北大戰司令部參謀長陳士榘偕夫人故地重遊,看了這里的變化後作詩一首:一別四十載,滿目天地新,揮戈魚得水,新沂人更新。
三仙洞
因傳洞的石壁中有蟹、蛇、蛤蟆聚居而得名,是馬陵山風景區的精華之一。
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於康熙九年,游馬陵山三仙洞,作《三仙》收入《聊齋志異》。
三仙湖
峰山公園的主要景點之一,風景秀麗,湖邊花木叢生,異石林立,水波盪漾,是遊人賞景劃船的好去處。
七真岩洞
在三仙洞左側,洞中鐫有七真人像,且洞中有珍珠泉與七真為伴,泉水迸濺如珠,長年不歇,更增加了七真岩洞的神秘。
龍泉夜雨
因山泉流之不絕,夜臨之後萬物籟靜時,聽之好似淅瀝雨聲,別有一番情趣,系古時宿遷八景之一。明朝詩人徐維超、何九洲、吳 隱等作詩贊美。
觀音殿
在峰山公園內。原名龍泉寺,建於1314年,毀於日偽時期,解放後重建。
宿北大戰紀念碑亭
1995年為紀念宿北大戰而建,碑文由張震將軍所書。1946年12月宿北大戰前沿指揮所設在三仙洞內。此戰役殲敵2萬1千人,對扭轉戰局,為全國解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次戰役的主要指揮者:陳毅司令員,粟裕、張雲逸 副司令員,陳士榘參謀長,唐亮政治部主任。宿北大戰告捷後陳毅司令員賦詩一首:敵到運河區,聚殲夫何疑?試看峰山下,埋了戴之奇。
老虎窩
是風景區的一個景點,老虎窩谷深澗幽,泉水清澈。相傳遠古時期馬陵山上有大象、老虎等動物出沒。在沭河灘發現距今10萬年前的象牙化石,也許能證實這一點。
禪堂寺
位於五華頂西麓,建於明成化十年,重修於明萬曆四十七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地勢優靜,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在江蘇的佛教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素有「南京到北京,禪堂半邊僧」之說。
黃巢關
距五華頂北兩公里處,是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轉戰馬陵山時所設的關口。
仙人洞
也叫清涼洞。全長800餘米,洞中有水井、觀音閣。
大龍溝
五華頂北側。這里溝深澗曲,瀑布跌宕。
落錢汪
據說300年前外地一和尚來到龍泉庵(五花頂東側),與主持相處融洽,登五華頂閑游時,該僧意欲在此建廟以宏揚佛法,主持欣然允諾,甘願奉贈,和尚不受,堅持價購,哪怕一文。主持即允一文錢將此山買斷,接錢後隨手丟入山邊池塘,後人稱此汪為落錢汪。
望山望海樓
孔望山上有一座高大的石峰,其石峰巨石錯疊,形如石樓。據傳孔子周遊列國出訪郯國時,曾與郯國國君郯子到此登樓望海觀看日出,後稱之為孔望山望海樓。
歷代詩人前往游覽均有詩文載入史志。清乾隆年間太戊辰科進士王恆到此游覽,賦《海樓雲影》一首:山峰削壁壁成樓,樓勢穿雲最上頭。人去海天波渺渺,山街人影日悠悠。煙明九點乾坤靜,翠挹三山曉夜浮。似為餮霞凌絕頂,乘風疑是在瀛州。
馬陵道古戰場
馬陵道古戰場
公元前341年春秋戰國時期魏齊馬陵之戰古戰場。1992年在臨沂召開的海峽兩岸孫臏兵法暨馬陵之戰學術研討會,使魏齊馬陵之戰在郯城馬陵山之說,在史學界取得共識。馬陵道南起孫家塘,北到九道灣,全程達40餘公里。
馬陵道分山頂道、山澗道、河穀道,道旁與馬陵之戰有關的地名、村名很多。如:馬場,相傳是喂養戰馬的地方;古寨,為駐扎軍隊的地方。在這里曾出土許多戰國時期的兵器,有銅戈、銅矛、銅劍、銅簇等。在當地有關魏齊馬陵之戰,孫臏和龐涓打仗的傳說故事流傳很廣。
馬陵山生態農庄
馬陵山生態農庄,地處馬陵山麓。佔地2000畝,中心園區300畝。2000年初春,當年栽植鮮食棗30萬株主產鮮食大棗,棗品種達35種之多(如大雪棗、沾化冬棗、貢棗、大梨棗、伏脆蜜棗、大白玲棗、長紅棗、贊皇大棗、泗洪大棗、金芒果棗、胎里紅棗、茶壺棗、磨盤棗、辣椒棗、龍拐棗、油頭棗、巨王棗等)。
當家生產品種有:大雪棗、伏脆蜜棗、大白玲棗、貢棗、梨棗等。年產量在200萬斤左右(2004年產量),以後十年內總產量年增長幅度在20%左右。
園區按生態園設計,嚴格執行無公害生產標准進行生產。禁止使用有害農葯,限量使用生物農葯,全部施用有機肥(雞糞、豬糞、綠肥)。保證生產的產品屬綠色產品,絕對不含 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園區還養有野兔、鵝、草雞、魚、龍蝦,已成為連雲港旅遊景點--西部農業休閑觀光區。馬陵山生態農庄實乃地上仙境,現有詩為證曰:
山地地處馬陵山麓,千畝棗園依山傍水;野兔、山雞悠哉樹下;金魚銀鯽戲波水中。垂釣射獵,賞花嘗果,泛舟斗酒,品蜜亭中。
棗酒野味君忘蜀,鬧市哪如農家情。碌碌人生能幾何,回歸自然做仙生。愁雲煩絲皆忘卻,藍天碧水盡豪情。
編輯本段資源優勢
馬陵山屬沂蒙山支脈,為低山丘陵地貌,是蘇北大平原上難得一見的山巒岡阜景觀。山體蜿蜒、澗谷縱橫,分布其間的水體(仙人湖、黃巢湖、禪堂湖等)平靜如鏡,湖岸曲折有致,山水尺度宜人,結合極為自然,頗具江南山水之秀美。在滿山坡青綠如茵的草地上,點綴叢叢蒼翠的松柏,與紫紅色的山岩形成清新明快的色調,此景尤於晨曦夕靄之中更具魅力。
馬陵山以秀麗的山水組合為景觀特色,以花廳、小徐庄古文化遺址、戰國時期著名的馬陵之戰古戰場等為代表的人文景觀和宿北大戰革命紀念地等景區為主要文化內涵,集游覽、休閑、瞻仰和進行科學普及,古代軍事文化研究與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於一體,是蘇北大平原上極為難得的游覽觀光勝地。它的突出優勢具體體現在:
(1)馬陵山為中國古代軍事史上的著名戰役———「馬陵之戰」古戰場,被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確立為國內第一個軍事文化研究基地,也是馬陵山最具有突出意義的旅遊資源亮點。
(2)宿北大戰前沿指揮所舊址———「三仙洞」、花廳古文化遺址、小徐庄古文化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內涵十分豐厚,極具開發潛力。
(3)馬陵山是江蘇省內丹霞地貌出露最大的地點,是國家地質公園候選點。
(4)馬陵山不僅是中國東部最大的地震斷裂帶,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地震斷裂帶———郯廬斷裂帶新沂露頭點,還是國家級保護區。景區內的花廳古文化遺址和小徐庄古文化遺址出土數千件文物,其中有玉璧、玉琮、玉錐形器等器物,為我國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文物所罕見,堪稱稀世珍寶。花廳遺址被學者稱為「東方的土築金字塔」、「它代表了中華文明的新曙光」。
(5)馬陵山是中國東部新石器時代遺址最多、保護最完好的地區。
(6)馬陵山是中國最新擠壓隆起構造山地,地學遺跡十分豐富,是天然的地質博物館。
(7)宿北大戰紀念地馬陵山為江蘇省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8)新沂的旅遊交通優勢明顯,有「三縱三橫」的交通網路,臨沂、白塔埠、觀音三個機場離新沂的車程皆在40分鍾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