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新建水庫
❶ 凌源鳳鳴山水庫何時建立
2009*年動工
鳳鳴山水庫初步規劃位於大凌河西支流域中游、凌源市境內的回鳳鳴山腳下,由省水答利廳水利設計院規劃設計,最大庫容量1.2億立方米,總投資7.7億多元。水庫的主要任務是防洪、灌溉,供生產生活用水、發電、旅遊開發等。上窩堡水庫位於大凌河幹流、喀左縣羊角溝鄉,初步規劃最大庫容量6.8億立方米,總投資25億多元。水庫的建設不僅將解決大凌河下游生產生活用水,還可以解決喀左縣公營子工業園區缺水問題,而且將這個流域百年一遇的防洪標准提高到二百年一遇。
❷ 想知道: 朝陽市 凌源市四合當鎮水庫 在哪
水庫在奎勝店村,自駕車直接到水庫,公汽到四合當鎮,當地有計程車到水庫
❸ 遼寧凌源劉家灣水庫三家村十組動遷嗎
如果那個誰不進去,那個水庫應該都建成了,我記得那功夫好像叫鳳鳴山水庫
❹ 凌源縣的地理條件
凌源有耕地76萬畝,坡地約占總耕地面積70%。由於植被遭到破壞,生態失去平衡,水土流失嚴重,加上六災俱全,產量低而不穩。建國以來出現三次周期性的起伏,基本每隔10年左右為一個周期,總的發展趨勢是上升。在一個周期內,由低產上升為高產,然後又下降為低產。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一直堅持農田基本建設,逐步改變農業生產條件。截至1985年底,農田建設總用工2643萬個工日,動土石1.1億立方米,修水平梯田25.2萬畝。同時,採用新的農業技術,增施化學肥料,改良種子。
在推廣當地優良品種基礎上,1969年開始自繁雜交玉米種,有6428、旅北等。玉米播種面積逐年擴大,1979年最多達41萬畝,平均畝產394公斤。玉米面積占當年糧豆播種面積的51.8%,產量則占當年糧豆總產量的68.2%。高粱品種已由晉雜一號、6A×晉幅1號代替了晉雜5號,穀子種植面積已趨向合理。
1975年引進冬麥,一茬變兩茬。平均每年種冬麥13700畝,畝產109.85公斤,最多年份種4.9萬畝,最高畝產400公斤。1981年以後引種「鐵春一號」成功,1985年種春麥9.444萬畝,平均畝產260.5公斤。 全縣宜林地250萬畝,到1985年底,有林面積達15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9.7%。木材總蓄積為136萬立方米。在現有林中,人工林122.6萬畝,天然林27.4萬畝。其中,國有林26.3萬畝,國合林21.1萬畝,集體林102.6萬畝,防護林80萬畝,薪炭林22萬畝,經濟林41萬畝,「四旁」植樹425.9萬株。1982年,國家將凌源列入「三北」防護林建設重點縣。
從1955年開始,在全縣范圍內培育果樹,至1978年,建成果園1200個,有果樹263萬株,年產水果830萬公斤(其中,蘋果174萬株,年產455萬公斤)。到1985年,實有果樹278萬株,總產量1250萬公斤。凌源蘋果以酸甜適度,色澤鮮艷,耐貯藏而著稱,1973年打入香港市場,一直為出口水果的熱門貨。 凌源「十年九旱」,水利在農、林、牧業和果樹生產中,佔有特殊重要地位。1955年以後開始興修水利,至1985年,累計國家補助投資5121.51萬元,地方籌資350萬元,群眾自籌資金3500萬元,修建中小型水庫30座,灌地300畝以上的水渠27條,提水站38座,總裝機1160馬力,配套機電井3340眼。有效灌溉面積25.86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33%。1984年,由於地下水位下降,河水斷流,在抗旱中,水庫、水渠、提水站僅灌溉耕地6600畝,機電井灌溉14.49萬畝。
全縣原有水土流失面積379萬畝。由於採取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至1985年統計,控制水土流失面積已達230萬畝。 以養豬最為普遍,1985年,全縣養豬331835頭,出欄130615頭,出欄率提高到39.4%。每頭商品豬重量由集體飼養時平均60公斤增加到90公斤。從1952年開始引進良種豬,到1984年,先後引入巴克夏、新金、內江、長白、蘇白、克米、杜洛克等良種,利用了人工授精與本配相結合的改良方法,使生豬品種趨向改良化。
養牛由單純役用轉為役、肉、奶兼用,1985年牛存欄43735頭,是1949年的4.8倍。從1974年開始,利用冷凍精粒,採用人工授精方法進行黃牛改良,現在改良牛佔60%。
1985年底,養羊數發展到126725隻,出欄率佔10.2%。1985年,養雞存欄569785隻,家兔存欄41萬只。 鐵路
縣境內有錦州至承德、魏杖子至塔山兩條鐵路,繞經東北、西、南16個鄉鎮,設有車站(點)18個,全長141.5公里。東通朝陽、錦州,西達承德、北京。
公路
現有國家干線2條,全長117.8公里;有縣級公路7條,共長2142公里;有鄉級公路9條,共長213公里。大小橋梁84座,全長3545米,涵洞854道,鋪黑色路面106公里。全縣公路縱橫交錯,客運班車從南到北,由東到西循環對開運行。縣城與鄉鎮間,各鄉鎮之間,部分鄉鎮與鄰縣鄉鎮之間公路四通八達,晴雨通車。1985年,全縣共有客運車輛204台,有貨運車輛1176台,其他機動車輛1848台。 建國後35年來,基本建設總投資12815萬元,年平均366.14萬元。在總投資額中,用於工業5445萬元,佔42.5%;交通郵電761萬元,佔59%;農林水利2687萬元,佔20.97%;商業、糧食、外貿1849萬元,佔14.43%;文教、衛生、科研1144萬元,佔8.9%;城市建設284萬元,佔2.2%;其他645萬元,佔5.1%。這些投資為本縣經濟打下了堅實基礎。
1985年基本建設投資474萬元,用於工業173萬元,交通郵電15萬元,農林水利41萬元,商糧財貿18萬元,文教衛生138萬元,其他89萬元。 縣城經過多次整修擴建,由原來3平方公里,擴大到8平方公里。東區有凌源鋼鐵廠、汽車鑄造廠。北區有汽車總裝廠、軋鋼廠、鋼管廠。西區有化肥廠、橡膠廠、造紙廠。南區有汽車發動機廠、農具修造廠、棉紡廠。鎮內有汽車前橋廠、工具廠、針織廠等。城內人口由建國初期1.5萬人,增加12萬人。到1985年,住宅面積由建國初期的78580平方米增加到295077平方米。
城市主要街道鋪上黑路面,至1985年修成暗渠23條,總長14136米;管涵13條,總長5739米;明溝8條,總長3180米。1980—1981年,修築環城防洪堤3095米,堤頂作環城公路,並造出公園用地108畝。1979年,開始興建城鎮居民用水工程,打大井兩眼,日產水能力5000噸。鋪設供水管道70030米,形成3.5平方公里供水管網,現有25%居民用上自來水,街道清潔綠化也有很大改進,東西大街被朝陽市人民政府命名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街」。 解放後,開始組建凌源貿易公司,後來由一個國營貿易公司劃分成百貨公司、土產公司、糧食公司。同時創辦供銷合作社商業,1956年有600多家私營商業和十幾家工業實行公私合營。商業網點由少到多,至1985年已達4170個,從業人員12857人,其中,國營和供銷商業人員8653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949年400萬元,1985年達到18879萬元。1985年末個體商業達到2658戶,從業人員3543人,商品零售額1365萬元,占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7.6%。
1957年至1976年,商品零售額平均每年增長123萬元。1979年至1985年,商品零售額平均每年增長近1000萬元。 1985年底,金融系統共有職工629人,城鎮設兩個辦事處、10個儲蓄所,農村設18個營業所、27個信用社。全縣現金收入22971萬元,貨幣投放18.6萬元,現金支出24836萬元,城鄉儲蓄金額7093萬元,存款余額14196萬元。貸款金額,工商銀行貸款17929萬元,農業銀行貸款8512萬元,農村信用社貸款2630元。
中國建設銀行凌源縣支行一直圍繞基本建設投資開展業務,共經辦固定資產投資19310萬元,其中,工業11751萬元(包括部、省、市營企業基本建設投資和縣內基本建設投資)。1949~1978年間,基本建設投資總額19480萬元。
1982年恢復了保險事業,凌源縣保險公司從1983年至1985年,計投保114900萬元,保險費收入386.8萬元。賠案747件,理賠金額達215.6萬元。
❺ 大凌河的水利工程
大凌河流域主要水利工程有宮山嘴水庫、菩薩廟水庫、瓦房店水庫、龍潭水庫、水泉鴿子洞水利樞紐、白石水庫
白石水庫坐落在遼寧省北票市大凌河幹流上,地處朝陽、阜新、錦州三市中心地帶,交通便利,地理環境優越。白石水庫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供水為主,兼顧發電、養殖、觀光旅遊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總庫容16.45億立方米,可控制流域面積17649平方公里。規模列遼寧第三,遼西第一。
大凌河幹流上的以防洪、灌溉、城市供水為主,兼顧發電、養魚等綜合利用並多年調節的大型水利樞紐。位於遼寧省朝陽市北票境內,壩址距北票市區46千米,距義縣縣城45千米。
工程始建於1995年5月,2000年8月正式落閘蓄水,同年年底基本建成。壩址以上集水面積17649平方千米。水庫按500年一遇洪水設計,5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庫總庫容16.45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3.89億立方米,興利庫容8.7億立方米,死庫容1.3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年調節水量5.28億立方米。水面面積約80平方千米。
宮山嘴水庫是一座集防洪、灌溉、發電、養魚、旅遊、休閑、度假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遼寧省大Ⅱ型水庫,綿延18公里,壩址以上河長51.5公里,控制流域面積651平方公里。它修建於1958年9月,1963年末竣工,總庫容1.27億立方米。水庫設計養魚面積1萬畝,1961—1982年累計捕魚497噸,年平均捕魚21.2噸。1982年後,年捕魚量穩定在40噸。水庫建有水力發電站4座,裝機10台,容量為3255千瓦,年發電量達773.86萬千瓦時。水庫按100年一遇防洪標准設計,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庫為多年調節,設計洪水位75.05米。宮山嘴水庫距縣城9公里,坐落在建昌縣宮山嘴鄉的宮山嘴村西大凌河幹流上,故起名為宮山嘴水庫。
菩薩廟水庫位於遼寧省凌源四官營子鎮房申村上三家組,是大凌河西支大川河上一座以灌溉、防洪為主,兼發電、養魚等綜合利用功能的中型水庫。
瓦房店水庫位於遼寧省喀左縣大營子鄉瓦房店村,因此取名。
這座水庫於1976年11月動工,1982年11月竣工。防洪標准50年一遇設計。大壩為粘土心牆沙殼壩,高33.3米,長389.5米,頂寬5米。庫容量3343萬立方米,正常水容量為1380萬立方米。此水庫是灌溉、防洪、發電、養殖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也是該縣最大的水庫。
水庫里養殖著鰱、鯉、甲魚等魚類,每年可捕撈5萬公斤左右。灌溉利用水量為936萬立方米,可灌溉農田3萬多畝。水面為1650畝。
老龍口水庫,位於細河支流,庫址在瓦子峪鄉東四台村。1958年動工,1959年完成攔洪壩和溢洪道主體工程。1975年復修大壩和澆灌乾渠。壩高程105.4米,長470米,高22.4米。水庫設計標准為200年一遇,校核標准為2000年。水庫控制面積210平方公里,總庫容近600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2900多萬立方米,校核5600萬立方米。
靠山屯水庫,是座以防洪為主結合灌溉、養魚的綜合性水庫。位於留龍溝鄉靠山屯大隊。原名群英湖水庫。1960年3月開工,同年9月竣工。設計庫容1460萬立方米,校核庫容2010萬立方米。
紅旗水庫,位於 義縣西南大定堡鄉牌坊村,1970年9月形式,1972年9月竣工。設計庫容684立方米,校核庫容918.6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5萬畝,有效灌溉面積5000畝。設計標准為50年,校核標准500年。
花爾樓水庫,位於義縣城東北稍戶營子鎮花爾樓村。1958年9月動工,同年11月竣工。設計庫容553.5萬立方米,校核庫容834.5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萬畝,有效灌溉面積為5000畝。設計標准200年一遇校核標准500年。
❻ 遼寧省凌源市有幾所高中條件都怎麼樣啊
一中,二中,三高。還有幾所農村的高中,建議去二中。二中管的比較嚴,三高是全封閉版的,我權感覺這樣對學生不怎麼好,而且它是新建的,沒有經驗,不建議去那,一種很有經驗,但管理不怎麼好。二中雖說經驗沒一中多,但也不會太少,而且管理好。農村的幾所高中就不建議去了。
❼ 遼寧省朝陽凌源 北票 喀左 建平 葉柏壽分別有多少鄉鎮,都是那
地區鄉鎮
建平縣共有16個鎮、8個鄉、5個街道
有小塘鎮、奎德素鎮、沙海鎮、深井鎮、榆樹林子鎮、朱碌科鎮、喀喇沁鎮、張家營子鎮、建平鎮、北二十家子鎮、黑水鎮、昌隆鎮、老官地鎮、哈拉道口鎮、青峰山鎮、馬場鎮
還有鄉:三家蒙古族鄉、太平庄鄉、白山鄉、羅福溝鄉、燒鍋營子鄉、義成功鄉、楊樹嶺鄉、青松嶺鄉、熱水畜牧農場、八家國營農場。
街道有:葉柏壽街道、紅山街道、鐵南街道、萬壽街道、富山街道
北票市轄6個街道、7個鎮、18個鄉、2個民族鄉,2個特別管理區,1個農場。:城關街道、南山街道、冠山街道、橋北街道、三寶街道、台吉街道、西官營鎮、大板鎮、上園鎮、寶國老鎮、黑城子鎮、五間房鎮、台吉鎮、長皋鄉、小塔子鄉、馬友營蒙古族鄉、蒙古營鄉、泉巨永鄉、大三家子鄉、東官營鄉、龍潭鄉、哈爾腦鄉、南八家子鄉、章吉營鄉、三寶營鄉、巴圖營鄉、台吉營鄉、北塔子鄉、婁家店鄉、北四家鄉、涼水河蒙古族鄉、三寶鄉,大黑山管理區,下府開發區。
喀左縣有20個鄉鎮:
中三家鎮、公營子鎮、水泉鄉、卧虎溝鄉、甘招鄉、興隆庄鄉、羊角溝鎮、尤杖子鄉、十二德堡鎮、老爺廟鎮、東哨鄉、草場鄉、南公營子鎮、白塔子鎮、平房子鎮、山嘴子鎮、坤都營子鄉、六官營子鎮、大營子鄉。
❽ 誰知道這是凌源哪個水庫,左邊有個小橋,右邊有個小屋
有點像凌源八道溝水庫
❾ 凌源國際酒店怎麼樣
新建成投入使用的,規模不是太大,但是環境不錯,現在基本政府招待很多都是在哪裡了。凌源唯一一家4星酒店,可以說是當地最好的酒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