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動水庫
森林生態系統。
森林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喬木為主,森林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有「綠色水庫」之稱。
森林生態系統是森林生物與環境之間、森林生物之間相互作用,並產生能量轉換和物質循環的統一體系。可分為天然林生態系統和人工林生態系統。
與陸地生態系統相比有以下特徵: 生物種類豐富,層次結構較多,食物鏈較復雜,光合生產率較高,所以生物生產能力也較高。在陸地生態系統中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等方面的功能。
(1)綠動水庫擴展閱讀:
森林生態系統的組成與結構的多樣性及其變化,涉及從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景觀、區域等不同的時空尺度,其中交織著相當復雜的生態學過程。
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尺度上的格局與過程不同,即在單一尺度上的觀測結果只能反映該觀測尺度上的格局與過程,定義具體的生態系統應該依賴於時空尺度及相對應的過程速率,在一個尺度上得到的結果,應用於另一個尺度上時,往往是不合適的。
森林資源與環境的保護、管理與可持續經營問題主要發生在大、中尺度上,因此必須遵循格局-過程-尺度的理論模式,將以往比較熟知的小尺度格局與過程與所要研究的中、大尺度的格局與過程建立聯系,實現不同時空尺度的信息推繹與轉換。
因此,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生態學研究已從面向結構、功能和生物生產力轉變到更加註重過程、格局和尺度相關性。
⑵ 森林為什麼被譽為「綠色水庫」
森林中厚厚的落葉層,以及錯綜復雜的植物根系,組成了巨大的吸水網路,它能夠儲蓄雨水,調節氣候。據測量,在雨季中,有森林的地區的地下蓄水量要比無森林地區多80倍!
大約3000年前的西周時期,我國西北部的黃土高原上曾經有4億~5億畝的原始森林,森林覆蓋率達53%。那時的黃土高原,草木繁茂,鳥獸眾多,黃河水清澈見底,兩岸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因此,黃河成為中華民族的搖籃。以後,由於歷代人的砍伐,森林逐漸減少。現在,黃土高原只有3000萬畝森林,覆蓋率僅為3%,森林的大量消失,使黃河兩岸經常發生自然災害,每年有大量肥沃土壤從黃河中流走;泥沙淤積,使不少地區的河床高出地面,黃河、高原變黃了,大風吹起黃土,使天空也變黃了。歷史事實說明,森林和人類的生存環境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
森林遭到破壞,水土就會流失,這是因為,沒有森林覆蓋的高原,土壤便裸露在風雨之中。土地表面被雨水泡成爛泥稀漿,再經太陽暴曬,就會變硬、龜裂,被風颳走,再遇大雨又會被雨水沖走。土壤是植物生長的基礎,土壤流失了,土地就會變成寸草不生的大沙漠。目前,世界上已經變成沙漠或正在變成沙漠的地區有2000萬平方千米,約相當於兩個加拿大國土的面積。由於森林一片片地消失,沙漠一塊塊出現,就像從地球的身體上一大塊一大塊地剝掉它的皮肉,地球上的耕地面積就會越來越少。
森林不但能保持水土,阻止水災,也能阻止旱災的發生。在雨水多的季節,森林地下積蓄了大量雨水,當天氣乾燥時,這些水又不斷地通過植物的輸導組織輸送到葉面,向天空中蒸騰,形成水汽,水汽升上高空,遇到冷空氣,就變成雨水落下來。因此,森林又被譽為「綠色水庫」。
⑶ 綠色水庫這種說法
雨水降落到森林後,首先會受到樹冠的阻留,順著樹幹流到地面後,再被盤根錯節的版樹根纏住,又因權森林土質疏鬆,一部分水又滲入地下,成為地下水,這樣從地表直接形成徑流的水就減少了許多.可見森林能涵養水源,因此有「綠色水庫」之稱.
故選C
⑷ 什麼是綠色水庫
「天然林又稱原始森林,經過上百年的生長、發育,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生態平衡環境,它一旦被破壞,很難再恢復元氣。茂密的森林具有高度的蓄水、保持和降低徑流流速的功能。這是人工林的功能替代不了的。」 「天然林自上而下分布的多層次性,使雨水經過灌叢疏林帶時,會被截流一定流量;經過暗針葉林時,雨水會被截流5~10%;雨水每經過一層林地,就會被減少一定徑流,當雨水流到山谷後,幾乎就沒有什麼徑流了。如果再加上各種水利樞紐工程的攔蓄水量和水庫的分洪量,那麼再大的洪水量也會大大減少。以四川西部、岷江上游為例,根據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與四川林科所在海拔3400米,坡度20°~30°,200年的雲杉、冷杉林中多年定位測定研究結果表明:林冠和苔蘚、枯枝落葉的最大攔蓄降水量為10~15毫米,0~100厘米深度土壤的攔蓄水量約為250~300毫米,這兩項相加,則得有林地最大攔蓄水量為260~315毫米。另據測定,有林地較皆伐跡地(無林)可多攔蓄降雨徑流量為150~200毫米。」1993年,馬雪華多年的研究成果,被成都科技大學的科研人員用最新的森林火災模擬方式再次論證,充分證實了綠色水庫的獨特功能。我的答案你滿意嗎?
希望採納
⑸ 下列哪一生態系統被譽為「綠色水庫」( )
【答案】C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有」綠色水庫「之稱的不是濕地生態系專統屬,濕地生態系統有」地球之腎「之稱,故A錯;有「綠色水庫」之稱的不是草原生態系統,故B錯;森林生態系統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故有」綠色水庫「之稱,所以C選項正確;湖泊生態系統沒有」綠色水庫「之稱,故D錯。
考點:本題考查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意在考查考生對相關知識的識記能力和理解能力。
⑹ 中國的綠色水庫在哪個
森林生態被稱綠色水庫,所以說保護環境特別重要。綠色水庫」中的明珠——金秀鎮,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所在地金秀鎮,就坐落在這「綠色水庫」的中央。
⑺ 綠色水庫之稱的是
答:城市生態系統中人類起重要支配作用,植物種類和數量少,消費者主要是人版類.
農田生態權系統是人工建立的生態系統,人們種植的各種農作物是這一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員.
森林生態系統分布在比較濕潤的地區,動植物種類繁多.森林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有綠色水庫之稱.
故答案為:
⑻ 濕地生態系統被稱為綠色水庫
A、森林生態系統分布在較濕潤的地區,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凈化空氣、消除污染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有「綠色水庫」、「地球之肺」之稱.A錯誤;
B、濕地生態系統具有蓄洪抗旱、凈化水源的作用,被稱為「地球之腎」,B錯誤;
C、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統一的整體.海洋生態系統由海洋生物和它們生活的環境組成,C錯誤;
D、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這說明生態系統其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D正確.
故選:D.
⑼ 什麼被稱為綠色水庫
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