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水庫銀魚

水庫銀魚

發布時間: 2021-01-14 02:32:17

『壹』 岳城水庫有什麼魚

大銀魚
岳城水庫是國家級大型水庫,總庫容13.2億m3,水面面積近2700 hm2,水質良好,水質肥沃,是魚專類的天然棲息屬地、繁殖場。為增加當地漁民經濟收入,省漁政部門積極籌措增殖放流資金,開展漁業增殖活動。這次投放的大銀魚,屬我國名貴經濟魚類,其通體潔白、肉嫩鮮美,被稱為「水中人參」,屬於低脂肪、高營養的水產品。本次投放,共投入大銀魚受精卵3000萬粒。據估算,到2009年底,體長最少可達25cm,產量可達170餘噸,

『貳』 生物入侵者有哪些

生物入侵者其實就是指外來入侵物種。
薇甘菊: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內伶仃島版,「植權物殺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已成不可阻擋之勢。往日濃陰蔽日、綠樹搖曳的島上,長滿了薇甘菊。它們宛如一張張巨網,黑壓壓地籠罩在美麗的荔枝樹、芭蕉樹、相思樹上。樹木因為沐浴不到陽光而無聲無息地死去,鮮花和綠草因為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而枯萎,島上的土地正蛻變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譽的內伶仃島,可能會被薇甘菊毀於一旦。
這個令人恐怖的「植物殺手」原產於中、南美洲。80年代,薇甘菊傳到東南亞,給種植香蕉、茶葉、可可、水稻等經濟作物的農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90年代初,薇甘菊的魔腳踏上了我國海南島的土地。幾年後到達了深圳,在深圳寶安一片4 000畝的人工山林里,幾乎80%的山林遭到了薇甘菊的蹂躪。一些杉樹林已被薇甘菊封殺,一些山頂已被薇甘菊完全覆蓋。
科學家把這種類似薇甘菊的事件,稱為「生物污染」。它指某種有害的外來生物侵入並造成原有生態的破壞。與化學污染不同,外來生物可以不斷地增殖並擴散到新的地方,還能逐步適應新的環境並占據優勢,從而危及本土物種。

『叄』 冬季小型水庫怎麼打撈銀魚

(一)銀魚捕撈時期
實踐證明,銀魚漁業是優質高效漁業。但如何保證銀魚漁業持續高產高效呢?筆者認為,安排合理的捕撈期,科學利用其群資源是極其重要的途徑。因為銀魚種群是由一個世代組成的簡單群體,所以,合理利用其種群資源,必須做到:
1.種群達最大生物量時捕撈 種群生物量是種群尾數和個體體重的乘積。種群生物量受種群補充量和減少量對比關系變化的影響。補充量大於減少量,生物量就增加;補充量小於減少量,生物量就減少;補充量相當於減少量,生物量就呈穩定狀態。補充量是由發生量和生長量決定的;減少量是自然死亡和捕撈的結果。所以,種群生物量的變化是發生、生長、死亡3個過程相互作用的結果。這3個過程又都與種群本身生物學特性、外界環境和人類活動緊密相關。因此,在環境條件相對穩定的情況下,非捕撈死亡的自然死亡率通常變化不大,故發生量和生長量則成為決定種群生物量大小的主要因素。足夠的親魚量是豐厚世代發生量的物質保障。所說的足夠的親魚量,是指能產生在環境容量許可范圍內,正常生長、發育的下一世代最大發生量的親魚數量。這個足夠的親魚量值,須根據各水體及其漁業的具體情況在生產實踐中進行科學測試而定。生長量是指體重增長量。銀魚屬於性成熟早、世代交替迅速的魚類,如前所述,銀魚幼魚階段生長極為迅速,先是體長快速增長,然後是體重的快速增長,至生長拐點後,體長、體重的增長速度都趨緩慢,性腺開始發育,此時的種群生物量最大,是進行漁業捕撈比較合理的時機。此後,因生長速度逐漸變慢,增長量逐漸變小,種群生物量會由於自然死亡而越來越小,造成資源浪費。例如,太湖大銀魚應在7月齡(10月份)捕撈為宜,春宗群則在5.5月齡(9月份)捕撈為好。
2.合理安排漁獲季節,充分利用餌料資源 浮游動物是銀魚的主要餌料資源,其中撓足類、枝角類是幼、成魚的主要食物。銀魚通過一系列生理生化過程,將餌料轉化為自身的組成部分,形成優質的魚產品,為漁業所利用。因此,充分利用環境中的餌料資源,是提高水體生產力和漁業產量的重要因素。大量的調查證明,湖泊、水庫等大、中型水體中的枝角類、撓足類等浮游動物的生物量是隨著季節而變化的,其高峰期通常出現在夏季,春秋兩季次之,冬季最少。所以捕撈生產最好避開夏、秋季節,以便充分利用餌料資源,實現最大限度的餌料轉化。一般來說,秋末冬初進行漁業捕撈較為合理。
3.捕撈要避開繁殖期 繁殖是銀魚種群發生補充量的過程,如果繁殖期內進行捕撈生產,勢必影響其產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仔魚的成活率,從而導致補充群體數量減少和漁業產量降低,因此,不宜在繁殖期內進行捕撈生產。
綜合考慮銀魚繁殖、生長和餌料資源充分利用等因素,把銀魚的捕撈時間安排在9一11月份比較合適,北方可適當提早些,在冰封前捕撈,南方地區可適當延後些,在10一l1月份捕撈均可。
(二)漁具漁法
銀魚漁業的漁具,主要是網漁具類,目前使用較多的是銀魚拖網、銀魚圍網和小絲網。
1.銀魚拖網
(l)雙船對拖網:此網為雙翼雙囊,用聚乙烯網布按生產需要的大小規格,裁剪後縫制而成。全網分為兩部分,各有一翼一囊,分別由兩只船裝備。作業時連接成一體,兩船同時拖拉,見圖14。雙船對拖網拖速較慢,捕撈銀魚效果較好,漁獲物中銀魚約佔90%,其他小型魚蝦類佔10%左右,太湖80年代l對60噸級的漁船最高日產量為250千克左右,一般日產量為150—200千克。太湖、巢湖等長江中下游大型湖泊,大多使用此網捕撈太湖新銀魚等小型銀魚。
網具:現以60噸級漁船用網為例說明各部分規格和結構:
網衣:由豎桿頭、上下片、槽底、囊網4部分組成。豎桿頭在囊網的內側,具有確定網高的作用,網衣中央長度為27.77米,兩邊長為26.2米,寬為3.3米,呈箭頭形狀。網衣下另是以槽底為界,縫合在槽底和豎桿頭上方的為上片,縫在下緣的為下片。各片均呈三角形,其長邊長度為58.8米,短邊長為26.2米,另一邊長為48.7米。槽底網是翼網和囊網的縱長網衣,一端呈尖形,長邊長度為60米,兩短邊為58.8米,寬為2.4米。囊網由3幅網布縫合而成,各片網布均呈切角三角形,長邊長度為4.17米,另兩邊分別為2.49米和1.2米。
綱索:由上下綱、上下緣綱、吊綱、上下幫綱、叉綱、曳綱和綳綱組成。上下綱為三股左捻聚乙烯繩,其直徑2厘米,長度為49.5米,上綱無沉子;上下緣綱為三股右捻聚乙烯繩,其直徑0.4厘米,長50米,縫合在網衣上;吊綱直徑0.25厘米,是用三股左捻聚乙烯繩兩條合並而成,長10厘米,一端系在上下綱上,另一端系在緣綱上,上下吊綱各用500條;上下幫綱是用聚乙烯多股散繩將破舊網衣纏繞而成,直徑0.25厘米,長35米,分別綁在外側網的上下緣30米,餘下5米作為叉綱;叉綱為青竹蔑條搓絞製成,直徑7厘,長90米,一條。綳綱為青竹蔑條搓絞製成直徑4厘米,長55米,一端系於曳綱上,另一端系於船尾舷柱上,在作業中起船與網的聯系作用。
浮子和屬具:分別有浮子、浮標筒、浮桶、中央撐桿、綱索連接插銷。浮子是用毛竹製成,直徑4厘米,長40厘米,兩端各有一小孔,用細繩拴在吊綱上,每口網4個。浮標簡以毛竹做成,直徑5厘米,長40厘米,一端有2個小孔,用長7—8米的細繩將其系在囊網上,作為觀察網位和起袋取魚的標志。浮桶由杉木製成,呈橢圓盆狀,長80厘米、寬60厘米、高25厘米,作業時聯在網上,用以增強網的浮力。
中央撐桿為毛竹製成,直徑4.5厘米,起連接兩船網具和支撐網上高度的雙重作用,長度2.5—3.5米,每船一隻。
綱索連接插銷,用硬木製成,圓柱形,長20厘米,大頭直徑6厘米,小頭直徑5厘米,在叉綱和曳綱連接處作插銷用,每船一隻。
漁法:現以60噸級漁船為例。首先,選好放網地點,定好拖捕方向。然後,兩船一邊航行,一邊做好放網准備。先將曳綱和叉綱用連接插銷連接好,然後將曳綱的另一端繞過主桅根部,系在左右舷使風樑上,用木棒插入,將其暫時固定,另一端系在曳綱的1/2處,待各綱索連好後,將網具依序堆放在放網舷側的甲板上,同時連接好浮標筒、撐桿等屬具。最後將中央撐桿縱向堆放在最上面,等待下網。船達放網地點後,主船發出信號,副船即行靠攏,靠攏後副船速將中央撐桿遞給主船,隨即依?即:東北風時向西施,東南風時向北拖,南風時也向北拖。速度保持在每小時2.5公里左右。速度過快網身會起浮,過慢網則吃泥,捕撈效果不好。拖捕1—2小時即可取魚,主船放出舢舨或快艇,駛至囊網上方浮標筒處,撈起浮標,拉上囊網,解開網底繩,倒出漁獲物,然後紮好囊袋口,繼續拖捕。取魚時,不停船,不減速,照常拖捕。調換捕撈地點或結束捕撈生產時,需要起網。起網時,主船發出信號,兩船減速慢行,分別放出舢舨或快艇,先將囊袋中的漁獲物取凈,再解開兩中央撐桿的系繩,分別將網收入舢舨內,大船隨即拋錨定位,拉進曳綱和綳綱,舢舨也回到大船旁,先將叉綱拉上,再一邊清洗網具一邊將網拉上大船,最後把撐桿拉上,起網結束,兩船起錨開航。
雙船雙拖是銀魚漁業的專用漁具漁法,已有200—300年歷史,實踐證明效果很好。它具有如下特點:(1)操作簡易,如前方有障礙物時,兩船可以相互示意,偏轉一個角度改變航向,繼續拖捕,不需起網,能充分利用時間,可整天生產。(2)勞動強度低,只需按時放舢板至囊網處取魚即可。(3)結構簡單,便於操作。船級不同,其所用網具的規格大小和所需網布料也不同。
(2)其他拖網:銀魚移馴技術的推廣、普及和銀魚產品價格的逐年提高,促進了銀魚漁業的迅速發展。廣大漁民為取得更高的效益,在生產實踐中根據各自水體的具體情況,不斷改進漁具漁法,在傳統漁業的基礎上,創造出多種多樣的拖網漁具漁法,如雙船單網、單船單網、單船雙網、單船三網等。盡管漁具規格大小不同,但結構大同小異;然而漁法卻各不相同。
(1)網具:這些拖網一般都較小,為無翼(或有翼)單囊,前大後小,網口寬2—20米,網高0.8—4米,網長10—30米,囊網長l一4米,由上下身網、左右側網和囊網5部分組成,全部由上述聚乙烯網布裁剪縫合而成。
(2)漁法:雙船拖單網生產時,先將曳綱在主船上盤好,撐桿、身網、囊網依序放在主船上。到達放網地點後,兩船靠攏,主船將一條曳綱交給副船,連接在副船的舷環上,另一條曳綱系在主船的舷柱上,然後主船不動,副船向左前方慢行,主船將囊網、身網依次推入水中,再將網上的撐桿上端連結在上綱上,投入水中,撐桿靠沉子直立於水中,兩船按預定航向慢行,網口張開,形成一個掃水面,兩船保持一定距離等速前進,銀魚則隨著湖(庫)水源源不斷地進入網內。捕撈較深水層的銀魚時,沉子可根據需要適當加大。
起網時,主船發出信號,兩船減慢航速,先將網內漁獲物取凈,然後兩船分別收拉曳綱。收完後,將副船網的一端繩頭拉到主船上,兩人同時在主船上起網,先將撐桿連同撐桿下端的沉子一起收放好,再起身網和囊網,完成起網。此法一般在較大水庫的敞水區使用效果較好。
單船單網、單船雙網、單船三網拖捕時,船網通常較小。單船單網是將曳綱系在船尾的舷柱上,然後將網緩緩放人船後水中進行捕撈,網和船的距離在15—20米。
單船雙網是用竹竿將網具分別撐架在船左右舷之外15米處水中進行捕撈。
單船三網是上述兩種漁法的結合。
這些漁法因船網較小,機動靈活,中小型水庫使用較多。
2.銀魚圍網:
(l)網具:銀魚圍網為中小型圍網,呈長帶形,無囊,長80一150米,高4至10米,由聚乙烯網布縫合而成。上綱加有浮子,用舊網衣包裹的小石子附於下綱作為沉子,或下綱用粗綜繩作沉子。
(2)漁法:銀魚圍網一般以5—8人操作。作業時將網的一端固定在岸上、網具置於小船上,然後1人搖榴,1人將網具依次投入水中:三麵包圍湖(庫)岸,將銀魚圍於其中,接著在岸上兩邊同時收拉曳綱和上下綱,逐漸縮小包圍圈,使銀魚集中在網的中央進行撈取。取完銀魚後收起網具,轉移捕撈場所。
此漁具、漁法適宜在沿岸平坦或有緩坡的淺水湖(庫)區作業,捕撈效果較好,漁獲物中90%以上是銀魚。一般網產10—40千克,最高可達80千克。
3.小絲網(掛網)
小絲網屬刺魚網,是定置漁具。作業時將網直立成垣牆狀,設置在銀魚分布區,使活動的銀魚刺於網目內或纏繞於網衣中被捕獲。此網高1米左右。可以浮在水面,叫浮網;也可沉於水中,叫沉網。
(1)網具結構:小絲網由網衣、上下綱、浮子、沉子4個部分組成。網衣為直徑0.1—0.2毫米的尼龍膠絲結成。上下綱和緣綱為3毫米的聚乙烯線兩根合並製成。浮於是用泡沫塑料切成的矩形塊。沉子用鉛片剪成。網目大小一般為0.6—2.5厘米,網長可根據需要而定,一般為數十米;通常每一浮子壓5目,間隔11目;每一沉子壓2目,間隔6目。根據需要可增減浮子或沉子的數量而做成浮網或沉網。
(2)漁法:船達捕撈地點後,1人搖櫓驅船向前,1人立於船頭手持穿掛絲網上綱的竹竿,隨著船的緩慢航行,先將浮標竹放入水中,再依次將網放下,每條網兩端以泡沫浮塊作為標志。放完一條,繼續放第二條,一般每次連續投放25—50條(每條網的上綱,相互連接成一體),全部放完後,放下浮標竹竿,漁船返回。收網取魚時間依當時資源量等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在放網後10一12小時收網。收網時,驅船至浮標竹竿處,1人搖櫓,1人取回浮標竹竿,提起上綱,一面將上綱穿人竹竿,一面摘取漁獲物,然後將全部網衣收取到船上,每條網一串,依次疊放在船上,全部收完後,漁船返回,准備下次放網。
此漁具、漁法具有成本低、勞力少、操作方便、作業靈活、產量較高等優點,廣泛使用於湖泊、水庫,是捕撈大銀魚的有效漁具、漁法。
除上述漁具、漁法外,小兜網捕撈大銀魚效果也較好,太湖等大中型湖泊使用較多。近兩年來,利用銀魚垂直分布晝夜變化和趨光性等特點,夜間使用光誘捕撈漁法也取得較好效果,新安江水庫用此漁法,每晚最高產量l網可達53千克。

『肆』 宜興有哪些免費旅遊景點

1、龍背山森林公園

門票:公園免費開放,公園內的文峰塔登塔需另付10元。

中國陶都陶瓷城是目前我國最大的以宜興紫砂文化為特色,以紫砂陶、日用陶、工藝陶、化工陶、建築陶為核心的綜合性陶瓷商貿城,去了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緊接著就可以去中國陶都陶瓷城淘一個紫砂壺回去給家裡的長輩當做伴手禮了。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