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系統的特徵有哪些

生態系統的特徵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1-18 04:36:37

⑴ 濕地生態系統的特徵有哪些

濕地的生態系統是一個很復雜的生態系統,要想很好的利用這種特殊的生態地,就要了解其的特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更充分的利用起這片奇特的土地。

濕地生態系統的具有多樣性的生物體。由於濕地是陸地與水體的過渡地帶,因此它同時兼具豐富的陸生和水生動植物資源,形成了其他任何單一生態系統都無法比擬的天然基因庫和獨特的生境,特殊的水文、土壤和氣候提供了復雜且完備的動植物群落,同時,濕地生態系統對於它對於保護物種、維持生物多樣性具有難以替代的生態價值。

濕地的生態系統十分的脆弱。在濕地生態系統中,水分、土壤、氣候這三者之間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時這也是形成了濕地生態系統環境的主要元素。濕地生態系統中,每個因素的改變,都會是其生態系統發生改變,特別是濕地的水文因素對其的影響最為重要,當其受到環境的改變和干擾時,就會對濕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產生很大的破壞,對生活在其境內的生物群落結構體造成重要的影響。

濕地生態系統具有高效的生產力。生活在濕地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大都是比較低級的生命體,但是就是這些的生態體每年能產蛋白質9g/m2,是陸地生態系統產生蛋白質總數的3.5倍。

濕地生態系統對大自然的貢獻是綜合性的。濕地具有調蓄水源、調節氣候、凈化水質、保存物種、提供野生動物棲息地等基本生態功能,同時對與人類世界的工業、農業、能源、醫療業等各方各面的影響也是十分重要的,是人類物種研究和教育的重要基地、為人們提供了旅遊等方面的良好的經濟效益。

濕地生態系統具有很好的適應性。濕地生態系統脆弱性表現的特殊形態就是生態系統的易變性,當濕地中的水量減少,甚至是乾涸時,濕地生態系統就會演變為陸地生態系統;當濕地中的水量增加時,濕地生態系統又演化為以濕地為主要的生態系統,這也就證明了水文對濕地生態系統的重要影響力。

陸地生態系統與水域生態系統通過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以及信息傳遞等方法,將兩者之間的關系聯系起來,就形成了濕地生態系統。自然界中陸地、水體和大氣相互平衡後,得出的產物就是濕地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具有豐富的陸生與水生動植物資源,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單位生產力最高的自然生態系統。在調節徑流、維持生物多樣性、蓄洪防旱、控制污染等方面,濕地生態系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濕地是地球上儲備淡水資源的重要蓄積地。水是自然生態系統中,生命存在不可缺少的要素,人類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用水、工業生產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除少量開采地下水外,均來源於濕地,濕地也是地下水的主要來源。由於濕地生態系統特殊的生態特性,使其在內部植物生長、促淤造陸等生態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無機碳和有機碳,由於缺乏得當的微生物活動體,使得其土壤在吸引和釋放二氧化碳方面的工作進行的十分緩慢,這些事件反而對其內部碳的固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其形成良好的、富含有機質的濕地土壤和泥炭層。

由於濕地的水流速度非常的緩慢,對生長在濕地中的植物、微生物和細菌等生物,有很好的物理過濾、生物吸收和化學合成與分解等轉換功效,對包含在其內部的污染物和有毒物質有很好的吸收、分解或轉化功能,更有利於物質的沉積,從而做到對水資源的良好凈化功能。

⑵ 生態系統具有哪些結構與功能特性

生態系統是各種生物與其周圍環境所構成的自然綜合體。所有的物種都是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在生態系統之中,不僅各個物種之間相互依賴,彼此制約,而且生物與其周圍的各種環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從結構上看,生態系統主要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所構成。生態系統的功能是對地球上的各種化學元素進行循環和維持能量在各組分之間的正常流動。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態系統組成、功能的多樣性以及各種生態過程的多樣性,包括生境的多樣性、生物群落和生態過程的多樣化等多個方面。其中,生境的多樣性是生態系統多樣性形成的基礎,生物群落的多樣化可以反映生態系統類型的多樣性。

⑶ 生態系統有什麼特性

生態系統與其他系統不同,它既包含了生物系統又包含了環境系統。一般說,生態系統是指一定范圍內的生物與環境的總和。
廣義地講,由三要素組成,用公式表示為:
生態系統=人類系統+生物系統+環境系統
狹義地講,由二要素組成,用公式表示為:
生態系統=生物系統+環境系統
其中:
生物系統=動物系統+植物系統+微生物系統
環境系統=光+熱+水+氣+土+……
但環境系統是相對於生物系統劃分的,當研究特定的生物系統時,也將其他生物系統劃入環境系統。所以環境系統可由非生物要素組成,也可由生物要素與非生物要素混合組成。
生態系統具有平衡態、非平衡態,非平衡穩恆態(定態)、穩定態與非穩定態的基本特性
具體內容比較復雜,可查詢生物系統的基本特性和環境系統的基本特性,綜合起來就是生態系統的基本特性

⑷ 森林生態系統的特徵有哪些

森林生態系統是地球上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在維持地球與生態平衡中起內著關鍵的無法替代的作用,它是容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環境條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認識的提高,人們發現森林的生態功能價值將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顯現,是人類持續發展所必不可少的。

森林生態系統指以森林為主要生產者的陸地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是陸地生態系統中面積最大、結構最復雜、功能最穩定、生物量最大的生態系統。其基本特徵如下:

(1)為濕潤氣候下演替所形成的頂極平衡狀態,生物種類及其生活型類別最豐富,系統最基本的成分是喬木和其他木本植物。

(2)層次結構、層片結構和營養結構復雜,食物鏈縱橫交叉構成復雜的食物網,環境空間以及營養物質利用充分。

(3)生產力最高、生物量最大(大約是陸地生物量的90%)。

(4)對自然環境具有很強的自然調節能力,特別是調節氣候、涵養水源、凈化空氣、保持水土、防風固沙、吸煙滯塵、改變區域水熱狀況等方面有著突出的作用。此外,對人類生產和生活也具有重要意義。

森林生態系統可按植被類型的不同加以區別為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溫帶落葉闊葉林生態系統、寒溫帶針葉林生態系統,等等。

⑸ 生態系統的三大功能和特點

生態系統的三大功能分別是能量流動、物質循環、信息傳遞。

1、能量流動有兩大特點分別是能量流動是單向的和能量逐級遞減。

2、物質循環是指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推動著各種物質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間循環。這里的物質包括組成生物體的基礎元素:碳、氮、硫、磷,以及以DDT為代表的,能長時間穩定存在的有毒物質

3、信息傳遞是指物理信息(physical information)指通過物理過程傳遞的信息,它可以來自無機環境/也可以來自生物群落,主要有:聲、光、溫度、濕度、磁力、機械振動等。

(5)生態系統的特徵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生態價值

1、潛在價值

潛在價值指的是人類尚不清楚的價值。

2、直接價值

直接價值包括對人類的醫葯、仿生、文藝、旅遊等非實用意義的價值。

3、間接價值

間接價值亦稱「生態功能」,指的是對生態環境起穩定調節作用的功能,常見的有:濕地生態系統的蓄洪防旱功能、森林和草原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遠大於直接價值。(穩態與環境125~126)

二、生態系統的組成

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其中生產者為主要成分。不同的生態系統有: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分為湖泊生態系統、池塘生態系統、河流生態系統等)、農田生態系統、凍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

其中,無機環境是一個生態系統的基礎,其條件的好壞直接決定生態系統的復雜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豐富度。

生物群落反作用於無機環境,生物群落在生態系統中既在適應環境,也在改變著周邊環境的面貌,各種基礎物質將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緊密聯系在一起。

而生物群落的初生演替甚至可以把一片荒涼的裸地變為水草豐美的綠洲。生態系統各個成分的緊密聯系,這使生態系統成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機整體

⑹ 生態系統的特點有哪些

1以生物為主體,有整體特徵。
2復雜有序的層級系統
3開放的熱力學系統
4有明確回功能和服務性能
5受環境答的影響,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相互適應
6環境的演變與生物進化相聯系
7自我維持功能與調控功能
8有一定的負荷力或承載力
9動態,生命的特徵,有其發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
10可持續發展的特性。

⑺ 生態系統的基本特性是什麼

我是環保總局的,回答你的問題:
生態系統與其他系統不同,它既包含了生物系統又回包含了環答境系統。一般說,生態系統是指一定范圍內的生物與環境的總和。
廣義地講,由三要素組成,用公式表示為:
生態系統=人類系統+生物系統+環境系統
狹義地講,由二要素組成,用公式表示為:
生態系統=生物系統+環境系統
其中:
生物系統=動物系統+植物系統+微生物系統
環境系統=光+熱+水+氣+土+……
但環境系統是相對於生物系統劃分的,當研究特定的生物系統時,也將其他生物系統劃入環境系統。所以環境系統可由非生物要素組成,也可由生物要素與非生物要素混合組成。
生態系統具有平衡態、非平衡態,非平衡穩恆態(定態)、穩定態與非穩定態的基本特性
具體內容比較復雜,可查詢生物系統的基本特性和環境系統的基本特性,綜合起來就是生態系統的基本特性

⑻ 自然生態系統的特徵是什麼

由於地球表面生態環境極為復雜,具有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氣候等,因而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生態環境。根據植被類型和地貌的不同,陸地生態系統又可分為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等。水生生態系統按水體理化性質不同可以分為淡水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自然生態系統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徵:

1.開放性。生態系統是一個不斷同外界環境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的開放系統。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是單向流動,即從綠色植物接收太陽光開始,到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以各種形式的熱能消耗、散失為止,不能再被利用形成循環。維持生命活動所需的各種物質,如碳、氧、氮、磷等元素,以礦物形式先進入植物體內,然後以有機物的形式從一個營養級傳遞到另一個營養級,最後有機物經微生物分解為礦物元素而重新釋放到環境中,並被生物的再次循環利用。生態系統的有序性和特定功能的產生,是與這種開放性分不開的。

2.運動性。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統一體,總是處於不斷運動之中。在相互適應調節狀態下,生態系統呈現出一種有節奏的相對穩定狀態,並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變化表現出一定的彈性。這種穩定狀態,即是生態的平衡。在相對穩定階段,生態系統中的運動(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對其性質不會發生影響。因此,所謂平衡實際是動態平衡,也就是這種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條件的變化而呈現出的一種富有彈性的相對穩定的運動過程。

3.自我調節性。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在不斷與外界進行能量和物質交換過程中,通過自身的運動而不斷調整其內在的組成和結構,並表現出一種自我調節的能力,以不斷增強對外界條件變化的適應性、忍耐性,從而維持系統的動態平衡。當外界條件變化太大或系統內部結構發生嚴重破損時,生態系統的這種自我調節功能才會下降或喪失,以致造成生態平衡的破壞。當前,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就在於破壞了全球或區域生態系統的這種自我適應、自我調節功能。

4.相關性與演化性。任何一個生態系統,雖然有自身的結構和功能,但又與周圍的其他生態系統有著廣泛的聯系和交流,很難截然分開,由此表現出一種系統間的相關性。對於一個具體的生態系統而言,總是隨著一定的內外條件的變化而不斷地自我更新、發展和演化,表現出一種產生、發展、消亡的歷史過程,呈現出一定的周期性。

⑼ 農業生態系統有哪些特點

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農業生態系統是自然因素和人類農業生產活動綜合作用下形成的復雜系統:農業生產的自然再生產過程並不完全是自然進行的,它是按照人類的意圖,通過一定的科學技術手段,進行定向的變化和發展的。也就是說,生態系統范圍內的物質種類,只能符合人類的要求(可食或可用)才予以扶持和發展,而對於妨礙此類生物正常生長發育的其他生物種群,則採取抑制或殺滅的手段。

2.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較自然生態系統簡單:人類為了追求高產,往往以單一的高產作物和家畜品種代替豐富多彩的自然生物種群,所以,系統內的動、植物種類明顯減少,食物鏈也變得單純而簡短了。

3.農業生態系統是一種開放系統:農業生態系統生產出來的產品大部分輸出系統外,被人類所利用。同時,為了維持系統內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的正常進行,人類必須從該系統外輸入各種有機、無機物質,如肥料、農葯等,這樣就形成了輸入輸出關系,呈現出開放性。

4.農業生態系統需要提供輔助能源:農業生態系統除了主要依靠太陽輻射能以外,還需要人類提供輔助能源,如機械、化肥、農葯、排灌、收獲、運輸、貯藏和加工等。而自然生態系統則以太陽能為唯一的能源。

5.農業生態系統單位面積土地的凈生產量顯著高於自然生態系統:由於人類採取各種技術措施,選用高產良種,使栽培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全世界耕地的平均光能利用率為0.2%左右,我國主要農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已達到0.4%,而自然生態系統的光能利用率還不到0.1%。

⑽ 生態系統的我主要特徵是什麼

一、生態系統是動態功能系統.生態系統是有生命形態存在並與外界環境不斷進行物質交換和能量傳遞的特定空間.
二、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區域特徵.
三、生態系統是開放的「自持系統」.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