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態水稻
1. 曰本適合水稻生產的自然條件是什麼
處於亞熱帶季風區,陽光雨水充足。
2. 日本的水稻種植和亞洲各國有什麼不同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LNK198001006.htm
自己抄看看吧襲,主要是氣候問題
3. 日本如何種植水稻
1.低成本乘座插秧機。過去乘座式插秧機售價均在150萬日以上,有的高達300萬日元, 這對於稻米需求降低、稻米生產成本過高的日本,降低插秧機的售價也是稻農所追求的。2000年日本生產的插秧機中,實現乘座式功能、步行式價格是機具發展目標之一。目前日本各大公司生產出相應的四行乘座式機型洋馬PE一1、久保田SPJ40A、三菱MPR42、井關PP4等,這些機型的價格均在70萬日元左右。
2.免耕插秧機。這類機型帶有淺栽旋耕裝置,有行旋耕及全幅旋耕兩種,在旋耕的同時進行插秧,可以解決季節緊張及降低農本的問題,在我國多熟制地區可以試驗、應用。
3.施肥插秧機。這種機型使用的肥料狀態有液肥及粒肥兩種,施肥方式有單層及雙層兩種,單層的僅在行邊側施,雙層的是側施加行中深施,側施肥為速效肥,深施肥為緩效肥。由於這類作業機具將施肥、插秧一次完成,肥效高,增產效果顯著,日本已推廣應用了30%以上,我國北方地區也正在試用之中。
4.環保插秧機。為了降低農葯污染, 三菱公司推出MKP610型插秧機,機上裝有再生紙滾筒,邊在水田中鋪再生紙,邊插秧,秧苗栽插時穿過再生紙插入土中, 它可以抑制雜草的生長以及隔斷菌核的遊走而產生的病源,大大降低農葯應用的污染, 是水稻有機栽培的有效途徑之一。
5.密植插秧機。日本插秧機行距固定為750px和825px兩種,栽插密度均不超過2萬穴/666.7m2。為了適應優質米品種及進一步提高產量的需要,1 996年開始研究密植插秧機,井關、洋馬、三菱農機與科研機構已開發出此類產品。這類產品的特點是在高速雙排行星輪系的種植機構上,設置了秧爪左右擺動機械, 實現一組秧針各插一行的要求, 原來的6行機成為12行機。密植型插秧機有兩種機型,它們的密度分別是: 1 8 C in X18Cm、16.5Cm X 15Cm (行距X株距), 相應的密度2.06萬穴及2.7萬穴/666.7m 。這種栽植方式有些類似於我國南方稻區20× 20am的常規規格, 但似乎與寬行窄距的水稻種植模式相悖。
6.單株苗插秧機。其工藝路線為: 由單粒播種機把種子連續播在無紡布帶子上,繞成700px直徑的圓盤,放在水稻栽培設施內用肥水育苗,至3~4葉時, 把成苗的圓盤帶懸掛在插秧機上, 由插秧機插入水田中, 這種機型是否可應用於我國雜交稻的栽培,值得進一步探討。
7. 高工效插秧機。高速插秧機雖然理論效率
較高,但輔助的裝秧工時較多。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 是採用無紡布的毯狀育秧法,育成6m長的秧帶,然後捲成盤狀,掛在插秧機秧箱上進行栽插, 秧帶的長度是現在58Cm長秧塊的10倍,可以在一段時間內不停機裝秧,由此來提高工效,這種方式的插秧機已有GPS衛星導航無人駕駛試驗機型出現。另一種正在開發的機型是機器上設有直線行駛系統,機器靠行後, 駕駛員不再操縱方向盤, 即可騰出手來在機器行駛過程中進行裝秧作業, 這類機器採用盤育秧秧苗, 提高了四輪驅動底盤的技術含量,造價比常規貴1 O%左右。
二、直播機械化新技術
日本20世紀90年代開發了較多的水直播機及早直播機型, 近年來又開發了環保型直播機。先用播種成型機,把水稻種子播在再生紙上, 用無紡布固定成穴,然後用乘座型直播機, 把再生紙鋪放於稻田中, 實現了除草、滅菌、減少農葯使用的有機栽培。
三、水田中耕除草新技術
在世界關注有機栽培的大環境下, 日本水稻種植又強調機械中耕除草技術,減少化學農葯的使用。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其創新的重點除了行間除草外還增加株間除草機構— — 擺動式精密除草機, 擺動幅度4 0mm,頻率5~7HZ。
中國有機農業網
4. 日本農業特點
日本的來農業地域類型屬源於水稻種植業。有以下特點:
1、小農經營。亞洲的水稻生產主要以家庭為單位,由於人均耕地少,每戶耕種的田地很少。
2、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
3、機械化水平低。
4、水利工程量大。
5、科技水平低。
(4)日本生態水稻擴展閱讀:
日本的自然環境
1、位置:
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西臨日本海,東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陸地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其他7200多個小島嶼組成,因此被稱為「千島之國」。
2、氣候:
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具有海洋性特徵,所處位置受到季風及洋流交匯的影響,因此也降雨充沛。
3、地形:
多山,山地成脊狀,把國土面積分為成太平洋一側和日本海一側。因為日本群島地處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活動劇烈,國內多火山。
4、水文:
以季風氣候為主,降水集中且降水量多,流量少,冬季則小。
5. 日本的水稻種植和亞洲各國有什麼不同
日本是一個狹長島國,人多地少,耕地不連片,地塊小、分散。1947年—1950年實行《土專地改革法案》時,政府屬在原先集中在少數地主手中的稻田強制分成小塊田劃給農民耕種,使得地塊更小。可以說,日本是典型的精耕細作型的「水稻小農業」,日本的水稻生產機械化,就是為了適應水稻的生產特點而發展的,日本的水稻機械以中小型、精製為主。農業機械的製造質量高,性能先進,不斷有更先進的農機產品出現。目前插秧機普及率已達99.8% 。
6. 日本水稻種植業的突出優勢
日本是一個地狹人稠的島國,屬於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豐富的勞動力,夏熱且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非常有利於水稻種植.但由於地塊小,不適宜大型農業機械使用,只能使用小型農業機械.
故選:C.
7. 日本的水稻一年幾季
一年一季。從南到北播種收割時間不一樣,大致在5月初-6月中旬播種,10月初-11月中旬收割。
8. 日本適合水稻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是什麼
亞熱帶和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9. 日本水稻的第二大產地是
茨城縣是日本水稻的第二大產地、名品有Koshihikari(水稻名)、Kinuhikari(水稻名)和 Yumehitachi(水稻名、原產地-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