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因山水庫
㈠ 平塘縣擦耳岩水庫周邊山林要封山育林嗎周邊的農田和房子被淹沒!但地和山林在高處沒被淹沒應如何處理
水庫在哪裡?
㈡ 廣東省興寧市和山岩水庫釣魚是怎麼收費的
30元一天。
㈢ 什麼是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英語: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大多為石灰岩)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岩溶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
喀斯特(Karst)一詞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碳酸鹽岩高原的名稱,當地稱謂,意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發軔於該地而得名。我國雲貴高原、湖南南部郴州等地區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
我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區域較廣,如廣西、雲南等地。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徵體現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現象。
(3)岩因山水庫擴展閱讀: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條件:
1、岩石透水性
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們是流動水下滲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強,岩溶作用越顯著。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強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發育越完整,並且形成一個不斷擴大的循環網。
2、流水的溶蝕作用
水的溶蝕能力來源於二氧化碳(CO2)與水結合形成的碳酸(H2CO3)二氧化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功臣,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來自大氣流動、有機物在水中的腐蝕和礦物風化。
3、流水的流動作用
流動的水溶蝕性更強烈一些,這是為什麼?因為水中的二氧化碳需要得到及時的補充,水的溶蝕作用才能順利進行,水的溶蝕能力才得以鞏固加強。同時,流動的水帶動河底砂礫對岩石進行機械侵蝕,這樣更有利於岩溶作用的深入。
4、氣候影響
比如我國西南地區氣候濕潤,降水量大,地表徑流相對穩定,流水下滲作用連續,並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補充。因此岩溶作用得以延續進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喀斯特地貌
㈣ 浙江旅遊景點
浙江旅遊景點:
1、東西岩景區:
東西岩風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佔地面積.04平方公里,在麗水市區西北28公里的老竹畲族鎮的虎跡溪畔,景區面積2.5平方公里。
東西岩以雄偉壯觀的懸崖絕壁、峽谷風光,星羅棋布的古洞石室,民族風情為特色。景區有玉甑岩、十宇峽、清風峽、將軍岩、卓筆峰、水簾洞、穿身洞、七女峰、石樑、桃花洞、劍劈石、赤石樓、西明洞等景點。
景區內有馬尾松、杉木、木荷、香樟、泡桐、板栗、柿子、楊梅、油茶、杜鵑、山植等花木及大片竹林,風光秀麗,景色宜人,引人入勝,令人流連忘返。
2、梅塢春早:
西湖十景之九,梅家塢溪谷深廣,常年草木繁盛,峰巒疊翠,即使數九寒冬,也不掩如春天氣象。梅家塢盛產茶葉,為「西湖龍井」中的珍品。
「春」在梅塢便是茶香之意,每當清明時節,雲霧繚繞的山坡上,採茶女的身影隱現在碧綠如茵的茶園之間,鳥鳴茶歌,婉轉相應,為秀美山水平添了一份靈氣,也是春天西湖獨特的人文景色。
3、橫店影視城:
橫店影視城,是集影視、旅遊、度假、休閑、觀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區,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歷史場景而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996年,為配合著名導演謝晉拍攝歷史巨片《鴉片戰爭》而建,並對社會正式開放。
橫店影視城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橫店鎮,處於江、浙、滬、閩、贛四小時交通旅遊經濟圈內。自1996年以來。
橫店集團累計投入30個億資金興建廣州街·香港街、明清宮苑、秦王宮、清明上河圖、華夏文化園、明清民居博覽城、夢幻谷、屏岩洞府、大智禪寺、紅軍長征博覽城、春秋·唐園、圓明新園等13個跨越幾千年歷史時空、匯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視拍攝基地和兩座超大型的現代化攝影棚。
5、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是歷經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
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為南四湖(山東省微山縣微山湖),大運河全長約1794公里。
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㈤ 21年開端國內外多地出現地震,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什麼
地震,按照成因大致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人為地震 。
最後一種就是人為地震了,顧名思義就是人為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另一類為非炸葯震源,如機械撞擊,氣爆震源,電能震源和大型水庫等。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爆炸的能量愈大產生的震動愈大;但同時還受到地質條件如岩石性質的影響在堅硬的岩石中爆炸比在松軟的土石層中影響要大些。一次百萬噸級的氫彈在花崗岩中爆炸所產生的地震效應大約相當於一個6級地震。人工地震一般不會造成損害,但對要求高度穩定的精密設備,仍有不利的影響。
㈥ 地震是什麼有什麼危害
照地震的不同成因,我們可以把地震劃分為五類: 1. 構造地震:構造地震發生的原因,是地下岩層受地應力的作用,當所受的地應力太大,岩層不能承受時,就會發生突然、快速破裂或錯動,岩層破裂或錯動時會激發出一種向四周傳播地地震波,當地震波傳到地表時,就會引起地面的震動。世界上85%-90%的地震以及所有造成重大災害的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 2. 火山地震:由於火山爆發引起的地震。 3. 水庫地震:由於水庫蓄水、放水引起庫區發生地震。 4. 陷落地震:由於地層陷落引起的地震。 5. 人工地震:由於核爆炸、開炮等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 由於來的突然 自然的問題很難解釋 就象死亡也是不通知人的一樣 地震的提前預報在國際上也是一項很難的科技,目前還沒有國家能做到這點。 簡單地說,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個大板塊之間互相擠壓.另外還有火山噴發引起. 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 類。天然地震主要是構造地震,它是由於地下深處岩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構造地震約佔地震總數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噴發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約佔地震總數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了也會產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隕石沖擊地面(隕石沖擊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地震波發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將震源深度小於70公里的叫淺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於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為12公里。 地幔物質的熱對流。是由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能量所驅動的。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的外部表現。內部能量釋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塊運動,地質構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1〕在地球內部有震源,震源向外釋放能量(地震波)從而引起一定范圍內的振動. 〔2〕其它地質災害或自然災害,也可以間接誘發地震. 地幔物質的熱對流。是由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能量所驅動的。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的外部表現。內部能量釋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塊運動,地質構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而降水,風,洋流,河流等地表過程都是由地球外部能量即太陽所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