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指導目錄

生態指導目錄

發布時間: 2021-01-18 17:49:29

Ⅰ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20條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版2004年9月1日起執行):

1、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升降國旗、奏唱國歌時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2、尊敬父母,關心父母身體健康,主動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聽從父母和長輩的教導,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動打招呼。

3、誠實守信,不說謊話,知錯就改,不隨意拿別人的東西,借東西及時歸還,答應別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考試不作弊。

4、尊老愛幼,平等待人。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不欺負弱小,不譏笑、戲弄他人。尊重殘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習慣。

5、尊敬老師,見面行禮,主動問好,接受老師的教導,與老師交流。待人有禮貌,說話文明,講普通話,會用禮貌用語。

6、不罵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間先敲門,經允許再進入,不隨意翻動別人的物品,不打擾別人的工作、學習和休息。

7、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優點,不嫉妒別人。遇到挫折和失敗不灰心,不氣餒,遇到困難努力克服。

8、愛惜糧食和學習、生活用品。節約水電,不比吃穿,不亂花錢。

9、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不逃學,有病有事要請假,放學後按時回家。參加活動守時,不能參加事先請假。

10、衣著整潔,經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頭,早晚刷牙,飯前便後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擺放整齊,學會收拾房間、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務勞動。

11、課前准備好學慣用品,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大膽提問,回答問題聲音清楚,不隨意打斷他人發言。課間活動有秩序。

12、課前預習,課後認真復習,按時完成作業,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13、愛護公物,不在課桌椅、建築物和文物古跡上塗抹刻畫。損壞公物要賠償。拾到東西歸還失主或交公。

14、堅持鍛煉身體,認真做廣播體操和眼保健操,坐、立、行、讀書、寫字姿勢正確。積極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

15、認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莊稼和有益動物,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等廢棄物。

16、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少先隊員服從隊的決議,不做有損集體榮譽的事,集體成員之間相互尊重,學會合作。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多觀察,勤動手。

17、遵守交通法規,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不亂穿馬路,不在公路、鐵路、碼頭玩耍和追逐打鬧。

18、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場所不擁擠,不喧嘩,禮讓他人。乘公共車、船等主動購票,主動給老幼病殘孕讓座。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19、珍愛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觸電、防盜、防中毒,不做有危險的游戲。

20、閱讀、觀看健康有益的圖書、報刊、音像和網上信息,收聽、收看內容健康的廣播電視節目。不吸煙、不喝酒、不賭博,遠離毒品,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不進入網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內的場所。敢於斗爭,遇到壞人壞事主動報告。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內容共20條,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宜繁瑣。小學生年齡小,因此,既要對他們嚴格要求,又要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得到發展。各地在貫徹《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時,應與《小學生守則》的教育和貫徹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結合起來。

(1)生態指導目錄擴展閱讀:

1、《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是依據國家正式頒發的《小學生守則》制定的,是國家對小學生日常行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目的在於加強對小學生的文明禮貌教育和行為訓練,以促使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集中體現了對中小學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為的基本要求,對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促進身心健康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3、《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發布,是教育系統加強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給予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幹部、教師及中小學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從本地本校實際出發,健全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計劃,做到教育的經常化、制度化。

4、《小學生守則》、《中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分別自1981年、1991年、1994年發布以來,對中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學校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教風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隨著社會發展變化,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面臨許多新的情況和新的問題,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要求,教育部對上述守則和規范進行了修訂,將《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守則》合並為《中小學生守則》(以下簡稱《守則》),對《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內容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和補充,形成新的《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以下簡稱《規范》)。

5、修訂後的《守則》及《規范》自2004年9月1日起執行。

Ⅱ 黃金是可以無條件開採的嗎

不可以,為規范黃金行業生產秩序提高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實現黃金產業持續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產業政策特製定黃金資源開發准入條件。
一、黃金資源開發原則
(1)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新建黃金生產項目必須符合國家和地方黃金工業規劃。並同全國黃金產業發展布局相協調,鼓勵企業加大風險投資進行資源勘查加強資源戰略儲備和有序開發。
(2)綜合利用,有效保護。黃金生產企業必須採用相應先進工藝技術進行處理實現優礦優用、合理配用、分類使用、綜合利用,禁止采富棄貧、采易棄難、優礦低用等浪費資源行為,必須按照「誰開發、誰治理」的原則,將環境治理、土地復墾和植被恢復列入露天開采礦山的主要環節。
(3)優化配置,規模開發。黃金資源原則上配置給有一定黃金礦山開采經驗、有經濟技術優勢、對黃金產業發展具有龍頭帶動作用的企業,礦山建設應與礦床規模相匹配,實行規模化開采,實現「大礦大開」,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
(4)依法開采,規范秩序。黃金生產企業必須依法辦理采礦權證和履行建設各種相關手續,堅持合理的開采順序,對資源儲量實施動態跟蹤管理,加強黃金開采批准證書的發放和監督檢查,嚴格按采礦證批復的規模和方式有效開采資源,嚴格履行礦山關閉儲量核實報批審核。

二、項目建設投資與生產布局條件
(1)必須取得國土資源部門頒發的儲量備案證明。
(2)必須完成投資項目政府核准或備案工作。經過環境影響評價、用地預審、安全預評價和地質災害評估等工作。
(3)符合當地規劃和資源規劃要求。新建和改擴建黃金生產企業廠址要靠近黃金資源所在地必須符合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總體規劃或黃金等相關行業發展規劃。
(4)鼓勵現有黃金企業間的重組兼並。支持大型企業對中小型企業並購重組後的技改投資。
(5)投資新建黃金生產項目的企業必須在內地有從事礦業生產經營三年以上的經歷。並須具備與所開采礦區資源規模和開采條件等相適應的資金、技術和人員等條件。
(6)投資黃金生產項目的業主,自有資本金不得低於總投資額的30%,且在黃金開采批准證書頒發前必須到位。
(7)外商投資開發我國境內黃金礦產,應符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的要求有利於礦產所在地的資源整合和可持續發展。
(8)在當地規劃區邊界外2公里以內主要河流兩岸、公路幹道、鐵路干線及重要地下管網兩旁1公里以內,居民聚集區和其他嚴防污染的食品、葯品等企業周邊1公里以內,國務院、國家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生態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旅遊區、文化遺產保護區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不得新建黃金生產企業。已在上述區域內開工建設、投產運營的黃金企業要根據《水污染防治法》有關規定及該區域規劃,通過搬遷、轉產等方式逐步退出。

三、采選規模

(1)采礦規模。
1、現有露天開采礦山設計規模必須達到7萬噸/年以上,新建必須達到10萬噸/年以上。
2、現有砂金開采項目處理能力必須達到15萬立方米/年,新建必須達到20萬立方米/年,2013年底前關閉砂金開采項目。
3、對開采能力達不到100噸/日規模的礦產資源,可作為資源儲備,不再新建單獨礦山。
4、對現有生產規模與保有資源量不相符合、開發利用水平低的礦山必須進行改造,現有礦山保有資源量低於規定規模的除外。2011年底前開采規模達不到100噸/日的礦山予以關閉,2013年底前,開采規模達不到150噸/日的礦山予以關閉,2015年底前,開采規模達不到200噸/日的礦山予以關閉。
(2)選冶規模。
1、現有獨立堆浸項目處理能力必須達到15萬噸/年,新建獨立堆浸項目,青藏高原除外,處理能力必須達到20萬噸/年,2013年底前關閉20萬噸/年以下的獨立堆浸項目,2015年底前,獨立堆浸項目處理能力必須達到30萬噸/年。
2、現有黃金冶煉廠處理能力必須達到50噸/日以上,新建必須達到100噸/日以上,2013年底前關閉100噸/日以下的黃金冶煉廠。
3、在同一黃金成礦區域內,黃金冶煉廠不得多於2座,2013年底前必須完成整合重組。

四、工藝技術
現有、新建或改擴建礦山的采礦和選礦裝置,必須符合工藝技術先進、裝備設施配套、資源綜合利用率高和環境污染少的要求。
(1)必須有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組織管理系統、生產作業裝備、尾礦庫等配套工程設施。
(2)必須有區分不同礦石品質的技術手段、礦石分類堆放場地、中低品位含金礦石利用措施和設施。
(3)易處理金礦采、選、冶綜合利用率不得低於80%,低品位、難處理金礦采、選、冶綜合利用率不得低於70%。
(4)采礦貧化率和損失率原則上分別不得高於20%和10。
(5)開發金礦資源應進行選冶試驗研究最大限度地提高選冶回收率。易處理金礦的選冶回收率不得低於88%,低品位、難處理金礦資源的選冶回收率不得低於75%。
五、環境保護

(1)黃金生產企業生產必須符合國家環保要求。環境質量及污染物排放要達到《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准》、《環境空氣質量標准》、《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和《污水綜合排放標准》等國家有關標准及省有關要求生態環境必須滿足生態功能區要求。
(2)新建黃金生產項目在設計階段必須進行資源開發方案、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土地復墾、地質災害評估等評價,並同步建設綜合利用、尾礦庫等相應設施。
(3)黃金生產企業必須將露天開采礦山的土地復墾和植被恢復作為主要的工藝環節,制定詳細方案,提取專項費用,有計劃實施土地復墾和植被恢復。

六、安全生產

(1)黃金生產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生產法》和《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確保安全生產。
(2)礦山企業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體系,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並提供相應工作條件和業務經費。
(3)現有、新建、改擴建黃金生產項目必須依法進行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
(4)黃金生產企業的安全生產條件必須符合《非煤礦礦山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中第五條和第九條所規定的全部條件。

七、實施及管理
1新建和改擴建黃金生產項目達不到准入條件要求的不得建設。現有生產企業在規定年限前達不到要求的必須予以整合或關閉。
2各有關部門對黃金生產項目的審核包括開采批准證書、采礦證、投資管理、用地審批、環境評價、工商登記等必須依據本准入條件。
)3新建礦山企業建成試運行前要按本准入條件經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生產與銷售。
(4各級主管部門要加強對黃金生產企業執行本准入條件進行監督和檢查。中國黃金協會要按照準入條件加強行業自律並配合政府有關部門進行監督和檢查。
(5對不符合準入條件的新建、在建或改擴建黃金生產】各級投資主管部門不得予以核准或備案,國土資源部門不得辦理采礦權證和建設用地審批,環保部門不得辦理環保審批手續,金融機構不予信貸支持電力供應部門不予供電。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憑合法采礦權證辦理黃金開采企業的登記注冊手續,並對各級人民政府或相關主管部門撤消或責令關閉的企業,及時辦理變更或注銷登記手續。

八、附則
1本准入條件適用於中國境內的黃金生產企業。
2)本准入條件由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負責解釋並根據黃金行業發展情況適時進行修訂。

Ⅲ 國家發改委各司局有哪些

根據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內設28個職能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一)

1.辦公廳

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
承擔信息、安全保密、信訪、政務公開工作;承擔機關財務、資產管理、內部審計等工作。

政策研究室


起草重要文件;

組織研究經濟社會發展、改革開放和國際經濟的重大問題;

承擔新聞發布和信息引導等工作。

2.發展規劃司


提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規劃生產力布局的建議,提出國民經濟和社會中長期發展、總量平衡及結構調整的目標和政策;

組織擬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並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監測與評估;提出推進城鎮化的發展戰略和重大政策措施;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

3.國民經濟綜合司


監測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和國際經濟發展變化,進行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測預警;

研究總量平衡,提出宏觀調控的目標以及運用各種經濟手段和政策的建議;

開展宏觀調控政策評估;

組織擬訂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提出年度重要商品平衡的總量目標和相關政策建議;

提出國家重要物資儲備政策建議,擬訂並協調國家重要物資儲備計劃;

組織研究和提出國家經濟安全和總體產業安全戰略及政策建議。

4.經濟運行調節局


監測經濟運行態勢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組織煤、電、油、氣及其他重要物資的緊急調度和交通運輸協調;

組織應對有關重大突發性事件,提出安排重要應急物資儲備和動用國家物資儲備的建議。

5.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


研究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重大問題,指導推進和綜合協調經濟體制改革;

組織擬訂綜合性經濟體制改革方案;

參與研究和銜接委內司局及有關方面擬訂的專項經濟體制改革方案,協調推進專項經濟體制改革;指導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和改革試驗區工作;

協調解決經濟體制改革進程中的重大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七)

6.固定資產投資司

監測分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狀況,擬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和投資結構的調控目標、政策、措施;

起草固定資產投資管理有關法律法規草案;

提出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和修訂投資核准目錄的建議;

安排中央財政性建設資金,按國務院規定許可權,審核重大建設項目;

指導工程咨詢業發展。

7.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


綜合分析國際資本動態及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狀況;

提出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戰略、規劃、總量平衡和結構優化的目標、政策,協調有關重大政策;

承擔全口徑外債總量控制、結構優化和監測工作;

會同有關方面組織擬訂國際金融組織、外國政府貸款規劃並提出重大備選項目;會同有關方面擬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

按國務院規定許可權,審核外商投資重大項目、境外資源開發類重大投資項目和大額用匯投資項目。

8.地區經濟司


組織擬訂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大政策;

協調國土整治、開發、利用和保護政策,參與制定土地政策,參與編制水資源平衡與節約規劃、生態建設與環境整治規劃;

組織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

指導地區經濟協作;

編制老、少、邊、窮地區經濟開發計劃和以工代賑計劃;

協調落實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提出重大項目布局建議並協調實施,推進中部地區內外協調合作和相關機制建設。

9.西部開發司
組織擬訂推進西部大開發的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協調有關重大問題;

提出西部地區重點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重大項目布局等建議並協調實施。

10.東北振興司
組織擬訂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協調有關重大問題;

提出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重大項目布局等建議並協調實施。


11.農村經濟司
綜合分析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情況,提出農村經濟發展戰略、體制改革及有關政策建議,協調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

銜接平衡農業、林業、水利、氣象等發展規劃、計劃和政策,提出重大項目布局建議並協調實施。

12.基礎產業司
統籌能源、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的銜接平衡;

綜合分析能源和交通運輸運行狀況,協調有關重大問題,提出有關政策建議。

13.產業協調司
綜合分析工業和服務業發展的重大問題,組織擬訂綜合性產業政策,研究提出綜合性政策建議;

統籌工業、服務業的發展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的銜接平衡;
協調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和重大產業基地建設;

會同有關方面擬訂服務業的發展戰略和重大政策,協調服務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14.高技術產業司
綜合分析高技術產業及產業技術的發展態勢,組織擬訂高技術產業發展、產業技術進步的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

做好相關高技術產業化工作,組織重大產業化示範工程;

統籌信息化的發展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的銜接平衡;

組織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學研聯合;推動國民經濟新產業的形成。

15.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


綜合分析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

組織擬訂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的規劃和政策措施並協調實施,參與編制環境保護規劃;

協調環保產業和清潔生產促進有關工作;

組織協調重大節能減排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應用;

承擔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有關節能減排方面的具體工作。


16.應對氣候變化司


綜合分析氣候變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組織擬訂應對氣候變化重大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

牽頭承擔國家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相關工作,會同有關方面牽頭組織參加氣候變化國際談判;

協調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和能力建設;

組織實施清潔發展機制工作;

承擔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有關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具體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十八)

17.社會發展司

綜合提出社會發展戰略,組織擬訂和協調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

協調人口和計劃生育、文化、教育、衛生、體育、廣播影視、旅遊、政法、民政等發展政策;

推進社會事業建設;協調社會事業發展和改革的重大問題。

18.就業和收入分配司


綜合分析就業與人力資源、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的情況,提出促進就業、調整收入分配、完善社會保障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和政策建議;

推進相關體制改革,協調解決相關重大問題。

19.經濟貿易司


監測分析國內外市場狀況,承擔重要商品總量平衡和宏觀調控相關工作;

組織擬訂重要農產品、工業品和原材料進出口總量計劃並監督執行,根據經濟運行變化提出計劃調整建議;

會同有關方面管理國家糧食、棉花、食糖等儲備;

擬訂現代物流業發展戰略和規劃,協調流通體制改革中的重大問題。

20.財政金融司


研究分析全社會資金平衡;

研究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財政、金融體制改革等問題,分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執行情況,並提出建議;

提出直接融資的發展戰略和政策建議,按分工核准非上市公司發行企業(公司)債券,牽頭推進產業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的發展及制度建設。

21.價格司


監測預測價格總水平變動,提出價格總水平調控目標、政策和價格改革的建議;

組織起草有關價格、收費方面的政策和法規草案;

提出政府價格管理的范圍、原則、辦法和修訂政府定價目錄的建議;

組織擬訂重要商品價格、收費政策和調整中央政府管理的商品價格及收費標准;

組織重要農產品、重要商品和服務的成本調查。

22.價格監督檢查司


起草有關價格監督檢查法規草案和規章;

指導價格監督檢查工作,組織實施價格檢查,依法查處商品價格、服務價格、國家機關收費中的價格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價格壟斷行為;

按規定受理價格處罰的復議案件和申訴案件。


23.法規司


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和規章;

承擔機關有關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工作;

承擔相關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

按規定指導協調招投標工作。

24.外事司


承擔與相關國際組織、外國政府部門及機構合作的有關事宜;

協助有關司推進重大涉外項目;

開展國際經濟調研;承擔機關日常外事工作。

25.人事司


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事管理、機構編制、隊伍建設等工作。

26.國民經濟動員辦公室


組織擬訂國民經濟動員規劃、計劃;研究國民經濟動員與國民經濟、國防建設的關系,協調相關重大問題;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動員有關工作;協調國民經濟平戰轉換能力建設。

26.重大項目稽察特派員辦公室


組織開展對重大建設項目的稽察;跟蹤檢查相關行業和地方貫徹執行國家投資政策和規定情況;組織開展對中央財政性建設資金投資安排實施情況的監督和檢查;

對違規問題,按國家有關規定提出處理意見。

26.機關黨委


負責機關、委管國家局和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27.離退休幹部局


負責機關離退休幹部工作,指導直屬單位的離退休幹部工作。

28.國家物資儲備局


負責擬訂國家戰略物資儲備的戰略和規劃,組織國家戰略物資的收儲、動用、輪換和日常管理。

Ⅳ 西部大開發都有哪些優惠政策 哪些企業可以享受優惠

一、西部大開發的優惠政策

(一)落實和完善西部大開發政策措施。

(二)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三)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四)積極開展生態文明建設。

(五)穩步提高社會事業水平。

(六)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七)科學開展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

二、享受優惠政策的企業

1、對設在西部地區國家鼓勵類產業的內資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在2001年至2010年期間,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國家鼓勵類產業的內資企業是指以《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2000年修訂)》中規定的產業項目為主營業務,其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總收入70%以上的企業。

國家鼓勵類的外商投資企業是指以《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規定的鼓勵類項目和由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和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聯合發布的《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中規定的產業項目為主營業務,其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總收入70%以上的企業。

2、經省級人民政府批准,民族自治地方的內資企業可以定期減征或免徵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可以減征或免徵地方所得稅。中央企業所得稅減免的審批許可權和程序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

3、對在西部地區新辦交通、電力、水利、郵政、廣播電視企業,上述項目業務收入占企業總收入70%以上的,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如下優惠政策:

內資企業自開始生產經營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新辦交通企業是指投資新辦從事公路、鐵路、航空、港口、碼頭運營和管道運輸的企業。新辦電力企業是指投資新辦從事電力運營的企業。

新辦水利企業是指投資新辦從事江河湖泊綜合治理、防洪除澇、灌溉、供水、水資源保護、水力發電、水土保持、河道疏浚、河海堤防建設等開發水利、防治水害的企業。

新辦郵政企業是指投資新辦從事郵政運營的企業。

新辦廣播電視企業是指投資新辦從事廣播電視運營的企業。

4、對為保護生態環境,退耕還林(生態林應在80%以上)、草產出的農業特產收入,自取得收入年份起10年內免徵農業特產稅。

5、對西部地區公路國道、省道建設用地,比照鐵路、民航建設用地免徵耕地佔用稅。

享受免徵耕地佔用稅的建設用地具體范圍限於公路線路、公路線路兩側邊溝所佔用的耕地,公路沿線的堆貨場、養路道班、檢查站、工程隊、洗車場等所佔用的耕地不在免稅之列。

西部地區公路國道、省道以外其它公路建設用地是否免徵耕地佔用稅,由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決定。

上述免稅用地,凡改變用途,不再屬於免稅范圍的,應當自改變用途之日起補繳耕地佔用稅。

6、對西部地區內資鼓勵類產業、外商投資鼓勵類產業及優勢產業的項目在投資總額內進口的自用設備,除《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2000年修訂)》和《外商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所列商品外,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外資優勢產業按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和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聯合發布的《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第18號令)執行。

上述免稅用地,凡改變用途,不再屬於免稅范圍的,應當自改變用途之日起補繳耕地佔用稅。

(4)生態指導目錄擴展閱讀

西部大開發的意義: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深入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建設與實踐,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確保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勝利實現的重大部署,是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和富裕的重要舉措,是保障邊疆鞏固和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關系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

1、有利於推動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

2、有利於改善全國的生態狀況,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

3、有利於培育全國統一市場,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4、有利於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用好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