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生態修復
1. 大慶耕地、林地、草地、鹽鹼地、水域等的面積
這是06年12月的資料
根據大慶市生態環境特徵、自然資源配置狀況和社會經濟發展格局,在生態功能區劃的基礎上,將大慶市劃分為4個生態經濟區。重點突出主導產業,逐步形成不同區域、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生態經濟格局。
(一)西部荒漠化防治、草原保育與草、牧、漁業生態經濟區
1.位置與面積
該區位於大慶市西部,西依嫩江,包括杜蒙縣大部分鄉鎮、大同區3個鄉鎮、肇源縣7個鄉鎮。幅員總面積為79萬公頃,佔大慶市幅員總面積的37.2%,是最大的一個建設區。其中草原面積26.4萬公頃,耕地面積7.2萬公頃,水域面積21.7萬公頃,林地面積12.6萬公頃,分別占該區幅員面積的33.4%、9.1%、27.5%、15.9%。
2.生態經濟特徵
該區沙地面積大,屬於松嫩沙地一部分,生態環境十分脆弱,表現為降水少,西北風強勁,土壤疏鬆,多風沙土,占土壤類型總面積的27%,土地極易沙化,且面積較大,是危害大慶地區主要風沙區及風口,也是國家防沙治沙工程重點建設區。近年來,由於不合理的開墾,草地長期過度放牧,有80%的耕地出現程度不同的風蝕現象,草原「三化」現象比較嚴重,還形成了300多個大小不等的風蝕坑。治理好這一區域的沙源,也就是在大慶市西部建了一道綠色生態屏障,使沙區人民的生產、生活得到保障,也使大慶市區免遭風沙侵害。
該區草地資源豐富,水域面積大,沿嫩江東岸種植業發達,形成了以牧為主,農、牧、漁業全面發展的綜合經濟類型。既是黑龍江省牧業重點地區,也是水產養殖業重點地區,構成農、牧、漁三大產業共同發展格局。
3.建設重點與發展方向
建立防風固沙生態功能保護區。結合「三北」防護林體系,因地制宜地建立生態經濟型植被防護與恢復體系,治理沙化土地,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建立重要漁業生態功能保護區。綜合整治湖泊、庫塘,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發展生態漁業。
建立嫩江中下游濕地洪水調蓄生態功能保護區。加強濕地保護與恢復,發揮濕地生態服務功能。
發展生態草業、生態畜牧業及其深加工業。建立科學的草地利用與管理制度,保護和恢復草原植被及其生物多樣性,改善生態環境。
積極推廣旱作農業和節水灌溉技術。抗旱治沙,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特色農業。
(二)中部草原植被恢復與石油、石化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生態經濟區
1.位置與范圍
本區位於大慶市的中部,包括讓湖路區、薩爾圖區、龍鳳區、紅崗區和大同區的5個鄉鎮(即大同鎮、高檯子鎮、八井子鄉、老山頭鄉和太陽升鎮)。幅員總面積為38.3萬公頃,佔大慶市幅員總面積的18%。其中耕地面積7.4萬公頃,林地面積2.1萬公頃,草原面積14.2萬公頃,水域面積6.4萬公頃,分別占該區幅員總面積的19.3%、5.5%、37.0%、16.7%。
2.主要生態經濟特徵
草原堪稱大慶市第二大資源,著名的薩爾圖草原,以盛產優質牧草—羊草而聞名於世,水草豐美。土壤多為黑鈣土和草甸土,土壤肥沃,適宜牧草生長。但隨著油田的開發、人口的增加、不合理的開墾草地、長期超載過牧等原因,占據和破壞了大面積草原,致使草原面積不斷減少,「三化」現象嚴重,產草量降低了2—3倍,土壤板結,裸露鹼斑不斷增多,草原連續體被割裂,景觀異質性增強。
該區是我國重要的石油和石化工業基地,著名的大慶油田就座落於此。同時,也是黑龍江省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畜牧業及其製品生產基地。
3.建設重點與發展方向
建立草甸草原自然保護區。制定科學保護規劃和科學研究規劃,利用生態學原理和技術,保護草原生物多樣性。
加大草原「三化」治理力度。採取退耕還草、圍欄封育、禁牧等措施,恢復草原植被,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實施草原石油污染防治工程。控制油田生產中產生的落地油及油田廢水等污染物對草原植被的污染和破壞,維持草原植被連續體的完整性。
加強人工草地與飼料基地建設。制定科學的草地利用制度,大力發展草業、畜牧業及其深加工業。
調整產業結構。合理配置生產力和生產要素布局,在保持石油與石化工業優勢的同時,加強其深加工及下游產品開發,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經濟綜合競爭力。
加快現代農業建設。依託中心城市,重點發展設施農業和觀光農業。發揮農牧交錯帶優勢,大力發展大農業,延長產業鏈條。
(三)北部濕地、草原保育與農業生態經濟區
1.位置與面積
該區位於大慶市北部,包括林甸縣所有鄉鎮和杜蒙縣的2個鄉鎮(煙筒屯鎮和克爾台鄉)。幅員總面積為45.9萬公頃,佔大慶市幅員總面積的21.6%,其中草原面積15.75萬公頃,林地面積2.3萬公頃,水域面積9.1萬公頃,耕地面積14.3萬公頃,分別占該區幅員總面積的34.3%、5.0%、19.8%、31.2%。
2.主要生態經濟特徵
該區草原、濕地面積較大,是黑龍江省濕地集中分布地區之一,是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該區耕地面積大,是種植業與綠色食品生產的重要基地,豐富的草原資源為發展草業和畜牧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地熱這一獨特的資源具有極大開發利用價值。同時,依託於濕地可開展豐富多彩、寓教於樂的生態旅遊。
3.建設重點與發展方向
加強濕地保護。保障濕地生態用水,保護與恢復濕地及其生物多樣性。加強扎龍自然保護區(本區域)管護與建設,發揮濕地生態功能。
積極恢復草原植被。綜合治理「三化」草原,加強草原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恢復,發展草業和畜牧業。
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搞好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建設,加強北葯資源開發,建立栽培基地。
適度開發生態旅遊。開展濕地游、草原游等生態旅遊,發展旅遊業。
合理利用地熱資源。依託地熱資源優勢,搞好林甸溫泉的綜合開發利用。
(四)南部農田防護、草地改良與農、牧業生態經濟區
1.位置與面積
該區位於大慶市南部,南依松花江,包括肇州縣、大同區2個鄉(大青山鄉和祝三鄉),肇源縣13個鄉鎮。幅員總面積為48.9萬公頃,佔大慶市幅員總面積的23.1%。其中耕地面積20.9萬公頃,林地面積2.3萬公頃,草地面積12.59萬公頃,水域面積7.3萬公頃,分別占該區幅員總面積的42.7%、4.7%、25.7%、14.9%。
2.主要生態經濟特徵
松花江沿該區南端流過,耕地面積較大,是大慶地區農業主產區。
該區經過多年的耕種使土地發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鹽鹼化,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降低,松花江沿岸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
3.建設重點與發展方向
大力加強農田防護體系建設。防治土壤侵蝕,維持農田生態平衡。
加大土壤鹽鹼化,沙化治理力度。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質量和土地生產力。
加強生態林建設。重點是松花江、嫩江沿岸水保林、護岸林、護水帶建設,防止水土流失,維護流域生態安全。
加快推進草地改良。制定合理的草地利用制度,建立人工草地與飼料基地,發展草業、畜牧業。
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重點是加強綠色食品與北葯基地建設。
2. 農田生態系統退化的診斷與分析,及退化恢復的對策有哪些
農田生態系統退化過程主要表現為土壤物理、化學和生物的退化。具體表現為:土壤板結、土專壤有機質含量下降、養屬分含量降低、土壤生物活性物質減少或消失、生物種群數量下降、種群類型數量減少等。恢復對策主要是通過恢復土壤物理化學及生物學各性狀,培肥土壤,提高土壤生產力,比如施用有機肥等。
3. 在某個農田生態系統中存在著食物鏈,為什麼蚜蟲很快恢復,瓢蟲
(1)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頭上的傳粉方式為自花傳粉.花粉藉助外力,從一朵花的雄蕊落到另一朵花的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做異花傳粉.傳粉根據藉助外力的不同,花可以分為蟲媒花與風媒花.靠昆蟲等傳粉的花叫蟲媒花,靠風力傳粉的花叫風媒花.小麥屬於兩性花,它在開花前就完成了受精作用,因為受精是在傳粉之後的過程,蘊含之意也就是說在開花之前也進行了傳粉過程了.而這個傳粉過程是在同一朵花里進行的故屬於自花傳粉,而玉米屬於異花傳粉.
(2)在生態系統中,通過生物富集作用,環境中低濃度的有害物質,其濃度隨著消費者級別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消費者級別越高,其體內有害物質濃度越高.鷹處於最高營養級,因此圖鷹中生物體內的有毒物質含量的相對最高;一條食物鏈,其第一營養級是生產者,並且用箭頭表示物質和能量流動的方向.
該生態系統中一條有四種生物構成的食物鏈:莊稼→鼠→蛇→鷹(或莊稼→蚜蟲→麻雀→鷹).
(3)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所佔的數量和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叫生態平衡.如果有一種生物的數量明顯減少,生態系統中其他生物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除草劑的大量使用,有效的控制的雜草與莊稼之間的競爭,但農葯也會殺死一些益蟲,並且直接或間接以昆蟲為食的動物的數量也會明顯減少會滅絕,這勢必會使生態平衡受到嚴重的威脅.
(4)生物進化是從低等到高等,哺乳動物是動物界中最高等,圖中鼠為哺乳動物是最高等.
故答案為:(1)小麥;
(2)鷹;莊稼→鼠→蛇→鷹(或莊稼→蚜蟲→麻雀→鷹);
(3)生態平衡;
(4)鼠
4. 農田生態系統比自然生態系統恢復力穩定性高的原因是
答案C
生態系統的抵抗力和恢復力是對立統一、相輔相成的。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版越多,營養結構權約復雜,其抵抗力穩定性就越強,恢復力穩定性就越差;反之亦然。農田生態系統的特點決定了人的作用非常突出,而且需要人類不斷地播種、施肥、灌溉、除草、防治病蟲害等勞動。產品需要作為商品運輸到生態系統以外。故選C。
5. 退耕還林是為了()A.恢復生態平衡,防止水土流失B.多栽種樹木,發展經濟C.減少耕地面積,不能滿
國家決定在不復適於發展農業制的地區,如黃土高原區、西部山區的坡度大於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一律要退耕還草、還林.林區以及廣大草原地區,已經開墾的農田,必須退耕,適於發展林業的植樹,適於發展牧業的種草,使那裡生態環境得到恢復.鼓勵居民改善自己居住地的生態環境,為發展經濟創造環境條件.這一舉措是通過改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類型與方式,初步達到了保護生態和提高農牧民生產與生活水平的雙重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維護生態平衡.
故選:A.
6. 下列幾種生態系統中,遭破壞後最難恢復的是()A.城市生態系統B.草原生態系統C.農田生態系統D.熱
A、城市生態系統中人類起著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種類和數量少.消費者主要專是人類,而屬不是野生動物.由於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多,容易產生環境污染問題.該生態系統是人工生態系統,人是影響該生態系統的主要因素,城市生態系統對其他生態系統具有很大的依賴性,也是最脆弱的生態系統.A正確;
B、草原的生態分布在比較乾旱的地區,其生物成分以草本植物為主,缺少高大的喬木,動物種類比較少,大多是草食肉食性動物,鳥類種類比較少,植物大多為草和很少種類的植被,B錯誤;
C、農田生態系統是人工建立的生態系統,其主要特點是人的作用非常關鍵,人們種植的各種農作物是這一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員,農田中的動植物種類較少,群落的結構單一,食物鏈單一且不完善,C錯誤;
D、森林生態系統是陸地上最復雜的生態系統,不僅有種類繁多的植被而且還有多式多樣的動物,森林生態系統由於成分繁多,結構復雜,D錯誤.
故選:A.
7. 蠑螈不冬眠嗎是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進食的啊
兩棲類
10月到次年 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進入冬眠。3~9月多在山邊水草豐盛的水坑或稻田內活動。
因溫度而定 溫度到了自然不冬眠 不過最好不要破壞自然規律
8. 廢棄地農田生態元修復
西石門北礦區河灘地充分利用尾礦,開展「填渣蓋土」式土地復耕,即通過「築壩護安,圍壩建園、植樹封渣、尾砂造田」方式復墾耕地。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礦山內復耕;一是礦山外造地復耕。
礦山內復耕是保留塌陷耕地的表土層,把礦山周圍山上和廢井旁的廢礦渣充填到廢礦井內、塌陷坑和尾礦池,根據地形地勢把地裂區和塌陷區的黃土起高墊低,覆蓋保留的表土層,平整復田。多餘的廢礦渣與黃土外運到河床邊等未利用土地區復墾造地,並對取土區進行平整,擴大恢復耕地面積。
礦山外復耕的具體修復方法如下:
(1)築壩護安:在馬項河河床的邊部、西石門村東、村北修一條護村修築堤壩,防止洪水泛濫,保證村民安全。
(2)底層墊渣:在壩內,礦渣進行分級,下層墊粗顆粒,上層墊細顆粒石,墊尾礦砂1m,並推平。
(3)填土造地:覆蓋1m黃土。
(4)建設高效農業示範園:如西石門礦區內剩餘的農田及馬項河兩岸築堤造田恢復的農田,以種植農作物為主,部分地段修建溫室大棚,種植樹苗及花卉等,發展高科技農業。
通過上述方法,西石門礦區利用尾砂造田93.3hm2,其中26.7hm2安裝噴灌,成為生態蔬菜種植基地。大棚內外,黃瓜青翠欲滴,大蔥挺拔茁壯,瓜菜一片繁茂,山上山下、溝谷路旁樹苗亭亭玉立,呈現出一派蓬勃的綠色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