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橫河梅湖水庫

橫河梅湖水庫

發布時間: 2021-01-25 10:46:17

Ⅰ 慈溪的地形是怎麼樣的

慈溪境內地勢南高北低,呈丘陵、平原、灘塗三級台階狀朝杭州灣展開。南部丘陵屬翠屏山丘陵區,系四明山余脈,東西走向,綿延40餘公里 ,約佔全境面積的十分之二。東端低丘,海拔100米左右;中部300~ 400之間;至石堰鄉,地層下陷為東橫河;逾河西端,高100~200米 。主要山峰有大蓬山、五磊山、大霖山、老鴉山、東栲栳山,最高峰 老鴉山塌腦崗海拔446米。地層成因單一,屬侵蝕剝蝕地貌。平原為 寧紹平原之一部,東西長55公里,面積約占總面積的十分之七。地勢自西向東緩緩傾斜,西部地區北高南低,東部地區南高北低,以大古塘河為界分南北二部分,兩者面積之比為2:8。南部近山平原成陸於900~2500年前,由全新世晚期湖海相沉積物淤積而成,組成物質多 為粘土及亞粘土,局部夾有泥炭。北部濱海平原,系900年以來新成 陸土地,組成物質為亞粘土、亞沙土和粉砂。平原以北為凸入杭州灣 的扇形三北淺灘,1986年圖版量標以理論基準面零米線計算,達433. 5平方公里,灘塗沉積物以粉細砂和沙質泥等細顆粒物質為主,東部 地區顆粒較粗。海岸帶升降有明顯的周期性,全岸線正繼續向北推移 ,土地資源在不斷增加中。慈溪南部丘陵屬翠屏山丘陵區,系四明山余脈,東西走向,綿延40餘公里 ,約佔全境面積的十分之二。東端低丘,海拔100米左右;中部300~ 400之間;至石堰鄉,地層下陷為東橫河;逾河西端,高100~200米 。主要山峰有大蓬山、五磊山、大霖山、老鴉山、東栲栳山,最高峰 老鴉山塌腦崗海拔446米。地層成因單一,屬侵蝕剝蝕地貌。平原為寧紹平原之一部,東西長55公里,面積約占總面積的十分之七。慈溪雨量充足,但因人口眾多,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地表水攔蓄能力弱,年人均水佔有量僅578立方米,為浙江全省人均佔有量的24%, 系嚴重缺水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慈溪內陸水域計61.75平方 公里,約占總面積的十分之一。有較長河道73條,長770公里,河床 坡降平緩,平均水深1.2~1.4米。南北向河道大都北流入海,主要有 淞浦、古窯浦、淹浦、水雲浦、四灶浦、三十弓江、周家路江等;東西向河道主要有快船江、公路橫河、東橫河、大古塘河、四塘河、六 塘江、七塘江等。大小河渠總長5400公里,正常水位蓄水量3776萬立 方米。現有庫容100萬立方米以上的湖庫13座,即鳳浦湖、靈湖、窯湖、長溪水庫、外杜湖、里杜湖、白洋湖、上林湖、梅湖、邵嶴湖以 及3座海塗水庫,現有總庫容7653萬立方米。另有小型水庫5座、山塘 154處,合計庫容185.56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貧乏,可開采淡水資源僅782萬立方米/年。慈溪海面居杭州灣主流隱蔽區,水層淺薄,海水鹹度低於外海,含沙量高且變幅大。海岸地貌形態變化和泥沙搬運的主動力為潮汐和潮流。潮汛屬不規則半日潮,歷年平均潮位2.1米,歷史最高潮位5.33米 ,最低潮位-0.55米。杭州灣為我國潮差最大的海灣,灣頂潮差8.93 米,慈溪海域年平均潮差:海黃山2.53米,新慈溪市地處浙東杭州灣南岸,東、東南接鎮海區、江北區,西、西南連餘姚市,介於北緯30°02'~30°24'和東經121°02'~121° 42'之間,為滬、杭、甬三角地區結合部。市境總面積1154平方公里 (不含海域,未計入1954年後新成陸土地),海岸線北凸成弧形,長66公里(1986年圖版量標為77.56公里)。 慈溪處北亞熱帶南緣,屬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長,春秋略 短。平均年日照時數2038小時,年日照百分率47%。年平均氣溫16.0 ℃,7月最高,平均28.2℃,1月最低,平均3.8℃。歷史極端最高氣 溫38.5℃,最低-9.3℃。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1272.8毫米,平 均年徑流總量5.122億立方米,降水高峰月為9月,平均占年降水量14 %。冬季盛行西北至北風,夏季盛行東到東南風,全年以東風為主, 年平均風速3米/秒,年平均大風日數9.6天。夏秋間多熱帶風暴。境 內災害性氣候以水、旱、風、潮為主,另有氣溫異常等。慈溪土壤為典型的組合型平原土壤,類型單一,成土年代晚近,分布 規則,土層深厚,肥力穩長,生產利用率高。近山平原母質復雜,多 屬水稻土,結構層次分明,稜柱狀結構發育,潛育性現象普遍,土層 深厚、土質均細、粘粒含量高、蓄水量足,質地以重壤為主,丘陵區 多為自然土壤,正逐步紅壤化中,有紅壤、潮土、水稻土3個土類, 多石礫,粘粒含量高,質地為中壤至輕粘,酸性重,養分貧乏,保肥 保水性能差。濱海平原地區,母質均為海積物,自海邊向內依次有鹽 土、潮土、水稻土3個土類,顆粒勻細,質地均一,粉砂含量高,含 可溶性鹽類,呈中性至微鹼性。七塘以南,多為中壤,耕層結構良好 ,蓄水保肥能力和耕性均好,七塘以北為新墾土地,成土歷史短,富 含石灰質,土質中壤至輕壤,團粒結構發育差,保肥保水能力弱。

Ⅱ 慈溪這個地方好嗎

慈溪位於東海之濱,東離寧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南翼環杭州灣地區上海、杭州、寧波三大都市經濟金三角的中心,區位和交通優勢十分明顯。特別是隨著2008年5月杭州灣跨海大橋的通車,給慈溪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這座比舊金山金門跨海大橋長15倍的雙塔鋼筋混凝土斜拉橋將橫跨廣袤而洶涌的杭州灣海域,從此慈溪將一躍成為連接上海、寧波兩大都市的「黃金節點」,融入滬、杭、甬2小時交通圈,這將極大提升慈溪在長三角城市群中的戰略地位。全市行政區域面積1154平方公里,年末耕地面積65.2萬畝 戶籍總人口101.03萬人,轄15個鎮、5個街道,共297個行政村、27個居委會、28個社區,市政府駐地滸山街道。
慈溪歷史悠久。春秋時屬越,秦代設縣,古稱「句章」,至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稱慈溪,縣治在今之慈城。因治南有溪,東漢董黯「母慈子孝」傳說而得名。1954年行政區域調整,現市境為原慈溪、餘姚、鎮海三縣的北部組成(俗稱「三北」),1988年10月撤縣設市。
慈溪自然條件優越,氣候常年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市境東南部為低山丘陵區,林木果品繁多;中西部為遼闊平原,土壤肥沃,特產豐富,盛產果蔬等農特產品;北部為杭州灣,擁有長達77公里的海岸線,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海塗資源,近期可圍墾開發的海塗近10餘萬畝,是全省土地後備資源最豐足的地區之一。
慈溪擁有三大傳統的區域特色文化:青瓷文化、圍墾文化、移民文化。在晉唐時期,慈溪上林湖青瓷遠銷海外,架起了通往世界的「海上絲綢之路」。慈溪又有「唐塗宋地」之稱,悠久的海塗圍墾歷史,塑造了慈溪人開拓進取的性格,慈溪的移民文化源遠流長。慈溪更有對外交流合作的傳統,早在秦代,名士徐福在慈溪達蓬山啟航,東渡日本,拉開了對外交流的序幕。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三大文化已交織融匯在一起,善於兼容並蓄,注重務實開拓,崇尚合作共贏,講求開放、誠信,不排他、重吸收,海納百川的人文精神,已成為慈溪新時期無可比擬的人文競爭力。
自然地理
慈溪境內地勢南高北低,呈丘陵、平原、灘塗三級台階狀朝杭州灣展開。南部丘陵屬翠屏山丘陵區,系四明山余脈,東西走向,綿延40餘公里 ,約佔全境面積的十分之二。東端低丘,海拔100米左右;中部300~ 400之間;至石堰鄉,地層下陷為東橫河;逾河西端,高100~200米 。主要山峰有大蓬山、五磊山、大霖山、老鴉山、東栲栳山,最高峰 老鴉山塌腦崗海拔446米。地層成因單一,屬侵蝕剝蝕地貌。平原為 寧紹平原之一部,東西長55公里,面積約占總面積的十分之七。地勢自西向東緩緩傾斜,西部地區北高南低,東部地區南高北低,以大古塘河為界分南北二部分,兩者面積之比為2:8。南部近山平原成陸於900~2500年前,由全新世晚期湖海相沉積物淤積而成,組成物質多 為粘土及亞粘土,局部夾有泥炭。北部濱海平原,系900年以來新成 陸土地,組成物質為亞粘土、亞沙土和粉砂。平原以北為凸入杭州灣 的扇形三北淺灘,1986年圖版量標以理論基準面零米線計算,達433. 5平方公里,灘塗沉積物以粉細砂和沙質泥等細顆粒物質為主,東部 地區顆粒較粗。海岸帶升降有明顯的周期性,全岸線正繼續向北推移 ,土地資源在不斷增加中。
慈溪南部丘陵屬翠屏山丘陵區,系四明山余脈,東西走向,綿延40餘公里 ,約佔全境面積的十分之二。東端低丘,海拔100米左右;中部300~ 400之間;至石堰鄉,地層下陷為東橫河;逾河西端,高100~200米 。主要山峰有大蓬山、五磊山、大霖山、老鴉山、東栲栳山,最高峰 老鴉山塌腦崗海拔446米。地層成因單一,屬侵蝕剝蝕地貌。平原為寧紹平原之一部,東西長55公里,面積約占總面積的十分之七。
慈溪雨量充足,但因人口眾多,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地表水攔蓄能力弱,年人均水佔有量僅578立方米,為浙江全省人均佔有量的24%, 系嚴重缺水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慈溪內陸水域計61.75平方 公里,約占總面積的十分之一。有較長河道73條,長770公里,河床 坡降平緩,平均水深1.2~1.4米。南北向河道大都北流入海,主要有 淞浦、古窯浦、淹浦、水雲浦、四灶浦、三十弓江、周家路江等;東西向河道主要有快船江、公路橫河、東橫河、大古塘河、四塘河、六 塘江、七塘江等。大小河渠總長5400公里,正常水位蓄水量3776萬立 方米。現有庫容100萬立方米以上的湖庫13座,即鳳浦湖、靈湖、窯湖、長溪水庫、外杜湖、里杜湖、白洋湖、上林湖、梅湖、邵嶴湖以 及3座海塗水庫,現有總庫容7653萬立方米。另有小型水庫5座、山塘 154處,合計庫容185.56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貧乏,可開采淡水資源僅782萬立方米/年。
慈溪海面居杭州灣主流隱蔽區,水層淺薄,海水鹹度低於外海,含沙量高且變幅大。海岸地貌形態變化和泥沙搬運的主動力為潮汐和潮流。潮汛屬不規則半日潮,歷年平均潮位2.1米,歷史最高潮位5.33米 ,最低潮位-0.55米。杭州灣為我國潮差最大的海灣,灣頂潮差8.93 米,慈溪海域年平均潮差:海黃山2.53米,新慈溪市地處浙東杭州灣南岸,東、東南接鎮海區、江北區,西、西南連餘姚市,介於北緯30°02'~30°24'和東經121°02'~121° 42'之間,為滬、杭、甬三角地區結合部。市境總面積1154平方公里 (不含海域,未計入1954年後新成陸土地),海岸線北凸成弧形,長66公里(1986年圖版量標為77.56公里)。
慈溪處北亞熱帶南緣,屬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長,春秋略 短。平均年日照時數2038小時,年日照百分率47%。年平均氣溫16.0 ℃,7月最高,平均28.2℃,1月最低,平均3.8℃。歷史極端最高氣 溫38.5℃,最低-9.3℃。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1272.8毫米,平 均年徑流總量5.122億立方米,降水高峰月為9月,平均占年降水量14 %。冬季盛行西北至北風,夏季盛行東到東南風,全年以東風為主, 年平均風速3米/秒,年平均大風日數9.6天。夏秋間多熱帶風暴。境 內災害性氣候以水、旱、風、潮為主,另有氣溫異常等。
慈溪土壤為典型的組合型平原土壤,類型單一,成土年代晚近,分布 規則,土層深厚,肥力穩長,生產利用率高。近山平原母質復雜,多 屬水稻土,結構層次分明,稜柱狀結構發育,潛育性現象普遍,土層 深厚、土質均細、粘粒含量高、蓄水量足,質地以重壤為主,丘陵區 多為自然土壤,正逐步紅壤化中,有紅壤、潮土、水稻土3個土類, 多石礫,粘粒含量高,質地為中壤至輕粘,酸性重,養分貧乏,保肥 保水性能差。濱海平原地區,母質均為海積物,自海邊向內依次有鹽 土、潮土、水稻土3個土類,顆粒勻細,質地均一,粉砂含量高,含 可溶性鹽類,呈中性至微鹼性。七塘以南,多為中壤,耕層結構良好 ,蓄水保肥能力和耕性均好,七塘以北為新墾土地,成土歷史短,富 含石灰質,土質中壤至輕壤,團粒結構發育差,保肥保水能力弱。

Ⅲ 慈溪環境統計

沒有數據,這個要問統計局

Ⅳ 慈溪 氣候特點

慈溪處北亞熱帶南緣,屬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長,春秋略 短。平均年日照時數2038小時,年日照百分率47%。年平均氣溫16.0 ℃,7月最高,平均28.2℃,1月最低,平均3.8℃。歷史極端最高氣 溫38.5℃,最低-9.3℃。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1272.8毫米,平 均年徑流總量5.122億立方米,降水高峰月為9月,平均占年降水量14 %。冬季盛行西北至北風,夏季盛行東到東南風,全年以東風為主, 年平均風速3米/秒,年平均大風日數9.6天。夏秋間多熱帶風暴。境 內災害性氣候以水、旱、風、潮為主,另有氣溫異常等。

慈溪雨量充足,但因人口眾多,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地表水攔蓄能力 弱,年人均水佔有量僅578立方米,為浙江全省人均佔有量的24%, 系嚴重缺水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慈溪內陸水域計61.75平方 公里,約占總面積的十分之一。有較長河道73條,長770公里,河床 坡降平緩,平均水深1.2~1.4米。南北向河道大都北流入海,主要有 淞浦、古窯浦、淹浦、水雲浦、四灶浦、三十弓江、周家路江等;東 西向河道主要有快船江、公路橫河、東橫河、大古塘河、四塘河、六 塘江、七塘江等。大小河渠總長5400公里,正常水位蓄水量3776萬立 方米。現有庫容100萬立方米以上的湖庫13座,即鳳浦湖、靈湖、窯 湖、長溪水庫、外杜湖、里杜湖、白洋湖、上林湖、梅湖、邵嶴湖以 及3座海塗水庫,現有總庫容7653萬立方米。另有小型水庫5座、山塘 154處,合計庫容185.56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貧乏,可開采淡水資 源僅782萬立方米/年。

Ⅳ 慈溪市的經濟結構、人口及其就業狀況、教學條件、基礎設施情況

慈溪市轄3個街道、17個鎮,即:滸山街道、宗漢街道、坎墩街道、龍山鎮、三北鎮、范市鎮、掌起鎮、觀海衛鎮、附海鎮、橋頭鎮、匡堰鎮、逍林鎮、新浦鎮、勝山鎮、橫河鎮、崇壽鎮、庵東鎮、天元鎮、長河鎮、周巷鎮。共有48個社區、27個居委會、297個村委會(2007年4月)。市人民政府駐滸山街道三北大街655號。
2006年底,慈溪市面積1154平方千米,人口101.54萬人。轄3個街道、17個鎮,47個社區、28個居民區、297個行政村。市政府駐三北大街655號。

滸山街道 辦事處駐三北大街518號。面積44.3平方千米,人口14.61萬人。郵編:315300。轄38個社區、1個居民區、21個行政村。

宗漢街道 辦事處駐西二環北路559號。面積33.2平方千米,人口6.23萬人。郵編:315301。轄1個社區、1個居民區、18個行政村。

坎墩街道 辦事處駐坎墩西路118號。面積30.3平方千米,人口4.78萬人。郵編:315303。轄1個居民區、12個行政村。

橫河鎮 鎮政府駐龍泉東路41號。面積88.4平方千米,人口6.34萬人。郵編:315318。轄1個居民區、24個行政村。

匡堰鎮 鎮政府駐匡興路89號。面積42平方千米,人口2.2萬人。郵編:315333。轄1個居民區、9個行政村。

崇壽鎮 鎮政府駐崇興街51號。面積39平方千米,人口3.45萬人。郵編:315334。轄1個居民區、11個行政村。

周巷鎮 鎮政府駐環城北路428號。面積75.4平方千米,人口9.45萬人。郵編:315324。轄6個社區、25個行政村。

長河鎮 鎮政府駐寧豐北路338號。面積27.3平方千米,人口4.42萬人。郵編:315326。轄1個居民區、11個行政村。

天元鎮 鎮政府駐天潭路40號。面積15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郵編:315325。轄1個居民區、12個行政村。

庵東鎮 鎮政府駐郵電路8號。面積65平方千米,人口4.64萬人。郵編:315327。轄3個居民區、15個行政村。

逍林鎮 鎮政府駐園丁路58號。面積26平方千米,人口6.87萬人。郵編:315321。轄1個居民區、10個行政村。

勝山鎮 鎮政府駐勝山大道518號。面積23.2平方千米,人口5.9萬人。郵編:315323。轄1個居民區、11個行政村。

新浦鎮 鎮政府駐新勝路88號。面積53平方千米,人口8.34萬人。郵編:315322。轄1個居民區、20個行政村。

附海鎮 鎮政府駐花塘路3號。面積21.2平方千米,人口4.69萬人。郵編:315332。轄1個居民區、7個行政村。

橋頭鎮 鎮政府駐鎮前路。面積41.6平方千米,人口5.59萬人。郵編:315317。轄1個居民區、8個行政村。

觀海衛鎮 鎮政府駐振觀路6號。面積150平方千米,人口18.80萬人。郵編:315315。轄2個社區、8個居民區、40個行政村。

范市鎮 鎮政府駐湖濱路58號。面積28.5平方千米,人口3.26萬人。郵編:315332。轄1個居民區、10個行政村。

掌起鎮 鎮政府駐橫街509號。面積63.6平方千米,人口9.09萬人。郵編:315313。轄1個居民區、15個行政村。

龍山鎮 鎮政府駐龍城路1號。面積54平方千米,人口3.31萬人。郵編:315311。轄1個居民區、9個行政村。

三北鎮 鎮政府駐三北路28號。面積29平方千米,人口3.16萬人。郵編:315331。轄1個居民區、9個行政村。

中國寧波網訊 寧波市慈溪周巷鎮創新物業公司近日與該鎮萬壽村簽定環境保潔協議,規定由創新公司對村內河道、道路、公廁實行全年保潔,並上門收集所有居民的生活垃圾;村裡每年支付保潔費11.9萬元。

創新物業是慈溪農村環境保潔的縮影,目前,慈溪僅注冊的面向農村市場的物業企業就有29家,注冊資本5180多萬元,從業人員1萬多名,年經營收入近2億元。

近年來,慈溪開展大規模的環境整治活動,全面實行了農村生活垃圾袋(桶)裝化,道路、河道保潔等制度,為提高保潔質量,該市引入市場機制,採用招投標的方式定標、定崗,支持和鼓勵物業公司、自然人承包,該市逍林、附海等鎮還對實行市場化保潔的村按保潔費用30%給予補助。現在,慈溪九成以上村由專業的物業公司保潔,保潔道路面積832萬平方米,河道面積558萬平方米,公廁1400多隻,每天清運農村生活垃圾600多噸。

據統計,該市農村保潔業近2年來共吸收就業8000多人。隨著保潔人員的增多,慈溪每年還統一組織培訓,對培訓合格的人員發放物業公司上崗證,至今已有100多人持證上崗,成為業務骨幹。環保產業的發展極大地提升了慈溪農村的環境面貌。該市先後有4個鎮被評為寧波市生態鎮,17個村被評為寧波市生態村,生態鎮、村數量居寧波第一,周巷鎮去年還被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

看外來人員自身的素質情況分析吧,當然素質不一樣,學歷不一樣,就業狀況也不一樣!再來就是慈溪大環境給外來人員創造的機遇啦!一下子只能想到這些,不知道是否能幫助到你!

Ⅵ 慈溪的資源

慈溪雨量充足,但因人口眾多,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地表水攔蓄能力弱,年人均水佔有量僅578立方米,為浙江省人均佔有量的24%,系嚴重缺水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慈溪內陸水域計61.75平方公里,約占總面積的十分之一。有較長河道73條,長770公里,河床坡降平緩,平均水深1.2~1.4米。南北向河道大都北流入海,主要有淞浦、古窯浦、淹浦、水雲浦、四灶浦、三十弓江、周家路江等;東西向河道主要有快船江、公路橫河、東橫河、大古塘河、四塘河、六塘江、七塘江等。大小河渠總長5400公里,正常水位蓄水量3776萬立方米。有庫容100萬立方米以上的湖庫13座,即鳳浦湖、靈湖、窯湖、長溪水庫、外杜湖、里杜湖、白洋湖、上林湖、梅湖、邵嶴湖以及3座海塗水庫,僅有總庫容7653萬立方米。另有小型水庫5座、山塘154處,合計庫容185.56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貧乏,可開采淡水資源僅782萬立方米/年。
慈溪海面居杭州灣主流隱蔽區,水層淺薄,海水鹹度低於外海,含沙量高且變幅大。海岸地貌形態變化和泥沙搬運的主動力為潮汐和潮流。潮汛屬不規則半日潮,歷年平均潮位2.1米,歷史最高潮位5.33米,最低潮位-0.55米。杭州灣為中國潮差最大的海灣,灣頂潮差8.93米,慈溪海域年平均潮差:海黃山2.53米。 植物
慈溪常見植物計169科896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1種:水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3種:銀杏、杜仲、鵝掌揪。國家三級保護植物2種:厚朴、四葉厚朴。
動物
慈溪動物屬東洋界動物區系,陸水生動物資源豐富,脊椎動物292種,無脊椎動物種類繁多,昆蟲更是數不勝數。 慈溪市沿岸灘塗呈凸形伸向杭州灣,西部沖淤交替不夠穩定,中部灘塗資源條件好,東部較窄,按海岸線至理論基準面的灘塗面積為416.7平方公里,-1.87米高程線以上灘塗面積為366.7平方公里,0.13米高程線以上的灘塗面積達172.3平方公里,是中國長江口以南沿海最大的成片灘塗資源之一。

Ⅶ 慈溪的地理位置

慈溪位於東海之濱,東離寧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南翼環杭州灣地區上海、杭州、寧波三大都市經濟金三角的中心,區位和交通優勢十分明顯。特別是隨著2008年5月杭州灣跨海大橋的通車,給慈溪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這座比舊金山金門跨海大橋長15倍的雙塔鋼筋混凝土斜拉橋將橫跨廣袤而洶涌的杭州灣海域,從此慈溪將一躍成為連接上海、寧波兩大都市的「黃金節點」,融入滬、杭、甬2小時交通圈,這將極大提升慈溪在長三角城市群中的戰略地位。全市行政區域面積1154平方公里,年末耕地面積65.2萬畝 戶籍總人口101.03萬人,轄17個鎮、3個街道,共297個行政村、27個居委會、28個社區,市政府駐地滸山街道。
慈溪歷史悠久。春秋時屬越,秦代設縣,古稱「句章」,至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稱慈溪,縣治在今之慈城。因治南有溪,東漢董黯「母慈子孝」傳說而得名。1954年行政區域調整,現市境為原慈溪、餘姚、鎮海三縣的北部組成(俗稱「三北」),1988年10月撤縣設市。
慈溪自然條件優越,氣候常年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市境東南部為低山丘陵區,林木果品繁多;中西部為遼闊平原,土壤肥沃,特產豐富,盛產果蔬等農特產品;北部為杭州灣,擁有長達77公里的海岸線,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海塗資源,近期可圍墾開發的海塗近10餘萬畝,是全省土地後備資源最豐足的地區之一。
慈溪擁有三大傳統的區域特色文化:青瓷文化、圍墾文化、移民文化。在晉唐時期,慈溪上林湖青瓷遠銷海外,架起了通往世界的「海上絲綢之路」。慈溪又有「唐塗宋地」之稱,悠久的海塗圍墾歷史,塑造了慈溪人開拓進取的性格,慈溪的移民文化源遠流長。慈溪更有對外交流合作的傳統,早在秦代,名士徐福在慈溪達蓬山啟航,東渡日本,拉開了對外交流的序幕。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三大文化已交織融匯在一起,善於兼容並蓄,注重務實開拓,崇尚合作共贏,講求開放、誠信,不排他、重吸收,海納百川的人文精神,已成為慈溪新時期無可比擬的人文競爭力。
自然地理
慈溪境內地勢南高北低,呈丘陵、平原、灘塗三級台階狀朝杭州灣展開。南部丘陵屬翠屏山丘陵區,系四明山余脈,東西走向,綿延40餘公里 ,約佔全境面積的十分之二。東端低丘,海拔100米左右;中部300~ 400之間;至石堰鄉,地層下陷為東橫河;逾河西端,高100~200米 。主要山峰有大蓬山、五磊山、大霖山、老鴉山、東栲栳山,最高峰 老鴉山塌腦崗海拔446米。地層成因單一,屬侵蝕剝蝕地貌。平原為 寧紹平原之一部,東西長55公里,面積約占總面積的十分之七。地勢自西向東緩緩傾斜,西部地區北高南低,東部地區南高北低,以大古塘河為界分南北二部分,兩者面積之比為2:8。南部近山平原成陸於900~2500年前,由全新世晚期湖海相沉積物淤積而成,組成物質多 為粘土及亞粘土,局部夾有泥炭。北部濱海平原,系900年以來新成 陸土地,組成物質為亞粘土、亞沙土和粉砂。平原以北為凸入杭州灣 的扇形三北淺灘,1986年圖版量標以理論基準面零米線計算,達433. 5平方公里,灘塗沉積物以粉細砂和沙質泥等細顆粒物質為主,東部 地區顆粒較粗。海岸帶升降有明顯的周期性,全岸線正繼續向北推移 ,土地資源在不斷增加中。
慈溪南部丘陵屬翠屏山丘陵區,系四明山余脈,東西走向,綿延40餘公里 ,約佔全境面積的十分之二。東端低丘,海拔100米左右;中部300~ 400之間;至石堰鄉,地層下陷為東橫河;逾河西端,高100~200米 。主要山峰有大蓬山、五磊山、大霖山、老鴉山、東栲栳山,最高峰 老鴉山塌腦崗海拔446米。地層成因單一,屬侵蝕剝蝕地貌。平原為寧紹平原之一部,東西長55公里,面積約占總面積的十分之七。
慈溪雨量充足,但因人口眾多,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地表水攔蓄能力弱,年人均水佔有量僅578立方米,為浙江全省人均佔有量的24%, 系嚴重缺水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慈溪內陸水域計61.75平方 公里,約占總面積的十分之一。有較長河道73條,長770公里,河床 坡降平緩,平均水深1.2~1.4米。南北向河道大都北流入海,主要有 淞浦、古窯浦、淹浦、水雲浦、四灶浦、三十弓江、周家路江等;東西向河道主要有快船江、公路橫河、東橫河、大古塘河、四塘河、六 塘江、七塘江等。大小河渠總長5400公里,正常水位蓄水量3776萬立 方米。現有庫容100萬立方米以上的湖庫13座,即鳳浦湖、靈湖、窯湖、長溪水庫、外杜湖、里杜湖、白洋湖、上林湖、梅湖、邵嶴湖以 及3座海塗水庫,現有總庫容7653萬立方米。另有小型水庫5座、山塘 154處,合計庫容185.56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貧乏,可開采淡水資源僅782萬立方米/年。
慈溪海面居杭州灣主流隱蔽區,水層淺薄,海水鹹度低於外海,含沙量高且變幅大。海岸地貌形態變化和泥沙搬運的主動力為潮汐和潮流。潮汛屬不規則半日潮,歷年平均潮位2.1米,歷史最高潮位5.33米 ,最低潮位-0.55米。杭州灣為我國潮差最大的海灣,灣頂潮差8.93 米,慈溪海域年平均潮差:海黃山2.53米,新慈溪市地處浙東杭州灣南岸,東、東南接鎮海區、江北區,西、西南連餘姚市,介於北緯30°02'~30°24'和東經121°02'~121° 42'之間,為滬、杭、甬三角地區結合部。市境總面積1154平方公里 (不含海域,未計入1954年後新成陸土地),海岸線北凸成弧形,長66公里(1986年圖版量標為77.56公里)。
慈溪處北亞熱帶南緣,屬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長,春秋略 短。平均年日照時數2038小時,年日照百分率47%。年平均氣溫16.0 ℃,7月最高,平均28.2℃,1月最低,平均3.8℃。歷史極端最高氣 溫38.5℃,最低-9.3℃。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1272.8毫米,平 均年徑流總量5.122億立方米,降水高峰月為9月,平均占年降水量14 %。冬季盛行西北至北風,夏季盛行東到東南風,全年以東風為主, 年平均風速3米/秒,年平均大風日數9.6天。夏秋間多熱帶風暴。境 內災害性氣候以水、旱、風、潮為主,另有氣溫異常等。
慈溪土壤為典型的組合型平原土壤,類型單一,成土年代晚近,分布 規則,土層深厚,肥力穩長,生產利用率高。近山平原母質復雜,多 屬水稻土,結構層次分明,稜柱狀結構發育,潛育性現象普遍,土層 深厚、土質均細、粘粒含量高、蓄水量足,質地以重壤為主,丘陵區 多為自然土壤,正逐步紅壤化中,有紅壤、潮土、水稻土3個土類, 多石礫,粘粒含量高,質地為中壤至輕粘,酸性重,養分貧乏,保肥 保水性能差。濱海平原地區,母質均為海積物,自海邊向內依次有鹽 土、潮土、水稻土3個土類,顆粒勻細,質地均一,粉砂含量高,含 可溶性鹽類,呈中性至微鹼性。七塘以南,多為中壤,耕層結構良好 ,蓄水保肥能力和耕性均好,七塘以北為新墾土地,成土歷史短,富 含石灰質,土質中壤至輕壤,團粒結構發育差,保肥保水能力弱。

Ⅷ 甬江的水利概況

航道
奉化江航道
干線航道,上游段自蕭王廟鎮,經大埠,至方橋三江口,通航里程15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最窄處寬42米,最小彎曲半徑100米,最淺處水深1.3米,橋5座,可通航60噸級以下船舶,屬7級航道。下游段自方橋三江口,經櫟社至寧波三江口,通航里程29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最窄處寬180米,最小彎曲半徑150米,最淺處水深3米,橋3座,可通航100噸級船舶,屬6級航道。
支線航道,大橋至方橋段,經長汀,通航里程16公里,最低通航水位3米,最窄處寬10米,最小彎曲半徑30米,最淺處水深1.1米,橋18座,可通20噸級船舶,屬10級航道。西塢至方橋段,經陡門橋、後岸,全程10.8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橋3座,可通航100噸級船舶滾廳,屬6級航道。鄞江鎮至橫漲段,經洞橋,全程10.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1.5米,橋3座,可通50噸級船舶,屬8級航道。
杭甬運河
五夫至寧波三江口(甲線)起自杭州艮山港,出三堡入錢塘江,至浦陽江進峙山閘,經蕭山、紹興內河,穿曹娥江入三北內河,於曹墅橋進入姚江航道,至姚江大閘,循甬江達鎮海入東海,航程258公里,為省內主要水運干線之一。1979~1983年第一期疏竣工程完成。五夫升船機站至鎮海99.57公里,屬境內航區。其中五夫升船機站至丈亭三江口段40.45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2米,最淺處水深2.5米,最窄處寬20米,最小彎曲半徑100米。丈亭三江口至姚江大閘段35.66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2米,最淺處水深2.1米,最窄處寬170米,最小彎曲半徑50米。全線架橋15座,升船機3座,可通航40噸級船舶,屬8級航道。
姚江航道水運
丈亭至鎮海(乙線),起自丈亭三江口入慈江,經慈江閘、化子閘、駱駝、至鎮海區張鎰碶入甬江,長49公里,為鎮海溝通杭甬運河主航道。其中丈亭至慈江段13.6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2米,最窄處寬36米,最小彎曲半徑100米,最淺處水深2.1米,可通航40噸級船舶;慈江閘至化子閘段,15.2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65米,最窄處寬20米,最小彎曲半徑37米,最淺處水深1.3米,可通航30噸級船舶,屬9級航道;化子閘至鎮海段為中大河20.12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5米,最窄處寬14米,最小彎曲半徑40米,最淺處水深1.2米,可通航15噸級船舶。全線橋58座,船閘2座,可通航15噸級船大蘆隱舶,屬11級航道。
鄞東航道
前塘河, 起自橫溪鎮,經太平橋、雲龍、三橋,於橫石橋匯合中塘河至四眼碶,長19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6米,最淺處水深0.8米,最窄處寬12米,最小彎曲半徑60米,橋14座。其中橫溪鎮至三橋段、三橋至四眼碶段分別可通航15、25噸級以下船舶,分屬11、10級航道。
中塘河,起自莫枝,經沙家店、楊樹橋、潘火,於橫石橋匯合前塘河至四眼碶,長14公里。起端連接莫枝升船機站,通東錢湖畔大公、韓嶺、郭家峙、下水諸村。最低通航水位2米,最淺|處水深1.1米,最窄處寬19米,最小彎曲半徑30米。橋20座,可通航20噸級船舶,屬10級航道。
後塘河,起自嘩搏寶幢,經五鄉、盛墊,至江東下茅塘,長6.1公里。最低通航水位1.2米,最淺處水深1.2米,最窄處寬13米,最小彎曲半徑50米。橋15座,可通航20噸級船舶,屬10級航道。
鄞西航道
南塘河,起自它山堰,經洞橋、橫漲、櫟社、石碶、至共青橋,長2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最淺處水深1.1米,最窄處寬14米,最小彎曲半徑40米。橋29座,可通航15噸級船舶,屬11級航道。
中塘河,起自橫街,經集士港、祝家橋,於望春橋匯合西塘河至鄖西橋,長1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最淺處水深0.7米,最窄處寬16米,最小彎曲半徑40米。橋26座,
西塘河,起自桑家河頭,經岐陽、高橋,於望春橋匯合中塘河至鄮西橋,長16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最淺處水深0.9米,最窄處寬20米,最小彎曲半徑20米。橋29座,可通航20噸級船舶,屬10級航道。
其他航道
李溪渡至河頭,經庄橋、泗港閘、化子閘,長.15公里。最低通航水位1.3米,最淺處水深1.3米,最窄處寬7米,最小彎曲半徑40米。橋27座,船閘1座,可通航15噸級船舶,屬11級航道。
大通橋至鎮海,經駱駝鎮,長27公里。最低通航水位1.2米,最淺處水深1.2米,最窄處寬5.6米,最小彎曲半徑17米。橋58座,船閘2座,可通航15噸級船舶,屬11級航道。
馬渚至庵東,經方橋、周巷、天元三江口、三十弓船閘,長33.1公里。最低通航水位3.6米,最淺處水深1.1米,最窄處寬40米,最小彎曲半徑50米。橋44座,船閘1座,可通航20噸級船舶,屬10級航道。
餘姚至滸山,經石堰、橫河、羅墅橋、三套閘,長19.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0米,最淺處水深1.3米,最窄處寬6米,最小彎曲半徑50米。橋8座,船閘3座,可通航40噸級船舶,屬8級航道。
餘姚至觀城,經石堰、橫河、匡堰、洋塘,長32.7公里。最低通航水位0.8米,最淺處水深1.3米,最窄處寬6.4米,最小彎曲半徑50米。橋40座,船閘2座,可通航20噸級船舶,屬10級航道。
港口
寧波港,地處中國海岸線中段,東臨太平洋,北瀕長江口。距日本長崎、大阪等港均1000海里之內;北往海參威,南至新加坡,都屬近洋航線;順沿海可通全國諸港,經長江可通淮河、漢水等各水系的水陸碼頭;甬江上溯,經杭甬運河,可通錢塘江及京杭運河。具有江海雙重水運資源優勢。陸域總面積2002萬平方米,直接和間接腹地內,有寧波城市為依託,近有富庶的寧紹平原和杭州、紹興、舟山、台州等城市,遠及長江兩岸及沿海地帶。寧波港由寧波、鎮海和北侖3個港區組成。
寧波港區,即寧波老港。自市中心三江口起,至甬江北側白沙沿江段。系口內港,港區至甬江口門航道長22公里,寬80至120米,最大麴線半徑470米(梅墟拗猛江轉彎處)。歷史上進出甬江航道最大船型,為1935年前後載重量7500噸級貨輪、減載至5000噸的開皮馬爾輪、鐵利馬爾輪。今最大進港船型吃水6.5米3000噸級客輪。港區使用岸線1330米,陸域12.35萬平方米,分白沙、中馬、江東3作業點。1988年6月,成立寧波港埠公司。1990年500噸級以上泊位18個,設計吞吐能力220萬噸,其中港務局所屬泊位12個,設計吞吐能力130萬噸;貨主碼頭6個,設計吞吐能力90萬噸。
鎮海港區,位於甬江口門,鎮海區城關鎮東北部。西起後海塘港監信號桿,東至大、小游山均由淺灘或灘塗填築而成,平面呈狹長型,面積490萬平方米,使用岸線長3683米。距寧波市中心三江口22公里,為裝卸中轉煤炭、散雜貨、件雜貨、液體化工產品、國際集裝箱多功能、綜合性港區。鎮海河口港的條件優越,港口建設陸域有大部灘地可填築,可少佔農田;甬江口門外金塘水道水深穩定,從東海經蝦峙門入港區七里峙錨地,長38海里,最淺處深18米,可通俄航萬噸級以上船舶。鎮海口門至大游山,主航道長約840米、寬140米,水深10米以下,游山北水深10米左右,最深44米,萬噸級輪船可靠泊鎮海港區。1973年7月,國務院港口建設領導小組經實地考察定址於此,認為在鎮海建設新港區,經杭甬、浙贛線同全國鐵路網相連接,以分流上海港運量;同時可承擔浙江地區的物資進出。當年10月,成立省建港領導小組,12月組建寧波港建設指揮部,張兆萬任黨委書記、總指揮。1974年初劈山圍堤,至次年9月25日,築成招寶山西北側經虎蹲山至大游山攔海大堤,長3160米(水利部門資料3186米)、高5.5米、面寬9米、基寬16米,防浪牆高3米、厚1米。計土石方62.6萬立方米,其中海上拋石39.6萬立方米,陸運填石23萬立方米,投資486萬元,拓圍陸域4.9平方公里。1977年11月,開挖小招寶山(大招寶山之東)竣工,工程量82萬立方米,投資351.8萬元。1988年3月,鎮海港埠公司成立。
北侖港區,系深水良港,位於甬江口門東側金塘水道南岸,西起甬江口岸長跳嘴燈樁,東至柴橋鎮穿山港的人渡碼頭,因鄰近有小島北侖山命名。系海港,港區水域自甬江口經北導流堤的堤頭燈塔,至長跳嘴燈樁連線以東,從潞浦山與金塘島西北端太平山燈塔連線以南,至金塘島東南端宮山與大榭島北端塗泥嘴燈樁連線以西,面積150平方公里。北侖港港域大部分水深50米以上,航道最窄處寬度亦700米斟上。15萬噸級重載海輪可自由進出,20萬噸級可候潮出入。若疏竣、整治蝦峙門航道淺區(長3公里,深17.6米),可出入更大噸位船舶。 它山堰,在寧波市區西南方向的鄞州歷史名鎮鄞江橋鎮西邊的它山旁,始建於唐太和七年(833年),堰面全部用條石砌築而成,堰身為木石結構,有逾抱大梅木枕卧堰中,歷千餘年不腐,被稱為「它山堰梅梁」。它山堰堪稱水利史上一個奇跡,與鄭國渠、靈渠、都江堰同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迄今千餘年,歷經洪水沖擊,仍基本完好,仍然發揮阻咸、蓄淡、引水、泄洪作用。唐太和七年,鄮縣(今鄞州)縣令王元暐上任伊始,體察民情後,深感境內受水旱之苦,遂商之於民,經實地勘測,毅然決定修建這一規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化水害為水利,受到民眾的贊頌。它山堰全長113.73米,面寬4.8米,高程實為3.85米,其底層厚為3.7~6.4米的黏土夾碎石層。它山堰體向上作了五度傾斜,與堰底水平情況相比,堰體水平抗滑能力提高一倍以上。堰體所築黏土夾砂層,有效地提高了防滲性,增加了土的抗剪強度。與此同時,為使上游的溪水引入內渠南塘河,保證下游泄流充足,在沿江的50里江塘上,續建了「烏金」、「積瀆」、「行春」三座碶閘,加強啟閉泄畜。澇時開閘排洪,旱時頂潮納淡,調節鄞西河網的水量,使鄞西平原的20萬畝農田用水得到了充分的保障。相傳王元暐在選擇碶址時,從上游放下三隻木鵝隨水而漂,在木鵝停下地方定址造碶。千百年來,「王令當年放木鵝,身營三碶隔江河」的詩句仍傳誦四方。後人為了紀念王元暐和修建它山堰的英勇壯士,於五代末在它山堰近旁修造它山廟,以表彰其修水利根治水患的巨大功績。
新中國成立後,甬江流域治理開發,歷程曲折,成績輝煌,至2007年底,已建成大型水庫5座,中型水庫10座。 甬江流域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名稱類別所在河流總庫容(萬立方米)主要功能集雨面積(平方公里)皎口水庫大型樟溪11980灌溉、防洪、發電、供水259四明湖水庫大型梁弄溪12354灌溉、防洪、發電103.1亭下水庫大型晦溪15300防洪、灌溉為主,結合發電176橫山水庫大型縣江11180防洪為主結合灌溉發電150.8周公宅水庫大型大皎溪11180供水、防洪為主,結合發電132十字路水庫中型人工湖泊2300灌溉為主,防洪(澇)、發電10.8新路嶴水庫中型新路嶴溪1610供水為主,灌溉、防洪、發電24三溪浦水庫中型東上河3340灌溉為主,防洪、發電、供水51橫溪水庫中型橫 溪3975灌溉為主,防洪、發電、養殖39.8陸埠水庫中型陸埠溪2870供水、農灌為主,防洪、發電54梁輝水庫中型南廟溪3077以防洪、供水為主,結合發電35.06梅湖水庫中型五梅溪1817供水為主,防洪、灌溉、發電23上林湖水庫中型東橫河1822防洪、供水、灌溉14.07四灶浦水庫中型人工湖泊2014灌溉、供水為主,旅遊、養殖5.12里杜湖水庫中型裘家浦2370供水、灌溉為主,防洪、發電20.2

Ⅸ 甬江的平原河網

境內河渠縱橫,碶閘林立,蓄泄方便。鄞東、鄞西、江北平原水網區毗鄰城區,構成老市區向四鄉輻射的內河水網。姚慈平原水網區,及奉化江口、西塢,象山南庄、定山,寧海長街,北侖大碶、柴橋等小河網區,散布於各平原水網地帶。內河水網交叉密布,兼收灌溉、供水、航運、排澇之利。 位寧波老市區東南,流域面積586平方公里。東有小浹江、後塘河、中塘河、前塘河,南有九曲江、楝樹港,支流交叉,總長1123.9公里,河面面積23.47平方公里,總蓄水量3837萬立方米。
小泱江,起錢堰引東錢湖和三溪浦水庫之水,注匯綽橋,經五鄉碶、太史灣南麓,過鄞鎮橋去楓林達小港大橋,經開發區4號橋至笠山口出浹水大閘入海。嘉靖《寧波府志》卷六記:自竹嶼山海口分派為支江,蜿蜒西流六十里抵鄞縣五鄉碶下。相傳古時海舶由此入貿山。長35公里,平均河寬16.4米,平均水深3.26米。系北侖區西北境引鄞東南之水以灌溉、通老市區航運的主要河道,亦浹水大閘主要行洪河道。
前塘河,又稱外塘河、南塘河,亦名橫溪河。上游橫溪,源出道成嶴九闊嶺和道成嶺,兩源合而北流至大嶴,東受乾坑之水,復北東納暗水坑之水,至化石橋分兩支,一環流橫溪陸廣橋,一出化石橋受藤溪嶺水北流,至橫溪河頭復合,稱前塘河。1976年至1977年,取直改道橫溪至河頭、太平橋南至孔家潭北的河道。出橫溪,西向西北流,歷鳳山大橋,西受櫟斜、馬嶺之水,西南納白杜、茅山、姜山來水,出顏橋,西接王夾嶴,東匯東錢湖大堰、高漱兩碘水,西經雲龍碶、三橋至橫石橋連中塘河,經白鶻橋、鎮安橋迄於老市區江東新河頭。1982年鎮安橋至新河頭河道填塞,盡頭東移至白鶻橋,全長19.5公里,平均河寬29.26米,平均水深2.2米。支流有同方匯港、姜山河、甲村河、九曲河、徐東埭河、櫟斜河、長山港、皇橋河等。系鄞東南主要引流、排灌、航運河道,亦提供老市區自來水水源的重要河道。
中塘河,受東錢湖莫枝堰下注之水,出楊樹橋,迤北至鵝頸匯西折,經泗港、潘火橋至橫石橋,匯合前塘河,經宋詔橋、鐵路橋、延芳橋,南至西北流過鎮安橋至老市區江東新河頭,復入道士堰通奉化江。現迄於白鶻橋,全長9公里,平均河寬24.25米,平均水深1.54米。支流有下應河、花園河、小塘河。系鄞東引流、灌溉、航運,及提供老市區自來水水源的重要河道。
後塘河,又稱東塘大河,亦名北塘河、里塘河。源出天童山為天童溪,東澗、西澗合流至天童街匯鳳下溪,至沙地附近匯畫龍溪,北至鳳頸山下東吳會少白河,稱後塘河。1962年於三溪匯合的沙地附近建三溪浦水庫。東吳起,經四古庄、五鄉碶,東向西經鄖山橋、盛墊、福明、七里墊入老市區江東張斌橋,迄於大河頭。1976年五鄉禊河道改道。1985年,張斌橋東至大河頭河道填塞,盡頭東移至下茅塘。長18.5公里,平均河寬30米,平均水深1.8米。支流有明堂嶴溪、寶幢河、大涵山港、石山弄港、高錢河、萬齡港、邱隘河、東洞橋港等。系鄞東引流、灌溉、航運主要河道。 位老市區西,流域面積294平方公里。有南塘河、中塘河、西塘河、湖泊河、新塘河、千丈鏡河等,河網錯綜,總長673.2公里,河面面積1.0.38平方公里,總蓄水量1388萬立方米。水源易枯,皎口水庫建成由樟溪注水後,始充足。
南塘河,又稱前塘河。《方輿紀要》卷九十二載:「小江湖,在(寧波)府西南五十里它山下,即它山堰也,今日南塘河。」上接樟溪,源出四明山由斤嶺迤至它山堰與鄞江分流起,流經鄞江鎮由管池東趨洪水灣,出洞橋,經橫漲橋注櫟社,西南向東北歷石碶、段塘入老市區南門三市。橫漲起與奉化江並行,沿途設碶閘通奉化江。833年(唐大和七年)鄖縣令王元 築它山堰,截流穩定南塘河水源。1977年,南門三市段填塞,河道盡頭西移至南門三市。長24.5公里,平均河寬33.1米,平均水深1.84米。支流有小溪港、里龍江、後港、王子匯港、照天港、風棚碶港、千丈鏡河、啟文橋河等。系溝通老市區與鄞西航運干河,唐以後即為城區供水重要引流河道,亦鄞西引流、排澇、灌溉主河道。
中塘河,亦稱西中塘河。上游莊家溪,源出草灣崗山麓,東北流經大雷,會芝溪嶴水,至馮家匯桃源溪、武陵溪水,東至雙瑞橋分兩支,南支經林村隱仙橋後稱中塘河,橫街頭起,經集士港、賣面橋,西向東北出望春橋與西塘河合流,迄於老市區西門鄖西橋。長13.2公里,平均河寬24.7米,平均水深2.68米。支流有鳳嶴市河、梅梁橋河、集士港、西洋港等。系溝通老市區、鄞西航運干河,提供老市區自來水水源河道之一,亦橫貫鄞西平原中部主要引流、灌溉河道。
西塘河,亦稱後塘河。源出大雷山諸溪,至雙瑞橋分流北支經碶橋入西塘河,由山下庄注石塘,東匯岐陽、高橋來水,西北向東南趨新橋,出望春橋與中塘河合流,經西成橋入老市區西門口。長13.18公里,平均河寬32米,平均水深3.12米。支流有九里浦河、葉家碘河、七里碶河、新河等。系老市區溝通鄞西主要航運河道,亦鄞西引流、灌溉主河道。
新塘河,又稱南新塘河。自橫街頭經布政至石碶與南塘河相連。西北至東南流向,橫貫鄞西平原中部。西通橫街頭,北通七港白,南通櫟社,東通石碶,聯南塘。中塘、西塘諸河成一體,構成鄞西骨幹河網。長11.5公里,平均河寬23.5米,平均水深2.11米。系引流、航運主河道。 位老市區之北,屬江北和鎮海區,流域面積364.2平方公里。有慈江、江北大河、中大河、沿山大河、萬弓塘河等組成,河網總長859.2米,河面面積11.2平方公里,總蓄水量1467萬立方米。姚江大閘建成阻咸蓄淡後,水源多賴姚江供給。
慈江,又稱後江,姚江支流。起鎮海區長石鄉,經慈城出夾田橋、太平橋向西,經二六市、三七市、羅江,至丈亭鎮三江口匯入姚江。長25.2公里,平均寬60米,平均水深3米。系江北區、鎮海區西北部主要引流、灌溉、航運河道。
江北大河,亦稱庄橋大河。西北通慈江,自江北區費市流經庄橋、廟跟、半路涼亭至孔浦大閘注甬江。長11.5公里,平均寬22米,平均水深1.5米。北岸鎮海區,南岸江北區。系主要引流、灌溉、航運河道。
前大河,古稱夾江河,又稱顏公渠。西起常洪,南沿甬江,經鷺林廟橋、清河橋、伏龍橋、虹橋,至瀾浦廟橋之右白龍洋處匯中大河,出張碶通甬江。長13公里,平均寬14米,平均水深1.4米。系灌溉河道。
中大河,源於鎮海汶溪禿腦山:大斗山、萬丈山,經汶溪長石橋、駱駝橋、貴駟,歷萬嘉橋至鎮海區城關西門平水橋,分叉經白龍洋出張碶入甬江。上游接慈江,由化子閘、泗港閘節制。.長23公里,平均寬22米,平均水深1.45米。系鎮海區東西貫通的主要通航、灌溉、引流河道。
西大河,起駱駝橋,連中大河,分南北支。南支自咸寧橋經安樂橋、團橋、迎豐橋至西衛橋,匯合江北大河,長6.4公里,平均寬15.6米,平均水深1.53米。北支自駱駝橋東出馬家橋,向北經堰頭王、廣濟橋至覺渡撞山橋,折東北至湃浦新漕跟。長8.2公里,平均寬17米,平均水深1.4米。系鎮海區溝通南北的主要灌溉河道。
沿山大河,源於大蓬山,西起河頭十字路水庫輸水口,出長橋頭,西南折東經馬家橋、滕山、三七房入澥浦大河,通海。上游通中大河。長15公里,河寬5至21米,平均水深1.3米,主要排澇河道。西段舊稱西河,東段又稱叫天港。
萬弓塘河,又稱後塘河。北起嵐山嘴南麓接湃浦大河入海,過嵐山公路橋,東南經殿跟、灣塘、鎮海石化總廠廠區,至俞范嘉燮亭三港口匯入石塘下河,南至鎮海區城關,由張碶通甬江。長12.1公里,平均寬13米,平均水深1.2米。系貫穿鎮海區南北的主要引流、航運河道。 餘姚境內姚江以北河網和慈溪河網,原屬餘姚、上虞、慈溪灌區,從余上慈閘、廣濟涵洞引曹娥江淡水灌溉。上虞縣上浦大閘建成後,余上慈閘因閘基漏水封閉,賴上浦閘引水灌溉。碶閘節制調蓄河網水量。馬渚橫河、高橋江、青山港、長江、西江、中江、東江組成餘姚水網;大塘江、四塘橫河、七塘江、四灶浦、水雲浦、新浦、洋浦、高背浦、淹浦、古窯浦、淞浦組成慈溪水網。河網總長1911公里,河面面積54.42平方公里,正常水位總蓄水量6621.6萬立方米。
馬渚橫河,湖塘江、馬渚中河組成。起上虞百官鎮余上慈閘,經驛亭、五夫,至牟山鄉東頭村南入餘姚,西東流,納北來高橋江、南來牟山湖之水,復有青山江自北來匯,經西橫河閘,長泠江自東北匯於馬渚,折南經斗門鄉,東至菁江渡入姚江。境內長12公里,河寬40至60米,水深2.2至3.5米。
高橋江,高橋江、牟山江組成。起黃家埠鎮馮家,南流經高橋,至回龍鄉小胡頭堰接牟山江,南流入湖塘江。長16公里,平均寬19米,平均水深2.2米。排澇時流向西北,經臨海浦閘出杭州灣。
青山港,又稱菁江。北起泗門鎮姐妹橋,流經泗門、湖堤、青山、青港等鄉鎮,南至青港鄉獅山村西南匯入湖塘江。長11.2公里,河寬15至19米,水深1至2米。
長泠江,起周家路,南經周巷鎮,交接大塘河、南橫江,又南歷趙家、董家,折西南經方橋、石卜坎通西江,於馬渚鎮出鐵路橋匯入馬渚中河。長20公里,平均寬22米,平均水深2.2米。
西江,起郎下,南經天華鄉、開元鄉折東南流,在石卜坎相匯長冷江,歷太平橋、豐北鄉,出餘姚城西鐵路橋匯入姚江。長21.3公里,河寬11至22米,平均水深1.5米。
東江,又名東橫河。始白洋湖,東向西南流,至王家埭受上林湖水庫南來之水,納邵嶴水庫來水,趨彭橋至橫河鎮,南接梅湖水庫水,北經東湖通大塘江,復西南流歷石堰,至玉皇橋匯入姚江。長25.5公里,河寬22至43米,水深1.3至2.3米。系滸山至餘姚主要航運河道。
中江,又名低塘江。始周巷埋溝橋,南流經低塘,交接解放塘河,經鄭巷、橫堰、五鄉亭,至餘姚城北匯候青江。長18.6公里,平均寬23米,水深1至2.7米。
四塘橫江,西起四洞閘,東流經小曹娥、周家路、勞家埭、大路頭、毛甲,相交三十弓江,北至庵東,復通到上虞浦前。長34公里,河寬15至40米,水深1.7至3米。系經臨山、泗門至庵東北延的錢塘江沿岸平原主要引流、灌溉河道。
六塘江,西起小安,連四塘橫河,東流經義四、大雲、滄田、庵東等鄉,至高王接七塘江。長14.4公里,平均寬21米,平均水深1.9米。
大塘江,又名大古塘江。西起滸山鎮,東流經白沙、樟樹至橋頭鄉。東通東江,北接四灶浦、水雲浦,西連解放塘河。長、16.3公里,平均寬14.5米,平均水深1.6米。
四灶浦,南起大塘江,納潮塘江、三塘江、勝山塘河、七塘江之水,流經勝西、勝北、崇壽、東三鄉,北出四灶浦閘入杭州灣。長16.16公里,平均寬36米,平均水深2.2米。
水雲浦,南起大塘江東端,流經擇浦、勝東、勝北、新浦、東三鄉。長15.7公里,平均寬20米,平均水深2.1米
新浦,南起上林湖東江,經逍林、新浦沿,北出杭州灣。長16.81公里。平均寬16米,平均水深1.6米。
洋浦,南接白洋湖來水,通東江,向北經潭河沿至杜家,折東北經紅星、下洋浦,出洋浦閘。長17公里,平均寬13米,平均水深1.1米。
蛟門浦,南起杜湖水庫,經鳴鶴場,折西北歷裘家、施家、右孔轉北流,過觀城鎮、東山頭,分流出鄭家浦閘、龍舌浦閘入杭州灣。長15公里,河寬16至30米,平均水深1.6米。
高背浦,舊名直落浦。南起師橋鎮,東北經高背山,出海黃山閘入杭州灣。長14.6公里,寬16至35米,平均水深1.8米。
淹浦,南起典渡橋,經立新、裘市折東北流,歷大岐山、五洞閘,出六洞閘入杭州灣。長11.36公里,平均寬27米,平均水深1.5米。
古窯浦,南起洪家,納宓家埭、東埠頭來水,北至戎家,折東北經古窯浦,出五洞閘入杭州灣。長12.98公里,平均寬22米,平均水深1.5米。
淞浦,南出長溪水庫,經東埠頭北折東歷范市、新墉。至淞浦閘出海。長11.57公里,平均寬30米,平均水深1.8米。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