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生態足跡
Ⅰ 什麼是生態足跡
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也稱「生態佔用」。是指特定數量人群按照某一種生活方式所消費的,自然生態系統提供的,各種商品和服務功能,以及在這一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需要環境(生態系統) 吸納,並以生物生產性土地(或水域) 面積來表示的一種可操作的定量方法。它的應用意義是:通過生態足跡需求與自然生態系統的承載力(亦稱生態足跡供給) 進行比較即可以定量的判斷某一國家或地區目前可持續發展的狀態,以便對未來人類生存和社會經濟發展做出科學規劃和建議。
在20世紀90年代初由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規劃與資源生態學教授里斯(Willian E.Rees)提出。它顯示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指定的人口單位內(一個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全人類)需要多少具備生物生產力的土地(biological proctive land)和水域,來生產所需資源和吸納所衍生的廢物。生態足跡通過測定現今人類為了維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來評估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比如說一個人的糧食消費量可以轉換為生產這些糧食的所需要的耕地面積,他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可以轉換成吸收這些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農田的面積。因此它可以形象地被理解成一隻負載著人類和人類所創造的城市、工廠、鐵路、農田……的巨腳踏在地球上時留下的腳印大小。它的值越高,人類對生態的破壞就越嚴重。
該指標的提出為核算某地區、國家和全球自然資本利用狀況提供了簡明框架,通過測量人類對自然生態服務的需求與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態服務之間的差距,就可以知道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利用狀況,可以在地區、國家和全球尺度上比較人類對自然的消費量與自然資本的承載量。生態足跡的意義在於探討人類持續依賴自然以及要怎麼做才能保障地球的承受力,進而支持人類未來的生存。
生態足跡將每個人消耗的資源摺合成為全球統一的、具有生產力的地域面積,通過計算區域生態足跡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差值——生態赤字或生態盈餘,准確地反映了不同區域對於全球生態環境現狀的貢獻。生態足跡既能夠反映出個人或地區的資源消耗強度,又能夠反映出區域的資源供給能力和資源消耗總量,也揭示了人類生存持續生存的生態閾值。它通過相同的單位比較人類的需求和自然界的供給,使可持續發展的衡量真正具有區域可比性,評估的結果清楚地表明在所分析的每一個時空尺度上,人類對生物圈所施加的加壓及其量級,因為生態足跡取決於人口規模、物質生活水平、技術條件和生態生產力。
Ⅱ 地球七大自然資源數據資料
可持續發展
本世紀中葉以來,資源、環境、人口等社會、經濟和政治問題日益尖銳和全球化,所謂「人類困境」問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其中,羅馬俱樂部的研究成果最引人注目。羅馬俱樂部成立於1968年4月,是一個由知名科學家、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組成的小團體。
1972年3月,米都斯領導的一個17人小組向羅馬俱樂部提交了一篇研究報告,題為《增長的極限》。他們選擇了5個對人類命運具有決定意義的參數:人口、工業發展、糧食、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和污染。報告的結論是:地球是有限的,人類必須自覺地抑制增長,否則隨之而來的將是人類社會的崩潰。這一理論又被稱為「零增長」理論。
「零增長」理論誕生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真思考全球范圍內的長期發展問題。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提出了一個報告,題為《我們共同的前途》,報告中設計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模式。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又通過一個「可持續發展戰略」。目前,「可持續發展」一詞已風靡全球,成了世界各國政府和公眾關注的熱點和各行各業專家學者研討的焦點。(本報記者孫佳華)
人類每年的消耗量已經超出地球產出量的20%,當今平均每個人使用了2.2公頃的土地所能提供的自然資源,實際上地球所能提供的資源限度是每個人1.8公頃———
新報告檢驗了149個國家的自然及資源狀況
你是不是感受到我們現在的物質已經特別豐富了?我們現在不但衣食無憂,而且許多物品還可以用的時候就被我們當作垃圾丟棄了。前不久出爐的《2004年地球生態報告》指出:人類每年的消耗量已經超出地球產出量的20%,我們已經在大大透支子孫後代的資源了。
《2004年地球生態報告》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地球生態報告」系列出版品的第五版,這一系列的報告主要目的是探索人類對地球的沖擊,檢驗了149個國家的自然及資源狀況。這份新報告指出,地球的健康狀況正在急劇地衰退,起因是人們對於自然資源的消耗量日益增加,北美洲的發達國家對資源的浪費尤其嚴重。這一報告警告說,隨著這些區域的發展及消耗更多的資源,對於地球資源的壓力將會不斷增加。「我們目前消耗自然資源的速度比大自然更新的速度要快,」世界自然基金會總幹事馬丁說,「除非各國政府重新恢復我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和地球再生能力間的平衡,否則我們將無法償還這些生態債務。」
Ⅲ 請問有用過生態足跡法的嗎數據是在哪收集的呀
生態足跡的計算是基於兩個簡單的事實:1、我們可以保留大部分消費的資源以及大部分產生的廢棄物;2、這些資源以及廢棄物大部分都可以轉換成可提供這些功能的生物生產性土地。生態足跡的計算方式明確地指出某個國家或地區使用了多少自然資源,然而,這些足跡並不是一片連續的土地;由於國際貿易的關系,人們使用的土地與水域面積分散在全球各個角落,這些需要很多研究來決定其確定的位置。
1.1 生物生產面積類型及其均衡化處理
在生態足跡計算中,各種資源和能源消費項目被折算為耕地、草場、林地、建築用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海洋(水域)等6種生物生產面積類型。耕地是最有生產能力的土地類型,提供了人類所利用的大部分生物量。草場的生產能力比耕地要低得多。由於人類對森林資源的過度開發,全世界除了一些不能接近的熱帶叢林外,現有林地的生產能力大多較低。化石能源土地是人類應該留出用於吸收CO2的土地,但目前事實上人類並未留出這類土地,出於生態經濟研究的謹慎性考慮,在生態足跡的計算中,考慮了CO2吸收所需要的化石能源土地面積。由於人類定居在最肥沃的土壤上,因此建築用地面積的增加意味著生物生產量的損失。
由於這6類生物生產面積的生態生產力不同,要將這些具有不同生態生產力的生物生產面積轉化為具有相同生態生產力的面積,以匯總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需要對計算得到的各類生物生產面積乘以一個均衡因子,
即rk=dk/D(k=1,2,3,… 6)
式中rk為均衡因子,dk為全球第k類生物生產面積類型的平均生態生產力,D為全球所有各類生物生產面積類型的平均生態生產力。本文採用的均衡因子分別為:耕地、建築用地為2.8,森林、化石能源土地為1.1,草地為0.5,海洋為0.2。
1.2 人均生態足跡分量
Ai=(Pi+Ii-Ei)/(Yi · N)(i=1,2,3,… m)
式中Ai為第i種消費項目折算的人均生態足跡分量(hm2/人),Yi為生物生產土地生產第i種消費項目的年(世界)平均產量(kg/hm2),Pi為第i種消費項目的年生產量,Ii為第i種消費項目年進口量,Ei為第i種消費項目的年出口量,N為人口數,本文m=33。在計算煤、焦炭、燃料油、原油、汽油、柴油、熱力和電力等能源消費項目的生態足跡時,將這些能源消費轉化為化石能源土地面積,也就是以化石能源的消費速率來估計自然資產所需要的土地面積。
1.3 生態足跡
人均生態足跡(hm2/人):ef=∑rj/(Pi+Ii-Ei)/(Yi · N) (j=1,2,3,… 6;i=1,2,3,… m)
區域總人口的生態足跡(hm2/人):EF=N · (ef)
1.4 生態承載力
在生態承載力的計算中,由於不同國家或地區的資源稟賦不同,不僅單位面積耕地、草地、林地、建築用地、海洋(水域)等間的生態生產能力差異很大,而且單位面積同類生物生產面積類型的生態生產力也差異很大。因此,不同國家和地區同類生物生產面積類型的實際面積是不能進行直接對比的,需要對不同類型的面積進行標准化。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某類生物生產面積類型所代表的局地產量與世界平均產量的差異可用「產量因子」表示。某個國家或地區某類土地的產量因子是其平均生產力與世界同類土地的平均生產力的比率。同時出於謹慎性考慮,在生態承載力計算時應扣除12%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面積。
ec=aj×rj×yj(j=1,2,3,… 6)
式中 ec為人均生態承載力(hm2/人),aj為人均生物生產面積,rj為均衡因子,yi為產量因子。
1.5 生態赤字與生態盈餘
區域生態足跡如果超過了區域所能提供的生態承載力,就出現生態赤字;如果小於區域的生態承載力,則表現為生態盈餘。區域的生態赤字或生態盈餘,反映了區域人口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狀況。
Ⅳ 什麼是土地生態足跡
土地生態,即土地生態系統,是土地各組成要素之間,及其與環境之間相互聯專系、相互依存和制約所構屬成的開放的、動態的、分層次的和可反饋的系統。該系統是一個由土地、自然環境、技術、政策、人等生態因子組合而成的有機整體,系統中的任何一種因子的變化都會使自然界原有的土地生態平衡被打破,盡管土地生態系統自身具有一定的恢復功能,但這個功能是有他自身的限度的,超過了這個限度將不能恢復。
Ⅳ 結合材料,說明人均生態足跡是由哪些支系統組成的
生態足跡主要由耕地足跡、草地足跡、林地足跡、漁業用地足跡和碳足跡組成的。
Ⅵ 生態足跡的計算!
在生態足跡計算中,各種資源和能源消費項目被折算為耕地、草場、林地、建築用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海洋(水域)等6種生物生產面積類型。耕地是最有生產能力的土地類型,提供了人類所利用的大部分生物量。草場的生產能力比耕地要低得多。由於人類對森林資源的過度開發,全世界除了一些不能接近的熱帶叢林外,現有林地的生產能力大多較低。化石能源土地是人類應該留出用於吸收CO2的土地,但目前事實上人類並未留出這類土地,出於生態經濟研究的謹慎性考慮,在生態足跡的計算中,考慮了CO2吸收所需要的化石能源土地面積。由於人類定居在最肥沃的土壤上,因此建築用地面積的增加意味著生物生產量的損失。
由於這6類生物生產面積的生態生產力不同,要將這些具有不同生態生產力的生物生產面積轉化為具有相同生態生產力的面積,以匯總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需要對計算得到的各類生物生產面積乘以一個均衡因子,
即rk=dk/D(k=1,2,3,… 6)
式中rk為均衡因子,dk為全球第k類生物生產面積類型的平均生態生產力,D為全球所有各類生物生產面積類型的平均生態生產力。本文採用的均衡因子分別為:耕地、建築用地為2.8,森林、化石能源土地為1.1,草地為0.5,海洋為0.2。
Ⅶ 基於生態足跡的京津冀都市圈土地生態承載力評價
許月卿
(中國農業大學土地資源與管理系,北京,100094)
摘要:利用生態足跡模型計算了京津冀三省市1996~2003年的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結果表明:1990~2003年,天津、河北省的人均生態足跡均呈增大趨勢,北京市人均生態足跡呈減小趨勢,GDP萬元產值生態足跡均呈減小趨勢。1996年和2003年,三省市人均生態承載力均小於生態足跡,出現生態赤字,人口、經濟和消費模式對自然的需求已超過三省市的生態系統承受能力。從橫向比較看,三省市的人均生態足跡和萬元產值生態足跡均超出全球和中國平均水平,三省市生態發展均處於不可持續狀態。實現京津冀地區生態持續發展,維持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必須繼續嚴格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提高單位面積資源生產量和效率,提高生態承載能力;改變生活消費和生產方式,建立節約、集約、高效型的生產和消費體系。
關鍵詞:生態足跡;生態承載力;京津冀都市圈
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EF)是近年興起的一種以土地為度量單位的定量測度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方法。生態足跡的概念和計算方法最早由加拿大學者William Rees和Wackernagel於1992年提出並於1996年完善的一種衡量人類對自然資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為人類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務功能的方法[1,2]。由於生態足跡計算結果直觀明了、具有區域可比性,自1992年其概念和研究方法問世後,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其計算方法得到廣泛應用[3~8]。
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國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我國沿海地區三大都市經濟圈之一,同時,京津冀都市圈也是我國土地利用集約程度較高,土地利用與經濟發展、生態環境矛盾最尖銳的地區之一。協調好土地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建立科學、合理的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模式,是京津冀都市圈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而京津冀都市圈的土地生態承載力到底有多大?經濟可持續性如何?本文根據生態足跡原理和計算方法對京津冀三省市1996~2003年的生態足跡動態演變進行了分析,計算了其土地生態承載力,並與其他省市和國外進行了對比,旨在揭示京津冀三省市土地生態承載力和資源利用強度的變化過程及其原因,探討在資源環境承載力范圍內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1 生態足跡概念和計算方法
1.1 生態足跡概念和原理
生態足跡模型主要用來計算在一定的人口和經濟規模條件下,維持資源消費和廢棄物吸收所必需的生物生產面積[6]。生物生產性土地是指具有生物生產能力的土地或水體,主要包括6種土地利用類型:耕地、林地、草地、建築用地、水域和化石燃料用地。人類為維持生存所消費的各種產品、資源和服務的量都可追溯到提供生產該消費所需的原始物質與能量的生態生產性土地面積,這是人類對生態足跡的需求。而自然所能提供的為人類所利用的生態生產性土地面積則為生態足跡的供給即生態承載力。若一個地區的生態承載力小於生態足跡,則出現生態赤字,說明該地區發展模式處於相對不可持續狀態;若生態承載力大於生態足跡,則出現生態盈餘,說明該地區發展模式處於相對可持續性狀態。
1.2 生態足跡的計算方法
生態足跡的計算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前提:①人類可以確定自身消費的絕大多數資源及其所產生的廢棄物的數量;②這些資源和廢棄物流能轉換成相應的生物生產面積。
生態足跡模型的計算分為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兩部分。在計算生態足跡時,引入均衡因子的概念。均衡因子是指一個使不同類型的生物生產性土地轉化為在生物生產力上等價的系數,它將具有不同生態生產力的生物生產面積轉化為具有相同生態生產力的面積,從而使各類土地之間具有可比性。在計算生態承載力時,Wackernagel 引入產量因子(yield factor)的概念,即某個國家或地區的某種生物生產性土地的平均生態生產力與同類土地的世界平均生態生產力之間的比率,從而對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同類生物生產性土地的實際面積進行標准化。
生態足跡的計算步驟公式為:
土地信息技術的創新與土地科學技術發展:2006年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
式中,aai 為人均i種交易商品折算的生物生產面積(hm2);ci 為i種商品的人均年消費量(kg);Pi 為 i 種消費商品的年平均生產能力(kg·hm-2);N 為人口數(人);Oi為第i種消費品的年生產量;Ii為第i種消費項目的年進口量;Ei 為 i 種消費項目的出口量;i為消費商品和投入的類型;ef 為人均生態足跡;r j 為第j類生產性土地均衡因子;j為生物生產性土地類型;EF為區域生態足跡,N 為區域總人口數。
生態承載力的計算步驟公式為:
土地信息技術的創新與土地科學技術發展:2006年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
EC=N×ec
式中,ec為人均生態承載力(hm2/人);rj為均衡因子;yj 為產量因子;aj 為人均佔有的第j類生物生產土地面積(hm2/人),EC 為區域生態承載力(hm2) N 為區域總人口數。
2 京津冀都市圈土地生態承載力評價
2.1 生態足跡計算方法與過程
根據上述生態足跡的理論和計算方法,利用《河北省統計年鑒》、《天津統計年鑒》、《北京統計年鑒》1991~2004年統計數據,對京津冀三省市近十幾年來的生態足跡進行了計算和分析。由於統計年鑒中沒有進出口明細表,而且能源數據採用的是實際消費量,所以京津冀三省市生態足跡的計算包括兩部分:生物資源消費和能源消費。生物資源消費主要包括農產品、動物產品和林產品;能源消耗部分主要包括煤炭、焦炭、原油、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天然氣、電力等。在生物資源消費的計算中,生物資源折算面積採用聯合國糧農組織(FAO) 1993年計算的有關生物資源的世界平均產量資料[4,9],將京津冀不同時期的生物資源消費量統一轉化為提供這類消費所需的生物生產性土地面積。計算能源消費足跡時,以世界單位化石燃料生產土地面積的平均發熱量為標准[4,9],將京津冀三省市能源消費所消耗的熱量折算成一定的化石燃料型生產面積。將河北省、北京、天津不同年份各種生物生產土地面積進行分類匯總,並進行均衡因子的修正,耕地和建築用地為2.8,林地和化石燃料用地為1.1,草地0.5,水域0.2[2,4],得到各地區1990~2003年的人均生態足跡(表1、表2、表3)。為了查明資源利用的效益,本文計算了三省市GDP萬元產值的生態足跡(圖1)。
2.2 生態承載力計算方法與過程
根據河北省、北京、天津1996年、2003年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數據,採用生態承載力計算模型,對人均擁有的各類生物生產型面積乘以均衡因子和產量因子,扣除12%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面積後,得到河北省、北京、天津1996年和2003年人均生態承載力(表4、表5、表6)。計算中產量因子採用Wackernagel 等對中國生態足跡計算時的取值[4],耕地、建築用地均為1.66,草地0.19,林地0.91。
在上述計算基礎上,將1996年和2003年河北、北京、天津三個地區的人均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進行比較,計算各地區的生態赤字和生態盈餘(表7)。此外,本文還將河北、北京、天津三省市的人均生態足跡、生態承載力、GDP萬元產值生態足跡與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和中國及東南沿海一些省份進行了對比,以便更清楚地了解河北、北京、天津三個地區的生態狀況(表8)。
表1 河北省1990~2003年人均生態足跡單位:hm2/人
表2 北京1990~2003年人均生態足跡單位:hm2/人
表3 天津 1990~2003年人均生態足跡單位:hm2/人
圖1 京津冀三省市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生態足跡變化趨勢
表4 河北省1996年和2003年人均生態承載力單位:hm2/人
表5 北京1996年和2003年人均生態承載力單位:hm2/人
表6 天津1996年和 2003年人均生態承載力單位:hm2/人
表7 河北、北京、天津1996年和2003年人均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單位:hm2/人
表8 京津冀三省市多年平均人均生態足跡與國外及中國比較
註:國外和其他省份的數據來自文獻10。
2.3 結果分析
從表1、表2、表3可見,北京市人均生態足跡最大,達2.5377hm2/人,天津和河北分別為2.3989hm2/人和1.807hm2/人。河北、天津的人均生態足跡均呈增大趨勢,而北京市在1990~1995年人均生態足跡呈增大趨勢,在1996~2003年呈逐漸減小趨勢,說明北京人類活動對自然的佔用逐漸減小。在各類生態生產型土地面積中,三省市的化石燃料生態佔用面積均最大,其次是耕地,二者均佔三省市人均足跡的90%以上。從各類生態生產型土地面積變化趨勢看,河北、天津的各類人均生態佔用面積均呈增大趨勢,其中以化石燃料用地增加幅大最大,分別達0.5946hm2/人和0.802hm2/人。北京林地、草地、水域、建築用地人均生態佔用面積均呈增大趨勢,其中以草地增加幅度最大,其次是建築用地;而耕地、化石燃料用地人均生態佔用面積在1995年以前均呈增大趨勢,而1995年以後呈減小趨勢。
從萬元產值生態足跡看(圖1),河北省最大,達4.2797hm2/萬元,其次是天津,為2.5215hm2/萬元,北京最小,為2.4382hm2/萬元。說明河北生物生產面積類型的產出率較低,而北京資源利用效益最高。從變化趨勢看,三省市均呈下降趨勢,其中河北下降幅度最大,達4.5387hm2/萬元,北京和天津分別為2.8994hm2/萬元和2.8907hm2/萬元。說明三省市經濟發展由粗放、耗能型向節約、集約型發展。
從生態承載力看(表4、表5、表6),三省市耕地和建築用地生態空間供給面積均較大,即提供的生態承載力較大,其他地類較小,這是由這三省市的土地資源特點和生產方式以及社會經濟發展條件所決定。其中河北省耕地生態空間供給面積最大,1996年和2003年均在均在0.4hm2/人以上,其次是天津,兩年均在0.2hm2/人以上,北京最小。建築用地生態空間供給面積以天津最大,其次是河北,北京最小。從總的人均生態承載力看,河北最大,兩年分別為 0.5942hm2/人、0.6060hm2/人,其次是天津,分別為0.4111hm2/人和0.3487hm2/人,北京最小,分別為0.2183hm2/人和0.2648hm2/人。
將1996年和2003年的人均生態足跡和人均生態承載力進行比較,兩年人均生態佔用均出現赤字(表7)。1996年北京市生態赤字最大,達2.5129hm2/人,其次是天津,河北最小。2003年天津生態赤字最大,達2.7884hm2/人,北京生態赤字為2.0336hm2/人,河北為1.7979hm2/人。
將三省市多年平均生態足跡和承載力與其他國家和省份進行比較,結果見表8。從人均生態足跡看,美國最大,達10.3hm2/人,是全球平均值的3.7 倍;其次是新加坡和紐西蘭,分別達7.2hm2/人和7.6hm2/人,分別是全球平均值的2.57倍和2.71倍,高於全球平均值的還有香港、日本、台灣、澳門。可見,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人均生態足跡普遍高於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北京、天津、河北的人均生態足跡分別是全球平均水平的90.6%、85.6%、64.5%,是中國平均水平的1.91 倍、1.81 倍、1.36 倍。從生態赤字/盈餘看,全球平均生態赤字為0.8hm2/人,美國、新加坡、香港、日本的生態赤字均在3hm2/人以上。北京、天津、河北的人均生態承載力均小於全球平均水平,且低於中國平均水平,因此,其生態赤字較大,分別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87倍、2.52倍、1.5倍,是中國平均水平的 3.56 倍、3.13 倍、2.339 倍。從 GDP 生產足跡看,全球平均 GDP 生產足跡為1.103hm2/萬元,美國、新加坡、香港、澳門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均不到0.4hm2/萬元,而中國GDP生產足跡為2.037hm2/萬元,約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 倍。北京、天津、河北GDP生產足跡分別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21 倍、2.28 倍、3.88 倍,是中國平均水平的1.19倍、1.24倍、2.1 倍。可見,京津冀三省市必須建立起資源高效型、消費生態型、觀念環保型的新型社會經濟發展模式。
3 結論與討論
(1)1990~2003年,天津、河北的人均生態足跡均呈增大趨勢,北京市在1990~1995年人均生態足跡呈增大趨勢,在1996~2003年呈逐漸減小趨勢;三省市GDP萬元產值生態足跡均呈減小趨勢,說明三省市區的資源消耗量和生產效率都在提高。但在1996年和2003年,三省市人均生態承載力均小於生態足跡,出現生態赤字,說明三省市的生態足跡嚴重超出區域所提供的生態空間供給,人口、經濟和消費模式對自然的需求已超過三省市的生態系統承受能力,呈現不可持續性。因此,三省市必須改變消費和生產方式,樹立科學發展觀,社會經發展必須走集約、節約、高效型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2)從橫向比較看,北京、天津的人均生態足跡均超出全球平均水平,三省市均超出中國平均水平,無論在全球尺度還是國家尺度上,三省市生態發展均處於不可持續狀態。從萬元產值生態足跡看,三省市均超出全球和國家平均水平,反映三省市資源利用效率低下。
(3)實現京津冀地區生態持續發展,維持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必須繼續嚴格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增強生態服務意識;採用先進科學技術,提高單位面積資源生產量和效率,提高生態承載能力;改變生活消費和生產方式,減少資源消費,建立節約、集約、高效型的生產和消費體系。
(4)根據數據的可得性,以上三省市生態足跡的計算分析,只是統計和計算了人們消費的部分生物和能源消費項目,水資源、木材、化工產品等其他資源的消費未能計算在內。同時,由於統計年鑒的局限性,目前無法獲得人類消耗的所有生物和能源統計數據,計算的人均生態足跡是三省市生態足跡的最小值。
參考文獻
[1]REES W.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what urban econo - mics leaves out [J].Environmental Urban,1992,4:121~130
[2]Wackernagel M,Rees W.Our ecological footprint:re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 [M].Gabriola Island: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6:61~83
[3]王書華,毛漢英,王忠靜.生態足跡研究的國內外近期進展[J].自然資源學報,2002,17 (6):776~782
[4]Wackernagel M.Onisto L,Bello P,et al.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J].Ecological Economics,1999,29 (3):375~390
[5]張志強,徐中民,程國棟.生態足跡的概念及計算模型[J].生態經濟,2000 (10):8~10
[6]徐中民,張志強,程國棟.甘肅省 1998年生態足跡計算與分析[J].地理學報,2000,55 (5):607~616
[7]徐中民,陳東景,張志強等.中國1999年的生態足跡分析[J].土壤學報,2002,3 (3):441~445
[8]盧遠,華璀.廣西1990~2002年生態足跡動態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4,14 (3):49~53
[9]Wackernagel M,Onisto L,Bello P,et al.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nations [M].Commissioned by the earth council for the rio5forum.Toronto: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1997,4~12
[10]高長波,張世喜,莫創榮等.廣東省生態可持續發展定量研究:生態足跡時間維動態分析.生態環境,2005,14 (1):57~62
Ⅷ 生態足跡的簡介
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也稱「生態佔用」。是指特定數量人群按照某一種生活方式所消費的,自然生態系統提供的,各種商品和服務功能,以及在這一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需要環境(生態系統) 吸納,並以生物生產性土地(或水域) 面積來表示的一種可操作的定量方法。它的應用意義是:通過生態足跡需求與自然生態系統的承載力(亦稱生態足跡供給) 進行比較即可以定量的判斷某一國家或地區目前可持續發展的狀態,以便對未來人類生存和社會經濟發展做出科學規劃和建議。
在20世紀90年代初由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規劃與資源生態學教授里斯(Willian E.Rees)提出。它顯示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指定的人口單位內(一個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全人類)需要多少具備生物生產力的土地(biological proctive land)和水域,來生產所需資源和吸納所衍生的廢物。生態足跡通過測定現今人類為了維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來評估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比如說一個人的糧食消費量可以轉換為生產這些糧食的所需要的耕地面積,他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可以轉換成吸收這些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農田的面積。因此它可以形象地被理解成一隻負載著人類和人類所創造的城市、工廠、鐵路、農田……的巨腳踏在地球上時留下的腳印大小。它的值越高,人類對生態的破壞就越嚴重。
該指標的提出為核算某地區、國家和全球自然資本利用狀況提供了簡明框架,通過測量人類對自然生態服務的需求與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態服務之間的差距,就可以知道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利用狀況,可以在地區、國家和全球尺度上比較人類對自然的消費量與自然資本的承載量。生態足跡的意義在於探討人類持續依賴自然以及要怎麼做才能保障地球的承受力,進而支持人類未來的生存。
生態足跡將每個人消耗的資源摺合成為全球統一的、具有生產力的地域面積,通過計算區域生態足跡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差值——生態赤字或生態盈餘,准確地反映了不同區域對於全球生態環境現狀的貢獻。生態足跡既能夠反映出個人或地區的資源消耗強度,又能夠反映出區域的資源供給能力和資源消耗總量,也揭示了人類生存持續生存的生態閾值。它通過相同的單位比較人類的需求和自然界的供給,使可持續發展的衡量真正具有區域可比性,評估的結果清楚地表明在所分析的每一個時空尺度上,人類對生物圈所施加的加壓及其量級,因為生態足跡取決於人口規模、物質生活水平、技術條件和生態生產力。
Ⅸ 運用環境容量原理和生態足跡理論分析《保護生物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水資源越來越少
鈴…,下課鈴響了,同學們陸續離開了教室,准備去吃飯了。這時,我發現一個同學正在打肥皂,而他面前的自來水管正在「嘩嘩」地流著水,好像在提醒他,不要開著水龍頭但是不用水,你也不想想這要浪費多少水。但是這位同學卻無動於衷。我趕緊上去關上了水龍頭,他卻說:「你干嗎給關上呀?我還要用呢。」我說:「你用的時候再開開不就行了,為什麼非要浪費這些水呢?」他無話可說了。
是啊,雖然一個人浪費不了多少水,但是,如果全校甚至全北京的所有人都浪費這么一點水,那麼一年下來,這些水就足以匯成一條大河了。為了使數據准確一些,我們就來計算一下吧。假設照我們洗手時水的流速,每秒流75毫升的水,北京有一千萬人,每人每天洗三次手,每人每次洗手時讓水白白流失60秒。這樣,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算出,如果全北京市的人,每天都不加節制地用水,那麼北京所有人每年僅洗手就會浪費49275000000升水,也就是49275000噸水,更別提工業和農業浪費的水了。從這個數據中就很容易知道為什麼北京的地下水抽得這么快了。而且,這些水資源足夠一些缺水的中小城市用一年了。
雖然現在正在南水北調,可是要這樣浪費,這些水又夠用幾年呢?就算不為缺水地區人民著想,也該為自己的後代想想吧。雖然現在地球上還有很多水,但是由於人類的破壞,水資源已不能再生,而且正逐漸減少。如果我們不馬上行動起來,每人都為環抱貢獻一份力量,那麼我們的地球遲早要被破壞的。
我真希望地球的水資源是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
進球,進球!!
環境保護是指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做好綜合治理,以創造出適合於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其內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雜訊、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液體、雜訊,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鐵路、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污染和影響;
(3)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 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於環境保護的內容。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我國則把環境保護宣布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並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
我國生態環境破壞狀況
一、物種滅絕。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高等植物和野 生動物物種均佔世界的10%左右,基保約有200個特有屬。然而,環境污染和生 態破壞導致了動植物生境的破壞,物種數量急劇減少,有的物種已經滅絕。據統 計,我國高等植物大約有4600種處於瀕危或受威脅狀態,占高等植物的15%以 上,近50年來約有200種高等植物滅絕,平均每年滅絕4種;野生動物中約有 400種處於瀕危或受威脅狀態,近年來,非法捕獵、經營、倒賣、食用野生動物 的現象屢禁不止。廣東省吳川縣非法出售犀牛角,珠海活熊取膽等案件在國際上 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二、植被破壞。森林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支柱。一個良性生態系統要求森林覆 蓋率僅13.9%。盡管建國後開展了大規模植樹造林活動,但森林破壞仍很嚴重, 特別是用材林中可供採伐的成熟林和過熟林蓄積量已大幅度減少。同時,大量林 地被侵佔,1984~1991年全國年均達837萬畝,呈逐年上升趨勢,在很大程度 上抵消了植樹造林的成效。草原面臨嚴重退化,沙化、鹼化,加劇了草地水土流 失和風沙危害。
三、土地退化。我國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較為嚴重的國家,近十年來土地沙 漠化急劇發展,50~70年代年均沙化面積為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年 均擴大到2100平方公里,總面積已達20.1平方公里。40年來初步治理了50多 萬平方公里,而目前水土流失面積已達179萬平方公里。我國的耕地退化問題也 十分突出。如原來土地肥沃的北大荒地帶,土壤的有機質已從原來的5%~8%下 降到1%~2%(理想值應不小於3%)。同時,由於農業生態系統失調,全國每年 因災害損毀的耕地約200萬畝。
同一片藍天,同一片沃土
天空的幸福,是它穿著一身的藍;陽光的幸福,是它擁有如水晶般耀眼的光彩;大地的幸福是它孕育出多彩的生命......而我的幸福,是採集了身邊友誼的光點。
時光匆匆,我的腳步已即將走過美好的童年。流逝的光陰中,我沐浴著愛的雨露,享受著愛的溫柔,讓我在天地間快樂地成長,使我的童年生活美妙多姿,這一切來自於我生活在愛的國度,生活在充滿親情的社會。
就在去年12月31日上午4時,一場歷史罕見的沙塵暴夾帶暴風雪的雙重災難席捲了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這次雪災,使內蒙古受災地區飼草料奇缺,僅2個月之內,死傷牲畜就達65萬多頭。在這緊要關頭,是全國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向災區調運飼料近八億公斤,投入抗災資金達十點九一億元。99年10月30日,希望工程實施十周年,經過政府和各地群眾的努力,援建希望小學七千五百四十九所,使二百二十點九萬多失學兒童重返校園。
同一片藍天,同一片沃土。耳濡目染中我們學會了友愛,雖然這些在生活中是那樣平凡,但正是這無數的平凡,鑄就了我們彼此深厚的友誼。是緣使我們大家相聚,一同沐浴陽光的溫暖,一同分享甘甜的雨露,一同品味醇香的花季,但也曾一同頂風冒雨熬過困難與挫折。十幾年的生活固然有美麗的回憶,也有酸楚的懷念,但無論哪一件都令我魂牽夢繞:夏令營時,有我們在生病同學榻前的聲聲安慰,有我們在食堂里的句句禮讓,更有我們野炊大賽中互幫互助時的歡笑聲;運動會上,大家齊聲吶喊,高聲助威,百米跑道旁,傳遞的則是那幾瓶不起眼的礦泉水,幾塊濕手帕,同時也傳遞著無私的友情``````不僅如此,每一次比賽,我們都會聽到「祝你成功」的真誠祝願,每一次流淚,我們也會耳聞「別哭了,笑一笑」的坦誠寬慰,這一切的一切不勝枚舉。俗語說:「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己一個也難求!」我們擁有了如此多的知己,感受到真摯的愛心,難道不是獲得了無盡的財富嗎?
同一片藍天,同一片沃土,我們同是大地上盛開的鮮花,同是藍天里搏擊長空的飛鷹。讓我們互愛互助,用真誠去澆灌友誼之花,用愛去援助身邊的每一位暫處於苦難的朋友——這才是我們真正的幸福。
小時侯,聽爺爺講過這樣一則故事:從前,有座山莊,那裡森林蔥郁,河水清澈,鳥語花香,人們活得非常快樂。後來,有一個人來到這兒,對當地人們說:「你們擁有巨大的財富。」人們高興極了,以為這兒埋有大量的金銀財寶。於是,他們開始砍倒樹木尋找黃金。一年後,那人又來了,人們因為沒有找到財寶而質問那人。那人嘆口氣說:「我說的財富就是你們原來擁有的那優美宜人的環境。」人們聽後難過極了,因為現在這里的氣候很差,也很少有鳥兒光顧。
當時,我並沒有聽懂這個故事。我也不認為村民們破壞了世外桃源般的環境是不對的,反而責怪那外來者誘導人們的思想。現在想想,村民們真的是大錯特錯了。美麗的大自然,是無窮的財富,這是人人都可以意識到的,外來者只不過是提醒村民村要好好珍惜它罷了。
駝走大漠,雁排長空,魚游淺底,百花爭艷,這都是大自然和諧的美。事物遵循一定的規律發展,不管是興還是衰,它都是美麗的。即便如一現的曇花,它開的時候是那麼令人驚贊,然而它凋謝時也是那麼地轟轟烈烈,令人敬佩。大自然自身的美,也許就是一種魅力無限的美吧!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一曲《我的中國心》感動了多少國人的心。然而,由於人們的亂砍濫伐,美麗的長江黃河變得渾黃污濁,甚至出現斷流現象。人類是大自然的主導者,可以讓大自然變得更加和諧統一,也可以破壞大自然。近些年來,人們為了謀取更多的經濟利益,使大自然遭到嚴重的破壞,使得許多名貴的花草和珍稀的動物瀕臨滅絕。幸運的是,人們現在已意識到了大自然的生態價值遠遠大於其經濟價值,因而建立起了各種各樣的大自然保護區。然而,人們為此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倘使人們尊重大自然,人們就可以節約更多的金錢投入到科學研究當中去。
大自然,是我們生存依賴的家。我們對它進行攻擊和破壞等於把自己往火坑裡推。為了我們能夠更好地生存與發展,我們應當好好地珍惜它,愛護它。
自然美,神聖的美,讓我們共同來保護它!
讓自然美變得聖潔和永恆吧!
我想張開雙臂,
飛向天空.
我想高聲歌唱,
美好明天.
明天,是新世紀.
明天,是新暢想.
明天,是億萬人民的嚮往.
我想努力進取,
保衛祖國.
我想用心凝望,
綠色家園.
家園,大家的家.
家園,大家的夢.
家園,是億萬人民的希望.
我們只有一個家,
我們應該愛護它.
綠色家園,
我們的生命起源.
綠色家園,
我們的健康保障.
保護環境,
從我做起,
讓我們共同保衛大自然,
共同保衛我們的家
——地球
地球,是萬物賴以生存的家園,是人類名副其實的母親。過去的地球天空蔚藍明凈,群山青翠欲滴,河水清澈純凈,真是美麗壯觀,和藹可親。可現在的地球呢?天空難尋昨日的蔚藍,群山不見往日的青翠,河水流失昔日的清澈。與以前的地球相比,無疑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隻小金絲雀傷心地說:「我剛學會飛不久,綠色家園就遭到破壞,爸爸媽媽不得不帶我背井離鄉。在逃亡的過程中,我們仍避不了這殘酷的現實——爸爸被心狠手辣的獵人打死了,媽媽為了保護我,也離開了這個世界。同時失去雙親的我不的不獨自一個繼續尋找新家園。」「那你找到了嗎?」大地伯伯關心地問。小金絲雀擦擦眼淚,說:「哪有呀,我找到的只有熱火朝天的沙漠、光禿禿的森林、混濁的河水……天下這么大,我卻找不到一個能讓自己安居樂業的地方。」小金絲雀太渴了,它來到一條小河旁,正准備喝水,卻被大地伯伯叫住了:「那水不能喝!有毒的!」小金絲雀實在忍不住了,它說:「我不喝也會渴死的。反正橫也是死,豎也是死,不如死得痛快一點呢!」說完,它便喝起水來,剛喝了一口,小金絲雀「啊!」的一聲,便死了。
像小金絲雀這樣的悲劇還少嗎?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人類啊,行動起來,保護生態環境吧!不然,後果真是不堪設想呀!「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地球還有救!讓我們共同居住在這個地球上,共同享有一片蔚藍的天空,共同享受陽光雨露的溫暖!
警鍾已敲起,人類該醒了!
地球不需要濃妝地球,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越來越美麗了,藍寶石般的膚色使她成為太陽系中最美麗的一顆行星。她不停地轉動著,她身邊的一切也在不停地轉變。又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她身邊出現了一群化妝師——人類。起初,人類只是在地球的身上零星地點綴些房屋,理理地球那多年無人打理的毛發,讓地球看上去更加美麗,更加精神。化妝師們認為這樣給地球打扮,不妥,地球還是那個老樣子,並未達到讓人耳目一新的效果。於是,他們開始對地球進行大規模的整容行動。首先,化妝師們整治的對象還是地球那「鬱郁蔥蔥」的毛發。他們認為頭發過多會影響視覺效果,再者地球的毛發是很好的建築材料,於是,他們想出了一個一箭雙雕的辦法,那就是給地球理一個碎發,越碎越好,有可理出一個碎得不能再碎的發型——「三毛」。若是一不小心將那三根毛弄掉的話,就可能變成「濯濯童山」了。所以說,化妝師們也不知道地球是否有可能被他們理成光頭。他們接受記者采訪時卻說:「我們的目的是讓她的發型變得前衛,怎麼會給她理光頭呢?」為了獲取大量的木材,為了讓地球的發型更加前衛,他們立馬破土動工。殊不知,按他們的計劃發展下去,地球變成一個大光頭將成為必然。於是,他們請來了很多的伐木工人和搬運工,將伐好的樹木全都搬往他們已經規劃好的地方進行建房大行動。當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時,地球確實變得越來越美麗,發型也變得越來越前衛了,化妝師們也越來越感覺到自己的偉大。他們認為他們大膽的設計是成功的。於是他們讓伐木工人進行掠奪性的開發,讓建築師們瘋狂地建房。本來生活得悠閑自在的地球不再覺得自己活得輕松。機器們沒日沒夜的吼叫讓地球感到心煩意亂,建築時飛揚的塵土讓地球喘不過氣來。於是,地球開始悲傷,開始流淚,淚水淹沒了很多的城市。但化妝師們不理會這些,他們只是一個勁地干他們的。他們不但要給地球理頭發,做衣服,還要給她「塗脂抹粉」。本來碧藍剔透的臉蛋,被他們的脂粉一弄,變得渾濁粗糙起來。不僅如此,他們還給她抹上一層厚厚的油彩。地球並沒有因為他們的打扮變得更加美麗,相反,還失去了以前的清醇。她再也忍受不了了,她開始發怒,她呼嘯,她流淚。當化妝師們被地球的淚水沖到老遠時,他們才明白她們給地球的妝太濃了,濃得讓地球快要停止呼吸。他們意識到他們不是在裝扮地球,而是在折磨地球,並且他們並未使地球因他們的存在而煥發出更迷人的色彩。於是,他們開始給地球卸裝,好在他們的醒悟還算太遲,卸了妝的地球又充滿了朝氣,洋溢著一臉的輕松。豪華落盡見真淳,地球又像以前一樣悠閑自在地轉動著。
人算什麼東西
一幅巨大的恐龍照片下寫著這樣一句話:「在地球上消失了的不會適應變化的龐然大物比比皆是。」那人呢?人算是什麼東西?是相對螞蟻來說的龐然大物,還是恐龍腳下的小小螞蟻?是我們自己所說的高級動物,還是一群其實什麼也不知道的笨蛋?是我們可愛的地球的戶口本上的主人,還是一群可憐的自然的奴隸?哎喲,人到底是什麼東西呀!
自從人類在地球上產生,它就是個不倫不類的東西。說它是猴,可它不會在樹枝間跳來跳去,說它是猿,胳膊又短了點兒,還不愛做捶胸脯的優美動作。
這種東西生來就具有破壞性,它居心叵測地製造了能毀滅一切東西的火,就像今天它製造了原子彈一樣。它想盡了一切辦法去攻擊其它無辜的動物,悠然地穿梭於食物鏈的各個營養鏈上——只要是能吃的,什麼都吃。且這種本事是一代更比一代強,如今世界上的動物除了耗子,都快成珍稀動物了,一天到晚還保護呢,停手不就得了嘛!還不要臉地說是人家動物不能適應「變化」。它無休止地在向自然索要,要她鬱郁蔥蔥的綠色變成煮食美味的黑色木炭,要她一條條美麗的河變成污水的載體,要她藍藍的天空變成布滿破洞的抹布,要她本來濕潤平坦的地面變成陷阱樣的漏斗。甚至它們還在一天一天地挖著堅硬的地球,妄想把她身體里的每一樣元素都榨取出來——只要自己過得舒服。只要自己過得舒服,人這種東西願意做一切事情,用自己老祖宗發明的工具把地球的腦袋剃得缺一塊少一塊,有的地方還流著膿、冒著黑煙!地球在呻吟,在叫喊,下一個消失的龐然大物會不會是地球本身呢?因為她不能適應瘋狂的人類呀!據說人不在乎這回事——它們還惦記著到火星、太陽什麼的上面去接著住呢!看來,人類非到把宇宙變成粉末不會停手!
人算是什麼東西?我現在還是不明白。
評點:魯迅說:「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說「人是什麼東西」,這近乎罵人了。但有時候,那不痛不癢的批評,還真不如痛罵一頓讓人聽著痛快,讓人容易清醒。作者對人類出於
自私的本能瘋狂破壞自然和生態的惡劣行為,作了無情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諷。稱自然用「她」,稱人類用「它」,反復強調不知人算什麼東西,說它是不倫不類的東西,對人類行為的不滿、憤懣之情溢於言表。和各種警示、規戒甚至祈求的相關文字相比,文章表現出潑辣犀利的戰斗風格和在幽默風趣背後嚴肅冷峻的個性特徵,讀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發展與環保
世界各國中,要想在國際中樹立威望,就必須加大力度發展本國的經濟。在工業的生產中,人們似乎忽略了環保這個事情,一心只想在經濟利益中受益。你別以為你沒有吃虧,你在經濟中受到一份利益,就會在環保上吃一份虧。日積月累,吃虧的最後還是自己。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工業突飛猛進,經濟值年年提高很多,在國際中的地位也慢慢上升,可是環境的破壞程度也越來越大。所以說既要發展迅速,又要環保,就不得不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既然是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就必須按條理進行。不能先開發、後治理,必須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單單靠個人是無法達到預計目的的,也必須依靠群眾的力量來保護環境。
讓我們共同努力創造我們美好的生活吧!
Ⅹ 請問「環境足跡」是什麼
其實就是「生態足跡」。
「生態足跡」也稱「生態佔用」,在20世紀90年代初由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規劃與資源生態學教授里斯(William E.Rees)提出。它顯示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指定的人口單位內(一個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全人類)需要多少具備生物生產力的土地(biological proctive land)和水域,來生產所需資源和吸納所衍生的廢物。生態足跡通過測定現今人類為了維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來評估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比如說一個人的糧食消費量可以轉換為生產這些糧食的所需要的耕地面積,他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可以轉換成吸收這些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農田的面積。因此它可以形象地被理解成一隻負載著人類和人類所創造的城市、工廠、鐵路、農田……的巨腳踏在地球上時留下的腳印大小。它的值越高,人類對生態的破壞就越嚴重。該指標的提出為核算某地區、國家和全球自然資本利用狀況提供了簡明框架,通過測量人類對自然生態服務的需求與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態服務之間的差距,就可以知道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利用狀況,可以在地區、國家和全球尺度上比較人類對自然的消費量與自然資本的承載量。生態足跡的意義在於探討人類持續依賴自然以及要怎麼做才能保障地球的承受力,進而支持人類未來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