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污染了

生態污染了

發布時間: 2021-01-28 12:27:25

生態污染的中國狀況

中國生態環境的基本狀況
總體在惡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遠遠趕不上破壞速度,生態赤字逐漸擴大。
主要表現為
水土流失嚴重。建國初期,全國水土流失面積為116萬平方公里。據1992年衛星遙感測算,中國水土流失面積為179.4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8.7%。中國水土流失特別嚴重的地區(從北到南)主要有:西遼河上游,黃土高原地區,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橫斷山脈地區,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區。沙漠化迅速發展。中國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國家之一。北方地區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過149萬平方公里,約占國土面積的15.5%。80年代,沙漠化土地以年均增長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近25年共喪失土地3.9萬平方公里。目前約有5900萬畝農田,7400萬畝草場,2000多公里鐵路以及許多城鎮、工礦、鄉村受到沙漠化威脅。
草原退化加劇。70年代,草場面積退化率為15%,80年代中期已達30%以上。全國草原退化面積達10億畝,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萬畝退化速度在擴大。由於草原退化,牧畜過載,牧草產量持續下降。
森林資源銳減。中國許多主要林區,森林面積大幅度減少,昔日鬱郁蔥蔥的林海已一去不復返。全國森林採伐量和消耗量遠遠超過林木生長量。若按目前的消耗水平,絕大多數國營森工企業將面臨無成熟林可採的局面。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態赤字,當代人已經過早過多地消耗了後代人應享用的森林資源。
生物物種加速滅絕。據估計,中國的植物物種中約15-20%處於瀕危狀態,僅高等植物中瀕危植物就高達4000-5000種。近30多年來的資料表明,高鼻羚羊、白鰭豚、野象、熊貓、東北虎等珍貴野生動物分布區顯著縮小,種群數量銳減。屬於中國特有的物種和國家規定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有312個種和種類,正式列入國家瀕危植物名錄的第一批植物有354種。
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積縮小。多年來,由於過分開采地下水,在北方地區形成8個總面積達1.5萬平方公里的超產區,導致華北地區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2厘米。1949年以來,中國湖泊減少了500多個,面積縮小約1.86萬平方公里,占現有面積的26.3%,湖泊蓄水量減少513億立方米,其中淡水量減少340億立方米。
水體污染明顯加重。據1987年典型城市監測調查,有42%的城市飲用水源地受到嚴重污染;63%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調查的532條河流中,有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國約有7億人口飲用大腸桿菌超標水,約有1.7億人飲用受有機物污染的水。
大氣污染嚴重。中國大氣污染屬於煤煙型污染,北方重於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勢頭甚於大城市;產煤區重於非產煤區;冬季重於夏季;早晚重於中午。目前中國能源消耗以煤為主,約占能源消費總量的四分之三。煤是一種骯臟能源,燃燒產生大量的粉塵、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是中國大氣污染日益嚴重的主要原因。近年來,廢渣存放量過大,垃圾包圍城市。中國廢渣年產生量已超過5億噸,處理能力趕不上排放量。1988年全國積存量為66億噸,人均6噸廢渣。據統計,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為6000萬噸/年,比10年前增加了一倍。在380個城市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城市處在垃圾包圍之中。僅北京三環、四環路之間就有50米以上的垃圾山4500多座,佔地超過7000畝。
環境污染向農村蔓延。鄉鎮企業迅速發展成為農村工業化的重要方向,以及二元經濟結構向現代經濟結構轉變的中介。與此同時,也給農村帶來生態環境更大范圍的污染,對農業資源、礦產資源造成更為嚴重的浪費。1978年以前,農村環境污染主要是化肥、農葯等,1978年以後鄉鎮企業成為農村主要污染源。
環境是一種特殊資產。生態破壞、環境污染本身就構成經濟損失和財富流失。生態指標惡化已經直接而明顯地影響了現期經濟指標和預期經濟趨勢。
造成目前中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復雜的。它主要來自於三大壓力:
人口壓力
中國現代人口數量異常迅猛增長,既成為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最大障礙,又成為中國生態環境的最大壓力。迫於生存,人們毀林開荒,圍湖造田,亂采濫挖,破壞植被,眾多人口的不合理活動超過了大自然許多支持系統的支付能力、輸出能力和承載力。
工業化壓力
中國發動工業化時間晚,發展起點低,又面臨趕超發達國家的繁重任務,不僅以資本高投入支持經濟高速增長,而且以資源高消費、環境高代價換取經濟繁榮,重視近利,失之遠謀;重視經濟,忽視生態,短期性經濟行為為中國生態環境帶來長期性、積累性後果。
市場壓力
中國正處在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市場經濟本身會產生許多外部經濟效應或者外部不經濟效應,環境污染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環境作為一種公共財產,這種公共財產的提供(例如清潔水,良好的大氣環境),對所有人都有好處且多一些人享受它的好處並不會加大總成本。但是如果沒有公共財產,所有人的利益都會受損。公共財產或者公共財產受到破壞(例如污染水,污染大氣等)的特點決定了個人或市場都不會提供控制環境污染的費用和服務,只有政府是公共財產的提供者。來自市場經濟的壓力愈大,政府對防治環境污染、整治國土資源的責任就愈大。 為了改變中國日益惡化的環境形勢,應當採取刻不容緩的行動,否則,日益擴大的生態赤字將使其他領域所獲得的成績不是大打折扣,就是黯然失色。

Ⅱ 生態污染的對生物的危害

環境污染與一般中毒有所不同﹐一般說來﹐環境污染物的作用范圍廣﹐可經大氣﹑水體﹑土壤﹑食物等多種途徑作用於生物體﹔污染物濃度一般不高﹑但作用時間長﹐可同時有幾種污染物作用於生物體﹔受影響的生物數量大﹑種類多﹐但受害的程度不等﹐因此環境污染常打亂生物群體內部的數量比例﹔污染物在生物體內可能解毒﹐也可能增毒﹐還可被生物濃縮並經食物鏈網造成間接為害。
物理因子(如輻射)可直接作用於生物體表。在高等動物,大氣中污染物主要經呼吸道進入體內,水體及土壤中污染物則多通過飲水或食物經消化道進入體內。污染物進入體內後隨體液分布至各處﹐但血腦屏障和胎盤屏障可阻礙污染物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和胎兒體內。有些污染物可在組織中蓄積﹐如鉛蓄積於骨中,DDT蓄積於脂肪組織中。一般污染物在體內還要經歷代謝變化﹐例如肝細胞中存在一些系作用於污染物﹐通過氧化﹑還原﹑水解等反應改變其化學結構﹑形成一級代謝物。另外一些系則促使這些一級代謝物與體內某些化合物(如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相結合形成二級代謝物。二級代謝物的親水性一般有所增強﹐有利於排出。在這個生物轉化過程中,許多污染物毒性降低,但有的毒性反而增強。大部分污染物以原形或以轉化形態經腎自尿排出或經肝隨膽汁排出。許多污染物作用於生物膜﹐或影響物質轉運﹐或破壞細胞結構。有些則為抑制劑﹐可阻斷代謝途徑的順利進行。還有的直接影響核糖核酸等遺傳物質﹐造成基因突變﹐可導致癌變甚至影響後代。
許多生物有濃集環境中污染物的能力﹐使體內污染物濃度遠大於環境中的濃度﹐這種現象稱為生物濃縮或生物富集。隨著時間的推移﹐體內濃集的污染物不斷增加﹐這種現象稱為生物積累。在食物鏈網中﹐高營養級生物以低營養級生物為食物﹐將食物中所含污染物一並吸收,結果生物體內污染物的濃度逐級增多,這種現象稱為生物放大。如有機氯農葯使用的數量大﹑范圍廣﹐且有機氯為脂溶性物質﹐可經體表吸收﹐容易在脂肪組織中蓄積﹐並經食物鏈逐級放大。1966年對美國圖利湖和克拉馬斯南部保護區中DDT污染情況的調查表明,湖中水DDT濃度僅為0.0006ppm﹐經水生植物和無脊椎動物等環節後至石斑魚體中達1.6ppm﹐即放大2600多倍。而在食魚的小鷿體內竟可發現75ppm的DDT(放大12萬多倍)﹐在濃縮DDT的小鷿脂肪組織中甚至達到459.5ppm,即放大77萬倍。DDT可使鳥類產蛋數目減少,蛋殼變薄和胚胎不易發育﹐從而嚴重影響鳥類繁殖。
有的污染物經過生物作用後毒性增強。20世紀50年代在日本熊本縣水俁灣漁民中陸續出現多例中樞神經系統病患者﹐其中部分死亡。當時病因不明﹐僅稱之為水俁病﹐後證明主要系甲基汞中毒。該地區工廠排出含汞廢渣﹐汞進入水體後經底泥和魚體中細菌作用轉化為甲基汞﹐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魚和貝類而中毒。
還有時﹐污染的直接後果是促進某些生物增殖﹐打破生物間的平衡﹐間接地傷及其它生物。如水體受到有機物污染﹐氮﹑磷﹑碳等營養物質大量聚集(稱為富營養化)﹐引起藻類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增生並覆蓋水面﹐影響下層生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浮游生物殘體分解時也耗氧﹐造成水體缺氧﹐再加上某些浮游生物產生毒素﹐結果魚類及其它生物成批死亡。在這里﹐有的污染物毫無毒性﹐生物傷亡不是污染直接造成的。
環境中的無機毒物和難降解的有機毒物通過大氣﹑水體﹑土壤進入動植物體內﹐然後動植物排泄物及其殘體經微生物分解後又回到環境中﹐形成有毒物質的生物循環。其中最重要的循環途徑是經農田土壤進入農作物為人畜食用﹐最後又歸於土壤。歸納起來有幾種主要循環系統:農葯-土壤-植物-人畜,廢水-土壤-植物-人畜,大氣-土壤-植物-人畜和廢水-水生植物-水生動物-人畜。
20世紀中葉以來,工業廢棄物大量傾瀉到環境中,已成為自然選擇壓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微生物的世代短﹑變異快﹐最能反映出污染物的選擇作用。敏感的生物被淘汰﹐有耐性的得以存活﹐能分解這些廢棄物並藉以為生的生物則大量繁殖。這一切將產生什麼樣的長遠影響﹐目前還很難預測。

Ⅲ 如何區別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從概念上看,環境污染是指,由於人民在生產建設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粉塵、惡臭氣體、噪音等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使環境質量惡化,影響了人體健康、生命安全或者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發展以至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的現象。而,生態破壞是指,由於人類對環境的不合理開發利用活動所造成的現象。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從表現形式看,環境污染是低層次的、偶然突發的。生態破壞是長期的污染或者破壞造成的,一般短期內不可恢復。
更通俗一點,就是你拋開書本,用自己的常識判斷一下,環境污染程度比較輕,生態破壞就嚴重了。好比,施工隊施工造成的地面塌陷,這個就是環境污染。某地常年抽取地下水造成的地面塌陷就是生態破壞。
其實挺好辨別的哦~
PS:純手打,沒有復制黏貼哦

Ⅳ 生態的污染

生態污染

生物與受污染的環境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物在生態系統中遷移、轉化和積累的規律。污染指環境中某些物質或能量的增加直接或間接危及人類的情況。例如工業排廢、交通噪音及核彈輻射等都對人類有害。污染多為人類活動的後果,但某些自然現象(如火山爆發)也能造成污染。

污染的類別 人們一般常按受影響的環境將污染分為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由人類健康的角度出發,食品污染也是一個重要類型。還可按污染因子的性質將污染分為化學污染(如有機物污染和無機物污染)、物理污染(如聲、光、熱、輻射等造成的污染)和生物污染(如有害微生物、寄生蟲和變應源所致污染等)。產生以上污染因子的場所或生境稱為污染源。污染源常分為工業污染源、交通運輸污染源、農業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其中為害較大者如燃料燃燒產生的廢氣廢渣、工業生產中的有毒產物、農葯等。

環境污染對生物的為害 環境污染與一般中毒有所不同,一般說來,環境污染物的作用范圍廣,可經大氣、水體、土壤、食物等多種途徑作用於生物體;污染物濃度一般不高、但作用時間長,可同時有幾種污染物作用於生物體;受影響的生物數量大、種類多,但受害的程度不等,因此環境污染常打亂生物群體內部的數量比例;污染物在生物體內可能解毒,也可能增毒,還可被生物濃縮並經食物鏈網造成間接為害。

物理因子(如輻射)可直接作用於生物體表。在高等動物,大氣中污染物主要經呼吸道進入體內,水體及土壤中污染物則多通過飲水或食物經消化道進入體內。污染物進入體內後隨體液分布至各處,但血腦屏障和胎盤屏障可阻礙污染物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和胎兒體內。有些污染物可在組織中蓄積,如鉛蓄積於骨中,DDT蓄積於脂肪組織中。一般污染物在體內還要經歷代謝變化,例如肝細胞中存在一些系作用於污染物,通過氧化、還原、水解等反應改變其化學結構、形成一級代謝物。另外一些系則促使這些一級代謝物與體內某些化合物(如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相結合形成二級代謝物。二級代謝物的親水性一般有所增強,有利於排出。在這個生物轉化過程中,許多污染物毒性降低,但有的毒性反而增強。大部分污染物以原形或以轉化形態經腎自尿排出或經肝隨膽汁排出。許多污染物作用於生物膜,或影響物質轉運,或破壞細胞結構。有些則為抑制劑,可阻斷代謝途徑的順利進行。還有的直接影響核糖核酸等遺傳物質,造成基因突變,可導致癌變甚至影響後代。

許多生物有濃集環境中污染物的能力,使體內污染物濃度遠大於環境中的濃度,這種現象稱為生物濃縮或生物富集。隨著時間的推移,體內濃集的污染物不斷增加,這種現象稱為生物積累。在食物鏈網中,高營養級生物以低營養級生物為食物,將食物中所含污染物一並吸收,結果生物體內污染物的濃度逐級增多,這種現象稱為生物放大。如有機氯農葯使用的數量大、范圍廣,且有機氯為脂溶性物質,可經體表吸收,容易在脂肪組織中蓄積,並經食物鏈逐級放大。1966年對美國圖利湖和克拉馬斯南部保護區中DDT污染情況的調查表明,湖中水DDT濃度僅為0.0006ppm,經水生植物和無脊椎動物等環節後至石斑魚體中達1.6ppm,即放大2600多倍。而在食魚的小鷿體內竟可發現75ppm的DDT(放大12萬多倍),在濃縮DDT的小鷿脂肪組織中甚至達到459.5ppm,即放大77萬倍。DDT可使鳥類產蛋數目減少,蛋殼變薄和胚胎不易發育,從而嚴重影響鳥類繁殖。

有的污染物經過生物作用後毒性增強。20世紀50年代在日本熊本縣水俁灣漁民中陸續出現多例中樞神經系統病患者,其中部分死亡。當時病因不明,僅稱之為水俁病,後證明主要系甲基汞中毒。該地區工廠排出含汞廢渣,汞進入水體後經底泥和魚體中細菌作用轉化為甲基汞,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魚和貝類而中毒。

還有時,污染的直接後果是促進某些生物增殖,打破生物間的平衡,間接地傷及其它生物。如水體受到有機物污染,氮、磷、碳等營養物質大量聚集(稱為富營養化),引起藻類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增生並覆蓋水面,影響下層生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浮游生物殘體分解時也耗氧,造成水體缺氧,再加上某些浮游生物產生毒素,結果魚類及其它生物成批死亡。在這里,有的污染物毫無毒性,生物傷亡不是污染直接造成的。

環境中的無機毒物和難降解的有機毒物通過大氣、水體、土壤進入動植物體內,然後動植物排泄物及其殘體經微生物分解後又回到環境中,形成有毒物質的生物循環。其中最重要的循環途徑是經農田土壤進入農作物為人畜食用,最後又歸於土壤。歸納起來有幾種主要循環系統:"農葯-土壤-植物-人畜","廢水-土壤-植物-人畜","大氣-土壤-植物-人畜"和"廢水-水生植物-水生動物-人畜"。

20世紀中葉以來,工業廢棄物大量傾瀉到環境中,已成為自然選擇壓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微生物的世代短、變異快,最能反映出污染物的選擇作用。敏感的生物被淘汰,有耐性的得以存活,能分解這些廢棄物並藉以為生的生物則大量繁殖。這一切將產生什麼樣的長遠影響,目前還很難預測。

生物在防治污染中的應用 在污染生態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的有生物監測和生物凈化兩方面內容:

生物監測 已廣泛應用於大氣和水體污染監測。監測大氣污染常利用敏感植物。高等植物葉片可對不同污染物產生不同的病斑,而地衣和苔蘚等低等植物對污染尤為敏感,例如低濃度的二氧化硫便可殺死地衣。植物體內的污染物積累量也反映污染情況。監測水體污染則廣泛利用多種動植物。例如,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分布廣、比較固定,壽命長,且形體大、易於辨認,是常用的指示生物。不過在這里觀察的對象實為有耐力的物種,例如在有機污染造成水體嚴重缺氧情況下,只有顫蚓等抗低氧物種得以繁殖,故可以其量表示污染程度。有時生物群落的結構變化可用作較為靈敏的指針。將特定生物置於污染水體中測試其生存情況或其生理、生化和行為等反應,以及測定水生生物體內的殘毒蓄積量,這些也是常用的監測手段。生物監測不能准確判定污染物的性質和數量,故必須與化學和物理學測定手段結合應用。

生物凈化 綠色植物可以凈化空氣、減弱雜訊、改善小氣候、美化環境,而土壤微生物體系是自然界分解有機物質的主要場所,有極大的凈化有機污染的能力。目前廣泛利用微生物來凈化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這包括各類氧化塘、活性污泥及生物膜等方法。

生態污染

生物與受污染的環境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物在生態系統中遷移、轉化和積累的規律。污染指環境中某些物質或能量的增加直接或間接危及人類的情況。例如工業排廢、交通噪音及核彈輻射等都對人類有害。污染多為人類活動的後果,但某些自然現象(如火山爆發)也能造成污染。

污染的類別 人們一般常按受影響的環境將污染分為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由人類健康的角度出發,食品污染也是一個重要類型。還可按污染因子的性質將污染分為化學污染(如有機物污染和無機物污染)、物理污染(如聲、光、熱、輻射等造成的污染)和生物污染(如有害微生物、寄生蟲和變應源所致污染等)。產生以上污染因子的場所或生境稱為污染源。污染源常分為工業污染源、交通運輸污染源、農業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其中為害較大者如燃料燃燒產生的廢氣廢渣、工業生產中的有毒產物、農葯等。

環境污染對生物的為害 環境污染與一般中毒有所不同,一般說來,環境污染物的作用范圍廣,可經大氣、水體、土壤、食物等多種途徑作用於生物體;污染物濃度一般不高、但作用時間長,可同時有幾種污染物作用於生物體;受影響的生物數量大、種類多,但受害的程度不等,因此環境污染常打亂生物群體內部的數量比例;污染物在生物體內可能解毒,也可能增毒,還可被生物濃縮並經食物鏈網造成間接為害。

物理因子(如輻射)可直接作用於生物體表。在高等動物,大氣中污染物主要經呼吸道進入體內,水體及土壤中污染物則多通過飲水或食物經消化道進入體內。污染物進入體內後隨體液分布至各處,但血腦屏障和胎盤屏障可阻礙污染物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和胎兒體內。有些污染物可在組織中蓄積,如鉛蓄積於骨中,DDT蓄積於脂肪組織中。一般污染物在體內還要經歷代謝變化,例如肝細胞中存在一些系作用於污染物,通過氧化、還原、水解等反應改變其化學結構、形成一級代謝物。另外一些系則促使這些一級代謝物與體內某些化合物(如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相結合形成二級代謝物。二級代謝物的親水性一般有所增強,有利於排出。在這個生物轉化過程中,許多污染物毒性降低,但有的毒性反而增強。大部分污染物以原形或以轉化形態經腎自尿排出或經肝隨膽汁排出。許多污染物作用於生物膜,或影響物質轉運,或破壞細胞結構。有些則為抑制劑,可阻斷代謝途徑的順利進行。還有的直接影響核糖核酸等遺傳物質,造成基因突變,可導致癌變甚至影響後代。

許多生物有濃集環境中污染物的能力,使體內污染物濃度遠大於環境中的濃度,這種現象稱為生物濃縮或生物富集。隨著時間的推移,體內濃集的污染物不斷增加,這種現象稱為生物積累。在食物鏈網中,高營養級生物以低營養級生物為食物,將食物中所含污染物一並吸收,結果生物體內污染物的濃度逐級增多,這種現象稱為生物放大。如有機氯農葯使用的數量大、范圍廣,且有機氯為脂溶性物質,可經體表吸收,容易在脂肪組織中蓄積,並經食物鏈逐級放大。1966年對美國圖利湖和克拉馬斯南部保護區中DDT污染情況的調查表明,湖中水DDT濃度僅為0.0006ppm,經水生植物和無脊椎動物等環節後至石斑魚體中達1.6ppm,即放大2600多倍。而在食魚的小鷿體內竟可發現75ppm的DDT(放大12萬多倍),在濃縮DDT的小鷿脂肪組織中甚至達到459.5ppm,即放大77萬倍。DDT可使鳥類產蛋數目減少,蛋殼變薄和胚胎不易發育,從而嚴重影響鳥類繁殖。

有的污染物經過生物作用後毒性增強。20世紀50年代在日本熊本縣水俁灣漁民中陸續出現多例中樞神經系統病患者,其中部分死亡。當時病因不明,僅稱之為水俁病,後證明主要系甲基汞中毒。該地區工廠排出含汞廢渣,汞進入水體後經底泥和魚體中細菌作用轉化為甲基汞,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魚和貝類而中毒。

還有時,污染的直接後果是促進某些生物增殖,打破生物間的平衡,間接地傷及其它生物。如水體受到有機物污染,氮、磷、碳等營養物質大量聚集(稱為富營養化),引起藻類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增生並覆蓋水面,影響下層生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浮游生物殘體分解時也耗氧,造成水體缺氧,再加上某些浮游生物產生毒素,結果魚類及其它生物成批死亡。在這里,有的污染物毫無毒性,生物傷亡不是污染直接造成的。

環境中的無機毒物和難降解的有機毒物通過大氣、水體、土壤進入動植物體內,然後動植物排泄物及其殘體經微生物分解後又回到環境中,形成有毒物質的生物循環。其中最重要的循環途徑是經農田土壤進入農作物為人畜食用,最後又歸於土壤。歸納起來有幾種主要循環系統:"農葯-土壤-植物-人畜","廢水-土壤-植物-人畜","大氣-土壤-植物-人畜"和"廢水-水生植物-水生動物-人畜"。

20世紀中葉以來,工業廢棄物大量傾瀉到環境中,已成為自然選擇壓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微生物的世代短、變異快,最能反映出污染物的選擇作用。敏感的生物被淘汰,有耐性的得以存活,能分解這些廢棄物並藉以為生的生物則大量繁殖。這一切將產生什麼樣的長遠影響,目前還很難預測。

生物在防治污染中的應用 在污染生態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的有生物監測和生物凈化兩方面內容:

生物監測 已廣泛應用於大氣和水體污染監測。監測大氣污染常利用敏感植物。高等植物葉片可對不同污染物產生不同的病斑,而地衣和苔蘚等低等植物對污染尤為敏感,例如低濃度的二氧化硫便可殺死地衣。植物體內的污染物積累量也反映污染情況。監測水體污染則廣泛利用多種動植物。例如,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分布廣、比較固定,壽命長,且形體大、易於辨認,是常用的指示生物。不過在這里觀察的對象實為有耐力的物種,例如在有機污染造成水體嚴重缺氧情況下,只有顫蚓等抗低氧物種得以繁殖,故可以其量表示污染程度。有時生物群落的結構變化可用作較為靈敏的指針。將特定生物置於污染水體中測試其生存情況或其生理、生化和行為等反應,以及測定水生生物體內的殘毒蓄積量,這些也是常用的監測手段。生物監測不能准確判定污染物的性質和數量,故必須與化學和物理學測定手段結合應用。

生物凈化 綠色植物可以凈化空氣、減弱雜訊、改善小氣候、美化環境,而土壤微生物體系是自然界分解有機物質的主要場所,有極大的凈化有機污染的能力。目前廣泛利用微生物來凈化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這包括各類氧化塘、活性污泥及生物膜等方法。

生態污染

生物與受污染的環境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物在生態系統中遷移、轉化和積累的規律。污染指環境中某些物質或能量的增加直接或間接危及人類的情況。例如工業排廢、交通噪音及核彈輻射等都對人類有害。污染多為人類活動的後果,但某些自然現象(如火山爆發)也能造成污染。

污染的類別 人們一般常按受影響的環境將污染分為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由人類健康的角度出發,食品污染也是一個重要類型。還可按污染因子的性質將污染分為化學污染(如有機物污染和無機物污染)、物理污染(如聲、光、熱、輻射等造成的污染)和生物污染(如有害微生物、寄生蟲和變應源所致污染等)。產生以上污染因子的場所或生境稱為污染源。污染源常分為工業污染源、交通運輸污染源、農業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其中為害較大者如燃料燃燒產生的廢氣廢渣、工業生產中的有毒產物、農葯等。

環境污染對生物的為害 環境污染與一般中毒有所不同,一般說來,環境污染物的作用范圍廣,可經大氣、水體、土壤、食物等多種途徑作用於生物體;污染物濃度一般不高、但作用時間長,可同時有幾種污染物作用於生物體;受影響的生物數量大、種類多,但受害的程度不等,因此環境污染常打亂生物群體內部的數量比例;污染物在生物體內可能解毒,也可能增毒,還可被生物濃縮並經食物鏈網造成間接為害。

物理因子(如輻射)可直接作用於生物體表。在高等動物,大氣中污染物主要經呼吸道進入體內,水體及土壤中污染物則多通過飲水或食物經消化道進入體內。污染物進入體內後隨體液分布至各處,但血腦屏障和胎盤屏障可阻礙污染物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和胎兒體內。有些污染物可在組織中蓄積,如鉛蓄積於骨中,DDT蓄積於脂肪組織中。一般污染物在體內還要經歷代謝變化,例如肝細胞中存在一些系作用於污染物,通過氧化、還原、水解等反應改變其化學結構、形成一級代謝物。另外一些系則促使這些一級代謝物與體內某些化合物(如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相結合形成二級代謝物。二級代謝物的親水性一般有所增強,有利於排出。在這個生物轉化過程中,許多污染物毒性降低,但有的毒性反而增強。大部分污染物以原形或以轉化形態經腎自尿排出或經肝隨膽汁排出。許多污染物作用於生物膜,或影響物質轉運,或破壞細胞結構。有些則為抑制劑,可阻斷代謝途徑的順利進行。還有的直接影響核糖核酸等遺傳物質,造成基因突變,可導致癌變甚至影響後代。

許多生物有濃集環境中污染物的能力,使體內污染物濃度遠大於環境中的濃度,這種現象稱為生物濃縮或生物富集。隨著時間的推移,體內濃集的污染物不斷增加,這種現象稱為生物積累。在食物鏈網中,高營養級生物以低營養級生物為食物,將食物中所含污染物一並吸收,結果生物體內污染物的濃度逐級增多,這種現象稱為生物放大。如有機氯農葯使用的數量大、范圍廣,且有機氯為脂溶性物質,可經體表吸收,容易在脂肪組織中蓄積,並經食物鏈逐級放大。1966年對美國圖利湖和克拉馬斯南部保護區中DDT污染情況的調查表明,湖中水DDT濃度僅為0.0006ppm,經水生植物和無脊椎動物等環節後至石斑魚體中達1.6ppm,即放大2600多倍。而在食魚的小鷿體內竟可發現75ppm的DDT(放大12萬多倍),在濃縮DDT的小鷿脂肪組織中甚至達到459.5ppm,即放大77萬倍。DDT可使鳥類產蛋數目減少,蛋殼變薄和胚胎不易發育,從而嚴重影響鳥類繁殖。

有的污染物經過生物作用後毒性增強。20世紀50年代在日本熊本縣水俁灣漁民中陸續出現多例中樞神經系統病患者,其中部分死亡。當時病因不明,僅稱之為水俁病,後證明主要系甲基汞中毒。該地區工廠排出含汞廢渣,汞進入水體後經底泥和魚體中細菌作用轉化為甲基汞,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魚和貝類而中毒。

還有時,污染的直接後果是促進某些生物增殖,打破生物間的平衡,間接地傷及其它生物。如水體受到有機物污染,氮、磷、碳等營養物質大量聚集(稱為富營養化),引起藻類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增生並覆蓋水面,影響下層生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浮游生物殘體分解時也耗氧,造成水體缺氧,再加上某些浮游生物產生毒素,結果魚類及其它生物成批死亡。在這里,有的污染物毫無毒性,生物傷亡不是污染直接造成的。

環境中的無機毒物和難降解的有機毒物通過大氣、水體、土壤進入動植物體內,然後動植物排泄物及其殘體經微生物分解後又回到環境中,形成有毒物質的生物循環。其中最重要的循環途徑是經農田土壤進入農作物為人畜食用,最後又歸於土壤。歸納起來有幾種主要循環系統:"農葯-土壤-植物-人畜","廢水-土壤-植物-人畜","大氣-土壤-植物-人畜"和"廢水-水生植物-水生動物-人畜"。

20世紀中葉以來,工業廢棄物大量傾瀉到環境中,已成為自然選擇壓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微生物的世代短、變異快,最能反映出污染物的選擇作用。敏感的生物被淘汰,有耐性的得以存活,能分解這些廢棄物並藉以為生的生物則大量繁殖。這一切將產生什麼樣的長遠影響,目前還很難預測。

生物在防治污染中的應用 在污染生態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的有生物監測和生物凈化兩方面內容:

生物監測 已廣泛應用於大氣和水體污染監測。監測大氣污染常利用敏感植物。高等植物葉片可對不同污染物產生不同的病斑,而地衣和苔蘚等低等植物對污染尤為敏感,例如低濃度的二氧化硫便可殺死地衣。植物體內的污染物積累量也反映污染情況。監測水體污染則廣泛利用多種動植物。例如,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分布廣、比較固定,壽命長,且形體大、易於辨認,是常用的指示生物。不過在這里觀察的對象實為有耐力的物種,例如在有機污染造成水體嚴重缺氧情況下,只有顫蚓等抗低氧物種得以繁殖,故可以其量表示污染程度。有時生物群落的結構變化可用作較為靈敏的指針。將特定生物置於污染水體中測試其生存情況或其生理、生化和行為等反應,以及測定水生生物體內的殘毒蓄積量,這些也是常用的監測手段。生物監測不能准確判定污染物的性質和數量,故必須與化學和物理學測定手段結合應用。

生物凈化 綠色植物可以凈化空氣、減弱雜訊、改善小氣候、美化環境,而土壤微生物體系是自然界分解有機物質的主要場所,有極大的凈化有機污染的能力。目前廣泛利用微生物來凈化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這包括各類氧化塘、活性污泥及生物膜等方法。

生態污染

生物與受污染的環境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物在生態系統中遷移、轉化和積累的規律。污染指環境中某些物質或能量的增加直接或間接危及人類的情況。例如工業排廢、交通噪音及核彈輻射等都對人類有害。污染多為人類活動的後果,但某些自然現象(如火山爆發)也能造成污染。

污染的類別 人們一般常按受影響的環境將污染分為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由人類健康的角度出發,食品污染也是一個重要類型。還可按污染因子的性質將污染分為化學污染(如有機物污染和無機物污染)、物理污染(如聲、光、熱、輻射等造成的污染)和生物污染(如有害微生物、寄生蟲和變應源所致污染等)。產生以上污染因子的場所或生境稱為污染源。污染源常分為工業污染源、交通運輸污染源、農業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其中為害較大者如燃料燃燒產生的廢氣廢渣、工業生產中的有毒產物、農葯等。

環境污染對生物的為害 環境污染與一般中毒有所不同,一般說來,環境污染物的作用范圍廣,可經大氣、水體、土壤、食物等多種途徑作用於生物體;污染物濃度一般不高、但作用時間長,可同時有幾種污染物作用於生物體;受影響的生物數量大、種類多,但受害的程度不等,因此環境污染常打亂生物群體內部的數量比例;污染物在生物體內可能解毒,也可能增毒,還可被生物濃縮並經食物鏈網造成間接為害。

物理因子(如輻射)可直接作用於生物體表。在高等動物,大氣中污染物主要經呼吸道進入體內,水體及土壤中污染物則多通過飲水或食物經消化道進入體內。污染物進入體內後隨體液分布至各處,但血腦屏障和胎盤屏障可阻礙污染物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和胎兒體內。有些污染物可在組織中蓄積,如鉛蓄積於骨中,DDT蓄積於脂肪組織中。一般污染物在體內還要經歷代謝變化,例如肝細胞中存在一些系作用於污染物,通過氧化、還原、水解等反應改變其化學結構、形成一級代謝物。另外一些系則促使這些一級代謝物與體內某些化合物(如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相結合形成二級代謝物。二級代謝物的親水性一般有所增強,有利於排出。在這個生物轉化過程中,許多污染物毒性降低,但有的毒性反而增強。大部分污染物以原形或以轉化形態經腎自尿排出或經肝隨膽汁排出。許多污染物作用於生物膜,或影響物質轉運,或破壞細胞結構。有些則為抑制劑,可阻斷代謝途徑的順利進行。還有的直接影響核糖核酸等遺傳物質,造成基因突變,可導致癌變甚至影響後代。

許多生物有濃集環境中污染物的能力,使體內污染物濃度遠大於環境中的濃度,這種現象稱為生物濃縮或生物富集。隨著時間的推移,體內濃集的污染物不斷增加,這種現象稱為生物積累。在食物鏈網中,高營養級生物以低營養級生物為食物,將食物中所含污染物一並吸收,結果生物體內污染物的濃度逐級增多,這種現象稱為生物放大。如有機氯農葯使用的數量大、范圍廣,且有機氯為脂溶性物質,可經體表吸收,容易在脂肪組織中蓄積,並經食物鏈逐級放大。1966年對美國圖利湖和克拉馬斯南部保護區中DDT污染情況的調查表明,湖中水DDT濃度僅為0.0006ppm,經水生植物和無脊椎動物等環節後至石斑魚體中達1.6ppm,即放大2600多倍。而在食魚的小鷿體內竟可發現75ppm的DDT(放大12萬多倍),在濃縮DDT的小鷿脂肪組織中甚至達到459.5ppm,即放大77萬倍。DDT可使鳥類產蛋數目減少,蛋殼變薄和胚胎不易發育,從而嚴重影響鳥類繁殖。

有的污染物經過生物作用後毒性增強。20世紀50年代在日本熊本縣水俁灣漁民中陸續出現多例中樞神經系統病患者,其中部分死亡。當時病因不明,僅稱之為水俁病,後證明主要系甲基汞中毒。該地區工廠排出含汞廢渣,汞進入水體後經底泥和魚體中細菌作用轉化為甲基汞,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魚和貝類而中毒。

還有時,污染的直接後果是促進某些生物增殖,打破生物間的平衡,間接地傷及其它生物。如水體受到有機物污染,氮、磷、碳等營養物質大量聚集(稱為富營養化),引起藻類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增生並覆蓋水面,影響下層生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浮游生物殘體分解時也耗氧,造成水體缺氧,再加上某些浮游生物產生毒素,結果魚類及其它生物成批死亡。在這里,有的污染物毫無毒性,生物傷亡不是污染直接造成的。

環境中的無機毒物和難降解的有機毒物通過大氣、水體、土壤進入動植物體內,然後動植物排泄物及其殘體經微生物分解後又回到環境中,形成有毒物質的生物循環。其中最重要的循環途徑是經農田土壤進入農作物為人畜食用,最後又歸於土壤。歸納起來有幾種主要循環系統:"農葯-土壤-植物-人畜","廢水-土壤-植物-人畜","大氣-土壤-植物-人畜"和"廢水-水生植物-水生動物-人畜"。

20世紀中葉以來,工業廢棄物大量傾瀉到環境中,已成為自然選擇壓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微生物的世代短、變異快,最能反映出污染物的選擇作用。敏感的生物被淘汰,有耐性的得以存活,能分解這些廢棄物並藉以為生的生物則大量繁殖。這一切將產生什麼樣的長遠影響,目前還很難預測。

生物在防治污染中的應用 在污染生態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的有生物監測和生物凈化兩方面內容:

生物監測 已廣泛應用於大氣和水體污染監測。監測大氣污染常利用敏感植物。高等植物葉片可對不同污染物產生不同的病斑,而地衣和苔蘚等低等植物對污染尤為敏感,例如低濃度的二氧化硫便可殺死地衣。植物體內的污染物積累量也反映污染情況。監測水體污染則廣泛利用多種動植物。例如,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分布廣、比較固定,壽命長,且形體大、易於辨認,是常用的指示生物。不過在這里觀察的對象實為有耐力的物種,例如在有機污染造成水體嚴重缺氧情況下,只有顫蚓等抗低氧物種得以繁殖,故可以其量表示污染程度。有時生物群落的結構變化可用作較為靈敏的指針。將特定生物置於污染水體中測試其生存情況或其生理、生化和行為等反應,以及測定水生生物體內的殘毒蓄積量,這些也是常用的監測手段。生物監測不能准確判定污染物的性質和數量,故必須與化學和物理學測定手段結合應用。

生物凈化 綠色植

Ⅳ 生態環境嚴重污染是什麼原因造成

(一)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由於盲目開墾荒地、濫伐森林、過度放牧、掠奪性捕撈、亂采濫挖、不適當地興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等引起水土流失,草場退化,土壤沙漠化、鹽鹼化、沼澤化,濕地遭到破壞,森林、湖泊面積急劇減少,礦產資源遭到破壞,野生動植物和水生生物資源日益枯竭,生物多樣性減少,旱澇災害頻繁,水體污染,以致流行病蔓延。

(二)城市化和工農業高度發展而引起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污染、雜訊污染、農葯污染等環境污染。

生態環境問題表現比較突出的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資源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等。

Ⅵ 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區別

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關系:生態破壞比環境污染更為嚴重。後者可能導致前者。

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區別在於:概念不同、危害程度不同、側重點不同。

一、概念不同

1、生態破壞是指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造成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從而使人類、動物、植物的生存條件發生惡化的現象。

2、、環境污染是指由於自然或人類原因,產生有害成分化學及放射性物質、病原體、雜訊、廢氣、廢水、廢渣等,引起環境質量下降,危害人類健康,影響生物正常生存發展的現象。

二、危害程度不同

1、生態破壞間接地危害人類,危害較長期。

2、環境污染直接地危害人類,危害較短期。

三、側重點不同

1、生態破壞側重於強調平衡被打破。

2、環境污染側重於強調有害要素超量。

(6)生態污染了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明確規定: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發現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行為的,有權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舉報。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發現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不依法履行職責的,有權向其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舉報。接受舉報的機關應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公民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採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大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財政投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Ⅶ 生態環境問題與環境污染的區別

環境污染是指人類直接或間接地向環境排放超過其自凈能力的物質或能量,從而使環境的質量降低,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生態系統和財產造成不利影響的現象
生態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以及氣候資源數量與質量的總稱,是關繫到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的復合生態系統。生態環境問題是指人類為其自身生存和發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對自然環境破壞和污染所產生的危害人類生存的各種負反饋效應
環境污染特指人為污染,但是生態環境問題不僅僅是由於人為污染造成的,它還包括自然界本身的不平衡所導致的問題

Ⅷ 什麼是生態污染

是指生物在生活過程中和死亡後造成了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Ⅸ 關於對生態污染的問題

他們說的很詳細了,但是我的看法是人類才是最大的污染源,什麼對空氣有污染?動物有污染
?樹林有污染?水有污染?統統都是人造成的,只有我們人類不去破壞環境,那就不會對任何動植物有傷害了...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