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坑水庫
A. 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附近有沒有水庫
惠州水資源豐富,大大小小水庫20多處,這也是我們釣魚人的福氣,現列舉部分供大家參考:01 角洞水庫-惠城區汝湖;02 觀洞水庫-惠陽市潼湖;03黃沙水庫-仲愷區惠環;04 雞心石水庫-惠陽區秋長;05沙田水庫-惠陽區沙田;06大坑水庫-惠陽市永湖;07風田水庫-大亞灣澳頭;08招元水庫-惠州城區矮陂;09 伯公坳水庫惠陽區蘆洲;10白盆珠水庫-惠東縣白盆珠;11 花樹下水庫-惠東縣梁化; 12黃坑水庫-惠東縣鐵涌;13顯崗水庫-博羅縣湖;14聯和水庫-博羅縣福田;15水東陂水庫博羅縣公庄;16 黃山洞水庫-博羅縣石壩;17下寶溪水庫-博羅縣楊村;18 梅樹下水庫-博羅縣柏塘;19 廟灘水庫-博羅縣仍圖;19稿樹下水庫博羅縣羅陽;20天堂山水庫-龍門縣天堂山;21 白沙河水庫-龍門縣王坪;22七星墩水庫-龍門縣南崑山;23紅花湖水庫-惠城區龍豐;24雞籠坑水庫-惠城區三棟;25蓮塘布水庫-惠城區三棟........
B. 這幾天哪裡可以趕集
你這個問題問抄的太籠統了襲,大家都不知道你住在哪裡,回答問題的人來自祖國四面八方,別人說他那裡可以趕集,你也去不了啊。
C. 韓江水系及其流域概況
韓江是廣東省東部大河,發源於紫金七星崬,沿蓮花山由西南向東北方向流動,匯五華水於河口,至興寧水口稱琴江;琴江於興寧水口匯寧江入梅縣畲坑境內稱梅江;梅江匯程江河於梅城,石窟河於丙村,松源河於鬆口,之後折向南流入大埔縣境至三河壩,屬韓江上游。梅江在三河壩接納自福建而來的汀江和梅潭河後稱韓江,韓江流往大埔縣南部的高陂和豐順縣東北部再入潮州市潮安、汕頭市澄海注入南海(圖12.1)。
韓江水系在梅州市境內幹流河長343km,比降0.39‰,集雨面積14691km2。因此,梅州市大部分面積屬韓江中上游流域(約佔全市總面積的92.7%)。流域內山地丘陵廣布,地勢起伏較大,嶺谷眾多,串珠狀盆地明顯,降雨充沛,因而形成以梅江為主幹流的梳子狀水系。流域內河道的主要特點是:盆地的河床坡降小,洪峰流量大,沿河兩岸是當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工農業生產主要基地;山區河流河床坡降陡,天然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是發展小水電的有利條件,但局部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河水含沙量大,淤積了下游水庫和河床,易造成洪泛,還影響航運和水利水電工程效益。
圖12.1 梅州市主要河流分布圖
除此之外,梅州市境內仍有1153km2面積分別屬於榕江和東江流域(表12.1)。
表12.1 梅州市水資源量(河川徑流)統計表
續表
D. 廣東省梅州市梅縣畲坑鎮彰坑村有一位叫劉法娣的女士嗎
各色人工霆發夠明天給人家會對人體
E. 寧江的流域概況
發源地屬閩贛邊境武夷山系,陽天嶂為最高峰。從羅浮區北部的陽天嶂發脈向東南至羅崗東北面的狐子嶂,分東西兩列山系。由東至東南為鐵山嶂山系,沿興寧與尋烏、平遠、梅州市梅縣區邊境至水口梅江北岸,長約80餘公里;由東北至西南為南山嶂山系,沿興寧與龍川、五華邊境伸展至水口西北部,長約70公里。
上中游屬寧江兩翼平原之外側及其上游羅崗河的河(溪)谷地域,間有台地,以砂頁岩台地、紅色岩系台地、花崗岩台地為主。紅色岩系台地,大面積分布於興寧盆地內,界於階地與丘陵之間,沿盆地邊緣綿亘,呈波浪形起伏的渾圓丘狀為主,海拔250米以下,相對高差25至50米,地形坡度10至15度。砂頁岩台地,主要見於河谷和盆地內,由於地層經過褶皺和斷裂影響,在流水侵蝕作用下,形成壠崗狀排列。花崗岩台地主要見於花崗岩出露地區,多呈平緩的波浪狀形態,一般風化層較厚,易開墾。
下游屬平原階地,地面平坦,起伏舒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10米。分布於合水以南沿寧江、梅江兩岸,包括興城鎮、寧中、寧新、龍田、葉塘、新陂、福興、永和、壢陂、刁坊、坭跛、新圩、水口、下堡等全部或部分鄉村,約331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5.7%。由於受東西兩大斷裂控制,造成斷陷盆地,湖盆堆積和第四紀河流侵蝕作用而成的沖積洪積平原(俗稱寧江平原),其東半部是中生代末期以來的紫紅色泥岩、粉砂岩、粉沙質泥岩等碎屑岩類沉積物;而西半部為新生代第四紀鬆散岩類沉積物。在上述地段沿寧江兩岸數百米至千米處均為洪積、沖積堆積區域,一般高出河床1至數米。地表土地肥沃,土層較厚,而在寧江河主要支流如黃陂河、羅崗河等河谷中均可見河谷平原,沖積物厚度不大,多小於15米,易自然灌溉,屬縣內主要農作物高產區。 黃陂鎮,地處縣北部。東鄰龍北,西連羅崗,南靠崗背,北接黃槐。1949年6月,成立黃陂區人民民主政府。1957年稱黃陂鄉。1958年9月,成立黃陂人民公社。1961年分出崗背公社,1978年又分出黃槐公社。1983年改稱區後,轄粒坑、龍溪、陶古、陶塘、徑口、大聯、翁公、中心、甘磚9個鄉。區址黃陂圩,距縣城36公里。全區面積73.26平方公里。黃陂圩原名中洞圩,在禾村三圳溪。明朝為全縣十二圩場之一。後因洪水沖毀,遷至現址,更名黃陂圩。到清雍正年間,發展成3條街道的小圩鎮。農歷三、六、九日為圩期,梅州市梅縣區梅西鎮、平遠石正和興寧市北部鄉鎮均有人到此交易,為興寧市較大圩場之一。解放後,圩場規模有所擴大,赴圩人數常有8000至1萬人。全區四面環山,中間為狹長盆地。陶塘、陶古、中心、徑口、甘磚、禾村等鄉,有數千畝聯片耕地,稱為「黃陂小平原」。70年代始,大搞農田基本建設,黃駛河道裁彎取直,加築堤圍;調整排灌系統、平整耕地,建成穩產高產農田。1985年水稻9879畝,年總產稻穀7205噸,年畝產816公斤,是興寧市水稻高產區之一。生薑是傳統土特產,主要產地為龍溪、陶塘、翁公、粒坑、大聯等地。鄉鎮企業比較發達,以挖煤、燒石灰、制水泥、煉鐵和運輸業為主,帶動其他副業。1982年4月,出席煤炭部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煤炭戰線先進集體和勞動模範大會。水力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3856千瓦。至1985年已辦縣屬電站1個,裝機容量1880千瓦。
羅崗鎮,位於興寧市北部。東接黃陂、黃槐,西鄰龍川縣,南連大坪、坪洋,北靠羅浮。面積155.95平方公里。四面環山,東北面有大望山、虎子嶂、馬子嶂、東瓜嶂,西北有黃毛嶂、龍母嶂等。1949年6月,成立羅崗區人民民主政府。1951年5月並入浮崗區。10月,從浮崗分出設羅崗區。1957年分設羅東、羅西兩鄉。1958年9月,兩鄉合並成立羅崗人民公社。1978年分設羅崗、下嵐、官莊三個公社。1983年三社合並成立羅崗區,轄白水、蕉坑、蕉一、元潘、德豐、羅中、羅東、聯興、官莊、澄清、溪美、溪聯、五福、霞嵐、紅旗、徐溪、福勝17個鄉。區址羅崗圩,距縣城40公里。毛竹產量居全縣之首,油茶僅次於羅浮,居全縣第二。辦有溪尾、古坑、棚板橋、白水、霞嵐、紅旗等7個林場。羅崗圩始建於明朝,是僅次於龍田、坭陂的第三大圩場,上市產品多是木薯、木炭等山貨土產。農歷二、五、八日為圩期,赴圩者常有1萬多人。羅崗煤礦從蚊帳頂起,綿延於霞嵐、坪洋、福勝、聯興、官莊一帶,蘊藏量1710萬噸。
大坪鎮。位於興寧市西北部。東鄰坪洋、合水,南連葉塘、葉南,西接龍川,北靠羅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面積155.08平方公里。1949年6月,成立大坪區人民民主政府。1957年。分設大坪、坪南兩鄉。1958年,兩鄉合並成立大坪公社。1978年3月,大坪公社分為大坪、吳田、蘭亭3個公社。1983年10月,三社合為大坪區,轄小碰、吳田、嶺河、布駱、屏漢、白雲、祠堂、坪中、鴿池、咨洞、黃坑、大福、河嶺、上大塘、下大塘、陶坑、將軍塘、蘭亭、朱坑19個鄉。1985年有9268戶,47366人。區址大坪圩,距縣城29公里。大坪圩,建於明朝初年。原有店鋪矮小,街道狹窄,解放後經擴建、新建,圩場規模擴大。農歷三、六、九日為圩期,赴圩人數常有五六千人。上市農副產品較大宗的有稻穀、大米、木薯、豆類、牲畜、果品、原木、竹及竹木製品等。本區荒山多,歷來水土流失嚴重。解放後,經30多年來的大規模的治山治水治田,水土流失有所控制,生產條件逐步改善。木薯是主要農作物之一,生產木薯乾片為全縣之冠。紫膠生產也發展較快,是縣紫膠生產基地之一。
合水鎮,位於興寧市中部。黃陂河、羅崗河匯合於此,故名合水。南與龍田相鄰,西接葉塘,西北毗大坪,北與坪洋、崗背為界,東與龍北相連。1958年9月從龍田劃出。建立合水公社。1983年10月改為合水區,轄溪唇、富和、五聯、雙溪、樂群5個鄉和合水農場8個管理區。1985年有3373戶,17588人,其中農場4766人。區址合水水庫主壩東,距縣城13公里。合水水庫居於區中心地帶,庫區18958畝,其中水域佔地1萬余畝,最大庫容量1.1億立方米。合水農場是興寧市水果生產基地。主要品種是蕉柑,次為溫州蜜柑、茶枝柑、椪柑、年桔、化州桔等。橙有雪橙、甜橙、五月紅夏橙。品種齊全,早、中、遲熟俱備,產品遠銷梅州、廣州、深圳、香港等地。1961年興合鐵路通車,1970年興建梅隆鐵路,鐵路局和中心站設在合水。公路四通八達。區內各鄉和管理區都有機耕道相通,除五管區外,均可通汽車。四、五、六管理區有機動船4艘往來。合水是興寧市的旅遊勝地,有花塔、湖心亭、八角亭、革命烈士紀念碑。有山有水,有魚有果,風光旖旎。1985年成立合水旅遊服務公司,增添旅遊設施,新建三層樓房為招待所,內設120張床位和音樂茶座、舞廳、電子游戲等。還有花艇、麻雀艇、水上飛機各一艘,飛船二艘,鵝船、水上腳踏船10艘。乘座飛船可覽湖光山色,登花塔可眺望錦綉河山。在旅遊高峰季節,一天遊客多至數千人。
龍田鎮,位於興寧市中部。東與石馬、寧塘相連,南與寧中接壤,西與葉塘為鄰,北連合水、龍北。面積42.44平方公里。1951年從龍石區分出,設龍田區。1958年9月成立龍田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龍田區,轄金星、涼傘、龍盤、曲塘、坪埂、鴛塘、環陂、居公橋、五一、蓼塘、麗溪、碧園、羊嶺、高陂、水陂、石壁16個鄉。區址龍田圩,距縣城9公里。興平公路和梅隆鐵路興合支線從龍田圩經過,縱貫本區南北,連結贛南、平遠和興寧北部地區。龍石公路東通石馬、梅州市梅縣區、寧江河龍田段有3座大橋,與葉塘、新陂相通。交通方便,是興寧北半縣較大的商品集散地。明朝初年建立龍田圩,是僅次於縣城的大鎮(興寧市向有「頭龍田,二坭陂」之說)。民國時期,集市交易以大米、雜糧、果品、蔬菜、生豬、竹器、石灰、煤炭為大宗,其中大米(有來自贛南、龍川)交易額每圩多至500餘石(每石約100公斤)。解放後,擴寬街道,陸續興建農貿交易市亭。農歷二、五、八日為圩期,赴圩人數常有1萬至1.5萬人。本區屬丘陵平原相交地帶,以農業為主。特產龍眼,已有600多年栽培歷史。盤石、五一、蓼塘仍有300多年的老樹。為興寧市元肉(俗稱龍眼乾)產地。木製品頗負盛名,圓、方兩類產品俱全。圓匠以環陂鄉煙墩窩為主,家家嫻熟此藝,主產水桶、尿桶、尿杓、豬盆、雞盆、腳盆、臉盆、鍋蓋等;方匠主產床、桌、凳、櫃、櫥等農傢具。許康裕家私店精製傢具,擅長雕刻裝飾,「許家師傅」聞名全縣。
興城鎮,位於縣境西南,寧江河畔,興寧盆地中央。東與寧新區接壤,西與福興、新陂兩區相連,北與寧中區毗鄰。自明洪武二年(1369年)起,為歷代縣治所在地。城牆初為土垣,後改為磚城。最後一次重修在清朝末年。現大部分牆基仍在,上面興建廠房和住宅。除南門(迎薰門)仍保留完整外,東、西兩城門均已拆除,北門則僅存內門。原城區范圍不大,改築磚城後,城圍長626丈,城內面積0.98平方公里。興城鎮向以商業繁榮著稱。早在明末清初已成為潮鹽轉銷地。抗日戰爭期間為粵東重鎮。解放後,隨著經濟發展,特別是1979年後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內外貿易活躍,成為粵東一大商品集散地。民國18年(1929年)以前,興城由縣政府直接管理。民國20年開始設立附城鎮公所,負責管理城鎮行政事務和社會治安。解放後,1949年5月成立附城區人民民主政府。1950年10月,改稱城鎮人民政府。1957年更名為城鎮人民委員會。1959年6月,成立城鎮人民公社。1980年12月復稱城鎮人民政府。興城鎮是興寧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明清縣衙、民國縣政府設於此。民國26年(1937年)至民國38年5月,曾是廣東省第六(九)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解放後,縣黨政機關及其所屬部、委、辦、局等辦事機構均設於興城鎮。
坭陂鎮,地處興寧市中南部。北連壢陂,西接刁坊,南鄰五華縣,東靠新圩區。寧江從西北向東南縱貫。面積76.71平方公里。1949年5月設坭陂區人民民主政府。1950年與刁坊區合並,稱陂坊區。1951年從陂坊區分出,設坭跛區。1957年稱坭陂鄉。1958年成立坭陂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坭陂區,轄篤陂、新民、大新、湯一、湯二、將軍、東山、理中、宣明、文東、柑子、官跛、合湖、湖柏、河心、黃垌、王村、角塘18個鄉。區址坭陂圩,距縣城15公里。坭陂圩是興寧市較大圩鎮之一。明清時期先後建有文昌祠、尊經閣、玄帝宮、財神廟、八角亭等。解放後,街區面積擴大,現有大小街道12條,即河唇街、咸魚街、宮前街、宮門口、布行街、朝陽街、米行街、大興街、福旺街、豬牛行、三鳥行、笠麻行等。1982年後擴建市亭21棟和新建農民街1條。農歷三、六、九為圩期,赴圩的主要來自縣南各區鄉及五華、梅州市梅縣區等地群眾,常有1萬餘人。1985年集市成交額846萬元。解放後,農業生產條件逐步改善,耕地面積擴大。1985年,耕地27721畝,種植水稻23861畝,年總產稻穀2.03萬噸,年畝產859公斤,是本水稻高產區。坭陂豬屬華北型大耳豬,具有早熟、適應性強、生長快、產仔多、母性好等特點。1976年評為廣東省地方良種豬。織布是本區的傳統工副業。解放前,多數農戶都有織布機,有布鄉之稱。主要生產「三丈白」、「九六」和「加闊」布等,經染、漿、碾後銷往江西、福建等省。解放後僅有少數集體廠生產,產量大為減少。旅居海外的僑胞和港澳台同胞較多。華僑、港澳台胞向來熱愛祖國,關心家鄉建設,1978年以來他們共捐資人民幣400萬元、港幣450萬元,計修築水泥鄉道2540米,修建中、小學校舍10多間。
新圩鎮,位於興寧市南部寧江下游。東鄰梅州市梅縣區畲坑,北連永和、徑南,西靠坭陂,南接水口和五華縣邊境。東部為山丘地帶,西部是寧江平原,寧江和官汕公路穿行其中。區址新圩,距縣城21公里。面積117.79平方公里,耕地24058畝,其中水田18974畝,旱地5084畝。1985年有7302戶,37015人。1950年建立新圩區人民民主政府。1958年成立新圩人民公社。1983年改設新圩區,轄新北、新里、崇上、石崖、船添、藍布、虎洞、大村、民新、茶新、曹田、雙頭、觀豐、在塘、藍二15個鄉。區內澇洪災害嚴重。早年水稻年畝產僅二三百公斤。後經寧江、觀豐、新豐、大村等河道的整治,以及在寧江和西溝等處興建機電排灌站,農業生產才比較穩定發展。傳統手工業主要有陶器業和爆竹業。陶器生產有200多年歷史,始於船添鄉,後擴及新北、藍布等鄉。爆竹業約有80多年歷史,始於大村鄉,後擴及茶星、曹田、民新等鄉。
水口鎮,地處興寧市南部。因寧江在此匯入梅江,故名水口。東鄰下堡和梅州市梅縣區畲江鎮,西連五華縣油田、大壩,南靠宋聲,北接新圩,西北與坭陂接壤。1949年6月,成立水口區人民民主政府。1950年4月,水口、新圩合並為水新區。翌年7月,豐順縣所轄坪畲、葉華兩地劃入本區。同年10月復設水口區。1957年水口區分設水口和水西兩鄉。翌年9月又合並為水口人民公社。1962年,水口公社劃分為水口、宋聲、下堡3個公社。1978年3月又從水口公社分設水西公社。1983年,並水西為水口區,轄井下、井聯、光華、洋槐、鹽新、水洋、小豐、彭洞、益華、大坑、鄒洞、荷樹、達新、英勤、水東15個鄉。1985年有7405戶,35935人。區址水口鎮,距縣城30公里。地形南北狹長。全區遍布丘陵,丘陵之間是小盆地和河谷地帶。明朝開設水口圩,曾在此設水口巡檢司,是興寧南部一大集市。民國時期,船隻來往頻繁,許多貨物經水口轉運。解放後,圩場擴大,農歷一、四、七為圩期,有興寧、五華、梅州市梅縣區、豐順等4個縣區的群眾來此貿易,上市貨物繁多,品種齊全。赴圩群眾常有5000至8000人。1985年集市成交額453萬元。水口鎮在官汕公路線上,1960年水口大橋建成後,結束了南北交通靠渡船的歷史。水上運輸發達,建國後成立水口水運公司,有機輪船通五華水寨、梅州、潮州、汕頭等地。汽車客運不僅可通鄰近各縣城,且可直達廣州、汕頭、深圳。解放前水旱災害頻繁,水稻年畝產僅三四百公斤。解放後,糧食生產由低產地區變為中高產地區。水口特產英勤沙梨,有100多年種植歷史,皮薄果大,果味酸甜適口,果肉嫩脆多汁,單株最高產量達500多公斤,每株平均200多公斤。1964年,種植面積25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