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安生態
㈠ 礦山生態恢復的具體施工步驟
①進行地質勘探;②制定施工方案;③固定安全樁;④清理浮石;⑤覆蓋底土;⑥打錨樁;⑦掛鋼絲網;
礦山包括煤礦、金屬礦、非金屬礦、建材礦和化學礦等等。礦山規模(也稱生產能力)通常用年產量或日產量表示。年產量即礦山每年生產的礦石數量。按產量的大小,分為大型、中型、小型3種類型。礦山規模的大小,要與礦山經濟合理的服務年限相適應,只有這樣,才能節省基建費用,降低成本。在礦山生產過程中,採掘作業既是消耗人力、物力最多,佔用資金最多,又是降低采礦成本潛力最大的生產環節。降低採掘成本的主要途徑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及產品質量,降低物資消耗。
㈡ 老礦山地質生態環境治理應予特別關注
王希凱
(國土資源部咨詢研究中心,北京,100812)
摘要本文通過列舉作者掌握的實例及數據,概要地介紹了我國老礦山存在的嚴重的地質生態環境問題,闡明實現老礦山地質生態環境治理具有環境、資源和經濟的多重效益,並建議國家利用財政專項的方式實現完成老礦山的生態環境問題的調查工作,並通過走產業化的道路實現老礦山的生態環境治理。
關鍵詞地質災害經濟補償保險
1老礦山地質生態環境問題十分嚴重
我國的礦產勘查和開發,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這種貢獻怎麼說都不過份。但是由於歷史的局限性,由於不同時期國內環境的制約,在我們向自然索取的同時,並沒有顧及大自然的應有平衡,以至欠了一筆重要的舊賬,這就是老礦山地質生態環境的治理問題。根據礦協的調查,下列幾組數據足以說明問題的嚴重性:
礦業開發對環境的影響是巨大的,我國鐵礦山每采出1t鐵礦石平均產生0.48t尾礦、1.67t廢石,從1949年到2000年間,我國共生產了54億t鐵礦石,按上述比例計算,就產生了26億t尾礦、94億t廢石。
我國有色礦山每采出1t礦石,平均產生0.92t尾礦和1.25t廢石,50年間有色礦山產生的尾礦量累計達21億t,廢石量達25億t。
我國煤礦開采形成的矸石山有1500多座,矸石積存量達35.6億t,此外,還向大氣和地表排放大量的廢氣和廢水。據估計,每年因開採煤炭而排放到大氣中的瓦斯量達9億~10億t,洗煤排放的廢水達0.9億t。
燃煤火電產生的煤灰目前年排放量已達到1.07億t。盡管粉煤灰的利用率已提高到53%,但是多年來未被利用的粉煤灰累計堆存量已達8億t以上,佔地近20萬畝。
礦業開發所產生的尾礦不僅影響了環境,而且威脅著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原因是我國現有的尾礦庫中病庫和險庫占的比例很大。黑色冶金重點礦山的70多座尾礦庫中,有一定問題和問題較多的佔30%。有色金屬礦山被調查的149座在用尾礦庫中,病庫、險庫和超期庫佔了48%。化工礦山的18座尾礦庫中,病險庫和超期庫有7座,佔41%。黃金(岩金)礦山現有368座尾礦庫中,病庫、險庫和超期庫佔了44%。
這些病庫和險庫一旦出了問題,後果是嚴重的,2000年10月18日,廣西南丹縣大廠鎮尾礦壩垮塌,形成的「泥石流」綿延600餘m,上百座民房毀於一旦,死亡15人,失蹤100多人。
礦業開發對土地的破壞是嚴重的。據有關部門1995~1996年對1173家中型以上國有礦山的調查,共佔地729971.6ha,其中露天采礦場58152.7ha,排土場33180.9ha,尾礦場37282.4ha,塌陷區84201.4ha,其他517154.2ha。由於采礦引起的土壤侵蝕17063.7ha,土地沙化743.5ha,泥石流460.9ha,崩塌349.5ha,滑坡577.8ha。全國因採煤破壞塌陷的土地約為72萬ha。在這72萬ha的塌陷地中,有一半以上是耕地,其中絕大多數是良田。
2老礦山地質生態環境治理具有多種效益
根據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要求,治理老礦山造成的地質生態環境的破壞已是當務之急。事實上這項治理,不僅關繫到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環境效益,還有可觀的資源效益和經濟效益,是一項一舉多得的大事。
2.1環境效益
礦山開發直接造成的地質災害種類繁多,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煤層自燃、煤矸石自燃、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尾礦庫潰壩、瓦斯爆炸、礦井突水等。每一次災害都可能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礦山開發造成的生態環境污染更是防不勝防,如礦山「三廢」造成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土地、植被及大氣環境的污染,以及由此引發的生態環境疾病危害極大。因此,治理由於礦山開采所產生的地質生態環境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具有極其重大的環境效益。
2.2資源效益
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實行的是一種強化開發國內礦產資源的政策,造成資源的過度消耗。如今,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國內礦產資源的供給形勢顯得力不從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對原有礦山的尾礦加以利用,將會產生巨大的資源效益。對此已有很多先例可循,例如白雲鄂博鐵-鈮-稀土礦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礦床,其擁有的稀土儲量佔世界稀土總儲量的80%以上。目前主要回收鐵,稀土回收每年不足3萬t。因為開采鐵礦每年所產生的200萬t混合尾礦中,稀土氧化物的含量可達5%~6%,一年排放的尾礦就構成了一個中型的富稀土礦床。尾礦作為一種寶貴的二次資源不僅在於它含有可回收的有用金屬或組分,而且尾礦還可以作為許多非金屬的材料、建材和陶瓷產品的重要來源,宜春鉭鈮礦是優質鋰雲母和長石粉的提供者,年產量達1萬~2萬t鋰雲母、8萬~10萬t長石粉。許多礦山利用尾礦生產免燒磚、彩色地磚、微晶玻璃等等。尾礦還可代替建築、鋪路用砂石或作井下充填料。總之,尾礦作為二次資源有著廣泛的用途。
礦山開發形成的尾礦和廢石堆積,佔用了大量土地,其中有許多土地是良田。這些佔用的土地一旦復墾,可以大量增加我國的土地資源,這是極好的資源效益。因為土地相對於礦產資源來說,是無法用進口來替代的,而且是更為稀缺的資源。
2.3經濟效益
治理礦山地質生態環境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可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通過治理可減少或避免的地質災害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這種經濟效益表現為負效益的減少。據調查,自1987年以來,在西北地區20處礦區發生的26次泥石流地質災害中,經濟損失超過500萬元的9處,超過1000萬元的8處,超過1億元的2處。這些損失如果通過治理得以避免,其經濟效益是相當可觀的。
二是通過尾礦、廢石和土地的利用而產生的綜合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例如,鐵礦尾礦的綜合利用。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每年從尾礦中回收的鐵精礦已達80萬t,產值達1.5億元,年利潤達2656萬元。許多有色金屬礦山從尾礦中回收了硫鐵礦、銅、錫、鉛、鋅等各種有用組分,個別老礦山在資源枯竭的情況下,甚至主要以尾礦為原料在進行生產。
土地復墾也有良好的經濟效益,以江蘇徐州賈汪地區為例,這是一個因採煤而塌陷比較嚴重的地區,累計塌陷土地達89190畝,目前每年仍以2000畝左右的速度在增長。多年來該區投入資金3540餘萬元,復墾塌陷地17600畝。在復墾土地上每年新增糧898萬kg,產魚132萬kg,養雞2萬余只,提供8萬餘人生活和工業用水,灌溉4萬余畝農田,燒制6億余塊磚,安置了3萬餘人生活,取得1.6億元的經濟效益。
3財政應列專項對老礦山地質生態環境問題進行調查
當前存在的老礦山地質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是計劃經濟體制下遺留的,當時礦山生產既沒有認識到這些問題的嚴重性,也沒有在成本中提留治理的費用。當時的核算體制是礦產品收入除生產成本外全部上交財政。這實際上是把當時節省下來的礦山地質生態環境治理費用作為財政收入交給了政府。鑒於這種情況,現在對這些老礦山的環境治理費用理所當然的應當由政府撥付專款予以解決,也就是償還過去的欠賬。同時,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公共財政職能來看,這些老礦山環境治理也屬公益性事業,它的消費沒有排他性,它的受益沒有獨占性,因此也應當由各級政府的財政經費加以解決。特別應當指出的是當前從地質大調查中擠出一小部分經費搞礦山地質生態環境問題的調查,是遠遠不能適應需要的,這也是提出申請財政專項的重要理由。當然,這個專項費用僅限於調查經費,至於治理所需要的資金則另當別論。
礦山地質生態環境治理的調查專項,主要任務是摸清基本情況,在此基礎上提出治理建議:
首先,界定此調查專項所涵蓋的范圍。即只對在計劃經濟時期生產的那些老礦山進行調查;改革、開放後生產的礦山應當本著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由責任主體自行解決,政府負責監督檢查;對正在或今後新建的礦山,則應當在礦產開發設計中就包括生態環境治理的內容,以體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其次,規定調查專項重點要解決的問題。西安地礦所對此提出三大方面、23個指標,可供參考,即資源破壞方面、地質災害方面和環境污染方面。具體包括:土地壓占破壞、礦產資源破壞、水資源破壞、植被資源破壞、地質遺跡破壞、地質景觀破壞;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煤層自燃、煤矸石自燃、礦井突水、尾礦庫潰壩、瓦斯爆炸;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氣污染、植被污染、生態環境病等。
第三,針對存在的主要問題,作出評價或評估。包括問題嚴重程度的評估,並依據評估結果,以省為單元,作出輕重緩急的排序;在解決的技術方法上進行評估,並據此作出可行性論證;在治理效果上進行評估,包括可能產出的環境效益、資源效益、經濟效益,並據此指出治理的建議;在產生的責任主體上作出評估,並據此提出解決問題的責任單位。4老礦山地質生態環境治理要實行產業化
對老礦山地質生態環境問題的調查是為了治理,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環境治理,完全可以走產業化的道路。實際上從事環境治理的企業已經大量存在,並且正處在發展勢頭當中。所以對老礦山地質生態環境的治理,應當納入這個新興的產業之中。
(1)要解決資金的來源問題,這也是這個問題多年來得不到解決,而且越染越烈的症結所在。對此應當有一些新的思路。至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①要明確造成環境問題的責任主體,並沿著責任主體向下追究,一直落實到現存的責任單位,比如當時是中央直屬企業造成的,中央財政應當負責;當時是省屬企業造成的,省財政應當負責,以此類推。②要明確治理成果的受益主體,如果是環境效益,具有公益性,財政應當出資;如果有資源效益,通過治理,可以產出土地資源、礦產資源,就要評估具體的投入產出資源收益可以彌補相應支出;如果有經濟效益,可以招商引資,用社會資金解決。③要運用多種籌資渠道,財政出資可以有中央財政、地方財政;社會出資可以有個人投資、發行股票、引進外資、銀行信貸、社會捐贈等。
(2)要通過市場運作。首先要把老礦山地質生態環境治理的有關信息向社會公布,進入市場,有的是全國性市場,有的是區域性市場。在運作上有的可以招標、拍賣、有的可以協議委託;有的是整體項目的招標、委託,有的是技術勞務工程的招標、委託。其次要建立健全市場運行的規則,包括准入的條件、技術標准、收費標准、工程規范等。還要培育和發展中介組織,有許多工作可以通過中介去完成,減少行政干預。
(3)要培育和發展市場主體,即大力發展直接從事環境治理、資源性生產的企業。這里可能有如下幾種情況:
①只有環境效益,沒有資源效益、經濟效益的項目,可以實行技術勞務發包,培植工程技術勞務型企業,通過市場競爭,選擇優勝者淘汰失敗者。
②既有環境效益,又有資源效益和經濟效益,但資源和經濟效益不足以是有利可圖的項目,可以實行定額補貼、稅收優惠、貨款貼息等優惠政策,通過市場競爭,扶值優勢企業。
③對有資源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項目,責任主體要進行專項評估,基本掌握效益狀況,對其中有明顯級差收益的項目,要通過市場招標拍賣,分享級差收益;對沒有級差收益的項目,可以通過行政授權的方式運行,但也要注意市場機制,培植優勢企業。
㈢ 礦山生態修復,一般怎麼操作比較好
礦山修復即對礦業廢棄地污染進行修復,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再次利用。礦山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非經治理而無法使用的土地,又稱礦業廢棄地,廢棄地存在因生產導致的各種污染。
1.邊坡的治理措施
邊坡治理主要工作就是要穩定邊坡。該過程的任務是清除危石、降坡削坡,將未形成台階的懸崖盡量構成水平台階,把邊坡的坡度降到安全形度以下,以消除崩塌隱患。之後就要對已經處理的邊坡進行復綠,使其進一步保持穩定。
2.尾礦的治理措施
對佔用大量土地的尾礦進行二次開發,加大尾礦的綜合利用率;開發用量大、投資少、有銷路的尾礦以實現規模經營和多品種開發的資源化、商品化使其變廢為寶,真正成為經濟商品中的一部分。還要對尾礦壩中的廢水進行處理以達到國家標准,實現浮選廢水適度凈化後全部回用和零排放。對於未處理的采空區、廢舊巷道和硐室的礦山,利用井下采空區排放尾礦是一種處置尾礦行之有效的辦法。
3.土壤基層改良
礦山開采造成生態破壞的關鍵是土地退化,也就是土壤因子的改變,即廢棄地土壤理化性質變壞、養分丟失及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質的增加。因此,土壤改良是礦山廢棄地生態恢復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可以採取的措施包括:(1)異地取土措施:在不破壞異地土壤的前提下,取適量土壤,移至礦山受損嚴重的部位,在土壤上種植植物,通過植物的吸收、揮發、根濾、降解、穩定等作用對受損土壤進行修復。(2)廢棄地改造措施進行表土改造之前,設法灌注泥漿,使其包裹廢渣,然後再鋪一層粘土壓實,造成一個人工隔水層,減少地面水下滲,防止廢渣中劇毒元素的釋放。(3)土壤增肥改良措施:添加有效物質,使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得到改良,從而縮短植被演替過程,加快礦山廢棄地的生態重建。
4.礦山重金屬污染的植物修復
重金屬耐性植物不僅能耐重金屬毒性,還可以適應廢棄地的極端貧瘠、土壤結構不良等惡劣環境,部分耐性植物還能富集高濃度的重金屬,因而被廣泛地用於重金屬污染土地的修復。考慮到引種可能會帶來的生態問題,且鄉土植物對當地氣候條件的適應性,立足本地篩選重金屬耐性植物十分必要。
5.礦山水資源的修復
礦山開采中對水的損害分別表現在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響。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可以通過構築人工濕地,通過耐受植物、微生物的作用對污染物進行去除。還有一方面就是由於過度采水造成的地表水缺乏、地下水水位下降,這就需要通過適當引水,緩解水缺乏壓力,構建蓄水系統逐步解決這一問題。
㈣ 農家生態旅遊區的水體環境保護有哪些有效方法
農家生態旅遊中水體的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中存在大量有機污染物,造成水體渾濁、觀賞功能降低、生態系統破壞等惡果,具體防治方法有:
(1)認真貫徹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如《水污染防治法》、《景觀娛樂用水水質標准》、《水污染物排放許可證暫行辦法》、《河道管理條例》等。
(2)農家生態旅遊地不進行工業項目建設,並嚴格控制周邊地區的工業建設項目,杜絕工業污染源,要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高消耗和高污染生產向農村轉移。
(3)控制水土、有機質流失和農田污染,大力推廣有機農業和生態農業,推進科學化施用化肥和農葯,降低化肥和農葯的使用量,積極採取措施防止農村環境污染,尤其是防治畜禽養殖業的污染,發展高效、無污染的綠色肥料和有機肥料,推廣高效、低毒和低殘留化學農葯,發展和推廣生物農葯,保證食物供給的環境安全。
(4)完善排污系統,從「面上」控制水體污染。在農家生態旅遊示範點建設污水治理工程,不僅可以緩解農家生態旅遊區出現的水體污染問題,而且能為廣大農村在改善水體環境方面樹立樣板。農家生態旅遊區應在現有農田灌溉體系的基礎上,借鑒城市排水系統的經驗,推進灌溉系統和污水系統分流改造工程。對污水進行集中處理,監測達標後再並入農村灌溉系統,這樣才能保障農家生態旅遊區遊客、經營者和當地村民的用水安全,也才能保證這些區域的農產品真正達到「無公害」、「綠色」、「有機」標准。
(5)推廣生物治理工程,對農戶排水進行處理。由於鄉村聚落分布較散,不可能對各個農家生活污水進行收集集中處理,所以應該針對各家各戶(尤其是農家生態旅遊的經營者)展開「潔源」的治理工作,建議農家經營者建設污水沉降池,通過物理作用凈化生活用水;在沉降池中可以栽種對氮、磷等具有較強吸收作用的濕生植物;而這些植物又可以用於家畜的喂養,建立起一個小型的庭院循環經濟生態系統。
(6)加強環境宣傳教育,提醒旅遊者不可將垃圾、紙屑等丟入溪流、河水、水渠、井水等水體中。
(7)開展水上游樂項目的農家生態旅遊地,水上游樂船隻應以非機動船為主,盡量不使用動力船。各種水上游樂項目的展開,應以不污染水體為前提。
(8)加強水源涵養林的建設,改善林分結構,不斷提高其水源涵養能力。
㈤ 青島井安生態旅遊度假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青島井安生態旅遊度假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10月27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旅遊基礎設施專建設和旅遊屬景點開發,旅遊配套服務等。
法定代表人:吳仕宴
成立時間:2008-10-27
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28423000565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青島市黃島區鐵山街道辦事處墨城安村
㈥ 石油鑽井工程師怎樣保護生態環境
鑽井是油氣田勘探開發中最重要的工程之一,又是一項在露天野外進行的流動作業。鑽井要佔用土地,鑽井使用大量鑽井液,井場上柴油機排出的廢氣、鑽機用過的廢水、鑽屑,鑽機轟鳴產生的雜訊,都會影響生態環境。如果發生井噴失控,造成事故,則不僅會損害地下的油氣資源和鑽機設備,還可能造成人員傷亡,並對生態環境產生嚴重的破壞。
鑽井工程師們首先從減少井場佔地開始,減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1990年勝利油田在開發草橋油田時,地面是山東廣饒縣土地肥沃的農業高產區。為了少佔耕地,在一個井場上鑽多口定向井(叫做叢式井組),與過去一個井場鑽一口井的開發方式所佔土地相比,節省了3/4的耕地。另外在開發區鑽水平井,即井在地下的軌跡是水平的,沿油層的延伸方向,這就提高了開發效果。勝利油田在6個開發區鑽了19口水平井,可代替過去的41口直井,這就減少了佔地和廢棄物的排放,減輕了對環境的污染。
鑽井過程中的主要污染物是鑽井過程中使用的鑽井液以及從鑽井液中清除出來的鑽屑。為使鑽井液不污染土地,將地面備用的鑽井液儲存在專門的泥漿罐中,「鐵人」王進喜時代那種人可以跳下去的露天泥漿池早被淘汰;在鑽井液中則添加了聚合物,代替容易污染環境的無機鹽類。即使是露天堆放的鑽屑,其堆放場的地面和周圍也要鋪上干凈的膨潤土,還要蓋上聚氯乙烯或聚乙烯纖維的塑料布,以防止鑽井液中的有害物滲入地下。鑽井工作結束後,還要將經過脫水的鑽屑和乾涸的鑽井液用粘土填埋好,並做標記。
對在海上作業的鑽井平台的環境保護要求要比在陸地上更嚴格:平台上所有工業廢水都要經過專門處理,達到排放標准後才允許排放。鑽井使用的水基鑽井液和鑽屑雖然經過處理可以排放入海,但含氯烴殺菌劑的水基鑽井液不能排放。油基鑽井液和混油鑽井液以及從油基鑽井液中清除出來的鑽屑,要經過多次清洗,在含油量降低到5%以下才允許排放。海上平台所產生的生活垃圾和工業廢棄物則定期由運輸船運回陸地處理。
鑽井工程師更關心海上平台的作業安全,盡力杜絕發生失控的井噴和石油泄露,以免事故造成海洋污染。今天的海上平台是個有現代化設備的流動作業站,也有清潔、舒適的生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