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市民日

生態市民日

發布時間: 2021-02-05 19:05:56

『壹』 2013年揚州霧霾天數158天,創歷史新高。為永續「詩畫瘦西湖,人文古揚州」的優美意境,我市上上下下齊發動


(1)可持續發展戰略(1分)、科教興國戰略(1分)、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1分)
(2)積極關心社會的變化發展是我們現代人應有的品質;有利於了解社會、拓寬視野,增長知識;有利於增強關心揚州、熱愛揚州的情感;有利於提升各方面能力;有利於增強主人翁意識,為揚城生態文明建設做貢獻等等。(4分。只要涉及4個角度,言之有理即可給分)
(3)政府角度:加強監管、加大檢查處罰力度;加強宣傳教育,增強揚州市民生態保護意識等等(1分)
企業角度:增強法制意識,不亂排亂放;加強科技研發,注重新能源、清潔能源的利用等等(1分)
公民角度:保護環境,不亂丟亂扔;低碳出行;節假日不燃放煙花炮竹等等(1分)

『貳』 中國「最多電動車」的城市,市民日常出行最愛騎車,這是為什麼

此外,海南常年氣溫較高,尤其是在夏天,短距離出行,騎電動車非常涼爽,比開車舒適。而且海口空氣質量適宜,沒有霧霾沒有污染,電動車出行,既方便又環保,這也是很多市民選擇騎電動車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綠化對改善自然環境有什麼意義

1 園林綠化在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方面的作用
在城市中,從人類的生存著眼,綠色植物可使城市生態系統向更加健全的方向轉化。園林綠化生態系統對城市最突出的影響表現在改善氣候、凈化大氣和減弱噪音等3個方面。
1.1園林綠化能調節城市氣候
1.1.1調節溫度
綠地對城市小氣候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城市中有建築和鋪裝地面所構成的空氣下墊面加上密集的熱源,據測定市區氣溫經常比大量植被覆蓋的郊區高2~5℃,形成 「城市熱島」效應。園林綠化可以調節氣溫,起到冬暖夏涼的作用。樹木通過葉面蒸發水分,可降低自身的溫度,提高附近的空氣濕度。因而,夏季綠地內的氣溫較非綠地低3~5℃,建築物地區可降低10℃左右。所以,在綠化好的地方,人們會感到空氣清新,可為人們提供消暑納涼、防暑降溫的良好環境。在寒冷的冬季,有喬木覆蓋的公園、庭院和道路上,由於樹木降低風速,減弱冷空氣的侵入,樹林內及其背向的一側溫度可提高1~2℃。
1.1.2調節濕度:園林植物是濕度的「調節器」。植物通過葉面蒸騰水分,使土地的大量水分被釋放到空氣中,使空氣中的濕度明顯增加。據研究,森林中的空氣濕度比城市內高30%左右。由於樹木強大的蒸騰作用,使水氣增加,空氣濕潤,因而綠化區域內的濕度比非綠化區域大10%~20%,從而為人們在生產、生活上創造了涼爽、舒適的氣候環境。
1.2園林綠化能凈化城市的空氣
大規模的城市園林綠化,可以凈化城市空氣,調節城市氣候,並能極大地改善城市環境質量。以它巨大的葉面積,濃密的枝幹,阻滯、過濾、吸附空氣中的灰塵和飄塵,同時還能起到滯留、分散、吸取大氣中的各種有毒氣體的作用,從而可使空氣得到凈化。
據資料得到的數據,以某地500m×500m為單位的不同地段綠化覆蓋率與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有密切關系。乾燥氣候,公園的降塵量比附近的商業區高出54%,比一般居住區高出300%。這就清楚地說明,在乾燥的氣候大風降塵會飄行很遠,一旦遇到林木綠地則很快降落地面。綠化覆蓋率為10%、20%、40%時大氣中污染物濃度下降的總懸浮顆粒物和二氧化硫分別是15.7%、20%和31.4%、40%以及62.9%、80%。這就明顯說明綠化覆蓋率越高,大氣中污染物濃度下降就越大,相互成正比變化。2005年的數據,寧波市環境空氣優良天數已達到336天,佔全年總數的91.8%。
1.3園林綠化能減弱城市噪音
現代城市中工廠林立,建築工地比比皆是,在生產過程中由於震動、摩擦和撞擊等而不斷產生噪音;同時,汽車、火車、輪船等也轟鳴尖叫。這些噪音,不僅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嚴重的還危害人們的健康,影響人們的中樞神經系統和精神反應,出現精神不振、疲勞過度、脈搏和呼吸加快、血壓增高等症狀。而利用綠化樹木的龐大的樹冠和枝幹,則可以吸收和隔離噪音。據資料表明,在沒有樹木的高大建築林立的街道上,噪音強度比兩側種滿了樹木的街道上大5倍以上。沿街房屋與街道之間,如能有一個5~7米的樹林帶,就可以減輕車輛的噪音。據測定,一個9m寬的綠帶如結構合理,實際可以降低噪音11~13分貝,而35m寬的綠帶可以降低25~29分貝。可見,園林綠化是噪音的「消聲器」,用來隔離雜訊源,可使居民區減弱和避免噪音的干擾。2005年數據,寧波市城市區域環境雜訊52.8分貝,交通干線雜訊68.3分貝,都在標准以內。同時,園林綠化還可以減少降水徑流,也就減少了徑流所造成的河湖污染,涵蓄地下水。
2 園林綠化對於發展經濟及城市建設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建設園林化城市的帶動,城市園林綠化已經成為一門新興的環境產業。在國家法律、法規的調控下,城市園林綠化與經濟發展形成了相互促進、互為基礎的態勢,也從中顯示著古老園林的嶄新魅力。
2.1園林綠化的產生和發展源於改善環境的社會需求
早在19世紀,人們為消除工業革命帶來的諸多近代城市弊病而尋找改革的良方,最終發現營建園林、綠化是最好的措施之一,並從此使園林綠化的建設開始得到迅速發展。上世紀50年代,為重建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遭受破壞的城市時,歐洲許多國家都開始將綠地系統引入到城市的總體規劃之中,由此改變了工業革命初期的那種擁擠、雜亂、污染的所謂「近代城市」形象。從西方公園綠地百餘年的發展歷史中可以看到,自其出現以來,尤其是二戰之後它在改善城市環境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國在進入近代社會後各地的城市雖然都有所發展,但總體變化並不太大。改革開放後,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們在基本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後,改善環境、獲得更多的精神滿足和審美享受逐漸成了一種普遍需求。而日益密切的對外交流,使人們認識到我國在關注人的精神需求和環境意識上與國外先進國家的差距,因此城市園林綠地的建設重新受到重視。我國城市綠地面積增長很快,1998年、1999年、2000年,分別比上一年提高了9.14、9.58、8.95個百分點,都接近於國民經濟的增長幅度。在綠化事業的發展過程中,城市綠地系統的結構發生了變化。據《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報》測算,在城市綠地中,公共綠地佔15.8%~16.95%,公園佔9.8%~10.1%,屬於園林專業部門以外的佔61.19%~62.82%。苗圃占城市綠地的3.67%,其中屬於園林專業部門以外的佔40.58%~59.16%。當今綠化事業的實踐,比過去任何時期都要豐富得多、精彩得多,不但出現了量的增長,而且形成了質的變化。
園林綠化在現代城市中承擔著減輕污染、改善環境質量的作用,但更有滿足市民日常的散步休閑、鍛煉遊憩、舒緩壓力的精神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作節奏的加快,人們對園林綠化需求會變得越來越大。據統計,寧波市近幾年來平均新增加公園綠地100公頃以上,到2006年為止,綠地率達到33.8%,人均公綠達11.5平方米,近五年投入生態園林建設資金已達53.5億元。
2.2園林綠化逐漸成為一種「環境產業」,帶動城市建設
城市綠化是一門新興的環境產業。城市綠化的建設過程、功能要求和經營目的,與林業有所不同,但都是生產建設的組成部分,一個是以取材為主,一個是以環境保護為主。城市綠化是對社會環境資本的投入,其經濟回報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十分豐厚的。
2.2.1綠化的環境功能,是潛在的生產力,融合在社會生產的全過程中,作為一項重要的環境資本,是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條件之一。許多城市和社區出現了「以綠引資,因綠興市」的連鎖反應,因環境改善、景觀美化,而招來投資者、旅遊者,繁榮了經濟。有的城市計算建設投入與產出之比達到1∶5的高值。一次投資長期受益,走上了環境與經濟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道路。有遠見的建設者、開發商,為了適應當今人們注重環境選擇「擇綠而居」的時尚,自覺地投入土地、資金興建綠地,成為決策的熱點。因為有了綠色的環境而房價上升,樓盤熱銷,綠化與物業市場出現了密不可分的「經濟波瀾」。
2.2.2城市園林綠化形成的「經濟波瀾」滲透在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結合城市建設工程進行綠化建設,以及在人口稠密、建築擁擠的地區進行「拆房建綠」,對國家和建設單位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投入。但是綠化建設所形成的經濟動力,涉及許多經濟領域。首先是提高了環境質量,提升了地區的物業價值,改善了居住條件,造福人民;拉動了房地產市場、金融市場、裝潢市場、建材市場、勞動力市場、搬運市場等。五年來,寧波市共建設公園綠地660公頃,新增公園35座,對社會經濟的拉動作用是很大的,只要進行綜合核算,其經濟效益將大大超過投資額。如寧波市江北區通過日湖公園建設,給其周邊帶來極大的連鎖效應,其中僅房產開發一項即由2003年商品房均價3500-4500元/ m2飆升至6500-7000元/ m2。
2.3園林綠化促進旅遊業以及城市綜合實力的發展和提高
園林綠化在旅遊事業中也起到積極的作用。我國山川秀麗,自然美景很多,名勝古跡遍地,這是我國發展旅遊事業的基本條件。對名川大江和名勝古跡等,除要對歷史文物進行整理、維修、築路和建亭外,還必須栽花種樹、綠化裝飾,方可使旅遊勝地錦上添花,讓旅客流連往返。在風景區種植成林成片的植物,可使旅遊者置身綠樹從中,而使風景區產生更大的旅遊價值。新辟風景區,通過園林綠化,組景配置,建設更多的「百花園」、「方草地」,形成四季有花、有果、有綠的美麗的旅遊景點,才能夠吸引更多的旅客,同時促進城市的經濟建設。

『肆』 請問「生態公民」是什麼節目啊

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內結構、增長方式、消費容模式」。繼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後提出建設生態文明;雲南衛視《自然密碼》欄目將於2010年5月12日推出環保公益節目《生態公民》,倡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健康文明的生活。作為省級衛視中唯一的生態欄目,《自然密碼》欄目通過製作環保公益節目率先提出大國公民要做生態公民的概念。引導人們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用實際行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這是中國共產黨對子孫後代和世界負責的莊重承諾,也是雲南衛視「綠色人文」價值體系下首要踐行的方略。
http://ke..com/view/3591823.htm?fr=ala0_1_1

『伍』 (加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時公民如何做

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的要求,生態文明開始成為飄揚在人們心目中的一面旗幟。2009年的春天,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兩會的熱點問題之一,在這萬物蓬勃生長的時刻,人們議論著、探索著。生態文明理論如何發展?觀念如何樹立?理念與實踐如何結合?請聽聽專家的意見。
生態文明理論不斷創新
「在新世紀,我們要把建設生態文明這種理想作為指引經濟社會發展的燈塔,積極探索,大膽實踐,不斷推陳出新,實現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新飛躍。」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何玉宏。
圍繞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踐科學發展觀和建設生態文明,與會專家紛紛結合經濟社會相關領域,與時俱進,不斷豐富生態文明內涵,取得了許多新的研究成果。
生態文明理論的創新,是生態文明發展的重要表現之一,同時為社會實踐提供了更多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在生態文明的本質基礎上,與會專家提出了許多具有實際意義的創新理論,例如生態思維、生態公民、生態社會等,旨在更好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蘇州科技大學教授、中國環境倫理學研究會副秘書長王建明說,生態文明如果沒有生態思維方式的支撐是難以實現的,生態思維強調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相互依賴和相互作用,強調整體地處理問題。科學發展觀所強調的全面、協調、可持續便是生態思維的生動表現。在我國高揚生態文明旗幟的今天,只有善於運用生態思維,堅持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整體推進,物質文明與生態文明全面發展,才能率先走上經濟可持續發展、生態可持續改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人和諧相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成功之道。
生態思維體現關懷、責任與和諧,但這種不同以往的思維方式不會自發地出現,生態思維的形成,離不開那些具有強烈責任感和生態文明意識的現代公民的自覺追求。中國社科院哲學所倫理學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環境倫理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楊通進說,具有生態文明意識且積極致力於生態文明之建設的現代公民就是生態公民。他說:「生態公民是建設生態文明的主體基礎,只有我們社會中的大多數人都在自己的公民意識中加入生態公民的新元素,並在器物(技藝)、制度和觀念層面系統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最終才能由理想變成現實。」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自覺樹立生態公民的意識,積極投入到生態文明建設中去,爭取早日進入一種理想的社會境界——生態文明社會。蘇州科技大學教育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丁憲浩說:「生態文明社會是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基礎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協調發展、互利共生,人民積極開展生態建設、充分享受生態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會形態。生態文明社會必將是一個全新的文明社會。」
生態文明理論指導實踐
「人類從製造第一把石斧開始,就夢想做大自然的主人。人類為了在自然界取得自己的生存,必須改變自然。這就是『反自然』。但是,不能夠這樣反下去;如果這樣反下去,自然會跟人類一塊兒毀滅。」
——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中國環境倫理學研究會會長余謀昌。
今天,我們的生活在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不斷改變著。事實上,近年來,人口膨脹、能源衰竭、水資源緊缺、環境問題凸顯等一系列全球性生態危機和社會經濟危機都在對人類持續生存發起挑戰。余謀昌認為,人類文化在對抗自然的過程中發展,其本質具有反自然性,應對挑戰,需要從人統治自然的文化向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化發展,開啟人類文明的新時代。因此,生態文明理論具有指導實踐的重要意義,它將引領我們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尊重生命、尊重自然,遠離「天是灰的,地是黑的,人是短命的」等可怕情狀。
湖南女子職業大學教授屈振輝認為,道德與法律是人類幸福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支撐生態文明的兩大支柱,因此必須給予特別重視。屈振輝說,人類若不想使末世論的預言變成現實,不想重蹈復活節島由盛轉衰的覆轍,就必須從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等方面高度重視對生態文明的維護。「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從此刻起我們開始重視對維系生態文明的兩大支柱——道德與法律的思考,必將使現世及後世的人類生活得更加幸福。
專家還就生態文明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所起到的重要指導作用發表了意見,包括制度、交通、醫學等眾多方面。其中,華中師范大學政法學院講師戴聖鵬提出了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模式,將生態文明建設同「三農」等熱點問題結合起來,與生態文明中的道德與法律一樣,給人以深刻啟發。
戴聖鵬說,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模式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我們在實際探索中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克服發展中的困境,制定符合我國各地區農村實際情況的科學合理、切實有效的生態文明建設與保護模式。生態文明正成為一股強勁潮流,並在理論指導實踐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生態文明引領綠色時代
「生態學能告訴我們,每日人均消費的物質資源達到多少,就超過了生態系統的承載力,可見不能用制度激勵人們無止境地追求物質財富。當人們的基本需要都能得到滿足時,越多的人追求孔顏之樂,地球就越安全,社會就越和諧,人們就過得越幸福。」
——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環境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盧風。
打開電視、擰開收音機、翻開雜志,鋪天蓋地的廣告將我們淹沒。鑽石越大情越長,衣服貴了品位高,物件更新快心情才會好……這一切無不在刺激我們的消費慾望。但是,是否物質越充裕人們內心就會越強大、越幸福?不一定。甚至很多時候,慾望的輕易滿足反而會使人們陷入迷茫與空虛,從而進入到無休無止向大自然索要的可怕情境之中,如此下去,《後天》便是我們的明天。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這一點。山東理工大學生態文化與科學發展研究中心副教授陳紅兵說,在現代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型的過程中,生活方式的反思和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生態生活方式建設要求確立人—社會—自然生態系統協調發展、人自身全面發展的生活價值取向,在現實生活中樹立節制、和諧、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生活觀念,並落實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燈紅酒綠並不是生活的常態,返璞歸真的綠色時代才擁有長久的生命力,生態文明必將指引我們找到寧靜與快樂。盧風說,生態文明的制度仍然要有激勵物質生產的功能,但生態文明的制度必須兼顧公平與效率。基本的公平應體現為通過分配製度而保障每個人基本需要的滿足。生態文明的制度必須遏制貧富的兩極過度分化。經濟學家的統計表明,在一定限度內物質財富的增長與人們幸福指數的上升成正比,當人們的基本需要都能得到滿足時,物質財富的增長與幸福指數的上升就沒有必然聯系了。因此,生態文明才是可以從根本上使人民生活的幸福、和諧、美滿的可持續文明,綠色時代才是使人們可以在無後顧之憂的歡樂中徜徉的美好時代。
讓我們一起努力,快步走入生態文明新時代!

『陸』 濕地公園怎麼樣可以說說嗎

濕地公園是國家濕地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濕地公園具有濕地保護與利用、科普教育、濕地研究、生態觀光、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是國家濕地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濕地自然保護區、保護小區、濕地野生動植物保護棲息地以及濕地多用途管理區等共同構成了濕地保護管理體系。

發展建設濕地公園是落實國家濕地分級分類保護管理策略的一項具體措施,也是當前形勢下維護和擴大濕地保護面積直接而行之有效的途徑之一。

發展建設濕地公園,既有利於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濕地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又有利於充分發揮濕地多種功能效益。

同時滿足公眾需求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通過社會的參與和科學的經營管理,達到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維持濕地多種效益持續發揮的目標。對改善區域生態狀況,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6)生態市民日擴展閱讀:

城市濕地公園規劃的總目標在於減少城市發展對濕地環境的干擾和破壞、提高濕地及其周圍環境的自然生產力,通過恢復濕地原有的自然能力,使其具備自我更新的能力。

並使周圍用地的土壤狀況得到改善,為植被的恢復創造條件,從而使城市濕地更加富有生命力。同時,還應在城市的各種用地需求之間建立一種平衡,並尋求建立更好的新型共存方式。

實現城市濕地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此基礎上營造新的城市公園類型,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接近自然的需求。

『柒』 杭州人民日常生活生產狀況

對於杭城人民生活品質的現狀,我們組做了重點調查。關於經濟現狀,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杭州普通百姓進行了調查,根據結果分析人民收入不少已經邁進50000至100000級別。醫療費及各類保險費佔了支出的很大的一部分,衣物和伙食費所佔支出比例不高,可見人民的衣食已經不成問題。對於養車養房、教育、以及其他投資的投入很多。人民的購物方式趨於多樣化,周末休息時間普遍增多。但旅遊方面消費很少,說明人民的生活水平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對於文化方面,我們隨機進行了一些口頭詢問,根據記錄結果,杭州人民對於自身文化品質的現狀還是很滿意的。由於杭州是浙江的省會,所以不時有一些文體活動在杭州舉行,這一優勢有利於杭州人民文化品質的提高,也是廣大群眾對文化方面基本滿意的主要原因。
自從杭州政府確立確定創建生活品質之城後,杭州政府注重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生態建設並重,著眼於城市發展的制高點、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前沿、這是著眼於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前沿、民生問題關注,努力向這個方面發展前進。杭州城市定位的表述完善為:中國特色、時代特點、杭州特徵,覆蓋城鄉、全民共享,與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質之城」。這一城市定位和奮斗目標,從人們日常的又是根本的需求的角度來審視城市發展,把城市發展放到了一個現實而又是終極意義上來把握,使城市與市民緊緊地連在一起,使經濟社會發展與市民日常生活緊緊地貼在一起,是杭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的主載體和生動實踐。近年來,杭州圍繞共建共享「生活品質之城」的奮斗目標,既關注城市居民,又關注農村居民;既關注本地居民,又關注外來創業務工人員;既關注全體居民生活品質的整體提高,更關注困難群眾、弱勢群體、低收入階層生活品質的顯著改善,不斷提高全市人民的經濟生活品質、文化生活品質、政治生活品質、環境生活品質,努力把杭州建設成為不同階層人民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園,大大增強了杭州人和「新杭州人」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杭州已連續4年被新華社《暸望東方周刊》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00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11800元,人均預期壽命接近80歲。
總的來說,把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作為重點,杭州人民現在很幸福。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