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DT大生態

DT大生態

發布時間: 2021-02-07 07:27:51

『壹』 互聯網從it到dt 第一章第一節 第二章第一節 第三章第一節 第四章第一節

這是新經濟與新治理研究者的黃金年代。

近年來,基於互聯網的價值導向,運用互聯網的方版式、權方法、視角和工具,研究互聯網、大數據給社會經濟帶來的新現象、新規則,已經在學術界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共識。

在這個巨變的大時代里,越來越多的優秀學者、智庫,通過與網商、服務商、平台、用戶等之間的大規模社會化協作,正在創新性地研究這個時代、全球、國家、產業、企業和個人所面臨的大變遷。

一個有望取得大成果、為社會創造大價值的互聯網經濟研究生態圈,已經初步浮現。成立於2007年4月的阿里研究院,即是這一進程的參與者和推動者之一。

研究「土壤」:阿里研究院依託並深深紮根於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在線商業生態系統——由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電商物流、雲計算與大數據等構成的阿里巴巴互聯網商業生態圈。

研究定位:秉承開放、分享的互聯網精神,面向研究者和智庫機構,通過數據、技術、案例、理念的分享,成為新經濟與新治理領域的智庫平台。

CSDN這裡面可下載~~

『貳』 DT時代,大數據的基本思維主要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1 大數據思維的整體性
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進入大數據時代的同時必然帶動著大數據思維由一元思維升級至二元思維,目前根據人類思維的轉變模式進行分析,其依然進行至多元思維狀態,即追求和諧穩定社會的模式,但是研究大數據思維的發展進程發現,大數據的二元思維模式是一種高效率並適合現今社會發展的思維模式,其追求效率性、相關性、概率性,為創新發展提高了效率。根據當下社會的需求及其社會的快節奏發展,大數據思維已然在各領域發展處於主導地位,由其基本特徵層面分析,大數據思維主要特徵為整體性,整體性的理論基礎在於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在自然觀中的不斷變革而體現,現今社會通過人類對於整體數據的整合及分析能力進行體現,大數據時代,整體性大數據思維模式成為解決問題的首選為必然趨勢及結果,其原因在於整體性思維模式能夠更加高效的完成復雜的數據統計及分析。以我國人口普查為例,我國近三次人口普查時間間隔為十年,而面對我國龐大的人口數量,大數據思維在數據統計中佔領了絕對優勢,據悉我國人口普查總投入超過六億元人民幣,以2010年進行的人口普查數據分析,我國耗費了巨大的人力財力以及時間,倘若運用大數據進行人口普查,以其優勢進行僅使用百分之一的抽樣調查進行數據分析,將大大減少人口普查為政府帶來的難題。
2 大數據思維的互聯性
「一切皆可量化。」道格拉斯。相對微觀層面分析大數據思維特徵,較為典型的為切合現今社會及科技發展的量化互聯思維,量化為具體或明確目標的一種表述,而互聯代表著兩種事物間的連接,其作為大數據思維微觀層面的一種表達方式,更加說明大數據思維的重要性,知名投資人孫正義對於大數據時代的發展提出:「要麼數字化,要麼死亡。」直接地表達出大數據思維目前所處的地位,研究發現,數字信息成為時代發展的代表已成為必然趨勢,而量化思維為數字化特徵帶來的必然思維結果,換言之,量化可以解釋為共性語言描述和解釋世界的一種方式,其體現在於充分運用最新技術手段,對於各個領域進行信息全面定量採集以及信息互通,打通信息間隔閡,並進行全新的信息整合,實現分析實用性及數據科學性,創造更據價值的數據應用和信息資產。目前,大數據的運用不僅體現在網路平台當中,同時在人們的細微生活中、就業環境以及生態保護范圍內都做到了廣泛適用,gartner公司於2015年運用大數據分析出當下及未來人們就業環境,其調查結果表明,2015年全球范圍內數據崗位的需求量高達440萬,而2018年全球范圍內僅大數據就業背景管理人員的缺乏將高達150萬人,案例表明,全球范圍的人才緊缺將成為必然趨勢並不斷增加,該案列清晰的體現出大數據環境下大數據思維的量化互聯性,並且為未來就業環境做出了精準的預測。
3 大數據思維的價值性
由大數據思維的本質進行分析,大數據思維具有價值化特徵,大數據時代信息的不斷整合及分析已然使得信息及數據量化及互聯轉變為多維度的發展狀態,換言之,大數據思維滲透至各個領域及行業的不同維度是大數據發展的初始動機和直接目的,現今社會看待其價值化特徵將其價值性總結為大數據思維的本質,同時,萬物的量化互聯性及其整體性使得其價值性影響了多維度的發展,由此凸顯了數據及大數據思維的創造性及重要性。通過對於事實的研究證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其價值化特徵及其價值性的意義正在不斷演進並處於不斷被挖掘的狀態,各個領域大數據思維模式相繼被接受和適用也是大數據發展帶來的益處之一,隨著大數據思維的不斷開發和研究,其運用不僅在處理數據分析上實行了高效率,也對於事件及數據的預測上實現了精準並具有概率性的分析結果,google公司於2008年運用大數據思維對於流感爆發地點及人數進行准確預測的經典案列分析,大數據思維對於社會發展體現出其必要的價值性,並且改變了社會對於大數據的看法,可謂大數據的運用成功到達了一個全新的高度,Google公司通過對於數十億網路搜索請求的數據整合,對世界各地區的流感做出預測,該項目的成功引起了各國對於大數據的使用,同時帶動了人們的大數據思維及思考模式,將大數據思維上升至被社會認可的高度。
根據現今社會發展現狀分析,客觀角度說明我國以基本進入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思維的特徵已然體現在社會各領域當中,並且伴隨著多維度的運用,因此大數據思維全面運用指日可待,高級思維帶動我國科技及經濟的發展勢在必行。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推出以及數據分析的不斷升級,並且基於大數據思維為社會帶來的發展前景研究,大數據思維引領我國科技發展已成為未來的必然趨勢。

『叄』 互聯網+,DT時代,工業4.0,這三個關乎未來的詞分別是什麼意思

互聯網+:通俗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並不是簡單的內兩者相加,而是利用容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台,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DT時代:數據處理技術時代,以前是it信息技術時代。信息已經豐富到了類似於擇優的時代,信息數據處理技術越來越重要。
工業4.0: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為基礎,以生產高度數字化、網路化、機器自組織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包括: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物流。全機械自動化。造成普通勞動力 可能失業

『肆』 馬雲的dt什麼意思,馬雲說現在正從IT時代進入DT時代

DT(Data technology)時代,它抄是以服務大眾、激發生產力為主的技術。DT是數據處理技術(Data Technology)的英文縮寫。馬雲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說道:"人類正從IT時代走向DT時代"。

IT是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英文縮寫。
DT是數據處理技術(Data Technology)的英文縮寫。
IT時代是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為主;DT時代,它是以服務大眾、激發生產力為主的技術。IT與DT兩者之間看起來似乎是一種技術的差異,但實際上是思想觀念層面的差異。

『伍』 生態系統是什麼

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的概念是由英國生態學家坦斯利(A.G.Tansley, 1871—1955)在1935年提出來的,他認為,「生態系統的基本概念是物理學上使用的『系統』整體。這個系統不僅包括有機復合體,而且包括形成環境的整個物理因子復合體」。「我們對生物體的基本看法是,必須從根本上認識到,有機體不能與它們的環境分開,而是與它們的環境形成一個自然系統。」「這種系統是地球表面上自然界的基本單位,它們有各種大小和種類。」

隨著生態學的發展,人們對生態系統的認識不斷深入。20世紀40年代,美國生態學家林德曼(R.L.Lindeman)在研究湖泊生態系統時,受到我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巴」這一諺語的啟發,提出了食物鏈的概念。他又受到「一山不能存二虎的啟發,提出了生態金字塔的理論,使人們認識到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和能量流動的特點。今天,人們對生態系統這一概念的理解是:生態系統是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范圍內,在各種生物之間以及生物群落與其無機環境之間,通過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而相互作用的一個統一整體。生態系統是生物與環境之間進行能量轉換和物質循環的基本功能單位。

為了生存和繁衍,每一種生物都要從周圍的環境中吸取空氣、水分、陽光、熱量和營養物質;生物生長、繁育和活動過程中又不斷向周圍的環境釋放和排泄各種物質,死亡後的殘體也復歸環境。對任何一種生物來說,周圍的環境也包括其他生物。例如,綠色植物利用微生物活動從土壤中釋放出來的氮、磷、鉀等營養元素,食草動物以綠色植物為食物,肉食性動物又以食草動物為食物,各種動植物的殘體則既是昆蟲等小動物的食物,又是微生物的營養來源。微生物活動的結果又釋放出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經過長期的自然演化,每個區域的生物和環境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都形成了一種相對穩定的結構,具有相應的功能,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生態系統。

1. 生態系統的概念

生態系統(ecosystem)是英國生態學家Tansley於1935年首先提上來的,指在一定的空間內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構成的一個生態學功能單位。它把生物及其非生物環境看成是互相影響、彼此依存的統一整體。生態系統不論是自然的還是人工的,都具下列共同特性:(1)生態系統是生態學上的一個主要結構和功能單位,屬於生態學研究的最高層次。(2)生態系統內部具有自我調節能力。其結構越復雜,物種數越多,自我調節能力越強。(3)能量流動、物質循環是生態系統的兩大功能。(4)生態系統營養級的數目因生產者固定能值所限及能流過程中能量的損失,一般不超過5~6個。(5)生態系統是一個動態系統,要經歷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從不成熟到成熟的發育過程。

生態系統概念的提出為生態學的研究和發展奠定了新的基礎,極大地推動了生態學的發展。生態系統生態學是當代生態學研究的前沿。

2.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

生態系統有四個主要的組成成分。即非生物環境、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1)非生物環境 包括:氣候因子,如光、溫度、濕度、風、雨雪等;無機物質,如C、H、O、N、CO2及各種無機鹽等。有機物質,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和腐殖質等。

(2)生產者(procers) 主要指綠色植物,也包括藍綠藻和一些光合細菌,是能利用簡單的無機物質製造食物的自養生物。在生態系統中起主導作用。

(3)消費者(consumers) 異養生物,主要指以其他生物為食的各種動物,包括植食動物、肉食動物、雜食動物和寄生動物等。

(4)分解者(decomposers) 異養生物,主要是細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動物和蚯蚓、白蟻、禿鷲等大型腐食性動物。它們分解動植物的殘體、糞便和各種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吸收某些分解產物,最終能將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而這些無機物參與物質循環後可被自養生物重新利用。

3. 生態系統的結構

生態系統的結構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其一是形態結構,如生物種類,種群數量,種群的空間格局,種群的時間變化,以及群落的垂直和水平結構等。形態結構與植物群落的結構特徵相一致,外加土壤、大氣中非生物成分以及消費者、分解者的形態結構。其二為營養結構,營養結構是以營養為紐帶,把生物和非生物緊密結合起來的功能單位,構成以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為中心的三大功能類群,它們與環境之間發生密切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4. 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和次級生產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開始於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積累的能量是進入生態系統的初級能量,這種能量的積累過程就是初級生產。初級生產積累能量的速率稱為初級生產力(primary proctivity),所製造的有機物質則稱為初級生產量或第一性生產量(primary proction)。

在初級生產量中,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呼吸所消耗,剩下的部分才以可見有機物質的形式用於植物的生長和生殖,我們稱這部分生產量為凈初級生產量(net primary proction, NPP),而包括呼吸消耗的能量(R)在內的全部生產量稱為總初級生產量(gross primary proction, GPP)。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是GPP=NPP+R。GPP和NPP通常用每年每平方米所生產的有機物質乾重(g/m2.a)或固定的能量值(J/m2.a)來表示,此時它們稱為總(凈)初級生產力,生產力是率的概念,而生產量是量的概念。

某一特定時刻生態系統單位面積內所積存的生活有機物質量叫生物量(biomass)。生物量是凈生產量的積累量,某一時刻的生物量就是以往生態系統所累積下來的活有機物質總量。生物量通常用平均每平方米生物體的乾重(g/m2)或能值(J/m2)來表示。生物量和生產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生態系統結構的概念,而後者則是功能上的概念。如果GP-R>O,生物量增加;GP-R<O,生物量減少;GP=R,則生物量不變,其中的GP代表某一營養級的生產量。某一時期內某一營養級生物量的變化(dB/dt)可用下式推算:dB/dt=GP-R-H-D,式中H代表被下一營養級所取食的生物量,D為死亡所損失的生物量。生物量在生態系統中具明顯的垂直分布現象。

次級生產是除生產者外的其它有機體的生產,即消費者和分解者利用初級生產量進行同化作用,表現為動物和其它異養生物生長、繁殖和營養物質的貯存。動物和其它異養生物靠消耗植物的初級生產量製造的有機物質或固定的能量,稱為次級生產量或第二性生產量(secondary proction),其生產或固定率稱次級(第二性)生產力(secondary proctivity)。動物的次級生產量可由下一公式表示:P=C-FU-R,式中,P為次級生產量,C代表動物從外界攝取的能量,FU代表以糞、尿形式損失的能量,R代表呼吸過程中損失的能量。

5. 生態系統中的分解

生態系統的分解(或稱分解作用)(decomposition)是指死有機物質的逐步降解過程。分解時,無機元素從有機物質中釋放出來,得到礦化,與光合作用時無機元素的固定正好是相反的過程。從能量的角度看,前者是放能,後者是貯能。從物質的角度看,它們均是物質循環的調節器,分解的過程其實十分復雜,它包括物理粉碎、碎化、化學和生物降解、淋失、動物採食、風的轉移及有時的人類干擾等幾乎同步的各種作用。將之簡單化,可看作是碎裂、異化和淋溶三個過程的綜合。由於物理的和生物的作用,把死殘落物分解為顆粒狀的碎屑稱為碎裂;有機物質在酶的作用下分解,從聚合體變成單體,例如由纖維素變成葡萄糖,進而成為礦物成分,稱為異化;淋溶則是可溶性物質被水淋洗出來,是一種純物理過程。分解過程中,這三個過程是交叉進行、相互影響的。

分解過程的速率和特點,決定於資源的質量、分解者種類和理化環境條件三方面。資源質量包括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物理性質包括表面特性和機械結構,化學性質如C:N比、木質素、纖維素含量等,它們在分解過程中均起重要作用。分解者則包括細菌、真菌和土壤動物(水生態系統中為水生小型動物)。理化環境主要指溫度、濕度等。

6.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

能量是生態系統的基礎,一切生命都存在著能量的流動和轉化。沒有能量的流動,就沒有生命和生態系統。流量流動是生態系統的重要功能之一,能量的流動和轉化是服從於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因為熱力學就是研究能量傳遞規律和能量形式轉換規律的科學。

能量流動可在生態系統、食物鏈和種群三個水平上進行分析。生態系統水平上的能流分析,是以同一營養級上各個種群的總量來估計,即把每個種群都歸屬於一個特定的營養級中(依據其主要食性),然後精確地測定每個營養級能量的輸入和輸出值。這種分析多見於水生生態系統,因其邊界明確、封閉性較強、內環境較穩定。食物鏈層次上的能流分析是把每個種群作為能量從生產者到頂極消費者移動過程中的一個環節,當能量沿著一個食物鏈在幾個物種間流動時,測定食物鏈每一個環節上的能量值,就可提供生態系統內一系列特定點上能流的詳細和准確資料。實驗種群層次上的能流分析,則是在實驗室內控制各種無關變數,以研究能流過程中影響能量損失和能量儲存的各種重要環境因子。

在這里我們還介紹一下食物鏈、食物網、營養級、生態金字塔等概念。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過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關系在生態系統中的傳遞,這種生物之間的傳遞關系稱為食物鏈(food chains)。一般食物鏈是由4~5環節構成的,如草→昆蟲→鳥→蛇→鷹。但在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的取食和被取食的關系錯綜復雜,這種聯系象是一個無形的網把所有生物都包括在內,使它們彼此之間都有著某種直接或間接的關系,這就是食物網(food web)。一般而言,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抵抗外力干擾的能力就越強,反之亦然。在任何生態系統中都存在著兩種最主要的食物鏈,即捕食食物鏈(grazing food chain)和碎屑食物鏈(detrital food chain),前者是以活的動植物為起點的食物鏈,後者則以死生物或腐屑為起點。在大多數陸地和淺水生態系統中,腐屑食物鏈是最主要的,如一個楊樹林的植物生物量除6%是被動物取食處,其餘94%都是在枯死凋落後被分解者所分解。一個營養級(trophic levels)是指處於食物鏈某一環節上的所有生物種群的總和,在對生態系統的能流進行分析時,為了方便,常把每一生物種群置於一個確定的營養級上。生產者屬第一營養級,植食動物屬第二營養級,第三營養級包括所有以植食動物為食的肉食動物,一般一個生態系統的營養級數目為3~5個。生態金字塔(ecological pyramids)是指各個營養級之間的數量關系,這種數量關系可採用生物量單位、能量單位和個體數量單位,分別構成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數量金字塔。

7. 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circulation of materials)又稱為生物地球化學循環(biogeochemical cycle),是指地球上各種化學元素,從周圍的環境到生物體,再從生物體回到周圍環境的周期性循環。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是生態系統的兩個基本過程,它們使生態系統各個營養級之間和各種組成成分之間組織為一個完整的功能單位。但是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性質不同,能量流經生態系統最終以熱的形式消散,能量流動是單方向的,因此生態系統必須不斷地從外界獲得能量;而物質的流動是循環式的,各種物質都能以可被植物利用的形式重返環境。同時兩者又是密切相關不可分割的。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可以用庫和流通率兩個概念加以描述。庫(pools)是由存在於生態系統某些生物或非生物成分中一定數量的某種化學物質所構成的。這些庫藉助於有關物質在庫與庫之間的轉移而彼此相互聯系,物質在生態系統單位面積(或體積)和單位時間的移動量就稱為流通率(flux rates)。一個庫的流通率(單位/天)和該庫中的營養物質總量之比即周轉率(turnover rates),周轉率的倒數為周轉時間(turnover times)。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可分為三大類型,即水循環(water cycles)、氣體型循環(gaseous cycles)和沉積型循環(sedimentary cycles)。水循環的主要路線是從地球表面通過蒸發進入大氣圈,同時又不斷從大氣圈通過降水而回到地球表面,H和O主要通過水循環參與生物地化循環。在氣體型循環中,物質的主要儲存庫是大氣和海洋,其循環與大氣和海洋密切相關,具有明顯的全球性,循環性能最為完善。屬於氣體型循環的物質有O2、CO2、N、Cl、Br、F等。參與沉積型循環的物質,主要是通過岩石風化和沉積物的分解轉變為可被生態系統利用的物質,它們的主要儲存庫是土壤、沉積物和岩石,循環的全球性不如氣體型循環明顯,循環性能一般也很不完善。屬於沉積性循環的物質有P、K、Na、Ca、Ng、Fe、Mn、I、Cu、Si、Zn、Mo等,其中P是較典型的沉積型循環元素。氣體型循環和沉積型循環都受到能流的驅動,並都依賴於水循環。

生物地化循環是一種開放的循環,其時間跨度較大。對生態系統來說,還有一種在系統內部土壤、空氣和生物之間進行的元素的周期性循環,稱生物循環(biocycles)。養分元素的生物循環又稱為養分循環(nutrient cycling),它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過程:吸收(absorption),即養分從土壤轉移至植被;存留(retention),指養分在動植物群落中的滯留;歸還(return),即養分從動植物群落回歸至地表的過程,主要以死殘落物、降水淋溶、根系分泌物等形式完成;釋放(release),指養分通過分解過程釋放出來,同時在地表有一積累(accumulation)過程;儲存(reserve),即養分在土壤中的貯存,土壤是養分庫,除N外的養分元素均來自土壤。其中,吸收量=存留量+歸還量。
生物圈的相關知識

『陸』 生態體系的概念

也叫生態系統,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並在一定時期內處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
生態系統的范圍可大可小,相互交錯,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最為復雜的生態系統是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人類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農田為主的人工生態系統中。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其中生產者為主要成分。不同的生態系統有: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分為湖泊生態系統、池塘生態系統、河流生態系統等)、農田生態系統、凍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 其中,無機環境是一個生態系統的基礎,其條件的好壞直接決定生態系統的復雜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豐富度;生物群落反作用於無機環境,生物群落在生態系統中既在適應環境,也在改變著周邊環境的面貌,各種基礎物質將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緊密聯系在一起,而生物群落的初生演替甚至可以把一片荒涼的裸地變為水草豐美的綠洲。生態系統各個成分的緊密聯系,這使生態系統成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機整體。
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我們把這個整體叫生態系統。

『柒』 國風+DT生態城幹嘛的

你可以去他們官網看一下,上面好像介紹的很詳細,基本的服務項目都有介紹

『捌』 護照在香港出境時被出境官手寫了一個「DT」,這意味著什麼會影響去其他地方旅行嗎

DT全稱是DELETE TRAVEL,即取消抄行程


DT是香港移民局給持證人用筆寫上的一次不良記錄。是因為持證人沒有真正的飛往第三國,而用這種非正常的途徑去香港的一個記號,一本護照最多隻能兩次DT,第三次就會被香港移民局列入黑名單。


提升文明旅遊素質,強化文明出遊意識,是提升我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水平的重大舉措,更是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主要體現和重要標志。

倡導文明旅遊公約:

1.維護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不在禁煙場所吸煙。

2.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嘩吵鬧,排隊遵守秩序,不並行擋道,不在公眾場所高聲交談。

3.保護生態環境。不踩踏綠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實,不追捉、投打、亂喂動物。

4.保護文物古跡。不在文物古跡上塗刻,不攀爬觸摸文物,拍照攝像遵守規定。

5.愛惜公共設施。不污損客房用品,不損壞公用設施,不貪佔小便宜,節約用水用電,用餐不浪費。

6.尊重別人權利。不強行和別人合影,不對著別人打噴嚏,不長期佔用公共設施,尊重服務人員的勞動,尊重各民族宗教習俗。

7.講究以禮待人。衣著整潔得體,不在公共場所袒胸赤膊;禮讓老幼病殘,禮讓女士;不講粗話。

8.提倡健康娛樂。抵制封建迷信活動,拒絕黃、賭、毒。

『玖』 DT時代的從IT時代到DT時代

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昨日在浙江烏鎮開幕,會期三天。在日的「跨境電子商務和全球經濟一體化」分論壇上,阿里巴巴集團執行主席馬雲表示,互聯網將會改變整個全球貿易的走勢和格局,作為企業來說,如何把握機會,如何放遠眼光,是未來成功的關鍵。
時間倒回到幾天前,11月12日零時,天貓公布2014年「雙11」交易額數據。數據顯示,11月11日全天交易額達到571.12億元,較2013年的350億記錄,同比增長58.6%。
今年天貓「雙11」與往年不同,加入了更多海外元素。截止到12日零點,有217個國家賣家和買家參與,同時,天貓國際、淘寶海外、速賣通等首次參加「雙11」,這是阿里巴巴第一次把每年最大的購物狂歡節擴展到全球。
「全球化的核心是給當地創造價值、就業和稅收。」馬雲指出,「我們以前所有的思考,基本上是我的產品如何賣到人家家裡去,從人家口袋裡面掏出錢來,而阿里巴巴的全球化要思考一個問題,是如何幫別人把產品賣到我們家來。」
「應該建立一個真正通過市場經濟、通過企業家組建起來的商業社會,今天互聯網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在馬雲看來,地域的劃分從來就不是商業的局限,因為互聯網已經使未來的貿易方式徹底改變,「二三十年以後,互聯網將會改變全球貿易的走勢和格局」。
在這樣的趨勢中,阿里巴巴將會扮演怎樣的角色?馬雲認為,阿里巴巴不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而是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提供商,或者說打造一個商業的基礎設施,「它希望的是所有人參與、所有人成功」。
「我說做任何生意,必須想到3W——三個Win,第一個Win,是客戶Win,你做任何事情,客戶首先要贏;第二個Win,合作夥伴一定要贏,第三個Win,你要贏。三個W,你少中間任何一個,這個生意沒法做下去。」馬雲表示。
「互聯網一定是做昨天做不到的事情,什麼事情昨天做不到?就是幫助那些小企業,鎖定那種昨天沒有得到幫助的人,解放那些小企業的生產力,能夠讓這些小企業具有IT的能力。」馬雲說,「隨著電子商務越來越多,這才是巨大的機會所在」。
讓農民在山清水秀的家裡就可以享受都市生活,讓農村直接對接東京、紐約的生活,這種在20年前沒有辦法想像的事情,在馬雲看來,「這個創舉也只有技術革命能夠帶來」。
「我們今天的生意模式,確實是被逼出來的。」馬雲笑言,「小企業的需求是很多的,需要物流、誠信、信息、數據和支付,這整個體系,我們是沒有辦法全做完,所以必須引進各種各樣的合作夥伴,大家一起來干,每個人在這裡面拿到一點點,你才可能有機會成功。」
IT時代到DT時代,小企業變成關鍵。馬雲認為:「我們為誰而生存,我們是不是解決了十五年前提出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阿里巴巴到今天為止,還要繼續問這個問題。」 今年「雙11」結束後,馬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今年天貓已經不是靠便宜來吸引大家,而是靠新產品、新服務創新來吸引大家。
「DT(數據科技)時代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是體驗,體驗就是感受,我們上世紀講了很多『服務』這個詞,我們不斷增加服務能力,但其實,客戶要的不是『服務』,客戶要的是『體驗』。」馬雲指出,做任何產品和服務,都要問一個問題:你的客戶覺得有沒有用?「不要說工程師覺得很高興,這個東西太好了,結果用戶不用,這個是圖熱鬧。」
對於「雙11」期間「感謝中國婦女」的言論,馬雲稱,「體驗時代會出現女人越來越厲害,她們身上有獨特的東西,懂得怎麼服務別人、怎麼理解別人、怎麼支持別人。」
「對阿里巴巴來講,我們要繼續思考,如何幫助更多的小企業成長起來,不僅僅是中國,應該去思考全球。」馬雲坦言,「很多人講電商有很多問題,比如假貨的問題、知識產權的問題、炒信的問題等等,我認為解決這些問題是電商的樂趣所在,也是我們對這個時代的貢獻,因為這些問題解決了,人們的體驗才會更好。」
「沒有人能阻擋互聯網的力量和它本身巨大的生態。」馬雲說,「二三十年以內,絕大部分的貿易,包括跨境貿易、內貿的形勢、方式以及參與的人都會發生變化,阿里巴巴今天最激動的是什麼,最高興的是我們今天參與了未來企業的打造。」
在大會舉辦地烏鎮,譚記麻花店在水鄉的一條臨河小街上,劉奶奶66歲了,在互聯網大會召開前一天,她學會了用支付寶收銀,賣出了十塊錢的麻花。
從個體窺企業,馬雲說:「今天的企業要想成功,必須離消費者近,通過互聯網了解你的銷售,了解你的客戶,你才會成功。」
「中國古代安徽的商人胡雪岩講過,生意越來越難做,越難做越是機會,關鍵是眼光看多遠,眼光只看一個城市,你能做一個城市,眼光看到全國,你就做全國,眼光看到海外,你可以去海外。」
「我自己想今天阿里巴巴的市值也好,上市成功也好,不是今天做的,是我們十五年以前的想法。一直以來阿里跟別人巨大的差異,在於我們對未來的堅持。」馬雲說:「所謂『戰略』就是你知道這樣下去,將來一定在這兒;而「遠見」則是,你必須判斷在市場之前。」(光明網 張薇)
「跨境電子商務和全球經濟一體化」分論壇,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發表演講。 記者 陳中秋 攝
這個世紀拼情商要讓人家舒服
昨天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共有五場分論壇和一場中外企業家高峰對話,內容涉及跨境電子商務、網路安全、打擊網路恐怖主義、互聯網金融、互聯網公共服務等多個方面。來自政府、企業的大佬們你方唱罷我登場,各抒己見。
其中,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昨天上午在「跨境電子商務和全球經濟一體化」分論壇的演講,奏響了互聯網狂想曲——不僅僅在中國媒體、微博、微信上受到高度關注和討論,在外媒、外國社交網站也引發熱議。
在大佬們眼中,互聯網技術帶來的未來是怎樣的?快報梳理、節選了首屆互聯網大會上非常值得你關注的一些討論和言論,這些觀點為我們描繪、勾勒出一幅正在或即將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場景。
十年後的社會麻煩是你的機會
馬雲(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一個CEO要去思考他自己的強項,思考未來,這是我覺得我花了很多時間去思考的問題。
今天阿里巴巴的市值也好,上市成功也好,不是今天做的,是我們十五年以前的想法。我們每個人做事情一定要去思考,如果你只做今天的生意,你只想今天做明天就成功,你是一定不會成功的,因為憑什麼你有這個機會,憑什麼你比別人聰明?
上世紀做企業一定要用好IT技術,這個世紀做企業,一定要用好Data技術,IT技術和Data技術有巨大的差異,Data技術的核心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遵循的利他主義,相信別人要比你重要,相信別人比你聰明,相信別人比你能幹,相信只有別人成功,你才能成功。一百年以後去看,一定是以我為中心變到以他人為中心。IT時代到DT時代,最小的標志是你的思想,如何幫助別人成功。
DT時代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是體驗,就是感受。我們上世紀講了很多服務,不斷地增加服務能力,其實客戶要的不是服務,而是體驗。
體驗是這個世紀很了不起的技能,是這個世紀人的情商造成的。上世紀拼智商,這世紀拼情商,情商是讓人家舒服,讓客戶舒服,讓合作夥伴舒服,沒有比這個更重要了。體驗時代會出現女人越來越厲害的情況,因為女人比男人多思考別人,女人要照顧老公、孩子,然後才是自己,男人基本上來講以自己為中心。
透明度,二十一世紀由於出現了數據,出現了互聯網,你要想隱隱藏藏躲一點東西基本沒可能,所以隱私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今天討論隱私擔憂的問題,二十年以後基本上觀念都轉變了。
IT時代到DT時代,小企業變成關鍵。我認為對阿里巴巴來講,我們繼續要思考一個問題——如何幫助更多的小企業成長起來。
原來的貿易方式會因為互聯網徹底改變,WTO是一個偉大的創舉,但是這是在上一個世紀政府制定的游戲規則,我們應該建立一個真正通過市場經濟、通過企業家組建起來的商業社會,而今天互聯網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
在未來的三十年到五十年以內,我相信沒有人能阻擋互聯網的力量,絕大部分貿易的形式、方式、參與者都會發生變化。
每一次新的革命起來的時候會讓很多人很沮喪,然後抵觸這場革命,抵觸過程當中可能出現巨大的問題。在10年以前我們這些人起最大的作用就是喚醒大家,而未來10-15年阿里巴巴的職責,是幫助那些人能夠在未來的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和大數據時代生存下來。
每個人都在暢想未來,很好,我的職責就是幫那些不能暢想未來的人建立一個生態系統,最大的樂趣就是人心能安詳起來。
不管你獲得了多少財富,如果你發現你邊上的水和空氣是不行的,食物是不安全的,就一點意義也沒有。手機再好又有什麼用呢?我們要回到人本質的需求。
在未來3—5年我們事實上不是太擔心自己的業務,但是我們擔心10年以後中國的問題。
像我們這樣體量的企業要問自己一個問題,說得高大上一點就是社會責任,說得低俗一點就是10年以後的機會是什麼——10年之後這個社會會碰到什麼麻煩?如果你今天知道,今天准備,10年以後就是你的機會了。
我認為中國10年以後最大的麻煩是健康問題和快樂問題,所以我投資電影、體育、醫療。今天的水、空氣、食品安全,一定會導致10年以後我們很多家庭出現很多問題,我們今天開始准備,也許以後的社會問題就是我們巨大的機會。與太極禪文化相似,今後阿里想乾的就是健康、快樂兩個產業,如何讓人更加健康、快樂?不是建更多的醫院、葯廠,而應該是醫生找不到工作了,醫院、葯廠越來越少了,這說明我們做對了。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