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經濟觀

生態經濟觀

發布時間: 2021-02-07 11:02:36

生態經濟有哪些主要類型

一、含義
生態經濟是指在生態系統承載能力范圍內,
運用生態經濟學原理和內系統工程方法改變生容產和消費方式,
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潛力,
發展一些經濟發達、生態高效的產業,
建設體制合理、社會和諧的文化以及生態健康、景觀適宜的環境。

二、性質
生態經濟是實現經濟騰飛與環境保護、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自然生態與人類生態的高度統一和可持續發展的經濟。
三、類型生態經濟主要有三種類型:
(1)小層面即單個企業層面的生態經濟,簡稱單一型生態經濟;
(2)中觀層面即企業之間的生態經濟鏈,簡稱結合型生態經濟;
(3)宏觀層面即社會層面的生態經濟層,簡稱復合型生態經濟。

㈡ 生態經濟實踐有哪些主要的類型結合實際闡述如何踐行生態消費觀。

也沒答案,生態學概論老師哪來的題。湖南農大的題目贊我一個

㈢ 生態經濟評價的內容

生態經濟簡稱ECO,「ECO」取自「經濟的(economic)」和「生態的(ecological)」兩個英文單詞的詞頭,生態經濟是指在生態系統承載能力范圍內,運用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系統工程方法改變生產和消費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潛力,發展一些經濟發達、生態高效的產業,建設體制合理、社會和諧的文化以及生態健康、景觀適宜的環境。生態經濟是實現經濟騰飛與環境保護、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自然生態與人類生態的高度統一和可持續發展的經濟。

生態經濟基本理論:包括:社會經濟發展同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關系,人類的生存、發展條件與生態需求,生態價值理論,生態經濟效益,生態經濟協同發展等。
生態經濟區劃、規劃與優化模型:用生態與經濟協同發展的觀點指導社會經濟建設,首先要進行生態經濟區劃和規劃,以便根據不同地區的自然經濟特點發揮其生態經濟總體功能,獲取生態經濟的最佳效益。城市是復雜的人工生態經濟系統,人口集中,生產系統與消費系統強大,但還原系統薄弱,從而生態環境容易惡化。農村直接從事生物性生產,發展生態農業有利於農業穩定、保持生態平衡、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根據不同地區城市和農村的不同特點,研究其最佳生態經濟模式和模型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生態經濟管理:計劃管理應包括對生態系統的管理,經濟計劃應是生態經濟社會發展計劃。要制定國家的生態經濟標准和評價生態經濟效益的指標體系;從事重大經濟建設項目,要做出生態環境經濟評價;要改革不利於生態與經濟協同發展的管理體制與政策,加強生態經濟立法與執法,建立生態經濟的教育、科研和行政管理體系。生態經濟學要為此提供理論依據。
生態經濟史:生態經濟問題一方面有歷史普遍性,同時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又有歷史的階段性。進行生態經濟史研究,可以探明其發展的規律性,指導現實生態經濟建設。

㈣ 生態經濟的思路

生態經濟的本質,就是把經濟發展建立在生態環境可承受的基礎之上,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雙贏」,建立經濟、社會、自然良性循環的復合型生態系統。企業要走生態之路,就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原則的同時,堅持以建立綠色企業經營為根本目的、實現企業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原則,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推進產品結構調整、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原則,堅持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的原則,將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作為關系企業長遠發展的根本大計。
遵循生態規律和經濟規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與優化環境,在物質可持續利用的基礎上發展經濟,使生態經濟原則體現在不同層次的生態經濟形式上。正是基於此,現代企業經營目標是在生態經濟約束下的企業經營方式,這樣才能滿足各方利益要求,促進現代企業制度建立,有利於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企業只有尋找到有效實現「生態管理」和「生態管理經濟」的路徑,才能形成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綠色經營管理模式,將企業真正建成生態型企業。
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走生態經濟之路
1、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與社會的關系,是現代人類社會的兩種基本關系,而人、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從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這兩個層面來理解和諧社會,「和諧」應是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社會規律的必然結果,是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和諧社會也是一種有層次的和諧,其核心層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即人與人的和睦相處,平等相待,協調地生活在社會大家庭之中;其保證層就是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協調發展,與和諧社會的要求相配套,基礎層是必須有一個穩定和平衡的生態環境。和諧社會必須在一個適宜的生態環境中才能保持發展,沒有平衡的生態環境,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不能生存和發展,和諧的人際關系也會變成空中樓閣,無存在基礎。因而,生態和諧是和諧社會的基石,沒有生態和諧的社會不是真正的和諧社會。
2、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立足點在於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就要用和諧的眼光、和諧的態度、和諧的思路和對和諧的追求來發展生態經濟,走人與自然和諧之路,不斷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自然利用效率;就要加快改變環境與經濟發展相對立的傳統經濟學觀念,樹立生態環境也是生產力,環境與發展兩者應是協調統一的整體的生態經濟學新觀念,深刻領會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在發展中是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矛盾對立統一體;充分強調生態保護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充分認識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能發展生產力。
3、在我國當前條件下,大力倡導發展生態經濟確實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首先,這是因為我國正處於高速增長的時期,要特別注意發展道路再也不能重蹈「覆轍」。這方面我們過去是有深刻教訓的。我們也要避免重蹈發達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有增長無發展的消極發展模式。實踐證明這種傳統的模式是難以為繼甚至是危險的。我們應當自覺地走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的道路。其次,經濟增長是有代價的。我們以什麼樣的經濟增長模式來選擇低代價的經濟增長方式?這種低代價的經濟增長方式就是生態經濟方式。否則,即使有了高的經濟增長,如果以破壞和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這種增長的代價也是極其高昂的。第三,我國的發展要發揮後發優勢,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認識和發揮生態經濟的裂變效應。它會帶來工業的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即清潔生產;它會帶來農業的新的生產方式,即生態農業;它還會帶來服務業的新的增長方式。
4、發展生態經濟,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要把發展生態經濟作為21世紀的一項重大發展戰略,明確發展目標,確立「立足生態,著眼經濟、全面建設、綜合開發」的發展思路,實現資源開發與資源培植相結合,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相結合,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相結合,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創立生態經濟的發展模式。要根據我國的國情,發展生態林業、發展水電等清潔能源、發展生態農業、發展有機食品工業、發展生態建築及材料產業、發展生態旅遊業和環境保護產業等。這些產業的發展不僅將有力地推動我國生態經濟的發展,提升我國經濟競爭力,而且還有利於擴大就業,而充分就業又是人口、經濟、生態相協調平衡的重要內容,是生態經濟的本質要求。我們要在盡量少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高標准、高起點、大力度的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綠色通道,發展生態交通,為生態經濟發展提供支撐和依託,使生態經濟與基礎設施相互促進。要以發展生態經濟為契機,對經濟結構進行大力度調整。要利用發展生態經濟進一步吸引和利用外資,擴大開放,同時通過進一步擴大開放促進生態經濟發展。
5、生態經濟不同於以往的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從理論到實踐都是新生事物。這種發展源於現代科技的日新月異,也源於群眾智慧的創造發揮。所以,發展生態經濟的關鍵在於創新,在於發展過程、發展機制和發展環境的優化,在於人的素質的不斷提高、科技創新的高效轉化、企業和基地的帶動輻射、服務網路的全面覆蓋。這是我國在推進生態經濟發展過程中應著力抓好的關鍵環節。

㈤ 如何做大生態經濟

參考相關新聞:

  •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鄖縣縣委、縣政府按照這一要求,搶抓機遇,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城兩帶」和十堰生態濱江新區建設戰略部署,在「謀」、「試」、「調」、「建」、「治」上下工夫,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傾力打造十堰漢江生態經濟帶核心示範區,加快推進十堰濱江新區建設。


  • 一、堅持規劃為先,立足縣情主動「謀」


  • 鄖縣立足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和國家限制開發功能區的實際,超前謀劃,主動作為,積極探尋生態經濟發展之路,把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生態經濟放在突出位置,堅持把綠起來與富起來統一在產業化推進之中,大力發展綠色產業。2009年,鄖縣確立實施以「市郊生態型觀光農業示範區、漢江沿岸生態經濟帶、國道沿線城鎮經濟帶」為主要內容的「一區兩帶」綜合開發,並編制了總體規劃和分項規劃,率先啟動了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2010年,市委確立「一城兩帶」戰略、提出建設十堰漢江生態經濟帶以後,鄖縣詳細制定了鄖縣漢江生態經濟帶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文化旅遊業、城鎮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分項規劃。在修訂和編制規劃中,積極與十堰市漢江生態經濟帶規劃、丹江口庫區及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等規劃緊密銜接,發揮了決策、規劃的正確引領作用。


  • 二、堅持示範帶動,柳陂片區先行「試」


  • 2012年,鄖縣縣委、縣政府決定將柳陂新集鎮及其周邊9個村共13000多人的居住區作為重點區域進行集中連片開發,將其打造成為國家級生態移民示範區、國家級農村清潔水源地、秦巴山區連片開發示範區、全省新農村建設示範區、全省生態濱江旅遊示範鎮和十堰市漢江生態經濟帶核心示範區。通過精心謀劃,先行先試,加大投入,強力督辦,示範區內交通建設全面提速,安置點設施配套日趨完善,生態產業建設步伐加快,生態環境大為改善。目前,該片區已打造成為全國最大的生態移民示範區和十堰漢江生態經濟帶核心示範區,庫區蓄水後,將呈現出「江面碧波盪漾、路邊綠樹成蔭、田間大棚林立、房屋鱗次櫛比、山上果樹滿園」的美好圖景。


  • 三、堅持產業為基,優化結構大力「調」


  • 堅持把生態保護作為第一考量,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培育生態產業,努力夯實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的基礎。一是壯大生態工業,增強經濟實力。按照工業園區化、產業集約化的要求,高標准建設工業園區,著力打造專用汽車零部件、生物醫葯、農產品深加工等產業集群,大力支持中小企業向零污染、無污染和高科技、高產值轉型。二是發展生態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建成生態產業基地70餘萬畝,畜禽生態養殖小區35個,新建全市最大的農產品加工園,引進農產品加工企業10家,全縣農產品加工企業達512家,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53%。三是激活生態文化旅遊業,增強發展活力。確立和實施「文化立縣、旅遊興縣」戰略,促進文化旅遊產業蓬勃發展。完成鄖縣旅遊總體發展規劃編制評審工作,加快濱江生態旅遊城、鄖陽島生態文化旅遊開發區、子胥湖生態旅遊新區等「一城兩區三園四線」建設,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遊,大力保護開發鄖陽文化,使全縣文化旅遊產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


  • 四、堅持協調為重,城鄉一體統籌「建」


  • 鄖縣立足毗鄰十堰城區的區位優勢,加快實施十堰生態濱江新區戰略,協調推進城鄉一體發展,著力建設宜人宜居新城區、城鄉統籌示範區,推進生態、綠色、美麗鄖縣建設。一是以「一江兩湖四區六鎮」城市發展格局為龍頭,著力建設濱江宜人宜居新城區,初步形成了80多平方公里的中等規模城市骨架;二是以國省道沿線小城鎮建設為支撐,加快推進生態重點鎮和中心鎮建設,一批基礎設施完備、產業優勢鮮明、建築風格別致的生態環保型小城鎮已現雛形;三是以移民安置點和公路沿線重點村為依託,扎實推進新農村示範村建設和宜居村莊建設,打造了星羅棋布的秀美村莊,彰顯了農村發展的勃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 五、堅持生態為本,環保優先堅決「治」


  • 鄖縣堅持環保優先,大力開展生態建設,著重治理生態環境,努力使鄖縣的天藍起來、山綠起來、水清起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打造綠色生態鄖縣。一是切實加強環境保護。採取多種形式,增強全民環保意識,實施綠色招商。近年來,先後否決、拒絕了60多個近30億元的不符合環保要求的投資項目。二是開展生態水利建設。大力實施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工程,著力實施以電替代燃料項目建設,強力推進石漠化治理工程,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和水源涵養能力,構築生態安全屏障。三是嚴格抓好污染治理。加大環境質量監控力度,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對高耗能、低效益、技術落後的企業實行淘汰關閉和技術改造。新建污水處理廠2座,垃圾填埋場2座。大力開展庫周清理,境內漢江水質常年保持在Ⅱ類以上。

㈥ 生態經濟學的經濟學理論基礎主要有哪些

經濟學理論是由經濟學概念、范疇與范疇體系組成的經濟學邏輯體系,包括科學的經濟學理論與不科學的經濟學理論。科學的經濟學理論即經濟學科學真理,內容是反映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經濟學科學規律,形式是語言。不科學的經濟學理論往往是復雜經濟現象中某些方面的抽象,是片面的,包含著合理的因素。

生態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和解決生態經濟問題、探究生態經濟系統運行規律的經濟科學,旨在實現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和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之間的協調發展並使生態經濟效益最大化。《生態經濟學》在闡述學科的發展歷史、研究對象、分析方法後,以生態經濟系統,生態經濟產業、生態經濟消費、生態經濟價值和生態經濟制度5個基本范疇為框架,構建了由系統篇、產業篇、消費篇、價值篇和制度篇五大篇章組成的全新體系,使得生態經濟學具有了更加嚴密的內在邏輯。在深入系統的理論分析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出了生態經濟協調發展規律、生態產業鏈規律、生態需求遞增規律和生態價值增值規律等生態經濟學基本規律,使得生態經濟學研究從個別的理論層面上升到一般的規律層面。充分吸收了生態經濟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如生態足跡核算理論、生態保護補償理論、三種資本(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和生態資本)相互增殖理論、生態制度創新理論等,全書具有很大的信息量。

㈦ 生態觀的原理

關於如何概括生態科學所提供的新思想,使它成為人類自然觀的組成部分,國內外學者尚無一致的看法和界定。七十年代,蘇聯東歐和西方學者較多的稱為「生態意識」,也有稱為「生態智慧」、「生態思維」。80年代初,中國學者余謀昌稱之為「生態觀」。他認為生態觀是生態系統的整體觀。「生態觀」這個名稱是合適的,但是不能僅從思維方法上去把握,而應該在更廣泛的自然觀層次上來把握。
生態觀應是人類關於包括人類社會在內的生態系統運動規律的基本認識和基本觀點。這些基本觀點建立在生態科學所提供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的基礎上,並在人類-自然全球生態系統層次上進行哲學世界觀的概括,能夠用以指導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基本思想。
生態觀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對生態與環境復雜運動變化規律的認識、生態系統的整體運動規律以及人類在全球生態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
隨著生態學的不斷發展,人類曾經依次具備了關於生物個體的、種群的、群落的以及系統論的幾種生態觀。60年代以來,生態學研究的重點由以生物界為中心轉向了以人類社會為中心,從而開始了生態學與社會科學愈益結合的發展趨勢,因而人類現在又逐步獲得了關於社會經濟的生態經濟觀、關於倫理道德問題的生態倫理觀、關於社會法律問題的生態法學觀、關於社會政治問題的生態政治觀、關於哲學理論問題的生態哲學觀、關於美學問題的生態美學觀等一系列全新的生態觀。各種生態觀的形成,進一步增強了當今時代「生態學化」的趨勢和特點。

㈧ 論述生態經濟學名流派及其觀點

1.停滯派
認為經濟的發展已經到了極限,技術的使用已經到達頂端,人口的示意圖工也已經到了極限,所以為了人類的生存,不能再繼續發展了。
觀點有零增長理論和增長的極限等。

2.觀望派(無關論)
認為生態環境問題是發達國家的事,生態環境問題是由發達國家的高消費帶來的,與發展中國家無關。

3.樂觀派(科學會找到答案)
提出了「沒有極限的增長」的觀點。保持持續增長比試圖停止增長也許還要安全。

4.主流派(可持續發展論)
認為生態環境問題是必須要注意的,生態環境對有毒物質的自然降解能力和對再生資源的再生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過這一限度,人類將面臨危機。

㈨ 誰可以闡述一下生態經濟觀生態經濟的衡量指標是什麼

反映有關生態經濟系統輸入、輸出、內部結構及整體功能經濟信息的數值。是衡量、對比、分析和評價生態經濟系統狀況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也是制定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的依據。
生態經濟指標的分類:
按流量劃分可分為:①反映系統從外界輸入物質、能量及子系統間相互輸入的指標;②反映系統向外界輸出物質、能量及子系統間相互輸出的指標;③反映輸入、輸出兩方面因素的生態經濟效益指標,其表現可以是輸出減去輸入的凈效益關系,也可以是輸出除以輸入的比率關系。
按量綱劃分可分為:①實物量指標,如水土流失量;②價值量指標,如污染損失金額指標;③指數形式指標,如生態經濟效益指數。
按時間劃分可分為:短期指標(1年以內)、中期指標(1~5年)和長期指標( 5~50年)。指標時間的長短應根據對象系統的活動周期決定。例如,森林生態經濟系統周期長,一般採用長期指標。為了兼顧近期與長期利益,在計算中、長期指標時,可以採用貼現的辦法將各年輸入、輸出量統一折算為現值(見),以利於方案比較。
按反映系統的層次劃分可分為單項指標和綜合指標。生態經濟的復雜性決定了不能用某一方面的單獨指標來衡量全系統的優劣,而須從生態、經濟兩方面各設立一系列單項指標。如用能量轉化率、,生物生產率等反映生態狀況;用產量、收入、費用等反映經濟活動。除單項指標外,還要設立綜合性指標,全面反映系統的狀況,如生態經濟綜合效益、生態經濟損失指標等。
對不同的生態經濟系統,應採用不同的生態經濟指標體系。例如:①平原生態經濟系統可以採用光能利用率、能量投入產出比、土壤有機質含量、森林覆蓋率、氮素轉化率、、人均收入、成本產值率等指標;②山區生態經濟系統可採用植被(草、灌木、喬木)覆蓋率、水土流失量、人均收入等指標;③草原生態經濟系統可採用單位面積產草量、沙化面積、合理載畜量、人均產值等指標;④海洋生態經濟系統可以採用漁產量、捕獲魚魚齡結構、捕獲魚魚種結構、資金產出率等指標。
對於宏觀生態經濟系統,還應包括沒有直接產品、其有用效果無法直接以使用價值量來衡量的一些因素,可以綜合採用森林覆蓋率,沙化面積,土壤流失量,耕地保存率,湖泊保存率,自然保護區面積,野生動、植物滅絕量等作為生態方面的指標,與投資效果、人均國民收入等經濟方面的指標共同組成宏觀生態經濟指標體系。

㈩ 簡述生態經濟學產生發展各階段及其代表性成果

1、生態經濟學概念的醞釀和產生階段(1950—)

生態學的概念是德國生物學家Haeckel於1866年最早提出,並首次明確生態學是研究生物體與周圍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

2、全球生態經濟問題的大辯論階段(1970—1987)

這一階段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涌現出了大批關於全球資源、環境、人口與發展的論著,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一場大辯論。1968年,以研究人口、資源、環境為主要內容的「羅馬俱樂部」成立。

3、生態經濟學價值理論及研究方法的形成和發展階段(1988年至今)

1988年國際生態經濟學學會的成立,以及次年EcologicalEconomics刊物的創辦成為生態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0)生態經濟觀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勞動生產率的不斷提高,世界經濟的快速增長,充分證明了人類干預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正在逐漸增強。然而,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大量的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其嚴重程度超出了人們的預期。

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和資源問題已經從地方性到全球性,從區域性到全球性。世界人口的突然增加、糧食短缺、環境污染、資源短缺和能源危機不僅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狀態,而且制約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當科學家探究上述問題的歷史原因,發展趨勢,預防措施和解決方案,從一開始,他們發現,僅僅從生態學或解釋和研究這些問題從經濟學的角度,很難找到答案,只有生態學和經濟學有機地進行分析,尋求解決社會經濟的發展,保護生態環境。

此時,生態經濟學應運而生,它也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