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演變史
1. 中國生態文明新理念歷史演變是什麼
中國生態文明新理念歷史演變是什麼?近幾年,中國在生態文明理念上有了很大的變化。注,注意環境改造。對一些企業,加強自理。不允許影響環境。比如開礦辦工廠,首先把環保作為一個重要條件。
2. 生態系統的發展史
1962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 Carson),發表震驚世界的生態學著作《寂靜的春天》,提出了農葯DDT造成的生態公害與環境保護問題,喚起了公眾對環保事業的關注。 1964年,先驅卡遜去世,化工巨頭孟山都化學公司頗有針對性地出版了《荒涼的年代》一書,對環保主義者進行攻擊,書中描述了DDT等殺蟲劑被禁止使用後,各種昆蟲大肆傳播疾病,導致大眾死傷無數的「慘劇」。1970年4月22日,美國哈佛大學學生丹尼斯·海斯(Dennis Hayes)發起並組織保護環境活動,得到了環保組織的熱情響應,全美各地約2000萬人參加了這場聲勢浩大的遊行集會,旨在喚起人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促使美國政府採取了一些治理環境污染的措施。後來,這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首肯。至此,每年4月22日便被確定為「世界地球日」。1972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大會」並於5月5日簽訂了《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宣言》,這是保護環境的一個劃時代的歷史文獻,是世界上第一個維護和改善環境的綱領性文件,宣言中,各簽署國達成了七條基本共識;此外,會議還通過了將每年的6月5日作為「世界環境日」的建議。會議把生物圈的保護列為國際法之中,成為國際談判的基礎,而且,第三世界國家成為保護世界環境的重要力量,使環境保護成為全球的一致行動,並得到各國政府的承認與支持。在會議的建議下,成立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總部設在肯亞首都內羅畢。 1982年5月10日至18日,為了紀念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10周年,促使世界環境的好轉,國際社會成員國在規劃署總部內羅畢召開了人類環境特別會議,並通過了《內羅畢宣言》。在充分肯定了《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宣言》的基礎上,針對世界環境出現的新問題,提出了一些各國應共同遵守的新的原則。《內羅畢宣言》指出了進行環境管理和評價的必要性,和環境、發展、人口與資源之間緊密而復雜的相互關系。宣言指出:「(原文)只有採取一種綜合的並在區域內做到統一的辦法,才能使環境無害化和社會經濟持續發展。」1987年,以挪威前首相格羅·布萊姆·布倫特蘭夫人(Gro Harlem Brundtland)為主席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在給聯合國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中提出了「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設想:
「(原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 。(可持續發展指既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影響後代人的發展能力。)」
1992年6月3日至4日,「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183個國家的代表團和聯合國及其下屬機構70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出席了會議,其中,102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親自與會。這次會議中1987年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得到了與會國的普遍贊同。會議通過了《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rio declaration)又稱《地球憲章》(earth charter),這是一個有關環境與發展方面國家和國際行動的指導性文件。全文綱領27條確定了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第一次在承認發展中國家擁有發展權力的同時,制定了環境與發展相結合的方針。然而,條款中「到2000年,生物農葯用量要佔農葯的60% 」這一號召,因為生物農葯性價比的問題,至今仍是一紙空文。
這次會議還通過了為各國領導人提供下一世紀在環境問題上戰略行動的文件《聯合國可持續發展二十一世紀議程》 、《關於森林問題的原則聲明》、《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與《生物多樣性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計劃將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穩定在不對氣候系統造成危害的水平。非政府環保組織通過了《消費和生活方式公約》,認為商品生產的日益增多,引起自然資源的迅速枯竭,造成生態體系的破壞、物種的滅絕、水質污染、大氣污染、垃圾堆積。因此,新的經濟模式應當是大力發展滿足居民基本需求的生產,禁止為少數人服務的奢侈品的生產,降低世界消費水平,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3.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事例說明了生態環境變化對文明響
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戰亂造成的生態環境的變化嗯對當時的文明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4. 生態學形成發展過程中各階段的主要特點及代表人物有哪些
生態學發展到今天,經歷了五個時期:
生態學的萌芽時期,即公元十六世紀以前。此階段還沒有生態學一詞,但生態學的知識早已被應用,可以說有了人類社會就有了粗淺的生態學。
生態學的建立時期,即十七世紀初到十九世紀末。這個時期的主要特點是:科學家分別從生物個體和群體兩個層次研究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代表人物有海克爾、R.BoyIe、利比希等等。
生態學的鞏固時期,即而是世紀初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這個時期,生態學的研究滲透到了生物學領域的各個學科,形成了植物生態學、動物生態學、生理生態學、生態遺傳學等等,出現了生態學發展的第一個高峰。
現代生態學時期,即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現在。主要特點是,生態系統生態學的研究成為主流;從描述性科學走向實驗、機理和定量研究;向宏觀和微觀兩極發展;應用生態學發展迅速,實踐應用性更強;人類生態學開始興起,生態學與社會科學交叉融合等等。代表人物有坦斯利、蘇卡切夫等。
5.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事例說明了生態變化對文明的間接影響
舉幾個例子吧:
有人研究過(對不起,我真的記不起來誰研究的,你可以去查查知網什麼的),北方少數民族的南下入侵時間跟北方氣候變化有很大聯系。具體的論證忘了,但是不難猜到,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不是胡說八道,必須要有各個歷史時期的大致氣候數據作支撐。那個研究似乎說,每當北方進入一個較長的低氣溫時期(可能是一兩百年),剛好北方少數民族就會進攻中原。為什麼呢?簡單說,因為北方持續變冷,(而古時候都是看天吃飯的),糧食肯定加劇緊張,沒資源只能去掠奪了。
你想想秦始皇當年為了建造阿房宮,砍了多少樹。這些樹會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答案是肯定的,而樹木驟減,局部生態肯定失衡,而中國作為典型農業國家,生態失衡導致的河流改道、水土流失、洪災泛濫等問題,直接影響糧食供應,會不會加大生存壓力,會不會導致社會矛盾?這很容易推的。
再接著上面那個話題,歷史上黃河的多次改道,應該說對國家局勢影響挺大的吧。這樣想:黃河決堤,必然要派人修,修的話要耗費人力物力,修的過程中有多少腐敗滋生?會引起多少社會矛盾?如果不派人修,可能直接導致某地區的動盪。
即使真正的儒士不信鬼神迷信之類的東西,但古人還是挺信天的。很明顯,每次旱澇災害出現的時候,皇帝如果不昏庸,就必須出來認錯,必須下詔宣布是自己的德行有問題,導致上天懲罰他。你說這些生態變化跟他德行有什麼聯系呢,現代人看肯定是瞎說,甚至可能皇帝本人也不怎麼信,但沒關系,老百姓信就可以,你得表明個態度,證明自己不是昏君,可能曾經是,然而現在改過自新了,請大家繼續各干各活別有事沒事就起義,然後大赦天下、減少徭役什麼的,接下來的日子政策應該顯得仁愛一點,寬厚待人什麼的。
以上的東西,我幾乎沒有指出是那個時期哪個具體歷史時間,但是你去看歷史資料,其實挺容易找對應的。還有就是,我不是學歷史的,而且記性不好。(狗頭)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這肯定不是嚴格的史論結合,請歷史學大佬見諒。
6. 進化生態學的發展歷史
之前生態學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科,但是直到20世紀60年代一些學者將生態學和進化生理學結合起來,從而進化生態學得以形成。
7. 人類生態學的發展史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人類生態學研究轉向以生態學為主的多學科的綜合研究,焦點是人與自然的關系.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通過第一個人類環境宣言,標志著人類生態學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大有前途的學科.
1982年通過的《內羅畢宣言》,使人類生態學進一步得到了世界科學界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從而極大地推動了它的發展.
1985年,國際人類生態學會成立,標志著人類生態學已成為生態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此後,國際人類生態學會每18個月召開一次世界性的學術年會,不斷推動人類生態學研究向縱深發展.
1999年5月,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召開了第十屆世界人類生態學學術大會,會上,中國科學院王如松研究員當選為國際人類生態學會副主席,這標志著中國的人類生態學研究在國際上居於較高地位.
8. 論述人與自然關系的歷史形態的演變
在原始社會人與自然文明交往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人對自然樸素的敬畏與順從;在游牧和農回耕社會主答要表現為人對於自然的有限開發及初步利用;在工業文明時期表現為人對於自然的無限開發和由之而產生的生態問題,進而引發人類對於自然可持續發展的呼喚。
9. 生態環境史從上下左右的歷史繼承了什麼
可以說,環境史是上下左右的歷史. 環境史引進生態系統范疇,將人類歷史視為一種生態系統演化過程,將全球、區域、國家、城市、 村莊等歷史研究單位視為類型不同、規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