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水庫生態流量

水庫生態流量

發布時間: 2021-02-08 02:55:15

水庫的建設會對下游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哪些影響

一、對氣候的影響:

修建大、中型水庫及灌溉工程後,原先的陸地回變成了水體或濕地,使局答部地表空氣變得較濕潤,會增加降雨量、導致氣溫發生變化,年平均氣溫略有升高。
二、對水文的影響:
水庫修建後改變了下遊河道的流量,存蓄了汛期洪水,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會使下遊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斷流,並引起周圍地下水位下降,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乾涸,入海口泥沙淤積,造成海水倒灌。
三、另外對水體、土壤、周邊漁業等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

❷ 怎麼理解河道天然同期多年平均流量

( 1 )農村水電站的最小生態流量應考慮生態、水生生物等用水需求,比較項目所在地天內然來水量,結合容當地氣候、水文等多方面因素確定;要符合當地水資源論證、環保評估及河道規劃等要求,並滿足經批準的建設項目、運行電站的水資源論證和環境影響評價的要求。
( 2 )農村水電站的最小生態流量由設計單位按以下方法計算確定:原則上按河道天然同期多年平均流量的10%~20%確定。具體採用不小於90%保證率最枯月平均流量和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的10%兩者之間的大值,確定農村水電站的最小生態泄(放)流量,但無敏感生態需水。取水壩(附屬水庫)或閘壩蓄水回水區可按最小水深控制;季節性河流或乾旱地區,要把保持該地區的生態環境現狀作為最低要求,並在保持現狀生態用水量的基礎上適當予以增加;水資源年內豐枯變化較大,且實測最小流量小於工程式控制制斷面多年平均流量10%的河流,經現場查勘和綜合分析,可以把工程式控制制斷面實測最小流量作為生態流量。

❸ 3千畝水庫水流量大怎麼養魚

水庫在放養經濟魚類之前,必須在水庫所有的進、出水口建好攔魚設施,並加強日常管理和保養維修,以防發生逃魚事故。水庫攔魚設施,主要有網攔魚設施,電攔魚設施和竹、木柵攔魚設施三種。網攔魚設施它具有攔魚效果好,設備簡單,成本低廉,安裝管理方便等優點而被廣泛使用。攔魚網的網長和網高均要比攔截處的實際寬度和深度分別增加10-15%,網目大小要因放養魚類大小而定,水平縮結系數一般取0.6-0.7,通常採用打樁式和拋錨式兩種方式安裝固定。電攔魚設施是根據魚感電後能迴避的原理設計的,當魚游向電柵,遇到一定強度的電場,即會受到電的刺激改變自己的游向,而起到攔魚作用。竹、木柵欄攔魚設施具有取材方便、建造簡便、成本低廉等優點,但經不起大流量洪水的沖擊、安全性能差,現在很少使用。
二、經濟魚類放養
1.放養種類的選定。我國大多數水庫中浮游生物數量多,因此,鰱鱅魚是主要的養殖對象,為了充分利用其它餌料資源,還可放養以食底棲動物為主的雜食性鯉、鯽和草食性的草魚、鯿魴等。
2.放養魚種的規格和質量。投放水庫中的魚種,如果規格小,入庫後常密集成團游泳,難以吃到餌料,覓食能力差,生長也緩慢,同時它們對外界環境變化適應力差,易被兇猛魚類捕食,使成活率低,回捕率不高,直接影響水庫的魚產力,反之,投放魚種的規格大些,上述情況將會明顯的改變,而且放養規格大的生長速度快,但另一方面魚種規格越大,所需生產成本越高,因此各地可根據自己的條件,水庫大小、兇猛魚類的危害程度,作適當規定。我國目前對魚種規格的要求一般是:鰱鱅11.5-13.2cm,草魚13.2-14.8cm,鯉、魴魚6.6-8.3cm。投放水庫的魚種要求規格整齊,游動活潑、體質健壯、無病無傷。
3.放養密度和搭配比例。大中型水庫因面積大、水深、庫容大、魚類的生態條件極為復雜而且又很難控制,主要依靠庫內天然餌料進行粗養,放養密度和搭配比例主要根據水庫的營養類型決定。富營養型水庫,每畝可放110-140尾,其中鰱魚佔35-40%,鱅魚佔50-55%,草、鯉、鯿等可佔5-15%;一般營養型水庫,每畝可放養80-110尾,其中鰱魚佔30-35%,鱅佔55-60%,草、鯉、鯿等可佔5-15%;貧營養型水庫,每畝可放50-80尾,其中鰱魚佔25-30%,鱅魚佔60-65%、草鯉、鯿等可佔5-15%。對小型水庫,因其面積小、養魚管理比較方便,水不深、有利於餌料生物的繁殖和魚類的生長,兇猛魚類數量少,易於清除,從事養魚生產可分為稀放粗養和密放精養兩種方式。稀放粗養方式一般每畝放養13-14cm的魚種80-100尾,其中鰱魚佔40%,鱅佔50%,草魚佔4%,鯉、編魚各佔3% 左右。

❹ 修建水壩對河流的流量有什麼影響

對河流流量沒有太大影響,只是對環境有影響,加劇溫室效應

因為水壩底部會產生大量甲烷

❺ 提問水利專業,水庫泄洪時,下遊河道的流速如何計算

1修建水利工程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分析1.1對氣候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地區性氣候狀況受大氣環流所控制,但修建大、中型水庫及灌溉工程後,原先的陸地變成了水體或濕地,使局部地表空氣變得較濕潤,對局部小氣候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降雨、氣溫、風和霧等氣象因子的影響[1]。1.1.1對降雨量的影響(1)降雨量有所增加:這是由於修建水庫形成了大面積蓄水,在陽光輻射下,蒸發量增加引起的。(2)降雨地區分布發生改變:水庫低溫效應的影響可使降雨分布發生改變,一般庫區蒸發量加大,空氣變得濕潤。實測資料表明,庫區和鄰近地區的降雨量有所減少,而一定距離的外圍區降雨則有所增加,一般來說,地勢高的迎風面降雨增加,而背風面降雨則減少。(3)降雨時間的分布發生改變:對於南方大型水庫,夏季水面溫度低於氣溫,氣層穩定,大氣對流減弱,降雨量減少;但冬季水面較暖,大氣對流作用增強,降雨量增加。1.1.2對氣溫的影響水庫建成後,庫區的下墊面由陸面變為水面,與空氣間的能量交換方式和強度均發生變化,從而導致氣溫發生變化,年平均氣溫略有升高。1.2對水文的影響水庫修建後改變了下遊河道的流量過程,從而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水庫不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還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會使下遊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斷流,並引起周圍地下水位下降,從而帶來一系列的環境生態問題: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斷絕水的來源而乾涸;下游地區的地下水位下降;入海口因河水流量減少引起河口淤積,造成海水倒灌;因河流流量減少,使得河流自凈能力降低;以發電為主的水庫,多在電力系統中擔任峰荷,下泄流量的日變化幅度較大,致使下遊河道水位變化較大,對航運、灌溉引水位和養魚等均有較大影響;當水庫下遊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斷流時,勢必造成水質的惡化。1.3泥沙淤積問題以三門峽水庫為例說明水庫淤積問題。水庫於1960年蓄水,一年半後,15億t泥沙全部淤在潼關—三門峽河段,潼關河床抬高4.5m。淤積帶延伸到上游的渭河口,形成攔門沙,兩岸地下水位也隨之抬高,從而造成兩岸農田次生鹽鹼化1.4對水體的影響河流中原本流動的水在水庫里停滯後便會發生一些變化。首先是對航運的影響,比如過船閘需要時間,從而對上、下行航速會帶來影響;水庫水溫有可能升高,水質可能變差,特別是水庫的溝汊中容易發生水污染,如水華現象的出現;水庫蓄水後,隨著水面的擴大,蒸發量的增加,水汽、水霧就會增多,等等。這些都是修壩後水體變化帶來的影響。水庫蓄水後,對水質可產生正負兩方面的影響。(1)有利影響:庫內大體積水體流速慢,滯留時間長,有利於懸浮物的沉降,可使水體的濁度、色度降低;庫內流速慢,藻類活動頻繁,呼吸作用產生的CO2與水中鈣、鎂離子結合產生CaCO3和MgCO3並沉澱下來,降低了水體硬度。(2)不利影響:庫內水流流速小,降低了水、氣界面交換的速率和污染物的遷移擴散能力,因此復氧能力減弱,使得水庫水體自凈能力比河流弱;庫內水流流速小,透明度增大,利於藻類光合作用,壩前儲存數月甚至幾年的水,因藻類大量生長而導致富營養化;被淹沒的植被和腐爛的有機物會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氣,並釋放沼氣和大量二氧化碳,同樣導致溫室效應;懸移質沉積於庫底,長期累積不易遷移,若含有有毒物質或難降解的重金屬,可形成次生污染源。參考資料:/1.html

❻ 修建水庫對區域環境的影響

修建水庫對局部環境有一定的影響,首先,它可以調節水庫周圍的大氣,,具有增濕的作用.夏天降溫、冬天增溫.。一般情況下,地區性氣候狀況受大氣環流所控制,但修建大、中型水庫及灌溉工程後,原先的陸地變成了水體或濕地,使局部地表空氣變得較濕潤,對局部小氣候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降雨、氣溫、風和霧等氣象因子的影響[ 1 ]。

1. 1. 1 對降雨量的影響

(1) 降雨量有所增加:這是由於修建水庫形成了大面積蓄水,在陽光輻射下,蒸發量增加引起的。

(2) 降雨地區分布發生改變:水庫低溫效應的影響可使降雨分布發生改變,一般庫區蒸發量加大,空氣變得濕潤。實測資料表明,庫區和鄰近地區的降雨量有所減少,而一定距離的外圍區降雨則有所增加,一般來說,地勢高的迎風面降雨增加,而背風面降雨則減少。

(3) 降雨時間的分布發生改變:對於南方大型水庫,夏季水面溫度低於氣溫,氣層穩定,大氣對流減弱,降雨量減少;但冬季水面較暖,大氣對流作用增強,降雨量增加。

1. 1. 2 對氣溫的影響

水庫建成後,庫區的下墊面由陸面變為水面,與空氣間的能量交換方式和強度均發生變化,從而導致氣溫發生變化,年平均氣溫略有升高。

1. 2 對水文的影響

水庫修建後改變了下遊河道的流量過程,從而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水庫不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還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會使下遊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斷流,並引起周圍地下水位下降,從而帶來一系列的環境生態問題: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斷絕水的來源而乾涸;下游地區的地下水位下降;入海口因河水流量減少引起河口淤積,造成海水倒灌;因河流流量減少,使得河流自凈能力降低;以發電為主的水庫,多在電力系統中擔任峰荷,下泄流量的日變化幅度較大,致使下遊河道水位變化較大,對航運、灌溉引水位和養魚等均有較大影響;當水庫下遊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斷流時,勢必造成水質的惡化。

1. 3 泥沙淤積問題

以三門峽水庫為例說明水庫淤積問題。水庫於1960 年蓄水,一年半後,15 億t 泥沙全部淤在潼關—三門峽河段,潼關河床抬高4. 5 m。淤積帶延伸到上游的渭河口,形成攔門沙,兩岸地下水位也隨之抬高,從而造成兩岸農田次生鹽鹼化

1. 4 對水體的影響

河流中原本流動的水在水庫里停滯後便會發生一些變化。首先是對航運的影響,比如過船閘需要時間,從而對上、下行航速會帶來影響;水庫水溫有可能升高,水質可能變差,特別是水庫的溝汊中容易發生水污染,如水華現象的出現;水庫蓄水後,隨著水面的擴大,蒸發量的增加,水汽、水霧就會增多,等等。這些都是修壩後水體變化帶來的影響。水庫蓄水後,對水質可產生正負兩方面的影響。

(1) 有利影響:庫內大體積水體流速慢,滯留時間長,有利於懸浮物的沉降,可使水體的濁度、色度降低;庫內流速慢,藻類活動頻繁,呼吸作用產生的CO2 與水中鈣、鎂離子結合產生CaCO3和MgCO3 並沉澱下來,降低了水體硬度。

(2) 不利影響:庫內水流流速小,降低了水、氣界面交換的速率和污染物的遷移擴散能力,因此復氧能力減弱,使得水庫水體自凈能力比河流弱;庫內水流流速小,透明度增大,利於藻類光合作用,壩前儲存數月甚至幾年的水,因藻類大量生長而導致富營養化;被淹沒的植被和腐爛的有機物會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氣,並釋放沼氣和大量二氧化碳,同樣導致溫室效應;懸移質沉積於庫底,長期累積不易遷移,若含有有毒物質或難降解的重金屬,可形成次生污染源。

❼ 三峽大壩最大泄洪流量是多少

長江三峽大壩是人類建築史上的另一個奇跡,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也是集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水利樞紐,對長江流域乃至全國都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長江三峽最大的泄洪量是10萬立方米/秒 ,建成以來在發電、防洪、航運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尤其在發電方面為長江中下游地區提供了充足的電力能源。

長江三峽自建成以來,在很多方面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首先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提供了充足的電力。三峽大壩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利用水力發電,長江三峽蘊藏的巨大水力資源讓三峽充分發揮了發電的功能;其次,防洪的作用。長江流域自古以來及時洪災頻發的地區,三峽大壩的建成可以有效地調節長江上游水量,大大的減少了洪水對中下游地區的威脅;最後,航運作用。在三峽大壩建成以後,長江流域水域航道變寬,水流變緩,萬噸級的商船都可以順利通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長江流域的航運能力。

三、航運。

長江三峽的地勢陡峭,河道狹窄,水流湍急,在三峽大壩建成之前是很難進行航運的,在三峽大壩建成之後,長江流域水流變緩,河道變寬,萬噸級船舶也可以順利通過,大大加強了長江三峽的航運能力。

你認為三峽大壩最大的弊端是什麼?

❽ 水庫對水生態環境方面有哪些職能

一、對氣候的影響:

修建大、中型水庫及灌溉工程後,原先的陸地變成了水內體或濕地,使局容部地表空氣變得較濕潤,會增加降雨量、導致氣溫發生變化,年平均氣溫略有升高。
二、對水文的影響:
水庫修建後改變了下遊河道的流量,存蓄了汛期洪水,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會使下遊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斷流,並引起周圍地下水位下降,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乾涸,入海口泥沙淤積,造成海水倒灌。
三、另外對水體、土壤、周邊漁業等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

❾ 水庫下泄生態流量應考慮的因素在哪個規范有

滾動軸承一般由外圈、內圈、滾動體和保持架四部分組成,嚴格的說是由外圈、內圈、滾動專體、保持架、密屬封、潤滑油 六大件組成。簡單來說,只要具備外圈、內圈、滾動體就可定義為滾動軸承。按滾動體的形狀,滾動軸承分為球軸承和滾子軸承兩大類。

❿ 請檢索並下載一篇關於「水庫周邊的河流生態流量」方面的專利審定授權說明書,並將其相關信息填在下表中。

呵呵 你真牛逼!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