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盈餘
1. 上海市人居綠地面積是多少城市綠化覆蓋率是多少城市生態盈餘是多少
11m2,8%,-9%
2.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促進從生態赤字轉向生態盈餘
21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國就確立了「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專的文明發展道屬路」的基本方向,率先制定了含有綠色發展指標的國家規劃,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行綠色發展戰略,開展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綠色投資,包括生態建設、環境治理、節能減排等方面的投資,佔GDP比重從2001年的1.70%上升至2010年的3.94%。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寫入大會報告和黨章之中,成為中國生態文明的宣言書。這勢必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綠色發展、低碳發展,促進從生態赤字轉向生態盈餘,開創一條綠色工業革命的新路,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如果我們不自救,沒有什麼可以拯救我們。但有一件事情可以利用,那就是科技進步。盡管人們常說「需要是發明之母」,無論已見證了多少發明的豐功偉績,我們仍不應該被科技決定論的錯誤解讀所誤導。我們可以從科技進步中希冀很多,但希望不能過分。在這方面做好自我剋制是最好的態度。
3. 關於生態需水量的定量理論<sup>[1]</sup>
由於在我國,特別是北方,生活、生產與生態(「三生」)的用水是共享的關系,「三生」之間自然存在著相互的矛盾與競爭。由於生活與生產過多地用水,普遍認為是擠佔了生態用水,致使生態系統退化,其結果表現為森林、草場與植被的嚴重退化,包括荒漠化與沙塵暴的漫延,使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生態服務的功能逐漸消失,實際是對生活與生產擠占生態用水的自然報復。當前的熱點與難點,從應用上主要是水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生態需水量的定量及其理論問題。
由於生態需水的研究方興未艾,目前尚無完善的理論方法,因此,不同的水文水資源和生態學者持有不同的觀點與理解,而有不同的要求與定義。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第一,從維護現有生態系統功能的角度,遏制其不再繼續退化的「最小生態需水量」。例如西北內陸區維持胡楊林生長,保持其地區的地下水埋深為6m所需保持給予的水量,從生態學的角度講是不可擠占的水量。又如華北的「明珠」——白洋淀,使其不致乾涸並保持水生生物生存而需從大清河下定義為最小生態需水量。顯然,不同生態系統的這一需水量是極不相同的,不可以一概全。在已經形成「三生」水矛盾競爭的我國北方地區,重視生態需水,不擠占生態用水,預留最小生態需水量,應成為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一條原則。最小生態需水雖是某種意義上的權宜之計,但其現實性與易操作性應為當務之急。
第二,適宜生態需水量是以生態系統的水、熱條件最佳匹配為標准。其定量是由能量(凈輻射Rn)換算的水分當量(通過除以蒸發潛熱L)與水分收入(P)相等為基礎。即其比值為1
水資源問題與區域研究
或者其比值趨近於1
水資源問題與區域研究
在這種條件下,生態系統處於穩定狀態。但是,Rn/P→1的條件下並不時時處處存在。當Rn/P≥1時,「三生」用水處於競爭狀態,生活與生產用水的發展使生態用水受到影響或被擠占;當Rn/P≤1時,水分有盈餘,生態用水常能滿足。盈餘過多時還會形成濕地生態系統(包括湖沼、河灘與三角洲)。
應當指出的是,上述的P不完全等於一個區域的降水收入,P的含義是一個區域中各種形式水的收入(包括地面與地下客水的匯集)。對於前述的Rn/P≫1或Rn/P≪1,計算其適宜生態需水可通過人工方法加大或減小水分收入:
水資源問題與區域研究
從水利措施上看,△P1稱為補水(如灌水、引水等);△P2稱為排水。△P1為適宜生態需水的需補水量;△P2為適宜生態需水的需排水量。
第三,區(流)域最大缺水量,或水文氣候學定義的區域水量盈虧,其中最大的缺水量包含著區域的生態缺水。這一定義是參照了前蘇聯國際水文10年國家委員會組織撰寫並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78年出版的巨著《世界水平衡和地球水資源》。水文氣候學定義的最大缺水量(D)的計算是
水資源問題與區域研究
式中:P為年平均降水量(mm);E0為蒸發能力或潛在蒸發量(mm)。上式又可寫為
水資源問題與區域研究
顯然,其中的E0/P是區(流)域的乾燥指數。考慮區域或流域水量平衡,則
水資源問題與區域研究
其中,R為年平均徑流;E為年平均實際蒸發;△W為流域土壤蓄水變數,對年平均而言,可近似認為△W≈0。顯然,結合流域水文的缺水量計算可寫為
水資源問題與區域研究
(6.3)式對西北內陸河出山口的徑流散失區具有特殊意義。因內陸河出山口以外的降水特別稀少,不敷蒸發的消耗能力,且山口以外的徑流難以產生,R值主要來自山口以上,如果R值一定,天然E0又難以控制,則實際蒸發量E具有生態意義。
若要實現最大缺水量D=0,則有
水資源問題與區域研究
顯然,在未開發的內陸河或無人類用水的情況下,R是全區(流)域的生態需水的主要來源,其生態需水量的不足(DE)為
水資源問題與區域研究
(6.5)式中的蒸發能力或潛在蒸發量與出山口的徑流量差值應是該區(流)域的天然最大生態需水量。
由於人類活動的進入,人工綠洲生態系統的建立,生活與生產用水的追加,通過截留R,造成DE在人類活動區增加,而在天然生態區的R減少,勢必使原來信賴R的天然生態系統失水或使E減少,因此,我們必須通過對原有天然生態系統的E值的計算確定各種生態類別的需水量。
由於內陸河區(流)域缺乏對蒸散(E)的觀測,因此,採用氣象方法得出潛在蒸發來分類估算,可用計算得到的E0折算生態區(Fi)的生態需水量(E)值。
水資源問題與區域研究
顯然,(6.6)式表示的是最大生態需水量,其中為保護生態類型(i)的規定面積,Fi實際是一個折算系數,顯然不同,生態需水量不同。
此外,在生態需水量的定量研究中,區分生態需水量、生態用水量與生態耗水量是很有必要的。生態需水量(Dd)是由生態系統對水的需求,加之其對水的利用與消耗,分為3種:即生態固有的需水量(Dd)、生態用水量是實際供給生態系統的水量(Ds)、生態耗水量(Dc)是De的消耗量。在目前的情況下,它們的關系應是:Dd>Ds≥De。
4. 2、根據生態盈餘與生態赤字是否可以得出導致當地可持續或不可持續的主導因素是什麼
根據生態盈餘與生態赤字是否可以得出導致當地可持續或不可持續的主導因素是(人口數量、人均消費量和該消費量的資源密集度)。供參考。
5.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進入什麼和環境污染治理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進入(生態盈餘增長期)和環境污染治理相持期,環境保護機遇和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
6. 請問有用過生態足跡法的嗎數據是在哪收集的呀
生態足跡的計算是基於兩個簡單的事實:1、我們可以保留大部分消費的資源以及大部分產生的廢棄物;2、這些資源以及廢棄物大部分都可以轉換成可提供這些功能的生物生產性土地。生態足跡的計算方式明確地指出某個國家或地區使用了多少自然資源,然而,這些足跡並不是一片連續的土地;由於國際貿易的關系,人們使用的土地與水域面積分散在全球各個角落,這些需要很多研究來決定其確定的位置。
1.1 生物生產面積類型及其均衡化處理
在生態足跡計算中,各種資源和能源消費項目被折算為耕地、草場、林地、建築用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海洋(水域)等6種生物生產面積類型。耕地是最有生產能力的土地類型,提供了人類所利用的大部分生物量。草場的生產能力比耕地要低得多。由於人類對森林資源的過度開發,全世界除了一些不能接近的熱帶叢林外,現有林地的生產能力大多較低。化石能源土地是人類應該留出用於吸收CO2的土地,但目前事實上人類並未留出這類土地,出於生態經濟研究的謹慎性考慮,在生態足跡的計算中,考慮了CO2吸收所需要的化石能源土地面積。由於人類定居在最肥沃的土壤上,因此建築用地面積的增加意味著生物生產量的損失。
由於這6類生物生產面積的生態生產力不同,要將這些具有不同生態生產力的生物生產面積轉化為具有相同生態生產力的面積,以匯總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需要對計算得到的各類生物生產面積乘以一個均衡因子,
即rk=dk/D(k=1,2,3,… 6)
式中rk為均衡因子,dk為全球第k類生物生產面積類型的平均生態生產力,D為全球所有各類生物生產面積類型的平均生態生產力。本文採用的均衡因子分別為:耕地、建築用地為2.8,森林、化石能源土地為1.1,草地為0.5,海洋為0.2。
1.2 人均生態足跡分量
Ai=(Pi+Ii-Ei)/(Yi · N)(i=1,2,3,… m)
式中Ai為第i種消費項目折算的人均生態足跡分量(hm2/人),Yi為生物生產土地生產第i種消費項目的年(世界)平均產量(kg/hm2),Pi為第i種消費項目的年生產量,Ii為第i種消費項目年進口量,Ei為第i種消費項目的年出口量,N為人口數,本文m=33。在計算煤、焦炭、燃料油、原油、汽油、柴油、熱力和電力等能源消費項目的生態足跡時,將這些能源消費轉化為化石能源土地面積,也就是以化石能源的消費速率來估計自然資產所需要的土地面積。
1.3 生態足跡
人均生態足跡(hm2/人):ef=∑rj/(Pi+Ii-Ei)/(Yi · N) (j=1,2,3,… 6;i=1,2,3,… m)
區域總人口的生態足跡(hm2/人):EF=N · (ef)
1.4 生態承載力
在生態承載力的計算中,由於不同國家或地區的資源稟賦不同,不僅單位面積耕地、草地、林地、建築用地、海洋(水域)等間的生態生產能力差異很大,而且單位面積同類生物生產面積類型的生態生產力也差異很大。因此,不同國家和地區同類生物生產面積類型的實際面積是不能進行直接對比的,需要對不同類型的面積進行標准化。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某類生物生產面積類型所代表的局地產量與世界平均產量的差異可用「產量因子」表示。某個國家或地區某類土地的產量因子是其平均生產力與世界同類土地的平均生產力的比率。同時出於謹慎性考慮,在生態承載力計算時應扣除12%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面積。
ec=aj×rj×yj(j=1,2,3,… 6)
式中 ec為人均生態承載力(hm2/人),aj為人均生物生產面積,rj為均衡因子,yi為產量因子。
1.5 生態赤字與生態盈餘
區域生態足跡如果超過了區域所能提供的生態承載力,就出現生態赤字;如果小於區域的生態承載力,則表現為生態盈餘。區域的生態赤字或生態盈餘,反映了區域人口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狀況。
7. 生態赤字是什麼
生態足跡分析的指標體系
在生態生產性土地的概念基礎上,生態足跡研究者建立了一系列指標來計量人地系統間 自然資本的供需情況和可持續程度。
1. 生態容量與生態承載力(ecological capacity)
傳統研究中所採用的生態承載力以人口計量為基礎,它反映在不損害區域生產力的前提下,一個區域有限的資源能供養的最大人口數。然而,在現實世界中,貿易、技術進步、地區之間迥異的消費模式等因素不斷地向這個基於人口的「生態承載力」指標功能發出挑戰。人們認識到人類對環境的影響不僅取決於人口本身的規模,而且也取決於人均對環境的影響規模,因此單從其中一個方面來衡量生態容量是不準確的。
Hardin在1991年進一步明確定義生態容量為在不損害有關生態系統的生產力和功能完整的前提下,可無限持續的最大資源利用和廢物產生率。生態足跡研究者接受了Hardin 的思想,並將一個地區所能提供給人類的生態生產性土地的面積總和定義為該地區的生態承載力,以表徵該地區生態容量。
2. 人類負荷(human load)與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
人類負荷指的就是人類對環境的影響規模,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它由人口自身規模和人均對環境的影響規模共同決定。生態足跡分析法用生態足跡來衡量人類負荷。它的設計思路是:人類要維持生存必須消費各種產品、資源和服務,人類的每一項最終消費的量都追溯到提供生產該消費所需的原始物質與能量的生態生產性土地的面積。所以,人類系統的所有消費理論上都可以折算成相應的生態生產性土地的面積。在一定技術條件下,要維持某一物質消費水平下的某一人口的持續生存必需的生態生產性土地的面積即為生態足跡,它既是既定技術條件和消費水平下特定人口對環境的影響規模,又代表既定技術條件和消費水平下特定 人口持續生存下去而對環境提出的需求。在前一種意義上,生態足跡衡量的是人口目前所佔用的生態容量;從後一種意義講,生態足跡衡量的是人口未來需要的生態容量。由於考慮了人均消費水平和技術水平,生態足跡涵蓋了人口規模與人均對環境的影響力。
3. 生態赤字/盈餘(ecological deficit/remainder)
一個地區的生態承載力小於生態足跡時,出現生態赤字,其大小等於生態承載力減去生態足 跡的差數;生態承載力大於生態足跡時,則產生生態盈餘,其大小等於生態承載力減去生態 足跡的余數。生態赤字表明該地區的人類負荷超過了其生態容量,要滿足其人口在現有生活 水平下的消費需求,該地區要麼從地區之外進口欠缺的資源以平衡生態足跡,要麼通過消耗 自然資本來彌補收入供給流量的不足。這兩種情況都說明地區發展模式處於相對不可持續狀態,其不可持續的程度用生態赤字來衡量。相反,生態盈餘表明該地區的生態容量足以支持 其人類負荷,地區內自然資本的收入流大於人口消費的需求流,地區自然資本總量有可能得 到增加,地區的生態容量有望擴大,該地區消費模式具相對可持續性,可持續程度用生態盈餘來衡量。
4. 全球赤字/盈餘(global deficit/remainder)
假定地球上人人具有同等的利用資源的權利,那麼各地區可利用的生態容量就可以定義為其 人口與全球生態標桿的乘積。因此,如果一個地區人均生態足跡高於全球生態標桿,即該地區對環境的影響規模超過其按照公平原則所分攤的可利用的生態容量,因而產生赤字。這種赤字稱為該地區的全球生態赤字。相反,如果人均生態足跡低於全球生態標桿,即該地區對環境的影響規模低於其按照公平原則所分攤的可利用的生態容量,因而產生盈餘。這種盈餘稱為全球盈餘。全球赤字用於測度地區發展不可持續程度,全球盈餘用來衡量可持續程度。
8. 生態足跡方法
生態足跡方法作為度量人類活動對環境影響的評價工具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應用[36]。生態足跡理論認為,人類生存與發展需要消耗一定數量的自然資源和排放相應數量的廢棄物,而提供這些自然資源並消納相應廢棄物則需要一定面積的土地予以支持;在給定人口和經濟條件下,經濟發展所消耗的自然資源和排放的廢棄物越多,所需要的土地面積則越大,經濟發展對環境壓力也就越大。生態學家將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形象地以「生態足跡」來表示。換言之,生態足跡是支持一個地區的人口所需的生產性土地及水域和吸納其所產生的廢棄物所需要的土地面積之總和,簡稱生物生產性土地。一個地區所能提供的最大生物生產性土地面積,為該地區的生態承載力。如果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生態足跡超過了其生態承載力,就出現生態赤字;如果小於其生態承載力,則表現為生態盈餘。區域的生態赤字或生態盈餘,反映了該區域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
1992年,加拿大生態學家Rees提出了「生態足跡」的思想,認為區域生態足跡是為生產特定區域人口消費所需的資源和同化這些人口消費所產生的廢物,需要生態系統提供的生產性土地面積和水體面積[37]。1996年,Wackernagel和Rees出版了專著《生態足跡:減少人類對地球的影響》,系統提出了生態足跡理論及其計算方法[38]。Wackernagel等於1997年提出了國家與全球尺度的生態足跡評價框架,並對52個國家生態足跡進行了計算[39]。此後,生態足跡方法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得到研究與應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WF)自2000年起每兩年公布一次世界各國的生態足跡。愛爾蘭、澳大利亞、菲律賓、韓國等國開展了長時間序列的生態足跡核算與分析。1999年生態足跡的概念被引入我國,隨後有關生態足跡的研究在國內迅速展開。在WWF的支持下,有關研究部門自2008年起每兩年發布一次《中國生態足跡報告》。近年來,我國越來越多的區域、城市開展了生態足跡實證研究,推動和豐富了生態足跡在我國的應用和發展[40]。
由於生態足跡方法具有的概念清楚、計算方法簡便、涵蓋信息量大、所需數據易於獲得等優點,該方法應用領域廣泛,主要包括國家和地區的可持續性發展評估、城市建設過程中建築用地規劃、景區的旅遊生態足跡、能源生態足跡、地區的生態適度人口、水資源生態足跡以及國家的大型工程建設評估等。但是,一些研究者認為生態足跡方法存在著難以解決的問題:例如生態足跡方法是一種靜態分析方法,只能對區域的發展現狀進行評估;實際中土地功能具有多重性質,而生態足跡方法對土地的功能進行了簡化,造成了計算誤差等。這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態足跡方法在政策規劃等方面的應用。
9. 什麼是生態赤字
所謂生態環境承載能力,是指生態系統的自我維持、自我調節能力,資源與環境子系統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維育的社會經濟活動強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數量。生態環境承載能力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理論之一,它的核心是根據自然資源與環境的實際承載能力,確定人口與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從而更好地解決資源、環境、人口與發展問題,實現環境與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以及人與自然協調、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的內涵包括: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大小,生態系統的彈性大小,以及生態系統可維育的社會經濟規模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數量。其中,資源承載能力是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的基礎條件。因為吃、穿、用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條件,人類以及各種動物的生存發展都要依賴於各種自然資源。此外,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必然引起環境的變化,人類在消耗資源的同時也必定會排出大量廢物,這些都必須維持在環境的自凈容量允許范圍內,所以,環境承載力是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的約束條件。眾所周知,可持續發展必須實現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之間的相互協調。但協調並不等於持續,例如:即使經濟發展速度與資源消耗速度是相一致或相協調,也不能說這種發展是可持續的,因為資源的數量必定是有限的,而不是無限的。所以,可持續發展除要求保持經濟、資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外,還必須以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
什麼是生態赤子,超出資源承載能力和零件,借外後代發展機會自然資本綜合,就是生態赤子。生態赤子可以表達為損失的成本和借入的成本創造出來的財富,這個財富本身是要歸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