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縣漢山水庫規劃
Ⅰ 方城縣國土資源局
方城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南陽盆地東北隅。處於中原文化和荊楚文化的交接地帶,迄今已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方城」之名,因春秋時期的楚長城而得名。地理坐標為北緯33°04′~33°37′,東經112°38′~113°24′。北依魯山,南連社旗,東靠舞陽、舞鋼,西鄰南召,東北、西南分別與葉縣、泌陽、宛城區接壤。地處北亞熱帶與南溫暖帶、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南陽盆地與黃淮平原、伏牛山脈與桐柏山脈、華北地台與秦嶺地槽五條分界線上,東北部是全國九大隘口之一的方城埡口,素有「五界一口」之稱。總面積2543.2平方公里,轄9鄉、7鎮、567個行政村,總人口103萬人,縣城人口10萬人,是傳統的農業大縣、全國對外開放縣。交通便利,豫01線穿境而過,許平南高速公路貫穿全境。
李俊 局長
靳松強 黨委書記
邵道真 黨委委員、副局長(女)
馬慶祥 黨委副書記
馬俊中 黨委委員、副局長
高燕副 局長(女)
何順景 黨委委員、紀檢書記(女)
霍海濤 黨委委員、副主任科員
馬群忠 主任科員
陳健副 主任科員、地產交易所所長
李業斐 副主任科員、建設用地股股長
李俊簡介:李俊,男,漢族,1969年3月出生,本科學歷,1997年12月入黨。1990年9月參加工作,歷任南陽市地礦局科員,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市國土資源局人事科科長;2010年11月至今,任方城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靳松強簡介:男,漢族,1959年9月23日出生,大專學歷,中共黨員。1975年參加工作,歷任方城縣外貿局辦公室主任,趙河鎮副鎮長,縣外貿局副局長,方城縣供銷社副主任,趙河鎮副書記、鎮長、黨委書記;2007年8月~2010年11月,任方城縣國土資源局黨委書記、局長;2010年11月至今,任南陽市國土資源局耕保科科長、方城縣國土資源局黨委書記。
【機構設置】方城縣國土資源局內設辦公室(信訪室)、人事股(紀檢監察室)、財務股、建設用地股、法制股、地籍股、礦產勘查儲量股、規劃股8個股(室);下屬土地收購儲備中心、土地收益租金徵收辦公室、土地監察大隊、礦產執法監察隊、地產交易所、土地測繪隊,以及縣城規劃控制區、博望、獨樹、趙河、廣陽、拐河、小史店、二郎廟、古庄店、四里店、清河、柳河、券橋、楊集、楊樓、袁店的國土資源所,共計22個事業單位。縣局位於縣城人民路227號。全系統核定編制173人,其中,行政編制15人,事業編制158人;現在職人員465人,超編292人。
【土地資源】方城縣土地總面積254318.46公頃,山、崗、平各佔1/3。其中,耕地127789.91公頃,園地1582.01公頃,林地58560.96公頃,草地14857.27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20963.71公頃,交通運輸用地6683.61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4624.7公頃,其他土地9256.4公頃。
【耕地保護】嚴格建立並認真落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在政府考核體系中單列耕地保護目標,2010年年初,縣、鄉政府之間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明確鄉鎮政府主要負責人為耕地保護工作第一責任人。將耕地保護和責任目標進行量化考核,成立全縣耕地管理責任考核領導小組,負責對年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進行督導考核,實行耕保工作一票否決。同時,積極構建土地執法聯動機制,進一步明確相關部門在耕地保護方面的責任和義務,逐步建立起耕地保護責任社會化體系。全縣耕地保護面積穩定在109506.97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穩定在98064.85公頃,基本農田保護率達89.6%。
【土地整理】趙河鎮土地整理項目,總投資2477.3萬元,建設規模1660.57公頃,新增耕地60.86公頃。項目按規劃設計要求全面竣工,並順利通過市級驗收。
【占補平衡】2010年,全縣無新增建設用地項目佔用基本農田。建設項目用地佔用耕地94.8944公頃,補充耕地94.894公頃,連續12年實現全縣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實施的方城縣柳河鄉、四里店鄉、清河鄉的補充耕地項目,總投資656.1萬元,建設規模156.5公頃,新增耕地131.57公頃,項目順利通過上級驗收。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方城縣、鄉兩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成果通過省、市人民政府批准,規劃成果建庫前的准備工作已完成。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嚴格落實上級分配的各項指標。
【國土資源規劃管理】土地方面,強化土地利用項目的規劃審查,加強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管理,確保規劃、計劃的嚴肅性;嚴把建設項目用地預審關。從是否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是否符合相關行業用地定額標准、是否落實占補平衡措施等方面進行審查。2010年,對中電投南陽方城風電場二期、1000KV南陽開關站擴建、S103線方城城區段公路改建、方城七頂山風電場一期和二期建設項目進行用地預審,並把預審材料上報國土資源部及省國土資源廳。全年無違法違規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無超計劃批地用地。
礦產方面,充分發揮第一輪《方城縣礦產資源規劃》的引導作用,嚴格執行規劃分區管理制度,在重點、鼓勵、限制及禁止4類開采區內實行不同的管理政策。在重點開采區內,實行資質與技術水平準入控制,嚴格限制低水平企業進入重點開采區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在鼓勵開采區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資,加快礦業發展,提高市場急需礦產品的生產能力。在限制開采區內,對延續、變更、新設采礦權嚴格按規劃審查,進行專門的規劃論證。禁止開采區內不設置新的采礦權,采礦權到期的不予延續,自行退出。
【土地利用】2010年,對已批土地實施核查,開展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專項清理工作。對批而未供土地加大督辦力度,並納入2011年供地計劃;對供而未用土地下發責令限期開工建設通知書,並征繳建設用地閑置費。嚴格按照國家產業政策供應土地,無違反產業政策和供地政策的供地。全年供應新增建設用地17宗、63.1285公頃,其中,劃撥用地6宗、10.9339公頃;出讓用地11宗、52.1946公頃;完成保障性住房供地3.1322公頃;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含批而未供)63.1285公頃。當年供地率達87%;頒發各類用地建設用地批准書221份;簽訂宗地出讓、劃撥補辦、轉讓等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356份。
【地產市場建設】深化國土資源使用制度改革,規范「招拍掛」出讓程序,完善土地交易各項規章制度,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2010年,成功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9宗,總面積639.95畝,成交價款2.19億元,總成交價款創歷史新高;二級市場成功交易29宗,面積207.96畝,總交易額622.94萬元。
【節約集約用地】嚴格執行國家定額標准和相關指標限制標准,加強用地預審,禁止超計劃、超規模用地。建立用地單位土地使用檔案,嚴格執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劃撥決定書相關規定,把好項目投資強度和產出率兩個關口,對違反合同約定用地標準的,項目竣工驗收時不予出具建設項目土地使用情況竣工驗收意見書,從根本上遏制粗放用地、資源浪費現象。以「兩園一區」為重點,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間,大力建設標准廠房,完成標准廠房供地7.1346公頃,建成標准廠房供中小企業租用,實現產業和用地雙集聚。
【建設用地管理】全年累計上報各類建設用地9個批次,總面積127.2157公頃(耕地94.8944公頃)。其中,城市建設用地4個批次,面積49.4943公頃;鄉鎮建設用地2個批次,面積27.9267公頃;村鎮建設用地3個批次,面積49.7947公頃。南陽1000KV開關站、風力發電站、廣宇太陽能、多晶硅等一大批重點項目用地得到保證。報方城縣縣政府審批農村宅基地252戶,面積4.1155公頃;補辦農宅佔耕177戶,面積2.0483公頃,服務新農村建設持續有力。
【服務重點項目建設】對擴內需、保增長項目,上級確定的重大項目和民生項目,採取指標傾斜、專人負責、跟蹤服務等措施,及時供地,確保建設項目不受用地問題影響,順利落地。全力做好1000KV南陽開關站二期工程、方城風電場二期、南水北調、燕山水庫、220KV方城變電站等國家、省、市重點建設項目的土地徵用、補償安置和用地報批工作。
【地籍管理】按照《土地登記辦法》的有關規定,進一步規范土地登記辦理工作程序,嚴格執行土地登記「五不準」規定,認真審查土地登記發證資料,每宗土地登記都要經過初審、復審和終審3個環節,確保登記程序合法、實體合法、發證准確無誤。2010年,提供土地登記檔案資料公開查詢581宗(次),辦理土地登記643宗。其中,發放國有土地使用權證594本,發放集體土地使用權證4本,發放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45本。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完成2009年第一批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建設。拆舊區總規模21.94公頃,新增耕地19.529公頃,2010年5月28日,項目順利通過市局驗收。建新區徵收土地19.0334公頃,當年供地7.7307公頃。
【第二次土地調查】按時完成全縣第二次土地調查各項工作任務。2010年11月,方城縣農村土地調查和城區城鎮地籍調查順利通過河南省第二次土地調查辦公室的預檢,是全市第一個通過省二調辦預檢的縣。方城縣被南陽市推薦為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先進單位,為全市2個推薦名額之一。
【測繪管理】強化測繪監管職能,規范測繪市場秩序。對進入方城縣域內的測繪作業單位的資質、測繪人員及測繪作業區域累計登記備案25起、120餘人次,全縣查處不規范用圖15起;強化測繪服務功能,完成153宗地的地籍測繪、測量。
【礦產資源】方城縣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現已發現30餘種礦產,分布在四里店、拐河、楊集、獨樹、小史店、古庄店、清河、袁店、柳河9個鄉(鎮)。能源礦產有煤、鈾;金屬礦產有鐵、鈦、釩、鉛、鋅、鉬、金、銀、銅、鈮、鉭;非金屬礦產有白雲岩、螢石、硅石、含鉀岩石、磷、重晶石、石墨、滑石、灰岩、大理岩、透閃石、透輝石、鉀長石、水晶、硯石、蛭石。探明儲量的有10種,其中,有特大型金紅石礦床,預測總資源量5726萬噸;白雲岩、滑石、螢石均為全國大型礦床之一,且滑石葯用價值較高;方城特產的黃石硯始創於漢,興於唐、宋,鼎於當代,為全國五大名硯之一。
【礦產資源管理】強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年度檢查。采礦權年檢中,縣級應檢礦山93個,實檢礦山84個,年檢率90%,實地檢查率100%。年檢合格83個,合格率99%。年檢發現越界采礦2起,全部依法進行糾正。探礦權年檢,全縣檢查42個探礦權項目,查處違規勘查項目7個;強化日常監管。對全縣所有持證礦山開展兩次集中排查,並對發現的1起越界采礦行為進行處罰。對全縣81個持證礦山進行儲量動態監測,動態檢測率達100%;實行螢石礦開采總量控制,對全縣6.5萬噸螢石礦總量指標進行分解,逐礦落實開采指標,並對礦山企業開采控制指標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圓滿完成控制目標任務;實行采礦權有計劃投放。科學編制重點礦產資源年度出讓計劃,報市政府審批後,組織掛牌出讓。
【礦產資源整合】認真開展礦產資源整合調查摸底工作,制定《方城縣礦產資源整合實施方案》,明確螢石、硅石、石灰岩、花崗岩為整合礦種,確定實施整合礦區的有12個,其中,螢石9個、石灰岩1個、花崗岩1個、硅石1個。涉及整合礦山57個,全縣減少礦山目標數為45個。
【第二輪礦產資源規劃編制】第二輪《方城縣礦產資源規劃》由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一地質勘查院編制完成。2010年11月12日,《方城縣礦產資源規劃》通過市局初審。
【環境治理和地質災害防治】申報的獨樹鎮汪廟滑石礦區環境恢復治理項目獲省級批准,總投資410萬元,治理面積75公頃。成功避讓山體滑坡2起,其中,2010年8月24日,四里店鄉干溝村常家莊發生的山體滑坡倒塌房屋6戶32間;2010年9月3日,廣陽鎮高溝村石坪組發生山體滑坡,損毀鄉道30餘米,1戶居民房成為險房。
【執法監察】建立完善縣、鄉、村、組四級國土資源執法動巡網路,充分發揮土地、礦產協管員的作用,進一步擴大監管的覆蓋面;嚴格國土資源日常監管,落實動態巡查責任,加大巡查頻率,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及時上報國土資源違法行為。全年共填寫日誌176份、台賬44份,做到動巡日誌、台賬、卷宗三對照;落實鄉鎮政府監管責任,發揮部門職能作為,嚴查違法行為。累計立案查處國土資源違法案件879宗,其中,土地違法案件832宗,面積1129.89畝,礦產違法案件47宗;發揮部門聯動機制,加大案件移送和查處力度。共申請法院強制執行121宗,移送公安部門3宗;以落實15號令和衛片執法檢查為契機,開展違法違規用地專項整治活動,集中整治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未批先建、亂佔耕地等違法違規用地行為,進一步規范用地秩序。整治活動共查處各類土地違法案件599宗,當年結案93宗,退還土地132畝,復耕28畝,6名涉案人員被移送司法機關追究法律責任。
【衛片執法檢查】認真做好2009年度衛片執法檢查工作。方城縣2009年度衛片監測圖斑共70個,74宗地,監測圖斑宗地總面積1147畝。經核查,共涉及全縣15個鄉(鎮),實際佔地面積1095.64畝。74宗地中,合法用地8宗,面積150.8畝;已批未供2宗,面積70.4畝;未報即用41宗,面積553.54畝;實地偽變化23宗,面積314.2畝。通過整改處理及補辦徵收(轉用)用地手續,全縣合法用地增至32宗,面積539.8畝;未報即用違法用地降至8宗,面積163.82畝,其中,佔用耕地26.65畝;實地偽變化用地增至34宗,面積392.02畝。全縣年度違法佔用耕地面積佔新增建設用地佔用耕地面積的比例降為5.19%。
【信訪工作】落實信訪工作「一把手」負責制和「五包一保」責任制,實行領導信訪接待日制和辦理信訪案件錯案追究制。構建三級信訪網路,暢通信訪渠道,規范信訪程序。探索建立信訪工作長效機制,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新途徑和新方法。全年接待來信來訪86批次、360人(次),辦理部、省廳、市局和縣大信訪交辦信訪案件68件,辦結率100%。辦理本級受理案件10件,均按期辦結,群眾滿意率達95%。
【基層國土所建設】以創建群眾滿意的基層國土所為目標,以開展「作風建設年」和「矛盾化解年」活動為抓手,積極開展各類惠民實踐活動,從及時兌付征地拆遷安置補償款項、調處國土資源權屬糾紛等方面入手,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進一步拉近黨群、干群關系;針對基層國土資源所長期擔負經濟上交任務,工作中存在重創收、輕監管,甚至以罰代法的突出問題,2010年10月,正式取消鄉所承擔的經濟創收任務,使之輕裝上陣,專心從事國土資源管理和服務工作。
【「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充分認識開展「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組建領導機構,研究制訂實施方案,提出具體工作要求,明確職責和任務分工,全面排查管理漏洞和易發生不廉潔及腐敗問題的部位和環節。同時,結合行風評議情況進行認真分析,深化和完善防控措施,全系統共排查出廉政風險點111個。製作廉政風險點及防控措施台賬,建立健全廉政「三卡」制度,運用正、反兩個方面的典型,教育廣大幹部職工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扎實推進「兩整治一改革」專項活動。
【創先爭優活動】堅持把創先爭優的理念與要求體現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努力創造一流業績。一是破解用地難題,當好保障發展的排頭兵。2010年在用地缺口較大的情況下,一方面,向內使勁,盤活存量;另一方面,超常規作業,爭取增減掛鉤和單獨選址用地指標,保證重點建設項目順利落地。二是開源、節流並舉,當好保護資源的好衛士。在層層簽訂耕保責任書、分解量化耕保目標的同時,切實加大土地執法檢查力度,對違法用地該拆除的堅決拆除復耕,保證全縣耕地總量寸土不失。三是高度關注民生,當好維護權益的貼心人。在征地過程中,嚴格依據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及時足額兌現補償。在被征地農民安置方面,除實行貨幣安置外,採用留地安置、就業安置和納入社保等多種途徑、辦法予以安置,有力地保障了被征地農民的長遠生計。
【建議和提案辦理】辦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南陽市委員會提案1件,方城縣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建議、議案5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方城縣委員會提案5件,縣人大跟蹤督辦重點建議1件,共計12件。所有建議和提案均按時完成辦理任務,代表滿意率達100%。
【獲得榮譽】方城縣被南陽市人民政府評為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優秀單位。方城縣國土資源局被南陽市國土資源局評為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完成責任目標優秀單位、政風行風建設先進單位等,被方城縣縣委、縣政府評為目標管理工作先進單位、信訪工作先進單位、網民留言辦理工作先進單位等十多項榮譽。
(郭曉峰 劉振林)
Ⅱ 方城檯球桌
你好,方城應該不會有賣檯球桌的地方,一般省會城市賣檯球桌的比較多,所以你要開檯球廳的話,可以到鄭州看看,鄭州有個賣紳士檯球桌的地方,名氣好,知名度高!河南很多檯球廳用的就是他們的,全稱是「鄭州紳士檯球桌」,你上網搜一下就能找得到。
方城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部,隸屬於南陽市,據南陽盆地東北出境之要沖,始於夏代、為禹貢豫州之域,春秋為楚地。總面積2542平方公里,轄16個鄉(鎮),2008年年末人口102.8萬人。[1]
方城縣轄區內四季分明,雨量適中,是傳統的農業縣,為河南省開發較早的農業縣份之一。
方
博望
博望(3張)
城,春秋楚地,秦於此置陽城縣,漢改稱堵陽縣。
北魏始縣方城縣,後廢置無常,至宋復置。
金於此置裕州,領方城、舞陽、葉三縣。
明廢方城人州。明清均屬南陽府。
民國2年(1913)裕州廢,復置方城縣。[2]
2行政區劃
2000年,方城縣轄7個鎮、9個
方城縣地圖
方城縣地圖
鄉。
2005年,方城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獨樹鄉,並入獨樹鎮;撤銷博望鄉,並入博望鎮。截至2005年12月31日,方城縣轄7個鎮、9個鄉:城關鎮、博望鎮、獨樹鎮、拐河鎮、趙河鎮、廣陽鎮、小史店鎮;券橋鄉、二朗廟鄉、古庄店鄉、柳河鄉、楊樓鄉、楊集鄉、四里店鄉、袁店回族鄉、清河鄉。
2011年,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方城縣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撤銷方城縣城關鎮,設立鳳瑞、釋之兩個街道辦事處。截至2011年底,方城縣轄6個鎮、9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2個辦事處:風瑞辦事處、釋之辦事處、獨樹鎮、博望鎮、拐河鎮、小史店鎮、趙河鎮、廣陽鎮、券橋鄉、楊集鄉、二郎廟鄉、古庄店鄉、楊樓鄉、清河鄉、柳河鎮、四里店鄉、袁店回族鄉。縣人民政府駐風瑞辦事處。
方城處於北亞熱帶與南暖溫帶、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南陽盆地與黃淮海平原、伏牛山脈與桐柏山脈和華北地台與秦嶺地槽的五個自然分界線上。年均氣溫14.4℃,年均日照2092小時,年均降水量為803.9毫米,無霜期220天。
地勢
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海拔760.3米,最低海拔108米,淺山區、崗丘區、平原區各佔三分之一。[4]
4礦產資源
方城
魅力方城
魅力方城(8張)
縣發現礦種有29個,探明儲量的10種。主要礦種有金、銀、鉛、鋅、鋁、鈦等金屬礦藏和螢石、滑石、鉀長石、白雲岩、硅石、大理石、花崗石、石灰石、重晶石等非金屬礦藏。其中,方城處於新近發現的中國最大的世界級特大型金紅石礦床主地段,境內金紅石礦帶長30公里,總面積約60平方公里。預測遠景風化殼型金紅石資源量達1239萬噸,原生礦資源量達4487萬噸,總資源量達5726萬噸,相當於500個大型金紅石礦床的規模。另外,白雲岩儲量3億噸,滑石儲量8000萬噸,螢石1000儲量萬噸,這些均為中國大型礦床之一。[5]
5人口民族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數據,方城縣總人口886230人,其中:城關鎮67988人、獨樹鎮67487人、小史店鎮62902人、趙河鎮82224人、博望鎮86962人、廣陽鎮64554人、拐河鎮38366人、券橋鄉51565人、楊集鄉49529人、二郎廟鄉40962人、古庄店鄉58339人、楊樓鄉60314人、清河鄉55559人、柳河鄉38860人、四里店鄉46459人、袁店鄉14160人。
2011年,方城縣共23萬余戶,100餘萬人。方城縣有漢、回、滿、白、壯、蒙古、納西、藏、苗、彝、侗、僳僳、維吾爾等13個民族,漢族約佔98.3%,少數民族約佔1.7%。少數民族中,回族人口約佔98.9%。[4]
6經濟概述
2013年,方城縣生產總值完成145.6億元,增長11%,增速居南陽市第2位。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4億元,增長22.7%,總量和增速均居南陽市前三位,稅收比重達到81.3%;公共財政支出達到32.08億元,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2.2億元,增長22.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9585元和7903元,增長12.3%和12%。[6]
第一產業
2013年,方城縣糧食總產首次突破12億斤,實
方城縣農業
方城縣農業
現「十連增」。投資1.6億元,建成高標准糧田14萬畝,連續8年獲得市「興水杯」。完成12個貧困村整村推進任務,實現脫貧1.6萬人,解決農村飲水安全6萬人。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264家,達到774家,居南陽市之首。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12家,培育農業產業化集群4個。方城縣家庭農場達到53家,流轉土地近16萬畝,帶動了煙葉、黃金梨、金木瓜、裕丹參、小辣椒、精細蔬菜、畜禽養殖等特色農業規模化、基地化,建成無公害農產品基地52萬畝,成為國家綠色農業示範縣。[6]
第二產業
2013年,方城縣新入駐企業16家、達到89家,實現主
方城風力發電場
方城風力發電場
營業務收入61億元,稅收1.6億元。方城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4.7億元,增長18.4%,增速居南陽市第一。全年續建和新開工項目21個,總投資72.1億元。投資2.35億元的天銳機電、投資4.5億元的宛北水泥二期、投資1.3億元的裕眾服飾項目建成投產。[6]
2013年,方城縣總面積7.9平方公里的超硬材料產業園規劃獲得批准,將成為方城第二個產業集聚區。圍繞超硬材料配套設備,積極發展上游產業,壓機鉸鏈梁、導電圈等項目建成投產,硬質合金頂錘、芯柱等項目落戶產業集聚區。中南鑽石公司成功上市,成為南陽市第6家上市企業,實現縣上市企業零的突破,產能達到60億克拉,年產值20億元,利稅5.5億元,國內市場份額達到45%以上。預計全年合同利用境外資金533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700萬美元,實現進出口3400萬美元。[6]
第三產業
2013年,方城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3億元,增長13.3%,居南陽市第三位。金融機構存款余額119.3億元,增長15.8%,貸款余額61.5億元,增長41.7%,增量增速分別居南陽市第二位和第三位。高效經濟生態示範縣啟動建設。[6]
7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08年,方城縣普通中學46所,比1978年減少了近90%,在校學生達46162人,比1978年減少16.6%,而1949年方城縣只有初級中學1所,在校學生220人;普通小學423所,比1978年增加了56.7%,比1949年的111所增加312所,在校學生達85172人,比1978年減少26.2%,比1949年的11000人增長6.7倍;中小學專任教師7690人,比1978年增長了2.0%,其中小學教師4493人,比1949年的299人增長14倍。截止2008年底,全縣共有幼兒園25所,在園幼兒達16691人,而1958年縣創辦第一個幼兒園—縣直機關幼兒園,教師3人,入園兒童41人。[1]
文化廣播
2008年,方城縣有文化站16個,遍及各鄉鎮;文化藝術團體91個,民間自發組織的歌、舞、書、畫、棋、器樂培訓及表演不斷涌現。2008年方城縣電視覆蓋率達96%,電視普及率達95%以上,農村有線電視用戶達1.2萬戶。[1]
衛生事業
改革開放以來,方城縣醫療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投資2500萬元的民營醫院主體工程已竣工,16所鄉鎮衛生院改造工程全部完成,村級示範性衛生服務站全面覆蓋,新農合參合率保持在90%以上,截止2008年,方城縣563個行政村已全部建成了標准化村級衛生所,其中完成高標准衛生所292家,各項指標均走在河南省先進行列,改變了城鄉衛生落後狀況,提高了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為全縣新農村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2008年,方城縣新農合實際發生門診35.3萬人(次),報銷費用825.92萬元,其中在村衛生所就診33.3萬人(次),補助費用747.83萬元,分別較2007年上升271%和260%。2008年底,全縣有衛生醫療機構23個,比1978年增加兩個;平均每千人口有醫院床位1.3張和醫生1.9人,分別比1978年增長0.7張和1.2人。[1]
8風景名勝
方城
方城觀光旅遊風景
方城觀光旅遊風景(20張)
有可供觀賞的風景名勝80多處。距今七千多年的獨樹大張庄新石器時代遺址,是中國最早的長城——楚長城遺址、西漢廷尉張釋之祠、東漢——漢光武帝——劉秀飲馬的扳倒井遺址和湖陽公主修行的煉真宮遺址、北魏雕鑿的佛溝摩崖造像、唐代四大名剎之一的普嚴寺、宋襄漢漕渠遺址、紅二十五軍血戰獨樹鎮紀念碑、空軍戰斗英雄杜鳳瑞紀念館等景觀;有號稱北武當的黃石山、「中華第一石川」七十二潭以及七峰山、大乘山、三賢山、望花亭水庫等自然景觀。其中,大張庄、平高台古文化遺址、楚長城、文廟、博望故城、佛溝摩崖造像和紅二十五軍獨樹鎮紀念碑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9名優特產
文房瑰寶中國五大名硯之一
方城黃石硯
方城黃石硯
的黃石硯,始創於漢代,盛於宋代,古代大書法家米芾、黃庭堅,當代大書法家啟功等曾揮毫潑墨,予以高度贊譽。1993年,方城黃石硯榮獲國際中國書畫博覽會金獎;1994年參加中國名硯展覽,榮獲石質、工藝雙項金獎;1995年被國家輕工部列為名牌產品,並列為國家級禮品饋贈國際友人。方城已開發近百種新型產品,年產精品硯台5萬方,產品遠銷國內26個省市和日本、美國、香港、台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方城羊肉燴面,方城人民把燴面當做主食,縣城內就有數百家燴面館。
博望鍋盔質脆肉厚,香甜宜口。博望鍋盔技法被當地農民掌握,流傳。
10歷史名人
張釋之:生卒年不詳,漢族
張廷尉
張廷尉[7]
,字季。(在縣城老城區西關釋之路北側有張釋之祠,縣城北1.5公里胡崗村有墓地)。[8]
張騫:(約公元前164~前114年),漢族,字子文(後年封侯於方城博望)。
杜鳳瑞:(1933~1958年),方城縣楊樓人,空軍戰斗英雄。(在城東新區的甘江河畔,許南公路北側有杜風瑞烈士紀念館[9])。
陳勝:(?-前208),字涉。(方城是陳勝故里)。
栗在山:(1916—2006),1933年參加革命,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Ⅲ 方城漢山水庫淹沒范圍在哪
當大壩建成下閘蓄水後,河道水位會迅速抬高,在靠近大壩處的水位會達到設計版蓄水位,遠離大壩的權回水將以千分之幾或萬分之幾的比降雍高(通常指山區、山谷形河道),這樣就會造成大壩上游因水庫回水所出現的土地、耕地淹沒,其淹沒面積稱為淹沒區。淹沒的面積與大壩的設計高程以及庫容量等有關。 例如:三峽大壩的回水淹沒區一直可以延伸到重慶朝天門碼頭。
Ⅳ 方城縣歷史地震事件
方城縣
編輯
聲明
本詞條已參考行政區域類詞條編輯指南進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議或想參與整理,歡迎您與網路地理組一起交流。
方城縣是河南省南陽市下轄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南陽盆地東北出境之要沖,南依南陽市區,北鄰平頂山市,被稱為南陽的北大門。
方城古稱裕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始於夏代、為禹貢豫州之域,春秋為楚地,是中國絲綢之路發源地之一。現存中華曾氏祖根地:古繒國遺址、天下第一古長城:楚長城;三國時期古戰場:博望故城;東漢湖陽公主修真之所:煉真宮、佛溝摩崖石刻等文化遺址。是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法聖漢廷尉張釋之、西漢著名外交家、絲綢之路開拓者博望侯張騫等歷史文化名人故里。
方城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歷史悠久,山川秀麗,位於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東部,旅遊資源豐富,風景名勝有80多處。擁有國家4A級景區:方城七十二潭、七峰山生態旅遊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望花湖風景區;河南省森林公園:大乘山森林公園以及被譽為「北武當山「的黃石山風景區」等眾多景點。
方城縣是全國商品糧油生產基地縣、全國農業綜合開發示範縣、河南省對外開放重點縣、並連續三年榮獲「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擁有優良的投資環境。形成了以新能源產業、裝備製造、超硬材料、農副產品深加工為主的四大主導產業。
2015年方城縣被河南省政府納入:河南省「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規劃重點發展城市。以推動文化產業、新能源產業、中醫葯產業、商貿物流產業、高效生態農業的創新發展,創建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縣。[1]
中文名稱
方城縣
外文名稱
Fangcheng County
別 名
裕州
行政區類別
縣級
所屬地區
河南南陽
下轄地區
博望鎮等16個鄉(鎮)
政府駐地
鳳瑞辦事處鳳瑞路
電話區號
(+86)0377
郵政區碼
473200
地理位置
河南省西南部
面 積
2542平方公里
人 口
102.8萬(2014年)
方 言
中原官話-南陽方言
氣候條件
亞熱帶向溫帶過渡
著名景點
張騫廣場、張釋之祠、杜鳳瑞紀念館、煉真宮、七十二潭景區等
機 場
南陽姜營機場
火車站
南陽站、方城高鐵站(在建)
車牌代碼
豫R
GDP
145.6億元(2014年)
城市名片
中國古絲綢之路源頭
行政代碼
411322
目錄
1 歷史沿革
2 行政區劃
3 地理環境
▪ 位置
▪ 氣候
▪ 地勢
4 資源狀況
▪ 礦產
▪ 電力
▪ 水資源
5 人口民族
6 經濟
▪ 概述
▪ 第一產業
▪ 第二產業
▪ 第三產業
7 社會事業
▪ 教育
▪ 文化
▪ 交通
▪ 衛生
8 風景名勝
9 名優特產
10 歷史名人
11 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編輯
方城,春秋楚地,秦於此置陽城縣,漢改稱堵陽縣。
方城縣城
北魏始縣方城縣,後廢置無常,至宋復置。
金於此置裕州,領方城、舞陽、葉三縣。
明廢方城人州。明清均屬南陽府。
民國2年(1913)裕州廢,復置方城縣。[2]
行政區劃
編輯
2000年,方城縣轄7個鎮、9個鄉。
2005年,方城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獨樹鄉,並入獨樹鎮;撤銷博望鄉,並入博望鎮。截至2005年12月31日,方城縣轄7個鎮、9個鄉:城關鎮、博望鎮、獨樹鎮、拐河鎮、趙河鎮、廣陽鎮、小史店鎮;券橋鄉、二朗廟鄉、古庄店鄉、柳河鄉、楊樓鄉、楊集鄉、四里店鄉、袁店回族鄉、清河鄉。
2011年,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方城縣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撤銷方城縣城關鎮,設立鳳瑞、釋之兩個街道辦事處。截至2011年底,方城縣轄6個鎮、9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2個辦事處:風瑞辦事處、釋之辦事處、獨樹鎮、博望鎮、拐河鎮、小史店鎮、趙河鎮、廣陽鎮、券橋鄉、楊集鄉、二郎廟鄉、古庄店鄉、楊樓鄉、清河鄉、柳河鎮、四里店鄉、袁店回族鄉。縣人民政府駐風瑞辦事處。[3]
張騫廣場
地理環境
編輯
位置
方城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南陽盆地東北隅,伏牛山東麓,唐白河上游。東鄰舞鋼、泌陽縣,南接社旗縣、宛城區,西連南召縣,北依魯山縣、葉縣,是南陽市的北大門。縣域東西長72公里,南北寬61公里,總面積2542平方公里。[4]
<span class="BMap_Marker BMap_noprint" unselectable="on" "="" title="" style="position: absolute; padding: 0px; margin: 0px; border: 0px; cursor: pointer; width: 19px; height: 25px; left: 379px; top: 88px; z-index: -6652530; background: url(http://api0.map.bdimg.com/images/blank.gif);">
© 2016 Bai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地圖
氣候
方城處於北亞熱帶與南暖溫帶、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南陽盆地與黃淮海平原、伏牛山脈與桐柏山脈和華北地台與秦嶺地槽的五個自然分界線上。年均氣溫14.4℃,年均日照2092小時,年均降水量為803.9毫米,無霜期220天。
方城縣城
地勢
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海拔760.3米,最低海拔108米,淺山區、崗丘區、平原區各佔三分之一。[4]
資源狀況
編輯
礦產
方城縣發現礦種有29個,探明儲量的10種。主要礦種有金、銀、鉛、鋅、鋁、鈦等金屬礦藏和螢石、滑石、鉀長石、白雲岩、硅石、大理石、花崗石、石灰石、重晶石等非金屬礦藏。其中,方城處於新近發現的中國最大的世界級特大型金紅石礦床主地段,境內金紅石礦帶長30公里,總面積約60平方公里。預測遠景風化殼型金紅石資源量達1239萬噸,原生礦資源量達4487萬噸,總資源量達5726萬噸,相當於500個大型金紅石礦床的規模。另外,白雲岩儲量3億噸,滑石儲量8000萬噸,螢石1000儲量萬噸,這些均為中國大型礦床之一。[5]
電力
這里北臨平頂山煤海,西靠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鴨河口火電廠,處於華中電網中部;中國第一條1000千伏特坑壓開關站建成投用;風力發電風機高聳,蔚為壯觀;西氣東輸工程貫穿全境。
方城風力發電場
水資源
方城水資源豐富。全縣擁有河流70餘條,水資源總量11.9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1190立方米,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穿境而過。
人口民族
編輯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數據,方城縣總人口886230人,其中:城關鎮67988人、獨樹鎮67487人、小史店鎮62902人、趙河鎮82224人、博望鎮86962人、廣陽鎮64554人、拐河鎮38366人、券橋鄉51565人、楊集鄉49529人、二郎廟鄉40962人、古庄店鄉58339人、楊樓鄉60314人、清河鄉55559人、柳河鄉38860人、四里店鄉46459人、袁店鄉14160人。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七十二潭景區
2011年,方城縣共23萬余戶,100餘萬人。方城縣有漢、回、滿、白、壯、蒙古、納西、藏、苗、彝、侗、傈僳、維吾爾等13個民族,漢族約佔98.3%,少數民族約佔1.7%。少數民族中,回族人口約佔98.9%。[4]
經濟
編輯
概述
2013年,方城縣生產總值完成145.6億元,增長11%,增速居南陽市第2位。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4億元,增長22.7%,總量和增速均居南陽市前三位,稅收比重達到81.3%;公共財政支出達到32.08億元,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2.2億元,增長22.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9585元和7903元,增長12.3%和12%。[6]
第一產業
2013年,方城縣糧食總產首次突破12億斤,實現「十連增」。投資1.6億元,建成高標准糧田14萬畝,連續8年獲得市「興水杯」。完成12個貧困村整村推進任務,實現脫貧1.6萬人,解決農村飲水安全6萬人。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264家,達到774家,居南陽市之首。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12家,培育農業產業化集群4個。方城縣家庭農場達到53家,流轉土地近16萬畝,帶動了煙葉、黃金梨、金木瓜、裕丹參、小辣椒、精細蔬菜、畜禽養殖等特色農業規模化、基地化,建成無公害農產品基地52萬畝,成為國家綠色農業示範縣。[6]
中國木瓜之鄉——方城縣
第二產業
2013年,方城縣新入駐企業16家、達到89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1億元,稅收1.6億元。方城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4.7億元,增長18.4%,增速居南陽市第一。全年續建和新開工項目21個,總投資72.1億元。投資2.35億元的天銳機電、投資4.5億元的宛北水泥二期、投資1.3億元的裕眾服飾項目建成投產。[6]
2013年,方城縣總面積7.9平方公里的超硬材料產業園規劃獲得批准,將成為方城第二個產業集聚區。圍繞超硬材料配套設備,積極發展上游產業,壓機鉸鏈梁、導電圈等項目建成投產,硬質合金頂錘、芯柱等項目落戶產業集聚區。中南鑽石公司成功上市,成為南陽市第6家上市企業,實現縣上市企業零的突破,產能達到60億克拉,年產值20億元,利稅5.5億元,國內市場份額達到45%以上。預計全年合同利用境外資金533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700萬美元,實現進出口3400萬美元。[6]
第三產業
2013年,方城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3億元,增長13.3%,居南陽市第三位。金融機構存款余額119.3億元,增長15.8%,貸款余額61.5億元,增長41.7%,增量增速分別居南陽市第二位和第三位。高效經濟生態示範縣啟動建設。[6]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方城七峰山景區
社會事業
編輯
教育
2008年,方城縣普通中學46所,比1978年減少了近90%,在校學生達46162人,比1978年減少16.6%,而1949年方城縣只有初級中學1所,在校學生220人;普通小學423所,比1978年增加了56.7%,比1949年的111所增加312所,在校學生達85172人,比1978年減少26.2%,比1949年的11000人增長6.7倍;中小學專任教師7690人,比1978年增長了2.0%,其中小學教師4493人,比1949年的299人增長14倍。截止2008年底,全縣共有幼兒園25所,在園幼兒達16691人,而1958年縣創辦第一個幼兒園—縣直機關幼兒園,教師3人,入園兒童41人。[7]
文化
2008年,方城縣有文化站16個,遍及各鄉鎮;文化藝術團體91個,民間自發組織的歌、舞、書、畫、棋、器樂培訓及表演不斷涌現。2008年方城縣電視覆蓋率達96%,電視普及率達95%以上,農村有線電視用戶達1.2萬戶。[7]
交通
焦枝鐵路、S103鄭新線公路、蘭南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方城縣城距南陽機場30分鍾車程,鄭渝高鐵客運專線通過方城全境設置方城站;縣內通訊設施日趨完備,與國內外溝通快速便捷。
鄭渝高鐵(在建)
衛生
改革開放以來,方城縣醫療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投資2500萬元的民營醫院主體工程已竣工,16所鄉鎮衛生院改造工程全部完成,村級示範性衛生服務站全面覆蓋,新農合參合率保持在90%以上,截止2008年,方城縣563個行政村已全部建成了標准化村級衛生所,其中完成高標准衛生所292家,各項指標均走在河南省先進行列,改變了城鄉衛生落後狀況,提高了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為全縣新農村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2008年,方城縣新農合實際發生門診35.3萬人(次),報銷費用825.92萬元,其中在村衛生所就診33.3萬人(次),補助費用747.83萬元,分別較2007年上升271%和260%。2008年底,全縣有衛生醫療機構23個,比1978年增加兩個;平均每千人口有醫院床位1.3張和醫生1.9人,分別比1978年增長0.7張和1.2人。[7]
三國時期古戰場——方城博望坡 (2張)
風景名勝
編輯
方城有可供觀賞的風景名勝80多處。距今七千多年的獨樹大張庄新石器時代遺址,是中國最早的長城——楚長城遺址、西漢廷尉張釋之祠、東漢——漢光武帝——劉秀飲馬的扳倒井遺址和湖陽公主修行的煉真宮遺址、北魏雕鑿的佛溝摩崖造像、唐代四大名剎之一的普嚴寺、宋襄漢漕渠遺址、紅二十五軍血戰獨樹鎮紀念碑、空軍戰斗英雄杜鳳瑞紀念館等景觀;有號稱北武當的黃石山、「中華第一石川」七十二潭以及七峰山、大乘山、三賢山、望花亭水庫等自然景觀。其中,大張庄、平高台古文化遺址、楚長城、文廟、博望故城、佛溝摩崖造像和紅二十五軍獨樹鎮紀念碑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
東漢湖陽公主修真之所——方城煉真宮(27張)
名優特產
編輯
文房瑰寶中國五大名硯之一的黃石硯,始創於漢代,盛於宋代,古代大書法家米芾、黃庭堅,當代大書法家啟功等曾揮毫潑墨,予以高度贊譽。1993年,方城黃石硯榮獲國際中國書畫博覽會金獎;1994年參加中國名硯展覽,榮獲石質、工藝雙項金獎;1995年被國家輕工部列為名牌產品,並列為國家級禮品饋贈國際友人。方城已開發近百種新型產品,年產精品硯台5萬方,產品遠銷國內26個省市和日本、美國、香港、台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方城燴面是一道漢族麵食小吃。在方城的歷史並不長,據方城做燴面最早的一批燴面師傅所說,方城燴面起源在八十年代初期,師承於鄭州燴面,但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聰明的燴面師傅們結合著方城的特色——回族較多,從而羊肉資源豐富,進而在鄭州燴面的基礎上摸索改進形成今天的豫南特色美食——方城燴面。
博望鍋盔是河南省傳統的漢族小吃。筋香柔韌,絲毫沒有夾生的感覺。它是用發酵面、乾麵反復盤揉,
河南傳統美味小吃——方城博望鍋盔
做成盾牌形狀上鍋炕,待兩面凝結後,把數個鍋盔疊立起來放在鍋內,不加水,用文火蒸烤至熟。烤好的鍋盔不焦不糊,具有生面的顏色、熟饃的味道。它重約2-2.5公斤,直徑1尺(33厘米)有餘。雖然厚達到2寸(0.6 厘米),用刀切開顏色好像生面一樣,但吃起來筋香柔韌,絲毫沒有夾生的感覺。博望鍋盔,系用白面烤制的一種特色食品。外形似鍋,又類頭盔,通體白色,如生面曬干一般,直徑一尺余,厚二寸,每個重達四斤,食之酥香爽口,耐嚼耐飢,且久放不壞。
歷史名人
編輯
張釋之:生卒年不詳,漢族,字季。(在縣城老城區西關釋之路北側有張釋之祠,縣城北1.5公里胡崗村有墓地)。[9]
張騫封侯之地——方城博望鎮
張騫:(約公元前164~前114年),漢族,字子文(後年封侯於方城博望)。
杜鳳瑞:(1933~1958年),方城縣楊樓人,空軍戰斗英雄。(在城東新區的甘江河畔,許南公路北側有杜風瑞烈士紀念館[10] )。
陳勝:(?-前208),字涉。(方城是陳勝故里)。
栗在山:(1916—2006),1933年參加革命,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望採納
Ⅳ 南陽市方城縣南水北調水淹地款一直未落實到農民手中該怎麼解決
南水北調工程規劃 planning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n China 從長江流域調出部分水量到淮河、海河、黃河以至西北內陸河流域解決北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所需補充水源的工程規劃。是中國人民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為人類造福的宏偉藍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與土地、礦產及氣候等其他自然資源的分布不相適應。長江流域以北地區自然資源豐富,耕地面積佔全國總耕地的63%,水資源僅佔全國的19%,其中黃河、淮河、海河及西北內陸河流域都是水資源短缺地區;南方水多,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的水資源量佔全國總量的81%。長江流域年水資源總量9600億m3,在充分考慮本流域用水量增長後,仍有相當數量的余水可供北調。這是中國南水北調工程規劃的基本依據。 沿革 20世紀50年代,黃河水利委員會和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開始在流域規劃中研究這項工程規劃。之後,各有關單位也做了大量的綜合考察、科學研究和一些調水線路規劃。至1962年已初步選擇了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主要調水線路。1973年由水利電力部重新組織研究工作,重點解決70年代以來日益嚴重的華北水資源危機,同時配合國土規劃開展南水北調的全面研究。1976年完成《南水北調近期工程規劃報告(初稿)》。此後又作了大量工作。目前,三項調水工程的規劃工作和南水北調總體規劃工作都已取得一定進展。 規劃概要 東線工程 從江蘇省揚州市附近的長江幹流北岸三江營引水,利用擴建的京杭運河(揚州至天津段)及與其平行的部分河道為總乾渠向北輸水,結合航道工程建13個抽水梯級,聯通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與東平湖,在山東省東阿縣的位山附近開鑿河底隧洞穿過黃河,再沿京杭運河北段到天津(圖1),主幹線長1150km,其中黃河以南及穿黃河工程段長690km。從長江到東平湖高差42m,13級水泵站揚程共約66m,從東平湖到天津可自流輸水。工程的遠景規模將達到抽引長江水1000m3/s以上,送水到天津200m3/s以上。第一期工程在江蘇省江水北調工程的基礎上,將抽引長江水的能力由400m3/s(見江都排灌站)擴大到600m3/s,同時擴大自流引長江水的能力,擴建輸水乾渠和增設抽水樞紐,送水到東平湖。第二期工程適當擴大調水規模並將輸水工程向北延伸到天津。以後再根據發展要求進一步擴大。這項工程主要為黃淮海平原東部地區補水,江蘇、安徽、山東、河北及天津等五省市的部分地區均可直接受益。工程全部完成後,除可為受益區城市和工礦區供水並發展、改善農田灌溉6000餘萬畝外,還將有擴大京杭運河通航能力,增加沿線低窪地區除澇能力和防治土壤鹽鹼化以及改善環境等綜合效益。東線工程可調水量豐富,可充分利用沿線的河道、湖泊和已建工程,輸水主幹渠和分乾渠需新開挖的長度只佔總長度的12%,且便於綜合利用和分期施工,但抽水耗能使調水成本增加。 中線工程 分為初期引漢、最終引漢和引江三個建設階段。引漢水源在漢江上的丹江口水利樞紐。該樞紐水庫集水面積95200km2,占漢江流域總面積60%,多年平均入庫水量有379億m3。樞紐第二期工程初步計劃壩頂高程為175m,正常蓄水位為170m,總庫容330億m3、電站裝機90萬kW。1974年水庫已按初期規模建到壩頂高程162m,總庫容208.9億m3。目前水庫任務除防洪外,主要是發電。初期引漢,計劃按丹江口水利樞紐現有調節能力,並將其任務改為以供水為主,年引水量估計可達100億m3。但需增建電站,彌補因引水而減少的水力發電效益,並在漢江中下游實施航道渠化工程;同時開挖江漢運河從長江幹流引水補給漢江下游,彌補因水庫下泄流量減少對漢江下游灌溉與航運的影響。引漢總乾渠從已建成的陶岔引水閘起,渠首引水能力500m3/s,基本上在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上開挖,跨越漢江的唐白河水系、淮河上游水系、黃河以及海河流域的漳衛河、子牙河、大清河與永定河等水系的169條大小河流(未包括集水面積小於10km2的小河),自流到北京市,全長1236km。最終引漢,按丹江口水利樞紐完成後的調節能力考慮,年最大引漢水量230億m3,總乾渠渠首引水能力擴大到1200m3/s,送水到北京120m3/s。此工程補水范圍主要是黃淮海平原西部,河南、河北及北京市的部分地區均可直接受益。兩期工程完成後
Ⅵ 為什麼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袁店鄉漢山水庫不開始建設
南陽市方城縣的漢山水庫,現在還在做前期的准備工作,建一座水庫不像農村蓋一間屋子,要做許多的前期准備工作,等到准備就緒資金到位就會開工。
請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