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壽險生態圈

壽險生態圈

發布時間: 2021-02-09 07:27:10

1. 大數據時代下,保險業迎來了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ITjob遠標教育
大數據的發展越來越迅速,滲透到各行各業, 保險業也不例外。大數據不僅為保險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視角,也為保險業提出了新的挑戰。
首先,我們來了解大數據給保險業帶去的機遇。
一、大數據給保險業帶來巨大商業價值
信息技術的進步在現代金融創新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而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大數據對金融業的影響將是全面和深刻的,金融業的經營理念、風險定價、產品設計、營銷策略、客戶服務、風險管控、組織構架乃至於金融監管,都必須適應大數據時代的要求。
但是,雖然這些年保險業在大數據戰略和網路經營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但是相對於銀行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在電子化、數據化、移動化、平台化方面還處於相對落後狀態。不僅大部分保險公司的內部數據沒有完成整合,甚至數據還處於信息孤島狀態,保險公司對內部數據價值認識也不完整,大部分內部數據的價值沒有被充分挖掘,大數據價值變現也缺少應用場景。
而現在我們已進入互聯網金融時代,所有商業思維正在轉向數據思維,保險業也應該利用大數據來分析客戶需求、開發產品、運營企業以及進行風險定價。
眾所周知,在沒有大數據之前,商業數據往往來源於一些被動的調查表格及滯後的統計數據。大數據時代出現之後,海量數據的採集和處理成為可能。大數據通過全局的數據了解事物背後的真相,相對於以過去的樣本代替全體的統計方法,其統計出來的結果更為精確,有利於保險公司精算師計算產品的收益率和產品定價。與此同時,利用大數據分析結果歸納和演繹出事物的發展規律,可以幫助人們進行科學決策,幫助保險業進行精準營銷。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按照客戶需要設計保險產品,依據客戶需要推薦保險產品,使更多的群眾享受到合理的金融服務。
另外,在新的競爭格局下,傳統金融企業必須充分運用大數據的理念和技術改造自身業務和管理流程,監管機構也必須深刻理解新的競爭格局對風險防範、消費者保護等方面的影響,並善於運用大數據來提升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保監會副主席王祖繼就表示,,大數據時代保險業主要面臨四個方面的機遇:一是拓寬行業發展空間。滿足客戶需求是金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大數據和互聯網的發展使保險業能夠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大數據技術可能突破現有可保風險與不可保風險的界限,使原來不能承保的風險變為可保風險,擴大保險業務經營范圍。大數據技術在營銷領域的應用將能更有效地發現客戶和客戶的潛在需求,進行精準營銷,特別是財產保險中標准化產品的營銷。大數據和互聯網的運用也有利於改善保險消費者的用戶體驗,提高消費者滿意度,改善行業形象。二是提高行業風險管理能力。大數據技術在風險管理領域的應用將支持保險業更精準地定價,提高承保風險識別能力和理賠反欺詐能力,提升保險業的風險管理能力和水平。以精算為例,大數據有利於擴大用於估算風險概率的數據樣本,從而提升精算的准確度,有利於收集更加多維全面的數據,從而形成更加科學的精算模型,也有利於把整體數據樣本進一步細分為子樣本,為精準定價提供精算基礎。三是提升行業差異化競爭能力。大數據通過對客戶消費行為模式的分析,提高客戶轉化率,開發出不同的產品,滿足不同客戶的市場需求,實現差異化競爭。四是提升保險業資金運用水平。大數據基於精確量化的承保損失分布,可以提高保險機構資產負債管理水平,可以在資本市場實施更精準的風險投資組合策略,提高保險業在資本市場的投資回報水平。
為了更好地駕馭大數據對保險行業的改良及改革,保險公司需要從數據獲取 、應用和組織三大方面構建包括開拓數據來源、建立許可與信任、構建商業應用場景、數據分析與建模、數據存儲與整合、組織建設、專注的數據人才、治理和文化在內的八項專業能力。
在被調研公司中,63%的保險公司已將大數據應用於欺詐檢測方面,47%的保險公司已在風險評估與定價方面展開實踐,對於大數據在交叉銷售、防止客戶流失方面的實踐分別都達到了32%,但在索賠預防和緩解方面,多數公司還處於觀望、摸索階段。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的研究表明,最重要的「改良效應」發生在風險評估與定價、交叉銷售、防止客戶流失、理賠欺詐檢測及理賠預防與緩解五大環節。大數據對保險行業不但有改良之功,還助力險企突破創新,對此,我們稱其為「改革」。目前,大數據作為「催化劑」在車聯網、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和平台生態圈構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車聯網應用受到了較多財產險企業的重視,在被調研的8家財產險公司中,有5家已開展車聯網實踐,佔比達63%;絕大部分險企對於大數據在平台生態圈、智能家居保險與監測服務、穿戴式設備健康服務等領域的嘗試尚未開始,僅16%的險企已開始實踐平台生態圈,8家財產險公司中僅有1家開展了智能家居領域的實踐,而穿戴式設備則尚未有險企予以應用,不過大多數險企都表示,計劃在3年內對這些新技術應用予以實踐。
有人說: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金融行業受到了來自互聯金融企業的強烈沖擊;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金融行業可以利用大數據實現涅盤重生 。現在金融業處在一個全球競爭的時代,發達國家金融業在規則制定、金融文化、技術能力、人才隊伍等方面占據著全面的優勢,大數據給我國金融業帶來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我們應該珍惜並利用好這個機會。

大數據對保險業有好處,那麼應該如果切入呢?
二、 大數據分析在保險業的四大切入點
大數據應用為當今瞬息萬變的保險業提供有效支持,也是促使保險公司提升自我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手段。數據結構分析及畫像經常會涉及眾多外部非結構化數據源,如社會媒體類,通過社會媒體大數據可有效幫助保險公司識別潛在保險危機行為用戶。
大數據分析在保險業的四大切入點綜合大數據分析各項優勢,可看出大數據分析在保險業中存在四大主要應用切入點,如在業務結構化、客戶視角營銷、核保管理以及危機管理上均可體現大數據應用的優勢性:
(一) 助力產業結構化
隨著保險業競爭越加激烈,保險公司若想脫穎而出,則需提供價格低於競爭對手的保險產品,以及更有效的經營模式,及一流的客戶服務來贏得客戶青睞。大數據在此能有效助力保險公司行業化能力提升,不僅體現在其經濟性上,還體現在其對保險公司將工作流程有效改進上。
(二) 客戶視角營銷
客戶更青睞於選擇價格透明的保險公司產品。保險公司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進行客戶需求變化預測,以此便可提前獲取改進客戶關系的最佳時機。通過保險公司利用大數據分析客戶需求,可有效的幫助呼叫中心進行客戶營銷,獲客將變得更加容易。
(三)核保管理
保險公司可使用大數據預測進行核保活動,以有力的減少不必要的虛假核保信息,主要手段可以是通過在已有的客戶數據前提下,再結合其它外部獲取數據源,對其進行必要性的甄別,以最終確定是否成功核保。基於社會媒體的大數據可對保險業務及時有效性的進行監督,同時為核保提供有效的保障。
(四)危機管理
保險公司可利用大數據分析進行保費條款業務設計,尤其在諸如融入歷史因素、政策變化因素、再保因素等的災難型險種業務中。保險公司可依據個人住址、消防中心距離等其它因素對災難保險業務的價位進行區分設計,更利於保險業務收入增長。同時,保險公司也可使用大數據為其現有保險業務模式進行升級,按需可隨時進行市場價格策略調整。
大數據可幫助保險公司改進需求規劃,促使需求改進及降低運作成本,同時有效支持保險業務規劃實施。動態化監測可有效防止無效性成本增加,以及幫助公司的市場決策制定。

通過上面的文字,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大數據給保險業帶來的好處,下面我們將講解具體的實施方法,分析保險業如何利用大數據健康發展。
保險行業如何利用大數據涅槃重生
三、 保險行業面臨的挑戰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金融行業受到了來自互聯金融企業的強烈沖擊,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金融行業可以利用大數據實現涅槃重生。中國保險行業的滲透率只有3%,大大低於西方發達國家10%左右的滲透率。保險行業分財險和壽險,面對個人的壽險和財險服務主要依靠電話進行銷售,電話銷售正在面臨巨大的挑戰,年輕的80後、90後不願接收來自保險公司的電話,保險行業電話銷售率正在逐年下降,已經影響了保險行業未來的發展。
曾在大型壽險公司有過數年產品研發設計經驗的專家丘斌斌斷言,互聯網保險一定會取代傳統的保險銷售模式 。現在各家互聯網保險產品之所以是小打小鬧,原因是傳統保險還能盈利。但將來未必如此,未來客戶都在互聯網和微信上,為了獲取客戶也必須走這條路。傳統保險從產品設計到代理人制度銷售模式,無法實現站在客戶角度銷售買險。保險公司九成以上保單的件均保費低於萬元,意味大家真正需要的還是保障,特別是價格低、標准化、保障大的產品。
2011年至2013年,國內經營互聯網保險的公司從28家上升到60家,年均增長達46%;規模保費從32億元增長到291億元,增幅總體達到810%;投保客戶數從816萬人增長到5437萬人,增幅達566%。盡管規模爆發式增長,但目前我國互聯網保險在整個保險市場中的佔比仍不到3%,與發達國家如美國30%的佔比相差還很遠。
監管機構對互聯網保險持開放態度,互聯網保險存在的巨大衍生市場空間,電商平台對此也越來越重視,如 最近拿下保險代理牌照的蘇寧,以及一直在航空旅意險細分領域悶聲發財的攜程、去哪兒等。某第三方平台公司2012年全年的互聯網保險傭金收入達900萬,毛利率6%,而2013年上半年的保險傭金收入就已經達到900萬,毛利率25%。
四、 保險行業大數據價值應用現狀
保險行業大數據戰略規劃剛剛起步,相對於銀行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在電子化、數據化、移動化、平台化方面還處於落後狀態。
大部分保險公司信息化工作沒有完成,客戶保單信息查詢和更改仍然是手工和自動化相結合。保險行業對大數據商業價值應用的敏感度不高,大多數保險公司並沒有將大數據列為保險公司基礎能力進行建設。很多保險公司還沒有建設移動App,即使有了移動App的保險公司,其移動App的功能只是集中在保單的簡單查詢,並沒有將移動App定位為客戶入口和主要渠道。保險行業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內部數據沒有完成整合,數據還處於信息孤島狀態,保險公司對內部數據價值認識不完整,大部分內部數據的價值沒有被充分挖掘,大數據價值變現缺少應用場景。
保險公司的大數據價值變現處於一個原始階段,需要進行數據基礎建設。保險公司大數據價值變現應該從整合內部數據開始,將具有價值的數據集中在大數據管理平台(DMP),為大數據價值變現提供平台支持。
保險行業的大數據價值變現應該從了解用戶入手,藉助於用戶賬號打通各類數據,建立適合於保險行業的標簽體系,利用已有數據標簽和外部數據標簽對用戶進行畫像。
保險公司完成用戶畫像之後,可以依據用戶特點和保險需求,通過數字廣告進行精準營銷,提高客戶滲透力、客戶轉化率和保險產品轉化率。保險行業應重視年輕人消費場景移動化的特點,積極建設移動App,將渠道發展戰略向移動端傾斜,將移動端定位為客戶導入的入口、保險產品展示和購買的平台。保險公司需要標准化保險產品,依據客戶需要設計出簡單標準的保險產品,減少客戶了解、購買保險產品所需的時間,讓保險產品象其他金融產品一樣,一目瞭然、購買簡單。
五、 保險行業大數據價值變現三部曲
(一) 整合內部數據,引入外部數據,為客戶進行畫像
保險行業內部擁有大量具有價值的數據,因此保險行業的大數據戰略應該從整合自身數據開始,挖掘已有數據,對用戶進行畫像。保險公司內部的數據包含客戶的個人屬性和金融信息,這些數據可用來標簽化,為用戶畫像提供支持。
保險公司擁有業務訂單數據、用戶屬性數據、用戶收入數據、客戶查詢數據、理財產品交易數據、用戶行為等數據,這些數據可以通過用戶賬號打通,建立用戶標簽。客戶的交易紀錄和個人基本信息將用於客戶分類,可以將用戶分為理財客戶,教育保險客戶,壽險客戶,意外險客戶,保障險客戶、車險客戶、少兒保險、女性保險客戶等。
保險公司數據集中在內部的數據,主要包含交易數據和訂單數據,由於不含有客戶外部行為數據,無法定義客戶的特點,例如客戶的旅遊愛好、教育需求、文化需求、位置軌跡、理財需求、游戲愛好、體育愛好等。這些信息都是描述用戶的基本信息,也是客戶畫像的基本標簽。
保險公司可以從外部購買這些數據,結合內部數據,保險公司可以掌握客戶多緯度信息,豐富用戶信息,形成360度用戶畫像。360度畫像有助於保險公司從不同角度來了解客戶,也有助於對客戶進行分類管理,依據客戶的特點進行精準營銷和設計產品。
保險公司需要建立大數據管理平台(DMP),集中保險公司內部的數據,依據商業分析對數據進行標簽化,將保險用戶賬號作為唯一標示符打通整體數據。保險公司還需要引入外部移動互聯網數據,借鑒客戶外部行為標簽數據,豐富保險客戶信息,形成360度用戶畫像。由於客戶行為的不確定性,用戶畫像信息需要及時更新,因此DMP中的標簽體系和數據,包括引入的外部數據都應該是動態的,及時進行更新,這樣才可以保證數據的時效性。
大數據管理平台(DMP)是保險行業大數據價值變現的基礎平台,大數據價值變現很多場景都可以利用DMP的數據進行挖掘,包含客戶用戶畫像、精準營銷、新客獲取、老客經營、用戶體驗提升、風險評估等。
(二) 打造移動APP互聯網保險平台,標准化保險產品
未來的社會消費主體是80後和90後,保險產品的主要客戶群也在轉向年輕人。保險公司必須了解這些年輕人的特點,才能夠設計出適合客戶需要的產品,更好地為客戶服務。
年輕人追求快捷舒適的消費方式,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後,大部分消費場景正在移動化,人們的衣食住行以及文化娛樂消費都可以通過移動App來解決。特別是年輕人,他們消費場景移動化趨勢更加明顯。
保險公司應該關注 消費場景移動化 的趨勢,將連接客戶的方式從電話和線下轉向移動互聯網,利用移動App同客戶進行連接。保險公司的客戶渠道也應該轉向移動互聯網,逐步降低電話銷售獲客比例,將獲客的主要資源向移動App。
電話銷售的一個弊端是信息提供不充分,當保險產品較為復雜時,電話銷售將會考驗銷售人員的表達能力,另外長時間的溝通對客戶體驗也是一個較大的挑戰。年輕人對時間較為敏感,很難耐心聽完復雜的產品介紹,保險公司在未來利用電話銷售來獲取客戶的難度將會越來越大。移動互聯網時代,電話銷售已經成為落後的銷售方式,不能適應年輕一代客戶的需要。
移動App可以提供豐富的產品信息,既可以提供簡明的產品介紹,又可以提供直觀的數據和圖表。移動App還可以通過炫酷視頻和圖片向客戶轉達更多的理念價值。這些豐富的信息不但能夠讓客戶在短時間內了解產品,還可以提高客戶體驗,提高客戶購買產品的可能性。利用移動 App進行產品推薦不但可以提高產品的轉化率,還可以降低營銷成本,提高客戶體驗。
保險公司另外的挑戰是保險產品不夠豐富,無法覆蓋客戶所有場景的保險需要;保險產品設計過於復雜,客戶購買時需要掌握的信息過多,影響客戶購買體驗。保險公司將產品展示平台轉向移動App後,必須對保險產品進行標准化,保險產品介紹一定要簡單明了,突出重點和客戶利益,並依據客戶各種場景需設計產品。簡單標準的保險產品迎合了年輕人的需要,有利於快速銷售、形成規模,有利於保險公司延續此保險產品的生命周期,降低產品開發成本。
未來保險產品需要同生活場景相結合,滿足客戶對各種保險產品的需要。例如在車險領域可以增加爆胎險、異物撞擊險、自然災害險、高溫險、低溫險等。在保障險領域可以增加更多的場景險,例如交通堵塞險、延誤險、高空墜物險、天氣突變險、暴雨險等。
(三) 利用大數據分析來改變保險行產品定價方式,以客戶為中心設計保險產品
互聯網金融時代,所有商業思維應該轉向數據思維,保險行業也應該利用大數據來分析客戶需求、開發產品、運營企業以及進行風險定價。
保險精算師設計保險產品時,主要依賴於理賠標的發生的概率,大部分數據來源於行業的歷史數據和統計數據,這些數據都不是實效數據,並且很多數據統計方式已經過時,小樣本數據同真時數據的方差正在變大。依靠誤差較大的數據無法設計出接近真實概率的產品,並會影響保險產品的定價方式。設計出來產品風險偏好不準,可能會導致保險產品收益過低,客戶不傾向於購買;也可能導致保險產品覆蓋不了風險,導致保險產品出現虧損。
過去保險產品在設計時並沒有從客戶角度出發,主要關注風險和收益,產品設計出來是否滿足客戶需要,保險公司其實根本就不知道。當保險產品推出後,其是否會被被客戶接受,很大程度取決於市場推廣力度和銷售人員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保險公司投入資金較大,產品風險很高。年輕的一代的正在走向分化,很難有一個產品滿足大部分客戶需要。在新的社會形態下,保險公司需要深入了解客戶特點,依據客戶的需要來設計保險產品,這樣才能保證保險產品的銷量,形成一定規模,覆蓋風險事件發生概率。
大數據分析技術、標簽數據、客戶行為數據、全局數據可以幫助保險企業改變保險產品的定價方式。基於大數據技術和全局數據的產品設計模型可以幫助保險公司設計出較高收益、較低風險概率的產品。客戶行為數據和標簽數據可以幫助保險公司了解客戶特點,設計出滿足客戶需要的保險產品。以數據分析和客戶需求為出發點的保險產品設計,將會在產品收益、客戶體驗、風險管理等方面取得領先。 國外一些領先的保險公司在設計保險產品時,已經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進行設計,並取得了較好的市場反饋,產品的盈利可觀。大數據將會幫助保險公司設計出風險分析充分、適應客戶需要的保險產品。
總結,大數據商業應用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趨勢,未來時代的特徵,任何行業都無法迴避。保險行業應該重視大數據技術和價值在本行業的應用,購買外部數據,利用DMP進行用戶畫像;標准化保險產品,利用移動App進行獲客、營銷、數據採集;藉助於大數據技術改變過保險產品定價方式,以客戶為中心來設計保險產品。

保險業可利用大數據涅槃重生。那麼,在大數據環境下,保險業也需要適應新保險消費特徵,迎接新的挑戰,不然,即使重生,也容易滅亡。
六、 大數據環境下的保險營銷需適應新保險消費特徵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改變了數據的採集、傳輸、存儲、處理方式,引起了生活方式和社會經濟的變革,也給保險業帶來了全面和深刻的影響。保險公司紛紛利用大數據來進行保險營銷、保險服務方面的嘗試和創新,但目前的保險大數據環境尚不成熟,現有的保險消費方式還處在由傳統到新型、由被動到主動的一個變化期,大數據環境下的保險營銷需要適應新的保險消費特徵。
(一) 保險消費選擇多樣化
傳統保險模式運作下,保險公司評估消費者的風險水平、消費能力、消費意願的能力不強,導致部分領域保險產品定價過高,部分領域成為剩餘市場。大數據環境下,保險業可以獲得全量、實時、潛在的數據來進行詳細分析,進行保險產品細分和個性化設計,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和成本管控可以更加精細化,這為保險產品創新帶來了廣闊空間,長期困擾保險業的產品和服務同質化問題有望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比如,保險公司根據消費者的網站登錄痕跡、朋友圈留言、貸款信用記錄等信息,發現不同消費群體保險需求和風險特質,為保險消費者提供諸如戶外騎行保險、醫療整形保險、變現借款保證保險等特色險種,保險消費選擇更加多樣。
(二) 保險消費流程簡單化
傳統保險經營過程中,保險公司與投保人信息不對稱的情況較為突出,保險公司通過要求投保人應當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投保時需要填寫內容繁多的投保單,出險後需要提出理賠申請和提供繁瑣的證明材料。在大數據環境下,風險特徵的描述數據極大豐富,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更加全面的風險信息,運用個人信息、交易記錄、氣象信息等社會數據來分析和掌握客戶情況,獲得與承保理賠相關的信息,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進一步減少投保人的告知責任,有效簡化承保理賠手續,保險消費流程變得更加簡單。
比如,保險公司根據掌握的網路交易數據,研究消費者網購習慣和退貨概率,為不同風險的消費者提供不同保費的退貨運費險,消費者只需一鍵購買;對於購買了航班延誤險的消費者,無需提供氣象證明,甚至不需提出理賠申請,保險公司就能夠根據氣象信息等大數據資源主動理賠。
(三) 保險消費理念前沿化
大數據環境下,傳統保險業在集合大數方面的優勢逐漸弱化,保險技術服務壁壘逐步瓦解。通過使用各種搜索引擎和比價平台,消費者消費洞察力不斷提高,保險消費理念也變得更加前沿。
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保險消費者脫離了傳統櫃台業務模式,開始使用各種自助終端購買保險業務。通過手機APP應用軟體就可以輕松完成保險產品的查詢和購買,甚至自助完成車險簡易案件的查勘工作。
另一方面,保險消費者出現偏好碎片化、謀求資金收益的消費傾向。在透明公開的渠道選擇保險產品時,消費者更加偏好設計簡單、投保便捷、費率較低的保險產品。保障項目經過分解、條款說明更加簡單、產品保費也大大降低的保險產品,更加適應消費者自行挑選的需要。此外,大數據環境下的保險消費者比較熟悉互聯網金融,容易在各類理財產品間進行比較,在購買網上銷售的投連、萬能型保險產品時更加註重資金收益。
(四) 保險消費體驗延伸化
傳統的保險服務集中於經濟賠償與給付,保險消費體驗也只局限於保險公司履行了賠付責任。 大數據環境下,保險公司與客戶的關系不再是一對一的交互溝通,逐漸形成多維網狀交互溝通模式,基於客戶數據的客戶關系管理變得尤為重要。
保險公司可以藉助大數據的積累,整合汽車修理、零配件供應、醫療健康服務等供應鏈,進一步延伸保險產業鏈邊界、維護客戶關系,在降低保險經營成本的同時,不斷優化保險消費體驗。目前,保險公司可以定期為消費者提供包括車輛風險檢查、保養維修、交易資訊、健康管理在內的各項服務,未來還有可能基於大數據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全面的風險管理創新服務。

保險業利用大數據來發展,換而言之,大數據也是為保險業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
七、 大數據為保險業提供另一種視角
在客戶需求的精確 鎖定方面
大數據給保險業帶來了很多便利。以前,對於客戶的分類局限於「客戶屬於哪一類」,而現在,則擴展到「客戶是哪一類」。
傳統的精算技術只在一定緯度量化風險,很難充分反映風險的復雜性。而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則前所未有的創造了風控每個投保標的的可能,從未有過如此多緯度、低成本的數據,如此系統、新鮮地提供給保險業。
什麼星座的人最喜歡買保險?哪個地區的人最喜歡給自己買保險?這些曾經看起來無關乎保費的問題,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也成為了險企定位客戶的另一種視角。在泰康人壽的保單中,最喜歡買保險的是天秤座,而最不喜歡買保險的是白羊座;最喜歡給自己買保險的是寧波人,而最不喜歡給自己買保險的則是陝西人。
「 上述結論沒有什麼道理,這是泰康人壽的數據分析出來的。以前,對於客戶的分類局限於『客戶屬於哪一類』,而現在,則擴展到『客戶是哪一類』 。」泰康人壽首席信息官 劉大為 在日前召開的「互聯網大數據與精算創新論壇」上,用幾個有趣的結論介紹了大數據時代保險業正在發生的變革。
(一)精準定位
我的客戶在這里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可以運用大數據分析法來整合分析金融保險需求的關聯度,在不同方向、專業形式的共同配合下,做好大數據的升級分析整合的系統工程,從客戶的角度,綜合統籌各種信息,捕捉各種需求,從而尋找潛在的客戶,並預測客戶的具體需求。」 中國保監會原副主席、中國精算師協會創始人 魏迎寧 在論壇上表示,從保險業來看,在客戶需求的精確鎖定方面,大數據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
在大數據背景下,除了對數據的縱向分析之外,可以從橫向來分析消費者的需求。客戶的具體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價值觀念,也會影響其對保險的態度,通過對網路消費的數額、職業、學歷等數據所進行的分析,也可以作為保險需求分析的重要部分。還可以通過搜集互聯網用戶的地域分布,搜索關鍵詞、購物習慣、流覽記錄和興趣愛好等一系列的數據,在保險產品消費中實現需求定向、偏好定向,真正做到精準化、個性化營銷。

2.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組織架構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組織架構:

中國人壽總部有:

董事會辦公室/投資者關系部、戰略規劃部/轉型辦公室、辦公室(黨委辦公室、黨委宣傳部、機關黨委)/扶貧辦公室、人力資源部(黨委組織部)。

營銷發展部、收展發展部、個險企劃部、個險運營部、培訓部、綜合金融部、團體業務部/戰略客戶部。

基金銷售管理部、健康保險事業部、投資管理中心、財務部、資產管理部、精算部、流程與運營部、核保核賠部、金融科技部、法律與合規部、風險管理部等在內的30個部門,約150個處室和6個團隊。

中國人壽總的組織架構調整方針是12個字:「強總部、精省域、優地市、活基層」,對於總部組織架構的調整安排,其提出強化前台、優化中台、精簡後台。

所謂前台指三大中心:大個險發展中心、多元發展中心、投資管理中心。

所謂大個險發展中心即將個險的1個部門(原為個險銷售部)擴展為6個部門,包含營銷(營銷發展部)、收展(收展發展部)、企劃(個險企劃部)、培訓(個險培訓部)、綜合金融(綜合金融部)、運營(個險運營部)。

多元發展中心則指將團險(團體業務部/戰略客戶部)、銀保(銀行保險部)、健康險(健康保險事業部)和基金銷售(基金銷售管理部)等部門形成與大個險協調發展的整體布局。

而投資管理中心則淡化行政色彩,實行市場化,設置了戰略資產配置團隊、戰術資產配置團隊、境外投資團隊、另類投資團隊、投資運營團隊、投資風險管理團隊六個團隊。

(2)壽險生態圈擴展閱讀:

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人壽實現保費收入3779.76億元,個險渠道實現保費2905.56億元,佔比76.87%。上半年中國人壽銷售渠道總人力190萬人,個險代理人157.3萬人,佔比82.7%。

半年報數據還顯示,個險渠道總保費為2905.56億元,其中新單保費為646.52億元(期繳新單保費645.29億元),續期保費2180.23億元。

在中國人壽個險、銀保和團險三大主要業務渠道方面,中國人壽這種加大個險的做法似乎是一種必然。

中國人壽綜合金融部也納入大個險板塊,服務大個險,新增了生態圈協同與推進、高端客戶多元化、一攬子金融產品打造與支持職能等。而原來客戶服務部客戶資源整合運用也遷出至大個險綜合金融板塊。

網路-中國人壽保險公司

3. 平安保險生態圈是一種新型商業模式

保險公司也要生存,必須是商業模式!

4. 大家保險集團主要經營什麼樣的保險

大家保險注冊資本203.6億元,是一家業務范圍覆蓋財產保險、人身保險、養老保險、資產管理等領域的綜合型保險集團。

5. 保險行業有哪些創新發展模式

從全球視野來看,目前成熟的保險體系中,保險市場越發達,保險中介的地位和作用越明顯,如今,中國保險業迅猛發展,保險中介在經歷了最初的混亂和強制管理後,如今也已經逐漸成熟,尤其這兩年,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成熟,也讓保險中介的作用更加重要,也因此,保險中介領域的創新發展模式這幾年也值得關注。
互聯網中介平台這幾年風生水起,有一度也為投資人看好,其中以微保、水滴保險為核心,不過,大多數互聯網保險中介平台目前還存在著問題,普遍沒有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同時因為線上保險平台存在一定的服務品質問題,這也成了當下很多人不看好純互聯網中介平台的原因。
線下門店式保險平台,以華泰為代表,這種模式在國外比較成熟,也是未來保險中介趨勢,但問題是這種模式對於人員專業度、服務品質也有一定的要求,可以說,線下門店式未來大有可為,不過當下進程相比互聯網平台要發展緩慢。
品牌門店式平台,以保險之家為代表,走社區化運營,看中品牌價值與服務專業、規范標准。品牌化趨勢可以說是更具有市場前瞻性和規模化優勢的模式,不過對於目前中國保險中介市場來說,大多數中介公司的意識還停留在銷售導向,所以目前品牌模式是剛剛起步,保險之家是品牌門店式的試水者,也一直在改變銷售導向的單一經營模式,未來發展如何,也同樣值得關注。

6. 華夏人壽「生態化」的企業願景指的是什麼

「生態化」就是指華夏人壽堅持「以保險產品為基礎,構建華夏保險生態圈,打造產業鏈產品輸出體系」,通過股權投資,戰略采購,產業扶貧等形式,持續加大對實體企業投資力度,致力於建立「大金融」、「大健康+大養老」、「大旅遊+大消費」三大生態系統,實現通過保險兌付整合生態圈產業、通過場景促成簽單、通過附加服務增加收入、通過導流客戶激活上下游產業鏈。

7. 改變保險業的十大科技

1、 異彩紛呈

保險公司組建專門組織架構,從項目組到專業科室、獨立部門,聯合部門建平台上產品;或者聯合淘寶等大平台,爆款迭出,第三方專業(中民、慧擇等)和兼業平台(攜程、中航協、移動等)業務穩步增長;監管態度明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在網上買保險……

2、亂象橫生

保險公司一窩蜂上網銷,不乏動機不純者:或因原模式滯漲的被迫選擇,或好高騖遠,或攀比心態,安心踏實求證、開放擁抱互聯網的少之又少。

因此無規劃、閉門造車者有之,圖快上官網商城者有之,創新乏力,多個險企IT部門找供應商要3個月上一個商城網站,多為模仿、少見創新。浮躁,拉著馬車上鐵軌,一跑就散架。

3、暗流涌動

以三馬眾安為首,傳言第二個互聯網險企將落地深圳,國壽、太平洋、新華、太平、安邦、陽光、生命、前海等已開辦或籌辦獨立電商公司,其他行業也紛紛試水借道電商涉足保險,去哪兒、可可西、蘇寧……

4、產品單薄

「低價值、低粘度、標准化」的車險、旅遊意外險、醫療險、理財險為主,少見長期、高額保險,復雜保險雖有,但交易全程並非在線完成。主要原因是業界尚無統一認識、沒有敢於突破性嘗試,客觀原因則是網路生態的基礎配套措施尚不夠完善。

網銷產品單一化、創新不足,是制約保險電商爆發式增長的最大瓶頸之一。

5、機會誘人

2011-2013年保險試水真正觸網,金融互聯網概念風起雲涌,大數據、雲、SNS、移動、支付、微信等鋪天蓋地,不停挑逗保險公司那顆沉靜的心,可穿戴和車載設備又催生了UBI的新機遇。

之前華泰、眾安、泰康、人保等產品創新的嘗試已初見端倪,高額、長期保險在線銷售將是新機會,自會眼花繚亂。

互聯網將如何改變保險行業

或許有人預見到了這一波互聯網的浪潮,卻看不清到底是如何改變的。

互聯網將提供大量的新生事物,沒有哪個行業主體能全部覆蓋、包攬所有的事兒,競爭+合作、合縱連橫將是新景觀

先來看一個企業經營的基本公式:

無論是保險等「傳統」行業,還是電商「互聯網」企業,只要企業經營活動是圍繞著這個公式來進行,那麼就不存在「顛覆」一說,只是重點、策略各有側重罷了。

相對而言,傳統企業雖說在P和T這兩方面不如互聯網企業,但這五項工作都一樣,最重要的是最終的經營目標都是等式的左邊:M,也就是說這個是普適的公式:發現或創造市場、需求,提供產品或服務滿足之,從中賺取利潤。如果這個公式和理論基礎不存在或變了,才能叫做顛覆吧。

商業模式是這五項的偏重、路徑不同,本質並無二致:藍海是模式找到了新P後用產品和服務V來滿足,核心競爭力則是R、T、C的獨特之處。

互聯網更注重擅長P、R,比如發現新市場、粉絲經營;而傳統行業則偏於V、T、C,關注營收、利潤、報表是否好看。

圍繞這個公式,互聯網將全面改良整個保險業生態環境,包括既有消費市場、代理人、經代中介、電商平台、保險公司、監管機構這六大要素,還會催生第七個業態要素:公共基礎資源供應商,權且稱之為「非常6+1」。

1、 消費市場:需求多樣化,消費個性和思想行為受到重視

互聯網的信息對稱功效,讓消費者地位上升,服務要求越來越高,且保險消費意願由隱形而顯性,消費主動性、頻次和金額提升,帶來更廣泛的保險產品創新空間:「保險生活化」成為重要的創新方向,「服務即產品」從隱性理念上升為顯性指標,消費者不再為買保險而買保險,保險隨著互聯網潤物細無聲滲入衣食住行娛購醫甚至感情生活,從經濟補償升格為對沖負面體驗的工具,由此將衍生出無數花樣翻新的保險產品,或許很多保險產品看上去根本不像保險,更像是服務標准,比如大熱的賞月險和大冷的太陽險等(好奇這兩個產品都出自同一公司,待遇咋差恁遠捏),以及脫光險、小三險、懷孕險(結婚有風險,戀愛需謹慎!),這意味著P和V的增加,同時也昭示著一個令人掉眼睛的道理:在商品社會里,幸福和快樂可以用金錢來量化。

另外,互聯網讓保險經營企業有機會捕捉到夢寐以求的「售前」數據,在交易之前就能了解目標客戶的個性和偏好,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更為個性化的服務和方案,這意味著R、V的提升和T、C的降低。

2、 代理人:加劇優勝劣汰導致結構性變化

超過300萬的龐大代理人,將是互聯網帶來唯一令人不安的變數。保險公司、代理公司管理失位,讓這個龐大的群體爭議頻頻。無疑,作為成本最為昂貴的銷售渠道,其陣地已被互聯網蠶食,生存空間遭遇嚴峻挑戰:

代理人在價值鏈中的地位和話語權將弱化,以往與保險公司討價還價的籌碼,將因為信息技術的進步逐步喪失殆盡,比如「客戶是誰的」、「我的工作是自己說了算還是被管著」,比如保險公司將通過網路提供售前增值服務以換取代理人對客戶名單的控制權,以及應用LBS技術管控代理人的展業軌跡。

專業技能和展業效能無法提升的代理人勢必被淘汰,而先知先覺者主動求變,通過互聯網來獲得客戶,或提升專業能力、服務水平,承攬更多品牌、更多品類的金融產品,還會有些代理人將不再獨立銷售,而是與互聯網結合,成為銷售鏈條中的部分環節,催生「O2O」模式,還會有些代理人將轉向三四級城市、鄉村等互聯網不發達的市場。

隨著互聯網和整個保險產業鏈發展迅猛完善,代理人規模會縮減、能力提升,在地域和消費者層次分布更為均衡,意味著R、V的提升,同時T和C降低,從而優化經營。

3、 經代中介:大眾市場集中度增加

數以萬計客戶粘度高的兼業經代,和以法人業務為主的專業經代,暫不會受制於互聯網。但面向大眾市場的經代中介市場份額太小,人才沉澱、資金實力不如其上游的保險公司,沒有話語權,沒有充裕的資源投入轉型,加之歷史包袱沉重、不願看也看不懂互聯網,在「金融脫媒」的大趨勢下將被無情洗牌出局,唯一的優勢是靈活。

而互聯網則可以讓「靈活」發揮到極致,保險電商將以分銷為主,早期觸網的中介電商平台因此而存活並有機會做大。未來此類專業垂直平台也不會太多,最多3~5家,看看誰會是「剩者為王」。

此類平台的致命弱點是用戶體驗差,產品眾多但多受保險公司制約難以改善,影響到轉化率R;二是運營成本C高,比如與保險公司的交易對接,就是個頭痛的事兒;三是高價值保險產品在線交易的主導權不在自己手上,能否突破需要看別人臉色。

因此,與新興產業元素合作提高P和V、強化內功提升R同時降低C,需要重點考量,否則其邊際成本將無法對抗保險公司直銷業務,被邊緣化成為保險公司的附庸,投資價值不大。

4、 互聯網電商:客大欺店或反客為主

「電商平台」擁有金融保險機構垂涎欲滴的巨大資源:海量的消費數據、關聯的行為偏好和商品數據、支付交易入口和潛在的信用數據、龐大的關系鏈和話題積聚……成為與金融保險機構利益交換的籌碼,但貪婪可能導致無法達到降低保險銷售成本的初衷,成為為人詬病的房地產第二。

所以設法繞開監管、自己涉足金融保險也不出奇:淘寶率先網羅數十家保險公司吆喝開市,仰仗其大流量用理財類萬能險打響頭炮,傳統保險網路銷售卻無一例外起色不大。網易搜狐網路等也搔癢難耐跟著起鬨,騰訊惦記金融不出奇,自營保險路數尚不清晰,其山頭林立的內部經營結構讓保險公司眼冒金星。

雖說轉化率低、產品單薄這兩個硬傷一直未能有效解決,但流量仍是吸引甚至要挾保險公司的法寶。攜程、去哪兒、可可西攜一眾中小旅遊垂直平台,依靠精準流量在航旅意險細分領域悶聲發財,甚至開始惦記專業的保險牌照。

保險所需信息量大、細致,數據含金量高,且因其「非標」而充滿想像力,存在巨大的衍生金融和其他關聯商品市場空間。所以保險雖只是金融的一部分,但電商平台卻格外用心:一是寄望於保險產品的創新重點提升V,二是通過「大數據」經營來提升R。

因此,多品類、多品牌、多規格的金融和保險產品創新,是電商平台願意看到的,也願意為此做點事情。但其專業程度不足,守著數據金礦未必挖得到寶,那就放下身段、更開放地跟其他新業態合作,淘寶保險孜孜以求想做壽險就是個例子。

5、 保險公司:洗心革面兩條腿走路

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決策層逐步意識到:保險觸網首先要產品創新,但模仿華泰退運險、眾安眾樂寶、人保手機險、泰康樂業保、安聯賞月險等,等於永遠跟著別人的節奏跳舞,遠遠不夠。

產品創新首先需要人才和經營觀念的變革。鑒於目前市場上沒有保險互聯網人才,一要打破僵死的薪酬框架,二要創造寬松的精神環境,三要改良原有的制度體系,否則即便招來了人也留不住,留得下也干不出事情,優化改良P和V的初衷終將落空。

產品創新不僅僅意味著保險產品形態和價格的變化,更需要洞察互聯網全局的視野,以及精算思路、口徑、風控理念的變化,挑戰的是現有的產品研發以及配套業務運營體系,如快速響應要求原有一板一眼的研發流程、決策鏈條要縮短,這意味著權力的再分配,將極大挑戰現有的管理體系和人性,才能適應互聯網環境下要求極高的T。

更苛刻的是,產品創新往往意味著價值觀的改弦更張和考核機制的變化,這一點往往是保險公司高管和股東難以接受的:

能不能彎下身腰、脫離殿堂,把自己當成白痴?

或者拋棄已有的所謂資源,把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地去創業?

願不願意讓自己高大上的衣冠楚楚,變成極具個性、特立獨行的代言人?

肯不肯從保費業績要求變成粉絲經營的純投入?

是否承受得起二十齣頭的毛頭小青年拿著數十萬甚至百萬年薪而不嫉妒?

或許現實不會這么嚴峻,不過得問問自己: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行嗎?不行,就別碰互聯網!

風格保守的保險公司,極有可能無法兼容兩種文化環境而導致人格分裂,於是對於互聯網這個「新渠道」,最好的處理方法不是作為平行部門或者業務單元,而是乾脆分立出去,最少也得是個事業部,或者乾脆獨立為電商公司,甚至在文化、體制上都需要與原有的池子分隔開來。

成立網銷部、找幾個互聯網背景的人搞營銷、自建商城、把產品搬上網去賣的保險公司,必死!用簡單思路新增銀保、經代這類地面傳統渠道可行,但無法觸及深層本質、到互聯網上玩不轉。

文化、環境的改變將是保險公司(也包括其他傳統行業)觸網的重大課題。電商團隊喜歡從互聯網行業吸收新鮮血液,狼性十足,與四平八穩亦步亦趨的原有團隊血型基因不同,甚至互相視對方為屌絲,風格沖突、難以融合,造血不成反失血,此類案例已屢見不鮮,切記吸取教訓!

最近網傳馬明哲巡視旗下金融科技公司不著正裝、某保險IT團隊取消晨會、各保險電商公司職場獨立,或棄用母公司共享資源等,都是這個兆頭。

即便如此,仍會有不少保險公司艱難跋涉。隨著互聯網讓生態圈扁平化,品牌影響力在線上比線下影響力更大、馬太效應愈顯,如小品牌無法做到在某個細分領域有個獨特的三招五式,而去紅海里跟大品牌同質化競爭,在線上比線下死得更快!

互聯網提供了信息、數據的便利性,將使保險公司對於用戶屬性和行為偏好等數據極度渴求,以滿足發現藍海的戰略目標,產品創新色彩繽紛,任何不爽都可能作為保險標的——保險定義的內涵將大大擴充,而且計費周期可能是周、日,折騰精算師們和IT基礎架構,之前BI+AI+CRM等積累真正派上用場,甚至涉足數據領域,投資、收購與保險完全無關的數據概念企業,佔領行業的「制高點」,控制新的互聯網入口:硬體,拚命做大P、降低未來競爭成本C。

進軍硬體,意味著數以千億級、曾一度被認為難以互聯網化的企業財產險市場,有望被互聯網改變:工控設備的智能化、網路化,將使企業生產運營關鍵環節的風險數據成為保險公司預知風險、快捷理賠的利器,同時還能大幅度提升競爭門檻、降低保費成本。有一天,企業保險將不再以「年度」作為承保有效期,而是五年、十年的長期合同下、以分鍾計的風控周期和動態保費,以及打通上下游生產、消防安保、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儲運,甚至ERP等……總之,連接一切!

這也意味著以三馬眾安面向藍海為起點,保險公司主體形態的變化:大而全的綜合型保險公司之外,極可能誕生面專營某些特定市場(如母嬰或學生)、渠道(純網路渠道如弘康),甚至某些事件(天氣、金融衍生)的輕型保險公司,專門為某些特定細分市場提供風險對沖服務。

保險企業經營導向和手法將從「產品導向」轉而關注「用戶和需求導向」,「我有什麼賣給你」的思路逐漸改為「誰要什麼、我如何提供」的想法,甚至學習互聯網研究和滿足人性需求的做法,為大數據下的少數客戶個性化服務,而不是面向全人類。

現有保險公司將會受「互聯網思維」的影響,讓自己變輕:從現在的IT和局部運營外包,逐步把銷售運營、產品研發、客戶服務等逐一外包,自己專注於最核心的品牌、產品和內控等,同時催生新的專業市場主體。

未來三五年,網上大眾消費市場上只會飄揚著三五桿大旗,大量新生細分市場領域則會彩旗飄飄!其商業模式的特點,是藉助互聯網提供的、幾乎是無限廣泛的數據維度,P和V將爆發性增長。

保險公司暫時不會全盤拋棄現有業務,「兩條腿走路」將是大部分保險企業的觸網後的選擇:輪子得換但車不能停,換不了的話,就讓慢快車、高鐵和動車都在一個軌道上跑。

6、 監管機構:基於數據高效、前瞻、主動監管

保監會並非人們印象中的「惡婆婆」,提升行業生產力水平是其首要KPI,想方設法做大市場蛋糕比抓誤導更重要。因此推進、扶持保險借力互聯網的政策將會越來越開放,甚至會主動提供便利條件、鼓勵跳出現有條條框框的創新。

同時保監也明白:創新與風險同在,因此如何讓監管工作也能「高科技」,提升監管效率,甚至解決「後知後覺」這一長期痛處,互聯網當仁不讓成為首選的手段,近期緊鑼密鼓的「中保信」將有望成為提升監管效率的良方。

中保信這個大一統的平台,從回收車險平台開始,將匯集產壽的承保、理賠數據,不僅可以提升監管效率,其統計分析結果還可以共享給保險企業供其做決策依據,促進行業整體發展。

隨著保險公司交易自動化、運營大集中的趨勢,行業中可望誕生真正的交易平台,運行的實時交易數據,再加上中保信平台上的結果數據,將更有利於全行業發展,進而實現「事中」的監控,讓事後監管提升到「防患於未然」,甚至推出「保險指數」來預測市場發展、調度全局,監管更為科學、前瞻、全面,體現專業和智慧,發揮更大的作用。

中央與地方、監管與主體、官方機構與行業協會之間的大量博弈,會讓這個大一統的過程充滿變數。不過生產力的發展,不就是這樣披荊斬棘走過來的嘛!

7、 +1:新興行業配套產業鏈百花齊放

保險生態圈本身尚不健全,缺失基礎性商業元素、第三方中介弱小、缺乏行業價值共識、各自為政的IT行業標准、缺失信用和醫療等公共基礎數據,社保與商業保險隔牆而立等等,原因或因為發展階段不成熟,或者因為燈下黑或短視,或者因為市場格局不夠開放,也有商業基礎薄弱的歷史所致。

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加之市場的力量、監管的引導,以及資本的助推等生產關系要素,一方面將迅速打破壟斷和藩籬,另一方面創造大量的新生市場主體。

首先跟保險行業發生關系的公共資源,將是在數據的獲取、傳輸、存儲、處理、分發這個鏈條上有所作為的「數據運營商」,在這個范圍內,來自車載智能終端、醫療健康可穿戴設備、智能醫療設備、電子病歷等垂直數據入口讓UBI(Usage Based Insurance或User Behavior Insurance)成為現實,「遲早與保險行業產生交集」這一願景讓此類創業企業成為風投追逐的熱點,甚至不排除有遠見的保險公司直接投資,甚至參與制定底層的數據格式和傳輸標准、與互聯網行業爭搶數據制高點也不出奇。

而有可能搜集和評估消費者信用的平台,也將成為保險公司關注的焦點。社保、醫療、資產、信用等公共基礎數據需要專業化運營(下圖綠色部分),將帶來商業投資機會。

同時,健全的生態環境還需要獨立的、第三方的評級機構如kaopubao.com,建立對保險企業、產品和服務進行評級的通用標准,逐步成為非官方的基本價值標尺、公信力和影響力;有能力匯聚、經營大量零散的長尾數據的第三方平台,將使用BI技術融合資信、醫療、社保,保險反向團購成為現實。加之互聯網將讓業態集中度更為明顯:消費者逐步趨向於一站式采購(上圖藍色)而不是到處搜索對比,可能誕生垂直的大型專業市場平台,淘寶如能解決其專業性問題就具備這個潛質,而前文所提的kaopubao.com則需要解決流量問題。

為了解決保險公司與分銷平台之間的高成本低效率的交易對接問題(上圖灰色交叉線網),將出現居於第三方、專門做交易接入的純服務平台(上圖橙色部分),類似於證交所,能吃透、執行行業標准化,提供產品發布快速部署和交易接入、結算以及交易數據服務,融合了大數據+雲平台概念,通過SAAS提供「軟體及服務」。該平台極具投資價值,但能夠看到並實現者寥寥。

當數據的品質和數量得以保證時,產品研發、獲客、導購、交易、理賠等業務,將逐步外包給專業供應商,實現高度智能化、自動化,進而在另一個方向上擠壓代理人生存的空間。

8. 大家保險集團的企業文化是什麼

大家保險集團的企業文化是初心與使命。

大家保險集團秉持保險初心,聚焦保險主業,堅守服務使命,執著探索中國保險業的健康發展之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保險需求,以穩健投資助力中國實體經濟發展。

大家保險集團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圍繞客戶的全生命周期打造保險生態圈,為個人客戶、家庭客戶和團體客戶提供涵蓋人身保險、財產保險、養老保障、財富管理等全品類、一站式的保險保障解決方案。

大家保險集團圍繞保險業務這一核心,在集團層面挖掘、整合資源,以產品為載體,以服務為引領,依託集團牌照全、網點廣的優勢,通過科技賦能和創新,持續提高管理效率、改善客戶體驗,積極響應並滿足消費者在健康養老、財產保障、財富管理等領域的核心需求。

(8)壽險生態圈擴展閱讀:

成立時間

大家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於2019年06月25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何肖鋒,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經中國銀保監會批準的保險集團公司業務等。

經中國銀保監會批准,2019年7月,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大家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203.6億元。

公司經營范圍為投資並持有保險機構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股份;監督管理控股投資企業的各種國內、國際業務;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投資業務及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經中國銀保監會批準的保險業務;經中國銀保監會及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其他業務。

9. 華夏人壽的「生態化」指的是什麼呀

「生態化」是華夏人壽全新企業願景中的一部分,具有表現為堅持「以保險產品為基礎,構建華夏保險生態圈,打造產業鏈產品輸出體系」,通過股權投資,戰略采購,產業扶貧等形式,持續加大對實體企業投資力度,致力於建立「大金融」、「大健康+大養老」、「大旅遊+大消費」三大生態系統,實現通過保險兌付整合生態圈產業、通過場景促成簽單、通過附加服務增加收入、通過導流客戶激活上下游產業鏈。最終實現華夏人壽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美好願景。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