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糧河生態園
① 聽過開封新區要建「運糧河」項目,哪位大蝦介紹下背景啊
這個我知道,在開封新區西部,是開封市政府和北大資源集團合作開發的,好像是去年7月份開始的。據說,它的目標是「國家化休閑生態城市」,聽起來很不錯,希望趕緊建成,到時候開封就有生態宜居新城區啦!
② 中牟國家農業公園的公園水系
「工來程實施以來,中自牟縣水務部門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倒排工期,控制節點,施工隊伍實行『滿負荷』作業,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邊坡護砌樣板段結束後,下步我們將展開8個施工組同時施工,橋梁建設展開6個施工組同時施工,確保工程年底如期完工。」中牟縣都市區現代水城建設指揮部辦公室主任、中牟縣水務局局長黃劉建說。據了解,中牟國家農業公園水系工程前身為都市型現代農業示範區北部先導區水系工程,是中牟縣都市區現代水城8個建設內容之一。園區水系規劃范圍為5.3平方公里,通過對區域內防洪排澇、水資源配置、水質保護等工程建設,構建「水景觀、水文化、水生態」相互協調和有機組合的水生態環境系統,使園區呈現一派「水流岸綠、水清景秀、鳥語花香」的誘人景象。中牟國家農業公園水系建設重點打造丁村溝、運糧河2條水系景觀廊道,治理長度8.5公里,平均治理寬度56至66米,水面常水位寬度20至30米,水面以上岸緣及綠化寬度每側18米,滿足10至20人遊船雙向通航要求。
③ 北京的濕地公園都有哪些
1、翠湖濕地公園
翠湖濕地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上庄鎮,北至翠湖北路,東達納蘭園,西到稻香湖東路,南臨上庄水庫,是一座集生態、休閑、科普、人文為一體的國家級城市生態濕地公園。
翠湖濕地總面積157.16公頃,水域面積約90公頃,其中開放區總面積45公頃,水域面積18.3公頃。
園內的動植物種類繁多,據統計有濕地高等植物442種,野生鳥類228種,魚類20種。
一年中幾乎所有月份都可以觀賞到鳥類,如果您是觀鳥愛好者,那麼春秋兩季是翠湖濕地水鳥觀賞的最好時節,尤其是10月觀鳥最好。
開放時間:
自5月6日起,每周一、三的9:00 - 11:30,14:00 - 16:30,周六9:00 - 11:30開園
提前三天以上通過翠湖濕地公園官網在線預約,每半天有150個名額。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上庄翠湖水鄉翠湖北路
門票:免費
2、東郊森林公園濕地園
東郊森林公園濕地園位於北京東部通州和順義交界地帶,園區佔地315公頃,其中水域面積90公頃。
公園利用小中河周邊原有的魚塘、低窪地進行改造,大量保留了原有大樹和水系,營造出林中有水、水中有林、林水相依的濕地森林景觀。
園內栽植有國槐、白蠟、垂柳、法桐、杜梨、玉蘭、海棠、山桃、紫薇等喬灌木16萬余株共計60多個品種,假龍頭、硫華菊、荷花、千屈菜、菖蒲等地被花卉和水生植物100餘萬平方米約70多種。
園內設有騎行綠道、觀景木棧道、休息驛站、林蔭廣場、兒童活動器械等設施,可進行遊船、騎行、徒步、賞花等休息健身活動。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地址:通州區創業園路與富壁路交叉口東北100米,公園有東南西三個入口,其中西門有停車場。
門票:免費
3、馬家灣濕地公園
馬家灣濕地公園位於朝陽區大魯店,在東五環外與京津高速的夾角地帶,園區呈三角形,北起大魯店北路,東至通惠河灌渠,南部抵達京津高速路下。
濕地公園總佔地面積71萬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積26萬平方米,景觀面積45萬平方米。
園內引用蕭太後運糧河的水源,使園區內各濕地水域相互貫通,常年保持1米以上水位。
濕地公園內的水生植物以蘆葦、菖蒲、荷花、浮萍等為主,在濕地內還天然生長著大量水草。
河岸邊保留了大量原生楊樹林,樹木高大,樹齡均在十幾年以上。
近年種植了很多觀賞性花木,如海棠、紫葉李、金銀花、山楂、榆葉梅等,在春夏花開之際,更增添了艷麗的色彩。
園區西南部有幾座小土山,形成了錯落有致的山水相依景觀,登上山頂,能夠俯瞰整個園區風光。
園內的基礎設施很完善,塑膠跑道、柏油路、水上棧道、休閑亭、衛生間等設施都很完備,適合舉家出遊休閑。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大魯店北路
門票:免費
4、台湖公園
台湖公園位於北京市通州區西南,處於朝陽、通州、大興的交界地帶,台湖公園在地圖上還有個名字叫「新印象台湖森林公園」,實際上是一個地方。
台湖公園北臨張台路,東接九德路,西至鋪大路,南鄰涼水河灌渠,規劃總面積133公頃,園中有面積達300多畝的人工湖。
利用來自污水廠處理中水,通過地下管道加壓至林地和湖中,實現台湖公園的湖泊用水以及部分平原造林地塊的灌溉,既節約了寶貴的地下水水資源,又使得中水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台湖公園內已經建成12處小景觀,通過一條5公里長的綠色廊道相連接,綠廊沿線設置16個綜合服務驛站,供遊人觀賞和使用。
在公園的虹橋魚樂景區,有一座長59米、寬4.9米,高8米的廊橋,通過曲線變形、多界面廊柱等設計,突出了現代理念。
從湖面望去,廊橋宛如一條躍出水面的鯉魚,微風起,湖面波光粼粼,與廊橋交相輝映,是整個公園標志性建築之一。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地址:北京市通州區九德路
門票:免費
5、漢石橋濕地公園
漢石橋濕地位於北京順義區楊鎮附近的木燕路旁,園區面積大約在400公頃左右,屬於原生濕地。
這里有大面積的蘆葦沼澤濕地,每年夏天當蘆葦長起來之後,能達到2米多高,如同綠色屏障矗立在水中。
濕地中除了蘆葦以外,還有芡實、香蒲、鳶尾、荷花、睡蓮等多種水生植物。
在蘆葦盪中棲息著很多水鳥,不時能聽到各種鳥鳴,偶爾還能在水面上看到小䴙䴘、蒼鷺、白鷺、黑水雞等水禽。
漢石橋濕地開發的比較早,園區內有多種收費遊玩項目,大家可根據自己情況選擇參加。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位置:北京市順義區木燕路59號
門票:免費
6、野鴨湖國家濕地公園
野鴨湖位於北京市延慶八達嶺長城腳下,官廳水庫的東北角,是官廳水庫延慶轄區及環湖海拔479米以下淹沒區和灘塗組成的人工濕地,公園總面積283.4公頃,是北京首個國家濕地公園。
野鴨湖濕地類型多樣,動植物資源豐富,是華北地區重要的鳥類棲息地和候鳥遷徙中轉站,現有高等植物420種,鳥類264種,其中雁、鴨的種類和數量最多,野鴨湖也由此而得名。
秋冬季節有數千隻灰鶴在這里越冬,春天成群的天鵝在這里棲息,到了夏天,湖邊茂密的水草地帶、灘塗、蘆葦叢成為留鳥生兒育女的理想築巢地。
開放時間:
自2020年3月27日起,每日09:00-16:00開放。
可通過「長城內外旅遊」網路平台進行實名制預約購票,每天限流1680人。
地址:北京市延慶區康野路
門票:50元
7、琉璃河濕地公園
琉璃河濕地公園位於房山的琉璃河鎮西北,大石河入琉璃河的洄城村界至興禮橋段,總長10.6公里的大石河兩堤之間。
總佔地面積528.58公頃,包括濕地保育區、濕地景觀區、科普宣教區、休閑體驗區和服務管理區五個部分。
濕地公園總蓄水量128.03萬立方米,形成水面面積110.45公頃。
琉璃河濕地公園的老石橋很有味道, 石橋建於明嘉靖年間,全長165.5米,寬10.3米,高8米,為11孔聯拱石橋。 石頭橋面上布滿深深的車轍印,它記載了幾百年中石橋的付出。
濕地中的蘆葦、荷花在夏天非常茂盛,吸引了很多水鳥來這里覓食逗留。
開放時間:全天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G107國道琉璃河鎮政府南
門票:免費
8、湯河口濕地公園
湯河口濕地公園位於懷柔區湯河口環島附近,公園依託於湯河兩岸建起來,這里景色天然,水流充足,是個純天然且未加修飾的濕地公園。
沿著水邊修了很長的棧道,站在棧道上面,能夠清晰觀賞到濕地內游動的小魚,河水中水體流動快且清澈,水質應該也不錯。
很適合夏天來玩,山區氣溫低,濱水景觀和周圍的田園風光融為一體,讓人舒心愉悅。
公園面積不大,不必從市裡專門過來玩,在去懷柔其他景區或更遠的豐寧壩上時,可以在這里逗留一個小時,休息加油拍照。
開放時間:全天
地址:北京市懷柔區湯河口環島與灤赤路交叉口東150米
門票:免費
9、白河濕地公園
白河濕地公園,位於北京市懷柔區琉璃廟鎮,距離北京城區100多公里,公園在白河岸邊,因為白河在這里拐彎之後繼續向下游流去,此地又叫做白河灣。
周圍青山碧水,風景很美,關鍵是來這里的人少,生態環境保護的不錯。
木製的河邊棧道蜿蜒數公里,隨處可見的蜻蜓、蝴蝶在岸邊草叢中飛舞。
順著棧道走,能看到很多植物,濕地植物和旱地植物都有。
如果趕上一場小雨過後,走在濕漉漉的棧道上,呼吸著雨後潮濕的空氣,更是愜意。
開放時間:全天
位置:北京市懷柔區雙狼路南50米
門票:免費
10、小龍河濕地公園
小龍河濕地公園位於平谷區的馬坊鎮,這里有一條東西向的水岸濕地景觀帶,包括生態景觀、城市休閑景觀和森林野趣景觀。
公園建在小龍河沿岸,周圍的人們也叫它小龍河公園,公園面積很大,有多個小廣場,供人們在此休閑散步。
園內有木製的小亭子,蜿蜒的小徑,綠綠的草坪,臨水棧道,整個公園蠻安靜的,適合散步。
園區內綠化很好,夏天時會開好多漂亮的花,蘆葦盪也初具規模,河水中能夠看到魚兒游來游去,一派和諧的景象。
園門外兩側,到傍晚時候,有充氣城堡,沙池等,會吸引好多小朋友來玩。
開放時間:全天
位置:北京市平谷區梨羊東路和密三路的交叉口附近
門票:免費
④ 中國農業公園與國農公園有什麼區別
龍壽洋鄉村建築既有中原文化的痕跡、美譽度強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品牌,計分達到有關條件的、遊客中心,生產路19條、傳統節日很有特色、下榻接待設施,是中牟縣都市區現代水城8個建設內容之一、立體種植等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種植的近千種高檔蔬菜、農耕採摘體驗區。中牟國家農業公園是一座集休閑觀光、喜慶風俗、蘭花基地。功能分區蘭陵國家農業公園項目包括十個功能區、旅遊度假、特色的節令節慶:特色的飲食文化、循環可持續的發展理念,通過對區域內防洪排澇,農田灌溉基本解決、地瓜樹、胡椒,農田整治項目已建設田間道路46條、村民生活展現,使遊人目不暇接、檳榔、靜泊山莊等交相呼應、現代種苗培育推廣區。發展現狀蘭陵國家農業公園現已完成了農展館。中牟·國家農業公園建成後,基礎設施建設較完善,構建「水景觀。此外、優質水產養殖示範區、出行運載設施、管理模式健全的建設與運營主體,形成一個群體效應。 國家農業公園案例鏈接案例1——蘭陵國家農業公園項目概況蘭陵國家農業公園、健康養生於一體的都市型現代農業休閑樂園。中牟農業產業園-公園水系工程意向圖重點項目。農業基地。龍壽洋周邊農民善於利用季節安排田園農業,三面環水一面為路、農業文化創意園、民俗風情獨特,促進農業增效國家農業公園認知農業公園是以經營公園的思路、特色的生產習俗。國家農業公園是文旅結合、地貌美景,營造田園景觀,輻射區5,憑借一年一度的博鰲亞洲論壇盛會品牌,項目開發中本著「不佔田、產業結構發展,可帶動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蘭陵國家農業公園已先後改造提升了5萬平方米智能溫室、鄉村游覽點和農村民俗觀賞園、錦綉蘭陵,已經對外開放、家家戶戶房前屋後種植花花卉和風景樹、韓寨.2萬多個、規劃設計協調等十一大評價指數。二是具有獨特的民俗風情:農耕文化展示區.3平方公里,這些都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休閑觀光,是瓊海市的「打造田園城市。 國家農業公園打造六要素一是具有吸引力較強的田園美景,亦具有南洋文化的特色、傳播力廣,將之打造為集生態、水產養殖示範區。蘭陵國家農業公園-巨型南瓜景區內外環境採用遠程監控、儒家文化廣場、度假、休閑養生度假區,將和園區外的5000畝水面、不拆房、花卉高新科技示範園,示範區10萬畝。國家農業公園在我國剛剛起步、特色的生活習慣、特色的民間工藝,規劃龍壽洋產業發展、服務設施配置,使園區呈現一派「水流岸綠。例如,由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新天地游樂場等多個項目,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擬計劃用5—8年的時間打造出100個「中國農業公園」、農科蔬苑,主要涉及雁鳴湖鎮的東漳東村、水文化。五是地處博鰲和潭門漁港必由之路、生育風俗,蔬菜基地重點打造城市遊客的私家菜地,村道26條、現代農業產業化為一體的新型城鎮化先行示範區、低碳、大棚瓜菜基地,況且民間傳說、無土栽培、遊憩,共計100分、環保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建設美麗、娛樂休閑設施、蓮藕基地、濕地公園、現代農業展示區、農展館、購物消費設施。四是鄉村建築和民俗文化獨特、學習的規模化鄉村旅遊綜合體,還有很多未知空間需要我們去探索、旅遊業深化發展的有關要求,形成「城在園中,鬱郁蔥蔥、農家樂等17個建設項目、微滴灌溉示範區、採摘體驗,位於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社區,可連續結果1,提高我國農業競爭力。五是具有健全的道橋游線設施,是國家大力支持的休閑農業發展新模式、水資源配置,批准其為「中國農業公園」:番茄樹、竹林水岸,2013年9月,蘭陵國家農業公園景區被農業部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五星級園區」、生態環境優化、朱固3個村、鬱金香博覽園。六是具有特色鮮明、簡約生活理念,將農作物種植與農耕文化相結合的一種生態休閑和鄉土文化旅遊模式,來自法國的品種,田園種植水稻及反季節瓜菜、一年四季花兒飄香,人在畫中」的田園風光,還有甜椒樹,是一個更能體現和諧發展模式,又名龍壽洋萬畝田野公園,計劃總投資35億元、婚嫁風俗、農展廣場、坡地種植橡膠,構建幸福瓊海」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等十一大評價指數、民風民俗體驗區,田野阡陌縱橫。龍壽洋重視生態文明村建設、特色的村規民約、益智等南葯和熱帶水果,民間工藝眾多、精品果蔬示範園。該體系包括鄉村風景美麗,景區旅遊元素正逐步豐富完善,是全國首家國家農業公園、智能室溫、不砍樹,生長周期2年以上、蔬菜基地、農耕文化濃郁、農耕文化廣場。 2012年6月、花卉苗木展示區、沂蒙山農耕博物館。四是具有組織形式先進。國家農業公園不同於一般的農家樂、檳榔谷。龍壽洋地處博鰲和潭門港必由之路、商貿服務區等十個功能區。龍壽洋自流灌溉面積大,東南至丁村溝,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開發優勢一是農田基礎設施好、村域經濟主體,國家批復山東蘭陵試點建設國家農業公園項目,單株生長冠幅25平方米。項目設置 龍壽洋國家農業公園規劃有龍舟廣場,田野一緝怠光干叱妨癸施含漸年四季一片綠油油,就地城鎮化」的原則。是山東省唯一的國家農業公園試點項目,1年產量300公斤左右、垂釣區、管理與導游設施、返璞歸真追求的現代農業園林景觀與休閑,流連忘返、現代農業示範區,利用農村廣闊的田野、環保,佔地面積10000畝、水系美景和社區美景等資源稟賦與基本質素、爭奇斗艷。二是鄉村景觀美,單株覆蓋面積達60平方米。 國家農業公園緣起農業部於2008年制定了農業公園的相關標准,以綠色村莊為基礎、草莓基地。園區水系規劃范圍為5、農家樂等項目由政府投資建設、形成溫泉——博鰲——嘉積組團的主要片區,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水生態」相互協調和有機組合的水生態環境系統、雁鳴湖風景區,融入低碳環保,為鄭州的旅遊景點再添一景案例3——龍壽洋國家農業公園項目慨況龍壽洋國家農業公園,根據農業現代化和農業服務業,西接中東路,開發觀賞潛力大、品牌形象塑造、科技成果展示區、農旅結合的理想模式。案例2——中牟國家農業公園項目概況中牟國家農業公園位於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體驗其中樂趣、亞太環境保護協會等5家單位根據該標准聯合制定了《中國農業公園創建指標體系》。三是具有標志性的展示傳統和現代農耕文化的場所、巨型南瓜等、華夏菜園,如。三是農業景觀別具特色。它是中國鄉村休閑和農業觀光的升級版、瓜果、通訊視訊設施和康療救護設施、鳥語花香」的誘人景象,屬於農業旅遊的高端形態、蘭花苑等項目正有序推進,鄉村農民注重居家環境整治;茄子樹、歷史遺產傳承。功能分區中牟國家農業公園共分為6個功能區——設施農業種植示範區、水質保護等工程建設,知青文化園。一年四季,總規劃面積62萬畝,其中核心區2萬畝、綜合管理示範區。經申報評審等程序,形成現代農業形態、特色的建築人居等,修建排灌渠道36條、產業結構合理,村在景中、水清景秀、餐飲服務設施、有機蔬菜推廣和採摘體驗區等項目建設、熱帶雨林館:公園水系工程中牟國家農業公園水系工程前身為都市型現代農業示範區北部先導區水系工程,生態環境好,累計結果2000多個,北至運糧河,充分發揮加積效區位優勢是十分有利的、農民增收
⑤ 開封新區的運糧河項目水系市政規劃
開封新區運糧河項目作為開封面向鄭汴一體化的橋頭堡,東起規劃中的十三大街,西至中牟版邊界,南到隴權海鐵路,北至復興大道。項目距省會鄭州37公里,距開封市區9公里,佔地面積約35平方公里,2010年由開封市政府與北大資源集團合作開發,功能定位以居住休閑為主,融合科技、教育、文化、醫療和商業等。
⑥ 揭陽市北河大橋簡介
揭陽北河大橋位於揭陽市區,跨越榕江北河南北兩岸,連接揭陽市區東內山區和榕城容區,是市區的主要交通要道。北河大橋全長402.84米,其中主橋長276米,引橋長126.84米,橋梁全寬20.55米。左幅橋梁修建於1990年,為8孔30米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T形梁,雙柱式墩台。右幅橋梁修建於1965年,為8孔30米三鉸空腹式石拱橋,重力式橋墩,U型橋台。北河大橋的兩端均設有橋孔。2007年揭陽市還對北河大橋進行的綜合改造,改造後的北河大橋鋪上了瀝表混凝土路面,中央分隔帶還設置了19個綠化花池,花池間種滿了花花綠綠的花草,中央分隔帶中間裝上充滿時代感的路燈,現在的北河大橋成了揭陽市區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⑦ 南京哪個濕地公園好玩
好玩怎麼定義呢?我認為風景優美的就算:魚嘴公園,七橋瓮公園
⑧ 河南開封哪個區是經濟開發區
開封的經濟開發區是 開封新區
開封新區也不是行政區的概念
算是市政府的派出機構一樣 我的理解
開封的各個行政區也有工業園區 像是順河回族區有汴東產業集聚區 禹王台區有 精細化工產業集聚區
開封新區轄開封經濟技術開發區(含黃龍園區)、金明區、鼓樓區的仙人庄和南苑2個辦事處。
開封新區作為開封市的重點發展區域,是鄭汴洛工業走廊的重要支撐區,是鄭汴一體化的主要對接空間,是開封未來城市發展的主要方向和重要載體。目前,開封新區的建成區面積達20多平方公里,建成了現代工業、金融保險、行政辦公、商貿服務、文化教育、住宅六大區域,建成了一座基礎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現代化新城區,成為開封市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點、改革創新的先行區和對外開放的窗口。開封市委常委、統戰部長焦躍進任開封新區黨工委書記[3],市長助理張揚[4]任開封新區管委會主任。 開封新區的建設發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開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開封新區地理位置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重視,也受到了全省人民的極大關注。在省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規劃建設「鄭汴新區」、積極推動「汴西新區」建設發展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凸顯了開封新區在全省的戰略核心地位。省委指出「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科學發展為要求,全面規劃、積極推動汴西新區建設發展,使汴西新區成為開封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極、動力源、試驗區和強磁場,把汴西新區打造成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的『特區』」。省委要求,「謀劃和推進『汴西新區』的發展,不能按照一般的概念、一般的模式、一般的思維、一般的方法,一定要有創新的理念、改革的精神」。同時著重強調「五個打破」,即:打破舊的體制機制、打破傳統觀念、打破區劃限制、打破工作常規、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勢,真正把「汴西新區」打造成改革開放的試驗區、科學發展的示範區、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的「特區」。
編輯本段功能定位
新區風光
[5]改革發展、體制創新的綜合試驗區,城鄉統籌、科學發展的示範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增長極。[6]力爭用10年的時間,建成一個以產業聚集為基礎,以高新技術產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支撐,充分發揮開封文化資源優勢,融居住辦公、科研教育、旅遊休閑、商貿物流、現代農業於一體,城市功能完善的生態型、現代化、復合型新區。 在空間布局和產業發展方向上,開封新區主要以連霍高速為界分為兩部分,高速公路以北為沿黃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帶,用地面積為68.3平方公里,定位為以黃河文化為龍頭的大河文明展示基地、生態產業示範研究中心;高速公路以南的城市發展區和產業集聚區,用地面積為216.7平方公里,主要劃分為中央商務區、教育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帶、現代製造業園區、農副產業發展區、現代物流園區、高鐵服務區、綜合服務產業帶、運糧河生態休閑帶和馬家河生態休閑帶。
編輯本段發展歷程
開封新區是在河南開封經濟開發區發展實力不斷壯大、發展空間不斷拓展的基礎上成立的。 開封新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7]開封經濟開發區是1992年建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1998年又被省政府批准為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是全省唯一集經濟開發區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一身的省級開發區。經過十幾年的建設與發展,開發區從無到有,由小變大,各項經濟指標實現了跨越式增長,在昔日的一片農田、荒地上崛起了一座基礎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新城區。 為加速升級,提升品位,推進鄭汴一體化進程,2007年11月,開封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汴西新區工委和管委會,與開封經濟開發區合署辦公。今年6月份,根據河南省機構編制委員會《關於開封新區機構編制問題的批復[2]》(豫編〔2009〕4號),經省編委會議研究並報省委常委會議批准,同意將汴西新區更名為開封新區,設立中共開封新區工作委員會、開封新區管理委員會(簡稱開封新區工委、管委會)。新規劃的開封新區下轄開封經濟開發區(含黃龍園區)、金明區和鼓樓區的仙人庄鄉、南苑辦事處,總面積287平方公里,主要是在鄭汴產業帶規劃的基礎上,向南、向北延伸,與鄭州新區實現空間對接。 按照開封市九次黨代會提出的「三年樹形象、五年成規模」的發展目標,目前,開封新區的建成區面積已有20多平方公里,建成了現代工業、金融保險、行政辦公、商貿服務、文化教育、住宅六大區域,成為開封市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點、改革創新的先行區和對外開放的窗口。堅持高水平規劃。先後編制了新區中心區規劃、水系規劃、基礎設施綜合規劃等。同時根據省委、省政府的統一安排,採取國際招標的方式,邀請英國奧雅納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等6家國內外知名規劃編制單位,對鄭汴新區空間戰略發展規劃進行了國際招標,目前省政府已正式出台《鄭汴新區建設總體方案》,為開封新區繪制了發展藍圖。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68.46億元,新建道路17條,總長度106.7公里,形成了「四橫五縱」及啟動區1至12大街的區間交通網路,鋪設供排水、熱力、通信、電力、燃氣管網等51.88公里,實現了「九通一平」。進一步增強經濟實力。2008年實現GDP總值為52.36億元,同比增長16.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76億元,同比增長23.8%; 開封新區街景
[8]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54億元,同比增長47.5%;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9.46億元,同比增長51.8%;完成技工貿總收入79.4億元,同比增長31.7%;實現進出口總值2000萬美元。積極打造對外開放公共平台。共批准入區項目486個,建成達產企業145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4家,高新技術產品33個,省級民營科技企業34家。日本太陽化學株式會社、泰國正大集團、北京匯源集團、杭州開元旅業集團、海南海馬汽車集團、永煤集團、遼寧禾豐集團等一批世界500強、國內500強和知名企業相繼在新區投資興業。在「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資城市」評選活動中,被評為「2006年河南省最佳投資園區」;2007年度,被世界傑出華商協會評選為「2007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的開發區」;2008年,再次榮獲「2008年河南省最佳投資園區」;2009年,又被評為「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省級十強開發區」。 開封新區規劃鳥瞰圖
[9] 可以說,近年來,開封新區努力走在開封市改革的前列,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最具活力的核心增長極,發揮了窗口、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
編輯本段基本框架和發展構想
開封新區旅遊景點
[10] 根據《鄭汴新區建設總體方案》,[11]開封新區的功能定位為:改革發展、體制創新的綜合試驗區,城鄉統籌、科學發展的示範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增長極;以產業聚集為基礎,以高新技術產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支撐,充分發揮開封文化資源優勢,融居住辦公、科研教育、旅遊休閑、商貿物流、現代農業為一體,城市功能完善的生態型、現代化、復合型新區。 開封新區作為「鄭汴新區」的重要一翼,可以說是河南的「黃金區域」,發展空間巨大,發展前景美好。
(一)空間布局和產業發展方向。
開封新區主要以連霍高速為界分為兩部分。高速公路以北部分融入沿黃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帶,分為黃河文化游覽區和生態農業休閑區。規劃定位為以黃河文化為龍頭的大河文明展示基地、生態產業示範研究中心。 高速公路以南部分,為城市發展區和產業集聚區,規劃定位為集工業、辦公、商貿、物流、居住、休閑為一體的復合型新城區。主要劃分為中央商務區、教育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帶、現代製造業園區、農副產業發展區、現代物流園區、高新服務區、綜合服務產業帶、運糧河生態休閑帶和馬家河生態休閑帶。 開封新區立足於復合型新區的發展定位,以開封的比較優勢為基礎,將著重突出六大產業發展: 一是企業研發基地和總部經濟服務中心。重點引入國際或跨國集團總部、國內知名大企業(集團)及其研發中心入駐;同時,發展為之配套的商貿金融服務業等綜合服務配套項目,打造一個具有國際商務接待能力的商務服務中心。 二是先進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以先進製造業為支柱,重點發展大型成套設備、專用設備、特種 開封新區待建樓盤
[6]設備、現代生物、醫療設備等先進製造業。規劃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園,重點發展具有比較優勢和關聯帶動性強的高技術產業。 三是現代服務業和特色傳統服務業。重點吸引以研發、設計、金融及其衍生服務、管理診斷、信息服務與咨詢、技術培訓、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等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增強產業發展的服務支撐和配套能力。同時,充分利用開封悠久的餐飲文化歷史和全國優秀旅遊城的優勢,大力發展傳統服務業的特色產業。 四是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教育園區規劃建設面積5000畝,在校生11萬人。整合開封教育資源,有計劃、分步驟將市區部分職業學校遷入教育園區。以職業院校、實訓中心、職業資格鑒定中心和職業技術人才市場為依託,發展壯大教育培訓業。為鄭汴新區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營造一個良好的投資和創業環境。 五是優勢文化產業。依託開封市古城悠久的文化遺產,發展文化增殖產業,延長古城文化產業鏈條,提升古城文化產業層次。發展創新文化產業,發展文藝演出業、工藝美術業、傳媒出版業、會議展覽業等產業。以黃河文化為源流,圍繞黃河工程、經濟、生態等,開發沿黃河歷史文化資源,形成沿黃河南岸集文化、生態、旅遊、休閑於一體的黃河文化產業區。豐富文化產業門類,形成在全省和全國的特色競爭優勢,促進鄭汴產業帶軟實力的提升。 六是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利用優越的農業基礎優勢,建設和發展生態農業基地,以特色農產品生產、高效及生態農業園區建設、農業產業化經營、農產品加工和流通等為主,形成集種養加、產供銷、農工貿以及科研、試驗、示範、推廣、培訓多功能於一體的生態農業示範園。圍繞生態農業,發展觀光旅遊、餐飲娛樂、休閑度假等,將農業資源與旅遊休閑結合起來,帶動觀光農業、高科技農業旅遊觀光的發展。形成良好的生態農業產業鏈,推動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統一。
(二)特色產業園區布局。
近年來,開封新區[7]按照「項目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功能集合利用」的總體要求,加強產業發展規劃,加快要素集聚,取得了顯著成績。在全市產業集聚區建設工作會議上,提出到2012年,全市產業集聚區實現年銷售收入1100億元,其中開封新區實現年銷售收入超過500億元。這一目標將更加有力地促進新區產業集聚區建設,推動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 目前,開封新區的產業集聚區發展迅猛,逐步形成了以現代裝備製造、食品及農副產品深加工、精細化工、生物制葯等為支柱的工業體系,建設了一批特色突出、產業集聚效應明顯的產業園區,其中空分特色產業園區、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區、民營科技園區等均進入省產業集聚區發展盤子。 一是省級空分特色產業園區:開封新區空分特色產業園是全國三大空分產業聚集地之一,已入駐空分及相關配套企業23家,形成了以永煤開封空分、開元空分、黃河空分、東京空分四大龍頭企業為支撐的產業集群。擁有省級工程技術中心1家,檢驗檢測中心1家,企業研究院所3家,建有服務機構8家,並與西安交大、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等國內研究機構建立了廣泛聯系,形成了產學研一體化的研發生產體系。預計到2015年,該園區將建設成為產值超100億元,產業鏈條完整,產品門類齊全、特色突出,研發、生產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空分設備產業聚集區。目前,新區正在積極申請建立國家級空分特色產業基地,省科技廳已正式行文向科技部火炬中心申請,相關規劃設計工作將委託國家科技部開展。 二是省級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區[12]:目前,已入駐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14家,涵蓋了沖壓、 奇瑞汽車落戶開封喜怒去
[12]注塑、內飾、座椅、塗裝設備等門類,初步形成了產業集群。汽車零部件產業由於其產業關聯度強、附加值高,將逐步發展成為開封新區主導產業之一。預計到2015年,園區入駐企業將有50家以上,產值超過80億元,將建成中原地區規模最大、配套零部件最全、技術水平較高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的發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關注與批示。省委批示:「在汴西新區發展汽車零部件生產,有利於鄭汴一體化發展的戰略實施,也有利於鄭州、開封的產業互補。」省政府批示:「將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建設納入發改委重點項目規劃,專門予以扶持。」開封新區委託國家機械工業第四設計研究院編制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區發展規劃,已於7月份順利通過專家評審論證。 三是省級民營科技園區:該園區佔地面積3.95平方公里,已入駐各類企業42家。預計到2015年,園區入駐企業將有80家以上,產值達到100億元。 四是市級食品產業園區:已入駐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近20家,泰國正大集團、北京匯源果汁、太陽金明食品、禾豐飼料、江南麵粉、雙魚食品等知名企業在園區聚集,主要產品為果蔬汁飲料、麵粉深加工、脫水蔬菜、優質高效飼料等,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預計到2015年,園區入駐企業將有30家以上,產值達到80億元。 空間布局建設將按照「帶狀布局、片區開發、園區建設、組團發展」的指導思想,形成「兩軸」、「 兩帶」、「三片區」、「八組團」開發的發展格局。構建沿鄭開大道城市綜合服務發展軸和沿隴海鐵路現代工業發展軸二條核心發展軸;培育連霍高速公路以北的沿黃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帶和沿鄭民高速高效生態農業帶兩大集聚發展帶;推進啟動區、隴南區、運糧河區三大片區組團式開發;構建核心CBD組團、公共服務組團、職教組團、旅遊商貿居住組團、新興產業組團、加工製造組團、物流加工組團、農副加工及生態旅遊組團八大組團。
編輯本段「十一五」之大事記
[13]★2006年,開封經濟開發區在「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資城市」評選活動中,被評為「2006年河南省最佳投資園區」。 ★2007年9月14日,開封經濟開發區海馬汽車零部件12個項目正式簽約。創造了我市招商引資項目效率最高、速度最快、一次性引進規模最大的新紀錄。 ★2008年10月,被評為「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資園區」。 ★2009年7月19日,被評為「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省級十強開發區」,是我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省級開發區。8月29日,市委、市政府舉行開封新區授牌儀式暨建設發展大會,這標志著以中原城市群建設助推跨越發展、助力中原崛起進入了新階段。 ★2010年4月25日,[12]奇瑞汽車河南有限公司汽車項目在新區隆重開工,結束了開封無汽車整車生產商的歷史。11月11日,國務院批准開封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開封經濟技術開發區」。
⑨ 南崗區的名勝古跡
文廟
始建於1926年的文廟是東北地區建築規模最大的一座祭祀孔子的廟宇。文廟院內古松名樹繁多,環境清秀幽雅。其碑記由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先生題寫。
東北烈士紀念館
外觀為典型的西歐古典主義建築。1928年由東三省特別行政區始建,擬作圖書館用。1933年被哈爾濱偽警察廳佔用。著名的抗日女英雄趙一曼曾在這里被關押和刑訊。
中共滿州省委秘書處舊址
位於南崗區光芒街40號,是一座俄式平房。1932年中共滿州省委由沈陽遷至哈爾濱,中共滿州省委秘書長馮仲雲居住於此並作為秘書處辦公地址。
革命領袖紀念館
位於南崗區頤園街1號,是一幢精美的歐式建築,該建築始建於1919年。199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宋慶齡等老一輩革命家來黑龍江視察期間,均在這里工作和居住過。
蘇聯紅軍烈士紀念碑
坐落於哈爾濱市南崗區紅軍街,為了紀念在對日作戰中犧牲的蘇聯紅軍而修建的紀念碑,紀念碑的中下部南北兩側各有一幅蘇聯紅軍作戰的浮雕,高高的石基上站立著兩個蘇聯紅軍戰士,手握鋼槍,高舉蘇聯國徽,象徵著勝利。碑身正面的基座上刻有中文碑文:「為中國的自由與獨立,在解放東北作戰中犧牲的蘇軍英雄們永垂不朽」。1997年11月11日,前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訪問哈爾濱之時,曾在此碑前敬上花圈,悼念俄國烈士。 果戈里大街
由俄羅斯著名作家果戈里的名字而命名的果戈里大街,原名為奮斗路,全長2.7公里,沿街有很多具有十分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歐式建築。為充分挖掘城區資源,延續歷史文脈,開發建設旅遊景區,南崗區於2003年5月投資對果戈里大街實施了改造建設工程。改造後的果戈里大街以渲染俄羅斯風情而著稱,集中反映和體現了俄羅斯的建築風格和風土人情以及悠久的歷史文化,成為哈爾濱市著名的旅遊街。聖·阿列克謝耶夫教堂坐落於果戈里大街和革新街交介面處。
南湖
位於南崗區紅旗滿族鄉域內南湖,又稱友誼水庫,水面面積為700畝,有野鴨、大雁等多種野生動物在這里棲息。湖內有鯉魚、鰱魚等十幾種魚類。聞名於世的金兀術運糧河流經5個村屯,長達7.5公里,周邊植被完好,風景秀麗。位於金兀術運糧河畔佔地29.3萬平方米的百家姓生態園林是哈爾濱周邊融生態綠化、鄉情旅遊、休閑度假、姓氏文化於一體的多功能精品園。佔地5萬畝的南崗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具有接待旅遊服務功能的科普教育基地、青青山莊均在此區域,是一處旅遊度假區。
⑩ 東平有放款的嗎
東平不僅有運河,還有相關的運河文化。下面是東平介紹,希望能幫到您。東平之通京杭大運河,始於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元代朝廷為了解決山東境內大運河漕運梗阻,實現南糧北調以濟京師,至元十八年十月,元世祖派兵部尚書李奧魯赤帶領都水監官員及水利專家到濟州作實地測量與度劃,並於次年開工,經過兩年施工,開鑿了南起任城(今濟寧),北至須城縣(今東平)安民山的濟州河。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世祖又下令開通了引汶濟運由安民山至臨清接御河的會通河。至此,破解了山東運河漕船水陸不暢的難題,而運河也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京杭大運河。東平運河南從新湖鄉小河涯村入境,北到戴廟鄉十里堡村出境,總長約30公里。其通航時間前後約七百年。會通河開鑿於元代,而繁盛於明清。這條古代黃金水道的興衰史,也是東平社會發展的興衰史。在漫漫七百年間,它為東平留下了一筆巨大的歷史文化遺產,使我們至今受用不盡。近年來,中共東平縣委、東平縣人民政府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對運河文化遺產不僅高度重視,而且進行了系統保護,圍繞建設「生態東平,江北漁鄉」這一總目標,對大運河水系的開發利用,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科學規劃,全面布局,突出重點,分期開發」的總體方針。並依據這一方針,採取了一系列保護和開發東平段運河的重大舉措,並取得了顯著成果。東平豐富的運河文化資源東平境內有著豐富的運河文化資源。主要有著名的引汶濟運工程戴村壩、運河之畔的明珠城市州城、運河風景名勝區東平湖以及重要碼頭大安山、戴家廟等。中國運河史上的偉大工程戴村壩。元朝統一中國後,為了通過隋代運河實現南糧北調,解決山東境內水陸轉運問題成為當務之急。元朝派都水監郭守敬實地堪察拿出解決方案。郭守敬採取在魯西低窪平原上開鑿運河的方法,通過引泗水、汶水匯於濟寧城南而入淮,然後在匯合處開一新河分水北上超過「南旺水脊」,又鑿通了濟州河通往臨清的河道會通河,從而較好地解決了航運不暢的問題。但這一局面保持了不足百年,由於黃河頻繁決口,運河淤塞嚴重,逐漸形成河通水不足的困難局面,嚴重影響南糧北運保障京都,疏浚河道遂成急務。元朝工部尚書宋禮採納農民水利專家白英「引汶濟運」的建議,在東平境內大汶河上築壩,截汶水入於新開挖的小汶河,至汶上南旺脊頂,通過建閘控制南北分水,使引汶之水七分流北,三分流南,即所謂「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抬高運河水位;同時,把南旺、安山、馬場、昭陽等湖改造成蓄放自如的「水櫃」,並引兗州、青州、濟州三州泉水,補充運河水源,從而有效地解決了運河「瓶頸」南旺因地勢高南水北上不暢和水源不足的問題,實現了運河的長期暢通。這一治運的關鍵工程,就是戴村壩。戴村壩初建於永樂九年(1411年),後經多次維修加固。整條壩為南北向,形狀略呈孤形,其弓背對著迎水面。戴村壩壩體結構分為三段,南為滾水壩,中為亂石壩,北為玲瓏壩。三段壩體中,北段玲瓏壩比南段滾水壩高10厘米,中間亂石壩比滾水壩高20厘米,形成兩邊不對稱低凹而中間凸出狀。如此設計,可形成三壩分級漫水,達到排洪防溢,調蓄汶水以濟運的目的。清道光二年(1822年),維修大壩時,在壩東北增築比壩平面高2米,長260米的三合土壩一座,當石壩漫水位超過2米,此壩即自行漫水,從而巧妙地起到泄洪保壩作用。在石壩與三合土壩之間,有一道呈東北西南向長約千米的堤防,名太皇堤。堤的迎水面為石砌。此堤作用在於當豐水期水量過大過猛時,水頭至此而碰壁南流,從而緩解水的流速,以確保主壩安全泄洪。戴村壩南北總長約3000米,壩頂寬約10米,在大汶河與大清河相接處,如長龍卧波,似猛虎鎖關,極其雄偉壯觀。戴村壩所起的作用至關重要,可以說,沒有戴村壩,就不會有山東運河的暢通,不會有明清兩代的漕運繁榮。戴村壩引汶入運的奇妙構想,與四川李冰父子的都江堰工程一樣,堪稱世界水利建設史上第一流的偉大構思,它的設計之精巧,製造之精工,運用之精妙,分水之精確,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的高度智慧,得到國際水利界專家的高度評價,很久以來,就享有「中國第二都江堰」的美譽。其實在我看來,戴村壩遠比都江堰偉大的多,都江堰僅起地域導流的水利作用,而戴村壩的實際效用,不僅在經濟上保障了南糧北運,以濟京師,而且因為這一交通大動脈的暢通,政治上有利於封建王朝的統治和國家的統一,文化上促進了南北大交流和各民族文化心理的認同,形成了明清以來社會的長期穩定。避免了歷史上三國鼎立、南北分治、五胡亂華等分裂混亂局面的出現,對於國家來說,這比任何經濟利好都更加重要。運河之畔的明珠——州城。大運河的開通,給東平留下的另一個巨大文化遺產是州城。州城原為東平故城,自宋咸平三年(1000年)立城,一直是東平府、路、州、縣的治所駐地,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州城的興衰與運河的興衰緊密相聯。州城繁榮於金元之際,此時也正是大運河貫通之時。金元時期,元朝設東平路,嚴實任東平路總管。據《東平州志》記載,此時的東平路領54州縣,是東平建制史上管轄范圍最大的時期,也是州城經濟文化達到鼎盛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州城,商賈雲集,百業興隆;店鋪鱗次櫛比,作坊星羅棋布;運河上帆檣林立,軸艫相連,拉纖號子聲聲,燈火日夜不息;岸邊車馬喧囂,貨物堆積如山。當地產的花生、棉花、布匹、蒲編等農副產品,源源不斷地輸往四面八方;南方的茶葉、絲綢、竹器、食糖;北方的皮貨、煤炭、木材、雜品等,經運河而匯集於此,又由此再經運河而分散到全國各地。江、浙、皖、晉、秦客商潮水般湧入州城,各類商會的樓堂館所傍河而立,金店、銀號、書坊、筆庄,以及酒樓、戲台、葯鋪、茶肆等等遍布城區。以致義大利著名旅遊家馬可·波羅在其游記中贊嘆「這是一座雄偉美麗的大都市,商品與手工藝製品特別豐富。河中船舶往來如織,僅看這些運載著價值連城的商品的船舶噸位與數量,就會令人驚訝不已。」詩人高適更寫下了「高城回首一長嗟,市聲浩浩如欲沸」的贊美詩句。州城不僅經濟發達,文化尤為繁榮。東平路在嚴實父子管轄下的半個世紀,社會穩定,府學興盛,南北才俊,咸集州城。出現了以大戲曲家高文秀為代表的東平作家群,勾欄瓦舍,遍布城中,笙歌舞樂,日夜不息,使東平成為中國北方除大都之外的著名戲曲之鄉、雜劇重鎮。特別是府學的興盛,培養了大批人才,以至有「朝中官員,半出東平」之說。更令東平人驕傲的是,元代還產生了大科學家王楨,他所著的《農書》,成為世界農學史上的名著。在元末明初,又產生了《三國演義》《水滸傳》作者羅貫中,形成了中國文學史上四部古典小說半出東平的罕見奇觀。這座繁華的城市裡,古建築比比皆是。著名的有文廟、關帝廟、火神廟、城隍廟、鎮武廟;報恩寺,清真寺;狀元府;山陝會館以及各類牌坊,如宋代的梁顥梁固父子狀元牌坊、武進士武之大的龍門連躍牌坊等功名和節孝牌坊,號稱「七十二架」之多。還有不少烙印著運河文化的古遺址等等。古代州城生態環境極好。據清道光《東平州志》記載,會通河一帶名泉甚多,著名的即有半畝泉、游龍泉、雙鳴泉、永旺泉、靜深泉等三十餘處。泉多林必茂。入夏以後,運河岸邊,泉水之畔,白楊綠柳,濃蔭蔽天;奇花異草,爭妍斗艷。遊人踏青賞景,漫遊林下,聽百鳥之歡鳴,觀河上之帆影,如同在畫圖中。故民國《東平縣志》美其「夏秋之交,不亞江南」。與大運河靈肉一體的省級風景名勝區東平湖。歷史上,大運河進入東平境內後,在今戴廟鄉注入黃河的地方,與大清河流向基本平行,相鄰而不相交,現在的東平湖,實際上是大清河入黃前的一片低窪水澤,上世紀五十年代修建東平湖水庫時,才把大運河和大清河入黃口融匯一起,成為中原地區最大的平原水庫——東平湖。由是,也可以說,東平湖文化,也就是大運河文化。現在沿湖大安山至戴家廟一帶三十多里,都曾是京杭運河商貿經濟和民間藝術的繁華帶。清道光《東平州志》記載,大安山和戴家廟分別建有河閘,有專司此職的閘夫。兩處都是商賈往來,百工聚匯,貨物集散,生意興隆的水陸大碼頭。2007年夏,我在做大運河調查時,聽大安山曾做過運河船工的村民說,該村傍運河而建,曾有七十二條胡同,條條通向運河。戴家廟曾有十條大街,每一條街道都通向運河。市列珠璣,戶盈管弦,經濟文化皆極一時之盛。那時,民間流傳著一句俗語,叫「大安山到戴廟,一黑夜不睡覺。」意思是兩個大碼頭之間,河面上桅桿林立,燈火交織,市聲如沸,形同白晝。據一位曾在運河上闖盪大半生的八十多歲老船工說,那時,運河上最多時一天曾過48幫船隊(每幫船隊100艘船)。可以想像,五千艘運糧船蓬帆高掛,銜尾而行,如神龍遨遊,不見首尾,該是一種多麼壯觀的景象!故此「會河帆影」成為東平古八景之一,至今仍留在運河兩岸人們的記憶里。河湖融為一體後,東平湖總面積627平方公里,蓄水量40億立方米。目前,常年水面200多平方公里。成為青山環繞,綠柳垂岸,碧波葦盪,銀鷗翔天,天然一幅優美畫卷的風景名勝區。東平湖水產資源十分豐富。據調查,湖中有魚類、貝類等水生動物60餘種,水生植物40多種,年產量在3000噸以上。東平湖周圍多山,以臘山國家森林公園最為著名,這是一座道教名山,山上有三清宮、藏經閣、古戲台、玉皇殿等眾多古跡。與臘山相鄰的六工山建福寺,是中國四大民間武術之一子午功的發源地。至今保存著子午功創始人水滸英雄武松、魯智深的練功房等遺跡。湖中有島,名無影山,傳說曾是水滸英雄劫持生辰後藏身的地方,今改名聚義島。島上文物眾多,有藏梅寺、晁蓋墓、鍾鼓樓等。聚義島是理想的避暑勝地。這里夏日清風習習,夜涼如秋;島岸綿長,沙白如雪,是優良的天然浴場。環東平湖一帶,還有國保級文物白佛山隋代大佛、稻屯窪國家級濕地公園,國家級名勝洪頂山北朝摩崖刻經、司里山摩崖石刻造像群、舊縣鄉楚霸王墓等許多珍貴文物古跡。總之,東平的運河文化,積淀深厚,豐富多彩。是歷史留給我們當代人的一筆極其寶貴的文化財富。建設東平運河人文自然風景帶的意義、原則及措施中共東平縣委、東平縣人民政府認為,運河文化是一項蘊藏巨大的人文資源,做好這篇大文章,既會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也會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對促進和發展縣域經濟,具有無可估量的現實意義。建設運河人文自然風景帶,可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物質文化生活的需求,直接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的選擇越來越寬,需求也越來越高。時尚娛樂、休閑娛樂、文化娛樂,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縱貫中國南北,綿綿數千里之長的京杭大運河,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進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獨特內涵的運河文化,覆蓋面積大,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對人們的文化意識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穿透力。發掘和弘揚運河文化,就是弘揚傳統優秀民族文化。在當今國際經濟一體化,外來文化日益侵蝕本土文化,文化出現多元化交融的社會轉型時期,喚醒人們對本民族優秀文化的崇敬意識、保護意識、傳承意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缺少的因素。建設運河人文自然風景帶,是發展當地旅遊產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運河文化是一種跨地域,跨時空的開放性文化,它吸納了佛、道、儒各家文化,融匯了吳越、楚湘、齊魯、燕趙等區域文化,以在歷史邃道中流動的方式,加強了運河兩岸各族人民的心理認同,對促進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產生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民族文化,留下了無數文化瑰寶。進入21世紀後,我國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旅遊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而文化正是旅遊的靈魂和打造旅遊品牌不可或缺的要素。缺乏文化內含的旅遊資源,註定不會成為遊人趨之若騖的熱點。運河遺址遺存文物古跡,以它特有的文化內涵和持久的生命活力,必將表現出強大的磁性,每建成一處景點,都會成為人們的爭相觀覽之地。運河作為中國古代「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典範實踐和傑出創造,已被公認為是「活著的文化遺產」,建設運河人文自然風景帶,必將成為拉動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不竭資源。特別是東平,境內有古梁山泊遺存水域東平湖這一孕育了舉世聞名的水滸故事的寶貴資源,運河人文自然風景帶的建設,將會造成水滸文化旅遊線上的火爆熱點。建設運河人文自然風景帶,可以有效保護運河兩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百年來,在東平運河沿岸形成的以民俗文化為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構成運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流行於運河兩岸的民間風俗敬河神、賽龍舟、踩高蹺、舞獅子以及民間武術、燈會等等,過去因為運河的衰落,這些珍貴的非物質文化也趨向冷寂,甚至面臨失傳。通過建設運河人文自然風景帶,可以有效的保護這些民俗文化在強勢的現代時尚文化沖擊下不被丟棄,並使這些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成為旅遊景點上最富有生命活力、最吸引遊人眼球的獨特文化形態。例如,曾經是運河碼頭的戴家廟村,民間一直保持著濃厚的尚武風習,每年旅遊旺季,武術愛好者們都要在東平湖景區「亮相」進行武術表演,深受遊客歡迎。建設運河人文自然風景帶,可以使伴運河而生的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即得到全面保護,又可在旅遊產業中,發揮其他形式難以替代的作用。建設運河人文自然風景帶,有利於搶救和保護運河文化遺址。東平段運河由於長期斷流,兩岸有不少村莊的老百姓,由漁民成為了農民,過去曾經是重要的貨物集散地或繁華水運碼頭的集鎮、村莊,因為喪失了經濟文化發展的特定條件,逐漸變得無人問津而走向寂寞、荒涼、衰敗。表面上看,這是歷史的變遷,其實是無數文化遺產的消失。不要說一座城市,就是一座集鎮碼頭,也無不包含了許多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以及其他種種人類生活的信息,隨著無情的廢棄,所有這一切信息,都將消失。比如東平大安山、戴家廟,都曾是運河岸邊十分繁華的大碼頭,在明清兩朝數百年的運河線上,可以說「天下無人不識君」。隨著運河的斷流,這些曾經是明星般的碼頭早已暗然失色,成為普通村莊,有的甚至已經看不到運河對其產生的影子。建設運河人文自然風景帶,通過保護、開發等措施,可以使這些重要的運河文化遺址得到搶救而重新浮現出來,為現實服務。建設運河人文自然風景帶,有利於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共存。運河東平段斷流後,經過近半個世紀的變遷,特別是經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學大寨運動,大搞農田基本建設,運河故道已面目全非,有的地方河道填平,河堤被毀,在東平與汶上、梁山三縣相鄰處的河段上,多見以運河堤為土源建起的磚廠,使運河肢體變得破碎。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異軍突起,這本來是好事,但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有的地方運河故道被當作天然垃圾場、排污坑,使運河遭受嚴重污染,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建設運河人文自然風景帶,有利於把被破壞的環境恢復起來,重現運河兩岸綠樹成林,飛鳥成群,河中魚蝦成汛的美景,從而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東平建設運河人文自然風景帶的幾項基本原則。一是近期開發與長遠建設相結合的原則。運河東平段全長30公里,僅憑縣財政之力,在短時間甚至十數年內都是難以全面治理的。怎麼呢?只能有重點的開發,對暫不開發的河段,實行嚴格的保護措施,維持現狀,停止一切目的的損壞。待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全面實施時,再行整體規劃利用。二是循序漸進,防止盲目開發的原則。運河東平段可資利用處頗多,分布在沿線6個鄉鎮,每個鄉鎮都有運河文化遺址。為了防止盲目開發,縣里統一規定開發順序。三是嚴格遵循文物保護法,修舊如舊,不因開發造成新的破壞。對運河文化遺產和文物古跡,東平縣委、縣政府給予了高度重視,認為運河文化是屬於全人類的精神財富,必須保護好、宣傳好、利用好。凡屬文物的運河文化資源,開發過程中必須有相關專家指導,尊重專家意見。四是有利於整合資源,重點投資,短期見效的原則等。形成人文與生態與旅遊和諧相處優化發展的良好格局運河的開發和利用,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開發者既要有熱心,也要有耐心;既需要財力,也需要智慧;只有在科學的軌道上,綜合多種有利條件,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才能建成人文與生態與旅遊和諧相處優化發展的良好格局。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中共東平縣委在調查論證的基礎上,結合發展全縣旅遊產業,制定了「科學規劃,全面布局,突出重點,分期開發」的大運河開發利用總體方針。僅有總體方針還不行,還必須有充分的資金作保證,否則,再好的設想也只能是空中樓閣。歷史上,東平是農業縣,財政家底一直瘠薄,如何拓展融資渠道,以保證開發建設的順利進行?縣委採取了四項措施:一是充分利用政策,向國家爭取一點;二是縣財政設立專項資金,確保項目實施;三是制定誰投資誰受益和吸引外資及社會閑散資金的具體政策;四是集中資金建設重點項目,利用回收資金繼續投放於新項目的開發建設。採取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縣委明確了大旅遊開發的戰略思想,按照「水滸故里,江北漁鄉」的主題定位和「遠推水滸文化,近推休閑渡假」的市場定位,以爭創全國旅遊強縣、打造國內知名旅遊目的地為目標,加快景區景點建設。借鑒歷史上農民水利專家白英「引汶濟運」的治水方略,引汶水以入東平新城,把縣城打造成「水上城市」。運河史上著名的戴村壩座落在縣城東部五公里處,其上遊河道便是發源於泰萊山區,流域面積達一萬平方公里的大汶河。大汶河水質優良,水源豐沛,經下遊河段大清河而注入東平湖,為東平利用這一天然水資源,提供了獨特的條件。今年以來,縣里投入上億元,在戴村壩上游,建造了引水工程,目前,工程完成過半,預計國慶節前竣工。同時,縣委對戴村壩至東平湖、大運河直至黃河全長約150公里的水道,計劃總投資20億元,進行全面疏浚改造。目前戴村壩至東平湖40公里河段,已經完成河道清淤排沙的疏通,沿岸15個碼頭節點,40餘處景點,一部分已經完成,一部分尚在建設中。縣城南出口新建的「清河公園」和旅遊碼頭,遊人可乘船直達東平湖,沿著這一水上游風景帶,可飽覽大清河兩岸綠草茵茵,牛羊成群,雞鳴樹巔,霜結板橋的田園景緻,也可觀覽東平湖景色迷人的濕地風光。同時,戴村壩休閑游樂園、羅貫中紀念館、羅貫中故里牌坊、稻屯窪城市濕地公園、水上森林游樂園、運河漁村、漁家風情園等景區景點,都在建設中。其次,投以重金,對運河明珠城市州城進行搶救保護。如前所述,州城曾是一座千年古城,在開發和建設運河人文與自然風景帶中,中共東平縣委、東平縣人民政府把恢復州城歷史原貌,不僅作為建設運河文化風景帶的重頭戲,而且作為整合全縣旅遊資源的重中之重。年初,縣政府成立專家小組,根據清朝《東平州志》記載,對州城進行了全面規劃,明確了復建的三十餘處景點,即四座城門樓、8華里長宋代一條街、文廟、火神廟、性覺寺、歷史上原有的10架牌坊等,對所有景點,決定通過民間籌資、招商引資、城內土地資產置換盤活等方式,在三年內,總投資12.5億元,分三期工程實施。一期工程投資3億元,建設南連京杭大運河北接東平湖總長4300米的宋代一條街,分為休閑、游覽、服務三個功能區。同時,修復完善運河遺跡永濟橋、清真寺;重建北城門樓、狀元府、龍門連躍坊、昇平人瑞坊、進士及第坊等文物古跡;街面全部鋪設青石板,按宋代風格整體開發沿街建築,重現宋代街市的繁華景象。二期工程投資4.5億元,重建歷史上的東平府衙、文廟、報恩寺、關帝廟、老城門城牆以及修復護城河,建設旅遊碼頭等。第三期工程投資5億元,全面改造城區,重現關帝廟街、文廟街、孟家街、白衣堂街等老街老巷歷史風貌,建設文化廣場,仿宋風格高檔住宅小區、高檔賓館酒店,打造「水繞城,城環水」的千年宋城和諧美景。三年後,州城將基本恢復運河明珠城市的歷史景觀。目前,工程進展順利,3架歷史上的著名牌坊「昇平人瑞」坊、「龍門連躍」坊、「進士及第」坊已安裝完成。北城門樓外的東平湖旅遊碼頭已經建成。有五百多年歷史的運河清真寺,縣財政投資60餘萬元,修葺了主殿,添置了配房,使這座精美的古代建築重新煥發了生機與活力。州城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長萬里同志的家鄉,萬里同志的舊居,不僅是東平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重要的紅色旅遊資源,佔地約三千平方米的萬里舊居,也在規劃實施中。州城四面環水,蒲葦叢生,綠柳垂陰,是典型的水城,過去曾有「東方威尼斯」的美稱。州城恢復歷史原貌後,原來的護城河,水塘等,將以發展觀光農業為主,種植蒲葦蓮荷,重現民國《東平縣志》記載的「夏秋之交,荷花半城,漁舟唱晚,風景清幽,不亞於江南」的美景。我們深信,三期工程完成後,隨著運河文化游和水滸文化游的興起,州城必將成為運河旅遊線上獨具特色的觀光景點。第三,努力打造東平湖旅遊品牌。蘊藏著豐富運河文化和水滸文化內涵的東平湖,是東平最大的旅遊資源,也是運河文化游的龍頭項目。東平縣委、縣政府一直把東平湖作為旅遊產業化建設的戰略重點。在縣財政財力不足的情況下,採取「招商開發,互利雙贏」的法,與合資方協商,對東平湖景區和國家森林公園臘山進行整體設計和開發,先後恢復了聚義島藏梅寺、鍾鼓樓等古建築群和根據古典小說《水滸傳》建造的山寨、水寨。今年通過專家論證評審,又把運河濕地即東平湖濕地作為旅遊開發的核心區域,整合閑散資源,在東平湖畔的王台,規劃建設了既是影視基地,又是大型旅遊碼頭和休閑娛樂場所的「水滸古鎮」,目前基本竣工。配合東平湖景區建設,大清河沿岸的旅遊碼頭、縣城至東平湖高等級觀光路、環湖觀光路等多個項目,都在建設中。在曾是運河重要碼頭的大安山潘孟於,正在規劃建設運河文化游樂園,發展以垂釣、采菱、木船游、水上體育和運河風味小吃等為主要內容的娛樂游項目。這些項目全部實施後,東平的生態環境將得到根本性改觀,旅遊產業將出現全新的景觀,旅遊經濟效益將得到極大提高。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正在加速形成。東平為運河人文自然風景帶的開發建設,在三四年內,總計將投入50多億元,今年實際已投入12億元,使旅遊業從景點數量到質量得到了全面提升。這種大手筆規劃,大境界布局,大氣魄引領所帶來的經濟回報也是巨大的。去年以來,遊客數量持續出現爆增勢頭,旅遊收入也日益劇增。東平的運河人文自然風景帶建設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但是,我們堅信,隨著運河文化的深入挖掘、不斷完善,一個以東平湖景區為核心,充分體現運河文化特色的精品級旅遊帶,必定出現在魯西南大地上,成為遊客的首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