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發布時間: 2020-11-22 17:00:52

Ⅰ 如何進一步完善我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胡··錦··濤說,我們一定要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

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為了保障生態文明建設順利推進,dǎng的十八大報告突出論述和部署了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這主要包括: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建立資源環境領域的市場化機制;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等等。

社會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安排的結果,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制度建設的意義在於:人無完人,不僅要依靠覺悟、自律,而且要依靠完善的體制機制來激勵和約束人們的行為。加強制度建設,對於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dǎng的十六大以來,dǎng和政府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作出一系列部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如單位GDP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然較高。之所以如此,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我國生態文明制度還很不完善。目前比較突出的問題有以下幾個:一是環境產權制度不明晰,環境經濟政策體系不完善。排污權、碳排放權交易剛剛起步,相關法律制度尚未確立,合法的排污量難以界定。由於環境產權界定不清,利益主體不明,再加上支持資金嚴重不足、補償標准低且缺乏可持續性,生態補償機制還很不完善。二是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綜合決策機制不健全,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機制尚未建立。三是環境執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監管機制不健全。四是在很多地方的領導幹部政績考核體系中,生態環保指標所佔比重低,經濟發展指標所佔比重過高,以GDP為主導的發展觀仍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導致經濟發展方式粗放,資源消耗高、利用率低,環境污染嚴重。五是對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重視不夠、認識不足,沒有充分認識到較為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對環境保護和資源有效利用的重大意義。

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應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首先,進一步調整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內容,淡化GDP考核,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在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中,考核制度最引人矚目,最應予以重視。考核制度是轉變觀念、改變行為的指揮棒,對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牽引和保障作用。因此,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首要的是完善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制度,促使領導幹部將相關工作落到實處。其次,合理設置管理機構和劃分管理職責,優化行政資源及相應的財政資源配置,切實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健康和威脅資源、環境、生態安全的突出問題。第三,加強重點領域立法,進一步充實完善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應更多地通過司法途徑追究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者的責任,索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維護公民環境權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永續發展;需要對一些不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經濟政策和法規進行修訂,制定有利於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的經濟政策法規。第四,著眼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盡快建立操作性強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排污權交易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以體現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和生態產品公平分配原則。通過節約集約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倒逼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第五,完善生態環境教育與公眾參與制度,促進民間環保組織健康發展。只有大幅提升全社會的生態文明意識,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生態文明建設才會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Ⅱ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應從有效走向高效是否正確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應從有效走向高效,這是正確的。

Ⅲ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要健

(1)可持續發展戰略或科學發展觀。因為我國面臨嚴峻的人口形勢和資源環境形勢。(兩點即可,每點2分)
(2)①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形勢,是資源大國,也是資源小國。②人們對資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嚴重的污染和破壞,嚴重製約著經濟社會的發展。
③建設生態文明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兩點即可,每點2分)
(3)①積極宣傳我國嚴峻的資源形勢、環境形勢。
②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③積極創新實踐,發現節能減排的金點子。
④勇於同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三點即可,每點2分)

Ⅳ 如何加強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答案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放在突出地位,並強調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意義的深刻認識,對生態文明建設地位的准確把握,對生態文明建設路徑的精心部署。
生態文明是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一種新的人類文明形態,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高級狀態。生態文明不是單純的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問題,而是要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既包括尊重自然、與自然同存共榮的價值觀,也包括在這種價值觀指導下形成的生產方式、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
眾所周知,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七大把「建設生態文明」列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強調要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均衡發展指明了路徑。在這一戰略思想指導下,我國扎實推進節能減排、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持續下降,超額完成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十一五」減排任務,全面實施退耕還林等重點生態工程,為促進綠色增長、推動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可靠基矗但客觀地講,由於沒有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體系及與之相適應的可定量評價與考核的標准,缺乏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效機制,生態文明建設依然任重道遠。
歷史的教訓和現實的需要催促著我們尋找更為有效的制度性解決方案。黨的十八大報告正是深刻反思傳統工業文明發展模式的不足,認真總結落實科學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實踐經驗,充分吸納中華傳統文化智慧,要求從文明進步的新高度認識和解決資源環境等問題,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科技等領域全方位審視和應對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方面的嚴峻挑戰,對如何建設生態文明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並明確了具體的路徑。同時,站在更高層次上,決定從法律、法規及頂層的制度設計上著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眾所周知,生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發展問題,或者說是發展不當帶來的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重速度、輕質量,重規模、輕結構,重眼前、輕長遠,重經濟效益、輕環境效益等問題,離不開相關制度的建立與完善。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有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很重要的一條, 就是要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也就是說,制度建設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這其中,建立剛性的評價機制和硬約束,即將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又是將中央的部署和措施落到實處的關鍵所在。
首先,要進一步建立與完善有利於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和政策體系。要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依法治理軌道,建立和完善職能有機統一、運轉協調高效的生態環保綜合管理體制。要加強規劃和政策引導,綜合運用財稅、價格等經濟杠桿,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並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績效考核。
其次,既要注重調整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也要特別注意人和自然的和-諧。近年來,因環境污染損害群眾財產和健康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越來越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這其中不僅牽涉到人和人之間利益分配的問題,也關繫到人和環境,即人為破壞了環境,進而影響到人居環境與安全的問題。
在和-諧礦山建設中,牽涉到政府、企業和社區群眾幾方面的利益,如何平衡是難點。對於政府部門,給予它的自由裁決權應當和它的職能相匹配,同時自始至終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制衡機制,使相關的程序、政策、方針與手段陽光透明,公開、公平、公正。礦企的主體地位,決定了政府和社區可以要求它履行社會責任,回饋社會,但不能幹預企業正常的生產與經營活動,更不能「吃大戶」;社區群眾作為利益相關一方,相對意義上是弱勢群體,但實際上也是和-諧礦區建設的主要參與者,維護礦區的秩序義不容辭。要讓礦區群眾享有充分的表達權、參與權與監督權,但也要防止一些礦區的群眾漫天要價,干擾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而這些問題的徹底解決,有賴於相關制度的創設與更新。
第三,要建立和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切實加強領導,及時研究和統籌解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問題。要有效整合管理資源,完善行政手段。要全面梳理現有管理資源分布情況,合理設置管理機構和劃分管理責權,優化行政資源及相應的財政資源配置。要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完善行政管理手段,切實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健康和威脅資源、環境、生態安全的突出問題。以生態礦山或和-諧礦山建設為例,要明確並落實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明確礦山企業是和-諧礦區建設的主力軍,也就是說,要著力建立與形成由地方政府牽頭,礦山企業和社區人民群眾共同參與的和-諧礦區建設格局。各級政府應把此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督促相關部門認真履行職責,確保政策執行到位,引導礦山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投入公益事業,切實解決社區群眾的實際困難,讓百姓共享礦產資源開發利益。
第四,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積極盤活市場資源,創新經濟手段。要有的放矢地改造甚至廢棄一些不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經濟政策法規,有針對性地創新一些有利於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的經濟政策法規,充分體現市場供求關系、環境資源稀缺程度和生態產品公平分配原則。同時,要進一步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資體制,堅持將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投入列入本級財政支出的重點內容並逐年增加,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各方面投資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真正為生態文明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的投融資環境。

Ⅳ 制度建設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當前制度建設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制度,也稱規章制度,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了維護正常的工作、勞動、學習、生活的秩序,保證國家各項政策的順利執行和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訂的具有法規性或指導性與約束力的應用文,是各種行政法規、章程、制度、公約的總稱。
一、加強制度建設應當進一步深化對制度功能的認識,不斷加大推進工作制度化的力度。制度的功能在於規范和約束行為,由於行為主體存在人性弱點、行為能力差異以及行為環境的不斷變化,制度規范和約束的功能指嚮往往側重於消解人性弱點、增強行為能力和克服客觀環境不利因素。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制度經濟學中常常引用「分粥」的案例來說明制度的功能:在一個僧多粥少的廟里,人們發現掌勺和尚分粥有多有少,因人而異,很不公平,於是掌勺和尚改由大家推選。但一段時間後,發現這種方法也行不通,因為誰都有私心,大家推選的掌勺和尚其實也親疏有別,難以公平。經商量,決定輪流掌勺,一人分一頓,情況雖一時有所好轉,但時間一長,發現問題更多,因為個別和尚不僅分親疏貴賤,輪到自己時還又吃又藏。經過反復討論,大家決定在輪流掌勺的基礎上再加上一條規矩:分粥者必須最後拿剩下的那一份。這樣,問題最終得到了很好的解決。長期以來,我們對制度的功能和力量重視不夠,更多地強調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雖然兩者都很重要,但卻有著明顯的局限性。在推進制度建設的進程中,工作中經常出現的問題要從規律上找原因,反復出現的問題要從制度上找原因。」堅持走科學化、規范化的道路,這是對制度及制度功能的深層次把握和運用。
二。加強制度建設應當著眼於機制的建立完善,努力實現制度在更高層面的系統整合。在若干制度構成的系統中,制度的相互作用和實際運行就構成了機制。小平同志講「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地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同樣,好的機制能事半功倍,壞的機制卻使壞者更壞並造成惡性循環。壞機制的典型是「補償性反饋」。古希臘神話里有一個故事:西緒福斯背叛了宙斯,死後被打入地獄受懲罰。每天清晨,他都必須將一塊沉重的巨石從平地搬到山頂上去。每當他自以為已經搬到山頂時,石頭就突然順著山坡滾下去。這樣西緒福斯必須重新回頭搬動石頭,艱難地挪步爬上山去。對這個故事加以引申,我們可以發現,西緒福斯把這個石頭搬得越高,石頭就會掉得越低,他就必須花費更大的力氣才能完成任務,這就是「補償性反饋」。這個例子從反面說明了建立良性機制的重要性。過去,我們也在研究制度、制定製度,但常常由於沒有從完善機制的角度對制度進行系統研究,使制度不僅難以發揮預期的作用,甚至在一定條件下還會發生相反的運作。
三。加強制度建設應當注重發揮制度的整體功效,著力構建科學的制度體系。在一個更為宏觀的背景中考察就會發現,要充分發揮制度的功能,還需要構建一個閉合的、關聯的、科學的制度系統,這個制度系統中各部分既各有分工、互不沖突又相互聯系、協調配合,共同發揮作用,缺少任何一部分都會造成結構、功能和功效的缺失。如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工作制度就需要日常辦公制度、財務管理工作制度等加以配合執行;行政執法工作制度就需要幹部紀律工作制度、紀檢監察工作制度等制度來加以約束。作為一個整體,全局的各項制度之間應當協調一致,如果各部門的制度互相不能夠協調一致,遵守制度的人就會感到無所適從,建立完整統一的制度體系,應當將各個部門制定的內容相似的制度進行統一設置。
四。加強制度建設應當要不斷提高制度建設的質量和水平。制度建設關鍵是要管用、可行。制度都是人訂的,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制度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組織或團體的發展而不斷修訂,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針對一些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和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建立健全科學合理、具體實在、切實可行的制度。如果一項制度的出台得到了全體組織成員的支持,這樣的制度肯定不能出台,因為這樣的制度,肯定直接或間接地犧牲了組織結構中某一方的利益;如果都反對,這樣的制度也不能強制推行,因為不僅法不治眾,更重要的是會造成組織結構不同利益群體的失衡,這和組織成員都贊成所產生的問題是一致的。但凡好的制度,肯定是有一部分人反對,有一部分人贊成。好的制度,肯定是考慮到了組織成員以及組織關聯成員的方方面面的利益,並經過嚴謹周詳的論證才能出台。因此,制度應該盡可能全面,同時組織中每一業務環節、服務環節、管理環節以及利益可能波及到細小方面都要有制度的身影,如果制度與制度之間矛盾交叉,更會導致有關部分無法執行,該制度效力的減弱,進而導致整個組織制度效用的減弱。制定製度與修改不合時宜的制度可採取幹部職工論證、橫向交流論證、研討論證等方式,建立科學的制度體系,通過制度保障被大多數人接受,建立制度激勵機制。 對於已經不能適應目前管理需要的制度,要及時地進行修訂,將不符合形勢發展需要的規定予以廢止,重新制定、完善適合管理需要的、統一的制度。

Ⅵ 生態文明建設,要加快制度建設,要怎樣

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是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生態文明建設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前提條件,缺少生態文明的價值理念和價值追求,其他各項建設必然會受到影響。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科學規劃、制度先行,這樣才能保證生態文明建設的針對性、實效性和計劃性。

Ⅶ 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面臨著哪些矛盾

一、當前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問題
我國是個人口大國,不僅人口基數大,而且人口密度也大。雖然各種自然資源總量大,但人均佔有量小,人均資源相當貧乏,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同時,我國多種重要資源短缺,加上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階段,對資源具有較高的需求,使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著諸多挑戰。
(一)我國在環境保護和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1、環境污染危害人們的健康。我國有3億人飲水不安全,其中有5000多萬人飲用氟、砷含量超標的水,有四分之一城市居民呼吸著質量不達標的空氣等都表現了環境對人們的危害。2環境糾紛威脅社會穩定。隨人民群眾對環境問題關注的提高,和對政府解決環境問題充滿期待,一些地方因污染事件處理不當或久拖不解決,引發社會矛盾和群體性事件,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從而危及社會安全和穩定。3環境權益維護依然艱難。我國環境損害民事賠償和司法救濟體系尚不健全,環境法律對違法者的打擊和震懾力度不夠,一旦面對環境損害和環境糾紛,受害群眾維護基本權益就很難。
(二)我國在環境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上存在的主要問題:1、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我國經濟增長方式仍然存在著「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協調、難循環、低效率」的問題,經濟增長付出了過的的資
源環境代價。2、經濟布局和結構不合理使得資源環境付出代價過大。總體上,我國經濟建設還沒有按照資源稟賦條件和生態環境容量進行科學布局,「小而全」和一重化工為主導的產業結構使得部分地區生態環境資源嚴重透支,付出很大的資源環境代價。3、環境基礎設施滯後使得治理的速度趕不上污染的速度。在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高速發展中,因為環境基礎設施問題,環保舊賬尚未結清,便又欠下新帳。4、科技支撐不夠。我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一般在20%-40%間,遠遠低於世界發達國家60%-90%的水平,造成單位產出的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水平過高。
(三)我國生態保護與建設中存在的問題:1、生態退化趨勢未得到有效遏制。就目前我國森林總體質量呈下降趨勢;草地退化依然嚴重,礦區資源開發、重大工程建設引發的生態破壞尚未得到有效制止。2、生物資源瀕危日益突出。棲息地和環境改變及過度的人類活動,導致我國生物資源瀕危問題日益突出。3、生態保護基礎薄弱,投入不足。生態保護資金投入少、投入渠道單一,生態治理工程效益有待繼續提高;生態保護能力建設滯後,科研力量有限。生態監測處於起步階段,信息不足,渠道不暢,難以為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撐作用。
二、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對策
(一)在環境保護和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方面:1、擴大公民環境權利,建立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新機制。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環境保護,要承認群眾的環境信息知情權、環境決策參與權和環境政策監督權,確保公眾有效行使環境權利,建立政府監管、市場調節和公眾參與相結合的新型環境保護綜合機制,從而形成環境保護的最大合力。2、建立和完善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機制,維護污染受害者合法權益。環境損害賠償不僅體現了維護受害人的權益、維護公平和正義的需要,同時也是保護環境、恢復環境的需要。3、加強環境宣傳教育,使環境保護觀念深入人心。
(二)在環境保護方面與經濟協調發展方面:1以保護環境優化經濟增長,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參與宏觀調控的倒逼作用很先導作用。提供環境准入門檻,認真落實規劃環境評價要求,從決策源頭防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完善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全程跟蹤管理制度、環境保護評價與驗收管理機制、環保部門上下級聯合管理機制,充分發揮環境影響評價在宏觀調控的重要作用。2、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依據,加大積極結構調整力度。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依據,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促進環境保護參與綜合決策,科學制定社會經濟發展目標。3、創新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積極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4、加強環境管理,實行環境保護問責制。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堅持既定的減排任務和目標,實行環境保護工作問責制,對違反國家產業政策、違反環境保護法規上的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項目的要堅決查處並懲罰。5、改變了以往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的「資源-產品-廢物」的線性發展模式,建立了一種「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式發展,是一種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經濟模式,是強調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從根本上緩解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

(三)在生態保護與建設方面:1、建立和完善法規、政策及標准體系。
2、落實生態功能區劃,以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保護區、生態脆弱區的建設和保護為主體,保護和恢復自然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3、加大資金投入。利用市場機制建立合理的、多元化的投入機制,不斷拓展生態保護和建設投資渠道,積極爭取財政投入,建立自然保護區專項資金。4、增強科技支撐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和可持續發展概念是20世紀以來人類為解決威脅自身持久健康發展的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在對其產生的經濟、社會、政治、文化根源的認識過程中,形成的理論成果與戰略思想。建設生態文明,才能加快可持續發展的步伐;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才能建設生態文明。

Ⅷ 我們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最終目標是

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最終目標是:
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十八大報告)

Ⅸ (18分)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1)差異:材料一:天人合一,統治策略要符合天道;材料二:人是萬物的尺度,法律可以獨立於自然之外。(2分)
影響:經濟角度:材料一的觀點有利於維護人和自然的和諧,但不利於提高社會發展速度。材料二的觀點有利於激發人們主觀能動性,加快社會發展速度;但容易違背自然規律。
政治角度:材料一的觀點有利於君主專制制度的發展,材料二的觀點強調人的獨立判斷,有利於催生民主政治(4分,任何一個角度切入,只要表述合理都酌情可給分)
(2)關於蒸汽機在「經濟領域是一種勝利」:蒸汽機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隨著汽船和蒸汽機車的發明,出現了交通運輸業革命;推動世界經濟市場的初步形成;蒸汽機的使用,使工廠規模擴大,加速了城市化進程。(2分,答出2點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關於蒸汽機對「生態領域來說無疑是一種災難」:蒸汽機導致煤的大量開采和使用,蘊含了「能源問題」,加劇了環境污染,實際上已向人類昭示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2分)
(3)措施:英國政府通過立法解決環境污染問題;(2分)社會各階層的廣泛參與和斗爭促進了生態環境的治理和改善。(2分)
(4)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展;環保意識增強;全球化推動了環境問題的全球治理;國家干預的加強;福利制度建立與發展;知識經濟促進人與自然協調,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4分,每點1分,答出4點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