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生態環境監測
Ⅰ 三峽生態系統
中國對三峽庫區實施的生態保護措施取得顯著成效,這一地區的水土流失面積正以年均減少1%的速度下降。
記者從在武漢召開的長江三峽庫區水土流失動態監測項目成果鑒定會上獲悉:三峽庫區水土流失現象已得到根本遏制,並出現良好轉機。監測表明,三峽庫存區的水土流失面積已由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3.88萬平方公里,減少到2000年的2.96萬平方公里。減幅達15.97%,平均每年減少一個多百分點。
長江三峽庫區包括湖北省、重慶市的21個縣市,總面積5.8萬平方公里。這一地區因地形起伏大,易風化岩層出露面積廣,降雨多且強度大,水土流失極其嚴重。同時,隨著三峽工程的興建,庫區移民帶來的城鎮遷建、工礦企業搬遷等又造成新的人為水土流失。
長江水土保持局局長胡甲均介紹說,從上世紀80年代末,三峽庫區即被列入國家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區,十多年來已投入2億元人民幣以上進行水土流失的防範治理。21個縣市年均投資在100萬元以上,成為中國在長江流域實施的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中投資強度最大的地區,占治理工程總投資的一成左右。另外,中國還投入巨資在三峽庫區實施了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項目等生態保護措施。
這些措施的採取使得三峽庫區的居民擁有了穩固的生產用地,從而不需要象過去一樣靠大量開墾荒山荒坡,廣種薄收來維持生計。長江水土保持局進行的衛星遙感測量顯示,三峽庫區過去的荒坡現大多已變為森林,使得庫區水土流失區域大為減少。
據胡甲均介紹,近20年內,三峽庫區的水田面積增加了143464公頃,梯平地增加103726公頃,果園地增加86233公頃,林地增加203571公頃;相應地,坡耕地減少了75525公頃,草灌地減少了545947公頃。
截止2000年底,通過將坡耕地改造為梯田,種植水保林、經果林,種草,封禁治理,三峽庫區的水土保持治理面積已達到2189平方公里,佔三峽庫區面積的3.76%。
胡甲均表示,三峽庫區的生態環境問題為世人所關注,盡管國家採取的各項保護措施已初見成效,但長江水土保持局將繼續把這一地區列為長江流域水土流失防範治理的重點區,加強動態監測,增加投入,為三峽工程將來的運行提供生態保障。
Ⅱ 誰能提供三峽導致環境破壞的具體情況
不利影響還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第一,會加劇庫區原已比較尖銳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三峽水庫正常蓄水位175米時,淹沒耕地和園地36萬畝;移民安置區內的城市、縣城、集鎮、農村居民點、工礦企業遷建,公路等專業項目復建,還要佔用近7萬畝耕園地。這就加劇了三峽庫區原已比較尖銳的人多地少的矛盾,如果沒有恰當而有力的措施,只堅持就近後靠,只在擴大耕園地上下功夫,勢必造成大面積毀林開荒、陡坡種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進一步使生存環境惡化,農村移民不但無法致富,還給庫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造成困難。尤其是在國家規定25度以上坡地必須退耕還林、還草,既度以下坡地必須改造成梯地之後,三峽庫區農村移民安置的環境容量進一步縮小。如何做到既要使農村移民「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又要保護好庫區的生態環境,促使庫區的生態環境向良性循環轉化,成為消除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不利影響的第一項重要任務。第二,會使三峽庫區局部江段的水質污染進一步加重。三峽工程建成之前,庫區局部江段的水質污染就已十分嚴重,但由於長江水流的流量大、流速快,使其自凈能力強,後果還不嚴重。三峽水庫蓄水後,尤其是在冬季,上游來水量減少,使水庫內的水體流速減緩,復氧和擴散能力下降,如不及時對各種污染源進行治理,大量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仍然排人長江,局部江段水質污染必將進一步加重,甚至威脅城鎮生活用水的水源地。因此,遵照國家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對三峽庫區的工業廢水及固體廢棄物必須限期治理;對生活污水和垃圾也必須限期治理,成為消除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不利影響的第二項重要任務。第三,三峽水庫蓄水後,將會使一些不穩定的崩塌體、滑坡體滑入長江,有的將會威脅當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如何在三峽水庫蓄水前,就將一些已經預測到的不穩定的崩塌體、滑坡體加以治理(有的可採取工程治理,有的可採取搬遷避讓),成為消除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不利影響的第三項重要任務。第四,三峽水庫蓄水後,將使西陵峽上半段以及一些支流上低山形成的峽谷的近景景觀受到一定影響;還將使淹沒區內的地面文物和地下文物被淹沒。因此,做好三峽庫區景觀保護和開發規劃,並認真加以實施;遵照國家有關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對地面和地下文物進行搶救性保護和發掘,成為消除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不利影響的第四項重要任務。
Ⅲ 三峽庫區存在的環境問題有哪些並提出治理措施
1 三峽庫區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庫區不斷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積極開展生態環境綜合
治理工程,新建了4個自然保護區,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萬余km2,森林覆蓋率和城市綠化率均得到一定程度提高,生態環境有了一定改善.但是,庫區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環保工作尚面臨幾個主要問題.
1.1水污染嚴重
1999 年,庫區廢水排放量共10.1 億t,COD排放總量為27.8萬t,其中工業廢水7.1億t,有近1/3的工業廢水未達標排放;生活污水3.0億t,集中處理率僅7.7 % .據1999 年長江水質綜合評價結果表明:長江重慶段17個監測斷面水質級別中,二類水體僅佔5.9%,三類水體佔17.6%,四類水體佔70.6%,五類水體佔5.9%.長江、嘉陵江、烏江「三江」重慶段大腸菌群、非離子氨、COD 等10 項指標超標.庫區次級河流污染更為嚴重,56% 的斷面水質不能滿足水域功能要求.
整個三峽庫區城市江段中,水質受污水影響的江段總長為28.97km,寬2~150m,重慶江段污染帶最長,為5.73 km ,占庫區污染帶總長的74.7%.
1.2生活垃圾量大
庫區工業固體廢物年產生量743.62萬t,危險廢物39.5萬t,工業固體廢物歷年堆存量達3000多萬t,綜合利用率約為43%.按城市非農業人口人均產生生活垃圾量1kg/d計算,三峽庫區城市生活垃圾總量為178萬t/a.目前僅基本做到清運出城進行簡易處理,無害化率僅為7.1%.各種廢棄物散亂堆放,有的甚至直接沿岸傾倒,在雨水浸泡和洪水的沖刷下,大量的污染物匯入江河,造成三峽水庫嚴重的水污染,是導致三峽庫區水體大腸菌群全面超標和幹流豐水期水質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1.3船舶污染日趨嚴重
庫區船舶年產生活垃圾約3 萬t,其中入江約8000t,船舶生活污水產生量約1800 萬t 左右,其中含油污水約近40萬t,排放COD約600t,石油類100餘t.庫區農葯化肥污染、水面集中養殖污染、鄉鎮企業污染等也較為突出,1999 年庫區農葯使用量就達1160.6t,其中有機磷農葯佔有一半以上份額.
1.4森林覆蓋率低,城市人均綠地少
多年來的破壞性墾荒、鄉鎮企業的無序發展和新城區的開發建設,對原有森林植被破壞相當嚴重,導致庫區森林覆蓋率大幅度減少,僅為22.3%.庫區兩岸的多數區縣森林覆蓋率僅7.5%~13.6%,平均不到10%.且林種結構不盡合理,成熟林、特種林、經濟林比例低,中幼林所佔比重極大,涪陵、豐都、奉節等地中幼林比例甚至高達90% 以上,基本無成熟林.庫區森林群落結構簡單、功能失調,植被處於逆向演替趨勢,由森林向灌叢—草坡—裸岩方向退化.
庫區各級城鎮的綠化水平均偏低.重慶市主城區人均綠地僅2.08m2,只相當於全國城市人均綠地面積5.3m2 的39.2%,在全國3 5 個百萬人口
以上城市中居末位.其他縣市就更少,例如萬縣市的人均公共綠地僅1.8m2,奉節縣城僅0.3m2.
1.5生態失衡嚴重
生物多樣性是生態平衡的重要指標和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據統計,三峽庫區動植物資源約6500多種,約佔全國動植物種類總數的20%,國家一
級保護動植物分別有8種和6種,二級保護動植物分別有35種和22種,
三峽庫區還有豐富的第三紀孑遺植物.但由於生物種群賴以生存的森
林覆蓋率很低,海拔1000m 以下原始森林殘存無幾,導致林麝、豹貓
和猛禽數量明顯下降,虎豹在庫區已瀕臨絕跡.一些水生物種,如國
家一級保護水生動物白鰭豚、白鱘、中華鱘和長江鱘等,二級保護水生
動物江豚和胭脂魚等,都面臨三峽水庫建成後造成生態結構變遷和生
存環境破壞的嚴峻形勢.這一形勢直接威脅其生存,而加速瀕危.生
態惡化勢頭如不能有效制止,極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物種滅絕.
1.6水土流失嚴重
三峽庫區山高坡陡、地質構造復雜,是全國地質災害發生嚴重的地區之一.據移民部門2000年的復查數據表明,三峽庫區大小地質災害點2 萬余處,其中前緣在淹沒線175m 以下的崩滑體1302 處, 體積達333400 萬m3,具有不同程度危險性和潛在危險性的區域有1133處,占崩滑體總數的87%.因崩滑體影響決定搬遷的村莊405 個、城鎮60 座.
三峽庫區水土流失嚴重,水土流失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62%,達5002.55萬畝,年流入江河的泥沙總量達1億t以上,這必然加重三峽水庫水體泥沙的含量.雖然三峽大壩設計有排沙孔,但不可能解決庫區600km 河道的排沙問題,只有加強生態建設,保持水土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1.7生態環境的污染已從城市向
農村急速擴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鄉鎮企業遍地開花、無序發展,加劇了環境污染由城市向農村的蔓延.酸雨范圍明顯向遠郊縣擴展,pH 值4.5 等值線區域幾乎已覆蓋整個庫區.有90% 以上的地區為酸性降水區,多年酸雨頻率為60%~90%,酸雨pH值多年均值在4.3左右.庫區每年因大氣污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0億元.
產生上述問題的根源主要有:工業布局的不合理,城市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粗放型增長方式使生態環境惡化,能源消耗結構不合理,環保投入嚴重不足,環境管理薄弱等等.這些問題正隨著西部大開發、生態建設的序幕拉開而逐步解決.如,長江流域(重點是三峽庫區及其上游)、黃河流域(重點是小浪底及以上地區)列入「十五」水污染治理重點;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還草及治理沙土流失工程;重慶市實施以三峽庫區為重點的「青山綠水」工程和主城區為重點的「山水園林城市」工程;1990 年以來國外專家、學者以及國際組織、政府機構代表6000餘人次來重慶市進行環保考察和交流,重慶市已被列為中國環境合作示範城市,並獲得世界銀行環保貸款.
2 三峽庫區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對策
早在1994 年我國政府頒布的《中國21世紀議程》里,已明確把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計劃的重要指導方針.庫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於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自然和環境的承載能力.三峽庫區生態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繫到三峽工程效益的發揮,直接影響到整個長江上游的經濟發展,同時對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城市用水、農田灌溉、防洪以及南水北調工程都有著決定性作用,從而使庫區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全國甚至世界的關注.根據庫區生態環境的現狀,依照庫區的區情,要協調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提出以下幾方面的對策.
2.1 統籌規劃、綜合決策
要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之一,作為西部大開發的根本和切入點.在進行區域開發、資源開發以及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調整時,必須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統一,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以生態建設確保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經濟發展來進一步促進生態環境建設.倡導「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的可持續發展原則.
另外,由於三峽庫區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對整個長江流域經濟帶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特殊的地位與重大影響,因此建議國家將三峽庫區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列入國家優先和重點治理計劃,按照「三河三湖」那樣納入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項目資助、經費投入、銀行信貸和利用外資等方面給予優先、傾斜和扶持.同時加強有關生態環境建設的各種專項資金的征、管、用,確保投向.
2.2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加大對污染源的治理
結合工業結構調整與技術進步,採取控制企業污染物排放總量與濃度的措施,加快工業污染源限期治理進度.通過取締、關停重污染源,淘汰國家禁止的設備和工藝,推行清潔生產;禁止技術含量低、污染嚴重的企業進入庫區,以防新的污染.同時,還可實施區域污染物總量控制和濃度控制,並定期公布各控制斷面監測結果,嚴格其目標考核.其次,加強面源污染的治理.庫區的面源污染主要源於農葯、化肥和畜禽糞水污染占水體污染總量的40%.控制面源污染的關鍵在於控制水土流失,提高農葯與化肥的產品質量及利用率,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等.
2.3 加強城市規劃,合理布局新縣城
三峽庫區全遷的縣城有5座:重慶市的雲陽、開縣、奉節、豐都和湖北的秭歸.在城市建設中一定要結合移民搬遷,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其一,從保護環境的角度出發,城市的布局要考慮地形、氣象、水文等對環境的影響.城市工業嚴重污染區,一定要布置在下風向,同時還要密切注意河流的走向、流量、泥沙流動規律和河流的自凈能力,使城市規劃與流域規劃相結合,加強上下游全流域水資源的保護;其二,城市內部布局也應有利於保護環境.例如,單中心同心圓式,向外發散延伸的城市布局形態,使市中心與周圍自然環境相隔越來越遠,新鮮空氣難
以進入,污濁空氣排放受阻,不利於空氣的自然調節.而採取多中心組
團帶狀結構,把城市分為若干個片區,區間用綠化帶隔開,可對減輕城
市大氣、雜訊、熱污染等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還應配套建設城市污水
處理系統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系統,合理分布城區公共綠地,建設具有
庫區山水特色的新城鎮.
2.4依靠科技進步,增強庫區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首先,針對三峽庫區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研究優選適合環境要求和經濟能力的污水處理工藝.庫區各級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應堅持大中小微結合,採用成熟可靠的技術和科學合理的處理方式.處理工藝應根據處理規模、水質特徵、受納水體的環境功能及當地的實際情況,經全面技術、經濟比較後優選確定.其次,生活垃圾的治理也應堅持因地制宜、技術可行、設備可靠、規模適度、治理與利用相結合的原則,合理選擇衛生填埋、焚燒、堆肥、回收利用等垃圾處理技術,並對淹沒區的建築廢棄物進行回收和綜合利用.第三,生態建設也要不斷增加科技含量,確保生態建設的質量和效益.一是要研究生態適應性,做到適地適樹適草.各縣(市)要依據當地林草植被地帶分布規律和條件,研究林草植被建設的適宜類型、適宜規模與合理結構和布局,確定科學的林草植被結構及相應的技術支撐措施,並對荒蕪區的生態重建進行科技攻關.第四,建立健全生態環境預防監測體系.圍繞庫區生態環境建設與水土保持的重點領域,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手段,建立綜合性環境監測中心及
網路系統.可首先在涪陵、萬州、巫山、黔江建4個重點監測網路,使庫
區的水質、水域生態、重大氣象災害、地質災害得到有效監控,並在此
基礎上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2.5實施制度創新,實行環境資源的有償使用
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在於經濟的外部性,可利用經濟政策,通過市場機制,把由於物質利益不一致造成的經濟外部性,內化到各級經濟分析和決策過程中,通過事後增加污染成本的方法來消減污染.從而既能有效地約束污染者的排污行為,確保「污染者負擔」,又能為政府進行庫區環境集中治理籌集資金,或將資金用於清潔生產技術的研究開發等.庫區環境污染之所以十分嚴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未實行環境資源的有償使用.比如企業的排污費標准太低,對城鄉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及生活垃圾的排放也基本上不收費,污染者造成的經濟外部性沒有通過市場反映在生產成本中,直接加劇了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惡化.所以,實行環境資源的有償使用,是庫區控制環境污染的根本思路.例如,可以向庫區下游流域實施達標水資源的收費政策,2001 年2 月在國內已有了購買水資源的先例.另外還應完善自然資源有償使用機制和環境經濟政策,強化污水、垃圾等污染物處理收費制度.
2.6大力發展環保產業
三峽庫區目前環境污染嚴重,需建設的基礎設施和重點工程項目多,環保市場容量大,為發展環保產業提供了有利條件.發展環保產業既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要,又是增強三峽庫區綜合經濟實力和競爭力的必然選擇,還可為環保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提供產業依託.因此應把環保產業列為優先發展領域,爭取成為新世紀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2.7加強環境法制建設,依法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
一是嚴格貫徹執行國家頒布的有關環境保護法規,抓緊制定和完善三峽庫區有針對性的法規和技術規定.二是要建立健全有關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制度,比如排污申報登記制度、排污收費制度、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等.三是要嚴肅查處破壞生態和污染環境的行為,加強環
境保護法規的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2.8 積極開展交流與合作,提高三峽庫區生態環境保護的科技水平通過各種國際學術交流會、技術交易會、展覽會,了解世界環保科技的最新動態,學習先進國家治理大江大河、流域和大型水庫的成熟經驗和方法.通過大型城市廢物、污水處理成套設備及生態系統恢復等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和國產化,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同時,還要積極開展東西部合作.東部在我國的改革開放中已先行一步,經濟實力和環保技術水平遠在西部之上,經歷了發展和規范兩個歷程,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和教訓,因此,應廣泛開展東西部合作與國際交流,引進先進的技術、項目和高素質人才,爭取早日使庫區的生態環境研究水平與應用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Ⅳ 高三地理:三峽庫區如何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1.發展高效生態農業
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由於其本身生態環境較好,受現代工業污染較小,武陵山、大巴山植被蔥郁,綠樹成蔭;河流、水庫、池塘多,水資源豐富且絕大多數水的水質清新無污染,成為重慶市少有的成片的綠色生態環境區。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經濟資源,大打「綠色牌」、「生態牌」。本地區可以根據農牧林生產發展的自身優勢,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牧林產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高效生態農業應以名優特稀產業和產品為支撐,分段、分片發展名牌農業、優質農業、特色農業和城郊農業。第一,發展名牌農業。名牌抵「萬金」,市場競爭,說到底是產品的競爭,產品品種、品牌和質量的競爭。該區名牌農業,以夔門茶葉、奉節臍橙、石柱葯材、涪陵榨菜、萬州油桐等名牌資源為重點開發,分別在奉節、石柱、涪陵、萬州等區縣建立茶葉、臍橙、黃蓮、榨菜、油桐林生產基地,大力發展茶葉、臍橙、黃蓮、榨菜、油桐等名牌農副產品生產,以及黨參、貝母、木香、黃柏、杜仲、厚朴等20多種優質葯材的生產和加工,生產和加工製造治療保健葯品,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要;第二,發展優質農業。水稻是糧食生產作物中的優質品種,市場需求量大。在萬州至重慶巴南區之間的「農業帶」,作為水稻生產基地,發展以水稻為主的優質農產品,滿足該區和全國的市場的需要;第三,發展特色農業。根據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的區位優勢和城鎮分布的特點,大力發展以城郊農業為代表的特色農業。城郊農業發展以重慶城市為中心,以三峽庫區為一線,以「涪(陵)、萬(州)、宜(昌)」為各點,建立近郊、中郊、遠郊三個圈層的城郊農業。總之,發展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高效生態農業, 應注意把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與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結合起來,做到開發與治理並重,保護與利用並舉,保障庫區生態平衡,實現庫區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2.發展設施農業
發展設施農業就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設施 ,為種植業、養殖業及其產品的貯藏保鮮等提供最佳的環境條件,以期將農業生物的遺傳潛力變為現實的巨大生產力,獲得速生、高產、優質、高效的農畜產品。設施農業包括設施種植業,如溫室栽培、塑料大棚栽培、無土栽培等;設施畜牧業,如畜禽業、養殖場及草場建設等;農畜產品貯藏保鮮設施,如地窖、冷庫等;環境調節控制設施,如地膜覆蓋,溫室和畜舍外補光、加溫、通風設備、微滴灌、CO2施肥設備以及產品貯運中氣調、冷藏設備等。
3.建立農業持續發展的科學管理體系
制定管理細則,提高持續發展的管理水平;建立食物安全和檢測系統,制訂配套的食物安全管理法律法規;有重點地分區域實施試點和示範,進一步擴大建設農業生態示範區;對資源開發、作物種植制度、養殖體系、加工體系、銷售體系進行一體化的規劃和建設;建立資源開發利用監測體系,對農業自然資源分類、分區進行評估和核算,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制定相應的資源管理政策和法規;建立農業生態工程和環境保護體系,對農業生態環境進行分類和分區評估,制定農業生態環境信息系統和模擬運行系統以及動態監測系統;建立持續性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體,對現有農業技術進行持續性評估,制定和推廣提高農業投入物資利用效率的技術,如化肥、農葯施用規程,以及節水、培養地力和多途徑開發利用農村能源的措施等。
4.加強生態、環境、資源和災害的綜合監測體系建設
要圍繞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重點任務,結合國民經濟信息化的進程,初步建成生態、環境、資源和災害的綜合監測體系,為中央和各級政府提供及時、可靠的決策依據,為全社會的參與和監督提供豐富翔實的信息。圍繞三峽庫區經濟區的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重點任務,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手段,建立綜合性環境監測中心及網路系統,建立萬州、涪陵、黔江、巫山4個重點監測網路和其它11個基層監測站,使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的水質、人群健康、水域生態、重大氣象災害、地質災害得到有效監控。主要內容包括:以水和大氣質量為主的環境質量監測體系,特別是跨省河流水質的自動化定時監測和重點污染源的在線自動監測;以遙感和地面觀測站相結合的生態與資源監測體系;重大自然災害的監測、預報和應急系統。綜合監測體系的建設要依靠高新技術改造現有的信息獲取、加工、傳輸網路,並與傳統方法相互結合,提高系統的總體可靠性。要建立通用的數據格式、可靠的信息交換機制和有效的會商協調制度,切實做到信息共享。
5.各級政府要加強領導,建立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
各級政府一定要以歷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將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列入主要的議事日程,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核心內容之一,通過建立健全目標責任制,確保規劃目標和任務的完成。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是一項跨地區、跨部門的系統工程,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規劃的要求,精心組織好規劃各項重點任務的實施。計劃部門要統籌規劃,綜合平衡,做好組織協調工作;經貿、教育、科技、財政、金融、稅務等部門要從政策、資金、技術、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國土、建設、水利、農業、環保、林業等行業主管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分工,明確責任,通力合作,加強行業指導和項目管理;其它各相關部門也都要積極參與,全力配合;審計、監察等部門要加強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督。要注重提高地方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組織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能力,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實施當地的規劃。
6.實施青山綠水工程,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以治理水土流失為重點,實施「青山綠水工程」。全面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在長江兩岸重點實施「長防工程」、「長治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在有條件的地方建設自然保護區。沿長江、烏江、大寧河和滬蓉國道主幹線、318國道、319國道實施綠色通道工程。實施三峽庫區綠色產業帶建設工程,在長壽至奉節沿江區縣實施庫岸消落區保護與景觀林草復合帶、低海拔高效農牧區和高海拔及瘠薄斷片陡坡非耕作區的景觀生態林草牧復合帶建設,完成萬州、涪陵、巫山等9個區縣的庫岸林、水土保持林、優質伏季水果、草業及草食牧業等示範建設任務。採取「退耕還林還草、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的辦法,對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逐步實施退耕還林還草。
(1)經濟利益簡析:
實現目標產值:160。996億元
稅金:20。76億元
純利潤:32。4921億元
(2)、發展長江水系油桐生態經濟林,一業為主,多業為輔:在5--6年桐油產量達60萬噸/年(歷史黃金時代30年代曾達15.095萬噸),產值:72億, 純利:12.96億
發展的潛在的燃料油植物物種油桐為主、其它如麻瘋樹、綠玉樹、續隨子、蓖麻、烏桕、苦參、米糠、東京野茉莉、蒼耳、苦苣菜、紅花、光皮樹、紅瑞木、重瓣榆葉梅、歐李、油菜、播娘蒿、海甘藍、微孔草、黃連木、色木槭、亞麻、芝麻、天仙子、桉樹、木棉、油茶、沙棘、山桐子、榛子、文冠果、喜樹、油莎草、油楠、油橄欖、海蓬子、接骨木,辣木,月見草,希蒙得木,南藤,五棓子、茴香、山蒼子等為輔
特別推薦間種附加值高的富含α-亞麻酸的油料植物:香薷(野紫蘇)一年草木生長在荒山、路邊、山坡,適應性強,耐寒,果實含油量31.5%;脂肪酸組成(%):棕櫚酸4.8;硬脂酸1.0;油酸10.9;亞油酸17.8;亞麻酸64.9
風車草(麻葉風輪菜):多年生草木,生長在荒山、路邊、山坡,適應性強,耐寒,果實含油量11.5%;脂肪酸組成(%):棕櫚酸8.9;硬脂酸1.4;油酸6.2;亞油酸24.5;亞麻酸59.0
狹葉芥荊(青蘭):多年生草木,生長在荒山、路邊、山坡,適應性強,耐寒,果實含油量15.8%;脂肪酸組成(%):棕櫚酸5.0;硬脂酸2.7;油酸11.6;亞油酸21.3;亞麻酸59.4
蒿黑(紫花羅勒)一年生草本,耐旱喜光,果實含油量18.4%;脂肪酸組成(%):棕櫚酸9.7;硬脂酸3.3;油酸12.1;亞油酸23.2;亞麻酸51.7
紫蘇;一年生草本適應性強,喜歡潮濕地方,實含油量38.2%;脂肪酸組成(%):棕櫚酸8.1;硬脂酸1.3;油酸14.0;亞油酸17.2;亞麻酸59.4
野生紫蘇(紅紫蘇)生長在荒山、路邊、山坡,適應性強,實含油量27.7%;脂肪酸組成(%):棕櫚酸6.5;硬脂酸2.3;油酸15.4;亞油酸14.3;亞麻酸61.5
雞冠紫蘇,適應性強,無特別要求,實含油量29.8%;脂肪酸組成(%):棕櫚酸7.8;硬脂酸2.3;油酸15.0;亞油酸11.9;亞麻酸62.7,其它酸0.3
(3)耕耘和從事天然油脂業大有前景
天然油脂可持續發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市場前景廣闊:國際知名研究機構《油世界》資深專家Thomas Mielke分析,到2007年底,全球生物燃料的生產能力會達到2000-2100萬噸。目前每個國家都在制訂自己的國別能源政策,尤其是生物能源政策,到08年晚些時候,市場不能提供足夠的原料供應,生物能源的產能將出現原料危機。菲律賓國家石油公司與韓國三星公司在菲合資建立生物燃料提煉廠首先目標是開辟一個12萬公頃的桐油樹。
(4)、建油桐生態工業園,綜合開發系列桐油及其精細化工產品;
重點項目:
①劃定油桐等經濟作物種植特區建豐產油桐經濟作物基地200個
②20萬噸桐油真空連續脫水精煉裝置
③20萬噸的大型油脂化工
④10000噸桐酸丙烯酸酯橡膠
⑤建成以桐油、桐餅、桐殼為原料的10萬噸/年生物柴油廠;
⑥10萬噸桐餅脫毒蛋白飼料
⑦建設中國三峽國際遊艇俱樂部項目;舉辦中國三峽國際桐花節;在每年或間年桐花盛開期(4月)15日)舉辦一次中國際桐花節,邀請中外客商光臨,,經濟技術交流,商品展覽,經濟技術洽談,合作,休閑旅遊, 賞花觀景,同時繁榮三產業,開放三峽,繁榮三峽經濟,讓三峽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三峽.
(5)、為該項目的實施,擬定:
劃定長江水系油桐及多種生態經濟作物種植特區,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經營、實行桐農、公司經濟一體化管理;(為確保三峽水庫安全,國家已將三峽庫區長江水系退耕還林,國家支持);中國桐油要成大業,必須是規模化、集約化、系統化、科學化和種植、加工、貿易、開發研究一體化;全面規劃、逐步實施,以桐養桐、以桐油資源的發展和資源的應用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建立油桐植物研究所,負責油桐等經濟作物的基因培植,優良品種開發;
建立桐油高科技工業園;
以花為媒設立中國三峽國際桐花節,進行經濟、技術貿易、文化藝術交流;
設立科技情報信息中心;中國三峽國際桐油貿易中心
設立旅遊 ,休閑,娛樂,會務服務公司等機構。
(6)、項目的意義
①項目的完成全方位整合長江水系生態資源,本項目及生態、經濟、技術、文化藝術、繁榮三峽經濟,使三峽地區自然環境、科學技術、經濟環境、人居環境、配套政策與服務以及基礎設施等全方位與國際接軌,成為最佳的創業和生活環境;自主創新能力、整體技術水平、綜合競爭能力,發展高科技,油桐高新技術產業化得到了較快發展。龍頭產業已初具規模。擁有科、工、貿、學於一體的實業集合體,配置多種不同規格的實驗、生產、辦公、會議洽談、信息中心、商務中心、培訓中心、多功能學術交流廳等設施。
②項目的完成有利於改變三峽地區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產生不可估量的生態效益
③項目的完成將為三峽移民提供穩定的就業機會,項目富於千家萬戶,可安置上萬移民。
Ⅳ 三峽庫區的環境問題
三峽工程是治理開發長江的骨幹工程,也是有利於優化生態環境的生態工程。三峽工程蓄水後防洪作用大大發揮,生態效益日益顯現,尤其是通過控制洪水流量、減少洞庭湖淤積和枯水期補水增加下泄流量,對改善長江中遊河道及航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三峽工程26台發電機組全部投產後,與燃煤火力發電相比,每年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1億噸。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三峽地區的環境保護與建設工作。多級環境監測網的監測結果表明:三峽工程施工區和移民安置區環境質量總體良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三峽庫區長江幹流水質總體穩定,以優於Ⅲ類水質為主;上游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庫區泥沙來量下降,水庫泥沙淤積量少於預期值;水庫誘發地震維持低強度水平,對大壩安全不構成影響;三峽水生和陸生珍稀動物、植物得到有效保護。庫區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總體進展順利,地質環境未見異常。三峽工程建設開工以來國家投入了大量防治專項資金,進行地質災害專項治理,有效避免和減少了地質災害。156米蓄水以來三峽庫區沒有發生重大地質災害和因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事件。
黨中央、國務院對三峽工程的環境影響研究和評價工作,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作出了部署和安排。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專家們提出了一批有關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利弊影響的研究成果和評價報告。隨著我國環保法規的完善和生態環境科學的發展,三峽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不斷深入。1984年,國家把三峽工程的生態與環境影響列為國家重大科研項目進行研究;1986年至1988年,國務院組織了55位包括生態環境學、社會經濟學、移民、水利、泥沙、醫學、電力、氣象、航運、文物、地質等方面的專家,對生態環境問題進行了集中研究。在三峽工程提交全國人大審議前的1991年,中國科學院環境評價部和長江水資源保護科研所聯合編制了《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環境影響報告書》,次年2月國家環保局對報告書組織了審議。《報告書》針對興建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影響的利弊作出了科學結論,「主要有利影響在長江中游,主要不利影響採取恰當的對策和措施後可以大大減免,生態環境問題不影響工程的可行性,總的來說,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利大於弊,同時還提出了一批減免負面影響的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項目,並列入工程概算」。反復論證,為1992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表決批准三峽工程提供了詳實的科學依據。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黨中央、國務院及有關方面十分重視論證過程中的不同意見,並在許多關鍵問題上採納了不同意見。因此,三峽工程的反復論證過程是國家民主決策的典範。
三峽工程開工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三峽工程的生態與環境保護十分重視,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動了三峽庫區和壩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一是加強了三峽庫區及其上游的水污染治理。2001年,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實施了《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從2001年起到2010年,國家共安排392.2億元國債資金用於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污水處理廠與垃圾處理場建設,以及工業點源污染治理、生態保護工程、基礎能力建設和船舶污染治理等。目前,三峽庫區城鎮已建成58座污水處理廠和41個垃圾處理場。為確保三峽庫區污水處理廠能夠正常運行,國家採取了「以補促提」的措施,安排專項資金進行補助,逐步實現污水處理市場化運營。同時,大力發展沼氣建設,實施測土施肥,控制面源污染。還開展了三峽庫區船舶防污染及治理工作,建立了三峽庫區船舶防污染應急反應機制。
二是加強了庫區地質災害治理工作。2002年1月,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實施了《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總體規劃》。目前三峽地區二期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已全部完成,三期地質災害應急治理項目中的涉水項目已基本完成,並建立了庫區地質災害防治與預警體系,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庫區人民生命財產和水庫安全。
三是實行政策調整,減輕庫區生態環境壓力。黨中央、國務院為減輕三峽庫區承載空間的生態環境壓力,對三峽庫區部分移民實行了外遷安置,對高耗能、高污染的工礦企業實行了關、停。先後外遷移民19萬多人(安置在沿江沿海等發達省、市),關停搬遷企業1500多家,發展環保型企業,有效減輕了庫區人地矛盾和工業污染。
四是開展了三峽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建設。根據三峽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和初步設計的安排,三峽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建設主要分為兩大類,即陸生植物保護和水生生物保護。十幾年來,國務院三峽建委辦公室相繼組織實施了湖北宜昌大老嶺植物保護區建設、湖北興山龍門河常綠闊葉林自然保護工程、古大樹木保護工程、疏花水柏枝和荷葉鐵線蕨搶救性保護等陸生植物保護工程建設項目;湖北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工程和上海市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工程。長江上游珍稀和特有魚類救護中心也已完成論證,即將啟動實施。
五是組織實施了三峽工程珍稀魚類增殖放流。開展增殖放流是對魚類資源保護的重要措施之一。三峽工程樞紐初步設計報告專門安排了珍稀魚類放流項目和資金。2005年初,農業部組織編制了三峽工程珍稀魚類增殖放流實施方案,組織各有關單位和沿江各省市開展了珍稀魚類和經濟魚類放流。據統計,2005年和2006年兩年,共放流珍稀魚類51萬多尾,其中中華鱘約20萬尾,胭脂魚近30萬尾;放流重要經濟魚類約二億七千萬尾。並加強了放流跟蹤監督監測、效果分析評價等工作。
六是加強了科學研究和生態建設試點。三峽生態環境十分復雜,論證階段有些問題尚不清楚,需要在監測的基礎上進行研究,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十幾年來,在水污染控制研究、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生態建設研究和環境監測與管理研究四個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同時,大力開展生態治理試點、試驗,探索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的有效途徑。
七是開展了施工區環境保護工作。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按照《三峽工程施工區環境保護實施規劃》要求,嚴格了施工區環境保護,在施工區建成了生產廢水處理設施,對竣工的施工現場及時進行了綠化,對垃圾進行了集中處理,確保了壩區群眾生活用水質量,保護了良好的施工區環境。
八是建立並完善了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監測系統。1995年,在國務院三峽辦的組織協調下,由國家十幾個部委和相關部門組建了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監測系統,對三峽工程可能引起的生態環境問題進行全過程跟蹤監測。該系統的監測內容涵蓋了水文水質、污染源、魚類及水生生物、陸生動植物、局地氣候、農業生態環境、河口生態環境、人群健康、庫區社會經濟環境等諸多方面;監測范圍以庫區為重點,延及長江中下游乃至河口相關地區;監測方式採取了遙感監測與地面監測站網相結合,實現了「點線面」相結合的時空監測體系。2002年啟動了三峽工程生態環境信息系統建設工程,在提供信息服務、信息共享、信息發布、信息綜合分析和動態信息集中管理服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自1997年起,國家環保總局每年向國內外發布《長江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監測公報》。該公報現已成為我國目前跨地區、跨部門、多學科的生態環境監測重要資訊期刊。媒體只要認真注意,都能及時了解三峽地區的生態環境狀況及有關數據。
此外,中國水利、農業、林業、環保、交通、建設和衛生等相關部門和行業根據職責分工,也都在積極開展三峽庫區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工作,並取得了良好成效。三峽水庫在每一期蓄水前,都進行了徹底的庫底清理工作,並建立了干支流水面飄浮物打撈機制。三峽水庫管理立法工作正在穩步推進,水庫可持續綜合利用規劃也在抓緊制定;庫周綠化帶工程和示範區建設已初具規模;蓄水後泥沙沖淤有關科研課題已納入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總之,三峽庫區的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工作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並取得了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