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重建生態城
⑴ 災後重建政策法規
為盡快恢復青海玉樹地震災區的通信基礎設施,大力提升玉樹州及周邊地區的通信服務水平和災備應急能力,全面支撐災後重建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國移動部署成立災後重建規劃工作小組,於4月21日奔赴青海,會同青海公司全面啟動了玉樹災後重建規劃編制工作。工作小組在青海期間,對玉樹地震造成的通信設施損毀情況及原因進行了全面調查和分析,並克服高原反應、對玉樹災區一線對受災情況進行實地勘察。工作小組於4月23日初步完成了青海玉樹地震災後重建規劃編制。
按照青海省委、省政府「確保用三年時間完成恢復重建的主要任務,再用兩年時間把玉樹州首府建設成三江源地區中心城市和高原生態旅遊型城市」的災後恢復重建指導思想,中國移動規劃在年內將災區的通信網路恢復到災前水平,再利用兩年時間進一步提升網路覆蓋和容量,使玉樹地區的網路能力超過災前水平。新建網路採用最新的技術進行建設,具備最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特別加強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網路的建設和覆蓋,為災後重建地區恢復正常的生活和生產提供通信保障,推動災後重建地區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初步確定災後重建規模約為250個基站、6000公里光纜,災後重建總投資約12.9億元
財政部、國家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日前聯合印發了《關於支持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通知》從5個方面明確了一攬子支持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稅收優惠政策,同時對稅收優惠政策的適用范圍和執行期限作出規定。
——對受災地區損失嚴重的企業,免徵企業所得稅。自2010年4月14日起,受災地區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取得的抗震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款項和物資,以及稅收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批準的減免稅金及附加收入,免徵企業所得稅。自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對受災地區農村信用社繼續免徵企業所得稅。自2010年4月14日起,對受災地區企業、單位或支援受災地區重建的企業、單位進口國內不能滿足供應並直接用於災後重建的大宗物資、設備等,在3年內給予進口稅收優惠。
——減輕個人稅收負擔。自2010年4月14日起,對受災地區個人接受捐贈的款項、取得的各級政府發放的救災款項,以及參與抗震救災一線人員,按照地方各級政府及其部門規定標准取得的與抗震救災有關的補貼收人,免徵個人所得稅。
——對政府為受災居民組織建設的安居房建設用地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轉讓時免徵土地增值稅。對地震中住房倒塌的農(牧)民重建住房佔用耕地的,在規定標准內的部分免徵耕地佔用稅。由政府組織建設的安居房,免徵相關印花稅。對受災居民購買安居房,免徵契稅;對在地震中損毀的應繳而未繳契稅的居民住房,不再徵收契稅。經省級人民政府批准,對經有關部門鑒定的因地震災害損毀的房產、土地免徵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經批准免稅的納稅人已繳稅款可以從以後年度的應繳稅款中抵扣。
——對社會各界支持抗震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施行稅收優惠政策。自2010年4月14曰起。對單位和個體經營者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捐贈給受災地區的,免徵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自2010年4月14目起,對企業、個人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向受災地區的捐贈,允許在當年企業所得稅前和當年個人所得稅前全額扣除。財產所有人將財產(物品)直接捐贈或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捐贈給受災地區或受災居民所書立的產權轉移書據,免徵應繳納的印花稅。對專項用於抗震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能夠提供由縣級以上(含縣級)人民政府或其授權單位出具的抗震救災證明的新購特種車輛,免徵車輛購置稅。符合免稅條件但已經征稅的特種車輛,退還已征稅款。——對受災地區促進就業實施多項稅收優惠政策。受災地區的商貿企業、服務型企業(除廣告業、房屋中介、典當、桑拿、按摩、氧吧外)、勞動就業服務企業中的加工型企業和街道社區具有加工性質的小型企業實體在新增加的就業崗位中,招用當地因地震災害失去工作的人員,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經縣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認定,按實際招用人數和實際工作時間予以定額依次扣減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定額標准為每人每年4000元,可上下浮動20%,由災區省級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在此幅度內確定具體定額標准。
《通知》中所稱「受災地區」是指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稱多、治多、雜多、囊謙、曲麻萊縣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等7個縣的27個鄉鎮。上述稅收優惠政策,凡未註明具體期限的,一律執行至2012年12月31日。
⑵ 汶川地震後重建汶川縣城是否移址
汶川縣城重建將縮減規模 三年建成特色旅遊城市
(10月1日)是國慶節,四川汶川縣威州鎮茨里村村民余朝琴一大早便從村委會領到了5床棉被,高興地告訴記者:「全家老小可以過一個暖和的冬天了,再也不用擔心著涼受凍。」據悉,廣州市首批支援汶川地震災區價值638萬元的27194件越冬物資9月28日抵達汶川縣威州鎮後,連夜分發到各村。
昨日,全鎮幾乎全部災民都領到了棉衣、棉被等物資。
部分學生安排在廣州上學
記者昨日走訪了威州鎮牛腦寨村,發現這些村寨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災後重建難度很大。連接牛腦寨村與鎮里的村級公路在地震中全部被毀,前不久廣州援建的簡易泥土盤山公路竣工,才得以解決村民的出行問題。
說起重建,村主任佘蘇俊有點犯難地說:「村寨都建在山坡上,公路在地震中被徹底填埋了。建設物資要靠村民背上山,費工又費時。」
羌族村民杜少秀得知記者是廣州日報的記者,便拉著記者的手說:「我女兒在廣州讀初二,你能不能幫我捎句話,要她好好讀書,不要想家。」據介紹,地震過後,汶川縣各村7歲以上的中小學生幾乎全部由政府安排在廣州、西昌等異地就學。
據威州鎮政府負責人介紹,全鎮重建計劃項目總投資37.89億元,其中需廣州市直接對口支援投資總額21.36億元。
汶川縣城重建將縮減規模
汶川縣縣城威州鎮有布瓦黃泥土碉群及姜維城等國家級文物單位,七盤溝省級風景名勝區、茨里高山水庫等旅遊資源。據威州鎮政府負責人介紹,受地形地貌限制,縣城將縮減規模,外遷部分企業及單位。「靠近姜維山的一側塌了的不再重建,靠近岷江的一側將建一條沿江路,縣城都得往裡縮。但目前外遷的選址和重建難度都非常大,情況非常復雜。」
廣州支援汶川地震災區重建前線工作組目前正在組織開展恢復重建規劃前期准備工作,組織廣州有關單位前來汶川全面分析現有災後地質、測繪、水文、環境評估等基礎資料,規劃編制所需要的地質、水文、地籍調查。廣州市公路勘查設計院工作人員龍翔對記者說:「根據目前初步勘查情況,有關援建公路的難度比想像中大得多。」
四川汶川縣城將就地重建 不再考慮整體搬遷
昨日,汶川縣委宣傳部吳部長向記者透露,汶川縣城將就地重建,不再考慮整體搬遷的計劃。
據了解,震後汶川縣城周邊的地質災害點為3750處,為保證災後群眾生命安全,全縣已對7萬餘人進行了緊急避險安置。在隨後的重建計劃中,由於主張選址重建和就地重建的專家各執一詞,因此重建計劃始終沒有形成。
「就地重建的大方向已經確立。」昨日,汶川縣縣委宣傳部吳部長說,經過長時間的權衡,懸而未決的重建規劃已於近日敲定。
在該計劃中,汶川縣城將就地重建,其中受地質災害影響較大的地點將進行整體搬遷,目前選定的新址為兩處,其間可能性較大的一處為縣城以外、棉池鎮以內的地段。
吳部長透露,此方案的主要思路為,科學選址就地安置。對於實在無法安置的災民,縣政府將進行認真統計後逐級上報,以求解決。
目前,指揮部已對急需恢復或安置的重點單位進行了排序,例如所有學校已遷出縣城進行異地復課,對於醫院、廣播電視台等重要部門將優先考慮重建。(記者 崔木楊)
汶川將原址重建卧龍鎮 將其打造成大熊貓保護區
根據災後評估,汶川縣擬在原址重建卧龍鎮、耿達鄉、草坡鄉、三江鄉,將其打造成為大熊貓保護區和生態旅遊觀光集鎮。這是記者從日前出台的《汶川縣災後恢復重建接受對口支援初步實施意見》中獲悉的。
實施意見中,汶川還將重建威州鎮,按生態環境容量測算,建設一個歷史文化名鎮;重建映秀鎮,保留汶川縣「5
⑶ 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發展情況如何
回首10年,在搶救生命、重建家園、振興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譜寫一曲曲感天動地的壯歌,創造了一個個攻堅克難的奇跡。
有一種責任,叫先鋒模範;有一種重生,叫自強不息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救援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災後重建被稱為「世界性難題」,沒有先例可循。
震後第一時刻,黨中央作出指示,強調搶救人民生命是當務之急,盡力安排好災區人民群眾生活。災後重建和發展中,黨中央要求,必須以人民為中心,貫徹「民生優先」原則。
有黨作「主心骨」,有全國人民做後盾,災區幹部群眾內生動力噴發。
10年生聚,滄桑巨變。穿行於災區的山川城鄉,一度破碎的山河已煥然一新,川陝甘41個重災縣(市、區)經濟社會生態文化全面超越震前水平。走近災區幹部群眾,我們感受到的是中華兒女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與力量。
來源:新華網
⑷ 汶川災後重建作文
2008年「5·12」汶川地震發生後,漢中人民舉全市之力,借各方之援,奮力開展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天津對口援建,搭建了津漢兩地全方位、多渠道交流協作的平台,帶來了天津推進科學發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同時,漢中緊緊圍繞 「三市」建設目標,緊扣綠色循環、生態宜居戰略定位,攻堅克難,埋頭苦幹,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取得跨越式發展。 十年前的「5·12」汶川地震波及漢中全市,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但是,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以及社會各界的傾力支援下,特別是在天津人民的幫助下,漢中人民團結一致,砥礪前行,重建家園,實現了全市經濟、社會、文化、生態事業全面恢復和跨越發展,向全國人民和漢中百姓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災後重建各項任務全面完成 2008年「5·12」汶川地震發生後,漢中人民舉全市之力,借各方之援,奮力開展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經過不懈努力,全面完成了災後重建規劃任務。 一是受災群眾住房重建任務全面完成。完成165782戶農村受損住房維修加固和69005戶農村住房重建工作。規劃建設的191個集中重建點,已建成216個,占任務的113%。維修加固城鎮受損房屋8047套60.3萬平方米,通過城鎮住房重建與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相結合,建成廉租住房1692套8.61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3365套31.7萬平方米,受災群眾居住條件明顯改善。 二是社會事業得到全面提升。905所學校73.16萬平方米受損校舍維修加固全部完成,重建的419所中小學校建成投用,受災中小學教學環境和教學設施顯著改善,城鄉中小學校教學條件得到均衡發展。恢復重建醫療衛生機構237所,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能力明顯增強。恢復重建敬老院34所,促進了農村五保供養體系建設。 三是產業重建激發經濟活力。運用補助、貼息等方式,支持了133個產業項目恢復重建,確保了縣域經濟平穩運行,促進了當地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按照國家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總體規劃對漢中產業定位,編制完成《漢中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發展規劃》並啟動實施,全面構建以循環型農業為基礎、循環型工業為主體、循環型服務業為重要補充的循環經濟產業體系,成為引領漢中突破發展的關鍵。 四是病險水庫和地質災害治理成效顯著。全市除險加固震損水庫69座,治理地質災害隱患點114處,危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隱患和災害風險得到及時整治,城市防災抗險防禦能力進一步提高。 來源:新西部
⑸ 汶川大地震災後重建工作做的怎麼樣
德陽綿陽建百萬人大城市 汶川等3縣城縮減規模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向全省轉發國家發改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印發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城鎮體系專項規劃的通知》。根據「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城鎮體系專項規劃」,我省的德陽城區、綿陽城區將發展成50萬—100萬人口的大城市,廣元、都江堰、彭州、綿竹、江油和閬中等地城區將發展成為20萬—5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 汶川等三縣城縮減規模 根據城鎮重建在恢復重建中承擔的不同功能,都江堰、綿竹、什邡、江油等13地城區屬於重點擴大規模重建類型;安縣縣城、劍閣縣城、茂縣縣城、閬中城區等13城鎮屬於適度擴大規模重建類型;蘆山縣城、理縣縣城、松潘縣城、九寨溝縣城等7個城鎮將適度調整功能,保持原有規模不再擴大;平武縣城、寶興縣城、汶川縣城將原地縮減規模重建,汶川縣城重建人口規模控制在2.5萬—2.8萬人,平武縣城重建人口控制在2.3萬—2.4萬人,寶興縣城重建人口規模控制在1.0萬—1.1萬人。 至於外界頗為關注的北川縣城重建問題,北川縣縣長經大忠表示,新縣城規劃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新縣城規劃專家組已經進駐北川。 映秀等三鎮重點規劃 地震中,我省映秀鎮、漢旺鎮、鎣華鎮均遭受到了嚴重破壞,災後恢復重建具有代表性。「規劃」將這三鎮專門列出。 映秀鎮是汶川地震的震中,恢復重建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目前,映秀重建規劃已經多次討論,將修建地震遺址公園、地震博物館等,鎮區人口規模控制在0.5萬—1萬人之間。 漢旺鎮距地質斷裂帶近,恢復重建應合理避讓地質災害威脅地段,產業逐步轉向輕型加工業和商貿流通,接納部分山區轉移人口,成為帶動山區發展的重點城鎮。 鎣華鎮是聯絡山區與平壩地區的重要通道和物資集散地。恢復重建應調整產業布局、遷出對生態環境影響嚴重的產業,重點發展休閑旅遊產業,成為該區域的旅遊服務中心城鎮。 縣城預留直升機起降場 在「規劃」中,還專門對城鎮的綜合防災體系進行了規劃。要求利用學校、體育場館、文化場館和公共綠地等開敞空間建立避災場所,設置應急生活設施、物資儲備設施和安全防護設施。並要求提升城鎮綠地的避災功能。 此外,縣城駐地城鎮還應預留一處可滿足直升機臨時起降要求的場地,以保證直升機運輸與救援的要求。
⑹ 汶川災後重建10個專項規劃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在推進災後恢復重建中,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把解決安置住房作為最緊迫的任務,目標是:在農村,力爭用1年半時間全面完成因災倒塌和嚴重損毀農房重建任務,保證受災群眾在2009年12月底以前住進經濟、實用、安全的新家園。在城鎮,力爭用兩年半時間全面完成災區城鎮住房恢復重建工作,確保在2010年底前全部受災群眾住上符合國家居住區規劃設計標准、經濟適用、功能齊全、設施配套、環境優化的永久性住房。
從四川省災區實際出發,政府部門已先行啟動了農村永久性住房建設。省政府制定下發了《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災後農房重建工作方案》,明確對房屋倒塌或嚴重損壞、無家可歸的農戶重建住房給予補助,全省平均補助每戶2萬元。為了切實做好災後農房重建工作,政府加強對農房重建技術指導,制定了農村居住建築抗震設計技術導則,全省製作了200多套農房設計方案供農民群眾選擇,對農房重建實行全程技術指導跟蹤,加強農房重建質量的督促和檢查,提高重建農房的建築質量和抗震防災能力。
據測算,四川省地震災區今後三年的恢復重建大約需要鋼材3700萬噸、水泥3.7億噸。為此,政府部門通過政策促進、要素保障,組織建材企業優先復產,幫助企業增加技改投入,提高建材自給能力;建立災區農房重建建材特供機制,通過政府采購,採取點對點的方式減少中間環節,直接從生產企業采購出廠價的建材,平價特供給重建農戶,由農戶自願選擇購買;加強溝通銜接,搞好組織調運,協調省外企業盡最大可能增加供應,保障災後恢復重建的需要。
截至8月12日,全省災後永久性農房累計開工19.5萬戶,完工近2萬戶,在建17.5萬戶。目前,四川省委省政府正抓緊研究支持城鎮住房恢復重建的有關政策,將盡快啟動城鎮住房恢復重建。與此同時,政府部門抓緊校舍的維修加固,搭建臨時板房學校,組織災區學生異地入學,確保9月1日全部按時開學。對因災受損但不構成危房、經維修加固後能夠安全居住的農民住房,政府部門專門制定了政策,根據受損情況不同分別給予適當補助,力爭在今年底前完成維修加固任務。
四川省委省政府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全省工作總體取向,按照「三年基本恢復,五年發展振興,十年全面小康」的總體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尊重自然、統籌城鄉、科學重建,把建設物質家園和建設精神家園結合起來,以科學規劃為前提,以優先解決民生問題為基點,以住房重建、設施重建、產業重建、城鎮重建、生態重建為重點,以政策支持、體制創新和開放合作為動力,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性,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資源,建設人民安居樂業、城鄉共同繁榮、人與自然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家園。
⑺ 災區生態恢復
災區生態恢復的目標是恢復受損區域內的土壤和植被,保證恢復後的土壤具有一定肥力和植被覆蓋率;增加動植物種類,恢復區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群落,提高生態系統的自我維持力和生產能力;最大限度減少和處理生態環境污染,增加視覺美感,降低生態環境風險;恢復甚至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保持生態系統的持續演替與發展。在災毀地區,生態環境損毀的情況要復雜得多。
(1)林地及森林蓄積量損失面積巨大,森林生物鏈失衡,亟須重建森林覆蓋系統,恢復森林生態功能。
(2)預防次生地質災害。我國西南地區的地質活動頻繁區域主要集中在斷裂帶附近。這些區域的地形特殊,地質構造復雜,地質結構不穩,坡陡、溝深、多峽谷。地震易導致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加劇。各種地質災害損毀耕地,損毀程度極深,損毀面積很大。地質作用改變了山河的原貌,這是一種地球的正常生長活動,我們不能完全阻止自然災害的發生,但是我們能盡量減少它的破壞程度,將損失降到最低。
(3)消除水環境安全隱患。我國西南地區處於我國地形板塊中的一級和二級階梯,地勢較高,是眾多河流的發源地。該區受副熱帶高壓控制,並受印度洋和北太平洋氣流的影響,暖濕氣流通過東南的平原直抵內陸,被高大的龍門山脈阻礙,山地地形對氣流起到抬升作用,促進空氣垂直運動,而高空溫度低,地面溫度高,水汽凝結在空中形成雨。區域內疏鬆的地質環境,再加上高山、丘陵地貌和密布的水系,暴雨時節就更易爆發山洪。山洪發生後,河流兩岸的泥沙及堆積物隨著雨水的沖刷進入水體,造成河流泥沙淤積,水體的自凈能力下降,水質變差。災後防疫工作中大量使用的消毒劑、滅菌劑、殺蟲劑,以及災民安置點大量來不及處理的醫療廢物、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客觀上也會對水體造成污染。同時,城鎮污水、垃圾處理等設施嚴重受損,大大降低了治污能力;化工廠破壞,造成化學葯品泄漏,都給水環境造成嚴重安全隱患。
(4)恢復自然保護區生態平衡。自然災害發生地區,往往地質景觀豐富,甚至包含一些自然保護區。例如,四川省阿壩州是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是我國生態保護的核心區,擁有九寨溝、黃龍、卧龍、四姑娘山等一批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汶川地震發生後,通往這些自然保護區的道路斷裂受阻,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和各種設施不同程度受損,卧龍、四姑娘山等自然保護區幾乎遭到毀滅性破壞。因此,在恢復自然保護區生態平衡工作中,要多考慮不利因素,為動植物以後的生活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場所。
(5)重建區域生態功能。自然災害造成區域生態功能下降,區域內多年來自然選擇的優勢物種、特有物種大量消亡,區域的生物多樣性減弱。生態恢復的目標應多考慮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合理投放動植物物種、保障農林產品的供給、改善區域人居環境。
對災毀土地進行生態恢復時,要從三個層次來考慮:
(1)種群層次。生態恢復必須使災毀區域處於能自我修復的半自然狀態,這同樣適用於動物群落的恢復。植物和動物群落恢復的要求極為相似,它們恢復的最終產物都必須使種群或群落能實現自我維持。
(2)物種層次。進化論和遺傳學的思想一直影響著現代生態恢復。那些與生態學有關的強調功能和過程的邊緣學科在生態學的基礎科學發展的同時也得到很好的補充。現代的生態恢復模式更注重恢復物種的棲息地和群落,而不是恢復被破壞的生態系統的功能,這種恢復包括遺傳和進化的過程,通過不斷的自然選擇和優勝劣汰,造成了物種滅絕和新物種的形成。因此,在災毀土地的生態恢復中不僅要考慮適宜生存的物種,還需要考慮隨著時間進化未來所面臨的問題和引進物種遺傳多樣性的問題。
(3)景觀層次。目前人們對災毀土地生態恢復的目標更多集中在工程措施和管理方面,以盡快恢復破壞區域的生態環境為目的。但是災害發生後自然景觀結構發生改變的區域,要從景觀層次來研究恢復生態學。人們對景觀和區域層次生態恢復的重要性的認識正在提高,但是景觀層次的生態恢復仍處於早期階段,還需要時間研究。
⑻ 四川地震後救災、重建的真實情況
汶川縣城重建將縮減規模三年建成特色旅遊城市(10月1日)是國慶節,四川汶川縣威州鎮茨里村村民余朝琴一大早便從村委會領到了5床棉被,高興地告訴記者:「全家老小可以過一個暖和的冬天了,再也不用擔心著涼受凍。」據悉,廣州市首批支援汶川地震災區價值638萬元的27194件越冬物資9月28日抵達汶川縣威州鎮後,連夜分發到各村。昨日,全鎮幾乎全部災民都領到了棉衣、棉被等物資。部分學生安排在廣州上學記者昨日走訪了威州鎮牛腦寨村,發現這些村寨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災後重建難度很大。連接牛腦寨村與鎮里的村級公路在地震中全部被毀,前不久廣州援建的簡易泥土盤山公路竣工,才得以解決村民的出行問題。說起重建,村主任佘蘇俊有點犯難地說:「村寨都建在山坡上,公路在地震中被徹底填埋了。建設物資要靠村民背上山,費工又費時。」羌族村民杜少秀得知記者是廣州日報的記者,便拉著記者的手說:「我女兒在廣州讀初二,你能不能幫我捎句話,要她好好讀書,不要想家。」據介紹,地震過後,汶川縣各村7歲以上的中小學生幾乎全部由政府安排在廣州、西昌等異地就學。據威州鎮政府負責人介紹,全鎮重建計劃項目總投資37.89億元,其中需廣州市直接對口支援投資總額21.36億元。汶川縣城重建將縮減規模汶川縣縣城威州鎮有布瓦黃泥土碉群及姜維城等國家級文物單位,七盤溝省級風景名勝區、茨里高山水庫等旅遊資源。據威州鎮政府負責人介紹,受地形地貌限制,縣城將縮減規模,外遷部分企業及單位。「靠近姜維山的一側塌了的不再重建,靠近岷江的一側將建一條沿江路,縣城都得往裡縮。但目前外遷的選址和重建難度都非常大,情況非常復雜。」廣州支援汶川地震災區重建前線工作組目前正在組織開展恢復重建規劃前期准備工作,組織廣州有關單位前來汶川全面分析現有災後地質、測繪、水文、環境評估等基礎資料,規劃編制所需要的地質、水文、地籍調查。廣州市公路勘查設計院工作人員龍翔對記者說:「根據目前初步勘查情況,有關援建公路的難度比想像中大得多。」四川汶川縣城將就地重建不再考慮整體搬遷昨日,汶川縣委宣傳部吳部長向記者透露,汶川縣城將就地重建,不再考慮整體搬遷的計劃。據了解,震後汶川縣城周邊的地質災害點為3750處,為保證災後群眾生命安全,全縣已對7萬餘人進行了緊急避險安置。在隨後的重建計劃中,由於主張選址重建和就地重建的專家各執一詞,因此重建計劃始終沒有形成。「就地重建的大方向已經確立。」昨日,汶川縣縣委宣傳部吳部長說,經過長時間的權衡,懸而未決的重建規劃已於近日敲定。在該計劃中,汶川縣城將就地重建,其中受地質災害影響較大的地點將進行整體搬遷,目前選定的新址為兩處,其間可能性較大的一處為縣城以外、棉池鎮以內的地段。吳部長透露,此方案的主要思路為,科學選址就地安置。對於實在無法安置的災民,縣政府將進行認真統計後逐級上報,以求解決。目前,指揮部已對急需恢復或安置的重點單位進行了排序,例如所有學校已遷出縣城進行異地復課,對於醫院、廣播電視台等重要部門將優先考慮重建。(記者崔木楊)汶川將原址重建卧龍鎮將其打造成大熊貓保護區根據災後評估,汶川縣擬在原址重建卧龍鎮、耿達鄉、草坡鄉、三江鄉,將其打造成為大熊貓保護區和生態旅遊觀光集鎮。這是記者從日前出台的《汶川縣災後恢復重建接受對口支援初步實施意見》中獲悉的。實施意見中,汶川還將重建威州鎮,按生態環境容量測算,建設一個歷史文化名鎮;重建映秀鎮,保留汶川縣「5?12」大地震遺址;重建水磨鎮、漩口鎮,將其打造成為汶川縣現代工業園區;綿虒鎮、雁門鄉、龍溪鄉、銀杏鄉等4個鄉鎮將依託原有產業在原址重建。以旅遊為骨乾的文化產業將是震後汶川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汶川將與廣東省合作進一步挖掘旅遊資源,高品質策劃和開發羌文化、大禹文化、卧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和地震遺址博物館等人文、自然景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