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生態功能區劃
❶ 生態功能區劃的介紹
生態功能區劃是實施區域生態環境分區管理的基礎和前提。是以正確認識區域生態環境特徵,生態問題性質及產生的根源為基礎,以保護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為目的,依據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不同,生態敏感性的差異和人類活動影響程度,分別採取不同的對策。它是研究和編制區域環境保護規劃的重要內容。
❷ 在哪可以下到西北各省區的生態功能區劃圖啊
我這里有,只是圖太大了
❸ 誰有陝西省土壤侵蝕模數圖和陝西省生態功能區劃圖
我從地理國情監測雲平台上面看到一張關於陝西省土壤侵蝕的圖,不知道是不是模數圖,您自己鑒別一下吧。
❹ 全國生態功能區劃的區劃方式
全國生態功能區劃是在生態現狀調查、生態敏感性與生態服務功能評價的基礎上,分析其空間分布規律,確定不同區域的生態功能,提出全國生態功能區劃方案。 我國地處歐亞大陸東南部,位於北緯4°15'~53°31',東經73°34'~135°5',自北向南有寒溫帶、溫帶、暖溫帶、亞熱帶和熱帶5個氣候帶。地貌類型十分復雜,由西向東形成三大階梯,第一階梯是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階梯從青藏高原的北緣和東緣到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之間,海拔在1000~2000米;第三階梯為我國東部地區,海拔在500米以下。我國獨特的氣候和地貌特徵是我國森林、草原、濕地、荒漠、農田和城市等各類陸地生態系統發育與演變的自然基礎。我國生態系統空間分布格局見附圖1。
森林生態系統:我國森林面積為174.8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為18.2%,森林蓄積量為124.56億立方米。我國森林生態系統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受熱量的影響,從北到南依次分布的典型森林生態系統類型有寒溫帶針葉林、溫帶針闊葉混交林、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和針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針葉林、熱帶季雨林、雨林等。
草原生態系統:我國草原面積為390 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草原面積的13%,佔全國國土面積的41%,其中84.4%的草原分布在西部。我國草原可分為溫帶草原、高寒草原和荒漠區山地草原3 大類。溫帶草原分布於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北部和松嫩平原西部,受水分的影響,從東到西依次分布有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高寒草原為青藏高原所特有,東部半濕潤地區為高寒草甸,西部半乾旱區為高寒草原。荒漠區山地草原主要分布在阿爾泰、天山、昆侖山等山系。
濕地生態系統:世界各類型濕地在我國均有分布,濕地總面積為38.5 萬平方公里,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並擁有獨特的青藏高原高寒濕地生態系統類型。在自然濕地中,沼澤濕地為13.7 萬平方公里,近海與海岸濕地為5.9 萬平方公里,河流濕地為8.2 萬平方公里,湖泊濕地為8.4 萬平方公里。
荒漠生態系統: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北降水稀少、蒸發強烈、極端乾旱的地區,總面積約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5,沙漠和戈壁面積共約100 萬平方公里。我國荒漠生態系統有小喬木荒漠、灌木荒漠、半灌木與小半灌木荒漠和墊狀小半灌木(高寒)荒漠4 個主要類型。農田生態系統:我國是農業大國,耕地面積為121.8 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2.7%,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地區。我國農田分為水田和旱地兩種類型,分別佔全國農田總面積的26.3%和73.7%。水田以水稻為主,旱地以小麥、玉米、大豆和棉花等為主。城市生態系統:全國設市城市為661 個,城市人口為35 894 萬,並已形成3 個城市群和11 個區域城市中心。我國城市主要分布在中東部地區。由於數千年的開發歷史和巨大的人口壓力,我國各類生態系統受到不同程度的開發、干擾和破壞。生態系統退化,涵養水源、防風固沙、調節洪澇災害、保持土壤、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服務功能大幅度降低,並由此帶來一系列生態問題,國家生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 生態敏感性是指一定區域發生生態問題的可能性和程度,用來反映人類活動可能造成的生態後果。生態敏感性的評價內容包括土壤侵蝕敏感性、沙漠化敏感性、鹽漬化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凍融侵蝕敏感性和酸雨敏感性6 個方面。根據各類生態問題的形成機制和主要影響因素,分析各地域單元的生態敏感性特徵,按敏感程度劃分為極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以及一般敏感4 個級別。全國生態敏感性特徵見附圖2。土壤侵蝕敏感性:我國土壤侵蝕敏感性主要受地形、降水量、土壤和植被的影響。全國極敏感區域面積為27.1 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2.8%,主要分布在黃土高原、西南山區、太行山區、漢江源頭山區、大青山、念青唐古拉山脈、橫斷山地區等。高度敏感區面積為61.2 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6.4%,主要分布在燕山、努魯兒虎山、大興安嶺東部,川西、滇西、秦巴山地,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湖南省、江西省等的丘陵和山區,
以及天山山脈、昆侖山脈局部零星地區。中度敏感區面積為97.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0.2%,主要分布在降水量400~800 毫米的區域,包括東北平原大部、四川盆地東部丘陵、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等地區。土壤侵蝕極度敏感和高度敏感地區通常也是滑坡、泥石流易發生區。沙漠化敏感性:我國沙漠化敏感性主要受乾燥度、大風日數、土壤性質和植被覆蓋的影響。沙漠化敏感區域主要集中分布在降水量稀少、蒸發量大的乾旱、半乾旱地區。其中,沙漠化極敏感區域面積為111.2 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准噶爾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吐魯地、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邊緣、柴達木盆地北部、呼倫貝爾沙地、科爾沁沙地、渾善達克沙地、毛烏素沙地、寧夏平原等地。沙漠化高度敏感區域包括新疆天山南脈至塔里木河沖洪積平原、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部、疏勒河北部、柴達木盆地南部、呼倫貝爾高原、河套平原、陰山山脈以北以及科爾沁沙地以北地區,面積為43.0 萬平方公里。沙漠化中度敏感區域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至科爾沁沙地過渡低丘、平原帶、青海湖,以及北大通河流域、四川若爾蓋、東北平原西部,面積為71.3 萬平方公里。鹽漬化敏感性:我國鹽漬化敏感性主要受乾燥度、地形、地下
水水位與礦化度的影響。我國土地鹽漬化極敏感區面積為79.5 萬平方公里,除濱海半濕潤地區的鹽漬土外,主要分布在我國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包括塔里木盆地周邊、和田河谷、准噶爾盆地周邊、柴達木盆地、吐魯番盆地、羅布泊、疏勒河下游、黑河下游、河套平原、渾善達克沙地以西、呼倫貝爾東部,以及西遼河河谷平原。鹽漬化高度敏感區面積為50.5 萬平方公里,集中分布在准噶爾盆地東南部、哈密地區、北山洪積平原、河西走廊北部、阿拉善洪積平原區、寧夏平原、陰山以北河谷區域、黃淮海平原、東北平原河谷地區,以及青藏高原內零星地區。鹽漬化中度敏感區面積為58.9 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額爾齊斯河、伊犁河洪積平原、青海湖以西布哈河流域平原、河西走廊南部、鄂爾多斯高原西部和三江源等地區。石漠化敏感性:我國石漠化敏感性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地區,受
石灰岩地層結構、成分和降水量影響。石漠化極敏感區面積為3.6萬平方公里,集中分布在貴州省西部、南部區域,包括遵義、貴陽、畢節南部、安順南部、六盤水、黔南州、銅仁等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崇左、南寧交界處,四川省西南峽谷山地、大渡河下游及金沙江下游等地區也有成片分布;石漠化高度敏感區多與極敏感
區交織分布,面積為15.2 萬平方公里,主要在貴州省西部、中部和南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和東部,四川省南部和西南部,四川盆地東部平行嶺谷地區,雲南省東部,湖南省中西部,廣東省北部等地區有零星分布;石漠化中度敏感區分布較廣,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周邊、四川省西部、雲南省東部、貴州省中部、廣西壯族自治區
中部、湖南省南部、湖北省西南、江西省和湖北省交界地區,以及甘肅省的北山、華北的燕山、太行山等地區的石灰岩地區。凍融侵蝕敏感性:我國凍融侵蝕敏感性主要受氣溫、地形、植被以及凍土、冰川分布的影響。凍融侵蝕極敏感區面積為46.1 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普遍高於4100 米;凍融侵蝕高度敏感區面積為74.7 萬平方公里,集中分布在阿爾泰山、天山、祁連山脈北部、昆侖山脈北部、橫斷山脈,以及大興安嶺高海拔地區;
凍融侵蝕中度敏感區面積為92.7 萬平方公里,分布在祁連山南部、阿爾金山以南、可可西里山以東、岡底斯山以北、三江源東南部,以及大興安嶺北部等地區。酸雨敏感性:我國酸雨敏感性主要受土壤、水分盈虧、生態系
統類型的影響。酸雨敏感區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酸雨極敏感區面積為139.8 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4.6%,分布區包括四川省南部、重慶市、貴州省、湖南省、湖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江西省、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和安徽省南部等;酸雨高度敏感區面積為60.9 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6.4%,
主要分布在四川省西部、雲南省南部、廣西宜山;酸雨中度敏感面積為144.3 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5.0%,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北部、小興安嶺、長白山、山東半島、秦巴山區、橫斷山脈。
3.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其重要性評價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價的目的是明確生態服務功能類型及其空間分布。全國生態服務功能包括生態調節功能、產品提供功能與人居保障功能。其中,生態調節功能主要是指水源涵養、土壤保持、防風固沙、生物多樣性保護、洪水調蓄等維持生態平衡、保障全國或區域生態安全等方面的功能。產品提供功能主要包括提供農產品、畜產品、水產品、林產品等功能。人居保障功能主要是指滿足人類居住需要和城鎮建設的功能,主要區域包括大都市群和重點城鎮群等。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重要性評價是根據生態系統結構、過程與生態服務功能的關系,分析生態服務功能特徵,按其對全國和區域生態安全的重要性程度分為極重要、重要、中等重要、一般重要4 個
等級。全國生態服務功能特徵見附圖3。
水源涵養:重要水源涵養區是指我國重要河流上游和重要水源補給區,面積為113 萬平方公里。主要包括黑龍江、松花江、東西遼河,灤河,淮河,珠江(東江、西江、北江)的上游,渭河、漢江和嘉陵江上游,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江源區,黑河和疏勒河上游,塔里木河、雅魯藏布江上游,以及南水北調水源區和密雲水庫
上游等重要水源涵養區域。
土壤保持:土壤保持的重要性評價主要考慮土壤侵蝕敏感性及其對下游的可能影響。全國土壤保持的極重要區域面積為27.1 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黃土高原、三峽庫區、金沙江乾熱河谷、西南石漠化地區、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等區域;重要區域面積為61.2 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東南地區、江南紅壤丘陵區、四川盆
地東部丘陵和盆周山地地區、陰山山脈西部地區、橫斷山地區、西藏自治區東南部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天山山脈西段、北麓,以及塔里木河南段;中等重要地區面積為97.5 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太行山東部、西藏自治區東部、青海省東南部、大興安嶺中部、東北平原大部、山東半島等廣大地區。
防風固沙:防風固沙重要性評價主要考慮沙漠化敏感性和沙塵及其影響范圍與程度。全國防風固沙極重要區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呼倫貝爾西部、科爾沁沙地、毛烏素沙地、河西走廊和阿拉善高原西部、黑河下游、柴達木盆地東部、准噶爾盆地周邊、塔里木河流域,以及京津風沙源區和西藏「一江兩河」(雅魯藏布江、
拉薩河、年楚河)等地區,面積為95.1 萬平方公里。生物多樣性保護:不同地區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取決於瀕危珍稀動植物的分布,以及典型的生態系統分布。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極重要區域主要包括西雙版納、海南島中部山區、川西高山峽谷地區、藏東南地區、橫斷山脈中部、滇西北地區、武陵山地區、巴山區、十萬大山地區、祁山南部地區、江蘇省北部沿海灘塗濕地、洞庭湖和鄱陽湖濕地等地區,面積為37.2 萬平方公里;生物多樣性
保護重要區面積為139.5 萬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小興安嶺北部、三江平原、長白山、大興安嶺北部、浙閩山地、南嶺地區和三江源地區。
洪水調蓄:主要考慮具有滯納洪水、調節洪峰的湖泊濕地生態系統。全國防洪蓄洪重要區域主要集中在一、二級河流下游蓄洪區,其面積為3.6 萬平方公里,分布在淮河、長江、松花江中下游蓄洪區及其大型湖泊等。產品提供:產品提供功能主要是指提供糧食、油料、肉、奶、水產品、棉花、木材等農林牧漁業初級產品生產方面的功能。根據國家商品糧基地分布特徵,主要有南方高產商品糧基地、黃淮海平原商品糧基地、東北商品糧基地和西北乾旱區商品糧基地。南方高產商品糧基地包括長江三角洲、江漢平原、鄱陽湖平原、洞庭湖平
原和珠江三角洲;淮河平原商品糧基地包括蘇北和皖北兩個地區;東北商品糧基地包括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吉林省中部平原及遼寧省中部平原地區。我國為糧食主產區,如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同時也是水果、肉、蛋、奶等畜產品的主要生產區。水產品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和沿海地區。我國速生豐產林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長白山、長江中下游丘陵、四川東部丘陵等地區。我國畜牧業發展區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草甸草原、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高寒草原,以及新疆天山北部草原等地區。
人居保障:根據我國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布局,我國人居保障重要功能區主要包括大都市群、區域重點城鎮群。大都市群主要包括京津冀大都市群、長三角大都市群和珠三角大都市群。重點城鎮群主要包括遼中南城鎮群、膠東半島城鎮群、中原城鎮群、關中城鎮群、成都城鎮群、武漢城鎮群、長株潭城鎮群和海峽西岸城鎮群等。
❺ 生態功能區劃的目標
●明確區域生態系統類型結構、過程及其空間分布特徵;
●明確區域生態環境敏感性分布特點回及關鍵地區;答
●評價不同生態系統類型生態服務功能及其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
●確定生態功能分區,明確各區的主要生態功能。
❻ 生態功能區劃的方法
生態功能分區是依據區域生態環境敏感性、生態服務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態環境特徵的相似性和差異性而進行的地理空間分區。
區劃依據和分區等級
分區等級
生態功能區劃分區系統分三個等級。為了滿足宏觀指導與分級管理的需要,必須對自然區域開展分級區劃。首先從宏觀上以自然氣候、地理特點劃分自然生態區;然後根據生態系統類型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類型劃分生態亞區;最後根據生態服務功能重要性、生態環境敏感性與生態環境問題劃分生態功能區。
區劃依據
生態功能區劃的依據,即劃分各級生態功能區劃單位的根據。不同層次的生態功能區劃單位,其劃分依據應是不同的。 生態功能區劃進行3級分區。
一級區劃分:以中國生態環境綜合區劃三級區為基礎(參看附件E),各省市可根據管理的要求及生態環境特點,做適當調整。
二級區劃分:以主要生態系統類型和生態服務功能類型為依據。城市及城市近郊區可以作為二級區。
三級區劃分:以生態服務功能的重要性、生態環境敏感性等指標為依據。
分區方法
一般採用定性分區和定量分區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分區劃界。邊界的確定應考慮利用山脈、河流等自然特徵與行政邊界。
(1)一級區劃界時,應注意區內氣候特徵的相似性與地貌單元的完整性。
(2)二級區劃界時,應注意區內生態系統類型與過程的完整性,以及生態服務功能類型的一致性。
(3)三級區劃界時,應注意生態服務功能重要性、生態環境敏感性等的一致性。
分區命名
依據3級分區分別命名,每一生態功能區的命名由3部分組成。
一級區命名要體現出分區的氣候和地貌特徵,由地名+特徵+生態區構成。
氣候特徵包括濕潤、半濕潤、乾旱、半乾旱、寒溫帶、溫帶、暖溫帶、(南、中、北)亞熱帶、熱帶等,地貌特徵包括平原、山地、丘陵、河谷等。命名中擇其重要或典型者用之。
二級區命名要體現出分區的生態系統與生態服務功能的典型類型,由地名+類型+生態亞區構成。
生態系統類型包括森林、草地、濕地、荒漠、河口、灘塗、農田、城市等。命名中擇其重要或典型者用之。
三級區命名要體現出分區的生態服務功能重要性、生態環境敏感性的特點,由地名+生態服務功能特點(或生態環境敏感性特徵)+生態功能區構成。
生態服務功能特點包括荒漠化控制、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源涵養、水文調蓄、土壤保持、海岸帶保護等。生態環境敏感性特徵包括土壤侵蝕、沙漠化、石漠化、鹽漬化、酸雨敏感性等,命名中擇其重要或典型者用之。
生態功能分區概述
生態功能分區概述結果應包括對每個分區的區域特徵描述,包括以下內容:
(1) 自然地理條件和氣候特徵,典型的生態系統類型。
(2) 存在的或潛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引起生態環境問題的驅動力和原因。
(3) 生態功能區的生態環境敏感性及可能發生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4) 生態功能區的生態服務功能類型和重要性。
(5) 生態功能區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生態環境建設與發展方向。
生態功能分區的圖件和資料庫
生態功能分區的結果必須用圖件表示,採用計算機制圖編制。同一地區各種圖件的比例尺要保持一致,各省應根據省域范圍與生態環境地域復雜情況確定合適的比例尺。所有圖件和基礎數據要匯編成資料庫。
8.6.1 基礎圖件應包括地形圖、氣候資源圖、植被圖、土壤圖、土地利用現狀圖、行政區劃圖、人口分布圖等。
8.6.2 備選圖件應包括自然區劃圖、氣候區劃、農業區劃圖等。
8.6.3 成果圖件應包括生態環境現狀圖、生態環境敏感性分布圖、生態服務功能重要性分布圖、生態功能區劃圖等。
❼ 秦巴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是哪些
秦巴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是哪些
1、生物多樣性,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多樣性;確切地說,生物多樣性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擁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反映了地球生物體的數量、種類和差異,以及這些特性在不同的時空又會發生變化。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內部(遺傳多樣性)的多樣性,物種之間(物種多樣性)的多樣性,還包括生態系統之間(生態系統多樣性)的多樣性。
2、地球生物多樣性現狀從藻類到藍鯨,地球的物種紛繁復雜,科學家們還不清楚地球上到底生活著多少個物種。 據估計,全世界物種數量多達1億種,而迄今只有約180萬種被命名。人類只不過是這億萬物種中的滄海一粟。
雖然確切數字無法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地球上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物種滅絕。科學家估計,每天約有150至200個物種滅絕。
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物種集中滅絕的時期時有發生,但這次種物種滅絕事件,是過去6500萬年來地球未曾經歷過的劇變——這是恐龍滅絕以來物種滅絕速度最快的一個時期。
這種大規模的滅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類不可持續的生產方法和消費造成的,包括棲息地破壞、城市不斷膨脹、污染、森林砍伐、全球變暖和「入侵物種」入侵等。
生物多樣性直接或間接地為人類帶來多方面的益處,例如,它為我們提供原材料,還能有利於我們的健康。 超過60%的世界人口直接依賴植物來獲得葯材。
在過去一個世紀,人們將自然生態系統轉變為農業用地,並利用生物多樣性,從中得到了許多益處。盡管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變化的活動使不少人獲益,但社會因此需要承擔的成本往往大於所有惠益。
世界各國領導人在2002年於約翰內斯堡舉行的聯合國首腦會議上商定,"在2010 年之前大幅度降低全球、區域和國際各級目前的生物多樣性喪失速度,促進減貧活動,造福地球所有生物。"
3、採取行動保護生物多樣性
保護區是保護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們本身還不足以全面保護生物多樣性,也可能難以執行。為獲得成功,應仔細挑選保護區用地,確保涵蓋了所有的區域特色生態系統,並確保選定地區得到精心設計和有效管理。
市場手段,例如直接支付生態系統服務,或將所有權轉讓給私營部門的個人等,都可以為保護生態系統和可持續利用生態系統服務提供經濟激勵手段。
預防和早期干預已被證明是對付入侵物種的最成功且最具成本效益的途徑。入侵物種一旦穩定下來,對它們的控制,特別是通過使用化學品或通過引入其他物種來根除它們,並不一定是有成效,而且極其困難、成本高昂。
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必須將其本身整合到農業、漁業和林業部門。這些部門都直接依賴並影響生物多樣性。私營部門可通過採用某些農業做法等途徑,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做出重大貢獻。
各項國際協定需要納入強制措施,並考慮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以及是否能與其他協定形成合力。需要在地方或國家以及採取最直接的行動,以遏止或減少生物多樣性損失。
向社會各界宣傳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好處,並明確考慮以綜合方式權衡不同的備選辦法,都有助於最大限度地造福社會。總體來說,恢復生態系統的成本大大高於保護原有的生態系統,但生態系統的恢復又變得日益重要,因為越來越多的地區正日漸退化。
❽ 陝西省生態環境功能區劃怎麼劃分的
近日,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陝西省生態功能區劃》,該區劃將成為我省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生態功能特徵指導區域開發建設活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理論基礎。
按照生態地域特點、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重要性和生態問題的敏感性,全省被劃分為長城沿線風沙草原生態區、黃土高原農牧生態區、渭河谷地農業生態區、秦巴山地落葉闊葉和常綠闊葉混交林生態區等4個一級生態區,在此基礎上,又細化出10個二級生態功能區和35個三級生態小區,進一步明確了各區規范開發活動、防止生態惡化、維持生態服務功能的戰略對策。
《陝西省生態功能區劃》的頒布實施,將是研究和編制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規劃、確定區域環境容量、制定生態環境評價標准和生態環境管理條例的重要理論依據。同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未來一個時期在人類活動影響下區域生態環境演變的規律,可以作為水利、國土、環保、氣象等有關部門進行生態環境和自然災害中長期趨勢預測的參考依據。另外,根據各生態功能區內的生態環境敏感性和生態服務功能重要性程度,可以幫助有關部門科學制定區域、流域發展規劃,合理確定區域開發項目內容,開發方式及開發強度,既保證區域內的資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而又不至於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持續地發揮區域生態環境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服務支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