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生態空間
1. 什麼是雙生態
即是
「雙生態發展空間」。具體來說包括兩方面內容:第一是產業生態空間,即在一定的地專域內把一個屬或幾個產業發展所需要的智力和人力資源、產業基礎設施、知識產權和管理知識、資本和資金供應、上下游配套產業和物流交通等資源有機地組合在一起,使在區域內的企業能夠為發揮其核心競爭力,更方便、更高效地組合資源,並實現運營成本和交易成本最低。
第二是自然生態空間,即指人類一直賴以生存的、在後工業時代越來越渴求的、久違的自然、舒暢、健康、人本化的環境。它是在從物質產品製造轉向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協同創新的過程發展,企業尋求更獨立、更自然、更舒適的環境的必然選擇。
2. 重大環境事件(二級)是如何界定的
根據《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突發環境事件分為特別重大環境事件(Ⅰ級)、重大環境事件(Ⅱ級)、較大環境事件(Ⅲ級)和一般環境事件(Ⅳ級)四級。
1.3事件分級
按照突發事件嚴重性和緊急程度,突發環境事件分為特別重大環境事件(Ⅰ級)、重大環境事件(Ⅱ級)、較大環境事件(Ⅲ級)和一般環境事件(Ⅳ級)四級。
l.3.1特別重大環境事件(Ⅰ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環境事件:
(1)發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傷)100人以上;
(2)因環境事件需疏散、轉移群眾5萬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
(3)區域生態功能嚴重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遭到嚴重污染;
(4)因環境污染使當地正常的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嚴重影響;
(5)利用放射性物質進行人為破壞事件,或1、2類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圍嚴重輻射污染後果;
(6)因環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斷的污染事故;
(7)因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生產和貯運中發生泄漏,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污染事故。
1.3.2重大環境事件(Ⅱ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環境事件:
(1)發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傷)50人以上、100人以下;
(2)區域生態功能部分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受到污染;
(3)因環境污染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較大影響,疏散轉移群眾1萬人以上、5萬人以下的;
(4)1、2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5)因環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庫及沿海水域大面積污染,或縣級以上城鎮水源地取水中斷的污染事件。
1.3.3較大環境事件(Ⅲ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環境事件:
(1)發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傷)50人以下;
(2)因環境污染造成跨地級行政區域糾紛,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影響;
(3)3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l.3.4一般環境事件(Ⅳ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環境事件:
(1)發生3人以下死亡;
(2)因環境污染造成跨縣級行政區域糾紛,引起一般群體性影響的;
(3)4、5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3. 農家生態旅遊環境容量概念體系如何劃分
農家生態旅遊發生區域為鄉村居民生活生產的區域,其在歷史上形成的自然與人類和諧的「天人合一」的文化旅遊環境容量與區域生態旅遊氣氛環境容量是相同的,因此農家生態旅遊環境容量概念體系可劃分為自然生態旅遊環境容量、生態社會經濟旅遊環境容量、生態旅遊氣氛環境容量三大部分,所形成的概念體系見表6-2,二級分類每個類別的概念同上。
農家生態旅遊環境容量概念體系一級分類二級分類自然生態旅遊環境容量天然生態旅遊環境容量生態旅遊空間環境容量自然資源環境容量
4. 一級有限空間作業轉化為二級的條件是什麼啊在線等,挺急的。
有限空間復內可能殘存制有毒、窒息、易燃、易爆物質,在檢修中易發生著火、爆炸、中毒和窒息事故。
此外,有些設備內有各種傳動裝置和電氣照明系統,若檢修前沒有徹底分離和切斷電源,或者由於電氣系統的誤動作,會發生機械傷害、觸電等事故。
5. 生態修復的生態空間劃分基於什麼劃分
水土生態保持劃分為四大類型:生態型、自然型、生產型和建設型,請分別簡單敘述。答:可將水土生態保持劃分為四大類型。3.5.1生態型水土生態保持生態型水土生態保持是指水源涵養林的建設、自然保護區的建設等。此類型保護工作做得好,破壞性小,水土生態條件好,水土流失輕微,多為常態侵蝕。其特徵是維護植被的豐富度,保持生物的多樣性。3.5.2自然型水土生態保持風沙區氣候乾旱、雨量稀少、風沙頻繁,風沙危害嚴重,水土生態脆弱。山區地表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加上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產生滑坡、泥石流。山洪沖刷力大,攜帶大量泥沙。這些災害都是自然的力量產生的,爆發力強,破壞性大。此類型水土生態保持重點是加強預測、預防和監控,採取工程措施、農業技術措施和生物措施加以綜合治理。3.5.3生產型水土生態保持生產型水土生態保持如坡地開荒種果,山丘區農作物、經濟作物種植等。此類型水土保持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水土生態薄弱,易產生新的水土流失,應嚴格控制生產區域,採取工程措施、農業技術措施和生物措施,改善生產條件,維護生態平衡,促使土地生產力得到永續利用。3.5.4建設型水土生態保持建設型水土生態保持是指房地產、高速公路、礦山石場等開發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其特徵為土地擾動面積大,生態景觀破壞嚴重,水土流失敏感部位多,易產生惡性水土流失。此類型重者造成生態破碎,植被破壞嚴重,在採取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的同時,應著力恢復植被和生態景觀,把生物措施作為防治水土流失的重中之重。網上有老師的課件,這應該可以算是標准答案了,只是不知道你是不是都已經提交了
6. 生態空間和土地的概念一樣么
和土地相比,生態空間是一個更寬泛的概念,因為一般生態學上把某物種所需要或占據的環境總和稱為生態空間,作為一個環境來說,我想空間是包含很多含義的,不僅含部分土地,更是包含大氣和生物的一個立體區域。
7. 景觀設計中一般一級二級三級道路分別多寬 還有 一般河道多寬
這個沒有定數,因為級別是看你設計的區域的大小的。
對於農業觀光園來說,10米—20米是一級道路,5米——8米是二級道路,2米——4米是三級道路。
河道10米以上,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7)二級生態空間擴展閱讀:
設計內容
景觀設計的內容根據出發點的不同有很大區別,大面積的河域治理,城鎮總體規劃大多是從地理,生態角度出發;中等規模的主題公園設計,街道景觀設計常常從規劃和園林的角度出發。
面積相對較小的城市廣場,小區綠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從詳細規劃與建築角度出發。
但無疑這些項目都涉及景觀因素.通常接觸到的,在規劃及設計過程中對景觀因素的考慮,通常分為硬景觀(hardscape)和軟景觀(softscape)。
據我理解硬景觀是指人工設施,通常包括鋪裝,雕塑,涼棚,座椅,燈光,果皮箱等等。
軟景觀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觀,如噴泉,水池,抗壓草皮,修剪過的樹木等等。
結合自然景觀
風景園林師的主要職業范圍:
城市規劃設計
居住區規劃設計
城市公園設計
城市廣場和步行街設計
濱水區設計
校園、社會機構和企業園的規劃與設計
旅遊和休閑地設計
國家公園的設計與管理
景觀與區域規劃和自然景觀的重建
墓園設計
個體選擇與布局
整體植物景觀類型布局選擇完成後,就要開始進行各個植物景觀類型的構成設計,即解決植物個體的選擇與布局問題。植物個體的選擇與布局問題主要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植物品種的選擇,
2.植物大小的確定,
3.植物數量的確定,
4、植物個體在結構中的位置定位等。
植物個體的選擇與布局更多的是一個技術性問題,除了在結構中的位置定位過程中需要較多關注美學設計知識外,其它更多的是趨向解決生態技術問題。
因而解決植物個體的選擇與布局問題往往是一種程序化地工作。
1、植物品種選擇
植物品種選擇的一般程序如下:
(1)根據植物景觀類型布局圖、植物景觀類型統計表和植物景觀類型構成分析表等資料,綜合分析各景觀類型的結構,確定植物類型及要求,制定植物類型及要求工作表。
(2)分析確定配置場地的氣候耐寒區,和主要環境限制因子。
(3)根據場地的氣候耐寒區、主要環境限制因子、和植物類型及要求工作表來與植物庫數據配對搜尋,確定粗選的植物品種。
(4)據景觀功能和美學的要求,進一步篩選植物品種。
(5)確定各植物類型的主要品種
主要品種是用於保持統一性的品種,是一種植物景觀類型的主體構架品種。一般來說,主要品種品種數量要少(比如說20%),相似程度高,但植株數量多(比如說80%)。
主要植物品種的耐寒級別一定要比場地的氣候耐寒區級別高一個級別,同時能夠對場地主要限制因子有足夠的耐性。
主要品種分各景觀類型的主要品種和設計區域的主要品種,設計區域的主要品種是指設計區域內佔主導地位(面積或空間)景觀類型的主要品種。
(6)確定各植物類型的次要品種
次要品種是用於增加變化性的品種,品種數量要多(80%),但植株數量要少(20%)。如特別需要,次要的植物品種的耐寒級別可以不高於場地的氣候耐寒區級別。
有條件或成本不高的情況小,可以選擇一些對場地主要限制因子耐性不足的植物。
主次要品種的比率按各景觀類型分別計算分配。
(7)確定植物品種的數量
原則上提倡多植物群落原則,但並非植物品種越多越好,杜絕拼湊。
一般的小區來說,15-20個喬木品種,15-20灌木品種,15-20宿根或禾草花卉品種已足夠滿足生態方面的要求。當然,國家有特別規定的,按相關規定辦理。
2、植物初植大小的確定
在中國,對種植植物的初植大小規格沒有具體的標准規定。更多地是根據客戶喜好和設計者的習慣來確定。
有經驗的設計者可以巧妙地利用一些美學的生態的手法來綜合確定。
以喬木為例,國外比較通行的喬木層尺寸一般也就在徑階6-8公分的完整植株。考慮到國內的習慣,建議喬木層尺寸徑階以10-12公分左右的完整植株較為適宜,一般不要超過14-15公分。
為了滿足及時效果的需要,可以採用一些技巧性的方法,如增加大灌木的數量(高度100厘米-250厘米),增加覆蓋對比等等。在樹體比例尺度的處理方面,盡量縮短最大規格和最小規格植物的大小差距。
3、植物數量的確定
准確地說植物數量確定問題是一個跟栽植間距高度相關的問題。一般說來,植物種植間距由植株成熟大小確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根據植物生長速度的快慢適當調整,但決不能隨意加大栽植密度。
4、在植物景觀類型結構中的位置定位
根據各景觀類型的構成和各構成植物本身的特性將他們布置到適宜的位置。
在這個過程中,會較多涉及到基於植物個體的美學設計問題。
從個體到構建植物景觀類型的群體組合,其實是一項十分繁雜的工作,在這個階段如果能夠借用一些景觀類型構成模塊,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模塊可以通過模擬自然、調查分析以前的設計或設計建模等方法獲得。模塊在入庫使用前必須是經過美學或生態檢驗論證過的。模塊如同工業品中經過系統檢驗有質量保障的部件或半成品。
8. 生態環境戰略和空間發展體系是什麼
生態環境戰略就是人類基於對生態環境的認識,對環境採取的行動和要達到的目標。從人類歷史和進化的全過程來看,可分為4種戰略:利用環境戰略、保護環境戰略、與環境合作戰略及擴展環境戰略。以上4種戰略也可以說是人與環境相互關系的4個歷史階段,即過去、現在、將來和遙遠的未來4個歷史階段。
(1)利用環境戰略。這種戰略是以人為中心,把自然環境看作是獲取利潤和財富的陪襯。在行動上則採用違背自然環境的技術,對自然資源無限制地開發,造成環境的破壞,物種的滅絕。城市空間一般採用集中同心圓式外延發展,目標是最大限度的生產,最小限度的經濟消耗,對生活條件的改善則視為第二位的。這種戰略已在許多發達國家的經驗與教訓中證實是過時了的,但目前有些國家還在應用。
(2)保護環境戰略。這種戰略產生於古時的「自然道德觀」,對生態的保護有一定的認識。保護環境戰略認為自然資源是有限的,沒有環境人類就不能生存,因而保持環境十分必要,破壞環境是道德所不相容的。這種戰略採取的行動主要是防治污染,限制自然資源的開發,保護有價值的地區;在空間上,採取分散發展的形式,其目的是為了得到較高的經濟效益同時又能保持生態的平衡,使人類能生存下去。這種戰略較前一種戰略有了進步。但這種戰略主要採取限制的態度,局限性較大,發展越來越受到限制。
(3)與環境合作戰略。這種戰略基於近代生態學的發展,生態學認為人與自然是共生的,有生命的有機物與自然是相互適應的,是不斷創造、不斷更新的。按照這些觀點來考慮人類空間和經濟活動的模式,才能出現一個新的更為高級的「人與環境系統」。這種戰略採取的行動是實現相對獨立的、不斷循環的城市和工業過程,線性的定向發展體系,並以長期的自我更新,實現科學的生態觀念為目的。
(4)擴展環境戰略。這是一種在遙遠的未來將實現的人類向太空發展的計劃。基於對上述幾種環境戰略的認識,再來分析研究空間體系戰略就有依據了。對於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平原地區只佔全國總面積1/5,並在此集中了全國大部分城鎮和人口,城市化還處於初始階段的發展中國家,考慮城鄉空間發展戰略是很有現實意義的。從整體規劃的角度來探索一個既適合於中近期發展又具有長遠發展潛力的城鄉空間體系是十分必要的。城市化的格局對整個國土環境將產生極大的影響。不應由於「離土不離鄉」的政策形成處處冒煙,到處是城市卻又找不到城市的分散局面,任其自流,而應有引導地走相對集中的道路。那麼怎樣一種空間布局形式最適合發展呢?區域規劃對理論的空間模式的研究(從事物的本質上,而不是外形上)就十分必要了。
事物總是千變萬化的,任何一個規劃都不能套用一種固定不變的模式。正因如此,首先必須了解城市形成的歷史及其發展過程,產生的歷史背景及其內在的基本規律,從時代變化及技術發展來分析其優缺點和適應性,進而分析研究區域內城鎮體系的合理布局。因為城市的發展模式與區域發展模式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在工作中應該結合起來考慮。
從區域環境的角度出發,由於近代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流通領域發展的要求,節點(極心)—走廊城市地帶的形式是值得一提的。其基本思想是沿主要城市(中心城市)之間形成的交通走廊,線性的發展城市,形成一個串珠式的城市地帶(而不是連綿的帶形的城市地帶),城市與城市之間保留有足夠的綠色空間,滿足未來人類大量游憇活動的需要,也可滿足生產發展、城市擴展的需要。其實質是將未來人類集中活動的空間沿軸線相對集中起來,自成一個生態循環系統,而同時將由走廊與節點組成的網路之間的網眼地帶的大片綠色空間保留下來,並保持其原有的自然面貌,與走廊地帶組成一個大的自我更新的生態系統。這種模式符合城市適度分散又相對集中的要求,也能體現人與自然共生的原則。
在平原地區,這種線性的城市發展模式,可根據不同的城市和人口密度,編織成若干種基本的、大小形狀不同的網路形式。在沿海地區,可隨海港的發展組成線性的網路。在山區可根據自然地形的限制條件,因勢利導,組成各種形式的城鎮網路。總之,從保持城鄉協調發展來看,適應性較強。
9. 綠化一級養護\二級養護\三級養護怎麼劃分標準的
綠化的劃分標准如下:
一、一級養護質量標准
1、綠化充分,植物配置合理,達到黃土不露天。
2、園林植物達到:
(1)生長勢:好。
(2)葉子健壯:
①葉色正常,葉大而肥厚、在正常的條件下不黃葉,不焦葉、不卷葉、不落葉,葉上無蟲尿蟲網灰塵;
②被啃咬的葉片最嚴重的每株在5%以下(包括5%,以下同)。
(3)枝、干健壯:
①無明顯枯枝、死權、枝條粗壯,過冬前新梢木質化;
②無蛀干害蟲的活卵活蟲;
③介殼蟲最嚴重處主枝幹上100平方厘米1頭活蟲以下(包括1頭,以下同),較細的枝條每尺長的一段上在5頭活蟲以下(包括5頭,以下同);株數都在2%以下(包括2%,以下同);
④樹冠完整:分支點合適,主側枝分布均稱和數量適宜、內膛不亂、通風透光。
(4)措施好:按一級技術措施要求認真進行養護。
(5)行道樹基本無缺株。
(6)草坪覆蓋率應基本達到100%;草坪內雜草控制在10%以內;生長茂盛顏色正常,不枯黃;每年修剪暖地型6次以上,冷地型15次以上;無病蟲害。
3、行道樹和綠地內無死樹,樹木修剪合理,樹形美觀,能及時很好地解決樹木與電線、建築物、交通等之間的矛盾。
4、綠化生產垃圾(如:樹枝、樹葉、草沫等)重點地區路段能做到隨產隨清,其它地區和路段做到日產日清;綠地整潔,無磚石瓦塊、筐和塑料袋等廢棄物,並做到經常保潔。
5、欄桿、園路、桌椅、井蓋和牌飾等園林設施完整,做到及時維護和油飾。
6、無明顯地人為損壞,綠地、草坪內無堆物堆料、搭棚或侵佔等;行道樹樹幹上無釘栓刻畫的現象,樹下距樹干2米范圍內無堆物堆料、搭棚設攤、圈欄等影響樹木養護管理和生長的現象(2米以內如有),則應有保護措施。
二、二級養護質量標准
1、綠化比較充分,植物配置基本合理,基本達到黃土不露天。
2、園林植物達到:
(1)生長勢:正常。生長達到該樹種該規格的平均生長量。
(2)葉子正常:
①葉色、大小、薄厚正常;
②較嚴重黃葉、焦葉、卷葉、帶蟲尿蟲網灰塵的株數在2%以下;
③被啃咬的葉片最嚴重的每株在10%以下。
(3)枝、干正常:
①無明顯枯枝、死權;
②有蛀干害蟲的株數在2%以下(包括2%,以下同);
③介殼蟲最嚴重處主枝主幹100平方厘米2頭活蟲以下,較細枝條每尺長一段上在10頭活蟲以下,株數都在4%以下;
④樹冠基本完整:主側枝分布均稱,樹冠通風透光。
(4)措施:按二級技術措施要求認真進行養護。
(5)行道樹缺株在l%以下。
(6)草坪覆蓋率達95%以上;草坪內雜草控制在20%以內;生長和顏色正常,不枯黃;每年修剪暖地型二次以上,冷地型10次以上;基本無病蟲害。
3、行道樹和綠地內無死樹,樹木修剪基本合理,樹形美觀,能較好地解決樹木與電線、建築物、交通等之間的矛盾。
4、綠化生產垃圾要做到日產日清,綠地內無明顯的廢棄物,能堅持在重大節日前進行突擊清理。
5、欄桿、園路、桌椅、井蓋和牌飾等園林設施基本完整,基本做到及時維護和油飾。
6、無較重的人為損壞。對輕微或偶爾發生難以控制的人為損壞,能及時發現和處理、綠地、草坪內無堆物堆料、搭棚或侵佔等;行道樹樹干無明顯地釘栓刻畫現象,樹下距樹2米以內無影響樹木養護管理的堆物堆料、搭棚、圈欄等。
三、三級養護質量標准
1、綠化基本充分,植物配置一般,裸露土地不明顯。
2、園林植物達到:
(1)生長勢:基本正常。
(2)葉子基本正常:
①葉色基本正常;
②嚴重黃葉、焦葉、卷葉、帶蟲尿蟲網灰塵的株數在10%以下;
③被啃咬的葉片最嚴重的每株在20%以下。
(3)枝、干基本正常:
①無明顯枯枝、死杈:
③有蛀干害蟲的株數在10%以下;
③介殼蟲最嚴重處主枝主幹上100平方厘米3頭活蟲以下,較細的枝條每尺長一段上在15頭活蟲以下,株數都在6%以下;④90%以上的樹冠基本完整,有綠化效果。
(4)措施:按三級技術措施要求認真進行養護。
(5)行道樹缺株在3%以下。
(6)草坪覆蓋率達90%以上;草坪內雜草控制在30%以內;生長和顏色正常;每年修剪暖地型草1次以上,冷地型草6次以上。
3、行道樹和綠地內無明顯死樹,樹木修剪基本合理,能較好地解決樹木與電線、建築物、交通等之間的矛盾。
4、綠化生產垃圾主要地區和路段做到日產日清,其他地區能堅持在重大節日前突擊清理綠地內的廢棄物。
5、欄桿、園路和井蓋等園林設施比較完整,能進行維護和油飾。
6、對人為破壞能及時進行處理。綠地內無堆物堆料、搭棚侵佔等,行道樹樹幹上釘栓刻畫現象較少,樹下無堆放石灰等對樹木有燒傷、毒害的物質,無搭棚設攤、圍牆圈佔樹等。
(9)二級生態空間擴展閱讀:
各級綠化的養護要求
一、一級
1、修剪:每年喬木一次以上,灌木二次以上,綠籬三次以上,草坪五次以上。
2、澆水:每年喬木二次以上,灌木三次以上,草坪五次以上,及時排水防澇。
3、施肥:觀花喬木每年一次,其它樹木兩年一次,灌木、草花各二次,草坪一次。
4、綠地中耕、除草五次以上。
5、病蟲害防治:葯物防治五次以上,人工防治二次以上。
6、及時清理死樹,枯枝。
7、古樹名木:及時填補古樹的空洞,每年記錄樹木生長情況及養護措施。
8、及時更換草花。
9、人為損害花草樹木及時修復,根據植物生態習性,及時採取必要的防寒措施。
10、售票公園每天開園前清掃干凈;開放性公園避開人多時清掃,全日保潔。
11、廁所一天沖洗三次以上,及時打葯。
12、園林建築小品每天打掃一次以上,亂貼亂畫及時清除,破損的園路及時修復。
13、水面漂浮物及水中雜物及時清理。
14、園林設施每年全面檢修一次以上。
二、二級
1、修剪:喬木一次以上,灌木二次以上,綠籬二次以上,草坪四次以上。
2、澆水:喬木二次以上,灌木二次以上,草坪四次以上,適時排水防澇。
3、施肥:觀花喬木兩年一次,其它樹木三年一次,灌木、草花各一次,草坪一次。
4、綠地中耕、除草三次以上。
5、病蟲害防治:葯物防治四次以上,人工防治一次以上。
6、及時清理死樹,枯枝清理二次以上。
7、古樹名木:同一級。
8、定時更換花草。
9、人為損害花草樹木及時修復,根據植物生態習性,採取必要的防寒措施。
10、售票公園每天開園前清掃干凈,開放性公園避開人多時清掃,全日保潔。
11、廁所一天沖洗二次以上,及時打葯。
12、園林建築同一級。
13、水面漂浮物、水中雜物及時清理。
14、園林設施每年全面檢修一次以上。
三、三級
1、修剪:觀花喬木、花灌木修剪年各一次以上,其他喬木、灌木兩年一次,綠籬一次以上,草坪三次以上。
2、澆水:喬木一次以上,灌木一次以上,草坪二次以上,適時排水防澇。
3、施肥:觀花喬木兩年一次,其它樹木四年一次,灌木、草花、草坪各一次。
4、綠地中耕、除草二次以上。
5、病蟲害防治:葯物防治三次以上, 主要樹木人工防治一次。
6、定期清理死樹、枯枝。
7、古樹名木同二級。
8、適時更換草花。
9、人為損害花草樹木定期修復,根據植物生態習性,有一定的防寒措施。
10、售票公園每天開園前主要地段清掃干凈,開放性公園避開人多時清掃,全日保潔。
11、廁所一天沖洗一次以上,定時打葯。
12、主要園林建築小品每天打掃一次,亂貼亂畫及時清除,破損的園路定期按時修復。
13、水面漂浮物、水中雜物定時清理。
14、園林設施每三年全面檢修一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