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主要由
A. 1. 水庫樞紐一般由( )、( ) 和 ( )三種主要建築物組成。
由大壩、溢洪道(洞)、輸水洞
B. 水庫大壩的基本構成
1、水庫的組成
水庫的組成建築物中有不同類型的建築物,例如擋水、泄水、引水或其它專門建築物等,這些建築物稱為水工建築物,水工建築物的綜合體稱為水利樞紐。
一般水工建築物可按使用期限和功能進行分類。
按使用期限可分為永久性水工建築物和臨時性水工建築物,後者是指在施工期短時間內發揮作用的建築物,如圍堰、導流隧洞、導流明渠等。
按功能可分為通用性水工建築物和專門性水工建築物兩大類。
通用性水工建築物主要有:
①擋水建築物,如各種壩、水閘、堤和海塘;
②泄水建築物,如各種溢流壩、岸邊溢洪道、泄水隧洞、分洪閘;
③進水建築物,也稱取水建築物,如進水閘、深式進水口、泵站;
④輸水建築物,如引(供)水隧洞、渡槽、輸水管道、渠道;
專門性水工建築物主要有:
①水電站建築物,如前池、調壓室、壓力水管、水電站廠房;
②渠系建築物,如節制閘、分水閘、渡槽、沉沙池、沖沙閘;
④過壩設施,如船閘、升船機、放木道、筏道及魚道等。
有些水工建築物的功能並非單一,難以嚴格區分其類型,如各種溢流壩,既是擋水建築物,又是泄水建築物;閘門既能擋水和泄水,又是水力發電、灌溉、供水和航運等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時施工導流隧洞可以與泄水或引水隧洞等結合。
2、擋水建築物
擋水建築物是指橫控河道的攔水建築物,用以攔蓄水量,抬高水位,如各種壩、閘等。大壩按建築材料可分為混凝土壩、漿砌石壩、土石壩、橡膠壩、鋼壩和木壩等。
①重力壩
重力壩是用混凝土或漿砌石修築的大體積擋水建築物,依靠自身重量在地基上產生的摩擦力和壩與地基之間的凝聚力來抵抗壩上游側的水推力以保持穩定。
重力壩按材料可分為混凝土重力壩和漿砌石重力壩,按高度可分為低壩(30m以下)、中壩(30~70m)和高壩(70m以上),按泄水條件可分為非溢流重力壩和溢流重力壩,按結構可分為實體重力壩、寬縫重力壩和空腹重力壩。
②拱壩
拱壩是指將上游壩面所承受的大部分水壓力和泥沙壓力通過拱的作用傳至兩岸岩壁,只有小部分或部分水壓力通過懸臂梁的作用傳至壩基的一種壩體。拱壩對地形、地質條件要求較高,壩址要求河谷狹窄,兩岸地形雄厚、對稱、基岩均勻、堅固完整,並有足夠強度、不透水性和抗風化性等,
拱壩按最大高度處的壩底厚度和壩高的比值可分為薄拱壩、中厚拱壩和重力拱壩,按體形可分為單曲拱壩和雙曲拱壩。
③土石壩
土石壩泛指由當地土料、石料或土石混合料,經過碾壓或拋填等方法堆築成的擋水壩。壩體中以土和砂礫為主時稱土壩,以石碴、卵石和爆破石料為主時稱堆石壩,兩類材料均占相當比例時稱土石混合壩。土石壩一直以來是被廣泛採用的壩型,優點是可以就地取材,節約大量的水泥、鋼材、木材等建築材料;結構簡單,便於加高、擴建和管理維修;施工技術簡單,工序少,便於組織機械化快速施工;能適應各種復雜的自然條件,可在較差地質條件下建壩。土石壩也有一些缺點,如壩身不能進水,需另開溢洪道或泄洪洞;施工導流不如混凝土壩方便,粘性土料的填築受氣候影響較大,等等。
土石壩按築壩施工方法可分為碾壓土石壩、水力沖填壩、拋填壩、定向爆破壩等。按壩體材料的可分為土壩、土石混合壩和堆石壩。按防滲體材料和相對位置可分為均勻壩、心牆壩、斜牆壩和面板壩等。
3、泄水建築物
泄水建築物是指用以宣洩洪水的水工建築物。它承擔著宣洩超過水庫攔蓄能力的洪水,防止洪水漫過壩頂,確保工程安全的任務。其形式主要有壩身泄水道(包括溢流壩、中孔、深孔泄水孔和壩下涵管)和河岸泄水道(包括河岸溢洪道和泄洪隧洞)。混凝土壩一般採用溢流式泄洪,如溢流壩和壩身泄水孔等,此時壩體既是擋水建築物又是泄水建築物。土石壩一般不容許從壩身溢流或大量泄洪,往往需要在壩體外岸邊或天然埡口處建築河岸溢洪道或開挖泄洪隧洞。
①河岸溢洪道
河岸溢洪道有正槽式、側槽式、井式和虹吸式等四種形式。河岸溢洪道的布置一般根據地形、地質條件、工程特點、樞紐布置的要求以及施工運行條件等,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從樞紐的總體布置來看,一般進口位於水流順暢處,且與大壩保持一定距離,避免橫流對壩的沖刷。小型水庫的溢洪道一般不設閘門,多布置在河岸,且其泄流水面通常都是開敞的,故稱為河岸開敞式溢洪道。河岸開敞式溢洪道具有結構簡單,水流平順,容易施工,管理方便和安全可靠的特點。這種溢洪道由引水渠、溢流堰和泄水陡槽等幾部分組成,陡槽後一般還設置消力池和尾水渠,以減輕溢流洪水的沖刷作用。
②非常溢洪道
由於水文現象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為了保證水庫大壩的絕對安全,有時需考慮出現特大洪水時(頻率較小的超標准洪水)水庫的泄洪問題。這種為對付特大洪水而修建的泄洪設施稱為非常溢洪道。非常溢洪道一般建在庫岸有通往天然河道的埡口處或平緩的岸坡,可根據實際情況設閘控制或設自潰式或引沖式土壩。
③泄洪洞
泄洪洞按其位置可分為建在壩內的泄洪洞和建在擋水建築物一側的山體內泄洪洞兩種;按其洞內水流狀態可分為無壓洞和有壓洞兩種。有的水庫泄洪洞兼有排沙功能,用以減輕多沙河流上的水庫淤積;有的水庫泄洪洞兼有放空水庫功能,用以放空庫水以利人防和檢修。
4、輸水建築物
輸水建築物是指從水庫向下游輸送灌溉、發電或供水的建築物,如輸水洞、壩下涵管、渠道等。取水建築物是輸水建築物的首部,如進水閘和抽水站等。
輸水建築物都設置閘門以控制放水。
C. 水庫的主要作用是什麼呢
1 水庫的防洪作用
水庫是我國防洪廣泛採用的工程措施之一。在防洪區上遊河道適當位置興建能調蓄洪水的綜合利用水庫,利用水庫庫容攔蓄洪水,削減進入下遊河道的洪峰流量,達到減免洪水災害的目的。水庫對洪水的調節作用有兩種不同方式,一種起滯洪作用,另一種起蓄洪作用。
水庫
(1)滯洪作用
滯洪就是使洪水在水庫中暫時停留。當水庫的溢洪道上無閘門控制,水庫蓄水位與溢洪道堰頂高程平齊時,則水庫只能起到暫時滯留洪水的作用。
(2)蓄洪作用
在溢洪道未設閘門情況下,在水庫管理運用階段,如果能在汛期前用水,將水庫水位降到水庫限制水位,且水庫限制水位低於溢洪道堰頂高程,則限制水位至溢洪道堰頂高程之間的庫容,就能起到蓄洪作用。蓄在水庫的一部分洪水可在枯水期有計劃地用於興利需要。
當溢洪道設有閘門時,水庫就能在更大程度上起到蓄洪作用,水庫可以通過改變閘門開啟度來調節下泄流量的大小。由於有閘門控制,所以這類水庫防洪限制水位可以高出溢洪道堰頂,並在泄洪過程中隨時調節閘門開啟度來控制下泄流量,具有滯洪和蓄洪雙重作用。
2 水庫的興利作用
降落在流域地面上的降水(部分滲至地下),由地面及地下按不同途徑泄入河槽後的水流,稱為河川徑流。由於河川徑流具有多變性和不重復性,在年與年、季與季以及地區之間來水都不同,且變化很大。大多數用水部門(例如灌溉、發電、供水、航運等)都要求比較固定的用水數量和時間,它們的要求經常不能與天然來水情況完全相適應。人們為了解決徑流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重新分配問題,充分開發利用水資源,使之適應用水部門的要求,往往在江河上修建一些水庫工程。水庫的興利作用就是進行徑流調節,蓄洪補枯,使天然來水能在時間上和空間上較好地滿足用水部門的要求。
興建原因
一、為附近的地區提供自來水及灌溉用水;
二、利用水壩上的水力發電機來產生電力;
三、運河系統的一部份;
四、水庫的防洪效益;
五、對庫區和下游進行徑流調節;
六、其他的用處包括漁業。
D. 水庫是徑流的調節工具,水庫特性主要是指由水庫庫區地形所造成的什麼特性
獲得徑流的調節工具,水庫特性主要是指由水庫的庫區和地形所決定,所以說水庫的工程一般來說都是一些比較大的工程,而且都是一些對農業有著很好的經濟效益。
E. 美麗的水庫大壩是主要由流水作用引起的嗎
不是。美麗的水庫大壩是人工修建的。
1、水庫的組成
水庫的組成建築物中有不同類型的建築物,例如擋水、泄水、引水或其它專門建築物等,這些建築物稱為水工建築物,水工建築物的綜合體稱為水利樞紐。
一般水工建築物可按使用期限和功能進行分類。
按使用期限可分為永久性水工建築物和臨時性水工建築物,後者是指在施工期短時間內發揮作用的建築物,如圍堰、導流隧洞、導流明渠等。
按功能可分為通用性水工建築物和專門性水工建築物兩大類。
通用性水工建築物主要有:
①擋水建築物,如各種壩、水閘、堤和海塘;
②泄水建築物,如各種溢流壩、岸邊溢洪道、泄水隧洞、分洪閘;
③進水建築物,也稱取水建築物,如進水閘、深式進水口、泵站;
④輸水建築物,如引(供)水隧洞、渡槽、輸水管道、渠道;
專門性水工建築物主要有:
①水電站建築物,如前池、調壓室、壓力水管、水電站廠房;
②渠系建築物,如節制閘、分水閘、渡槽、沉沙池、沖沙閘;
④過壩設施,如船閘、升船機、放木道、筏道及魚道等。
有些水工建築物的功能並非單一,難以嚴格區分其類型,如各種溢流壩,既是擋水建築物,又是泄水建築物;閘門既能擋水和泄水,又是水力發電、灌溉、供水和航運等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時施工導流隧洞可以與泄水或引水隧洞等結合。
2、擋水建築物
擋水建築物是指橫控河道的攔水建築物,用以攔蓄水量,抬高水位,如各種壩、閘等。大壩按建築材料可分為混凝土壩、漿砌石壩、土石壩、橡膠壩、鋼壩和木壩等。
①重力壩
重力壩是用混凝土或漿砌石修築的大體積擋水建築物,依靠自身重量在地基上產生的摩擦力和壩與地基之間的凝聚力來抵抗壩上游側的水推力以保持穩定。
重力壩按材料可分為混凝土重力壩和漿砌石重力壩,按高度可分為低壩(30m以下)、中壩(30~70m)和高壩(70m以上),按泄水條件可分為非溢流重力壩和溢流重力壩,按結構可分為實體重力壩、寬縫重力壩和空腹重力壩。
②拱壩
拱壩是指將上游壩面所承受的大部分水壓力和泥沙壓力通過拱的作用傳至兩岸岩壁,只有小部分或部分水壓力通過懸臂梁的作用傳至壩基的一種壩體。拱壩對地形、地質條件要求較高,壩址要求河谷狹窄,兩岸地形雄厚、對稱、基岩均勻、堅固完整,並有足夠強度、不透水性和抗風化性等,
拱壩按最大高度處的壩底厚度和壩高的比值可分為薄拱壩、中厚拱壩和重力拱壩,按體形可分為單曲拱壩和雙曲拱壩。
③土石壩
土石壩泛指由當地土料、石料或土石混合料,經過碾壓或拋填等方法堆築成的擋水壩。壩體中以土和砂礫為主時稱土壩,以石碴、卵石和爆破石料為主時稱堆石壩,兩類材料均占相當比例時稱土石混合壩。土石壩一直以來是被廣泛採用的壩型,優點是可以就地取材,節約大量的水泥、鋼材、木材等建築材料;結構簡單,便於加高、擴建和管理維修;施工技術簡單,工序少,便於組織機械化快速施工;能適應各種復雜的自然條件,可在較差地質條件下建壩。土石壩也有一些缺點,如壩身不能進水,需另開溢洪道或泄洪洞;施工導流不如混凝土壩方便,粘性土料的填築受氣候影響較大,等等。
土石壩按築壩施工方法可分為碾壓土石壩、水力沖填壩、拋填壩、定向爆破壩等。按壩體材料的可分為土壩、土石混合壩和堆石壩。按防滲體材料和相對位置可分為均勻壩、心牆壩、斜牆壩和面板壩等。
3、泄水建築物
泄水建築物是指用以宣洩洪水的水工建築物。它承擔著宣洩超過水庫攔蓄能力的洪水,防止洪水漫過壩頂,確保工程安全的任務。其形式主要有壩身泄水道(包括溢流壩、中孔、深孔泄水孔和壩下涵管)和河岸泄水道(包括河岸溢洪道和泄洪隧洞)。混凝土壩一般採用溢流式泄洪,如溢流壩和壩身泄水孔等,此時壩體既是擋水建築物又是泄水建築物。土石壩一般不容許從壩身溢流或大量泄洪,往往需要在壩體外岸邊或天然埡口處建築河岸溢洪道或開挖泄洪隧洞。
①河岸溢洪道
河岸溢洪道有正槽式、側槽式、井式和虹吸式等四種形式。河岸溢洪道的布置一般根據地形、地質條件、工程特點、樞紐布置的要求以及施工運行條件等,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從樞紐的總體布置來看,一般進口位於水流順暢處,且與大壩保持一定距離,避免橫流對壩的沖刷。小型水庫的溢洪道一般不設閘門,多布置在河岸,且其泄流水面通常都是開敞的,故稱為河岸開敞式溢洪道。河岸開敞式溢洪道具有結構簡單,水流平順,容易施工,管理方便和安全可靠的特點。這種溢洪道由引水渠、溢流堰和泄水陡槽等幾部分組成,陡槽後一般還設置消力池和尾水渠,以減輕溢流洪水的沖刷作用。
②非常溢洪道
由於水文現象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為了保證水庫大壩的絕對安全,有時需考慮出現特大洪水時(頻率較小
F. 中國十大水庫是哪些
中國十大水庫排名如下:
1 、三峽水庫
長江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上在建的最大水利樞紐工程。
三峽水庫總面積1084平方千米,淹沒陸地面積佔632平方千米,范圍涉及湖北省和重慶市的21個縣級行政區。這項工程由攔江大壩和水庫、發電站、通航建築物等部分組成。
水庫:大壩總長3035米,壩頂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初期156米,後期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
電站:安裝32台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裝機總量2250萬千瓦;年發電量847億千瓦時。
2、 龍灘水庫
龍灘水庫工程位於重慶市墊江縣沙河鄉和忠縣新立鎮境內,是一座以城鄉供水為主,兼有農業灌溉的中型水庫,集雨面積158.68 平方公里,水庫總庫容1651萬立方米,年供水量3800 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4.67 萬畝。
3 、龍羊峽水庫
龍羊峽水庫位於黃河上游青海省共和縣和貴南縣交界的龍羊峽谷,電站裝機容量128萬千瓦,水庫設計蓄水位2600米,總庫容247億立方米,調節庫容194億立方米,是一座具有多年調節性能的大型綜合利用樞紐工程。
4 、新安江水庫
新安江水庫,即千島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境內,錢塘江上游新安江主流上,是浙江省杭州市面積最大的水體。水庫大壩設計高度105米(海拔115米),於1957年破土動工,1959年9月水庫建成開始蓄水。新安江是錢塘江的正源。1984年12月,千島湖為新安江水庫的風景區名。
5、丹江口水庫
丹江口水庫,位於漢江中上游,分布於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水域橫跨鄂、豫兩省。丹江口水庫 ,是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區、中國重要的濕地保護區、國家級生態文明示範區。
丹江口水庫,由1973年建成的丹江口大壩下閘蓄水後形成,橫跨湖北、河南兩省,由漢江庫區和丹江庫區組成。丹江口水庫多年平均入庫水量為394.8億立方米,水源來自於漢江及其支流丹江。水庫多年平均面積700多平方公里。
6 、三門峽水庫
三門峽水庫,黃河上的第一個大型水利樞紐工程。1957年4月13日,三門峽水利樞紐正式投入使用。三門峽水利樞紐是治黃工程體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擔負著黃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任,保護著冀、豫、魯、皖、蘇5省25萬平方公里范圍內1.7億人口的生命財產安全。
7 、永豐水庫
豐水庫是淠史杭灌區瓦東乾渠上的重要反調節水庫,水庫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和養殖綜合效益。集水面積31.4km2,設計灌溉面積9萬畝,樞紐建築物有大壩、泄洪涵、進水涵、灌溉涵、非常溢洪道和防洪節制閘等。
8 、新豐江水庫
在廣東省河源縣西部,屬東江水系。匯水面積5140平方公里。庫區周圍為低山丘陵,水面寬闊 。大壩築在河源市城郊。壩址以上控制集水面積5740平方公里。1958年7月破土動工,1969年建成。混凝土大壩,最大壩高105米,設計庫容量140億立方米。
灌溉河源、龍門、新豐等縣農田近百萬畝。是兼有養殖、發電和航運等綜合效益大型水利工程 。壩下水電站裝機容量29.25萬千瓦。因水壩建於新豐江下游得名。
9 、小浪底水庫
小浪底地跨洛陽、三門峽、濟源三市,總面積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全長175公里(上至三門峽大壩上游9公里,下至小浪底大壩36公里處)。由於該大壩位於洛陽市孟津縣小浪底村,故而以小浪底命名了該工程。
10 、豐滿水庫
豐滿水庫是中國東北大型水庫。又稱「松花湖」。位於吉林市東南24公里。有鐵路、公路相連。始建於1937年,經50年代以來的改造、擴建,已建成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運、養殖、旅遊之利的水利樞紐工程。水庫大壩高95米,長1080米。
G. 水庫工作主要做什麼
主要就是監控水位,防洪泄洪
H. 水庫如何形成
水庫的概念:
水庫,一般的解釋為「攔洪蓄水和調節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築物,可以利用來灌溉、發電、防洪和養魚。」它是指在山溝或河流的狹口處建造攔河壩形成的人工湖泊。水庫建成後,可起防洪、蓄水灌溉、供水、發電、養魚等作用。有時天然湖泊也稱為水庫(天然水庫)。水庫規模通常按庫容大小劃分,分為小型、中型、大型等。
水庫形成 :
在河流上建壩會在河流上游形成水庫。水庫的水會向周邊擴散,淹沒原有的棲息地。迄今,超過400,000平方千米的土地由於水壩的建造而被淹沒。新產生的水庫的表面積大於原先河流的,使得水分更多地被蒸發。這可能使河水每年減少2.1米的深度。根據近期的研究,水庫亦使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水庫最初的注水淹沒原有的植被,使得富含碳的植物和樹木死亡和分解。腐爛的組織向大氣大量排放碳。腐爛的植物沉入不含氧的水庫底部,由於缺乏流水來增加水的含氧量,最終分解成甲烷。
I. 水庫分類
分類:
水庫按其所在位置和形成條件,通常分為山谷水庫、平原水庫和地下水庫三種類型。
山谷水庫多是用攔河壩截斷河谷,攔截河川徑流,抬高水位形成,絕大部分水庫屬於這一類型;平原水庫是在平原地區,利用天然湖泊、窪淀、河道,通過修築圍堤和控制閘等建築物形成的水庫;地下水庫是由地下貯水層中的孔隙和天然的溶洞或通過修建地下隔水牆攔截地下水形成的水庫。
根據工程規模、保護范圍和重要程度,按照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准(SL252-2017 ),水庫工程分為五個等別:
Ⅰ等,大(一)型水庫,總庫容>10億立方米;
Ⅱ等,大(二)型水庫,總庫容1~10億立方米;
Ⅲ等,中型水庫,總庫容0.1~1億立方米;
Ⅳ等,小(一)型水庫,總庫容0.01~0.1億立方米;
Ⅴ等,小(二)型水庫,總庫容0.001~0.01億立方米。
(9)水庫主要由擴展閱讀:
水庫一般由擋水建築物、泄水建築物、輸水建築物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通常稱為水庫的「三大件」。
擋水建築物用以攔截江河,形成水庫或壅高水位,簡單說就是擋水壩;泄水建築物用以宣洩多餘水量、排放泥沙和冰凌,或為人防、檢修而放空水庫等,以保證壩體和其他建築物的安全;輸水建築物是為灌溉、發電和供水的需要,從上游向下游輸水用的建築物,有隧洞、渠道、渡槽、倒虹吸等。
水庫是我國防洪廣泛採用的工程措施之一。在防洪區上遊河道適當位置興建能調蓄洪水的綜合利用水庫,利用水庫庫容攔蓄洪水,削減進入下遊河道的洪峰流量,達到減免洪水災害的目的。水庫對洪水的調節作用有兩種不同方式,一種起滯洪作用,另一種起蓄洪作用。
滯洪就是使洪水在水庫中暫時停留。當水庫的溢洪道上無閘門控制,水庫蓄水位與溢洪道堰頂高程平齊時,則水庫只能起到暫時滯留洪水的作用。
在溢洪道未設閘門情況下,在水庫管理運用階段,如果能在汛期前用水,將水庫水位降到水庫限制水位,且水庫限制水位低於溢洪道堰頂高程,則限制水位至溢洪道堰頂高程之間的庫容,就能起到蓄洪作用。蓄在水庫的一部分洪水可在枯水期有計劃地用於興利需要。
J. 水庫由哪三部分組成
儲水部分,壩體,排水閘,進水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