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底水庫
1. 水洞在水庫內范圍此水洞是水庫的一部分嗎
水洞在水庫內范圍此水洞是水庫的一部分
先注意整個行程的安全.其次,沿途內的風景也漂亮容,注意欣賞嘍.其他的,水洞這個時候進去,裡面比較暖和,加上現在外衣穿著不是很多,應該比較舒適.在水洞內的旱洞注意別弄臟了衣服,因為旱洞的壁上會有泥.剩下的,就是自己攜帶一些吃的和喝的
2. 峰叢窪地區地下地表聯合成庫地下水資源開發模式——以貴州普定馬官水洞地下河為例
王明章
(貴州省地質調查院,貴陽 550004)
摘要:岩溶峰叢窪地區地表和地下岩溶均極為發育,並相互連通,成為統一的、有密切水力聯系的岩溶空間系統。在查清岩溶系統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地下、地表岩溶窪地與地下洞穴空間聯合成庫,是岩溶地下水開發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貴州省普定縣馬官水洞地下河為例,對該類型地下河的開發利用經驗進行了總結,為岩溶地區同類岩溶水系統的開發利用提供參考例證。
關鍵詞:地下河;開發利用;經驗總結
我國西南岩溶石山區發育了大面積的岩溶峰叢窪地地貌,地表基岩裸露,岩溶窪地、落水洞等岩溶個體形態密布,地下溶洞、管道及地下河極為發育,地上與地下岩溶空間相互連通,成為統一的、有密切水力聯系的岩溶空間系統。由於岩溶強烈且不均勻的發育特徵,該類地區地表乾旱缺水與岩溶洪澇的災害並存,生態環境脆弱。因此,查清岩溶系統,充分利用地表岩溶窪地與地下河及岩溶洞穴空間聯合修建地下水庫,並盡可能將地下水開發與生態環境改善相結合,是該類地區岩溶地下水開發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1 馬官地下水庫工程概況
馬官鎮位於黔中高原檯面上,岩溶發育造成了地表水資源極為缺乏,嚴重地阻礙了區內社會和經濟發展;由於水質差,歷史上多次引發傷寒病例。尋找並開發地下水資源,是改善當地生態環境、促使當地社會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
20世紀70年代,為解決馬官地區乾旱缺水問題,貴州省地質礦產局、貴州師范大學、成都地質學院、普定縣岩溶研究站等單位在該區開展了以岩溶水資源開發為目的的科技攻關,發現並查清了水洞地下河系統的岩溶發育規律、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動態特徵及開發利用條件,提出了利用地下河空間與地表岩溶窪地聯合建庫、跨流域調水、水資源開發與岩溶洪澇災害治理相結合的岩溶水開發工程方案。1990年該工程進行了實施並成功完成,解決了當地人、畜的飲水及工農業生產用水,並推動了地方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2 區域岩溶水文地質條件
馬官地區碳酸鹽岩地層大面積分布,地貌呈溶蝕峰叢谷地,谷地分布馬官集鎮和農田,周邊呈峰叢窪地。區內出露地層為三疊系中統關嶺組第二段(T2g2),岩性為薄至中厚層石灰岩、泥灰岩夾泥岩,根據其水文地質性質詳細劃分為如下岩段:
(1)T2g2-1,中厚層泥質微晶灰岩、介殼生物灰岩,岩溶發育,厚120m。
(2)T2g2-2,厚91~115m。該段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亞段:①T2g2-2-1,泥岩與薄層泥質白雲岩和泥灰岩互層,厚6~15m。具良好的隔水性,隔斷了T2g2-1和T2g2-2-2的水力聯系。②T2g2-2-2,薄至中厚層石灰岩,厚約40m,岩溶發育,含水性好,水洞地下河發育在該亞層中。③T2g2-2-3,薄層白雲岩與雜色泥岩互層,厚5~10m,具良好的隔水性能,隔斷了T2g2-3和T2g2-2-2的水力聯系。
(3)T2g2-3,中厚層灰岩及白雲質灰岩,厚約10m,岩溶發育,含水性好。
在地質構造上,馬官鎮處在普定復式向斜東南大新次級向斜的北西翼,岩層傾角4°~15°,構造節理發育,以走向40°~50°與310°~320°的陡傾角節理為主,馬官地區地下河基本上都沿該組節理追蹤發育。
馬官地區岩溶水屬後寨地下河系統,該系統由羊皮寨、打油寨等5條支流地下河組成,地下水總體從北東向南西徑流,最後集中排泄於馬關鎮以南的後寨河中,匯入烏江上游支流三岔河。馬官鎮處在後寨地下河的上游地帶,羊皮寨、打油寨地下河從北東向南西在馬官谷地交會於後寨地下河主通道中(圖1)。在羊皮寨、打油寨地下河之間發育了一條小規模的、高懸於谷地的水洞地下河,其出口位於馬官谷地東側坡麓地帶,上游通過落水洞與沖頭窪地相通,並自成系統。與水洞地下河南側相鄰為羊皮寨地下河系統,匯水區內地表多成封閉的岩溶窪地,窪地中分布農田及分散住戶,在雨季暴雨後常因地下河道排泄不暢,窪地被淹沒導致洪澇災害。
圖1 馬官地區水文地質圖
1—打油寨地下河;2—水洞地下河;3—羊皮寨地下河;4—岩溶窪地;5—地下河天窗;6—岩溶潭;7—落水洞;8—地下河及出口
3 水洞地下河系統特徵
水洞地下河規模較小,總長度約740m,從出口向北東沖頭窪地延伸,沖頭窪地通過窪地內的落水洞與地下河相通。水洞地下河洞身斷面多為矩形,高1~5m,平均3.7m,寬2~10m,平均5.4m,洞身完整,河床中少見崩塌體和沙、礫、粘土沉積物。地下河出口高程1323.056m,高於馬官槽谷底15m。一般在暴雨後,沖頭窪地多被積水淹沒,雨停後2~3h,窪地積水通過地下河排泄疏干。地下河出口最大洪峰流量3.5m3/s,最枯為1L/s,流量動態變化極大,雨後流量衰減速度快,說明地下河系統主要以管道為空間,岩體中節理及溶蝕裂隙發育程度低,為一條單管道、單層、唯一出口為特徵的懸掛式地下河。
4 工程地質條件及其庫容
根據水洞地下河系統的結構,馬官水庫建設將地表沖頭窪地與水洞地下河組合,構成了該水庫統一的蓄水庫盆。
4.1 庫區工程地質條件分析
4.1.1 庫區滲漏問題
(1)庫底滲漏問題。水洞地下河發育於T2g2-2-2層位中,地下河底部分布著T2g2-2-1泥岩與薄層泥質白雲岩和泥灰岩,盡管厚度小,但由於未受斷裂破壞,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成為地下河隔水底板,隔斷了T2g2-1和T2g2-2-2的水力聯系。根據水化學分析資料,發育於T2g2-2層位中的水洞地下河水與下伏T2g2-1中泉水的水化學特徵差異較大(見下表),進一步證實了上述結論。
T2g2-2-1隔水層上、下含水層岩溶水化學特徵表(單位:mg/L)
(2)庫區側向滲漏問題。庫區南東和北西分別為羊皮寨地下河及打油寨地下河流域,經調查證實,相鄰的兩地下河與水洞地下河均為獨立的地下河系統,其間存在地下分水嶺,並且羊皮寨地下河地下水位高於馬官地下河42m。因此,地下水庫建成後,不會產生側向的鄰谷滲漏。
4.1.2 壩區滲漏及穩定問題
地下河為單層、單支、唯一出口,出口處岩性為中厚層石灰岩,洞徑平均2.5m,洞身斷面形狀規則,無斷層、裂隙,節理不發育,岩石完整性好,河床堆積物少。因此,洞口處是理想的地下河築壩的壩址,壩址區穩定,繞壩及壩底滲漏的可能性小。
4.2 庫容計算
4.2.1 庫容空間分析
根據馬官水庫建庫設計,水庫庫容分別由地下和地表兩部分空間組成,按下式估算:
V=V1+V2
式中:V為總庫容;V1為地下庫容;V2為沖頭窪地庫容。
水洞地下河總長740m,洞身橫斷面高1~5m,平均3.7m,寬2~10m,平均5.4m,在不考慮地下河主通道外岩體中裂隙空間,估算地下空間為1.48萬m3;沖頭窪地(照片1)面積0.25km2,窪地深度平均約25m,估算有效空間約625萬m3,合計626萬m3。
4.2.2 水庫水文分析
根據相鄰的母豬洞水文站觀測資料,區內最大年降水量1687.9mm,最小年降水量840.4mm,年平均1267.6mm,日最高氣溫32℃,最低-7℃,年平均氣溫15.1℃。
水洞地下河為一完整的水文地質單元(圖2),屬完全補給類型,單元內大氣降水量除蒸發外,全部進入地下水庫。
照片1 馬官水庫沖頭窪地
圖2 水洞地下河系統結構圖
由於水洞地下河流域匯水面積0.47km2,枯水年份(P=75%)產水量僅23.78萬m3/a,遠小於庫區有效空間(625萬m3),顯然,流域本身產水量不足。為充分發揮水庫有效空間作用,必須從外流域調水作為水洞地下河水庫的補充水源。
與水洞地下河流域相鄰的羊皮寨地下河流域地貌上多形成峰叢窪地,由於地表和地下排泄不暢,窪地在雨季常形成洪澇窪地,造成耕地和村民住宅淹沒。該地下河滴水灘以上匯水面積1.77km2,高於水洞地下河42m,可從滴水灘處築渠將雨季洪水引致沖頭窪地,一方面補充水洞地下水庫的水源,另一方面消除羊皮寨地下河流域內的岩溶洪澇災害。
5 岩溶水開發工程
根據水洞地下河空間結構特徵,採用在地下河出口築壩堵洞,利用地下溶蝕空間和地表沖頭岩溶窪地共同構成蓄水空間,地下地表聯合建庫開發岩溶地下水的方案。鑒於水洞地下河流域面積小,天然條件下水源補給有限,而流域內可利用蓄水空間較大的特點,設計採用渠道從相鄰羊皮寨地下河流域引水調入沖頭窪地,作為馬官地下水庫水源的補充源。
工程設計為在水洞地下河出口建攔全封閉水壩一座,從羊皮寨地下河至沖頭窪地建引水渠道一條。設計渠道引水量89.87萬m3/a,加上水洞地下河流域自產水量23.78萬m3/a,水庫庫容枯水年(P=75%)113.56萬m3,特庫年(P=95%)103.13萬m3。
該工程建設於1990年3月8日動工,50天即完成水洞地下河出口4m厚的圓筒拱壩一座,將地下河全封閉,堵洞成為一聯合水庫(圖3),工程費用19.3萬元,並經後期配套完成了工程實施,做到了當年施工、當年受益,是一項非常成功的利用地下地表空間聯合開發岩溶地下水開發利用工程。
圖3 水洞地下水庫工程模型圖
(引自蔣忠誠)
6 社會、經濟、環境效益
該水庫建成後發揮四方面的效益:
(1)解決了馬官集鎮及馬官村5000人、1200頭大牲畜的飲水問題,實現了自來水化;並解決了鄉鎮企業生產用水,推動了鄉鎮經濟的發展。
(2)工程式控制制灌溉面積約333hm2,自流保灌面積200hm2,實現了水利化。據產量統計對比,糧食產量由原來的每公頃6000kg增至每公頃9000kg,全灌區增產100萬kg。人均佔有糧食從原來380kg增到471kg,增長23.9%;人均純收入從980元增到1460元,凈增480元,增長48.9個百分點。
(3)1990年以來10年內森林覆蓋率由原來的8.41%增加到30.7%。石漠化土地面積明顯減少。
(4)雨季將羊皮寨的洪水引出,消除了洪澇災害對20~30hm2良田的危害。
(5)提高了居民的身體健康水平,自1990年以來,未再發生一例傷寒病例。
7 成功經驗總結
細致的基礎地質工作,岩溶空間資源合理和充分的利用,水資源開發利用與水害治理有機結合,是馬官地下水庫建設成功經驗的主要精髓,並使其成為同類型地下河系統岩溶水資源開發的範例。總結該水庫建設成功的經驗,主要有:
(1)對基礎地質工作的高度重視。工程的前期投入了大量的基礎地質工作,查清了流域系統內的地質結構、岩溶特徵,水文地質條件、岩溶水資源及庫、壩區工程地質條件,為工程的設計和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岩溶地區地表和地下空間結構。水洞地下河本身雖為一小規模的地下河系統,但卻建成並發揮了小(一)型水庫的作用。其特色在於:一是該工程設計和建設巧妙地利用了岩溶空間結構優勢,將地表和地下空間結合起來,減少了地表土地的淹沒,增大了蓄水的庫容;二是與相鄰地下水流域系統聯合調度岩溶水資源,做到了水資源的充分利用,增大水庫庫容,擴大了效益。
(3)將水資源的開發和環境改善緊密地結合起來。該水庫工程的建設,在雨季將羊皮寨地下水流域系統中部分水量引出,不但對水洞地下河系統水資源量進行了補充調節,而且對羊皮寨地下河流域系統雨季洪水起到分洪作用,從而達到消除雨季羊皮寨地下河流域的岩溶洪澇災害,較好地起到了興利除弊的目的。
8 結語
岩溶石山區岩溶流域系統具有小型、多樣的特點,不同的地下河系統類型,其岩溶水文地質條件和開發利用條件均差別較大。岩溶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應在查清系統岩溶發育特徵、水文地質條件和開發利用條件的基礎上,盡可能將岩溶地下水資源的開發與環境改善、當地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地合理確定開發利用方式,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水洞地下水庫工程的設計和建設,正是遵循了這一規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並為岩溶峰叢窪地區地下河系統的開發利用提供了典範。
參考文獻
貴州省普定岩溶研究綜合實驗站.1991.普定試驗場岩溶水資源模式及開發利用研究
楊立錚等.1990.中國喀斯特發育瑰麗典型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3. 婁底的底字為什麼加廣字頭
「婁底」一名,最早始於宋代,清康熙十二年的《湘鄉縣志》記載:宋熙寧間,灰箕鋪(今清潭村)臨漣水河一帶建半邊街商埠,逐漸形成集鎮,並初具規模,稱樓底市。之後,其名幾經變遷,由樓底———婁底———婁氐,最後又恢復為婁底。對其名稱的來由,產生了多種說法,最為常見的,綜合起來有以下三種。
一是旅況說。婁底古為通商要隘,是湘鄉至新化、雙峰至寧鄉大道的交匯之處,商業繁榮。元初,湘鄉縣以民至萬戶,升為州,至正十二年(1352)在婁底街市設立巡檢司衙門,成為湘鄉上里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湘鄉縣八大集鎮之一。彼時,來往客商大多數喜歡在這里打中伙(即吃中飯)或歇宿。那時婁底街上的店鋪多為兩層,底層用於做生意,商鋪、作坊、屠坊、巫公百匠、伙鋪旅店,都設在樓下,客商、旅客也多在樓底下活動,而店主人一般都住樓上,漸漸在旅客和店東家之間約定俗成,樓底下的交易也成了旅客調侃的俗語,流傳開來,「樓底」之名自然而生。
二是星相說。民國二十五年,本地文人覺地名不雅,也許是天緣巧合,二十八星宿中有婁星和氐星,在婁底交相輝映,由是將「氐宿」(序列第三)、「婁宿」(序列十六)序列顛倒,所謂「婁底者位居婁星、氐星之下也」,故將「婁底」改為婁氐。按二十八星宿的排列,婁星的位置在西方,屬西方七宿,而氐星則在東方,屬東方七宿,每個星宿在地面都有他們相對應的位置和范圍,據《史記》卷二十七載:角、亢、氐三星對應兗州,奎、婁、胃三星對應徐州,翼、軫二星對應荊州。《晉書天文上》引用陳卓、范蠡、鬼穀子、張良、諸葛亮他們的一致見解:角、亢、氐對應鄭州、兗州、濟陽(山東濟寧市),入氐二度,東平入氐七度;奎、婁、胃、魯對應徐州、高密,入婁一度,城陽主婁九度。據此,氐、婁二星並未照耀婁底上空。另《天官書》也有記載:軫旁一星名長沙,故郡以星城得名。長沙入軫九度,婁底古屬連道,隸長沙郡,因此星野分屬為軫九度之間。當然,說婁、氐二星交相輝映婁底也並無道理,太陽、月亮兩個天體,地球人看來,也有東邊明月、西邊夕陽同時輝映地球的時候。
三是地形說。「樓」和「塿」是同音字,古時稱土丘為「塿」,「培塿」就是小土山,「樓底者,土丘之下也」,也就是說樓底,在小山的底下。《左傳》中寫道:「部婁無松楊」,部婁就是培塿的意思。唐代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記》說道:「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為類」,「培塿」即是土丘,而「樓」與「塿」通用。婁底古鎮四面環山,四周丘陵起伏,其周圍用「底」字落腳的地名至少也有八處:機務段東北有「山腳底」,黃泥塘有「嶺背底」,民兵水庫北有「中坪底」,小碧橋北有「沙坪底」,雙江鄉有「坪底」,杉山鎮有「石底」「上石底」,與百畝相鄰有「水洞底」等。鎮址則地勢低窪,在山丘底部,因此得名。
以上三種說法,各有來由,各有出處。其實無論「婁底」一名究竟是來自歷史上的「南宋」還是神秘的「星宿」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作為「婁底人」就應該熱愛自己的家鄉,並努力使其變得更為美麗、繁榮。
4. 中國十大水庫排名
中國十大水庫排名是:三峽水庫、龍灘水庫、龍羊峽水庫、新安江水庫、丹江口水庫、大七孔水庫、水豐水庫、新豐江水庫、小浪底水庫、豐滿水庫。
1、三峽水庫
三峽水庫建立在長江之上,而長江是世界排名第三的長河。這讓三峽水庫成為了我們最大的水庫,總容量達到了393億立方米,最深處高達175米。三峽水庫對我們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2、龍灘水庫
龍灘水庫又叫龍灘水利樞紐工程,位於墊江、忠縣交界的龍溪河左岸一級支流大沙河上游沙河鄉處,是以城鎮供水為主,兼有農業灌溉功能的Ⅲ等中型水庫工程,工程主要由大壩樞紐工程和灌區工程組成。龍灘水庫是一個以發電為主要功能的大型水庫,龍灘水電站是僅次於三峽水電站的全國第二大水電站。
3、龍羊峽水庫
龍羊峽水庫位於黃河上游青海省共和縣和貴南縣交界的龍羊峽谷,龍羊峽水電站有著「萬里黃河第一壩」的美譽。電站裝機容量128萬千瓦,水庫設計蓄水位2600米,總庫容247億立方米,調節庫容194億立方米,是一座具有多年調節性能的大型綜合利用樞紐工程。
4、新安江水庫
新安江水庫其實就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千島湖,新安江水庫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是杭州最大的水庫。千島湖風景優美,有「天下第一秀水」之稱。
5、丹江口水庫
丹江口水庫是一個橫跨湖北省和河南省兩省的大型水庫,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於1973年建立,至今一直保持著優良的水質和良好的水庫生態環境。
5. 本溪除了桓仁縣 五女山 天龍洞 水洞 渾江水庫 溫泉寺 九鼎鐵剎山還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我過兩天要去 還要...
還有個地方在南芬區,叫大冰溝。本溪縣還可以去綠石谷。都是這個季節的好地方
6. 四川省瀘州市瀘縣的水庫都有那些
水庫名稱 水庫類型 水庫管理單位 壩址(鄉-村)
毛家岩水庫 小(二) 瀘縣毛家岩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兆雅-
廣積糧水庫 小(二) 瀘縣廣積糧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兆雅-
河溪子水庫 小(二) 瀘縣河溪子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兆雅-
朱梅灘水庫 小(一) 瀘縣朱梅灘水庫管理所 雲龍鎮-
韓河溝水庫 小(二) 瀘縣韓河溝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雲龍-
駝背岩水庫 小(二) 瀘縣駝背岩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雲龍-
長堰水庫 小(二) 瀘縣長堰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雲龍-
谷樁水庫 小(二) 瀘縣谷樁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雲龍-
桐咀水庫 小(二) 瀘縣桐咀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雲龍-
秧田灣水庫 小(二) 瀘縣秧田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雲龍-
柏楊灣水庫 小(二) 瀘縣柏楊灣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雲錦-
太平橋水庫 小(二) 瀘縣太平橋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雲錦-
龍泉洞水庫 小(二) 瀘縣龍泉洞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雲錦-
楊叉溝水庫 小(二) 瀘縣楊叉溝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雲錦-
高坎水庫 小(二) 瀘縣高坎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雲錦-
馬銀灘水庫 小(二) 瀘縣馬銀灘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雲錦-
馬蟥灣水庫 小(二) 瀘縣馬蟥灣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雲錦-
樓房水庫 小(一) 瀘縣樓房水庫管理所 雲錦-雲豐
桐子林水庫 小(一) 瀘縣桐子林水庫管理所 喻寺-周堰
白洞水庫 小(二) 瀘縣白洞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喻寺-
馬鞍丘水庫 小(二) 瀘縣馬鞍丘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喻寺-
水滴口水庫 小(二) 瀘縣水滴口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喻寺-
水洞子水庫 小(二) 瀘縣水洞子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喻寺-
鯉魚石水庫 小(二) 瀘縣鯉魚石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喻寺-
劉溝水庫 小(二) 瀘縣劉溝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喻寺-
貓兒溝水庫 小(二) 瀘縣貓兒溝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喻寺-
豬兒石水庫 小(二) 瀘縣豬兒石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喻寺-
龍灘口水庫 小(二) 瀘縣龍灘口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喻寺-
玄灘水庫 小(一) 瀘縣玄灘水庫管理所 玄灘-玄豐
紅岩灣水庫 小(二) 瀘縣紅岩灣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玄灘-
馬兒橋水庫 小(二) 瀘縣馬兒橋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玄灘-
皮匠咀水庫 小(二) 瀘縣皮匠咀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玄灘-
烏龜洞水庫 小(二) 瀘縣烏龜洞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玄灘-
石蛋口水庫 小(一) 瀘縣石蛋口水庫管理所 玄灘-刁河
玉河溝水庫 小(一) 瀘縣玉河溝水庫管理所 玄灘-太陽寺
虎耳岩水庫 小(二) 瀘縣虎耳岩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玄灘-金龍寺
柏樹林水庫 小(二) 瀘縣柏樹林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玄灘-
爛田扁水庫 小(二) 瀘縣爛田扁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玄灘-
竹桿井水庫 小(二) 瀘縣竹桿井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玄灘-
沙灣水庫 小(二) 瀘縣沙灣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天興-
何高寺水庫 小(一) 瀘縣何高寺水庫管理所 天興-板粟
王坳水庫 小(二) 瀘縣王坳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天興-
楊師坳水庫 小(二) 瀘縣楊師坳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天興-
炮通坪水庫 小(二) 瀘縣炮通坪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太伏-
張灣水庫 小(二) 瀘縣張灣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太伏-
青杠水庫 小(二) 瀘縣青杠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太伏-
黃山水庫 小(二) 瀘縣黃山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太伏-
石匠咀水庫 小(二) 瀘縣石匠咀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太伏-
沙灘子水庫 小(一) 瀘縣沙灘子水庫管理所 太伏-
象鼻子水庫 小(二) 瀘縣象鼻子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太伏-
灘子口水庫 小(二) 瀘縣灘子口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石橋-
陽光水庫 小(二) 瀘縣陽光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石橋-
黃桷凼水庫 小(二) 瀘縣黃桷凼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石橋-
龍凼溝水庫 小(二) 瀘縣龍凼溝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石橋-
下松林水庫 小(二) 瀘縣下松林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石橋-
秧雞寺水庫 小(二) 瀘縣秧雞寺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石橋-
卷子溝水庫 小(二) 瀘縣卷子溝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石橋-
道林溝水庫 小(一) 瀘縣道林溝水庫管理所 石橋-吉祥
黑溝水庫 小(二) 瀘縣黑溝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奇峰-
雲台寺水庫 小(二) 瀘縣雲台寺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奇峰-
紅旗水庫 小(二) 瀘縣紅旗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奇峰-
岳鋪田水庫 小(二) 瀘縣岳鋪田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奇峰-
千擔溝水庫 小(二) 瀘縣千擔溝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奇峰-
華通岩水庫 小(二) 瀘縣華通岩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奇峰-
楊灣水庫 小(二) 瀘縣楊灣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奇峰-
黑石包水庫 小(二) 瀘縣黑石包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奇峰-
東風水庫 小(二) 瀘縣東風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奇峰-
馬鞍山水庫 小(一) 瀘縣馬鞍山水庫管理所 毗盧-
仙佛水庫 小(二) 瀘縣仙佛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毗盧-
王河坎水庫 小(一) 瀘縣王河坎水庫管理所 毗盧-
尖山坡水庫 小(二) 瀘縣尖山坡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毗盧-
華家寺水庫 小(二) 瀘縣華家寺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毗盧-
大岩匡水庫 小(二) 瀘縣大岩匡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牛灘-
拴牛溝水庫 小(二) 瀘縣拴牛溝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牛灘-
柏林灣水庫 小(二) 瀘縣柏林灣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牛灘-
鵝鴨田水庫 小(二) 瀘縣鵝鴨田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牛灘-
泥廟子水庫 小(二) 瀘縣泥廟子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牛灘-
七角丘水庫 小(二) 瀘縣七角丘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牛灘-
艾大橋水庫 中 瀘縣艾大橋水庫管理所 立石-艾大橋
三溪口水庫 中 瀘縣三溪口水庫管理所 立石-三溪
割草灣水庫 小(二) 瀘縣割草灣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立石-
中咀水庫 小(二) 瀘縣中咀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立石-
孔子寺水庫 小(二) 瀘縣孔子寺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嘉明-
陳大沖水庫 小(二) 瀘縣陳大沖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嘉明-
洞溝水庫 小(二) 瀘縣洞溝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嘉明-
聶溝水庫 小(二) 瀘縣聶溝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嘉明-
千擔溝水庫 小(二) 瀘縣千擔溝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嘉明-
雙勝堰水庫 小(二) 瀘縣雙勝堰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嘉明-
龍岩水庫 小(二) 瀘縣龍岩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海潮-
青林寺水庫 小(二) 瀘縣青林寺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海潮-
龍頸子水庫 小(二) 瀘縣龍頸子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海潮-
流灣水庫 小(二) 瀘縣流灣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海潮-
胎河水庫 小(二) 瀘縣胎河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海潮-
觀音橋水庫 小(一) 瀘縣觀音橋水庫管理所 福集-金錢
稿子凼水庫 小(一) 瀘縣稿子凼水庫管理所 福集-大橋
耿石橋水庫 小(一) 瀘縣耿石橋水庫管理所 福集-大橋
黃堰塘水庫 小(二) 瀘縣黃堰塘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福集-
響灘子水庫 小(二) 瀘縣響灘子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福集-
螺螄山水庫 小(一) 瀘縣螺螄山水庫管理所 福集-雷公
石湖溝水庫 小(二) 瀘縣石湖溝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福集-
保豐水庫 小(二) 瀘縣保豐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福集-
石板田水庫 小(二) 瀘縣石板田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福集-
佛腦寺水庫 小(二) 瀘縣佛腦寺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福集-
三觀燈水庫 小(二) 瀘縣三觀燈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方洞-
油榨溝水庫 小(二) 瀘縣油榨溝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方洞-
文沖水庫 小(二) 瀘縣文沖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方洞-
馮河水庫 小(一) 瀘縣馮河水庫管理所 得勝鎮-得勝
黃桷樹水庫 小(一) 瀘縣黃桷樹水庫管理所 得勝鎮-仁和
五子凼水庫 小(一) 瀘縣五子凼水庫管理所 得勝鎮-大雕樓
碑田水庫 小(二) 瀘縣碑田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得勝-
葉板橋水庫 小(二) 瀘縣葉板橋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得勝-
新山溝水庫 小(二) 瀘縣新山溝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得勝-
橋田水庫 小(二) 瀘縣橋田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得勝-
漁兒灘水庫 小(一) 瀘縣漁兒灘水庫管理所 潮河-
白山頭水庫 小(一) 瀘縣白山頭水庫管理所 潮河-
天堂壩水庫 小(一) 瀘縣天堂壩水庫管理所 潮河-
里程灘水庫 小(一) 瀘縣里程灘水庫管理所 潮河-潮河
高洞子水庫 小(二) 瀘縣高洞子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潮河-
雙河口水庫 小(二) 瀘縣雙河口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潮河-
徐邊水庫 小(二) 瀘縣徐邊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潮河-
關溝水庫 小(二) 瀘縣關溝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潮河-
雲龍寺水庫 小(二) 瀘縣雲龍寺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潮河-
大墳包水庫 小(二) 瀘縣大墳包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百和-
麻布屋基水庫 小(二) 瀘縣麻布屋基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百和-
宋溝水庫 小(二) 瀘縣宋溝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百和-
枟木灣水庫 小(二) 瀘縣枟木灣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百和-
繪龍灣水庫 小(二) 瀘縣繪龍灣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百和-
金龍山水庫 小(二) 瀘縣金龍山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百和-
元通水庫 小(二) 瀘縣元通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百和-
中壩水庫 小(二) 瀘縣中壩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百和-
佛岩山水庫 小(二) 瀘縣佛岩山水庫灌區管理委員會 百和-
7. 漳澤水庫的興建
漳澤水庫大壩於1959年11月動工興建,1960年4月竣工投入運用。1989年11月至1995年6月進行了全面除險加固改擴建。水庫樞紐工程主要由大壩、溢洪道、泄水洞等組成。大壩全長2514米,最大壩高22.5米,壩頂高程910.0米(大沽高程系)。溢洪道百年一遇設計洪水泄量1122立方米/秒,二千年一遇校核洪水泄量2100立方米/秒。泄水洞設計限泄90立方米/秒。
漳澤水庫改建設計總庫容4.127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3.3億立方米,興利庫容1.1億立方米,重復利用庫容0.39萬立方米。防洪標准為百年一遇洪水設計,二千年一遇洪水校核。正常高水位902.40米,設計洪水位903.61米,校核洪水位908.45米。
漳澤水庫自投入運用以來,為上黨盆地,特別是對長治工農業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承擔為長治鋼鐵廠、漳澤發電廠、王曲發電廠等十個工業企業的供水任務。建庫近五十年來,累計向長治地區工業、城市供水15億立方米,農業灌溉供水2.0億立方米,提供商品魚972萬kg。攔蓄了1962年、1971年等6次較大洪水,減免損失1.45億元(1989年物價水平)。由於防洪、供水作用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可觀,被譽為「太行明珠」。
2007年漳澤水庫太行湖水利風景區被評為「省級水利風景區」。海洋、森林、濕地,並稱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太行湖水利風景區的漳澤濕地位於市區西側,總面積45平方公里,濕地內生物豐富多彩,種類繁多.細弱的苔蘚小草,密集的蘆葦香蒲;低矮的灌木,高大的喬木;靜靜的天鵝,飛翔的海鷗;追逐的魚蝦,鳴叫的青蛙……春夏秋冬,風霜雨雪,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構成了迷人的生態景觀和濕地風光。由於濕地具有保持水源、凈化水質、蓄洪防旱、調節氣候、美化環境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功能,這里成為國家園林城市長治市東山西水的重要組成部分。
8. 什麼是放空洞、尾水洞和泄洪洞有什麼區別
1、放抄空洞是在大壩襲需要檢修等非常時期需要放空水庫而設置的,一般設置於大壩底部,安裝有充許動水啟閉設備的深水閘門。也有利用發電引水洞出口設支洞加悶頭,需要放空時,利用進水口閘關閉,割除悶頭節省投資。
2、尾水洞一般地下廠房機組的出水口為了檢修裝有防止尾水倒灌的靜水操作的閘門。
3、泄洪洞為在洪水期降低厙水位確保大壩安全的泄水洞。根據需要,設置高程有中孔,底孔,或上部的溢洪道,一般進口裝有能動水調節流量的弧形啟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