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論生態
㈠ 求一些關於孔子的議論文素材
素材運用
話題1:山的沉穩水的靈動
材料加工: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多年來許多人都認為,儒家學派的一大特點是保守、守舊,以上古為黃金歲月,只重視「先王之道」而不關注事物的變化,而孔子則是一個方正迂腐的學究。其實,「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對道德的理解,結合白己對時代的期望,對經典作了新的闡釋的。他既將「如山」的仁作為最高的道德標准,也發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為之共鳴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極其詩意地闡釋了「變」,而且身體力行,收授弟子,用實際行動改造靈魂。如果他畏懼「變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會成為一位靈魂工程師,不會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職業教師。他作為中國哲人的獨特之處在於:他的「變化」如同萬物生長,是一種無聲而自然的過程,他心目中理想的發展,不是斬斷傳統的脈絡,而是以傳統為根基,如山中樹木,生長不息。(《永遠的蔥郁永遠的中國》節選)
話題2:挫折
材料加工:
孔子一生不得志。但孔子不畏懼,不逃避,以一種達觀的態度對待人生。在樂天知命、通達自得上孔子並不比老莊差。「孔顏樂處」是對這種處世態度的概括。
孔子周遊列國時曾被匡人圍困,當時形勢非常緊急。孔子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司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魁其如予何?」
《論語·述而》表現了孔子兼善天下的志向。同時,也是孔子在遇到挫折時對自己的安慰與鼓勵,是一種自我調適的做法。(《〈論語〉所見之孔子人格魅力》節選)
話題3:理解
材料加工:
現在我們一談到孔子與《論語》,便有不少人脫口而出:「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半句話出自《論語·陽貨》第二十五章,後半句是「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很多人特別是女人都非常反感這句話並由此反感孔子。也有人替孔子打圓場,說這里的「女人」不是指女人。
我認為,退一步講,即使孔子在這里是指的女人,那也只能解釋為在男性中心主義的社會,對女人的歧視,是一種通病,是時代的印痕或時代的局限。在西方,耶穌罵夏娃,亞里士多德罵女人,尼采罵女人,非常嚴厲,其程度大大超過了中國的男性思想家。就是休謨、黑格爾,對女性的歧視也很厲害。當然,無論東西方人士,對女性的歧視、蔑視、輕視,都是錯誤的。儒學、儒家中有對女性不尊重的表現,是需要批評的,但我們要放在時代的背景上加以理解與檢討。我們要學會容忍、理解、欣賞、研究外來文化,同時也要學會容忍、理解、欣賞、研究自己的固有文化。百多年來對於儒學的批判,有許多是非理性的,感情用事的,淺層次或直線性的,以致於今天中國大陸的多數中青年仍然沿用上世紀70年代批林批孔的方式和80年代「河殤」的方式來對待儒學。我們需要以同情理解的心態和理性批判的方法來面對這些復雜的問題。(《〈論語〉所見之孔子人格魅力》節選)
話題4:選擇
材料加工:
古人柳下惠曾被迫宿於城下,晚上刮風下雪,氣溫驟降,同宿城門下的一女子凍得快不行了,柳下惠將其抱在懷中,靠體溫為之取暖,一直到次日天亮,沒有非禮之舉,留下了坐懷不亂的美譽。
無獨有偶。魯人有獨處室者,鄰居是一個寡婦,也獨處一室。半夜,暴風雨至,寡婦室壞,想進魯人室躲避,魯人閉戶不納。寡婦在窗下哀求道:「你怎麼不懂得仁愛,不讓我進去?」魯人說:「我聽說男女不到六十歲不能同居一室。你現在年輕,我也年輕,所以不敢讓你進來。」婦人說:「你怎麼不學學柳下惠?」魯人說:「柳下惠能做到,我是萬萬做不到的,我現在是用我的做不到,學柳下惠的能做到。」孔子說:「善哉!要學習柳下惠者,沒有像魯人這樣會學的,希望向善的方面發展,卻不因襲別人的行為,算得上智了。」
在孔子看來,柳下惠的選擇是對的,魯人的選擇也是對的。(《〈論語〉所見之孔子人格魁力》節選)
話題5:幽默
材料加工:
公元前496年,焦急的子貢四下詢問走失了的老師孔丘,這時候有一個鄭國人對他說:「東門口有一個人,他的額頭像唐堯,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產,可是從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瘦弱疲憊的樣子好似喪家之犬。」子貢找到孔子後把這話告訴他。孔子笑著說:「他說的形狀,那倒未必。但說我像喪家之犬,是啊!是啊!」這就是孔子,一個渾身上下充滿幽默細胞的老頭兒,全然不是千百年來端坐在畫像中,端坐在中國人意識深處的「大成至聖先師」的形象。在孔子眼裡,要想真正不朽,不在於權力,而在於文化與教育。所以後來儒家稱譽孔子為「素王」。沒有土地、沒有人民,只要文化存在,他的王位就永遠存在。(《親切隨和的「大成至聖」》節選)
話題6:源泉
材料加工:
了解孔子的人都知道,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是什麼樣的處境。他所宣揚的仁愛和禮教,有時候被拋在一邊,可有時候,又搞得登峰造極。不是嗎?直到今天,幾乎是全世界都有研究儒學的人,可研究什麼?我想:不過是為我所用罷了。可是,無論如何,孔子是偉大的。是的,絕對是偉大的。他的經典的論述,是人性,是人倫。有人說:地球上的萬物是共生的,是平等的。所有的報應,是因為人類打破了生態平衡,不顧一切地滿足人類自己的慾望。所以,人類呼喚人性,呼喚平等。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在呼喚人性。是的,封建的歷代王朝,都在以儒學治國還是以法治國上,顯現一個天子的抉擇的。是的,直到今日,孔子的倫理道德觀念仍不過時。道德淪喪,必然是四面楚歌:理智的時候,就會向孔子討教。(《駐足孔子墓前》節選)
話題7:誠信
材料加工:
誠信是治政之道。古人認為,治理國家,掌握政權,必須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擁護,否則就會自取滅亡。孔子講:「民無信不立。」是說人民不信任政府,政府就無法立足。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這三項,讓你去掉一項,你先去掉哪一項,孔子說首先去掉軍備。子貢又問在兩項中再去掉一項,還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糧食。因為沒有糧食最多不過死亡,自古以來人就難免一死,而人民對政府沒有了信心,政府就站不起來。(《論誠實守信》節選)
話題8:尋覓
材料加工:
從那一簇藍瓦黃牆的村莊里傳來,餘音綿長,和那一條並不知名的河,在暮色蒼茫里蜿蜒而來又蜿蜒而去,彌漫著,如麥田上濃得化也化不開的霧氣,我聽見了在泗水岸上,有了「逝者如斯夫」的聲音,從孔子一直說到了現在。
我的祖先,那個秦嬴政,在他的生前是曾經焚過書坑過儒的。如今,他的後人如我者,卻千里迢迢來拜孔子了。我來山東,除了拜孔子,當然也得去登泰山,只是祈求上天給我以藝術上的想像和力量。接待我的濟寧市的朋友說:哈,你終於來了!我是來了,孔門弟子三千,我算不算三千零一呢?我沒有給偉大的先師帶一束干肉,當年的蘇武可以唱「執瓢從之,忽焉在後」,我帶來的惟有一顆頭顱,在孔子的墓前叩一個重響。(《論誠實守信》節選)
三、成品展示(2004年高考福建滿分作文)
至聖
文廟,是古時的學府。文廟大成殿,是文廟精神的中心。中華各地的文廟大成殿中,當面傲立的,便是中華儒學之始者——孔子。
可以說,任何一個中國人都知道孔子,絕大多數中國人,都崇敬孔子。孔子生前並非皇族,但在其以後的時光中封號卻一再提高,從「大成至聖先師」,直到「大成至聖文宣王」,孔門盛極一時,孔子萬古流芳。
儒士注重個人的修養,孔子作為儒士之首,自然是修養極高的人。孔子一生行跡依《禮》,非禮勿行。顏回去世,孔子贊口:「聖哉,回也。」內心極推崇他,但依禮反對厚葬。他對諸侯公卿公然欣賞天子樂舞而感到憤怒,他對列國不納其言感到委屈,但又絕對平靜。身處亂世,他默對現實,獨善其身。既有伯夷叔齊般高義,又有微子、箕子、比干之膽識。「見賢思齊」是他的理論,論語中他直抒胸臆:「殷有三賢人。」
儒家求出仕,孔子亦是。在做魯相的日子中,大展其才,但因國君不明,只得周遊列國。或而謂之游,可絕非游說之路——諸侯無一納其言。但其在天下紛爭中,為天下奔走,為他人奔走。在所有人都覺得「禮」己不會富國強兵之時,其卻矢志不渝:東方諸國遍布了他的足跡,中華大地散滿了他的喟嘆。聖人居於天地間,絕非呼天搶地地狂號,只是留下一片靜默,一片永恆。「道不行,乘桴浮於海」,靜默中孕含了無窮的力量。
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能傳至今日,是因為其在教育上的貢獻。孔子七十二門生為賢人,另有三個人感其教化。孔子身體力行於教學,是無愧於先師的稱號的。他的學生有的富甲天下,有的潛心學問,有的通靈於天地,有的傲立於廟堂。孔子注重文化的傳承,其修《春秋》、《詩》雖是為儒家而修,對《詩》的內容也有一定的曲解,但無疑將中華的文化傳了下來。否則哪有「關關雎鳩」的千古絕唱?孔子是個文化人。他回望歷史,低首是現今,遠望是將來。漢代的獨尊儒術使其學術的傳承初見成效;傳至宋代,程朱理學的高峰,也是孔子精神的續揚。一門能傲立千年的學術以其時間之長,內容之豐富,以及能代代相傳不斷創新,證明了它在華夏的生命力,無人可擋的生命力!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他的精神,他的學說也隨川前行,奔流不止。
孔子為聖,聖者之聖。紛爭之春,多事之秋,亂世間,聖人傲立。其對自身的感懷,對社會的關注,對教育的投人,對文化的貢獻,僅有一項便可傲立於天地,何況全才乎!
步人文廟,孔子靜默。一身寬服的他目視遠方,目視將來。「聖人不拘於時」,他自能望見將來,不知儒士能否長存,但儒學必定紮根於每個國人的心中。
個體之聖人,社會之聖人,教育之聖人,文化之聖人。
㈡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意識有哪些具體內涵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內涵,專家學者、仁人志士有很多學說。山東科技大學文法系盧秀華副教在他的論文《論中國傳統與現代化》中,將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概括為六方面,現特向您推薦: 一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中國文化歷來關注現實人生,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並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這種入世的人生哲學,培育了中華民族敢於向一切自然與社會的危害和不平進行頑強抗爭。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強調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創造。要實現現代化,這種自信自尊的精神是決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觀。中國儒家文化所講的「力行近於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行重知輕」的認識論思想,這與實踐品格具有某種一致性。實踐是認識的源泉。
實現現代化,當然要努力學習外國的先進的東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會主義實踐。 三、重視人的精神生活。
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的內在修養與這精神世界,鄙視那種貪婪與粗俗的物慾。孟子提出「充實之謂美」,並認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對人格的根本要求,這種傳統美德,對現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貴的。 四、有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愛國主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古人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今天,一個國家只有走上現代化,國家才會繁榮富強。而實現現代化,全靠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奮斗。 五、追求真理,勇於奉獻的精神。中國傳統文化蔑視那種貪生怕死,忘恩負義、追逐名利的小人。
古人在談到對真理的追求時,認為「朝聞道 ,夕死可矣「。宣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這種對真理執著、獻身精神是推動現代化的強大動力。 六、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倫理規范。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個社會只有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形成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社會風氣,社會才能充滿溫馨與和諧,才能給人帶來希望與力量。上述種種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地的一部分,僅此就足以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羅素曾說過:「中國文化的長處在於合理的人生觀」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深刻認識和概括。
㈢ 論述生態文明的歷史背景和偉大意義。(600字以上)謝謝了各位。
我國繼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後,又提出生態文明。並且把它寫入黨的十七大政治報告之中,將人與自然的關系納入到社會發展目標中統籌考慮,成為中國共產黨對子孫後代和世界負責的莊重承諾。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它將使人類社會形態發生根本轉變。
生態文明是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發展的一個更高階段;從狹義的角度講,生態文明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並列的文明形式,是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文明。在生態文明理念下的物質文明,將致力於消除經濟活動對大自然自身穩定與和諧構成的威脅,逐步形成與生態相協調的生產生活與消費方式;生態文明下的精神文明,更提倡尊重自然、認知自然價值,建立人自身全面發展的文化與氛圍,從而轉移人們對物慾的過分強調與關注;生態文明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種關系,避免由於資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爭以及權力的濫用而造成對生態的破壞。生態文明是對現有文明的超越,它將引領人類放棄工業文明時期形成的重功利、重物慾的享樂主義,擺脫生態與人類兩敗俱傷的悲劇。
中華文明雖然是工業文明的遲到者,但中華文明的基本精神卻與生態文明的內在要求基本一致,從政治社會制度到文化哲學藝術,無不閃爍著生態智慧的光芒。生態倫理思想本來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內涵之一,這使我們有可能率先反思並超越自文藝復興以來就主導人類的「物化文明」,成為生態文明的率先響應者。
中國歷朝歷代都有生態保護的相關律令。如《逸周書》上說:「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因為春天樹木剛剛復甦生。什麼時候砍伐呢?《周禮》上說:「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除保護生態外,還要避免污染。比如「殷之法,棄灰於公道者,斷其手。」把灰塵廢物拋棄在街上就要斬手,雖然殘酷,但重視環境決不含糊。這種制度,並非統治者的個人自覺,而是中華文明本身的內涵所決定的。以儒釋道為中心的中華文明,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系統的生態倫理思想。
中國儒家生態智慧的核心是德性,盡心知性而知天,主張「天人合一」,其本質是「主客合一」,肯定人與自然界的統一。所謂「天地變化,聖人效之」,「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儒家通過肯定天地萬物的內在價值,主張以仁愛之心對待自然,講究天道人倫化和人倫天道化,通過家庭、社會進一步將倫理原則擴展自然,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正如《中庸》里說:「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儒家的生態倫理,反映了它一種對寬容和諧的理想社會的追求。
中國道家的生態智慧是一種自然主義的空靈智慧,通過敬畏萬物來完善自我生命。道家強調人要以尊重自然規律為最高准則,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為人生行為的基本皈依。強調人必須順應自然,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莊子把一種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境界稱為「物化」,也是主客體的相融。這種追求超越物慾,肯定物我之間同體相合的生態哲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與現代環境友好意識相通,與現代生態倫理學相合。
中國佛教的生態智慧的核心是在愛護萬物中追求解脫,它啟發人們通過參悟萬物的本真來完成認知,提升生命。佛家認為萬物是佛性的統一,眾生平等,萬物皆有生存的權利。《涅盤經》中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異。」認為一切生命既是其自身,又包含他物,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佛教正是從善待萬物的立場出發,把「勿殺生」奉為「五戒」之首,生態倫理成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煉內容,生態實踐成為覺悟成佛的具體手段,這種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表現出的慈悲為懷的生態倫理精神,客觀上為人們提供了通過利他主義來實現自身價值的通道。
常有人用《周易》中「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來表述中華文明精神。這與生態文明的內涵一致。中華文明精神是解決生態危機、超越工業文明、建設生態文明的文化基礎。一些西方生態學家提出生態倫理應該進行「東方轉向」。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集會巴黎,會後得出的結論是:「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兩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問題在於,思想與行動並不是同一的,接受東方智慧並不難,但傳統中華文明如果想為生態文明的形成和實踐作出貢獻,也同樣面臨著創新發展的問題。這就需要用生態理性來審視我們的發展原則。生態理性認為,人類的理性一旦與環境相脫離將毫無價值,只有當與環境的現實要求結合起來考察人類理性時,才能正確評判人類的行為。生態理性具有人性化、自然化、整體化的特徵。它是西方哲學面對生態危機而產生的新的哲學觀點,是對科學理性絕對化、工具化、教條化的反思。長期以來,正是在科學理性絕對化的視角下,很多人都將中華文明這種東方智慧視為前現代的產物,採取了批判排斥的態度。
也正是在生態理性的原則下,西方思想家越來越表現出對東方智慧的認同,東方智慧已參與到西方世界的思想文化建設中去。對於我們而言,中國文化精神被世界逐漸重視,只是一個更深層文化問題的開始。我們既要防止片面復古;我們也要辯證地看待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科學理性的作用。但科學理性必須與生態理性結合,如同西方文明與東方文明結合一樣。我們要用人文精神來校正科學理性的絕對化傾向,也要用道德原則來審視實用主義。我們雖然身在中國文化之中,但主導我們現代化實踐的主要邏輯仍然是西方式的。西方傳統工業現代化的模式最終是難以復制的,尤其是對於中國來說,這意味著更加深刻的資源環境沖突。所以,用中華文明來校正我們的現代化方向,理順我們的文化結構,使中華文明的生態智慧成為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尤為必要。
僅有生態文明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一種新的社會主義實踐,即從工業文明基礎上的社會主義,過渡到生態文明基礎上的社會主義。
㈣ 求一篇孔子討伐論
《季氏將伐顓臾》
【原文】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譯文】
季氏將要攻打附庸國頗臾。冉有、子路兩人參見孔子,說道:「季氏將對顓臾使用武力。」孔子說:「冉求!這難道不應該責備你嗎?頗臾,先王曾經任命他主持東蒙山的祭祀,而且它處在我們魯國的疆域之中,這正是跟魯國共安危的藩屬,為什麼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說:「那個季孫要這么千,我們兩人都不想呢。」孔子說:「冉求!賢人周任有句話說:『能夠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職;如果不行,就該辭職。』比如瞎子遇到危險,不去扶持;將要摔倒了,不去攙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況且你的話錯了。老虎犀牛從柵欄里逃了出來,龜殼美玉在匣子里毀壞了,這應責備誰呢?」
冉有說:「顓臾,城牆堅固,而且離季孫的采邑費地很近。現在不把它佔領,日後一定會給子孫留下禍害。」孔子說:「冉求!君子討厭那種避而不說自己貪心卻一定另找藉口的態度。我聽說過:無論是有國的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擔心財富不多,只需擔心財富不均;不必擔心人民太少,只需擔心不安定。若是財富平均,便沒有貧窮;和平相處,便不會人少;安定,便不會傾危。做到這樣,遠方的人還不歸服,便發揚文治教化招致他們。他們來了,就得使他們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兩人輔佐季孫,遠方的人不歸服,卻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國家支離破碎,卻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國境以內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孫的憂愁不在顓臾,卻在蕭牆裡面。」
㈤ 從生態角度看中國歷史上的奢與儉
儒家消費思想的生態內蘊
1.生態倫理內蘊
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的哲學根基和本質特徵,也是儒家消費思想的出發點。古代的儒家學者,雖有「唯物」與「唯心」之分,「理學」與「心學」之別,但是他們大都認為天地是萬物和人的養育者,人與天地萬物合為一體,人的行為應當遵奉天時,效法天地。孔子吸取《周易》智慧,主張「知天畏天」,即遵守自然規律,將人的和諧與自然的和諧自覺統一起來。孟子從「天人同誠」出發,強調只要真誠無妄,天道和人道之間就能夠互動,這是「天人合一」的另一表達。荀子在肯定自然的客觀性的同時,強調「制天命而用之」,主張遵循人和自然相對獨立性的同時,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生」的和諧境界。宋儒張載是古代思想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天人合一」的學者,他說「儒者則因明至誠,因誠至明,故天人合一」。
推己及人、推人及物是儒家消費思想生態主張的邏輯根基。孟子認為進一步將仁推廣到自然界,即會「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張載在此基礎上,提出「民胞物與」的思想,他強調,只有當人類把宇宙間的一切生命看成是如同他同胞的生命同樣重要,並加以尊重的時候,才能把人的天賦愛心由傳統的人際道德向生態道德擴展,從而實現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理想社會。
天人合一的哲學根基與推己及人、推人及物的邏輯根基,兩者互為條件,互為補充,共同構建了儒家消費思想的穩固生態倫理基礎。在兩大根基的共同作用下,儒家消費思想不僅把目光投向人類本身,而是關注更廣闊自然的領域;儒家消費思想不是以征服自然作為樂事,而是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2.生態美學內蘊
儒家主張消費生活的品格高雅和精神愉悅,追求在與自然的和諧中達到富於詩意的消費境界。文化消費中,孔子認為通過《詩經》可以了解鳥獸草木,欣賞大自然的和諧美麗。閑暇消費中,孔子喜歡花。孔子還喜歡旅遊消費,他周遊列國,走遍名山大川;他提出了「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命題。
孟子的家庭日常消費思想中富含生態美學的因素。
董仲舒則將消費思想融入天人合一的社會理想之中。
3.生態節儉內蘊
儒家提倡「寧儉勿奢」,強調在不違背禮制的前提條件下節儉消費,這種消費觀在客觀上起到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孔子主張節儉,將節用作為仁人君子日常消費生活的一種美德加以倡導。孔子還把「君子惠而不費」作為「五美」之首。
孟子也倡導節儉,反對浪費。曾經繁茂秀美的牛山因遭人類過度消費的侵襲最終成為光禿禿荒山,孟子對此深感痛惜,他總結說:「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要求人民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持適度消費。
荀子雖然對財富的獲得滿懷自信,但在消費上仍主張節儉有度,他說:「強本而節用,則不能貧……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荀子還論述了生物對生態環境的選擇標准:「山林茂而禽獸歸之」,川淵枯龍魚去之,山林險則鳥獸去之」生態環境美好,飛禽野獸會爭先恐後到那裡去生活,而一旦環境惡化,那裡的鳥獸就會選擇離開,這樣本來惡化的生態環境則進一步成為蠻荒之地,後續消費也就得不到保證。
4.生態規范內蘊
儒家主張在協調好和自然的關系的基礎上滿足人的消費需要,這些思想落實到實踐的層面,便成為一種具體的保護生態的行為規范。孔子喜歡釣魚和打獵的消費生活,但他只用竹竿釣魚而不用網捕魚;他只用帶生絲的箭射鳥,而不射殺巢宿的鳥。因為用繩網捕魚不管大魚小魚都會一網打盡,而射殺歸宿的鳥就會毀壞鳥巢,把大鳥小鳥一巢打盡。孔子還把孝的倫理行為聯繫到保護生物,認為不以其時伐樹,或者不以其時打獵,不僅殘害生物,還是不孝的行為,應該加以反對。
荀子強調對自然界的消費利用,要「制天命而用之」,要「適時」而「有節」,不能違背自然界的生命規律,亂砍伐、亂捕殺。他提出「以時順修」(《荀子
㈥ 求幫助,思想家劉驚鐸教授創立的生態體驗理論核心思想是什麼
「生態體驗」(Ecological experience)一詞,最早見於劉驚鐸教授著的《生態體驗論》和《道德體驗論》一書。追根溯源,生態體驗自古希臘和中國古代的老子、孔子、莊子時代開始,就存在生態體驗現象,也時有領悟與論述。生態體驗已經成為當代的一個熱詞。在網路上點擊搜索一下「生態體驗」一詞,可以得到一個令人關注的巨量搜索結果,找到約九千八百萬條(98,500,000)之多的搜索結果。由此可見,「生態體驗」一詞已經成為一個被教育學術界和社會廣泛關注、普遍引用或應用的一個理論范疇,在實踐上相應地形成了一種生態體驗模式,生態體驗德育模式,生態體驗教育模式。
生態體驗理論由八大觀構成,主要是:三重生態觀、體驗本體觀、生命樣態觀、生態化育觀、魅力實踐觀、和諧價值觀、生活世界觀、生態智慧觀等。 生態體驗模式是從自然生態、類生態和內生態之三重生態圓融互攝的意義上反思人類的生存發展過程,系統思考和建構德育過程和教育過程,通過營造體驗場、親驗活動、生態位優化、開放式對話和反思性理論提升等環節,凸顯既適合於知識學習又有利於人格健康成長的教育情境和文化氛圍,使導引者和體驗者雙方全息沉浸、全腦貫通、激發生命潛能、陶養健全人格、體驗職場幸福和人生成長樂趣。
㈦ 生態作文是什麽意思
摒棄過分的技法和套路,跳開現行作文教學中急功近利的陷阱,用自己的雙眼去觀察自然而真實的生活,用心去感悟自然而真實的人生,讓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自然地流露於紙間,健康地做人,自然地作文,這就是生態作文。
㈧ 在《論語》中,人與自然和諧的語句,並簡單介紹一下
1、原文: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意思是,孔子釣魚但不用網捕魚,射鳥但不攻擊歸巢的宿鳥。這句話反映了孔子對大自然資源合理利用、不過度索取的生活態度。
2、原文:色斯舉矣,翔而後集。曰:「山樑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意思是,鳥兒看到他們的神色飛了起來,盤旋一陣又落了下來。孔子說:「這山岡上的鳥兒,真懂得時宜啊!真懂得時宜啊!」子路向它們拱拱手,它們叫了,幾聲飛走了。這段話,反映了孔子愛護自然生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景。
3、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這段話較長,意思是孔子與四名弟子在一起談論自己的理想。輪點曾點(曾參之父)時,他說:「暮春時節,已經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約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小孩子,一起到沂水河裡沐浴,在祭雨壇旁吹著春風,然後一路唱著歌回家。孔子感慨地說:「我的理想與曾點一樣。」這段話反映了孔子把享受自然作為最高享受的生活態度。
還有幾句,如:我豈匏瓜,系而不食;棠棣之華......但都是以景抒情,不是真正反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關系的。
色斯舉矣,翔而後集。
可叫「翔集」公司,意寓飛翔的集體,或財富飛來集合之意,亦與「祥吉」諧音。
㈨ 釣而不綱 弋不射宿」體現了孔子哪方面的生態智慧
主要體現了孔子在自然與人和諧相處方面的一種生態智慧和思想。意思是,對於動物都不能趕盡殺絕,要保持它們的生存環境和生存繁衍。
㈩ 諸子百家中誰提倡保護生態
論諸子百家的環保理念 在中國古代, 當你細細研究就會發現那時就已經有了環保的思想 了,而在春秋戰國那個思想極為開放的年代就顯得尤為突出了。我們 都知道,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各家在治國,發展等觀點上的意見都 是對立爭辯的。而他們在對待環保上的態度上卻有著驚人的相似。這 是為什麼呢?當然維護自然,保護農業生產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但深 層意識上則體現了他們骨子裡對自然、 生命的尊重和對人與自然和諧 的渴望。 儒家 在那個時期乃至後世,儒家的環保理念可謂影響最為深遠,發人 深省
孔子 儒家 孔子曰「伐一木,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
老子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萬物的運動變化也遵循道的規律。那麼道的規律又是什麼呢?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二十五章》)可見,道的最根本規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為本,那麼對待事物就應該順其自然,無為而治,讓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發展,使其處於符合道的自然狀態,不對它橫加干涉,不以有為去影響事物的自然進程。
在諸子百家中最早提出環保問題的是儒家 ,秦朝統一後主要採納了韓非的主張
所以主要是 道家 和法家
如有疑問請追問
如滿意請及時採納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