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態理論
㈠ 原生態旅遊的促進思路
雖然生態旅遊所闡發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依稀可以在我國古代先哲們那裡找到思想的源泉,但是,作為明確的「生態旅遊」這一提法,卻是完完全全的舶來品。生態旅遊在我國的發展可以從理論界的研究發展和我國各地實踐兩個方面來概括:
關於生態旅遊的研究 雖然旅遊與環境這個與生態旅遊密切相關的問題早在70年代初就引起了旅遊界的注意,但是「生態旅遊」這一概念是經由國外傳入我國並逐漸被接受的。直到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開「第一屆東亞地區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會議」通過了《東亞保護區行動計劃概要》的文件,才標志著生態旅遊概念在中國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確認 。
1995年在西雙版納召開了「中國首屆生態旅遊研討會」,此次大會是由中國旅遊協會、生態旅遊專業委員會與有關單位共同組織的,有118位學者出席研討。會議就生態旅遊的定義、內涵;生態旅遊與自然旅遊保護的關系;如何在生態旅遊中開展環境教育;中國生態旅遊資源的綜合評價和持續利用的總體戰略;生態旅遊線路的優選等問題進行了研討,會上還發表了《發展我國生態旅遊的倡議》,標志著我國對生態旅遊的關注和生態旅遊研究的起點。研討會後有關生態旅遊研究的文章在各個刊物上頻頻發表,使「生態旅遊」這一概念迅速在國內被普遍地接受。 此後,在近十年中,有關生態旅遊研究的大量文獻和資料都集中在對生態旅遊概念的界定、內涵的解釋、功能的探討、特徵的描述等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很多的專家和學者根據中國國情,賦予「生態旅遊」概念以中國特色。國內出現的「生態旅遊」的定義達幾十種之多,有些概念和定義還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甚至是爭議,一時間對生態旅遊的內涵眾說紛紜。 近期更多的關注中國生態旅遊實踐的研究。在對實踐的研究上,大致形成了兩個熱點,一個是對我國開展生態旅遊條件的判斷和注意問題的研究,一個是針對特定區域的生態旅遊規劃案例研究。
㈡ 家居原生態的概念
生態
生態(Eco-)一詞源於古希臘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們的環境。簡單的說,生態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之間和它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系。生態學(Ecology)的產生最早也是從研究生物個體而開始。1869年,德國生物學家E.海克爾(Ernst Haeckel)最早提出生態學的概念,它是研究動植物及其環境間、動物與植物之間及其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的一門學科。如今,生態學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生態」一詞涉及的范疇也越來越廣,人們常常用「生態」來定義許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諧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態」修飾。當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生態」的定義會有所不同,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正如,自然界的「生態」所追求的物種多樣性一樣,以此來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
環境生態學
定義:環境生態學,是指以生態學的基本原理為理論基礎,結合系統科學、物理學、化學、儀器分析、環境科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研究生物與受人干預的環境相互之間的關系及其規律性的一門科學。從學科發展上看,環境生態學的理論基礎是生態學,它由生態學分支而來,但同時又不同於生態學,
簡介: 從學科體繫上看,環境生態學是環境科學的組成部分,但按現代生態學的學科劃分,它又是應用生態學的一個分支,目前尚處於發展、完善階段。環境生態學是個新興的、綜合性很強的學科, 是一門運用生態學理論,研究人為干擾下,生態系統內在的變化機制,規律和對人類的反效應,尋求受損生態系統恢復,重建和保護對策的科學。
研究對象:環境生態學研究重點是環境污染的生態學原理和規律、環境污染的綜合治理、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廢棄物的能源化和資源化技術,研究目的是改善不斷惡化的生態環境,達到資源的永續利用,促進經濟、環境和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環境生態學的研究對象是污染的環境對整個生態系統(以生物為主)的影響。它是研究生態系統中的生物與污染的環境兩者之間作用與反作用、對立與統一、相互依賴與相互制約、物質的循環與代謝等一系列相互作用的規律,以及支配這些規律的內在機理。生命系統與人為干預的環境系統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表現為各級水平,所以,環境生態學的研究對象既包括從宏觀上研究環境中污染物和人為干預的環境對生物的個體、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產生影響的基本規律,也包括從微觀上研究污染物和人為干預的環境對生物的分子、細胞和組織器官產生的毒害作用及其機理。
環境生態學的研究內容:環境生態學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其內容和體系尚在不斷地發展之中,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 2 )環境污染的生物效應。( 3 )環境污染的綜合治理。( 4 )環境污染的監測與評價。( 5 )環境污染對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的影響。
生物群落與它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地球上的生態系統可以分為陸地生態系統和水域生態系統。
在陸地生態系統中,又可以分為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等;在水域生態系統中,又可以分為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等。,希望可以幫到您
㈢ 原生態唱法的相關信息
「原生態唱法 」這個名詞通過青歌賽已被眾多人所熟知,它包括我國豐富多彩、形式繁多的民間音樂的各種類型,除了民間歌曲外,還有民間戲曲演唱、民間曲藝(說唱)演唱等,總體上說是最接近民族、民間的沒有經過太多修飾的一種唱法,它是民族唱法的初形和起源。而民族唱法在繼承我國民族傳統唱法的基礎上,借鑒了系統科學美聲唱法的特點,經過不斷的實踐,不斷的總結出來的一種完美的唱法。兩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也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它們同樣來自中國這片土壤,民族唱法從原生態發展而來,以民族音樂素材和中華民族的審美觀點為載體,以科學的發聲方法為手段,逐漸形成了一種成熟完善,內容豐富的演唱體系。從某種意義上又可以說原生態唱法也屬於民族唱法的一種。兩者在如今音樂事業繁榮發展的今天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隨著信息時代的互通和交流,中央電視台青歌賽等主流媒體的重視,使得積蓄已久的兩種唱法在這一時間點上同時綻放,並表現出了特有的旺盛的生命力。
一、原生態唱法
每種唱法各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並區別於其他唱法,就如同某種文化不能取代另外一種文化一樣,同時它也是隨著地域、階段的不同而改變。隨著科學的發展、社會經濟的大轉型,人們生存狀態、生活方式、思想觀念、文化需求和審美趣味在快速衍變,因此聲樂藝術的發展也應與社會和時代的變化、人民需求相結合,我們要提倡多種不同形態、不同層面和不同趣味、不同唱法的創新。原生態唱法出現在文化繁榮的今天,以其獨特的形式,質朴的情感,天然的唱法獨樹一幟,也成為了一種時代的產物。有人質疑原生態唱法的科學性,在筆者看來如何理解「科學性」是問題的關鍵,人們往往用美聲唱法的標准和固有的對某種唱法的要求看作是衡量某一唱法的「科學性」。原生態唱法有自己的一套發聲技巧、發聲理論。在我國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保持原滋原味、渾然天成、自然直觀的表現各民族的風格、特點、生活方式,這就是它作為一種唱法所特有的「科學性」。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將原生態歌唱的方法也用美聲的理論來演唱,那將失去它對我國民族文化的一種詮釋。也破壞了它在自然層面上的美感。無異於用國外的咖啡體會中國的茶道,結果全然不是想要的滋味。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產物,原生態唱法還具有多樣化的特點。我國是世界上擁有人口最多、民族最多的國家,我們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擁有每個民族語言、風俗、服裝等文化背景,他們都擁有在這種文化背景下的音樂藝術和歌唱風格,也使得原生態唱法形式、內容多樣,有多樣的作品風格和演唱風格。這是其他唱法所不能替代的。並且原生態民歌具有很大的即興性,歌詞結構短小,通俗易懂。音樂語言凝練,往往是極為簡單的音樂素材來表達深刻的思想感情。同時原生態歌曲直接表達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不加修飾地追求歌人合一。原生態唱法演唱語言是本地方言,歌唱嗓音圓潤明亮,演唱的旋律優美動聽。這就是原生態唱法的魅力所在。
二、民族唱法
民族唱法來自於人民之中,它既繼承了傳統的戲曲、曲藝、民間演唱藝術的精華,又根據當代人的審美要求,吸收了美聲的先進科學發聲方法,根據中華民族的情感、民族的語言、民族的音樂風格、民族的文化及其審美發展形成的。因此,在群眾中已有深深紮根,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隨著中國民族聲樂的不斷發展,在演唱和創作上已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歌,民族聲樂作品則是中國民歌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民歌在目前為此已經達到了空前繁榮的局面了,民族歌曲百花齊放。當代中國民族聲樂作品創作格式的形成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時間,民族聲樂作品的基礎是中國民歌和戲曲、曲藝,隨著外來音樂的流入,特別是外國聲樂作品和歌劇的傳入,對中國民族聲樂作品的創作產生了影響,中國的作曲家把中國的民歌和戲曲曲藝,同外國聲樂作品、歌劇兩者的創作手法和中國傳統的創作技法相結合,形成了當代中國的民歌作品。中國民歌源遠流長,風格多變,歷經數千年滄桑,其隨著歷史的年輪不斷地翻新、前進,歷史不斷,中國民族也會隨著歷史長河不斷的發展、變化,中國民歌依然會以獨特的魅力和迷人的風采,在中華大地永遠地綻放,而民族唱法以深厚的文化底蘊為基石,以科學的方法為手段必將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立足民族走向世界。
兩種唱法在今天表現出來的生命力會不會在一段時間後被紛繁復雜的文化形式所淹沒,它們不會是大眾娛樂的結果曇花一現,而是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食糧而永久綻放。社會在不斷發展,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各國之間文化交流日益頻繁,音樂元素也更加多元化。中國音樂這個大家園在引入外來音樂的同時,也肩負著要走向世界藝術之林的重任。因此在不斷前進和開放的時代面前,原生態將得到更好的保護和發揚,民族唱法的科學進步與發展也將成為必然要求。我們要與時俱進,在堅持民族語言、民族韻味、民族氣派、民族情感的基礎上,尊重科學,不斷實踐,提高自己科學歌唱的能力。注重生活的積累和感悟,提高音樂修養、藝術修養和文化修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㈣ 品生課怎樣原生態
通過我多年的政治課教學和最近學習山東杜郎口中學「+30」模式,就從激發興趣、自主合作探究課堂、生活化課堂、促進師生的情感交融、關注學生情感體驗、重視教學評價、學法指導方面關注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情感體驗,能力培養,實現思想品德的課程標准,從而搞好思品課堂教學,讓思品課堂成為原生態的課堂。
一、自我要求,創造原生態的學習平台
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備好每一節課,是開展思想品德教學的前提條件。作為一名教師,備課是最基本的一項工作,備課不但要熟悉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備好教材,還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動態,更重要的是要鑽研新課程標准,設計好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進師生情感交融,實現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目標,從而更好地完成思想品德課重教學的任務,使思想品德課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原生態課程。我們開展由學生充當小老師的方式去帶領大家學習,老師適當指導,力爭讓所有的學生全部動起來,想說就說,想演講就演講,想展示就展示,想發揮就發揮,達到原生態的課堂環境。
二、明確目標,創造原生態的學習情境
教師若能設計出一個新穎有趣的開頭,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增強參與熱情,喚起學習動機,激活思維,收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導入,是一節課的開始,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揚、動聽、氣勢磅礴,就很容易吸引聽眾。導入得好與否,直接影響到該節課的質量。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精心設計導入新課的不同方式,在設計《挫而不折 積極進取》的導入,我創設了一種特殊的情境,在不知道答案的情況下,讓學生在天使、蝴蝶、小狗中一一作出選擇( 「天使」代表盲目硬拼的失敗者; 「蝴蝶」代表積極進取的勝利者;「小狗」代表一蹶不振的懦夫),選擇之後與結果對照引發學生心理與情境的沖突,激起學生探究新課的慾望,從而導入新課。為使導課更加完整,我進一步明確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怎樣才能戰勝挫折(戰勝挫折的方式、方法)?以做到目標、任務明確。開頭就是原生態的方式,為學生的學習打開了良好的開端。
三、激發興趣,創造原生態的學習方式
「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條件之一」。針對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特點,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就要充分注意運用不同的有效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就要我們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因材施教,藉助於多媒體、投影、錄音等教學輔助用具,設置巧妙的懸念、組織競賽、動手實踐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創設情境,採取自主探究的方式,行之有效地發揮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被動學變為主動學,達到快樂學的境界。
課堂教學設計的每個環節,都要注意激發和保護學生的探索欲,使學生對知識感到新奇、有趣,讓知識保鮮,學生學起來才更有趣味。對學生的錯誤理解回答,不要一棒打死,不要讓學生對學習產生畏懼心理,要循循善誘,本著「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習」。教師要通過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生動機來促使學生對學習的投入,增加他們的有效學習時間。
四、緊扣時政,創造原生態的學習樂章
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生命力,在於理論聯系實際,緊跟時代步伐。但「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是常青的」。思想品德課教學背靠的是社會大舞台,面對的是時代新天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堵「圍牆」隔不斷課堂和社會的聯系。而且現階段的學生生活在一個開放的社會和飛速發展的時代,他們通過媒體、網路等渠道大量吸收信息,開闊眼界,活躍思維,觀念新穎。思想品德課教師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在課下與學生聊天時,提起台海局勢,提起伊拉克戰事學生們津津樂道;提起奧運會,提起世博會他們能夠娓娓道來,其興致遠遠超過思品課上的其他內容。
採用時事演講、課前5分鍾新聞發布會、模擬答記者問、時事專題講座,激活了學生思維的興奮點,拓寬了學生的眼界,使學生從思想到行動上都與社會同步,與時代共進。
總之,課堂是小天地,不能替代現實世界;課堂又是大天地,可以再現現實生活。生活賦予了思想品德教學豐富而深刻的內涵,使我們的思想品德教學從課堂單調如一的枯燥乏味到精彩紛呈,生機盎然。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師,我們應該具備一雙「慧眼」,善於從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挖掘富有思想性和知識性的生活素材,讓思想品德課成為學生所喜歡的原生態課程,讓思想品德教育在歡樂愉快中收成豐碩。
㈤ 請問什麼是「原生」「原生演替」的概念又是什麼
這是個專有名詞。原生字面解釋就是,比初生更原始。在植物中,有初生組織專,也有原生組織,原生組屬織比初生組織更原始。在動物類群中,有原生動物門,是最原始的動物類群。
1863年,美國的Thorean對美國東北林區森林砍伐後的植被的變化情況進行了研究,之後,他提出了「森林演替」的概念。但直到19世紀末,這一早期的概念才被美國的植物學家Cowles和Clements發展成為一個正式的生態學概念—— 植被演替Ⅲ ,從
此,有關植被演替的研究成為生態學研究中最為活躍的部分之一。根據發生環境的差異,植被演替可分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與次生演替相比,原生演替的速度要緩慢得多。同時,原生裸
地一般都是在特殊的氣候或地質條件下形成,容易獲得的原生演替的事例相對較少,所以,對植被原生演替的研究也很少。,由於原生裸地更少受到人為因素和歷
史因素的干擾,所以在原生演替的研究中更容易了解自然狀況下植被發生發展的規律,並且由於原生演替早期階段的生物關系
較為簡單,在研究特定生物之間的關系時更容易排除其他生物的影響。
㈥ 生態整體理論的概念
也叫生態系統,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並在一定時期內處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生態系統的范圍可大可小,相互交錯,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最為復雜的生態系統是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人類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農田為主的人工生態系統中。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其中生產者為主要成分。不同的生態系統有: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分為湖泊生態系統、池塘生態系統、河流生態系統等)、農田生態系統、凍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其中,無機環境是一個生態系統的基礎,其條件的好壞直接決定生態系統的復雜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豐富度;生物群落反作用於無機環境,生物群落在生態系統中既在適應環境,也在改變著周邊環境的面貌,各種基礎物質將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緊密聯系在一起,而生物群落的初生演替甚至可以把一片荒涼的裸地變為水草豐美的綠洲。生態系統各個成分的緊密聯系,這使生態系統成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機整體。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我們把這個整體叫生態系統。
㈦ 簡述原生主義學派理論與建構主義學派理論的基本要點及基本證據
現實主義(也叫古典現實主義)(創始人卡爾、摩根索等):認為國際社會是無政府狀態,是霍布斯的無政府狀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自然狀態),悲觀,持有歷史循環論,認為國際關系中沖突時不可避免的,而且持有國家中心主義立場,排斥其他國際行為體,崇拜物質力量(特別是軍事力量)的硬核,認為權力政治是真理,追求國際政治中的權力,並且認為合作是基本不可能的,主旋律是沖突,持有一種冷戰思維(就是零和思維或者求取的不是絕對收益,而是相對收益),強調均勢作為維持和平的高級手段。
新自由主義(也叫自由制度主義或者制度自由主義)(創始人基歐漢、約瑟夫·奈等):也承認國際社會是無政府狀態,但是這種無政府類似於洛克的無政府(有序的自然狀態),樂觀,持有歷史進化論,認為國際關系中的沖突並不是不可避免的,對於國家行為體持有多元主義觀點,支持研究國際組織和國際跨國公司,對於制度問題持有堅決的肯定態度,主要堅持將國際制度作為自變數,認為合作的可能就在於國際制度的提供與信息的供應,崇拜的是國際機制,相應的會不僅考察物質力量硬核,也會考察軟權力和經濟問題,認為合作是可能的,主旋律是制度合作,持有一種共贏的態度(更多追求絕對收益),強調國際機制和國際組織在復合相互依存中的作用。
建構主義(溫特的也叫溫和建構主義)(創始人溫特、奧努弗、庫巴克瓦、卡贊斯坦等):不能算是一種具備內容的理論,只能是一種視角,可以是現實主義的建構主義也可以是自由主義的建構主義,建構主義認為文化是一種重要因素,文化認同決定了利益的分配,首先是身份的建構,身份才決定對外決策,因此文化在國際關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認定了無政府狀態的存在,但是卻將無政府的本體論進行了修改,認為無政府狀態本身不代表任何東西,可以分成三種無政府文化,霍布斯文化、康德文化和洛克文化。國際關系屬於哪一種完全取決於文化因素,國際關系就是建立在這三種文化的基礎上的。溫特的理論中有個雙向建構的過程,文化建構身份和身份建構文化,但是作為體系理論,他將身份建構文化去掉了,成為體系中的文化單向建構身份了。若將其作為一種積極的理論,我們可以倡導和諧的文化價值,倡導和諧世界的外交理念,改變國際的文化認同,從而改變身份關系,從而決定國際關系。大部分人都覺得溫特的理論其實很不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