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新生態
Ⅰ 自然生態系統是什麼
生態學原是一門研究生物與其生活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是生物學的主要分科之一。初期偏重於植物,後來逐漸涉及動物,因而有植物生態學和動物生態學之分。近來,由於人類環境問題和環境科學的發展,生態學擴展到人類生活和社會形態等方面,把人類這一個生物物種也列入生態系統中,來研究並闡明整個生物圈內生態系統的相互關系問題,這樣便形成了人類生態學,形成了這一領域更廣泛、內容更豐富的科學。同時,現代科學技術的新成就也已經滲透到生態學的領域中,賦予它新的內容和動力,使之成為多學科的、當代較活躍的科學領域之一。
例如,系統工程學與生態學結合形成的系統生態學,屬於生態學領域中方法論的發展,核心是從整體出發考慮問題。尤其是大系統的興起,正在受到人們的普遍注意,這類系統的性能如有所改善,預期經濟效益將是非常大的。又如生態學與數學結合產生的數學生態學,不僅給認識和闡明各種復雜的生態系統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如系統分析、建立數學模型等等),而且數學的抽象概念及推導方法,也將對未來的生態學起顯著作用。
此外,計算科學和計算技術的應用,有可能幫助人們進一步認識和解釋生態系統中的復雜現象,並從中找出規律。近年來,數學模型已逐漸在害蟲控制、益蟲利用、魚群捕撈、森林管理、牧場改良中得到應用,提供了一系列最優管理策略和預測方法。當它與化學生態學和物理生態學所提供的生態信息相結合,就可獲得最好的生態效益。毫無疑問,數學生態學迅速發展,必將導致生態學新理論、新方法的出現,使人類在了解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爭中更加主動。
其他生態學分支的形成也將會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產生積極作用。特別是綜合運用生態學各分支的成就,使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結合,這種結合為協調高速度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指明了方向。
由上可見,傳統的生態學定義已不能概括當今生態學的豐富內容了。現代生態學應該是一門多學科的自然科學,它研究生命系統與環境系統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及機理。所謂生命系統,就是自然界具有一定結構和調節功能的生命單元,如動物、植物、微生物等。所謂環境系統,就是自然界的光、熱、空氣、水分以及各種有機物和無機元素相互作用所共同構成的空間。現代生態學的這種解釋,對生態科學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標。
概括起來,生態學的發展進程中,有三個主要特點:
(一)從定性探索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到定量研究;(二)從個體生態系統到復合生態系統,由單一到綜合,由靜態到動態地認識自然界的物質循環與轉化規律;(三)與基礎科學、應用科學相結合,發展了生態學,擴大了生態學的領域。
綜上所述,生態學和環境科學顯然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他們所研究的問題基本上是相近的,只不過生態學是以一般生物為對象,著重研究自然環境因素與生物的相互關系,單純屬於自然科學的范疇。環境科學則以人類為主要對象,把環境與人類生活的相互影響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從而和社會科學發生十分密切的聯系。
因此,生態學的許多基本原理同樣也可以用於環境科學中,作為基礎理論而聯繫到人類獨特的主觀能動性和復雜的社會關系,來研究和解決人類生活與環境問題。
Ⅱ 什麼是「新生態」
新生態學是生態學(Ecology)的歷史上的一個最近階段。新生態學發端於版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獲得了廣泛權認可,它尤其注重自然中的能量流動和「生態效率」的定量研究,同時使用生態系統的觀點。另外一些專門術語,如「生產者」和「消費者」,賦予了新生態學一種明顯的經濟學特色。在這個模式發展過程中的主要人物包括雷蒙德·林德曼、G. 伊夫林·哈欽森、尤金·奧德姆和戴維·蓋茨。
Ⅲ 什麼是自然生態環境
生態系統和生態平衡從上世紀70年代才廣泛傳播開來,傳播和被人接受的速度是驚人的。那誘人的「生態平衡」被學者們研討著,官員們宣傳著,演員們呼喊著。生態平衡之所以誘人,那是因為人們企盼的生態系統穩定狀態是美好的。盡管人們覺得它有點抽象莫測,可它又是親切具體的。熟知生態平衡要先知生態系統。可生態系統從被西方學者提出至今,權威人士的定義有十餘個,有的幾百個字,有的幾十個字,但無公認統一的文字表達。取其共同的實質,生態系統是:生命系統與無機環境系統的特定結合。生命指植物、動物、微生物各生命類群,包括人類;無機環境指自然界的無生命成分;特定結合指不同地域創造出的多樣的生物類群——即不同生態系統。陸地上各生物類群形成各自的生態系統,它們總稱為陸地生態系統;同樣海洋生物類群形成了海洋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與陸地生態系統就構成了整個生命世界——生物圈。生物圈一般至陸地之上百米高空,水面之下百米深層,這就是人的家園。所以人早知崇拜天地,知道人以食為天,求風調雨順,六畜興旺,人是依賴於自然,從屬於自然的。
人在生物圈中處於什麼位置呢?天地無機環境為誰效用呢?為草原、森林、莊稼——綠色世界。各類動物依賴誰而存活呢?直接間接都依賴於綠色植物。萬尊的人靠什麼活著呢?以吃來說,取之動物或植物,或二者兼取之;以喝來說,取之天上地下的水;生命必須的氧取之於大氣。食、水、氣缺一不可的生命要素都來自於天地無機界。生態學家把生態系統中的生命又分為三類,且冠以公正的名稱:(一)植物——生產者;(二)動物——消費者;(三)微生物——分解者。比較三類生命類群誰最有本領呢?無疑是生產者,因為它養活了自己和後二者。人在哪裡呢?在動物之中了。按生態食物鏈排序:先是食草動物,後是一級食肉動物;二級食肉動物……人排在何位呢?人是食草(糧)又食肉的多食性「高級」(依賴性最大的)消費者。所以,生態學家早已結論:沒有植物就沒有動物,就沒有人類。
尊貴的人不要不服氣,這並不否定人有靈巧的手和發達的大腦,只是說人的存在依賴於生態系統中的其他生物和環境,從而要求人尊重大自然,按自然規律辦事。
歷史證明,由於人類的盲目自大,破壞了生態平衡,屢屢招來毀滅人類自己的生態災難。破壞生態平衡的誘因歸結為三類:一、破壞環境:由於環境是生態系統的成分之一,它的改變會影響生態系統的穩定。由於破壞環境打破生態環境平衡的例子很多,諸如:湖沼富營養化的形成;日本汞中毒事件;氟化物破壞了臭氧層;阿斯旺水壩生態環境惡化;「六六六」、「DDT」施用後的惡果;地球的「濕室效應」等。二、破壞植被,以森林為主體的植被是陸地生態平衡的杠桿,地球上由於破壞植被導致的生態災難最多,如1934年發生在美國西部的黑風暴,毀掉耕地4500餘萬畝;1963年發生在前蘇聯農墾區的大風暴,毀田3億多畝;同樣因森林的破壞,使古老的巴比侖文明滅亡;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塔爾平原,因森林破壞淪為沙漠,沙漠面積達65萬平方公里;中國黃河流域生態條件的變壞,源於其中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壞,當今長江將變成第二條黃河;東北林區生態條件變壞,主要原因是對西南林區和東北林區森林的不合理採伐和過度採伐。三、破壞食物鏈:破壞食物鏈打破生態平衡的例子如:因過量捕殺害蟲的天敵引發林木病蟲害;印度曾大量捕殺水獺使病魚增多,魚產量下降;牧業發達的澳大利亞,因牛糞覆蓋草地成災引發蜣螂解救的例子更為新鮮。當然在生物圈內往往是幾種誘因並存的。
中國是一個生態災難多發的國家,中國感受最早最深的生態災難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氣候變壞、洪水泛濫、庫壩被淤等。近年來,我國水域污染增多:網眼小了,魚蝦少了。科學家們預言:「生態危機將成為21世紀人類共同面臨的最大危機。」這就告訴人們,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和人口壓力的加大,人類必須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2148038.html
看看 我對你多好啊~!!
Ⅳ 如何理解新時期生態聞名的內涵
生態文明是復人類文明發展的制一個新的階段,即工業文明之後的文明形態;
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
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
從人與自然和諧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義是:生態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貫穿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其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分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文化和生態制度4個方面。
Ⅳ 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自然是什麼人類對大自然的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指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共生共榮的存在狀態,是我們內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刻認識和容理論總結。有關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生態文明理念古已有之,無論是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還是古希臘時期的宇宙自然論,都體現了人類對與自然關系的思考。「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系,在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中,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在開發自然中必須符合自然規律。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我們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其實就是把可持續發展提升到綠色發展高度,為後人「乘涼」而「種樹」,就是不給後人留下遺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態資產。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及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做出貢獻。
Ⅵ 談談生態舉例說
比如說
生態平衡
生態平衡是生態系統在一定時間內結構和功能的相對穩定狀態,其物質和能量的輸入輸出接近相等,在外來干擾下能通過自我調節(或人為控制)恢復到原初的穩定狀態。當外來干擾超越生態系統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不能恢復到原初狀態時謂之生態失調或生態平衡的破壞。生態平衡是動態的。維護生態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穩定狀態。生態系統可以在人為有益的影響下建立新的平衡,達到更合理的結構、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態效益。上述定義表明:
(1)自然生態系統經過由簡單到復雜的長期演替,最後形成相對穩定狀態,發展至此,其物種在種類和數量上保持相對穩定;能量的輸入、輸出接近相等,即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能較長時間保持平衡狀態。此時,系統中的有機體將所有有效的空間都填滿,環境資源能被最合理、最有效地利用。例如,熱帶雨林就是一種發展到成熟階段的群落,其垂直分層現象明顯,結構復雜,單位面積里的物種多,各自占據著有利的環境條件,彼此協調地生活在一起,其生產力也高;
(2)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內部調節能力(「見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條);
(3)生態平衡是動態的。在生物進化和群落演替過程中就包含不斷打破舊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過程。人類應從自然界中受到啟示,不要消極地看待生態平衡,而是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維護適合人類需要的生態平衡(如建立自然保護區),或打破不符合自身要求的舊平衡,建立新平衡(如把沙漠改造成綠洲),使生態系統的結構更合理,功能更完善,效益更高。
生態平衡是指生態系統內兩個方面的穩定:一方面是生物種類(即生物、植物、微生物)的組成和數量比例相對穩定;另一方面是非生物環境(包括空氣、陽光、水、土壤等)保持相對穩定。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比如,生物個體會不斷發生更替,但總體上看系統保持穩定,生物數量沒有劇烈變化。
生態系統一旦失去平衡,會發生非常嚴重的連鎖性後果。例如,五十年代,我國曾發起把麻雀作為"四害"來消滅的運動。可是在大量捕殺了麻雀之後的幾年裡,卻出現了嚴重的蟲災,使農業生產受到巨大的損失。
後來科學家們發現,麻雀是吃害蟲的好手。消滅了麻雀,害蟲沒有了天敵,就大肆繁殖起來、導致了蟲災發生、農田絕收一系列慘痛的後果。生態系統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經過了很長時間才建立起來的動態平衡。一旦受到破壞,有些平衡就無法重建了,帶來的惡果可能是人的努力無法彌補的。因此人類要尊重生態平衡,幫助維護這個平衡,而絕不要輕易去破壞它。
其他定義:是指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作用而建立起來的動態平衡聯系.
又稱「自然平衡」。在自然界中,不論是森林、草原、湖泊------都是由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份和光、水、土壤、空氣、溫度等非生物成份所組成。每一個成分都並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統一綜合體。它們之間通過相互作用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稱為生態平衡。實際上也就是在生態系統中生產、消費、分解之間地保持穩定。如果其中某一成分過於劇烈地發生改變,都可能出現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如果某種化學物質或某種化學元素過多地超過了自然狀態下的正常含量,也會影響生態平衡。生態平衡是生物維持正常生長發育、生殖繁衍的根本條件,也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
生態平衡是指生態系統內兩個方面的穩定:一方面是生物種類(即生物、植物、微生物)的組成和數量比例相對穩定;另一方面是非生物環境(包括空氣、陽光、水、土壤等)保持相對穩定。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比如,生物個體會不斷發生更替,但總體上看系統保持穩定,生物數量沒有劇烈變化。
有關《鹿和狼的故事》的故事
1859年一個英國人在澳大利亞放養了13隻兔子用以打獵,繁衍至今已產生了6億只後代,這些兔子常常把數萬平方公里的植物啃吃精光,導致其他種類野生動物面臨飢餓,甚至有滅絕的危險。
我國常見的庭院綠化植物葛藤,到了美國卻像野馬狂奔,迅速佔領了喬治亞、密西西比、亞拉巴馬等州7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使許多植物沒有了棲身之地。
因過量捕殺害蟲的天敵引發林木病蟲害;印度曾大量捕殺水獺使病魚增多,魚產量下降。
在英國人剛剛進入澳大利亞時,隨船將老鼠帶到了澳大利亞,於是引進貓來捕鼠。貓是把老鼠消滅了,可是由於澳大利亞缺乏大型肉食動物,使得引進的貓沒有天敵,於是泛濫大量繁殖,後來不得不人為獵殺。
中國大陸50年代曾大量捕殺過麻雀,致使一些地區蟲害嚴重。究其原因,就是由於害蟲的天敵麻雀被捕殺,害蟲失去了自然抑制因素。
原產於南美的仙人掌,當初被作為觀賞植物引進澳大利亞,沒料到這些植物迅速蔓延開來,飛快地佔領了澳大利亞2500萬公頃的牧場、田地,人們用刀切、鋤挖、車軋,均無濟於事。
在英國有個小島,島上的田鼠比較多,人們為了除去田鼠,就在島上放養了一批蛇。短短兩年時間,島上的田鼠全部讓蛇吃光了。而這時島上的蛇越來越多,他們開始威脅到人們的生活……
水葫蘆原產南美,大約於20世紀30年代作為畜禽飼料被引入我國大陸,並曾作為觀賞和凈化水質植物推廣種植。由於其無性繁殖速度極快,現已廣泛分布於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的17個省市,尤以雲南昆明、江蘇、浙江、福建、四川、湖南、湖北和河南南部最多。
到過昆明的人都看到過水葫蘆的威力。滇池內連綿1000公頃的水面上全部生長著水葫蘆,蓋度近100%,由於水質污染和因此而導致的水葫蘆的瘋長,滇池內很多水生生物已處於滅絕的邊緣。據資料記載,20世紀60年代以前滇池主要水生植物有16種,水生動物68種,但到20世紀80年代,大部分水生植物相繼消亡,水生動物僅存30餘種。
人怕老鼠、耗子吃貓、老鼠吃雞——生態平衡的故事
太湖中的最大的島——西山島,朋友的島是太湖中的小島——大沙島。朋友派了快艇來接我們,快艇不到20分鍾就到了大沙島。
大沙島面積不到1平方公里,原來是太湖中的禿島,長滿茅草,湖邊長有蘆葦。20多年前我登過一次島,是為了土壤普查去的,留下的記憶是島上老鼠非常多。所以,我一上島就問他們,你們是怎樣戰勝老鼠的?然後,他們講述了在島上所有懇荒故事多與老鼠有關。其實,就是島上的生態平衡問題。
他們剛上島的時候,島上老鼠非常多。而且,因為島上是沒有人居住,老鼠沒有見過人,所以老鼠是不怕人的。當島上老鼠是主人,人碰到到處是不怕人的老鼠的時候,你想人會有什麼樣感覺?人會怕老鼠!
他們捉了小貓上島去養,沒有過幾天,小貓不見了,找到貓的屍體後,分析小貓可能是被老鼠咬死的。後來捉了數只大貓上島,經過半年的貓鼠戰爭,老鼠明顯減少。2年後,貓繁殖到了幾十隻,老鼠很少了。
開始的時候在島上養雞500多隻,有300隻是被老鼠咬死的。到了3年以後每天都發現貓在吃雞。而且,還經常發生在貓追雞的時候,有許多雞被嚇死了。他們發現,貓開始吃雞是貓看到老鷹吃雞以後,發現老鷹吃剩雞,貓去嘗了味道可能不錯,就開始吃雞了。但最大原因是,貓多了,老鼠少了,貓的食物鏈發生了變化。
當貓開始吃雞的時候,開始治理貓了。但貓是功臣,不想趕走貓,於是,保護雞作為措施。他們想到了養狗,用狗來看管雞,不讓貓吃雞。狗很盡責,管住了雞,餓壞貓,半年以後,有許多貓病死了。現在的貓已經很少見了。
現在島上有3隻狗,已經發現狗在追雞了。
唯一沒有變化的是老鷹還是那麼4、5隻,每個月都會發現有雞被吃和被嚇死。
真不知道今後還會發生什麼故事?呵呵!
蜣螂的故事
蜣螂,俗名屎克郎,以牲畜糞便為食。在人們心目中,這是一種臭不可聞的無用的昆蟲。可是1982年,它們卻遠涉重洋,從中國去到了澳大利亞,並在那裡安家落戶,在畜牧業生產中發揮了作用。為什麼澳大利亞不顧千山萬水要從我國引進蜣螂呢?原來,澳大利亞這個畜牧業十分發達的國家飼養著幾千萬頭牛,這些牛每天要排出幾億噸糞便,覆蓋著百萬英畝草場,同時牛糞還滋生蠅蛆,很不衛生。這是一個令人討厭的問題。他們從我國引進這些屎克郎,就是讓它們在那裡吃牛糞。那麼澳大利亞原來沒有蜣螂嗎?有,但他們那裡的土著蜣螂不吃牛糞,而只吃袋鼠糞。澳大利亞現在引進了我國的蜣螂,打破了原來的生態平衡,建立了新的生態平衡。
從這個事例可知,所謂生態平衡,是指動植物群落和生態系統發展過程中,各種對立因素相互作用,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即相對平衡階段。在自然界,維持這種相對平衡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在一個棉花產區,其棉蚜蟲在自然情況下,由於受瓢蟲、草蛉、蚜寄生蜂等天敵的控制,其種群數量可以維持在較低的水平,不致影響棉花的產量,但如果長期使用農葯,大量殺滅了天敵,棉蚜也產生了抗葯性,就破壞了棉蚜與天敵之間的自然的生態平衡,導致棉蚜大發生,從而影響棉花的產量。但這並不是說,自然界存在的各種平衡,都是合理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在某些情況下,人類為了自已的需要,可以在不違背自然規律的情況下,主動地去打破舊的生態平衡,建立符合人類需要的新的生態平衡。上述蜣螂南行就是一個實例 。但在目前我國許多地方,由於長期對自然資源的利用不合理,破壞了生態平衡,倒是特別值得我們注意。比如甘肅省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面積達十萬二千平方公里,佔西北高原水土流失面積百分之二十四,年輸沙量五億多噸,等於平均每年有五至六毫米厚的一層肥沃土壤白白流失掉了。我國目前僅長江,黃河每年帶走的泥沙就有26億噸,相當於損失了沃土良田六百萬畝,所以有的科學家說,它流的不是泥沙,而是中華民族的血液,這個教訓是十分深刻的。
蛇與莊稼
幾十年前,廣東沿海發生了一次海嘯,是台風引起的,許多田地和村莊被海水淹沒了。這場洪水過後,那兒的莊稼總得不到好收成,接連幾年都是這樣,即使風調雨順,也不見起色。後來,老農們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去外地買了一批蛇回來,把蛇放到田裡。說也奇怪,那一年莊稼就獲得了豐收。大家不明白這是什麼道理。老農把秘密說破了,原來那場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都給淹死了,田鼠卻游到樹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後來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裡糟蹋莊稼,沒有蛇來捕捉它們,它們繁殖得特別快,莊稼都讓田鼠給糟蹋了。現在田裡又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讓蛇給吃掉了,因而莊稼又得到了好收成。
生物學家達爾文說過貓和苜蓿的故事。他說在英國的好些地方,看村子喂的貓多還是少,就可以知道那裡的苜蓿長得怎麼樣。苜蓿靠土蜂傳播花粉,地里田鼠太多,土蜂的活動就受到影響。村子裡喂的貓多,田鼠就不能那麼放肆了。因此貓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獲有密切的關系。
天上下雨,地面就濕;太陽出來,東西就容易曬干;火會燒毀東西,水可以滅火。這些事兒都是顯而易見的,大家都知道。但是世界上的事物除了這樣簡單的聯系之外,還有不少復雜的聯系,不是一下子能看清楚的。一個人不講衛生,在馬路上吐一口痰,也許會使許多人得病,甚至染上肺結核。肺結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時候,他怎麼會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個在馬路上隨便吐痰的人呢?事物之間的聯系是非常復雜的,咱們必須不怕麻煩,研究它們,掌握它們的規律。這樣,才能把事兒做得更合咱們的意願。
挽救了澳大利亞的蝴蝶
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有一座蝴蝶雕塑紀念碑,並建有一座蝴蝶紀念館。這是因為當地人將一種夜蝴蝶視為「澳大利亞的救星」,特意為它它修建的。
1860年,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從美國、墨西哥引進了兩種仙人掌,人們想用它作為牧場四周的綠籬柵的。可萬萬沒有想到,生命力極強的仙人掌一遇到澳洲極為適宜的溫度和肥沃的土壤,便以驚人的速度繁殖蔓延開來,幾棵仙人掌不用多久便成為一大片「帶刺的叢林」。只20年時間,3000多萬公頃的土地全被這些多刺植物佔領,並且以每年50萬公頃的驚人速度向外擴展它的地盤,大片的沃土變成對畜牧業和農業毫無用處的荒野。
當地政府成立了專門委員會,展開了對仙人掌的大規模斗爭。人們用刀砍,用火燒,連根拔,但都收效甚微。沒等老的除盡,新的又生長起來。用盡了各種方法之後,陷入困境的人們將眼光轉向專吃仙人掌的昆蟲。一位昆蟲學家發現阿根廷有一種專門在夜間活動的蝴蝶,它翅長4厘米左右,灰褐色,它只以仙人掌為食,而且胃口很大。於是他將幾千粒這種夜蝴蝶蟲卵帶回澳大利亞繁殖、放養。果然,夜蝴蝶成為有效的仙人掌剋星,它們所到之處,成片的仙人掌被吞噬、消滅。到了1935年,3000萬公頃的土地又重新成為豐沃的農耕地和牧場。
如今天澳大利亞雖還可常見仙人掌的蹤影,但夜蝴蝶決不會給它們大量繁衍的機會。雖然這種夜蝴蝶其貌不揚,遠不如其他蝴蝶五彩繽紛,惹人喜愛,但是人們對它感恩不盡,懷有崇敬和感激之情。大家知道,正是這些不起眼的夜蝴蝶在20世紀初從仙人掌的毀滅性災害中拯救了澳洲大陸。生物通過生物鏈相互聯系和制約,和非生物環境共同組成生態環境。老子說萬物生生相剋,每種物種都有自己的天敵所存在,在自然的條件下相互捕食,形成食物鏈,使每一種種群都維持一定的數量,這稱之為生態平衡。如果人為破壞其中一種種群,使其數量減小或者滅絕,生態就會失去平衡。
例如:蛇吃田鼠,田鼠毀壞莊稼,人類大量捕食蛇,田鼠就會泛濫成災。
黃鸝吃松毛蟲,松毛蟲毀壞松林,黃鸝減少的話,松林就會被松毛蟲破壞。
老鷹捕食野兔,野兔吃草皮,老鷹減少,草場就會毀壞。
所以這就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
生物圈與食物鏈
生物圈是一個巨大而又極其復雜的生態系統。它由無數個大小不等的各類生態系統所組成。這些生態系統基本可歸為3類:陸地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
陸地生態系統是指構成陸生動植物的生態環境,比如我國西雙版納的亞熱帶叢林,叢林中的亞洲象、華南虎、雲豹,加上各種鳥類和其他小動物,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再比如我國北方的許多草原,不僅處處可見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那兒也是各種野生動物和鳥類的樂園。高原雪域、沙漠戈壁,看上去十分荒涼,但它們不僅有生命存在,相互之間的依存關系以及對環境的影響,同樣形成自己的生態系統。
淡水生態系統通常指江河、湖泊以及沼澤中淡水生物相互構成的依存關系和由此而形成的自然環境。在這一生態系統中,主體是淡水,其他各種水生動植物都屬客體,只要主體的淡水環境不被破壞,客體一般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那麼,這個生態系統也就基本上能夠保持平衡。
海洋生態系統顧名思義就是指海洋這一主體條件下各類動植物的群體所形成的自然環境。表面上看,大海洶涌澎湃,桀傲不馴,而水下攝影機拍到的海底世界卻是那樣恬靜、祥和、溫馨而又奇妙!
構成生物圈的各類生態系統,在結構和功能上都有各自的特點,起著特殊的作用,共同維持著生物圈的正常功能,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生態平衡。
食物鏈是指生物相互制約、相互依存所形成的食物網路關系。如草原生態的食肉動物—食草動物以及昆蟲—鳥類等,它們互相制約,共生共榮。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自然和諧的。在非洲大草原,以獅子、獵豹和獵狗為代表的食肉動物專吃食草動物,它們對角馬甚至斑馬的獵殺是兇殘的,但這種殘酷的捕殺既是食肉動物生存繁衍的需要,同時也是保持草原植物繁茂和生態平衡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果沒有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的控制,食草動物就會迅速發展起來,當食草動物發展到一定數量,草原就難以承受,草原退化,食草動物也就失去生存和發展的條件。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的捕殺,不僅能控制食草動物種群的數量,從某種意義上說同時也是提高食草動物的質量。生物學家經過長期的野外考察證明,食肉動物在獵捕過程中,選擇的對象往往是病殘弱小的食草動物,這無疑有利於物種的優勝劣汰。從這一點說,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的兇殘捕殺,就顯得自然合理,天經地義了。
食肉動物以食草動物為食,在控制食草動物種群數量的同時保護了草原,各類飛鳥對昆蟲的捕食和食肉動物一樣,也起到保護草原的作用。而飛禽走獸的糞便則成為上好肥料,促使各種植物的生長。這種以植物為主體,食草動物、食肉動物以及昆蟲—鳥類為客體所形成的食物鏈,對維護草原的生態平衡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呼倫貝爾草原,是我國北方最大的草原之一,那兒牧草豐茂,牛羊成群,是我國最大的牧業基地。可是,歷史上由於這兒野狼成群,對牧業的發展構成嚴重的威脅,為了保護人畜的安全,當地牧民曾經組織過大規模的獵捕野狼活動,使野狼的數量銳減,剩下為數不多的狼再也不敢以草原為家,以牛羊為食,統統搬到深山老林里去了。野狼不見了,畜牧業空前發展,在牛羊種群不斷增加的同時,野兔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野兔和牛羊爭食牧草,草原難以承載,導致草場急劇退化,使草原面臨沙化的危險。
事實使人們認識到,食物鏈的任何一個環節一旦出現了問題,災難也就快要降臨了。野狼在飢餓的時候,固然偷獵牛羊,但在正常情況下,野狼是以野兔為食的。從這一點上說,是野狼控制了野兔的繁殖和發展,避免了野兔和牛羊爭食的現象,保證了草原的正常生態環境。當牧民認識到這一自然規律後,對野狼也就寬容了許多,再也不談狼色變、見狼就打了。
人類不僅是生物圈中的一部分,而且對生物圈中的各個生態系統起支配作用。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保護各個生態系統,促進生態平衡;人也能夠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掠奪資源,破壞生態平衡。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人類不能超自然而存在,保護生態平衡,也是保護人類自己,一旦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危及整個生物圈,人類自身也在劫難逃。
如果蒼蠅少了那麼蜘蛛也會減少接著是一些吃蜘蛛的鳥然後是以鳥為食的動物也會死!~
Ⅶ 長沙新生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湖南省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袁芬企業類型回:有限答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長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開福分局注冊地址:長沙市開福區撈刀河鎮羅漢村(長沙園林生態園內)
法定代表人:袁芬
成立時間:2012-09-20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3010500008412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長沙市開福區撈刀河鎮羅漢村(長沙園林生態園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