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學習性

生態學習性

發布時間: 2021-02-15 02:44:01

A. 植物的生態學特性是什麼

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什麼是 生態學 ?

生態學(Ecology)是研究有機體及其周圍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

那對於植物來說,它是自己本身個體以及其周圍環境的相關關系的問題。

而他本身,周圍又有什麼呢?
生物角度:本種植物,其他種類植物,動物,微生物等 。
非生物角度:陽光,空氣,水等。

個人覺得 應該從 個體、種群、群落 幾個層次來分析其特性吧。

--在此僅提供一個思路---

B. 什麼叫生物學習性和生態學習性

生物學習性復(Biology habit):生物自身的生制長發育規律。
生態學習性(ecological habit):生物與環境長期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固有適應屬性。
舉個例子:
A:生物學特性是制樹木本身固有的生長發育規律。 生物學特性是制樹木本身固有的生長發育規律。一般包括三個方面: ①系統發育,指樹木從地球出現到消滅的整個過程。 ②個體發育,一個樹木從種子發芽、生長、開花、結實到死亡的整 個過程。 ③年生長期,樹木在一年中休眠、發芽、開花、結果、落葉的發育 規律。 生態學習性是指園林樹木與其生長環境之間的關系。
B:生態學習性是指園林樹木與其生長環境之間的關系。所謂園林樹木的 環境條件,主要是指氣候因子(溫度、水分、光照、空氣)、土壤 因子、地形地勢、生物及人類活動等因子。

C. 生態學是干什麼

一、生態學(英文名Ecology)是研究有機體與其周圍環境(包括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目前已經發展為「研究生物與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科學」。有自己的研究對象、任務和方法的比較完整和獨立的學科。它們的研究方法經過描述——實驗——物質定量三個過程。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進了生態學理論的發展。

二、由來

「生態學」(Ökologie)一詞是1865年由勒特(Reiter)合並兩個希臘詞logos (意即:研究)和oikos (意即:房屋、住所)構成,1866年德國動物學家海克爾(Ernst Heinrich Haeckel)初次把生態學定義為「研究動物與其有機及無機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特別是動物與其他生物之間的有益和有害關系。從此,揭開了生態學發展的序幕。在1935年英國的Tansley提出了生態系統的概念之後,美國的年輕學者Lindeman在對Mondota湖生態系統詳細考察之後提出了生態金字塔能量轉換的「十分之一定律」。由此,生態學成為一門有自己的研究對象、任務和方法的比較完整和獨立的學科。

三、發展分期

1、萌芽期
古人在長期的農牧漁獵生產中積累了樸素的生態學知識,諸如作物生長與季節氣候及土壤水分的關系、常見動物的物候習性等。如公元前4世紀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曾粗略描述動物的不同類型的棲居地,還按動物活動的環境類型將其分為陸棲和水棲兩類,按其食性分為肉食、草食、雜食和特殊食性等類。

2、形成期
生態學大約從15世紀到20世紀40年代。15世紀以後,許多科學家通過科學考察積累了不少宏觀生態學資料。18世紀初葉,現代生態學的輪廓開始出現。如雷奧米爾的6卷昆蟲學著作中就有許多昆蟲生態學方面的記述。
到20世紀30年代,已有不少生態學著作和教科書闡述了一些生態學的基本概念和論點,如食物鏈、生態位、生物量、生態系統等。至此,生態學已基本成為具有特定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理論體系的獨立學科。

3、發展期
20世紀50年代以來,生態學吸收了數學、物理、化學工程技術科學的研究成果,向精確定量方向前進並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

D. 生態學是什麼

生態學的淵源 「生態學」一詞是德國生物學家海克爾1866年提出的。海克爾在其動物學著作中定義生態學是:研究動物與其有機及無機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特別是動物與其他生物之間的有益和有害關系。
其後,有些博物學家認為生態學與普通博物學不同,具有定量的和動態的特點,他們把生態學視為博物學的理論科學;持生理學觀點的生態學家認為生態學是普通生理學的分支,它與一般器官系統生理學不同,側重在整體水平上探討生命過程與環境條件的關系;從事植物群落和動物行為工作的學者分別把生態學理解為生物群落的科學和環境條件影響下的動物行為科學;側重進化觀點的學者則把生態學解釋為研究環境與生物進化關系的科學。
後來,在生態學定義中又增加了生態系統的觀點,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歸納為物質流動及能量交換;20世紀70年代以來則進一步概括為物,質流、能量流及信息流。 生態學的發展 生態學的發展大致可分為萌芽期、形成期和發展期三個階段。
萌芽期 古人在長期的農牧漁貓生產中積累了樸素的生態學知識,諸如作物生長與季節氣候及土壤水分的關系、常見動物的物候習性等。如公元前4世紀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曾粗略描述動物的不同類型的棲居地,還按動物活動的環境類型將其分為陸棲和水棲兩類,按其食性分為肉食、草食、雜食和特殊食性等類。
亞里士多德的學生、公元前三世紀的雅典學派首領賽奧夫拉斯圖斯在其植物地理學著作中已提出類似今日植物群落的概念。公元前後出現的介紹農牧漁獵知識的專著,如古羅馬公元1世紀老普林尼的《博物志》、6世紀中國農學家賈思勰的《齊民要術》等均記述了素樸的生態學觀點。
形成期 大約從15世紀到20世紀40年代。
15世紀以後,許多科學家通過科學考察積累了不少宏觀生態學資料。19世紀初葉,現代生態學的輪廓開始出現。如雷奧米爾的6卷昆蟲學著作中就有許多昆蟲生態學方面的記述。瑞典博物學家林奈首先把物候學、生態學和地理學觀點結合起來,綜合描述外界環境條件對動物和植物的影響。法國博物學家布豐強調生物變異基於環境的影響。德國植物地理學家人洪堡)創造性地結合氣候與地理因子的影響來描述物種的分布規律。
19世紀,生態學進一步發展。這一方面是由於農牧業的發展促使人們開展了環境因子對作物和家畜生理影響的實驗研究。例如,在這一時期中確定了五攝氏度為一般植物的發育起點溫度,繪制了動物的溫度發育曲線,提出了用光照時間與平均溫度的乘積作為比較光化作用的「光時度」指標以及植物營養的最低量律和光譜結構對於動植物發育的效應等。
另一方面,馬爾薩斯於1798年發表的《人口論》一書造成了廣泛的影響。費爾許爾斯特1833年以其著名的邏輯斯諦曲線描述人口增長速度與人口密度的關系,把數學分析方法引入生態學。19世紀後期開展的對植物群落的定量描述也已經以統計學原理為基礎。1851年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提出自然選擇學說,強調生物進化是生物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產物,引起了人們對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的重視,更促進了生態學的發展。
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葉,人類所關心的農業、漁貓和直接與人類健康有關的環境衛生等問題,推動了農業生態學、野生動物種群生態學和媒介昆蟲傳病行為的研究。由於當時組織的遠洋考察中都重視了對生物資源的調查,從而也豐富了水生生物學和水域生態學的內容。
到20世紀30年代,已有不少生態學著作和教科書闡述了一些生態學的基本概念和論點,如食物鏈、生態位、生物量、生態系統等。至此,生態學已基本成為具有特定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理論體系的獨立學科。
發展期 20世紀50年代以來,生態學吸收了數學、物理、化學工程技術科學的研究成果,向精確定量方向前進並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
數理化方法、精密靈敏的儀器和電了計算機的應用,使生態學工作者有可能更廣泛、深入地探索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物質基礎,對復雜的生態現象進行定量分析;整體概念的發展,產生出系統生態學等若干新分支,初步建立了生態學理論體系。
由於世界上的生態系統大都受人類活動的影響,社會經濟生產系統與生態系統相互交織,實際形成了龐大的復合系統。隨著社會經濟和現代工業化的高速度發展,自然資源、人口、糧食和環境等一系列影響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問題日益突出。
為了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科學依據和有效措施,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IUBS)制定了「國際生物計劃」(IBP),對陸地和水域生物群系進行生態學研究。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繼IBP之後,設立了人與生物圈(MAB)國際組織,制定「人與生物圈」規劃,組織各參加國開展森林、草原。海洋、湖泊等生態系統與人類活動關系以及農業、城市、污染等有關的科學研究。許多國家都設立了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的研究機構。
和許多自然科學一樣,生態學的發展趨勢是:由定性研究趨向定量研究,由靜態描述趨向動態分析;逐漸向多層次的綜合研究發展;與其他某些學科的交叉研究日益顯著。
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來看,生態學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匯點;在方法學方面,研究環境因素的作用機制高不開生理學方法,離不開物理學和化學技術,而且群體調查和系統分析更高不開數學的方法和技術;在理論方面,生態系統的代謝和自穩態等概念基本是引自生理學,而由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角度來研究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則可說是由物理學、化學、生理學、生態學和社會經濟學等共同發展出的研究體系。 生態學的基本內容 按所研究的生物類別分,有微生物生態學、植物生態學、動物生態學、人類生態學等;還可細分,如昆蟲生態學、魚類生態學等。
按生物系統的結構層次分,有個體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等。
按生物棲居的環境類別分,有陸地生態學和水域生態學;前者又可分為森林生態學、草原生態學、荒漠生態學等,後者可分為海洋生態學、湖沼生態學、河流生態學等;還有更細的劃分,如植物根際生態學、腸道生態學等。
生態學與非生命科學相結合的,有數學生態學、化學生態學、物理生態學、地理生態學、經濟生態學等;與生命科學其他分支相結合的有生理生態學、行為生態學、遺傳生態學、進化生態學古生態學等。
應用性分支學科有:農業生態學、醫學生態學、工業資源生態學、環境保護生態學、城市生態學等。
生態學的一般規律大致可從種群、群落、生態系統和人與環境的關系四個方面說明。
在環境無明顯變化的條件下,種群數量有保持穩定的趨勢。一個種群所棲環境的空間和資源是有限的,只能承載一定數量的生物,承載量接近飽和時,如果種群數量(密度)再增加,增長率則會下降乃至出現負值,使種群數量減少;而當種群數量(密度)減少到一定限度時,增長率會再度上升,最終使種群數量達到該環境允許的穩定水平。對種群自然調節規律的研究可以指導生產實踐。例如,制定合理的漁業捕撈量和林業採伐量,可保證在不傷及生物資源再生能力的前提下取得最佳產量。
一個生物群落中的任何物種都與其他物種存在著相互依賴和相互制約的關系。常見的有:
食物鏈,居於相鄰環節的兩物種的數量比例有保持相對穩定的趨勢。如捕食者的生存依賴於被捕食者,其數量也受被捕食者的制約;而被捕食者的生存和數量也同樣受捕食者的制約。兩者間的數量保持相對穩定;
競爭,物種間常因利用同一資源而發生競爭:如植物間爭光、爭空間、爭水、爭土壤養分;動物間爭食物、爭棲居地等。在長期進化中、競爭促進了物種的生態特性的分化,結果使競爭關系得到緩和,並使生物群落產生出一定的結構。例如森林中既有高大喜陽的喬木,又有矮小耐陰的灌木,各得其所;林中動物或有晝出夜出之分,或有食性差異,互不相擾;
互利共生。如地衣中菌藻相依為生,大型草食動物依賴胃腸道中寄生的微生物幫助消化,以及蟻和蚜蟲的共生關系等,都表現了物種間的相互依賴的關系。以上幾種關系使生物群落表現出復雜而穩定的結構,即生態平衡,平衡的破壞常可能導致某種生物資源的永久性喪失。
生態系統的代謝功能就是保持生命所需的物質不斷地循環再生。陽光提供的能量驅動著物質在生態系統中不停地循環流動,既包括環境中的物質循環、生物間的營養傳遞和生物與環境間的物質交換,也包括生命物質的合成與分解等物質形式的轉換。
物質循環的正常運行,要求一定的生態系統結構。隨著生物的進化和擴散,環境中大量無機物質被合成為生命物質形成了廣袤的森林、草原以及生息其中的飛禽走獸。一般說,發展中的生物群落的物質代謝是進多出少,而當群落成熟後代謝趨於平衡,進出大致相當。
人們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須注意到物質代謝的規律。一方面,在生產中只能因勢利導,合理開發生物資源,而不可只顧一時,竭澤而漁。目前世界上已有大面積農田因肥力減退未得到及時補償而減產。另一方面,還應控制環境污染,由於大量有毒的工業廢物進入環境,超越了生態系統和生物圈的降解和自凈能力,因而造成毒物積累,損害了人類與其他生物的生活環境。
生物進化就是生物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產物。生物在生活過程中不斷地由環境輸入並向其輸出物質,而被生物改變的物質環境反過來又影響或選擇生物,二者總是朝著相互適應的協同方向發展,即通常所說的正常的自然演替。隨著人類活動領域的擴展,對環境的影響也越加明顯。
在改造自然的話動中,人類自覺或不自覺地做了不少違背自然規律的事,損害了自身利益。如對某些自然資源的長期濫伐、濫捕、濫采造成資源短缺和枯竭,從而不能滿足人類自身需要;大量的工業污染直接危害人類自身健康等,這些都是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是大自然受破壞後所產生的一種反作用。 生態學的一般規律 美國科學家小米勒總結出的生態學三定律如下:
生態學第一定律:我們的任何行動都不是孤立的,對自然界的任何侵犯都具有無數的效
應,其中許多是不可預料的。這一定律是G.哈定(G.Hardin)提出的,可稱為多效應原理。
生態學第二定律:每一事物無不與其他事物相互聯系和相互交融。此定律又稱相互聯系原理。
生態學第三定律:我們所生產的任何物質均不應對地球上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有任何干擾。此定律可稱為勿干擾原理。
正文:
大致可從種群、群落、生態系統和人與環境的關系4方面說明。
● 種群的自然調節 在環境無明顯變化的條件下,種群數量有保持穩定的趨勢。一個種群所棲環境的空間和資源是有限的,只能承載一定數量的生物,承載量接近飽和時,如果種群數量(密度)再增加,增長率則會下降乃至出現負值,使種群數量減少;而當種群數量(密度)減少到一定限度時,增長率會再度上升,最終使種群數量達到該環境允許的穩定水平。對種群自然調節規律的研究可以指導生產實踐。例如,制定合理的漁業捕撈量和林業採伐量,可保證在不傷及生物資源再生能力的前提下取得最佳產量。
● 物種間的相互依賴和相互制約 一個生物群落中的任何物種都與其他物種存在著相互依賴和相互制約的關系。常見的是:①食物鏈。在食物鏈中,居於相鄰環節的兩物種的數量比例有保持相對穩定的趨勢。如捕食者的生存依賴於被捕食者,其數量也受被捕食者的制約;而被捕食者的生存和數量也同樣受捕食者的制約。兩者間的數量保持相對穩定。②競爭。物種間常因利用同一資源而發生競爭:如植物間爭光、爭空間、爭水、爭土壤養分;動物間爭食物、爭棲居地等。在長期進化中、競爭促進了物種的生態特性的分化,結果使競爭關系得到緩和,並使生物群落產生出一定的結構。例如森林中既有高大喜陽的喬木,又有矮小耐陰的灌木,各得其所;林中動物或有晝出夜出之分,或有食性差異,互不相擾。③互利共生。如地衣中菌藻相依為生,大型草食動物依賴胃腸道中寄生的微生物幫助消化,以及蟻和蚜蟲的共生關系等,都表現了物種間的相互依賴的關系。以上幾種關系使生物群落表現出復雜而穩定的結構,即生態平衡,平衡的破壞常可能導致某種生物資源的永久性喪失。
● 物質的循環再生 生態系統的代謝功能就是保持生命所需的物質不斷地循環再生。陽光提供的能量驅動著物質在生態系統中不停地循環流動,既包括環境中的物質循環、生物間的營養傳遞和生物與環境間的物質交換,也包括生命物質的合成與分解等物質形式的轉換。物質循環的正常運行,要求一定的生態系統結構。隨著生物的進化和擴散,環境中大量無機物質被合成為生命物質,形成了廣袤的森林、草原以及生息其中的飛禽走獸。一般說,發展中的生物群落的物質代謝是進多出少,而當群落成熟後代謝趨於平衡,進出大致相當。人們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須注意到物質代謝的規律。一方面,在生產中只能因勢利導,合理開發生物資源,而不可只顧一時,竭澤而漁。目前世界上已有大面積農田因肥力減退未得到及時補償而減產。另一方面,還應控制環境污染。由於大量有毒的工業廢物進入環境,超越了生態系統和生物圈的降解和自凈能力,因而造成毒物積累,損害了人類與其他生物的生活環境。
● 生物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生物進化就是生物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產物。生物在生活過程中不斷地由環境輸入並向其輸出物質,而被生物改變的物質環境反過來又影響或選擇生物,二者總是朝著相互適應的協同方向發展,即通常所說的正常的自然演替。隨著人類活動領域的擴展,對環境的影響也越加明顯。在改造自然的活動中,人類自覺或不自覺地做了不少違背自然規律的事,損害了自身利益。如對某些自然資源的長期濫伐、濫捕、濫采造成資源短缺和枯竭,從而不能滿足人類自身需要;大量的工業污染直接危害人類自身健康等,這些都是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是大自然受破壞後所產生的一種反作用。 分支學科 ①按所研究的生物類別分,有微生物生態學、植物生態學、動物生態學、人類生態學等;還可細分,如昆蟲生態學、魚類生態學等。②按生物系統的結構層次分,有個體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等。③按生物棲居的環境類別分,有陸地生態學和水域生態學;前者又可分為森林生態學、草原生態學、荒漠生態學等,後者可分為海洋生態學、湖沼生態學、河流生態學等;還有更細的劃分,如植物根際生態學、腸道生態學等。④生態學與非生命科學相結合的,有數學生態學、化學生態學、物理生態學、地理生態學、經濟生態學等;與生命科學其他分支相結合的有生理生態學、行為生態學、遺傳生態學、進化生態學、古生態學等。⑤應用性分支學科有:農業生態學、醫學生態學、工業資源生態學、污染生態學(環境保護生態學)、城市生態學等。 基本原理應用的思路 生態學的基本原理,通常包括四方面的內容:個體生態、種群生態、群落生態和生態系統生態。
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是穩定的和可持續的:在時間上能夠維持它的組織結構和自治,也能夠維持對脅迫的恢復力。健康的生態系統能夠維持它們的復雜性同時能滿足人類的需求。
生態學的基本原理的應用思路,我認為是模仿自然生態系統的生物生產、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而建立起人類社會組織,以自然能流為主,盡量減少人工附加能源,尋求以盡量小的消耗產生最大的綜合效益,解決目前人類面臨的各種環境危機。
較為流行的幾種思路如下:
1、實施可持續發展
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提出「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滿足其發展需要的能力構成威脅的發展」。可持續發展觀念協調社會與人的發展之間的關系,包括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但最根本的是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2、注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事實上造成當代世界面臨的空前嚴重的生態危機的重要原因就是以往人類對自然的錯誤認識。工業文明以來,人類憑借自認為先進的「高科技」試圖主宰、征服自然,這種嚴重錯誤的觀念和行為雖然帶來了經濟的飛躍,但造成的環境問題卻是不可彌補的。人類是生物界中的一分子,因此必須與自然界和諧共生,共同發展。
3、生態倫理道德觀
大量而隨意地破壞環境、消耗資源的發展道路是一種對後代和其他生物不負責任和不道德的發展模式。新型的生態倫理道德觀應該是發展經濟的同時還要考慮這些人類行為不僅有利於當代人類生存發展,還要為後代留下足夠的發展空間。
從生態學中分化出來的產業生態學、恢復生態學以及生態工程、城市生態建設等等,都是生態學基本原理推廣的成果。
在計算經濟生產中,不應認為自然資源是沒有價值的或者無限的,而是用生態價值觀念,應考慮到經濟發展對環境的破壞影響,利用科技的進步,將破壞降低到最大限度,同時倡導一種有利於物質良性循環的消費方式,即適可而止、持續、健康的消費觀。 其它定義 生態學的定義還有很多: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包括動物和植物)怎樣生活和它們為什麼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科學。(埃爾頓,1927)
生態學是研究有機體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學。(Andrenathes,1954)
生態學是研究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的科學。(E.P.Om,1956)
生態學是研究生命系統之間相互作用及其機理的科學。(馬世駿,1980)
生態學是綜合研究有機體、物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的科學。(E.P.Om,1997)
關於生態學的幾點補充生態學是一門年輕的科學,所以應該會有極為前途的一面,卻往往被其他的生物工作者所鄙夷,認為其「假、大、空」,其實這種想法是完全不正確的。
生態學的產生就是因為它和我們的生活極為緊密,它是用來研究生物與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因而對一個生態工作者來說,生態要求人掌握的知識那是相當的全面,至少要對生物,環境,水溫,地理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要是生物和環境要有相當扎實的功底,所以說一個生態學家要懂得的東西很多。
做生態的都很苦,要到處採集樣品,調查原因,還要回來做實驗分析,辛苦是難免的。
在這里我還想講講關於生態的幾本參考書,首先作為一個生態學入門的人來說,內蒙古大學的李博院士所編寫的生態學是一本極為好的參考書,不論是從內容還是排版,都堪稱經典,其實上面有人介紹的楊持只是他以前的一個下手(李博院士已經去世了,可嘆)。還有一本是北師大的孫儒泳院士編寫的基礎生態學,也是一本不錯的書,孫院士現在還健在,依然活躍在科研第一線。
生態學分支很多,譬如從事草原生態學的,在北京的植物所很厲害;從事水生生態的,在水生所全國數一數二,這里得提一下一個極為厲害的人,劉建康院士,他是淡水生態學的奠基人之一,現在已經93歲高齡了,依然每天上班,精神也很好,稱得上是一個元老級的人物。
生態學有前途嗎?這是很多人會疑惑的一個問題,個人觀念認為:如果你把前途完全看成「錢」途,那奉勸你不要從事生態學研究,如果你真的想為改善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敬一點微薄的力量,可以考慮。

E. 什麼叫生物學習性,什麼又叫生態學習性

生物學習性(Biology habit):生物自身的生長發育規律。
生態學習性(ecological habit):生物與環境長期回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固有適答應屬性。
舉個例子:
A:生物學特性是制樹木本身固有的生長發育規律。 生物學特性是制樹木本身固有的生長發育規律。一般包括三個方面: ①系統發育,指樹木從地球出現到消滅的整個過程。 ②個體發育,一個樹木從種子發芽、生長、開花、結實到死亡的整 個過程。 ③年生長期,樹木在一年中休眠、發芽、開花、結果、落葉的發育 規律。 生態學習性是指園林樹木與其生長環境之間的關系。
B:生態學習性是指園林樹木與其生長環境之間的關系。所謂園林樹木的 環境條件,主要是指氣候因子(溫度、水分、光照、空氣)、土壤 因子、地形地勢、生物及人類活動等因子。

F. 針藺的生態學特性

在山東,4月上旬至4月下旬萌發,6~7月開花,8~9月果實成熟,生育期185天左右。可進行有專性和無性繁殖。根狀屬莖在地下10~15厘米的淺泥橫生,節間疏散,盤根錯節,非常發達,在節上產生許多須根和芽,通過根莖繁殖大量新株叢,再生能力強,也可通過種子繁殖,種子成熟後落水傳播,遇適宜條件即可萌發生長。針藺是一種廣布的根莖型水生或濕生種,生境多為池沼、湖泊、河流和溝渠等處,在通風透光,溫度較高的夏季,生長迅速鮮草產量100~160千克/公頃。群落結構單純,蓋度在60%~85%。群落常見伴生種多為水生或濕生植物,如水蔥(Scirpus tabernaemontani)、眼子菜(Potamogeton sp.)等。有時與藨草(Scirpus sp.)或小香蒲(Typha minima)組成共優群落。

G. 生物生態學習性研究成果有那些

生物生態學習性研究成果有很多,對生物的保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H. 聯系實際論述生態學、習性學理論對學前教育的啟發意義。

學前教育專業:是由家長及幼師利用各種方法、實物為開發學前兒童的智力,使他們更加聰明,有系統、有計劃而且科學地對他們的大腦進行各種刺激,使大腦各部位的功能逐漸完善而進行的教育

學前智育是學前教育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構成學前教育學的科學體系的一部分。兒童是人生智力發展的基礎階段,又是發展最快的時期,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對幼兒智力及其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兒童的形成、發展,無一不與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有關,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學前教育。學前智育是一個多方面的培養過程

在我國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大腦科學證明,早期經驗影響大腦結構,學前教育為人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為提高國民素質社會發展提高社會人力資源水平做基礎性貢獻,價值有巨大的隱蔽性。

先導性:學前教育是兒童教育的開始,合理的學前教育可以讓兒童未來的發展有一個良好的開始。
公益性:學前教育既是對新生一代的教育要求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具有社會公益事業的性質,是父母安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去,促進社會和諧
學前教育的對象:學就是研究教育規律的科學,是教育科學的一個分支。對兒童的教育從出生就開始,0~3歲的教育稱為嬰兒教育,3~~6歲的兒童教育稱為幼兒教育。主要研究托兒所幼兒園教育,對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也有一定的教育指導作用,托兒所幼兒園家庭社會教育在教育目的任務原則等方面基本一致。

任務在於總結學前教育的經驗,研究學前教育理論,並借鑒外國學前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幫助托兒所幼兒園和家庭科學的對兒童進行教育,為培養新生一代基礎教育做科學的指導。

學前教育主要課程:主幹學科:教育學、心理學、衛生學,生理學,神經生理學,營養學,鋼琴,舞蹈,繪畫美工,人類學,社會學,生態學,遺傳學,倫理學,語言學等學科關系密切
主要課程:教育學、教育史、教育學概論、普通心理學、人體解剖生理學、教育社會學、學前衛生學、兒童發展心理學、聲樂、舞蹈、美術、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心理學、幼兒保健學、幼兒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統計學,人體解剖生理學,游戲學原理、教師口語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幼兒園見識、實習、幼兒師范學校實習、教育調查、社會調查,一般安排6--8周(六十天左右);在大三即第六學期末組織試講,第七學期實習、考普通話證學前教育教師資格證。此外,有部分地區因環境特殊,也有根據國家或地方政策安排在校學生去偏遠地區進行支教(進行為期3--4個月即一學期的支教,包括實習)。

隨著嬰幼兒生育高峰的臨近,使得「幼兒園短缺」、「幼師短缺」等問題再一次進入大眾視野,嬰幼兒家長對此更是頗為擔憂。「2007年我們國家要求兒童入園率需達到80%,但到2008年我國兒童入園率才達到47%,這個數字跟國家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幼教專家說:幼兒園短缺和幼師短缺是有一定關系的,「2011年北京市現有的資源只能滿足一半的學生入園,也就是剛剛滿足了50%的幼兒的需求,幼師的缺口一直以來都是基本存在的。」

2011年兩會召開,把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推上了一個至高點,為了解決幼兒入園難的社會問題,國家鼓勵大力發展幼兒教育,除了公立園計劃擴大招生規模外,民辦幼兒園更如雨後春筍般涌現,與此同時,社會對幼兒教師的需求,尤其是對高素質幼兒師資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牽頭完成的《北京法制發展報告》在北京首發。報告中指出到2015年北京幼兒教師缺口1.46萬人。這以數據引起了幼兒家長、學前教育專家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強烈關注,幼兒師范畢業生供不應求的現象普遍存在

在早期教育方面,0-3歲是人的一生中發展最重要的時期。一個人的學習能力的50%是在生命的頭4年中發展起來的,初生嬰兒的腦發育比15歲孩子快1000倍。很多思想和智力是在3歲前打下基礎的。0-3歲是嬰幼兒成長的關鍵期:最初的身體素質、智力發展、個性品質的形成於發展都是從這里開始的。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接受並重視早期教育,早期教育在我過經過10餘年的發展已經形成相當的規模,不僅是大城市,就算是三、四線城市也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親子園」「親子中心」「早教中心」等早教機構,但專業的早期教育師資嚴重不足。

幼兒園教育,幼兒教育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所以很多人都會注重自己孩子的教育,以這種趨勢下去,學前教育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它的前景也是非常好的!

I. 什麼是生物學特性,生態學特性

樹木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和適應能力,稱為樹木的生態學特性即生態習性。生物學特性,生物與生俱來的特有的內在品質。

昆蟲的生物學特性一般來說,生物學特性包括了各蟲態生活習性,幼蟲齡期,生活史,發生規律,行為,等等。生態學特性一般就是說生態因子對個體的影響,溫度、濕度、光照、食物等等。

(9)生態學習性擴展閱讀:

園林樹木的個體生長發育規律及其生長周期各階段的性狀表現。具體包括:由種子萌發,經幼苗、幼樹逐漸發育到開花結果,直到最後衰老死亡的整個生命過程的發生發展規律。

生物不僅具有多樣性,而且還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和屬性。人們對這些共同的特徵、屬性和規律的認識,使內容十分豐富的生物學成為統一的知識體系。

生物物理學是用物理學的概念和方法研究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研究生命活動的物理和物理化學過程的學科。

早期生物物理學的研究是從生物發光、生物電等問題開始的,此後隨著生物學的發展,物理學新概念,如量子物理、資訊理論等的介入和新技術如 X衍射、光譜、波譜等的使用,生物物理的研究范圍和水平不斷加寬加深。

一些重要的生命現象如光合作用的原初瞬間捕捉光能的反應,生物膜的結構及作用機制等都是生物物理學的研究課題。生物大分子晶體結構、量子生物學以及生物控制論等也都屬於生物物理學的范圍。

J. 關於生態學

1、1866年,德國動物學家haeckel首次為生態學下的定義是: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其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現代生態學的發展越來越把人放在中心的位置,生態學基本原理既可應用於生物,也可應用於人類自身及人類所從事的各項活動

2、生態學的定義

生態學(ecology)一詞源於希臘文OIKOS,其意為「住所」或「棲息地」。從字意上講,生態學是關於居住環境的科學。

生態學作為一個學科名詞,是德國博物學家E•Haeckel於1866年在其所著《普通生物形態學》(Generelle Morphologie der Organismen)一書中首先提出來的,他認為生態學是研究生物在其生活過程中與環境的關系,尤指動物有機體與其他動植物之間的互惠或敵對關系。此後,由於研究背景和研究對象的不同,不同學者對生態學提出了不同定義。英國生態學家Elton(1927)認為生態學時「研究生物(動物和植物)怎樣生活和它們為什麼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科學」,指出生態學是「科學的自然歷史」。澳大利亞生態學家Andrewartha (1954)認為,生態學是研究有機體的分布與多度的科學。美國生態學家E•P•Om(1956,1997)採用了新的定義,認為「生態學是研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科學」,生態學是「綜合研究有機體、物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的科學」。中國生態學會創始人馬世駿(1980)認為生態學是「研究生命系統與環境系統之間相互作用規律及其機理的科學。

生態學的定義頗多,我們認為E•Haeckel的定義是適宜的,即「生態學是研究生物及環境間相互關系的科學」。這里,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及人類本身,即不同的生物系統,而環境則指生物生活中的無機因素、生物因素和人類社會共同構成環境系統。

二、生態學的研究對象

生態學的研究范圍異常廣泛,從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態學的研究對象,即生物大分子-基因-細胞-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景觀-生物圈(全球)都是生態學的研究對象,這些研究對象又異常復雜,使生態學發展成一個龐大的學科體系。根據其研究對象的組織水平、類群、生境以及研究性質,可將其劃分如下:

1) 根據研究對象的組織水平劃分

生物的組織層次可以從分子到生物圈,與此相應,生態學也分化出分子生態學(Molecular Ecology)、個體生態學(Autecology)或生理生態學(Physiological Ecology)、種群生態學(Popullation Ecology)、群落生態學(Community Ecology Synecology)、生態系統生態學(Ecosystem Ecology)、景觀生態學(Landscape Ecology)與全球生態學(Global Ecology)。

2) 根據研究對象的分類學類群劃分

生態學起源於生物學,生物學的一些特定類群(如植物、動物、微生物)以及上述各大類群中的小類群,甚至每一個種都可以從生態學角度進行研究。因此,可分出植物生態學、動物生態學、微生物生態學、哺乳動物生態學、昆蟲生態學以及各個主要物種的生態學。

3) 根據研究對象的生境類別分

根據研究對象的生境類別劃分有陸地生態學(Terrestrial Ecology)、海洋生態學(Marine Ecology)、淡水生態學(Freshwater Ecology)、島嶼生態學(Islands Ecology 或Island Biogeography)等。

4) 根據研究性質劃分

根據研究性質劃分有理論生態學與應用生態學。涉及到各部門應用的如農業生態學、森林生態學、草地生態學、家畜生態學、城市生態學(Urban Ecology),保育生態學、恢復生態學(Restoration Ecology),生態工程學(Engineering Ecology),人類生態學(Human Ecology),生態倫理學(Ecological Ethics)等。

此外,還有學科間相互滲透而產生的邊緣學科,如數量生態學、化學生態學、物理生態學、經濟生態學等。

三、生態學的形成與發展

一)生態學的萌芽時期

生態學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而且是多元起源的。概括地講,大致可分出4個時期:生態學的萌芽時期;生態學的建立時期;生態學的鞏固時期;現代生態學時期。

1、生態學的萌芽時期(公元16世紀以前)

在人類文明的早期,為了生存,人類不得不對其賴以飽腹的動植物的生活習性以及周圍世界的各種自然現象進行觀察。因此,從遠古時代起,人們實際上就已在從事生態學工作。在一些中外古籍中,已有不少有關生態學知識的記載。早在公元前1200年,我國《爾雅》一書中就有草、木兩章,記載了176種木本植物和50多種草本植物的形態與生態環境。公元前200年《管子》「地員篇」專門論及水土和植物,記述了植物沿水分梯度的帶狀分布以及土地的合理利用。公元前100年前後,我國農歷已確立了24節氣,它反映了作物、昆蟲等生物現象與氣候之間的關系。這一時期還出現了記述鳥類生態的《禽經》,記述了不少動物行為。在歐洲,Aristotle(384-322,B.C.)按棲息地把動物分為陸棲、水棲等兩大類,還按食性分為肉食、草食、雜食及特殊食性4類。Aristotle的學生、古希臘著名學者Theophrastus(370-285,B.C.)在其著作中曾經根據植物與環境的關系來區分不同樹木類型,並注意到動物色澤變化是對環境的適應。但上述古籍中沒有生態學這一名詞,那時也不可能使生態學發展成為獨立的科學。

二)生態學的建立時期

進入17世紀之後,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態學作為一門科學開始成長。例如,著名化學家R.Boyle在1670年發表的低氣壓對動物效應的試驗,標志著動物生理生態學的開端;1735年法國昆蟲學家Reaumur發現,就一物種而言,發育期間的氣溫總和對任一物候期都是一個常數,被認為是研究積溫與昆蟲發育生理的先驅;1855年Al.de Candolle將積溫引入植物生態學,為現代積溫理論打下了基礎;1792年德國植物學家C.L.Willdenow在《草學基礎》一書中詳細討論了氣候、水分與高山深谷對植物分布的影響,他的學生A.Humboldt發揚了老師的思想,於1807年用法文出版《植物地理學知識》一書,提出「植物群落」、「外貌」等概念,並指出「等溫線」對植物分布的意義;1788年T.Malthus《人口論》的發表,促進了達爾文「生存斗爭」及「物種形成」理論的形成,並促進了「人口統計學」及「種群生態學」的發展。

進入19世紀之後,生態學得到很快發展並且日趨成熟。1859年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問世,促進了生物與環境關系的研究,使不少生物學家開展了環境誘導生態變異的實驗生態學工作。1866年Haeckel提出ecology一詞,並首次提出了生態學定義。丹麥植物學家E.Warming於1895年發表了他的劃時代著作《以植物生態地理為基礎的植物分布學》,1909年經作者本人改寫,用英文出版,改名《植物生態學》(ecology of plants)。1898年波恩大學教授A.F.W.Schimper出版《以生理為基礎的植物地理學》,這兩本書全面總結了19世紀末葉之前生態學的研究成就,被公認為生態學的經典著作,標志著生態學作為一門生物學的分支科學的誕生。

三)生態學的鞏固時期

20世紀初動植物生態學並行發展,出版了不少生態學著作與教科書。在動物生態學方面,關於生理生態學、動物行為學和動物群落學等研究有了較大的進度。在此期間出版的有關著作有Jennings(1906)年發表《無脊椎動物的行為》;美國生態學家V.E.Shelford(1913)的《溫帶美洲的動物群落》等。在植物生態學方面,繼Warming-Schimper之後,在生理生態與群落生態方面出現了大量著作。例如,G.Klebs(1903)發表的《隨人意的植物發育的改變》;美國H.C.Cowels(1910)發表的《生態學》;F.E.Chements(1907)發表的《生態學及生理學》;B.H.Cy KAYEB(1908)發表的《óPЯНСK森林群系及它們的相互關系》;美國F.E.Clements(1904)發表的《植被的結構與發展》;英國A.G.Tansley(1911)發表的《英國的植被類型》等。

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生態學得到進一步鞏固與發展。在動物生態學方面,開始了種群研究,並將統計學引入生態學;例如,英國生態學家A.J.Lotka(1925)提出了有關種群增長的數學模型。出版的動物生態學教本與專著有:美國生態學家R.N.Chapman(1931)的《動物生態學》;C.Elton(1927)的《動物生態學》;V.E.Shelford(1929)的《實驗室及野外生態學》;中國費鴻年(1937)《動物生態學綱要》;蘇聯KaiiikaoB(1945)的動物生態學基礎》等。1949年W.C.Allee等合著的《動物生態學原理》出版,被認為是動物生態學進入成熟期的重要標志之一。植物生態學在這一時期也得到重要發展,出版的專著有:瑞典Du Rietz(1921)的《近代植物社會學方法論基礎》;法國Braun-Blanquet(1928)的《植物社會學》;英國A.G.Tansley(1923)的《實用植物生態學》;美國F.E.Clements(1916)的《植物的演替》及F.E.Clements與J.E.Weaver(1929)合著的《植物生態學》;蘇聯B.H.CykayeB的《植物群落學》(1908)與《生物地理群落學與植物群落學》(1945)等。由於各地自然條件、植物區系、植被性質及開發利用程度的差異,使植物生態學在研究方法、研究重點上各地有所不同,在這一時期形成了幾個著名的生態學派,主要有:

(1)北歐學派(Uppsala學派):由瑞典Uppsala大學的R.Sernauder所創建,繼承人為G.E.Du Rietz。以注重群落分析為特點。

(2)法瑞學派:有兩個中心,一在瑞士Zurich大學,一在法國Montpellier大學,所以又稱為蘇黎士-蒙伯利埃學派,他們聯合創建了「國家高山和地中海地植物研究站」和「Яцье地植物研究所」。他們把植物群落生態學稱為「植物社會學」,並用特徵種和區別種劃分群落類型,建立了嚴密的植被等級分類系統。常被稱為植物區系學派。代表人物為J.Braun-Blanquet。1935年後,北歐學派與本學派合流,被稱為西歐學派或大陸學派。

(3)英美學派:代表人物事美國的F.E.Clements與英國的A.G.Tansley,以研究植物群落的演替和創建頂極學說而著名,有人稱之為動態學派。

(4)蘇聯學派:以B.H.Сукауёв為代表,他們注重重建群種與優勢種,建立了一個植被等級分類系統,並重視植被生態、植被地理與植被制圖工作。他們的工作以植物群落和植被為主,統稱為「地植物學」。

此外,這一時期英、美等國還相繼成立了生態學會,英國生態學會於1913年創建,美國生態學會於1916年創建;創辦的一些生態學刊物有《Journal of Ecology》(1913)、《Ecology》(1920)、《Ecological Monographs》(1931)及《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1932)。

20世紀50~60年代,是傳統生態學向現代生態學過渡時期,並出現了一些新的中心。如德國的H.Ellenberg對生態幅度與生理幅度以及生態種組的研究;Wurzburg大學O.L.Lange植物生理生態研究;英國北威爾士大學J.L.Harper對植物種群的研究;法國Toulouse植被制圖中心(以H.Gaussen為代表);美國康乃爾大學植被分析研究(R.H.Whittaker為代表)等。

四、生態世界觀

(1)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的發展觀。該觀念於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O)在其一項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中提出。即「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滿足其發展需要的能力構成威脅的發展」。可持續發展觀念旨在協調社會與人的發展之間的關系,其包括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但最根本的是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2)培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自然觀。造成當代世界面臨空前嚴重的生態危機的重要原因就是以往人類對自然觀的錯誤認識。工業文明以來,人類憑借自認為先進發達的「高科技」,試圖主宰、征服自然,這種嚴重錯誤的自然觀雖然為人類的物質生活創造了一定條件,但其造成的環境問題卻是不可彌補的。人類首先必須將自己 在生物圈和自然界中進行合理的定位,才能正確處理好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

(3)養成生態倫理道德觀。以往隨意地破壞環境、消耗資源的發展道路是一種對後代和對其他生物不負責任和不道德的發展行為。新型的生態倫理道德觀應該是發展經濟的同時還要考慮這些人類行為不僅有利於當代人類生存發展,還要為後代留下足夠的發展空間。生態倫理道德觀是倫理觀念在生態環境領域的深化、擴展和具體運用,以此觀念來規范我們對待自然生態環境的行為,調整、善待自然和其他生物。

(4)建立新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在經濟核算體系中,不應認為自然資源是沒有價值的,放棄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取向,重新確立人類在自然界中的坐標點,承認自然資源是有限的,有價值的,用生態文化價值觀念取代「人類沙文主義」的價值取向觀念。同時,在消費觀上主張一種有利於物質,自然良性循環的消費,主張適可而止的消費觀和持續健康的發展觀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