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圖為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
『壹』 如圖為生態系統碳循環示意圖,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態系統中的三種成分.請據圖回答.(1)生態系統的碳
(1)生抄態系統的碳循環是指碳襲元素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不斷循環的過程.
(2)圖中甲表示生產者,生產者包括進行光合作用的綠色植物和進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細菌(圖中X).硝化細菌不能利用光能,但是能利用體外環境中的某些無機物氧化釋放的化學能來製造有機物.丙代表分解者,分解者包括腐生細菌、真菌和腐生動物等,圖丙中下面表示細菌,Y主要指真菌類生物.因此真核生物的細胞結構最主要的特點是有核膜包圍的細胞核.
(3)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光反應過程中產生ATP和[H],用於暗反應中有機物的合成,因此大氣中的CO2在甲中圖示的c處(葉綠體基質中)合成有機物;有氧呼吸的場所為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因此含碳有機物在甲中圖示的a和b可以分解為CO2.
(4)化石燃料除燃燒外,還可以通過微生物的分解途徑產生CO2.
故答案為:
(1)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
(2)生產者有核膜包圍的細胞核
(3)ca和b
(4)微生物的分解
『貳』 如圖是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其中「→」表示碳的流動方向.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在碳循環過
A、物質是能量的載體,能量是物質的動力,物質循環總是伴隨著能量流動版同時進行,不可權分割,A正確;
B、根據以上分析可知食物鏈為A→D→E→F,若E生物數量大量減少,則短期內生物數量發生的變化是D增加,A減少,F減少,B正確;
C、由題意分析已知A是生產者,C是無機環境中的二氧化碳,B是分解者,其餘生物是消費者,即D、E、F是消費者,C錯誤;
D、A→C過程指的是生產者到無機環境的過程,碳流動形式主要是以CO2形式進行的;F→B過程指的是消費者到分解者的過程,碳元素是以含碳有機物形式進行的,D正確.
故選:C.
『叄』 如圖為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箭頭表示循環方向.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甲、乙、丙構成
A、圖中甲、乙、丙、丁構成了該生態系統的生物群落,A錯誤;
B、圖中c和d表示捕食關系內,B錯誤;
C、丁是容分解者,能將有機物分解成有機物,若缺少該類群則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不能正常進行,C正確;
D、細胞呼吸消耗的能量屬於同化量,因此乙對食物的同化量並不是遠小於攝入量,D錯誤.
故選:C.
『肆』 下圖是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B、C過程是________。(2)H過程是_____
(1)呼吸作用復 (2)光合作制用 (3)分解者 分解 (4)古代動植物遺體 (5)H、E (6)D (7)物質循環 能量流動 (8)CO 2 或碳酸鹽 CO 2 |
『伍』 下圖是生態系統碳循環示意圖,圖中「→」表示碳的流動方向。請回答: (1)寫出圖中含有四個
(1)E→F→D→B (2)A→E是以CO 2 形式,D→B是以含碳有機物形式 (3)80 (4)600 (5)產生溫室效應(CO 2 增多) (6)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7)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
『陸』 如圖為生態系統碳循環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由圖可知,碳在生態系統中主要以______形式進行循環
(1)碳循環是指二氧化碳從無機環境開始,經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又回到無機回環境中,完成一答個循環過程.在大氣中,二氧化碳是含碳的主要氣體,也是碳參與物質循環的主要形式.
(2)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因此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是通過光合作用進入收生物體內的.
(3)據科學測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在逐年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眾多人口的呼吸、石油及煤炭等燃料的燃燒.
(4)在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中,細菌、真菌把動植物的遺體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進而製造有機物,可見,細菌和真菌對於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起著重要的用. 動植物遺體及排泄物中的碳通過⑥所代表的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返回大氣中.
故答案為:
(1)二氧化碳
(2)光合作用
(3)眾多人口的呼吸、石油及煤炭等燃料的燃燒
(4)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柒』 下圖是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圖中「→」表示碳的流動方向。請據圖回答: (1)在此生態系
(1)生產者 太陽能 (2)A→D→E (3)氣體(CO 2 ) (4)5000 (5)全球性 (6)光合作用 |
『捌』 下圖是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a在生態系統中代表
答案: 解析: (1)生產者 有機碳;(2)③ ⑦ ②、⑤; (3)分解者 將動植物的屍體、枯枝落葉及動物排出物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 (4) 有機碳
『玖』 圖為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箭頭表示循環方向。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丁中的糞便沒有被同化是指丁的攝入總能量中只有一小部分用與自身的生長發育繁殖,其餘的通過呼吸作用,轉變為煤礦,石油等物質。由於丁的用與自身的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無法流向下一營養級,大部分流入分解者甲中,所以導致丁同化的能量遠小於其攝入量。
『拾』 右圖是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的示意圖
甲A生產者B消費者C分解者D無機環境
乙A生產者B分解者C消費者D無機環境
碳在ABC流動是以食物鏈形式運行
研究能量流動的意義是
: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