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分類法

生態分類法

發布時間: 2021-02-15 21:57:09

A. 植物分類方法大致幾種

一、植物分類的方法
一人為分類方法 是人們按照自己的方便或按植物的用途,選擇植物一個或幾個特徵作為標准進行分類,然後按照人為標准順序排成分類系統。
二自然分類方法 以植物的親疏程度作為分類的標准。按照生物進化的觀點,植物由於來自共同祖先而具有相似的遺傳性,表現出形態、結構、習性等方面的相似。因此,根據植物相同點的多少就可判斷它們之間親緣上親疏程度。這種根據親緣關系進行分類的方法是自然分類方法。
被子植物的分類主要依據各種器官的形態特徵,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形態特徵,因為花果的形態比較穩定,不易因環境的改變而產生變異。
二、植物的分類單位
依范圍大小和等級高低,植物分類的各級單位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每個等級內如果種繁多還可細分一個或二個次等級,如亞門、亞綱、亞目、亞科等。種以下可有亞種、變種和變型。
種是分類學上的基本單位,同種植物的個體起源於共同的祖先,具有相似的形態特徵,能自然交配產生遺傳性相似的後代,要求相同的生態環境條件,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區。品種不是分類單位,不存在於野生植物中,是栽培學上的用法,相當於變種或變型。
在分類上,親緣相近的種歸類為屬,相近的屬歸類為科,相近的科歸類為目,以此上推直至把所有植物歸類為植物界。

現在從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中各選一例,說明它們在分類上所屬的各級單位。

芍 葯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毛茛目

科:毛茛科

屬:芍葯屬

種:芍葯

百 合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百合目

科:百合科

屬:百合屬

種:百合

另:現在一般將植物分為,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B. 生物的分類方法

生物分類學的概念

生物種類十分豐富,據估計,目前人們已命名的約有200萬種,其中動物約有150萬種,植物約有50萬種。據科學家估計,世界上約有2 000萬~5 000萬種生物還有待發現和命名。為了研究、保護和利用如此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科學家對它們進行比較和梳理,分門別類,逐步建立了生物分類學。

生物分類學是研究生物分類理論和方法的學科。它包括分類、命名和鑒定三個領域。分類是根據生物的相似性和親緣關系,將生物歸入不同的類群(分類單元);命名是根據國際生物命名法給生物分類單元以科學的名稱;鑒定則是確定一種生物屬於已經命名的分類單元的過程。因此,概括來說,生物分類學是對各類生物進行鑒定、分群歸類,按分類學准則排列成分類系統,並對已確定的分類單元進行科學命名的學科。其目的是探索生物的系統發育及其進化歷史,揭示生物的多樣性及其親緣關系,並以此為基礎建立多層次的、能反映生物界親緣關系和進化發展的「自然分類系統」。這樣就有利於人們認識生物,了解各個生物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從而掌握生物的生存和發展規律,為更廣泛、更有效地保護和利用自然界豐富的生物資源提供方便。

生物分類的方法

人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對生物進行過分類。從歷史發展上看,在分類方法上有人為分類法和自然分類法兩種,這兩種方法也代表了分類工作發展的兩個階段。

人為分類法 主要是憑借對生物的某些形態結構、功能、習性、生態或經濟用途的認識將生物進行分類,而不考慮生物親緣關系的遠近和演化發展的本質聯系,因此所建立的分類體系大都屬於人為分類體系。例如,將生物分為陸生生物、水生生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糧食作物、油料作物等。另外,18世紀瑞典植物學家林奈(1707—1778)以生物能否運動為標准,將生物劃分為動物界和植物界的兩界系統。他還根據雄蕊的有無、數目,把植物界分為一雄蕊綱、二雄蕊綱等24個綱。16世紀我國李時珍(1518—1593)在他的《本草綱目》一書中將植物分為五部,即草部、谷部、菜部、果部和木部;將動物也分為五部,即蟲部、鱗部、介部、禽部和獸部;人另屬一部,即人部。又如,亞里士多德根據血液的有無,把動物區分為有血液的動物和無血液的動物兩大類,等等。

自然分類法 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一書,進化論的確立及生物科學的發展,使人們逐漸認識到現存的生物種類和類群的多樣性乃是由古代的生物經過幾十億年的長期進化而形成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親緣關系。分類學應該反映這種親緣關系,反映生物進化的脈絡。

現代生物分類學研究生物的系統發育,特別強調分類和系統發育的關系。在研究分類的過程中,分類學家追求的是劃分的分類單元應是「自然」的類群,提出的分類系統力求反映客觀實際,也就是說要符合系統發育的原則。因為系統發育的親緣關系是生物進化過程的實際反映。因此,研究各生物類群的分類學家,都把組建該類群的系統發育作為主要目標,以便在此基礎上按照生物系統發育的歷史,編制生物的多層次分類系統,即自然分類系統。

植物的自然分類法是以植物的形態結構作為分類依據,以植物之間的親緣關系作為分類標準的分類方法。從生物進化的理論得知,種類繁多的植物,實際上是大致同源的。物種之間相似程度的差別,能夠顯示出它們之間親緣關繫上的遠近。判斷植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的方法,是根據植物之間相同點的多少。例如,菊花和向日葵在形態結構等方面有許多相同點,如它們都具有頭狀花序,花序下有總苞,雄蕊5枚,花葯合生。於是就認為它們的親緣關系比較接近;而菊花與大豆相同的地方就比較少,如大豆花是大小和形狀都不相同的蝶形花瓣,二體雄蕊(花絲9枚合生,一枚離生),於是就認為它們的親緣關系比較疏遠。

近年來,隨著科學的發展,植物的分類已經不僅以形態結構為依據,而且得到了生理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和古植物學等學科的密切配合。各國植物學家正在這方面繼續展開深入的研究,以便使植物分類的方法更加完善。

動物的自然分類方法更加復雜,主要是根據同源性進行分類。分類學家必須考慮多種多樣的特徵,這些特徵包括:結構、功能、生物化學、行為、營養、胚胎發育、遺傳、細胞和分子組成、進化歷史及生態上的相互作用。特徵越穩定,在確定分類時就越有價值。

生物分類的依據

目前生物分類已從形態學、比較胚胎學、比較解剖學和古生物學等方面的研究擴展到多個學科。近幾十年來,特別是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現代分類學家在分類的過程中,廣泛採用了生理、生化、免疫學、生態分布、遺傳學及分子生物學的技術進行分類學研究,以便獲得更為可靠、更為全面的分類學依據,來確定生物間的親緣關系,使「自然分類」更符合自然的本來面貌。例如,以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減數分裂時染色體的行為方式可獲得細胞學依據;以一些代謝的小分子化合物,如植物鹼、酚、糖、糖苷等和一些大分子化合物,如DNA、RNA和蛋白質等,通過血清、電泳等方法獲得的生化指標可獲得生物化學依據;以一些較穩定的同源生物大分子,如血紅蛋白、細胞色素等的氨基酸序列、相對應的核苷酸序列在結構上的差異程度可獲得分子生物學依據(表2)。這些都可作為分類依據來確定生物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和演化規律。

以上數據可以作為說明這些生物的同源性及親緣關系遠近的依據,如人和黑猩猩的親緣關系最近,和獼猴的親緣關系稍遠一點,和酵母菌等的親緣關系更遠。

總之,一切具有種間差異的特徵均可作為分類的依據。隨著各學科的發展,對生物的認識越來越全面,生物學各學科的發展為生物分類的逐步完善提供了條件,人們才有可能綜合各方面的資料,最終建立起一個反映親緣關系的自然分類系統。
現在生物分類主要是按照瑞典科學家林奈的分類法,
生物定義有七種,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分類原理

16世紀德國神學家和植物學家O.布龍費爾斯、德國植物學家H.T.博克及L.福克斯等對植物分類都作出了貢獻。他們對植物進行了觀察和生動逼真的描述並試圖編寫地方植物志,由此在中歐發現了許多植物的新種。O.布龍費爾斯描述了 260種植物。H.T.博克和L.福克斯描述了 500多種植物。但他們缺少比較一致的分類系統,而且不甚關注屬以上的較高分類階元。O.布龍費爾斯關於屬的順序是隨意的,L.福克斯主要按字母排列,只有H.T.博克按植物營養部分的特徵及其相互關系,提出了比較符合自然的系統。
義大利植物學家A.切薩皮諾首先在其巨著《植物十六卷》(1583)一書內應用了一致的植物分類法。他為提出一個易於鑒定的系統,借用了亞里士多德通過邏輯區 分的向下分類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兩分法,適合於構 想鑒定的關鍵特徵,但易於導致人為分類。A.切薩皮諾 認識到應用邏輯區分最重要的是選擇區分特徵,並首先 重視了果實的分類價值。由於他在實際分類時先把植物 分成自然類群,然後再尋找適用的關鍵特徵,所以他劃 分的32類植物從整體上看是符合自然分類的。盡管他的 分類系統有明顯缺點,但對以後200年的植物學,包括對 瑞典的 C.von林奈都很有影響。以後荷蘭植物學家M.德 爾奧貝爾進一步探尋植物的自然相似性,並以葉的形態為分類特徵。
瑞士植物學家G.博安追隨M.德爾奧貝爾的 思路按自然相似性對植物進行從簡到繁的排列,同時考 慮了大量不同的特徵。有意識地劃分了種、屬之間的區別,還指出了同種異名現象,但並未描述屬的特徵。他 描述的植物約有6000種,對每種植物都在屬名後面接以 「種加詞」。例如在區別兩種相似的牧草時就分別給予共同的屬名和不同的「種加詞」,成為最早的雙名法。G.博安的主要目的是想提供一份使用方便的植物名錄, 故未提出更高的分類階元名稱。
法國植物學家J.P.de圖 內福爾把重點放在「屬」上,把相似的植物放在一起,並 用單個名詞來代替屬名。他劃分並描述的 698個屬大多 數為以後 C.von林奈所採用。他首先提出屬以上的正式分類階元。但他劃分的22個綱和122個組,大多是人為的。
當植物分類不斷取得進展時,動物分類卻一直停滯 不前。16世紀有幾位博物學家描述了鳥、魚的種類,瑞 士博物學家C.格斯納編撰了《動物志》,按字母順序編 排了文獻上所有的動物。英國博物學家J.雷首先根據分 類原理進行植物與動物的分類。他比前人更透徹地討論 了種的概念,這種概念在其後150年內仍被廣泛採用。他 對動物分類既採用了亞里士多德的傳統分類原理,也采 用新的以解剖學和生理學知識為基礎的分類標准。他對 兩棲類、爬行類、昆蟲的分類,做了許多工作,較前人 更重視以結構(如齒、趾的排列)為依據,而較少採用顏色、大小、習性等。因此他提出的動植物界的某些大類,是較為符合自然分類的。
瑞典植物學家 C.von林奈以雄蕊和雄蕊作為系統分類的基礎,根據它們的數目與排列,把植物分成24個綱。1735年,他出版了《自然系統》一書,把自然物分為植物、動物、礦物3大界;把動、植物各分成綱、目、屬、種4個階元,首先實現了植物和動物分類范疇的統一,增強了生物科學的整體性。 C.von林奈對動植物命名時採用由屬名和「種加詞」組成的雙名名稱,完善和推廣了「雙名法」。他起初用單個詞代表屬名,用幾個詞簡述種的特徵。以後改用兩個詞命名每種植物,並將此種方法擴展到動物方面。他統一採用拉丁文命名。屬名採用大寫的名詞,種名採用小寫的形容詞。林奈認為種和屬都是從一開始就被創造出來的,但他更重視屬的作用。他以屬作為分類基礎,把向下分類法嚴格限制在屬的水平。他強調的是「發現」屬而不是「設置」屬。林奈在確定屬時,首先根據植物的外形,隨後再詳述其本質。因此,他劃分的許多屬符合自然分類。但他出於應用方便而劃分的「綱」和「目」,則多是人為的。林奈是自A.切薩皮諾以來的動、植物分類知識的集大成者。他對雙名法的發展與完善,對分類系統及其方法的建立,使他被公認為近代植物和動物分類學的奠基人。
林奈及其先驅大都認為自然界的多樣性反映了某種深刻的順序或和諧,但卻歸之為造物主的設計,這種人為 的分類方法使分類系統因人而異,造成許多混亂。從17 世紀末到19世紀,由於向下分類法在實際工作中遇到了 困難,逐漸興起一種完全不同的方法,即向上分類法或 綜合分類法。這種方法把各個種歸納為相似的類群,再 把相似的類群結合成更高的分類階元。這在原則上是嚴 格的經驗方法,標志著一種全面的方法學上的革命。這 種方法不僅方向相反,而且從依靠單一特徵轉向利用並 同時考慮多種特徵。
法國是歐洲受「本質論」哲學思想影響最少的國家,因而首先發展了這種新的分類方法。法國植物學家P.馬尼奧爾在分類時不僅採用果實的特徵,而且利用植物各部分的特徵,並強調「整體途徑」即通過觀察歸類的重要性。法國博物學家 G.-L.de布豐也強調把相似種歸類,把相異種分開,並考慮全部特徵的分類方法。法國博物學家M.阿當松首先對邏輯區分的有效性提出了疑問,建議代之以經驗的歸納法。法國生物學家 J.-B.de拉馬克也主張用歸類而不是邏輯區分進行分類。法國動物學家、古生物學家G.居維葉關於各種器官的形態結構與功能之間的相關理論,更促進了分類階元多特徵概念的發展。這樣,對特徵的評價是根據其是否有助於形成「自然」類群而定的,而且特徵的分類價值也隨分類階元的不同而改變。隨著新種的不斷增加,屬的變動也較大,因此,分類的重點也從 C.von林奈的屬轉到較高的等級——科(family),成為最穩定的分類階元。
但是經驗分類學家根據「相似性」進行歸類,並無因果性的關系。直到C.R.達爾文運用進化論明確指出同一分類階元內各成員間的相似性來自它們共同的祖先,才為進化分類學奠定了基礎。

C. 請問:在數量生態學分類方法中,用等級分劃(組分析法)計算大量數據時,有沒有計算快捷的軟體

綜合自然地理學(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是在部門自然地理學的基礎上對自然
地理環境整體進行系統的綜合研究。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期,前蘇聯A.R.伊薩欽科
來中國講學,系統介紹了有關地理殼、自然區劃和景觀學的進展。這個講學的進修班在
林超教授領導下經集體討論,確定了「綜合自然地理學」的學科名稱,並發展為自然地
理學的一門獨立分科。綜合自然地理學是中國學者創立和命名的學科,這與中國傳統文
化的影響有關,也與老一輩地理學家的長期努力有關。在此之前,林超、黃秉維等就已
從事自然地理的綜合研究工作,如黃秉維在20世紀30年代編撰了《自然地理原理》和
《中國地理》等,周廷儒在30-40年代開創對歷史時期環境變化的綜合研究。我國綜合自
然地理學實際上既經歷了20世紀初的西方近代地理學的傳入,又繼承了中國古代地理學
的傳統,還受到原蘇聯地理學思想的深刻影響,並且與國家的經濟建設密切結合,形成
和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綜合自然地理學。
20世紀80年代,錢學森提出要發展地球表層學,本來即以地球表層為研究對象,
並在全球自然地域分異規律方面有所建樹的綜合自然地理學正好與之契合。面對地球表
層這一復雜巨系統,綜合自然地理學在研究中採用了系統科學的理論和方法。90年代針
對西方提出的地球系統科學和可持續發展,黃秉維提出建立「陸地系統科學」[6]的理論體
系。他指出,區域持續發展研究的理論基礎是對地球表層(主要陸地表層)自然與人文
各種要素的綜合規律的揭示,即陸地系統科學。地球系統科學中大氣基本是氣體,海洋
基本是液體,陸地由固體、液體、氣體組成,生物界亦最復雜,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最
深,與人類生存和發展關系又最密切[6]。建議以研究中國區域可持續發展為任務帶動陸地
系統科學的發展[7]。陸地系統科學的提出進一步體現了綜合性地理研究的思想,促進了綜
合自然地理學的理論建設。進入21世紀,綜合的理論和方法在與國際重大研究計劃結合
中進一步得到發展。
綜合自然地理學還大量展開了綜合研究實踐,如綜合自然區劃、資源綜合開發、國
土整治、區域規劃、環境保護等工作,以自然地理學為基礎,結合相鄰學科的理論方法,
去解決那些具有綜合性特點的復雜問題,這使它的發展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有老一輩綜合自然地理學家如林超、黃秉維、周廷儒、趙松橋、陳傳康等奠定的基
礎,也有許多中、青年綜合自然地理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的綜合自然地理學已經有
了長足的發展。50多年來,中國的綜合自然地理學研究在古地理學、現代自然地理過程、
土地科學、綜合自然區劃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發展均取得了顯著進展[3]。綜合自然
地理學理論和應用的深化對整個地理學綜合研究的深入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1.2綜合自然地理視角的景觀生態學
景觀生態學(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和改善空間格局與生態和社會經濟過程相互
關系的整合性交叉學科。其核心內容包括景觀結構、景觀功能和景觀動態等,研究重點
集中在景觀格局與生態過程相互關系及其尺度效應、人類活動對於景觀結構、過程和功
能的影響,及其景觀異質性的持續性利用與管理等[8]。
景觀生態學既有地理學派也有生態學派,目前在地理科學領域中與綜合自然地理學
難分伯仲,許多景觀生態學家也是綜合自然地理學家。這要從它的淵源說起。
景觀生態學起源於歐洲,一般認為其創始人是德國地理學家特羅爾(Carl Troll,
1899-1975),他於1939年正式提出「景觀生態學」一詞[9],並在1968年將其定義為:
「研究一個給定景觀區段中生物群落和其環境間的主要的、綜合、因果關系的科學。這些
關系在區域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空間結構(景觀鑲嵌體與組合),在自然地理分布上具有等
級結構」。歐洲的景觀生態學不論從誕生的學科背景還是其完善過程和學科貢獻,以及應
用指向,都帶有濃重的綜合自然地理學色彩。其關注的重點從土地利用評價與規劃逐漸
擴展到資源開發與管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在理論上強調景觀的多功能性、綜合
整體性、景觀與文化的協同,並提出了整體性景觀生態學的概念框架。北美的景觀生態
學是在歐洲影響下,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發展,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景觀
生態過程、數量化和模擬研究以及自然景觀研究見長。歐洲和北美的景觀生態學研究基
本上引領了國際景觀生態學發展的主要方向,二者也在不斷地相互影響、相互滲透,推
動著景觀生態學學科體系的不斷發展和完善[10]。
中國的景觀生態學從介紹國外先進國家的同類研究工作開始。早期翻譯歐洲景觀生
態學文章的有劉安國、林超、陳昌篤等,而李哈濱則是較為系統地介紹了北美學派的景
觀生態學。1990年,肖篤寧主持翻譯了R.T.T.Forman和M.Godron的《景觀生態學》一
書[11],標志著景觀生態學的概念、理論和方法已基本被我國學界所接受。此後,我國景觀
生態學工作者相繼開展了實質性的研究工作[12]。經過20餘年的努力,在景觀格局與生態
過程、土地利用與動態、景觀規劃與設計、環境影響評價與自然保護等方面的研究與應
用中取得了重要進展[13]。從整體上看,盡管我國的景觀生態學發端於對歐洲景觀生態學理
論、方法和技術的引進,但研究範式接近於北美地區,即更多的帶有生態學方法論色彩。
2.1基礎研究與理論進展
2.1.1陸地表層系統自然地理過程陸地表層系統自然地理過程研究與近年來國際上非
常活躍的地球系統科學、全球環境變化研究相呼應,結合「全球變化與區域響應」、「人
類活動對地球系統的影響機制」等科學命題[14,15],自然地理過程研究從自然過程研究轉向
自然過程與人文過程的綜合研究,從無機過程研究轉向無機—有機的綜合研究,從單一
要素研究轉向多要素綜合研究,從宏觀研究轉向宏觀與微觀的結合研究。研究強調人為
因素在各種過程中的作用,強調人為因素作用下的地理過程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影響,
強調地理過程與全球變化之間的耦合作用以及可能引發的後果,強調地理過程在土地退
化過程中的關鍵作用。研究內容從地域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向動態拓展。理論研究從系統
變化的驅動力與過程向機制研究深化,並從簡單綜合向系統綜合與集成轉變[16]。進而開展
了自然和社會經濟驅動、時空變化過程以及資源、環境、生態和災害效應等地表環境變
化的驅動力、過程和效應的研究。綜合自然地理學在陸地表層系統、環境系統、人地系
統方面的理論建設更加系統化;通過要素綜合、過程綜合與區域綜合,綜合性不斷得到
加強;通過自然與人文的交叉、科學與技術的交叉、多學科交叉研究,交叉性更加明顯。
在理論上,發展了綜合的格局—過程、驅動力—過程—效應的研究[17]。從近3年國家自然
科學基金資助的綜合自然地理(D010106)項目看,與上述命題相關的研究2006年占
63.0%,2007年佔56.1%,2008年佔67.9%,3年平均佔61.5%,足見陸地表層系統自然
地理過程研究在綜合自然地理學中的基礎研究地位和重視程度。
2.1.2土地科學
土地科學的研究重點結合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與國際全球環
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IHDP)的聯合核心項目「土地利用/覆被變化(LUCC)」及新階段
的「全球土地計劃(GLP)」取得進展。近年來所發表的論文可以歸為土地利用分類系統
與分區、土地利用現狀分析、LUCC及其驅動力、土地可持續利用和土地利用規劃等5
個研究主題。據張鐿鋰等對土地利用文獻的統計,我國在2002-2007年發表的論文占
1978年以來文獻總量的65.0%,2007年一年的論文數量達到796篇。這表明我國土地利
用研究的領域不斷擴展,從事土地利用研究的科技隊伍不斷加強的同時,國家有關部門
對該領域研究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強,項目資助數和經費額度均明顯提高[16]。隨著國際上將
LUCC這一研究主題上升為「土地變化科學」的學科範疇[18],隨著土地利用問題在國際科
學研究與區域可持續發展領域研究的不斷深化,更加重視基礎理論探討[19]。土地資源學的
學科基礎理論問題主要圍繞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展開,包括土地資源的倫理觀問題、
土地資源的系統理論問題、土地資源的過程理論問題、土地資源價值論問題、土地資源
產權理論等諸多問題[20]。土地保護學所涉及的基礎理論問題主要是圍繞土壤學、生態學以
及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問題展開的[21],作為土地退化及其防護的重要研究內容—水土保持及
荒漠化防治仍舊屬於土地保護學研究領域關注的主要對象。土地生態學的基本理論問題
則主要是基於系統理論和生態學理論提出的,主要包括土地的生物生產力、土地的生物
棲息和承載功能、土地的能量平衡和水循環功能、土地的環境功能、土地生態過程、土
地生態變化規律以及土地生態的分異理論問題等[22]。土地利用與規劃基礎理論問題研究主
要包括地租和地價理論、土地區位理論、土地可持續利用理論、生態經濟理論、人地協
調理論以及系統工程理論等[19,23,24]。
2.1.3自然區劃
上一世紀,以林超、羅開富、黃秉維、任美鍔、侯學煜、趙松喬和席
承藩等為代表的科學家為中國綜合自然區劃工作做出了卓越貢獻[25-32],奠定了我國這一領
域在國際上的領先地位。鄭度等的「中國生態地理區域系統」[33]是近年自然區劃的代表性
研究,在分析前人區劃研究工作與成果的基礎上,探討了自然地理區劃方法論及其體系。自然地理區劃既是區域劃分的結果,也是區域劃分的方法與過程,同時還是認識地理特
征和發現地理規律的一種科學方法。鄭度提出了包括區劃本體、區劃原則、區劃等級系
統、區劃模型和區劃信息系統的自然地理區劃範式,並通過區劃模型,實現區劃原則、指
標體系和單位等級系統的綜合[34]。另一個基礎性研究是「中國主體功能區劃」,樊傑闡述
了主體功能區劃的科學基礎,提出了區域發展的空間均衡模型。並探討了地域功能演替
對空間均衡過程的影響,提出了區劃方案效益最大化是同區域如何劃分和對地域功能隨
時間變化的正確把握程度相關的[35]。自然區劃已向帶有自然區域劃分性質的綜合區劃發
展,在《中國地理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一書中,蔡運龍闡述了三大地帶和七大地區及
其內部的地理多樣性,可視為綜合區劃性質的著作[36]。自然區劃的趨勢還表現為區劃方案
多樣、應用領域廣泛、影響決策顯著等。在中國期刊網上檢索到2007-2008年發表的自然
區劃及其相關研究文章約有696篇。
2.1.4景觀生態學近年來中國的景觀生態學研究發展迅速,人才培養成果顯著,研究
隊伍不斷擴大。在中國期刊網上,以「景觀生態」作為主題詞檢索到的博士和碩士論文
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由2000年的3篇,增加到2007年的127篇;與此同時,以景觀
生態為主題的學術論文發表數量也急劇增加,由2000年的86篇,增加到2007年的504
篇。據傅伯傑等的檢索統計,從1996到2007年,在以「景觀生態學」為主題詞檢索到
的3164篇SCI論文中,有96篇來自中國,約占總數的3.03%,位列全球第七。景觀
生態學研究在深度和廣度上得到加強,促進了新的學科生長點的產生和發展。廣度上,
開始注重自然與社會經濟、人文因子的綜合,以解析景觀的復雜性;深度上,注重宏觀
格局與微觀過程的耦合,深入的微觀觀測和實驗為宏觀格局表徵和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
可靠依據;宏觀格局的規劃和管理反過來強化了微觀研究的實踐意義。並進一步加強了
格局-過程和尺度效應研究[10]。隨著景觀生態學研究範式從平衡範式向遠離平衡範式、線
性範式向非線性範式、平穩範式向非平穩範式,以及簡單性範式向復雜性範式轉換,一
些新的理論成為景觀生態學繼續發展的重要科學支撐。近年一些復雜性科學的概念和方
法在景觀生態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如分形理論、元胞自動機、自組織臨界理論、復雜適
應系統理論等等[8]。建立了空間分析法(如分形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基於相似性的尺度
上推方法、基於局域動態模型的尺度上推方法、隨機(模型)法的尺度推繹途徑[37],正在
試圖將這些途徑和轉換方法構建成統一的尺度推繹理論框架。一些新的理論如空間自相
關理論、空間非平穩理論和地統計理論等被應用到景觀生態學研究的采樣技術體繫上。
呂一河等則提出了一個景觀格局與生態過程耦合研究的基本框架[38]。
2.2方法和技術進展
面對復雜的研究對象,利用現代手段進行定量化研究和過程模擬以及建立模型仍然
是綜合自然地理學與景觀生態學特別是地理—生態過程研究的趨勢。通過借鑒和集成其
他眾多學科的研究方法,特別是非線性科學和復雜性科學在研究中的應用,定位試驗、
模擬實驗和遙感技術的應用,多源數據復合分析和信息挖掘,地理—生態過程模型的發
展、有效性檢驗與驗證等,促進了綜合自然地理與景觀生態學的研究並使之提高到新的
水平。
2.2.1數據採集方法技術在實驗數據採集方面,從監測、分析、模擬三個方面,加強
了數據的科學性和可驗證性。利用化學分析技術,加強物質遷移轉化過程和機理的研究;
應用物理實驗,了解地表物質的物理結構及物質運動的動力學特徵;利用遙感對地觀測
系統和典型地理單元長期定位、半定位觀測網路,加強典型地區地理要素、地理格局和
過程的變化研究;利用室內外模擬實驗,簡化地理環境的復雜性,加強不同要素作用方式
和過程的識別研究[39]。
在區域與全球尺度上,衛星遙感已成為自然地理和景觀生態學研究中最主要的信息來源之一。遙感數據在解析度、高光譜方面更加多樣化。並發展了利用夜間燈光影像為
數據源,用來研究城市土地擴展和蔓延。地理信息系統與遙感、全球定位系統與計算機
相結合,具有對時空信息的綜合處理能力、對現實世界的模擬能力,並能產生和發現新
的信息,為綜合自然地理和景觀生態學的區域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近年來,對地
觀測系統的建立與全球准同步動態監測已成為現實,使人類有能力對全球性問題進行系
統研究和綜合集成[17]。
在微觀尺度上,定位試驗觀測、實驗模擬與分析方法得到進一步發展,野外觀測台
站建設在科技部的推動下已經實現網路化體系;實驗室數量、儀器設備、試驗方法不斷
完善。
通過對歷史文獻記載的深入挖掘和利用樹輪、冰芯、湖芯、石筍等自然證據,過去
300年全國和區域性的土地利用/覆蓋變化數據集已經形成。過去2000年的氣候與環境
變化重建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進展。
2.2.2模型與數學方法在計算機網路和數字技術的支撐下,系統模型模擬技術也在不
斷強化過程中。已經涌現出大量的環境變化和LUCC模型。部分影響較大的模型包括:
Ehrlich的「I=PAT」公式[40]、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IASA)建立的世界糧食與農業
系統全球模型[41]、LMAGE2.0(Integrated Model to Assess the Greenhouse Effect)模型[42]。
特別是CLUE(The Conversion of Land Use and its Effects)[43,44]、元胞自動機模型(Cellular
Automata,CA)[45]等以GIS技術為支撐進行空間格局模擬的模型得到廣泛應用。
包含生態學過程與機理的景觀機制模型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景觀生態學的模擬中,
特別是這類模型與元胞自動機相結合,極大地增強了對於景觀形成和演變機制模擬的能
力。目前基於智能體的個體模型成為景觀生態學模擬的熱點途徑之一,已經應用到土地
利用/土地覆被以及城市景觀的形成演化上。空間顯式斑塊動態模型是另一類景觀機制模
型,常常用於格局和過程作用頻繁、斑塊周轉率快的景觀系統[8]。
各種數學方法被用於地理評價和規劃,如模糊邏輯、人工神經網路、小波分析、遺
傳演算法、多目標線性規劃、主成分分析法、灰色評價、聚類分析等。另外,分形原理、
三維景觀模型、Google Earth技術、DEM分析技術、生態足跡法、能值法等等也得到廣
泛應用。研究者以定量的精確判斷、抽象的數學模型及合理的趨勢推導,使研究結果更
科學、更准確,推進了綜合自然地理學研究方法的創新[16]。目前正朝著以地球系統科學為
指導、以並行計算、網路計算等信息科學新技術為依託的學科體系穩步發展[17]。
2.3成果應用
2.3.1土地科學的成果應用針對我國糧食安全、城市化佔用耕地、土地退化等問題,
近幾年來在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變化研究領域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工作包括: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的狀況及其歷史變遷,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變化的驅動因子分析,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的環境與生態效應,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變化與全球氣候變化的
相互作用,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變化與耕地、糧食、土地退化等可持續發展重點問題的
相互關系,現有土地利用方式的可持續性及其調控途徑等。這些研究為解決國家戰略需
求、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方面的問題做出了貢獻。
2.3.2自然地域系統和格局、過程的成果應用在多年綜合自然區劃和土地類型研究基
礎上,進一步將區域單元作為資源與環境的整體來認識,針對我國水土資源短缺與生態
退化等區域問題,研究了不同地區的土地人口承載力、水資源承載力、自然生產潛力、
生態承載力,並探討了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變化方向等一系列問題。自然地域系統研究
也由初期的感性認識、單項自然區劃、綜合自然區劃,發展到近幾年的生態地理區域系
統研究[46]。近年來,區劃的應用范圍也進一步擴大,尤其在制定全球變化區域響應對策、
災害預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生態環境效應評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選擇青藏高原、海岸地帶、半乾旱農牧交錯地帶、黃淮海平原、長江三角洲等敏感
地域,開展了環境演變的綜合研究。針對我國水土流失、水資源短缺、土地退化、自然
災害等主要資源與環境問題,中國自然地理學界開展了坡地侵蝕發育過程與坡地的改良
利用、水文循環過程與水量轉化、土地退化過程及其逆轉機制、土壤—植物—大氣系統、
多界面過程的復雜耦合理論與模型等方面的大量研究工作。
2.3.2景觀生態學的應用研究景觀生態學的理論和方法在自然保護區規劃設計中如功
能區劃定、廊道設計以及整個保護區的空間布局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另外,景觀生態學
的原理促進了自然保護理念的更新,自然保護正從物種保護向景觀保護乃至流域保護方
向轉變。景觀生態學中的格局分析、格局—生態過程關系分析,以及空間模擬技術為土
地利用規劃設計的科學性提供了保證[47];其模擬預測技術,為土地利用規劃環評提供較好
的技術支持;利用景觀生態學及其他學科理論評價區域生態風險和構建區域生態安全格
局[48,49]。
2.3.4生態建設與生態評估綜合自然地理學研究成果在我國的生態恢復重建中得到廣
泛應用,包括以生態農業為主要建設內容的示範區建設,以工業污染防治與鄉鎮企業合
理規劃布局為主要內容的示範區建設,以生態旅遊為主要建設內容的示範區建設,生態
城市、城郊型的示範區建設,農工貿一體化型的示範區建設,以礦區生態破壞恢復治理
為主要內容的示範區建設,濕地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的示範區建設,土壤退化綜合
整治的示範區建設,以重要生態功能區環境保護為主要內容的示範區建設,農村環境綜
合整治的示範區建設。
為配合聯合國千年生態系統評估計劃(MA)的實施,我國啟動了中國西部生態系統
綜合評估項目,研究成果為西部大開發中的生態系統保護、管理與生態建設提供了科學
依據。通過較多學者的努力,在生態系統服務領域的多方面都有所進展,對國家的生態
政策產生了重大影響[17]。
2.3.5對重大工程、環境治理和決策的貢獻綜合自然地理研究成果為大型工程提供可
行性論證,為工程建設及運行中的各種可能災害提供預防措施,為環境治理提供理論和
技術以及為國家重大決策提供指導性意見。例如,在青藏鐵路工程建設中,從選線、施
工場地選址、施工時段安排等方面提出方案,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工程建設對自然保護的
沖擊。綜合自然地理工作者在鐵路修建過程中和建成後一直進行環境的監測、脆弱性和
生態安全的評估以及環境效應的追蹤研究。在南水北調工程對沿線生態與環境的影響、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護林生態工程、西氣東輸工程沿線地區不同類型區生態恢復中都有綜
合自然地理學的貢獻。
在西部大開發過程中,綜合自然地理學的工作聚焦在生態與環境的研究與保護方面,
主要研究了西部生態與環境的演化過程、水土資源的持續利用、生態與環境現狀評價及
未來50年變化趨勢預測等,為科學認知我國西部地區生態與環境變化規律,促進西部地
區水土資源可持續利用等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50]。在東北地區水土資源配置、生態與
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長江中下游湖泊富營養化治理,「三
農」問題,生態系統碳收支問題等方面都發揮了很大作用[17]。

開拓者走的是彎彎曲曲的路,而他留下的卻是又直又寬的足跡。

D. 以生物特點來分類的分類方法叫什麼

自然分類法抄. --------人為分類法是憑借對生物的某些形態結構、功能、習性、生態或經濟用途的認識將生物進行分類,而不考慮生物親緣關系的遠近和演化發展的本質聯系。如將生物分為陸生生物、水生生物;草本生物、木本生物;糧食作物、油料作物等。自然分類法是分類學家根據自然界中生物的自然類群進行分類。達爾文進化論的確立,使人們逐漸認識到現存生物種類和類群的多樣性是古代生物經過漫長的年代進化來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親緣關系。分類學應該反映這種親緣關系,反映生物進化的脈絡。植物的自然分類方法是以植物的營養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態結構作為分類依據,以植物之間的親緣關系作為分類標準的方法,但主要以花、果實和種子作為主要依據。動物的自然分類方法更加復雜,主要是根據同源性進行分類。依據的特徵是結構、功能、生物化學、行為、營養、胚胎發育、遺傳、細胞和分子組成、進化歷史以及生態上的相互作用。

E. 1,。試比較一年生花卉與二年生花卉栽培的異同點 2.依生態學分類法花卉分為哪些類型,各有何特點 3,。

1、五一花卉:三色堇、雛菊、矮牽牛、紫羅蘭、虞美人、瓜葉菊、金盞菊、萬壽菊、一串紅、四季秋海棠、非洲菊、醉蝶、白晶菊。 2、藍色系:八仙花、紫玉蘭 、木槿、 紫藤、大葉醉魚草。(夏季開花) 3、種子質量:在我國只是種子的純度、凈度、水分、發芽率四項指標。 4、四大切花:月季、菊花、康乃馨(香石竹)、唐菖蒲。 5、十一花卉:蜀葵、大麗花 、一串紅、早菊、雁來紅、美人蕉、 秋菊。 這些是自己寫的 下面的簡答題是復制的~ 1.一年生花卉大多為秋天播種,溫度控制在15-20度。生長發育溫度為20-25度。二年生花卉為春天播種。溫度要求大於20度。生長發育溫度要求30-35度。(不明白說的異同點是什麼意思,所以只寫了不同的地方) 2.分為露地花卉。溫室花卉。露地花卉是說在完全自然的情況下,完成所有的生長過程。溫室花卉是需要經過人工培育原產於熱帶,亞熱帶,溫帶溫暖地區的花卉。具體劃分露天花卉一年生草本。2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園林樹木,水生花卉。草坪。溫室花卉具體分為,宿根花卉,木本花卉,棕櫚科,蘭科,蕨科。多肉多漿植物。球根植物。水生植物。 3.根據植物的生物學特性確定適宜的播期。播種時期主要有如下幾種(1) 春播:是種苗生產應用最廣泛的季節,一般在3~4月份。一年生草本花卉、沙藏的木本花卉均可在春季播種。 (2) 秋播:多數二年生、多年生植物和園林樹種都可在秋季播種,一些球根花卉也可在秋季播種,一般在9~10月份。適宜的秋播植物有:①休眠期長的植物,如紅松、水曲柳、白蠟、椴樹等;②種皮堅硬或大粒種子,如櫟類、核桃楸、板栗、文冠果、山桃、山杏、榆葉梅等;③二年生草本花卉和球根花卉,如鬱金香、三色堇等。(3) 夏播:在夏秋成熟而又不耐貯藏的種子,如楊柳、桑樺等,要隨采隨播。最好在雨後播種或播前澆透水,利於發芽,播後要保持土壤濕潤,降低地表溫度。夏播盡量提早,以使苗木在冬前充分木質化,以利安全越冬。 4) 冬播:冬播實際上是春播的提早、秋播的延續。在溫室內一年四季都可播種。

F. 生態學按研究方法分類應該怎麼分謝謝~

研究問題:生態環境,生物與環境親和互作
宏觀研究:實地調查,控制實驗和計算機模擬。

G. 生態農業有哪些分類模式

生態農業模式是一種在農業生產實踐中形成的兼顧農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結構和功能優化了的農業生態系統。根據生態學的組織層次,生態農業的模式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即區域與景觀布局模式、生態系統循環模式和生物多樣性利用模式。在一個農業的區域和景觀區中,最重要的就是平衡農業生產、生活、生態功能的整體布局。在一個通過能量和物質流動串聯起來的農業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證能流、物流的暢通和物質的循環利用。

生態農業都有哪些模式:

1、北方「四位一體」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

2、南方「豬--沼--果」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

3、平原農林牧復合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

4、草地生態恢復與持續利用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

5、生態種植模式及配套技術;

6、生態畜牧業生產模式及配套技術;

7、生態漁業模式及配套技術;

8、丘陵山區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術;

9、設施生態農業模式及配套技術;

10、觀光生態農業模式及配套技術。

H. 生物分類的方法有哪些

人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對生物進行過分類。從歷史發展上看,在分類方法回上有人為分類法和自答然分類法兩種,這兩種方法也代表了分類工作發展的兩個階段。

1、人為分類法

主要是憑借對生物的某些形態結構、功能、習性、生態或經濟用途的認識將生物進行分類,而不考慮生物親緣關系的遠近和演化發展的本質聯系,因此所建立的分類體系大都屬於人為分類體系。

2、自然分類法

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親緣關系。分類學應該反映這種親緣關系,反映生物進化的脈絡。

(8)生態分類法擴展閱讀

分類系統是階元系統,通常包括七個主要級別:界、門、綱、目、科、屬、種 。種(物種)是基本單元,近緣的種歸合為屬,近緣的屬歸合為科,科隸於目,目隸於綱,綱隸於門,門隸於界。

隨著研究的進展,分類層次不斷增加,單元上下可以附加次生單元,如總綱(超綱)、亞綱、次綱、總目(超目)、亞目、次目、總科(超科)、亞科等等。

此外,還可增設新的單元,如股、群、族、組等等,其中最常設的是族,介於亞科和屬之間。

I. 生態因子有哪些分類各種分類方法有什麼優缺點

(一)生態因子的概念

生態因子是指環境中對生物生長、發育、生殖、行為和分布有直接或間接影響的環境要素。例如,溫度、濕度、食物、氧氣、二氧化碳和其他相關生物等。生態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環境條件,有時又稱為生物的生存條件。所有生態因子構成生物的生態環境。具體的生物個體和群體生活地段上的生態環境稱為生境,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對環境的影響。生態因子和環境因子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

生態因子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生態因子影響著生物的生長、發育、生殖和行為,改變生物的繁殖力和死亡率,並且引起生物產生遷移,最終導致種群的數量發生改變。當環境中的一些生態因子對某一種生物不適合時,這種生物就很少甚至不可能分布在該區域,因此,生態因子還能夠限制生物物種的分布區域。但是,生物對自然環境的反應並不是消極被動的,生物能夠對自然環境產生適應。由此可見,生物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是相互的和辯證的。

(二)生態因子的分類

在任何一種生物的生存環境中都存在著很多生態因子,這些生態因子在其性質、特性和強度方面各不相同,它們彼此之間相互制約,相互組合,構成了多種多樣的生存環境,為各類極不相同生物的生存進化創造了不計其數的生境類型。按照傳統的做法,可以把生態因子廣義的分成兩類,六個基本類型。

1.非生物因子

(1)氣候因子——光,溫度,降水,

(2)土壤因子——土壤的物理性質,

(3)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

(4)水生植物——溶氧量,光譜

(5)陸生植物——溫度,陽光

2.生物因子。

(1)植物因子——植物之間共生、寄生、附生等關系。

(2)動物因子——攝食、傳粉、踐踏等。

(3)人為因子——墾殖、放牧、採伐等。
(三)生態因子的作用特點
1、綜合性 每一個生態因子都是在與其他因子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中起作用的,任何一個因子的變化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因子的變化。

2、非等價性 對生物起作用的諸多因子是非等價的,其中必有1~2個是起主要作用的主導因子。

3、不可替代性和互補性 生態因子雖非等價,但都不可缺少,一個因子的缺失不能有另一個因子來代替。

4、限定性 生物在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態因子或生態因子的不同強度。因此某一生態因子的有益作用往往只限於生物生長發育的某一特定階段。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