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庫好嗎
㈠ 修大壩和有什麼好處,與建水庫是一樣的嗎如果不一樣,那建水庫又有什麼好處
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最大的工程。它是綜合治理長江中下游防洪問題的一項關鍵性措施。並兼有發電、航運、灌溉、供水和發展庫區經濟等巨大的綜合經濟效益,對加快我國現代化進程,提高綜合國力具有重要意義。<br> 三峽工程壩址在湖北省宜昌縣三斗坪鎮,距宜昌市40多公里。工程主要由大壩、兩岸電站廠房和26台機組、雙線五級通航船閘等建築物組成。工程攔河大壩全長1983米,壩頂高程185米,最大壩高175米。水庫正常蓄水位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786萬千瓦,年發電量840億千瓦小時,相當於1991年全國發電量的八分之一,是葛洲壩工程發電量的六倍,其工程量則是葛洲壩工程的兩倍。三峽工程的裝機容量幾乎超過當今世界最大的巴西伊泰普水電站的一倍,它的26台單機容量68萬千瓦水輪發電機,差不多每一台都抵得上一座大型水電站。中國12億人將由此每人每年增加70度電,也相當於建十座中國南部的大亞灣核電站。工程靜態總投資900億元以上(1995年價格)。整個工程建設工期17年,工程建築的第9年即可發電受益,預計在工程建成後不太長的時間里,即能償還全部建設資金。<br> 三峽工程將採用水庫正常蓄水位175米,大壩壩頂高程185米和「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的建設方案和分三期進行建設的施工方法。<br>工程效益:<br> 防洪:水庫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能有效控制上游進入中下游平原的洪水,遇百年一遇洪水,可在不動用荊江分洪區的情況下控制荊江河段的流量在安全范圍以內,遇千年一遇洪水或1870年型洪水,可控制枝城站流量不超過80000立方米/秒。是解除長江中游洪水威脅,防止荊江河段發生毀滅性災害最有效的措施。<br> 發電:電站裝機容量1768萬千瓦,平均年發電量840億千瓦小時,可供電華中、華東以及川東地區。每年約可替代煤炭5000萬噸,可減輕上述地區的煤炭運輸壓力,並可減輕因火電燃煤引起的環境污染。<br> 航運:三峽工程建成後,水庫回水形成660公里長的深水航道,可改善重慶以下的航道條件。由於險灘淹沒,航深增加,坡降變緩,流速減小,船舶的運輸效率將明顯提高,運輸成本可較目前降低35%~37%,必將大力加速長江航運事業的發展。但是問題更是不少:<br>為了三峽工程的早日建成,四川、重慶、湖北等省市做出了巨大犧牲,淹沒大片良田、搬遷成千上萬的工礦企業。<br>1.長江上游影響河床演變作為關鍵的造床質是礫亂卵石,不是泥沙。三峽一帶屬石灰岩地貌,這壩得怎麼建才能防止滴水穿石?那水的壓力如此之大,而三峽地區的脈形縱橫交錯,是極易發生地震的板塊擠壓地區,如此多的水聚積在一個狹長的河谷中,危險至極修壩後原來年年逐出夔門的礫卵石將一粒也排不出去,可能十年內就堵塞重慶港,並向上游逐年延伸,汛期淹沒江津河川一帶。 <br> 2.中國水資源最為豐富,在全球為第一,不是某些人說的第六。中國所缺的是有水處的耕田。水庫完成後淹地五十萬畝,將來更多,用來換取電力,實不可取。詳見《論降水川流與水資源的關系》。<br> 3.三峽電站經濟可行性考慮到卵石沉積是不成立的,它比山區大中型電站要貴兩三倍。報告中的經濟核算是錯誤的。十八年內只有支付,沒有產出,也無以解決當前缺電的問題。<br> 4.三峽水庫對於長江中游防洪雖有幫助,但作用不大,而其代價是使守堤防洪時期加長,和利用的電能減少,實不可取。長江中游防洪當今迫在眉睫,除應加強堤防外,必須在堤身內建穴分流,長年送沙流向兩岸,以淤高其窪地,並疏浚江槽。<br>5.是軍事上的,大壩開建之日便成為潛在的敵人瞄準的對象。大壩幾乎會成為被要挾的靶子.。<br>6.是水患。說大壩一旦建成將抵禦百年不遇的洪水,長江水患一朝清除。因為98年的大水證明,長江洪水並非主要來自長江三峽之上的幹流,而是來自三峽之東的支流。長江支脈也大多在三峽之東,如漢江、清江、湘江、贛江等等,哪一條江河都不是好惹的主兒。若無這些峽東支流上的眾多水壩支持,下游照舊會受支流洪水的威脅。至於文物方面的損失則
㈡ 修建水庫的好處
最主要的防洪抗旱作用的原理是:由於河川徑流具有多變性和不重復性,在年與年、季與季以及地區之間來水都不同,且變化很大。導致時而洪水泛濫時而乾旱斷流,於是水庫可以在洪水泛濫的時候將水蓄積起來,在乾旱斷流的時候把水放出來,從而起到防汛抗旱的作用,這個就叫做調節河流的季節徑流量。 其他多數用水部門例如灌溉、發電、供水、航運等都要求比較固定的用水數量和時間,它們的要求經常不能與天然來水情況完全相適應。人們為了解決徑流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重新分配問題,同樣需要水庫來調節河流的季節徑流量。興建水庫的弊端1、增加庫區地質災害發生的頻率及其影響 興建水庫可能會誘發地震,增加庫區及附近地區地震發生的頻率。山區的水庫由於兩岸山體下部突然未來長期處於浸泡之中(以前沒有水浸),發生山體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頻率會有所增加。這種增加導致水庫的安全性無法得到保證,而一旦水庫出現安全事故,那麼對下游的影響比沒有水庫要大很多倍,等於是把水蓄起來一下子沖到下游,對下游的損害將是巨大的。 2、造成庫區泥沙淤積 由於受水壩的攔截,受水勢變緩和庫尾地區回水影響,泥沙必然會在水庫內尤其是大壩和庫尾(回水的影響)淤積。庫區泥沙淤積造成水庫的實際庫容不斷減小,好處隨年遞減。並且直接導致對下遊河道的影響。 3、下游土地的土壤鹽鹼化 不斷的灌溉又使地下水位上升,把深層土壤內的鹽分帶到地表,再加上灌溉水中的鹽分和各種化學殘留物的高含量,導致了土壤鹽鹼化。4、庫區及下游的水質惡化 庫區水面面積大,大量的水被蒸發,土壤鹽鹼化使土壤中的鹽分及化學殘留物增加,從而使地下水受到污染,提高了下遊河水的含鹽量。 5、下游水環境的改變及影響 由於水質的惡化及水流流速的減慢,使水生植物及藻類到處蔓延,不僅蒸發掉大量河水,還堵塞河道灌渠等等。這些水生植物不僅遍布灌溉渠道,還侵入了主河道。它們阻礙著灌渠的有效運行,需要經常性地採用機械或化學方法清理。這樣,又增加了灌溉系統的維護開支。 6、對下遊河道的影響 由於水勢和含沙量的變化,還可能改變下遊河段的河水流向和沖積程度,造成河床被嚴重沖刷侵蝕,入河(海)口向陸地方向後退。 7、對疾病傳播的影響 由於水流靜態化導致下游血吸蟲病等流行病的發病率增加,庫區也會更容易滋生蚊蠅及其他致病微生物。 8、移民問題和對庫區風景、文物的影響 由於水位上升使庫區被淹沒,需要進行移民(大問題)。並且由於興建水庫導致庫區的風景名勝和文物古跡被淹沒,需要進行搬遷、復原等。 9、對氣候的影響 庫區蓄水後,水域面積擴大,水的蒸發量上升,因此會造成附近地區日夜溫差縮小,改變庫區的氣候環境。 10、外交上的影響 在國際河流上興建的水庫,等於重新分配了水資源,間接的影響了水庫所在國家與下游國家的關系。 11、價值的損失 淹沒文物古跡或造成原有自然景觀觀賞價值的損失,如果僅就自然景觀而言,當然水多了也有對景觀加分。峽谷沒了,但是高峽出平湖嘛。12、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 水溫和水質的變化會影響原先水生生物的生存,需要進行生殖洄遊的魚類如果被水庫阻擋更是面臨滅絕的危險。13、對庫區陸生生物的影響 淹沒土地並非只是造成移民,陸生動物會被驅逐,陸生植物會被淹沒。陸生動植物可能會有大批死亡,如果有瀕危物種後果更甚。植物被淹還會發酵形成沼氣,排入空氣會導致大氣污染和氣候變暖。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修建水庫的利弊互相聯系,各種弊端也是互相影響。這里提醒了我們一個基本的地理觀點: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文章的最後,給大家推薦一篇文章,【華爾街日報】中國:為全球新建水壩,文章來源於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大壩安全中心的網站前面的兩段內容是這樣的: 全世界45,000座大型水壩幾乎有一半在中國,中國已開始向發展中國家輸出其水電技術,雖然它自己還在努力應對著三峽大壩帶來的環境破壞和社會問題。 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都已開始對修建大壩敬而遠之。但中國公司和中資銀行現在卻至少參與了27個國家47座大壩的建造,這些大壩的造價總計高達數十億美元,其中一些位於因侵犯人權和環境記錄惡劣而飽受批評的蘇丹和緬甸。
㈢ 修水庫有什麼作用拜託了各位 謝謝
水庫,又稱人工湖泊。
湖泊有調節水量的功能。不同的是,湖泊的地勢較低,水庫則較內高。
自然的江河湖容海的水都是來自天上的降雨。
降雨會通過地表徑流、滲透地下、蒸發等來參與水循環。
如果沒有水庫,那麼汛期的時候,水就白白流走,涓涓細流匯聚成江河湖海,也就是所謂江河入海流。
自然界的降水,在時間,地點上的分布極其不均勻。
而有了水庫,就相當於在耕地上方架設了一個水盆,通過調節進出口的開關,可以控制水庫的蓄水量。
也就是說,水庫實現了自然界降水在時間和地點的再分配。
水庫的功能就在於它的蓄水功能,在汛期來之前,放空水量,這樣汛期的時候就能夠蓄水,防止洪澇。在旱期之前蓄水,這樣旱期土地不至於荒蕪。
以一個100萬立方米的小型水庫為例,全部的水放空可以使面積1平方公里(1500畝)的土地,水位上升1米(不考慮滲透)。而如果沒有水庫,這些水會白白流走,最後流入大海。
水庫也能發電、養殖、觀光、供水等。
不過水庫也有一些缺點,比如可能引起地質災害、影響生態等等。
純手打,望採納。
㈣ 修建水庫的利大於弊
國際專家認為三峽工程生態影響總體利大於弊2008年10月日 20:19
來源:新華網 作者:徐燁 沈翀 選稿:張海盈
東方網10月29日消息:在湖北宜昌召開的「三峽工程與長江水資源開發利用及保護國際研討會」上,來自美國、俄羅斯、法國等18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專家學者,對三峽工程進行了實地考察,認為從目前的情況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對生態的影響總體上利大於弊。
多次來華考察、見證了三峽工程建設全過程的國際水電協會主席瑞法特·阿卜杜勒·馬力克博士說,和任何大型工程一樣,三峽工程對原有的生態環境也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比如泥沙淤積、洄遊魚類繁衍等問題,但是整體上看,三峽工程對生態的影響是利大於弊的。
他說,水能是最干凈、可持續性最強、最可靠的可再生能源,是發展其他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支撐。目前,廣大發展中國家水能資源開發程度不到20%,只相當於西方發達國家的四分之一,應大力發展水能資源,使人民從中獲益。
馬立克說,中國已經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來減輕三峽工程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並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全球水夥伴高級顧問卡里德·穆塔杜拉表示,三峽工程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了大量清潔能源,累計發電2700多億千瓦時,減少了2億多噸二氧化碳的排放,並通過水庫調度保證了長江中下游工農業用水,中國應建設更多像三峽工程這樣的項目。
大自然保護協會水資源管理技術顧問傑夫·奧伯曼說,建造大壩最重要的是選址和規劃,相信三峽工程已經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當然,建造任何大壩都可能對環境帶來負面影響,因為它會阻礙河流的正常流動。
這位頗具影響力的環保人士說:「不過我很高興地看到三峽總公司一直致力於不斷研究和改善水庫的運行和調度方式使工程發揮最大效益並使之與生態保持和諧。另外,總公司每年向環境保護領域投資4億至8億元來減小工程的負面影響,這些舉措從長期來看都是有效果的。」
由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長江委和國際水電協會等單位主辦的三峽工程與長江水資源開發利用及保護國際研討會於28日至29日在湖北宜昌召開,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等18個國家的水電和環保專家在此討論了各國水資源開發利用及保護狀況,以及當前面臨的熱點難點問題。
筆名水博,著名水電專家,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長期從事水利問題研究、水利科普工作。曾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接受水資源管理培訓。1990年起進入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專職從事水電專業國際交流。 2010年水電裝機容量將達1.9億千瓦
隨著即將啟動的怒江水電開發,怒江這個曾經引起全社會關注的熱門話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3月2日,一篇題為《怒江水電開發還得權衡利弊》文章的刊出,立即引起傳媒的熱炒及公眾的廣泛關注……關於怒江水電開發的利弊之爭似乎一直沒有停止過,那麼,怒江水電開發歸根結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小山村擁抱大市場 景寧首創小水電打包賣空氣
「更大的災難還在等著我們」是危言聳聽,還是真的存在? 中國水電集團與進出口銀行等兩公司簽署鈾礦開發合作協議
為了阻止怒江水電開發,偽環保人士除了對我國水電開發的現實進行明目張膽的歪曲之外,還煞有介事地警告說:「更大的災難還在後面:水體富營養化、滑坡與塌陷、下游斷流、局地微氣候循環中斷、生態移民演變為生態難民,由此形成社會不安定因素。我們不要陶醉在馴服了一條條奔騰的江河,大自然的懲罰隨時都會要人類兌現。」
情況真的會如此可怕嗎?關於「水體富營養化」問題,我們有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例子。貴州的紅楓湖水庫前一段時間出現了非常嚴重的水體富營養化,但是,從時間上分析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卻非常明確。因為,紅楓湖水庫是我國建國初期建設的水電站,建成後的前30年裡紅楓湖的水質都非常好,從未出現過任何富營養化的問題。然而,隨著改革開放之後當地經濟的發展,水體養殖和污水排放逐漸增多,最近幾年使得該水庫的水體出現了嚴重的富營養化。去年貴州省政府採取了嚴厲的治污措施,控制網箱養魚,限制污染物的排放,目前,紅楓湖的水質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恢復。總之,紅楓湖的水質在水庫建成後30年不變,然後隨著當地的經濟發展由好變壞,最後,又隨著污染治理由壞變好的過程非常明確地說明,水庫水體的變壞,是污染物過度排放的結果,與建設水庫沒有直接關系。從全國的情況來看也很說明問題。我國的新安江水庫已經建成了半個多世紀,由於污染排放控製得好,至今仍然是一庫「有點甜」的礦泉水;而沒有水庫的淮河下游,卻因為沿江污染物的過度排放,已經造成了嚴重的水污染。
再看所謂怒江的滑坡與塌陷問題,偽環保人士的態度更是顛倒黑白。由於山高水急的怒江河水不斷地切割山谷,目前怒江沿岸的滑坡與塌陷問題本身極為嚴重。筆者曾經在一次大雨後考察過怒江,親眼所見300多公里的怒江沿江公路發生大小滑坡塌陷的地段幾乎接近100處。工程地質專家認為,這種滑坡和塌陷的情況,將會在怒江水電開發之後,得到明顯的好轉。因為每天切割山谷的巨大水能被用來發電之後,河谷的深度不僅不會增加,反而還有可能產生淤積,兩岸的邊坡也不必再通過塌陷來調整適應不斷深化的河谷,滑坡和崩岸的地質災害才能得到根本上的治理。這是一個極為簡單的道理。然而,那些專門喜歡製造謠言污衊怒江水電開發的偽環保人士,卻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地否認目前怒江滑坡與塌陷情況極為嚴重的現實,反而喜歡造謠說怒江水電開發後將會造成「滑坡與塌陷」的情況。
「生態移民變成生態難民」的說法,純粹是一種蓄意的造謠。
至於怒江下游斷流、局地微氣候循環中斷的說法,更為奇怪。很多造謠的偽環保人士都喜歡用這種似是而非的謠言污衊水電開發,不過,他們也不想想,難道水電站的水輪機還能成為宇宙中的黑洞,把數以億計的水體統統吞噬掉嗎?事實非常簡單,只要沒有引水供水任務,水電站本身絕不會消耗一立方水。反之,如果是飲水供水用的水庫水壩,即使不發電也會造成下游斷流。例如北京的永定河就完全是被沒有任何發電任務的北京城市供水造成了嚴重的斷流。怒江的水電開發目前尚無任何引水供水計劃,所以,說什麼下游斷流之說純屬無稽之談。
再說所謂的「局地微氣候循環中斷」之說。不知道偽環保人士們是如何定義「氣候循環的中斷」的,要知道,天然狀態下自然界也會形成各種「水壩」和「水庫」,例如北美著名的尼亞拉加大瀑布和五大湖,我們不知道那裡的「局地微氣候」是否也已經發生了中斷?如果河谷里建設的水壩真有這樣的魔力,恐怕地球上的任何一座山峰、任何一座高樓,都可能是「局地微氣候循環中斷」的罪魁禍首。我們既不知道發明「局地微氣候循環中斷」學說的偽環保專家是如何定義「局地微氣候循環中斷」的,也不知道「局地微氣候循環」中斷之後,到底會有什麼後果。
事實上,不僅天然的水壩、水庫看不出任何「局地微氣候」的不良影響,人造水庫也無一例外。就是上個世紀建造的巨型水壩美國的胡佛,以及中國的新安江都沒有發現任何所謂「局地微氣候」的不良影響問題。反倒是全世界的大型水壩和水庫,因為有巨大的水體對外界溫度變化的調節作用,都會有一些局部的類似「海洋性氣候」的調節特點。例如,空氣濕度增加、冬暖夏涼等有利於植物生長和人類居住的變化。這也是為什麼幾乎全世界的大型水庫建成後,都是風景優美的旅遊度假區的主要原因之一。
至於「生態移民變成生態難民」的說法,純粹是一種蓄意的造謠。怒江地區目前的地質情況非常不穩定,據地質部門估計,當地50萬人口中,至少有幾萬人還居住在危險的地質滑坡體上,是名副其實的生態難民。當地政府由於財力有限,每年只能搬遷幾戶這樣的生態難民。而怒江水電開發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水電開發的過程中,讓怒江地區的生態難民盡可能地與水電移民相重合,讓盡可能多的生態難民早日遷移出來,擺脫地質災害的威脅。即使那些不能和水電移民相重合的生態難民,也將會得益於怒江水電開發對當地經濟的提升。有了錢當地政府才有可能加快生態難民的遷移速度,讓更多的生態難民早日成為生態移民。因此,事實非常清楚,本來怒江水電開發就是當地政府變生態難民為水庫移民和生態移民的最主要手段,但卻被偽環保人士顛倒黑白地說成是「生態移民變成生態難民」。
至於「我們不要陶醉在馴服了一條條奔騰的江河,大自然的懲罰隨時都會要人類兌現」的危言聳聽,讓我們不免想到了一個「因噎廢食」的成語。
如果不考慮吃飯的必要性,吃飯絕對是萬惡之源。例如說,「吃飯可不好,吃快了可能被噎死,吃多了可能被撐死;此外,病從口入,吃飯不僅是各種傳染病入口的主要渠道,而且,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以及各種致命的癌症的出現,幾乎沒有一項不是『吃飯』惹的禍。」然而,即使世界上真有像偽環保專家們這樣的黑心醫生,危言聳聽地警告人們吃飯的嚴重後果,並建議人們千萬不要吃飯的情況,我還是相信,這些偽環保人士和黑心醫生本人還是要吃飯的。要知道人類社會對水資源的必要調控,以滿足現代化人類社會的基本需求的重要性,絕不亞於人要吃飯。否認了水資源調節的必要性,談河流開發的利弊,與否認了吃飯的重要性談吃飯的副作用完全是一樣的。當偽環保人士慷慨激昂地指責人類「馴服了一條條奔騰的江河」的時候,他們自己是絕不會到任何一條沒有被「馴服的奔騰的江河」邊上去生活的。這就好像是,說謊話危言聳聽地勸別人不要吃飯,是完全可能的,但是要讓他們自己不吃飯,那是絕對不行的。
水電開發真的已造成中國環境大破壞了嗎?
對於水電開發的總體看法,有個別所謂的電力專家(在我看來他們只是偽環保人士)這樣警告說:「進入本世紀以來,史無前例的西南江河梯級開發,已造成金沙江、岷江、雅礱江、嘉陵江、烏江、瀾滄江、紅水河、大渡河等激流,變成了一串串高壩平湖。在這一系列「高峽出平湖」過程中,重要物種的生境被島嶼化和片斷化,洄遊魚類滅絕,土地被淹沒,農民喪失家園,自然景觀資源遭到破壞。」
普通人看到這樣的「警告言論」,難免吃驚不已。然而,只要是了解中國和全球水電開發現實情況的人,都會感覺到這種炒作的幼稚可笑。人類社會對河流的利用程度、形式,一定是要和相應的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現代化社會巨大的能源和水資源需求,和天然水資源分布的不均勻性,使得河流的水資源和水電開發成為任何發達國家不可避免的選擇。縱觀全球,誰也找不到一個河流開發利用程度與社會經濟發展成反比的反例。
大規模的水電開發絕非中國的首創。其生態環境作用到底如何,各發達國家發展的現實早已得到證實。在我國的情況當然也不會例外。美國、西歐、日本、加拿大這些水能資源開發程度已經比我們目前高出幾倍的國家,你們能看到任何「重要物種的生境被島嶼化和片斷化,洄遊魚類滅絕,土地被淹沒,農民喪失家園,自然景觀資源遭到破壞」的跡象嗎?
進入本世紀以來,我國改革開放取得重大成果,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社會現代化加速。和全世界所有國家的發展過程一樣,為滿足現代化社會的能源和水資源需求,大型水利水電工程也是我們現代化建設必不可少的內容。恰恰是那些被偽環保人士深惡痛絕的「一串串高壩平湖」使得我們的天然水資源分布不均的矛盾得到了極大的緩解。由於大型水庫的調蓄作用,我們不但可以不再為夏季洪水的肆虐擔憂,而且還有可能在枯水季節為社會提供水資源的保證。不管是我國已經建成半個多世紀的新安江水庫還是新建成的三峽,你們看得到「重要物種的生境被島嶼化和片斷化,洄遊魚類滅絕,土地被淹沒,農民喪失家園,自然景觀資源遭到破壞」的結果嗎?結論恰恰相反。新安江水庫建成後,新增加的巨大水體,極大地擴展了水環境容量,為水生動植物的生長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和更有利的條件。三峽的建設,讓我們國家長江流域濕地面積持續下降的趨勢,得到有效地遏制,盡管淹沒了一些土地,遷移了100多萬人口,但是,我們卻增加了600平方公里的重要水庫濕地。為了反對中國社會的現代化發展,偽環保人士對有「地球之腎」之作用的濕地重要生態作用始終缺乏足夠的認識。他們還不知道,我們為了更有效地保護長江生態,我們還在三峽建設的同時,在長江下游實行大規模的退耕還湖政策。為此我們重新安置了200多萬人口。你能說我們的水電開發和所採取的這些生態保護措施都是「土地被淹沒,農民喪失家園」嗎?
要說水電開發會使「自然景觀資源遭到破壞」就更為可笑了。我們每個人可以注意看一看,在我們周圍的大型水庫,哪一個不是風景秀麗的旅遊景區。水庫濕地的景觀提升作用,走遍全世界幾乎都找不到例外。所有這些國內外的現實與偽環保人士污衊水電開發破壞景觀的描寫,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具體來看,不僅我國新安江的千島湖已經成為全國聞名的風景度假區,而且前幾年告別三峽的宣傳,現在早已經成為了歷史。人們驚奇地發現,三峽水庫建成後不僅原來三峽的風光依然健在,而且還在長江支流構造出了風景更為迷人的小三峽。三峽水庫和大壩也都已經成為炙手可熱的旅遊資源。
從保留「原生態江」到保留「處女江」
偽環保人士說:「自2003年以來,關於怒江梯級開發就有幾種截然不同的聲音。環保人士呼籲全社會來留住中國境內最後一條『處女江』,保護那裡豐富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
看來偽環保人士的造謠水平還是有的,他也知道幾年前所謂「保留最後的生態江」的謠言已經被公眾所揭穿了,現在幾乎誰都知道所謂「原生態江」是根本不存在的,那不過是偽環保人士用來煽情和欺騙公眾的一個概念。所以,偽環保專家就發明了一個新名詞——「處女江」。
其實這種「發明」簡直是小兒科的把戲。什麼叫「處女江」?如果不是代表專門讓處女洗澡的江的話,非要把「原生態江」換成「處女江」又是何必呢?再說,我怎麼沒有聽說什麼時候「環保人士呼籲全社會來留住中國境內最後一條『處女江』」來著。我只記得他們曾經造謠說要保留一條世界上最後的「原生態江」,現在怎麼又變成要保留「處女江」了?我們的偽環保人士們能不能告訴我們,您的「處女江」的定義是什麼?是指沒有建設水壩的江河嗎?
如果是的話,前幾年的爭論早就說明了,怒江上游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建設了多座水壩了,下游國家也已經啟動了大型水壩的建設工作。你們的中國最後的「處女江」到底在哪裡呢?分明是已經被揭露過的謠言,還非要換個名詞繼續造謠嗎?
美其名曰,保護那裡豐富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這種騙人的鬼話,早已經被揭穿多次了。
怒江地區並非沒有人類居住的世外桃源,惡劣的生存條件和刀耕火種的陡坡墾殖,已經讓怒江沿岸的生態環境遭受到了極大的破壞。水電開發所淹沒的只可能是滿目瘡痍的河谷,結束陡坡耕種所造成的嚴重的水土流失。目前怒江地區貧困的生存狀態和落後的生產方式所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已經嚴重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這些嚴酷的現實不僅正在使當地的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的破壞,就連人的生存也已經變得非常艱難。無論要保留「生態江」還是要保留「處女江」的口號,都是畫餅充飢式的騙人,他們所能保留的只能是怒江人民的貧窮和苦難。
大家也許不會意識到,阻止「處女江」的開發,對怒江人民意味著什麼。原始、落後、貧窮、苦難,這些我們多次重復的現狀我們不再說了,就說最近這次我國南方大范圍的冰雪災害,我第一次親身體驗到了在沒有電的房間中,盡管你穿上所有的衣服,鑽進被窩里仍然無法抗拒那種刺骨的寒冷。這時我才真正相信,雪災真是會凍死人的。然而,就在我們2005年考察怒江的前幾天,怒江地區發生的一場凍雪災害,僅僅三四天的時間里,怒江50萬人口中就有29人被凍死。
由於沒有媒體的關注、報道,我們至今誰也不會知道怒江民眾在那場雪災中的處境有多麼的艱難,但是,統計數字非常能說明問題。在2005年那一場我們毫不知名的怒江雪災中,怒江受災人口在雪災中被凍死亡比例,竟然是我們這次南方嚴重雪災的幾十倍到上百倍(據統計,我國南方共有129人在今年這次嚴重的冰雪災害中死亡)。也就是說,怒江人民在與外界幾乎隔絕的情況下,遭遇雪災的困難和威脅程度,比我們剛剛所經歷過的南方雪災嚴重幾十倍到上百倍。而這些情況,都是鮮為人知的。這就是原始狀態和現代化社會的差距,這就是為什麼怒江人民一直支持怒江水電開發的根本原因。
經歷過雪災的人們如果還有一點良知和人性,會對怒江人民目前的生存現狀和遭遇無動於衷嗎?
偽環保人士還說「怒江是中國人民的怒江,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遺產」,這沒錯,但怒江同時也是怒江人民的怒江,同樣管理好怒江也是代表怒江人民的地方政府和代表全中國人民的中國政府的責任。環保人士如果對怒江開發有什麼意見和建議,當然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提出來,但是,這種一次又一次的造謠惑眾,被揭穿之後換個名詞,還要出來造謠的偽環保破壞行為,我們決不應該姑息遷就。
最後我們還需要提醒偽環保人士們,請不要再挑撥離間地胡說什麼「必須盡快改變當前封閉的水電開發決策程序,讓公眾尤其是當地老百姓有效地知情和參與,而不能像目前這樣,你反對你的,我建設我的,拿國家乃至民族的利益換取少數人的利益。」。尤其是你們更沒有說這些話的資格。
總之,到底是怒江開發存在「封閉的水電開發決策程序」、「你反對你的,我建設我的」等問題,還是偽環保人士想用這種賊喊捉賊的手段,達到「拿國家乃至民族的利益換取少數人的利益」的目的,我們拭目以待。
水庫工程對生態環境「利大於弊」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8日14:46 北京晚報
本報綜合報道昨天,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三峽辦主任汪嘯風等專家就三峽工程現狀及三峽工程等敏感問題直面中外媒體,進行了詳盡解說。
汪嘯風透露:「總的來說,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利大於弊。」
防汛效果標准從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汪嘯風介紹,三峽大壩目前的防洪標准已從十年一遇提高到了百年一遇。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認為,今年長江出現了洪峰,正因為三峽的防洪庫容,所以長江中下游非常安全。
地質災害
未明顯發現大壩誘發地震
對三峽大壩會否引發地質災害,汪嘯風介紹,三峽地區在建壩前就是一個地質災害的多發地區,在三峽工程建設過程中,國家投入了100多億資金,同時進行庫區的地質災害治理。
汪嘯風介紹,經過蓄水以後幾年的觀測,未發現明顯誘發地震的現象:「現在三峽地區反映的地震強度,無礙大壩的安全。」
被挪用移民金
審計出的問題已基本整改到位
汪嘯風介紹,從審計報告披露的情況看,500多億移民資金中有2.89億是違規的,大約佔0.5%的水平。汪嘯風說:「現在中國政府抓違規資金的整改力度非常大,去年審計結論出的問題,已經基本整改到位。」
泥沙淤塞
不會成為第二個三門峽水庫
三門峽水庫泥沙淤塞問題曾引起國內外關注,三峽工程會否受到泥沙影響?
汪嘯風介紹,對三峽蓄水以來不同水位的觀測結果表明,上游泥沙來量明顯減少。而且工程的排沙功能已經達到或超過設計要求,表明排沙功能也很好。
污染問題水華問題進入穩定期
「水華」就是水的富營養化。三峽大壩附近出現的水華問題近來備受關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家錚表示:「水華問題處於穩定期,它沒有出現大面積爆發的趨勢。目前,國家撥了專項的國債資金392億,在庫區建了50多座污水處理廠和40多座垃圾處理廠。」
氣候影響
對氣候影響不大
李永安說:「近幾年庫區發生了水旱災害,之後我們一直跟蹤研究這些問題,這應該是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發生的。據氣象專家分析,主要原因是大氣影響。三峽庫區的影響非常有限,對氣候影響不超過10公里,對溫度影響不超過1攝氏度。」 郭翔鶴J070
㈤ 修建水庫的利弊。
眾這個有啥意義和好處
一位知名的成功人士曾說過:我覺得有兩種人不要跟別人爭利益和價值回報。謀課
㈥ 支流修水庫的利弊
支流修水庫有利的方面
大部分支流開發活動少,水質好。
支流水庫一般規模小,技術難度小。
支流分散,可根據需要選址。
弊端
支流水量小,水庫效益有限。
㈦ 修建水庫有什麼作用
修建水庫作用:
1、滯洪作用:
滯洪就是使洪水在水庫中暫時停留。當水庫的溢洪道上無閘門控制,水庫蓄水位與溢洪道堰頂高程平齊時,則水庫只能起到暫時滯留洪水的作用。
2、蓄洪作用:
在溢洪道未設閘門情況下,在水庫管理運用階段,如果能在汛期前用水,將水庫水位降到水庫限制水位,且水庫限制水位低於溢洪道堰頂高程,則限制水位至溢洪道堰頂高程之間的庫容,就能起到蓄洪作用。蓄在水庫的一部分洪水可在枯水期有計劃地用於興利需要。
3、興利作用
降落在流域地面上的降水(部分滲至地下),由地面及地下按不同途徑泄入河槽後的水流,稱為河川徑流。由於河川徑流具有多變性和不重復性,在年與年、季與季以及地區之間來水都不同,且變化很大。
大多數用水部門(例如灌溉、發電、供水、航運等)都要求比較固定的用水數量和時間,它們的要求經常不能與天然來水情況完全相適應。
人們為了解決徑流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重新分配問題,充分開發利用水資源,使之適應用水部門的要求,往往在江河上修建一些水庫工程。水庫的興利作用就是進行徑流調節,蓄洪補枯,使天然來水能在時間上和空間上較好地滿足用水部門的要求。
(7)修水庫好嗎擴展閱讀:
我國是世界上洪水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從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兩千多年間,發生較大的洪水災害1029次,平均每兩年就發生一次。
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我國勞動人民為防禦洪水,減輕災害進行了艱苦的斗爭,付出了大量的勞役,但是仍然難以倖免洪水災害。因此,洪水災害一直被認為是我國人民的心腹之患。
水庫大壩在防洪、灌溉、發電、供水等方面發揮著巨大效益。
新中國成立後,黨中央和國務院非常重視江河防洪工程,依靠廣大群眾,開展了大規模的江河整治工作,修建了大量的攔截江河的水庫大壩工程。
截止2001年底統計,我國已建各類水庫8.5萬余座,其中庫容1億m3以上的大型水庫433座,庫容1000萬至1億m3的中型水庫2736座,庫容10萬至1000萬m3的小型水庫近8.2萬座。
水庫總庫容量5281億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庫庫容量3927億立方米,中型水庫庫容量758億立方米,小型水庫庫容量596億m3。這些水庫星羅棋布,遍及全國山丘區,在防洪、灌溉、發電、城鄉供水、航運和水產養殖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在防洪方面,據初步統計,分布在我國七大江河上的245座大型水庫控制水庫上遊河流流域面積的150km2,佔七大江河總流域面積的34%,約佔三分之一,都能起到很大地控制洪水作用。
1963年8月河北省海河流域大清、子牙、漳衛河遭遇特大暴雨洪水,在這一地區的崗南、岳城等16座大型水庫,共攔滯洪水43.5億立方米,占水庫上游洪水來量94.2億m3的46.2%,攔截了近一半的洪水總量。
對減輕下游廣大河北平原的洪水災害,尤其是保衛天津和津浦鐵路的安全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㈧ 修建水庫的利與弊
水壩帶來的益處:
首先水壩可以提供電力,中國的三峽水庫預計能產生的電力相當於18個核電站的發電量;在挪威,超過98%的能源來自水力,使挪威人長期從中獲益。
其次,水壩還可以為灌溉、飲水、防洪、通航等提供便利。
雖然水壩有著不少好處但水壩也有著不少問題。
一旦建立了水壩便會破壞水資源分布。在印度西奧里薩邦的伯蘭格區,過去許多村子都有數十個水塘。但修建水壩後,80%的水塘都不存在了,這影響著該地區糧食的減產。只有那些保留了傳統的蓄水方式、保護了森林的村莊,才經受住了連年災害的考驗。
水壩建立之後還會改變降雨規律:希拉庫德大壩水庫改變了當地的降雨規律,因此被認為乾旱是由水庫引起的,因為水庫的一邊雨量過多,而另一邊卻沒有雨水。所以水庫給一個地區帶來了繁榮,卻給另一個地區帶來了貧窮;給一個地區增添了綠色,卻剝奪了另一個地區的生機。
不僅如此,水壩還會毀滅生物棲息地。贊比西三角洲地區是一個面積達到1.8萬平方公里的巨大洪泛區。但過去一個世紀來,那個地區已沒有洪水泛濫了,尤其是在贊比西河上修建了卡合拉巴薩這樣的水壩之後。隨著洪水的消失,濕地的承載力日益下降,無法養育過去在此棲息的大量水牛了。所以現在可以看到,三角洲上許多過去通往平原的河道已經長滿了植被,河道里幾乎沒有水,洪水斷流是三角洲現在面臨乾涸的主要原因。
水壩的建立還會毀滅人類在洪泛區的生存條件。過去兩三年發一次洪水,人們就都離開洪泛區搬到高處去住,等洪水退了之後,再返回到洪泛區繼續日常的生活。但是修建水壩後,這種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科學家們認為:每年的洪水泛濫不僅能使贊比西下游的數十萬人受益,而且還能在三角洲中恢復對許多瀕危物種來說極為重要的棲息地,挽救岸邊岌岌可危的紅樹林。
對水壩的危害,我認為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修建水壩應盡量避免造成大量的移民搬遷。
2.修建魚梯,以保護魚類的回遊。
3.加強公眾參與,讓那些受到負面影響的人們首先是這類項目的受益者。
4.水壩按照每年的傳統時間來放水以重建自然的季節性河流洪泛。希望對你有幫助
㈨ 中國的大型水庫有多少個修建水庫是好是壞
趙不同的制式對於播放有啥要求輝
沽一個人在年輕時經歷磨難,如能正確視之,沖出黑暗,那就是一個值得敬慕的人。張
㈩ 修建水壩的好處與壞處
修建水壩的好處:
1、調節河流徑流,改善庫區氣候(減小溫差、增加空氣濕回度);
2、可以防洪、航運、發答電、灌溉、水產養殖、旅遊等。
修建水庫的弊端:
第一、對庫區上游的影響:
1、水庫蓄水蓄沙,水質下降,洄遊產卵的生物數量減少;
2、淹沒農田,居民要離開家鄉。
第二、對庫區的影響:
1、庫區水質富營養化,水位上升使得地下水上升,蒸發加劇,導致庫區耕地鹽鹼化;
2、蓄水使得庫區壓力增大可能誘發新的地質災害如庫區地震;
第三、對庫區下游的影響:
1、下游泥沙沉積減弱,有機質沉積減少,徑流量減少,工農業生產、生活用水緊張;
2、入海口因沉積減緩,加之海浪侵蝕使得三角洲(海岸線)後退威脅沿海地區;
3、入海口營養物質減少,影響動植物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