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對策矛盾
❶ 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面臨著哪些矛盾
一、當前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問題
我國是個人口大國,不僅人口基數大,而且人口密度也大。雖然各種自然資源總量大,但人均佔有量小,人均資源相當貧乏,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同時,我國多種重要資源短缺,加上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階段,對資源具有較高的需求,使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著諸多挑戰。
(一)我國在環境保護和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1、環境污染危害人們的健康。我國有3億人飲水不安全,其中有5000多萬人飲用氟、砷含量超標的水,有四分之一城市居民呼吸著質量不達標的空氣等都表現了環境對人們的危害。2環境糾紛威脅社會穩定。隨人民群眾對環境問題關注的提高,和對政府解決環境問題充滿期待,一些地方因污染事件處理不當或久拖不解決,引發社會矛盾和群體性事件,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從而危及社會安全和穩定。3環境權益維護依然艱難。我國環境損害民事賠償和司法救濟體系尚不健全,環境法律對違法者的打擊和震懾力度不夠,一旦面對環境損害和環境糾紛,受害群眾維護基本權益就很難。
(二)我國在環境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上存在的主要問題:1、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我國經濟增長方式仍然存在著「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協調、難循環、低效率」的問題,經濟增長付出了過的的資
源環境代價。2、經濟布局和結構不合理使得資源環境付出代價過大。總體上,我國經濟建設還沒有按照資源稟賦條件和生態環境容量進行科學布局,「小而全」和一重化工為主導的產業結構使得部分地區生態環境資源嚴重透支,付出很大的資源環境代價。3、環境基礎設施滯後使得治理的速度趕不上污染的速度。在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高速發展中,因為環境基礎設施問題,環保舊賬尚未結清,便又欠下新帳。4、科技支撐不夠。我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一般在20%-40%間,遠遠低於世界發達國家60%-90%的水平,造成單位產出的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水平過高。
(三)我國生態保護與建設中存在的問題:1、生態退化趨勢未得到有效遏制。就目前我國森林總體質量呈下降趨勢;草地退化依然嚴重,礦區資源開發、重大工程建設引發的生態破壞尚未得到有效制止。2、生物資源瀕危日益突出。棲息地和環境改變及過度的人類活動,導致我國生物資源瀕危問題日益突出。3、生態保護基礎薄弱,投入不足。生態保護資金投入少、投入渠道單一,生態治理工程效益有待繼續提高;生態保護能力建設滯後,科研力量有限。生態監測處於起步階段,信息不足,渠道不暢,難以為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撐作用。
二、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對策
(一)在環境保護和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方面:1、擴大公民環境權利,建立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新機制。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環境保護,要承認群眾的環境信息知情權、環境決策參與權和環境政策監督權,確保公眾有效行使環境權利,建立政府監管、市場調節和公眾參與相結合的新型環境保護綜合機制,從而形成環境保護的最大合力。2、建立和完善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機制,維護污染受害者合法權益。環境損害賠償不僅體現了維護受害人的權益、維護公平和正義的需要,同時也是保護環境、恢復環境的需要。3、加強環境宣傳教育,使環境保護觀念深入人心。
(二)在環境保護方面與經濟協調發展方面:1以保護環境優化經濟增長,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參與宏觀調控的倒逼作用很先導作用。提供環境准入門檻,認真落實規劃環境評價要求,從決策源頭防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完善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全程跟蹤管理制度、環境保護評價與驗收管理機制、環保部門上下級聯合管理機制,充分發揮環境影響評價在宏觀調控的重要作用。2、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依據,加大積極結構調整力度。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依據,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促進環境保護參與綜合決策,科學制定社會經濟發展目標。3、創新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積極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4、加強環境管理,實行環境保護問責制。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堅持既定的減排任務和目標,實行環境保護工作問責制,對違反國家產業政策、違反環境保護法規上的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項目的要堅決查處並懲罰。5、改變了以往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的「資源-產品-廢物」的線性發展模式,建立了一種「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式發展,是一種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經濟模式,是強調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從根本上緩解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
(三)在生態保護與建設方面:1、建立和完善法規、政策及標准體系。
2、落實生態功能區劃,以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保護區、生態脆弱區的建設和保護為主體,保護和恢復自然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3、加大資金投入。利用市場機制建立合理的、多元化的投入機制,不斷拓展生態保護和建設投資渠道,積極爭取財政投入,建立自然保護區專項資金。4、增強科技支撐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和可持續發展概念是20世紀以來人類為解決威脅自身持久健康發展的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在對其產生的經濟、社會、政治、文化根源的認識過程中,形成的理論成果與戰略思想。建設生態文明,才能加快可持續發展的步伐;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才能建設生態文明。
❷ 什麼事生物入侵,依據相關生態學原理提出可能的防治對策
生物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這些生物被叫做外來物種。外來物種是指那些出現在其過去或現在的自然分布范圍及擴散潛力以外的物種、亞種或以下的分類單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繼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體。外來入侵物種具有生態適應能力強,繁殖能力強,傳播能力強等特點;被入侵生態系統具有足夠的可利用資源,缺乏自然控制機制,人類進入的頻率高等特點。外來物種的「外來」是以生態系統來定義的。
大多數外來物種是依賴人為干擾來傳播的,為減少外未入侵物種的威脅,建議解決方案如下:
1、在物種抵達時及尚未廣泛逸為野生前,盡快鑒定及評估其入侵性和對本地生態及原生物種的影響,並對惡性入侵種盡快消除,以免廣泛蔓延;
2、採取人工防治、機械或物理防除、替代控制、化學防除、生物防治、綜合治理等方法,加以消滅;
3、加強出入境檢疫工作,制訂外未入侵物種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強對海洋有害物種引進的管理,尤其是嚴格防範通過壓艙水攜帶的海洋外未物種入侵的巨大威脅;
4、加強對外來入侵物種的生物學特性、入侵生態學、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建立入侵物種資料庫;
5、把外未入侵種納入國家生物多樣性政策、戰略和行動計劃,著力提高公眾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制定經濟獎懲措施以及其他政策手段。
❸ 生態規劃的概念及理論基礎主要有哪些
生態規劃就是要通過生態辨識和系統規劃,運用生態學原理、方法和系統科學手段去辨識、模擬、設計生態系統人工復合生態系統內部各種生態關系,探討改善系統生態功能,確定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的生態適宜度,促進人與環境持續協調發展的可行的調控政策。其本質是一種系統認識和重新安排人與環境關系的復合生態系統規劃。
生態規劃是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應用系統科學、環境科學等多學科手段辨識、模擬和設計生態系統內部各種生態關系,確定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生態適宜性,探討改善系統結構和功能的生態對策,促進人與環境系統協調、持續發展的規劃方法。①按地理空間尺度劃分:景觀生態規劃、區域生態規劃、生物圈保護區規劃;②按地理環境和生存環境劃分:陸地生態規劃、海洋生態規劃、淡水生態規劃、草原生態規劃;③按社會科學門類劃分:經濟生態規劃、人類生態規劃、民族生態規劃。
方法
以生態學原理和城鄉規劃原理為指導,應用系統科學、環境科學等多學科的手段辨別、模擬和設計人工復合生態系統內的各種生態關系、確定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的生態適宜度,探討改善系統結構與功能的生態建設對策,促進人與環境關系持續協調發展的一種規劃。
原則
折疊社會生態原則
原則要求生態規劃設計要重視社會發展的整體利益,體現尊重、包容和公正,生態規劃要著眼於社會發展規劃,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公平是這一原則的核心價值。
折疊經濟生態原則
經濟活動是城市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動之一,經濟的發展決定著城市的發展,生態規劃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還要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持續性。這一原則要求規劃設計要貫徹節能減排、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及優化產業經濟結構,促進生態型經濟的形成。效率是這一原則的核心價值。
折疊復合生態原則
城市的社會、經濟、自然系統是相互關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規劃設計須將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三者兼顧,綜合考慮,使整體效益最高。規劃設計要利用這三方面的互補性,協調相互之間的沖突和矛盾,努力在三者之間尋求平衡。協調是這一原則的核心價值。
以上三條原則都是普遍性的,但城市是地區性的,地區的特殊性又受自然地理和社會文化兩方面的影響。因此,遠景設計研究院專家解釋說這些原則的具體應用需要與空間、時間和人(社會)的結合,在特定的空間中有不同的應用。
計劃要點
根據生態經濟學原理,結合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實現和保護生態平衡的長期計劃。其目的是:通過規劃,合理而有效地利用各種自然資源,以滿足社會生產和消費不斷增長的需要;同時保證人類社會生存活動不妨礙並有利於充分發揮自然界的功能,以保持和增進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的再生能力。
生態規劃是在人類生產、非生產活動和自然生態之間進行平衡的綜合性計劃。一般包括:①保證可再生資源不斷恢復、穩定增長、提高質量和永續利用的計劃和措施。②保護自然系統生物完整性的計劃和措施,如嚴禁濫捕野生動物,合理採集野生植物,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稀有野生生物和拯救瀕臨滅絕的物種等。③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礦產、能源和水等不可再生資源的計劃和措施,以增加自然系統的經濟價值。④治理污染和防止污染的計劃和措施。⑤改善人類環境質量的計劃和措施,以增進人類身心健康,保護人類居住環境的美學價值。
生態規劃按不同的層次分為全國性的、區域性的和局部地區的生態規劃等;按不同的類型劃分為城市生態規劃和農村生態規劃等。
制定生態規劃,應根據本國、本區域或本地的自然、經濟、社會條件和污染等生態破壞狀況,因地制宜地研究確定本地區的生態建設性狀指標,以確保資源的開發利用不超過該地區的資源潛力,不降低它的使用效率,保證經濟發展和人類生存活動適應於生態平衡,使自然環境不發生劇烈的破壞性的變動。生態建設性狀指標包括:劃分城市和鄉村使用土地資源的合理比例;劃分城市內工廠、道路和住宅的用地比例;劃分鄉村地區農田、園地、道路和住宅的用地比例;確定人口容量、資源使用、經濟發展規模和生活設施的數量指標等。
理論基礎可在書上學習,加油努力吧
❹ 我國的環境問題及解決對策
摘要 我國面臨著水污染,河湖萎縮、功能退化,地下水大量超采,水土流失嚴重等水環境問題。本文通過分析造成水環境問題的原因,提出了解決水環境問題的對策:以改善生態環境為根本切入點,制定水資源保護規劃,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建立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保護和管理模式,實行水量水質統一管理。
關鍵詞 水環境 地下水 水污染 水土流失 開發利用 水資源
一、水環境問題的現狀
1.水污染是我國面臨的最主要的水環境問題
據水利部對全國700餘條河流約10萬km河長開展的水資源質量評價結果:46.5%的河長受到污染(相當於Ⅳ、Ⅴ類);10.6%的河長嚴重污染(已超Ⅴ類),水體已喪失使用價值。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嚴重。從地區分布來看,支流水質一般劣於幹流,幹流下游水質一般劣於上游,城市工礦區河段水質最差。南方河流水質整體上優於北方河流,中西部地區水質整體上優於東部發達地區。在全國七大流域中,太湖、淮河、黃河流域均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海河、松遼流域污染也相當嚴重,污染河段佔60%以上。全國有1/4的人口飲用不符合衛生標準的水。
2.河湖萎縮、功能退化,部分湖泊咸化趨勢明顯
在北方缺水地區,由於河道天然徑流減少,引用水量增加,開發利用不盡合理,江河斷流及平原地區河流枯萎已成為又一個嚴重的水環境問題。
近30年來,我國湖泊水面面積已縮小了30%。素有千湖之稱的江漢湖群,目前的湖泊面積僅為新中國成立初期的50%。
調查表明,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湖泊乾涸現象十分嚴重,部分湖泊含鹽量和礦化度明顯升高,湖泊咸化趨勢明顯。新疆的博斯騰湖,由於上游修建灌溉工程,入湖水量銳減,含鹽高的灌區退水又不斷入湖,十幾年就由淡水湖演變為鹹水池,湖水礦化度上升了6倍,水面減少120km2,水位降低3.54m。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大型鹹水湖——羅布泊也已乾涸。圍湖造田是南方地區湖泊面積萎縮的首要原因。江漢湖群因圍墾消失湖泊983個,減少面積2041km2,目前僅存湖泊83個;洞庭湖區在不到40年的時間內,圍墾面積達15萬hm2,淤積與圍墾互為因果,惡性循環。
3.地下水大量超采
由於地表水資源貧乏和水污染加劇,一些地區對地下水進行掠奪式開發,地下水超采現象十分嚴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維持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用水需求。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目前已形成地下水區域性降落漏斗149個,漏斗面積15.8萬km2,其中嚴重超采面積6.7萬km2,占超采區面積的42.3%。多年平均超采地下水67.8億m3。
4.水土流失面廣量大
我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水土流失面積367萬km2,占國土面積的38%,其中水力侵蝕面積179萬km2。每年流失土壤50多億t,嚴重影響土壤肥力。全國每年因水土流失新增荒漠化面積2100km2,土地利用價值和承載能力降低。每年因水土流失而損失的耕地面積達7萬多hm2。黃土高原每年水土流失帶走的氮、磷、鉀就達4000萬t,相當於全國一年的化肥產量。黃河平均年輸沙量16億t,其中4億t淤積在下遊河床中,使下遊河床以每年10cm的速度抬升,黃河已成為世界著名的地上懸河。與此同時,泥沙中所攜帶來的氮、磷是造成江河湖庫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造成水環境問題的原因
1.無節制地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污水是河湖污染的首要原因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用水量的持續增大,排入江河湖庫的廢污水不斷增加。據水利部門最新調查資料,現狀廢污水排放量已超過80年代初的1倍,年排廢污水達600億t,這些廢污水80%以上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庫,是主要的污染源。
我國江河污染主要是城市和工礦企業的點源污染所致,一個入河排污口污染一大片,在大江大河形成岸邊污染帶;支流小河一個工廠的污染就會使整條河流受到污染,變成排污溝。
2.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不協調是影響水環境狀況的重要因素
改革開放後,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生力軍,一方面極大地增強了我國經濟實力,另一方面,由於鄉鎮企業技術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給生態環境特別是水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小造紙、小製革等「十五小」企業對水環境的破壞尤為嚴重,一個小造紙廠就能污染整條河流。
3.水土流失以及化肥、農葯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河湖污染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國大多數湖泊是氮、磷造成的富營養化,據專家估算:近50%的氮、磷來自於水土流失造成的面源污染。
除以上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外,對污染治理投入不足、治理技術落後、治理設施正常運轉率低,對保護水資源宣傳教育和依法管理的力度不夠,也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總之,從全國情況看,水污染態勢呈總體惡化趨勢,形勢嚴峻。水污染正從東部向西部發展,從支流向幹流延伸,從城市向農村蔓延,從地表向地下滲透,從區域向流域擴散。
4.水資源短缺與水污染互為因果,加劇了水環境惡化
由於水資源短缺,水體稀釋能力低,水環境更趨惡化。海河流域水資源匱乏,水污染也相當嚴重。平原河道基本枯萎,鄰近城市的河道成為排污溝,被喻為「無河不幹,有水則污」。地處濕潤地區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由於水體受到污染,也成為水質型缺水地區,水鄉無水可用已成為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水污染也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的供需矛盾。
5.水土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利用,是導致水環境問題的重要原因
黃河斷流的根本原因在於引用水量的大量增加和未能實現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調度。黃河河套地區,農業用水大水漫灌,年灌溉定額超過15000m3/hm2,致使土壤發生次生鹽漬化;而地處河口的東營市及勝利油田,枯水季節無水可用,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兩省也難以保證灌溉用水。
據統計,由於對濕地的盲目開墾、改造,以及對濕地生物資源和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近40年來中國沿海地區累計喪失海濱灘塗濕地面積20萬km2以上,占沿海濕地面積的50%。
三、解決水環境問題的對策
1.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以改善生態環境為根本和切入點,制定水資源保護規劃,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實踐證明,以犧牲環境換發展,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路是行不通的。必須在全社會樹立水資源與水環境的憂患意識,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使經濟發展水平與資源條件、環境狀況相適應。經濟建設要充分考慮水土資源條件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合理確定與調整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要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加快發展,根據水資源條件確定重點發展區域和發展重點,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要把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節約保護結合起來。對於污染嚴重地區,應將改善水環境作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首要目標,果斷地關停嚴重污染環境的小企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按照國務院批準的水利部「三定」規定的要求,全面開展水資源保護規劃工作,逐步建立完整的、科學的全國水資源規劃體系。組織開展水功能區的劃分和控制向飲水區等水域排污的工作;做好江河湖庫的水量水質監測和評價工作,審定江河湖庫等水域的納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總量的意見;及時發布水資源狀況公報;維護江河湖庫水資源的使用功能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努力使水的資源屬性與環境屬性相統一。減少污染物排放是改善水環境的根本措施,實施總量控制、嚴格排污管理最有效的辦法是根據流域水環境容量確定污染物允許排放量,以控制進入江河湖庫的污染物。將排污總量指標層層分解,由縣以上人民政府根據上級政府制定的污染物控制計劃,組織制定轄區內排污總量控制計劃,並將排污總量指標分解到每個排污單位,納入目標責任制管理,同時加強對入河排污口的監督性監測與管理,控制退水中污染物總量不超過規定指標。另外,還可以根據需要與可能適時適度調水,改善湖泊水質,防止湖泊富營養化。
2.建立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保護管理模式,實行水量水質統一管理,健全流域水環境監測網路,實行動態監測、區域聯防
要以水資源優化配置為目標,加強流域和區域的水資源統一管理。當前,尤其要注意強化地表水與地下水統一管理,供水與需水統一管理,水量與水質統一管理。搞好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保護,努力提高水資源的科學有效利用和保護水平。
流域是一個完整的水資源系統,水環境狀況是流域水資源管理的重要指標。當前應加強流域水資源保護機構的作用,發揮水利部門水量、水質同步監測、統一管理的優勢,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相結合,強化水污染治理力度,實現水資源統一管理,地表水地下水聯合調度,改善流域水環境,加強地下水的保護、抑制超采區地面沉降。為了防治過度開采地下水資源引起的地面沉降,各級水利部門要認真加強對地下水的監測和采補平衡分析,提出回灌規劃,充分利用洪水及間隙期多餘的水量,採取各種補給入滲技術回灌地下水,爭取地下水早日恢復平衡,抑制地面沉降的發展。流域水環境監測網是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的尖兵與耳目,應該優先建設,先行發展。重點加強現場測試能力與快速反應能力,在有條件地區建設自動測報與預警系統。對跨界河流與重大污染事故實行動態監測,定期向社會公布水環境信息。近期應加強省際邊界水體的監測,積極開展跨省的污染聯防。
3.要大力做好節約用水和污水資源化的工作
當前,我國用水浪費嚴重,全國農業灌溉用水利用系數大多隻有0.4,而很多國家已達到0.7~0.8;我國工業萬元產值用水量為l03m3,是發達國家的10~20倍,水的重復利用率我國為40%左右,而發達國家為75%~85%。因此,要下最大的決心,做好節約用水工作,要把節水和水資源的高效利用作為一項革命性措施來抓,要以節水灌溉為重點進行灌區建設。節水工作要遵循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因地制宜、土洋結合、講求實效、農民歡迎的原則。要把建立節水型農業、節水型工業、節水型社會作為全社會的共同目標。要大力提倡清潔生產和污水資源化。目前可將經處理的工業廢水作為低質水源,用於火力發電廠的冷卻水、煉鐵高爐冷卻水、石油化工企業中一些敞開式循環水等,在石油開采中回用水還可用作油井注入水;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氮、磷等營養物質,而重金屬、農葯等有毒有害物質濃度較低,可用於農田灌溉;處理後的污水還可用於地下水回灌,用於養殖水生生物,用作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水源、旅遊水和景觀水等。
4.依法治水,完善水資源保護立法及法律修改工作
依法治水,是改善我國水環境的關鍵所在,各級水利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取水許可審批管理的力度,強化取水許可的管理,嚴格控製取水量,限制耗水量大、污染嚴重的企業用水,還要對退水水質進行嚴格管理。對新申請取水許可證的單位,嚴格按照取水許可水質管理規定,必須提交取水和退水對環境影響的分析報告,方可辦理取水許可申請審批手續。對逾期仍超標排污的單位和企業,要堅決依法吊銷其取水許可證。要盡快修改《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理順流域水資源保護機構的內外關系,制定流域及區域各種配套法規,如:《供水水源地管理辦法》、《水資源保護條例》、《入河排污口管理辦法》和《保護水資源經濟補償辦法》的起草工作,使水資源保護工作法制化、制度化。
另外,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在項目審批過程中,要對治污的投資比例提出明確規定。
5、團結協作,科學治理
水資源保護與水污染防治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水資源保護是目的,水污染防治是手段。兩者均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存在著區域管理難以解決的矛盾。因此水利、環保、農業、城建等各部門團結協作是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環境的組織保證,應各司其職,各用所長,統一規劃,統一目標,統一行動,統一調度。水環境是一個復雜的大系統,涉及自然、社會、環境諸多因素,提高治理措施的科技含量和理論水平是當務之急,應逐年安排關鍵問題與關鍵技術的科技攻關,指導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