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川薄嶺水庫
A. 去秦嶺考慮中...
秦嶺旅遊公司成立於2012年月8號,公司注冊資金500萬元,法人代錶王益。公司致力於打造大秦嶺生態旅遊,開發旅遊,面對秦嶺周邊省市,公司位於秦嶺山中魅力城市商洛市金陵寺鎮上竹園村。金陵寺鎮交通便利,距離203省道10km、藍商高速13km,2004年已全面修通柏油路。秦嶺旅遊公司其發展戰略、經營理念和推廣手段與其他旅遊公司一脈相承,藉助區位優勢,致力打造旅遊最佳信任公司。面對一次又一次的跨越,秦嶺旅遊公司人並未停滯,而是勵志圖新,奮力拚搏,以更飽滿的熱情打造其品牌形象——秦嶺旅遊,追求卓越!編輯本段最新旅遊線路名錄商洛市科學考察、探險娛樂旅遊路線西安——柞水牛背梁、溶洞自然生態探險科考旅遊線;西安——丹鳳船幫會館、商鞅封邑遺跡科學考察游;西安——丹鳳武關遺跡科學考察游;西安——商州大雲寺—丹鳳丹江漂流;西安——丹鳳龍駒寨——山陽漫川古鎮科學考察游;自駕車休閑度假游旅遊路線特別推介西安——牛背梁——柞水溶洞;西安——商州城、丹鳳縣西安——商南縣金絲峽、梳洗樓、白浪鎮、生龍寨;西安——山陽月亮洞、天竺山、百潭谷;華山——洛南老君山——洛南玉虛洞、倉頡造字遺址、洛南文廟;西安——牧護關湖北十堰——山陽漫川古鎮;河南南陽——商南金絲峽、梳洗樓、白浪鎮、生龍寨;西安——鎮安木王山;商洛主題旅遊專項游漢唐詩歌之路、商於古道文化游——丹江旅遊文化長廊游;民間藝術游——丹鳳旅遊文化藝術節;鎮安栗鄉之韻民俗風情藝術節;商南茶文化專項游—歌舞相伴採茶、品茶游;牧護關觀光農業生態游—風情濃郁農家樂;商洛秦嶺南麓野外生存、拓展訓練專項游;悠悠古商州,鶴城換新顏——商州城區城市風貌游;商洛紅色革命游;商州城區城市風貌旅遊路線商州城區觀光線:仙娥湖——四皓衣冠陵——武則天大雲寺——蓮湖公園——戴雲山——烈士陵園——鶴城廣場;商洛市觀光休閑旅遊路線華山——洛南老君山——洛南玉虛洞——倉頡造字遺址——洛南文廟——商州仙娥湖——大雲寺——靜泉山;西安——柞水牛背梁——柞水溶洞——鎮安塔雲山——鎮安木王山——月河漂流;西安——牧護關——商州區——仙娥湖;仙娥湖——東龍山雙塔——丹鳳二郎廟、四皓墓、船幫會館——丹江漂流——武關——商南金絲峽、梳洗樓——白浪鎮;西安——山陽月亮洞、天竺山、百潭谷——漫川古鎮——湖北十堰武當山西安——山陽月亮洞、天竺山、百潭谷——漫川古鎮——商南金絲峽、梳洗樓——白浪鎮;西安——商州區——丹鳳二郎廟、四皓墓、船幫會館——丹江漂流——武關——商南金絲峽、梳洗樓——白浪鎮——湖北紫荊關——武當山;西安——商州區——丹鳳二郎廟、四皓墓、船幫會館——丹江漂流——武關——商南金絲峽、梳洗樓——白浪鎮——河南欒川、內鄉——河南南陽龍潭溝;編輯本段著名景點商南金絲大峽谷金絲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陝西省商南縣境內的西南部新開嶺腹地,距縣城60公里,距太吉河鎮18公里。園內風光秀麗,風格獨特,風景如畫,具有有窄、長、秀、奇、險、幽的特點,集峰、石、洞、林、禽、獸、泉、潭、瀑等自然景觀於一體,步移景異,景象萬千。被譽為「峽谷奇觀,生態王國」。2002年7月1日成為省級森林公園,2002年12月躋身國家森林公園行列。丹江漂流丹江漂流,是丹江在商洛市、丹風縣一段上的著名旅遊項目。共有上中下三段,近40公里,1993年以來,海內外無數遊客來此漂流,無不為之陶醉。盛贊「既有北方之粗獷,又江南之撫媚,是理想的天然消暑度假勝地。」鎮安木王國家森林公園木王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陝西省商洛市鎮安縣,總面積3616 公頃,處處呈現著北亞熱帶優美的森林景象。它以林海杜鵑和奇峰怪石景觀為主,濃縮秦嶺精華,千年冷杉林帶為秦嶺最好,千山杜鵑為西北第一,鷹嘴奇峰為華夏一絕,千米石瀑為世所罕見。有3 河、9 溪、18 瀑、36 潭、72 峰、108 個主要景點,分為四海坪、雙頭馬、茨溝三大景區和鷹嘴峰特別保護區。柞水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柞水縣營盤鎮朱家灣村,總面積2123公頃,其茂密的原始森林,清幽的潭溪瀑布,獨特的峽谷風光是都市人休閑的好去處。一年來,柞水縣籌措資金3200萬元,修建了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13.9公里旅遊專用道路,新建了羚牛谷3.7公里人行步道,完成了景區內部分河堤、水電等基礎設施,公園首期工程已基本結束,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部分神秘面紗被揭開。柞水溶洞柞水溶洞位於西安市南秦嶺山中柞水縣城南13公里的叉路口,磨石溝南4公里的石瓮鄉一帶,面積約17平方公里,距西安市79公里。 這里自然環境靈秀典雅,景點多而集中,目前已發現的溶洞有115個,既有可與瑤林仙境媲美的喀斯特溶洞群,又有山清水秀風光迷人的山峰美姿,是一處難得的以溶洞和自然景色為主的旅遊區。譽其為「北國奇觀」和「西北一絕」。1990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首批公布列為全省十大風景區之一,1999年又被坪為全國名洞。仙鵝湖仙娥湖風景區位於商州城西北2.5千米許,自「說法洞」上溯是一道峽谷,濤濤丹江川流不息,暴雨季節,猶如黃河壺口,驚濤駭浪從天而降,十分壯觀。兩岸懸崖峭壁,狀如刀切,峰巒峭峙,怪石嶙峋,林木蔥郁,溪流潺潺,百花爭艷,鳥語傳情,有一種幽清明凈的自然美。兩水交匯,孤峰獨立,構成二龍戲珠之妙,原有一群古廟建築,每年正月最後三天廟會,三台大戲(秦腔、二簧、眉戶)助興,吸引了川、陝、晉、豫、鄂諸省香客朝商,頂禮膜拜。農副產品,相互交流;日用百貨,琳琅滿目;名優小吃,爭相品嘗;人山人海,甚為熱鬧。在峽谷石羊、石牛、石蛙、金雞報曉,屹立江岸;王母娘娘的梳妝台、胭粉盒遺在岸邊。熊耳晚霞熊耳晚霞,為歷代所稱道《續修商志》有「熊耳山,州西二十公里的金陵寺鎮。兩 峰對峙,插漢凌霄,每羲馭西沉,見霞光高映。如烘爐方熾,萬壑皆明;又如蜀錦初張,千岩俱麗。騷人韻士臨風遠眺,皆有天際真人之想」。「羲落虞瀾變晚風,遙峰西望刺長空。蒼崖炫出千條紫,翠壁挹來萬里紅。錦冪佛頭光爛漫,綉合千掌色照融。應知薄暮金天冷,故敞烘爐煅赤熊。」古人筆墨之褒,足見熊霞之輝。丹鳳花廟丹鳳花廟位於丹鳳縣城龍駒寨,建於清光緒十七年,坐北向南,面臨丹江。整個建築佔地面積約36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000平方米。南面建有配殿,整個建築是土木結構。做工精細,雕刻講究。晨曦陽光中屋頂的琉璃瓦顯得金碧輝煌,十分壯觀.因建築宏偉華麗,其中又祭祀著丹江水神,故俗稱」花廟」。 花廟大門建的像一座三開間的牌坊,頗有江南水鄉建築的風格。尤其南面的花戲樓建築特殊,高36米,深11米,台口8米。第二層不用柱支撐,而是用巨木構成多角形構架相疊,層層向上遞縮,形成一個錐體籠形結構承擔重量。從舞台中央仰望,猶如急流中的漩渦,很是巧妙。 這座十分美麗的古建築,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丹鳳縣博物館設在此處。武關武關位於丹鳳縣東武關河的北岸,與函谷關,蕭關,大散關成為「秦之四塞」。武關歷史悠久,遠在春秋時即以建置,名曰「少習關」,戰國時改為「武關」。關城建立在峽谷間一座較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習山,南瀕險要。關城周長1.5公里,城牆用土築,略成方形。東西各開一門,以磚石包砌卷洞。西門上有「三秦要塞」四字,東門有「武關」二字,內門額上有「古少習關」四字。關西地勢較為平坦,唯出關東行,延山腰盤曲而過,崖高谷深,狹窄難行,因此武關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龍山曉日「龍山曉日」是東龍山風景區的主要景觀,居古《商州八景》之首,山雖不高峻,但其妙在依山傍江,猶如青龍汲水。晨起旭日東升,一山披金,萬道霞光透過雙塔射入丹江,銀鱗閃耀,蔚為壯觀。三台疊翠商州南里許,西連文筆山,即龜山也。自麓至頂,崖岸三疊,故雲「三台」,每山額洗雨,嵐靄烘晴,三級翠浪,青蒼欲滴。上有文昌祠,古槐老柏,朝暮含煙,又如雲中宮闕,島上樓台。而且丹水飲其北,乳水蘸其南,楚水繞其東。拾翠而升,環顧三溪,誠僻壤中一大觀也,宜乎太白、康節輩。四皓古陵四皓墓,州西三里許,傍金雞原,坐鹿跡村,高冢星羅,蒼茫磊落。陵前棟宇數楹,中有四短碣,分鐫皓圖,古貌儼如。名流經此,每多留題焉。仙鵝峰仙娥峰在商州城西北十里許,如今是庫容三四千萬方的水庫,稱仙娥湖。 這里南北兩岸峻峰壁立,江流逼仄,林木森森,溪水清沏,景色十分幽美。唐時這里設有驛站。白居易看到如此美好的地方,便想到商山四皓,想到躲避官場明爭暗鬥的惡劣環境,這自然是失意封建官員的心裡。這次南去詩人在江州司馬任上三年,他著名的《琵琶行》就作於這期間。任滿得到宰相崔群的援助,升任四川忠州刺史,在那裡待了兩年左右,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憲宗暴死,穆宗繼位,白居易再經商山道被召回長安,於是寫了一首五絕:《商山路有感》:「萬里路長在,六年身始歸。所經多舊館,大半主人非」。20個字道出了詩人六年被貶外放生活的無限感慨。眼前景物依舊,人事已非。這既是寫實,也道出了社會時局的重大變化。漫川關古鎮漫川關古鎮,位於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東南,距縣城95Km。該鎮歷史悠久,春秋時為蠻子國;戰國時楚至方城經此通過,秦楚分界碑今還尚在;南宋時,是宋金雙方反復爭奪的迂迴戰場。明清兩代,這里水運發達。鎮域面積104平方公里,總人口 13956人。葯材資源豐富,形成了以薯芋為主,其它中葯材品種合理配置的中葯材產業帶,種植面積達2.15萬畝。域內名勝古跡眾多。清光緒十二年修建的騾幫會館,為四水歸堂式清代磚木建築,建築工藝別具一格,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近代曾發生過關繫到紅四方面軍生死存亡的漫川關戰役。靜泉山靜泉山位於商州城南4公里許,歷來有「商州小華山」、「商州莫高窟」的美譽。靜泉山半山間鑿有一井,井下有泉眼涌水,水至井口 而止,千百年來, 不涸不溢。清乾隆二十年(1755),知州羅文思籌資興建補山閣、龍神閣、甘雨亭 、七星菩薩樓等建築,遂成勝景。靜泉山海拔808.8米,遠看宛若一尊盤坐的大佛。山腰有泉,不涸不溢,數千年來,以靜、清、澈、洌著稱,故美其名曰:「靜泉」,山因泉而得名。[1]
B. 描寫商洛風景的結尾
商洛市
洛南縣
春色幾寸
文/李者也
天庭欲傳春之訊,故令人間東風勁。
萬物不論近或遠,風跡過處留其印。
南麓地暖花已開,千姿百態縱而任。
山陰數株日難照,急問春色差幾寸?
【注】草鏈嶺,一部分位於陝西省洛南縣,一部分位於華縣。因嶺上數峰相連猶如鏈條(西高東低),加之布滿高山草甸,遠望宛如一條青草編織的鏈帶擺放在東部秦嶺之上而得名。海拔2645米,秦嶺東部最高峰,和西嶽華山相望,比華山高出300餘米。森林茂密,清泉流水,山勢多姿。洛水源頭、丹江水系發源地,北麓有遇仙、石堤、羅紋、溝峪、羅敷、灞諸水。主要景點有第四季冰川形成的石海、高山杜鵑花海、雲海、高山草海、龍灘瀑、任家灘水庫等等。春季來臨,山南山北景色各異,南麓早暖,百花爭奇斗艷,而北麓仍然積有殘雪,春色遲來。
商南縣
人間勝
文/李者也
天欲此山追仙境,必令其景奇而縱。
雲海霧浪互為激,水光山色相與映。
蒼溪奔流飛瀑瀉,長風漫卷林濤動。
客問此為瑤峰否?非也而是人間勝。
【注】玉皇山森林公園,一部分位於陝西省商南縣,一部分位於河南省盧氏縣。秦嶺山脈蟒嶺和流嶺的東延支脈,主峰玉皇山海拔2075.9米,縣境最高峰。原始森林面積7.47萬畝,植物1669種,野生動物140多種。以高山奇峰為主體、以原始森林為特色、以瀑布為補充的生態旅遊區,可觀林海、雲濤、絕壁、高山勝景。分為玉皇山、曹營、雙尖三大景區,主要景點有獅子崖、千層崖、羅漢崖、石門山、大石峽、老君椅、鸚鵡石、情侶石、神女峰、天柱峰、玉女瀑布等50多處。
山陽縣
漫川慢
文/李者也
清香欲久必淡淡,前路將遠應漫漫。
光陰滄桑無止盡,人生一如崖上蔓。
代代不過一枝葉,古藤迎風妙而曼。
萬年何必爭朝夕,張弛當分快與慢。
【注】漫川,位於陝西省山陽縣。素有陝西「南大門」之稱,春秋時為蠻子國,戰國時秦楚分界碑今還尚在,南宋時是宋金雙方反復爭奪的迂迴戰場。主要景點有漫川古鎮、漫川關、漫川薄嶺水上樂園、騾幫會館、喬村古文化遺址、千佛洞、蠻王冢、雙戲樓、北會館、武聖宮、萬福娘娘廟、武昌會館、明清街等。歷史悠久,古跡眾多,時光在這里顯得慢慢悠悠,明顯區別於現代城市的快節奏。
C. 秦嶺旅遊之後的明清古鎮,還有水上樂園嗎
提起秦嶺,其實,有很少人知道這個名字,也許愛好旅遊的人知道的會多一點,秦嶺這個地方,不僅有明清古鎮還有世外桃源式的水上樂園,還有奇峰異谷,今天小旅帶大家走進神奇的秦嶺!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3.黑龍谷:黑龍谷,因谷中有黑龍洞而得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這里有數不盡的奇峰幽谷,數不盡的飛瀑清潭。黑龍谷的山,險而不惡,造型奇特,毫無猙獰之相。谷長25公里,谷內水源豐富,常年不涸,瀑布連綿,最高達20多米,兩面山勢奇特,植被茂密。五指山五峰並峙,參差錯落;蠟燭山拔地而起直指蒼穹,遠看似單臂托塔的李天王,近看像一手拄劍的當道武士,從背後看,又分明是一支形象酷肖的蠟燭,正在天地間熊熊燃燒,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水是龍的隨身行囊,所以,黑龍谷縱深50里,水流也伴隨了50里。50里的黑龍谷,50里的美麗風光,兩岸茂密的奇樹野草、漫山飛奔的飛禽走獸,更賦予了它的勃勃生機。藏在深山人未識的黑龍谷,總有一天要向熱愛大自然的人,撩開它神秘的面紗,款款地走向世界。
4.九龍鼎:九龍鼎,原名九龍山,位於鎮安縣城西北75公里處的東川鎮八盤村,九龍鼎頂端有觀音寺1座,寺房28間,正殿5間。整個殿堂為磚木結構,歇山頂,屋脊雕有雲朵、二龍戲珠與獸頭等。山下有唐王洞、唐王碥、跑馬道、點將台、周宣王賢臣張仲墓等遺址。海拔1994.4米,山鼎雲霧終年繚繞,氣候濕潤,山鼎各類植物密布,古樹參天,枯藤環繞。因其由九座山狀如卧龍,故稱九龍鼎。如今社會文明的進步,宗教信仰也是一種自由,人們對佛也更多了一份尊敬。當地人們在生活富裕的同時,不忘修繕和維護古廟的雄姿。如今九龍鼎古廟有和尚、尼姑數名,每日香火不斷的伺候著眾多神仙,也許是千百年前菩薩的遠見吧。雖然當年輕灑甘露,如今卻也收獲無盡香火,當年恩施一方,如今卻幸福萬民!
D. 我們幾個朋友准國慶假期用三天時間去西安周邊遊玩. 請問去過山陽漫川古鎮的朋友哪裡好玩嗎跟鳳凰古鎮比
推薦去寧陝的青木川,那裡的風景真的很美,也是一個古鎮,很有世外桃源的感覺,到版處都是風景,權很古樸,現已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當地的農家菜也好吃,很適合自駕游和徒步游。曼川也很不錯,建築大多是民國時候的,很有特色,個人感覺沒有鳳凰古鎮好玩,鎮安和寧強那邊和湖南鳳凰那邊的感覺類似,到處都是風景,喀斯特地貌、古鎮、溶洞到處可見,鎮安的木王國家森林公園就很奇特。
E. 漫川關的漫川關戰斗
1932年11月,紅四方面軍為突破國民黨三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在鄂陝交接的山陽縣漫川關與國民黨部隊進行了一場你死我活的血戰,沖出了被胡宗南稱為「紅四方面軍墳墓的漫川關」,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四方面軍的企圖,保全了全軍主力。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徐向前、陳昌浩的率領下從豫鄂皖出發,在向西轉移途中,於1932年11月9日至11月18日,從商南西部進入山陽東部,先向南行進至漫川,後又轉折向北,從火神廟進入商縣夜村,繼而向川陝邊進發。紅四方面軍是在1927年湖北黃(安)麻(城)起義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1931年5月,中央豫鄂皖中央分局成立,張國燾任書記兼軍委書記;11月成立紅四方面軍,徐向前任總指揮,陳昌浩任政委。1930年12月至1932年5月,粉碎了敵人的三次「圍剿」,豫鄂皖根據地達到全盛時期。1932年6月,蔣介石親自任「圍剿」軍總司令,重新糾集三十餘萬兵力,分三路向革命根據地發動四次「圍剿」。由於張國燾盲目輕敵,推行王明「左」傾冒險主義政策,拒不執行周恩來、毛澤東提出的「誘敵深入」、「各個擊破」的作戰方針,紅四方面軍未能粉碎敵人的第四次「圍剿」。1932年10月,主力撤出根據地向西轉移,留下的紅軍重組紅二十五軍,與當地人民繼續堅持戰斗。 戰斗持續了兩天兩夜,打垮了國民黨軍的無數次進攻,粉碎了國民黨軍封鎖張家莊埡口、圍殲紅軍的企圖。1932年11月13日黃昏,三十四團殿後,掩護全軍在徐向前等指揮下,從東雲嶺撤至板廟河、康家坪、王家溝、易家溝、柳溝、蔡家嶺一帶,直奔龍山鄉張家莊埡口,順著三十四團控制的通道,勝利突圍。敵人看到紅軍主力已經轉移,圍殲的企圖成為了泡影,完全喪失了信心,三十四團從容撤離,大部隊連夜突出了國民黨軍的包圍,沿小路向北急進,冒著大風雪翻越海拔1600多米的茶壺嶺,直插竹林關。漫川關突圍,是關繫到紅四方面軍生死存亡的一仗,部隊處境之險惡,戰斗之慘烈是前所未有的。子彈和彈片把埡口小高地上的松樹削得光禿禿的,只剩下一根根半截子樹樁,戰旗被彈片撕成一條條碎布,埡口小山包上彈坑一個挨著一個,土石被炸得松軟,三十四團一、二營1000多人剩下不到200人。事隔50年後,徐向前元帥回憶當年的戰斗情景,還無限感慨地說:「漫川關突圍,真是很危險啊,多虧了三十四團在北山埡口頂住了。」
《沖出漫川》原載2011年7月9 日《商洛日報》 。
F. 漫川關鎮的歷史沿革
漫川關歷史悠久。春秋時為蠻子國;戰國時,楚至方城經此通過,秦楚分界碑今還尚在;北朝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33年)置漫川縣,北周保定三年(公元563年)並入豐陽,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5年)設巡檢司,清為里,民國為鎮。南宋時,這里是宋金雙方反復爭奪的迂迴戰場。明清兩代,這里水運發達,當時興建的船幫會館、湖北會館、武昌會館、騾幫會館,武聖宮等建築物今被列為保護文物。
1950年設漫川關鄉(1953年改鎮)、萬福鄉、同安鄉、蓮花池鄉、松林鄉(1953年改為松樹坪鄉),1958年屬超英、長溝等公社。1961年建漫川關公社、萬福公社、同安公社、蓮花池公社、松林公社,1983年改漫川關鎮、萬福鄉、同安鄉、蓮花池鄉、松樹坪公社。1996年,漫川關鎮面積45平方千米,人口1萬人,轄漫川關街、紙房溝、閻家店、南坡、水碼頭、喬家、小河口、前店子8個行政村;萬福鄉面積24平方千米,人口0.2萬人,轄娘娘廟、萬福溝、屋場3個行政村;同安鄉面積35平方千米,人口0.3萬人,轄上薄嶺、箭河、猛住山、安坪、黃家窪5個行政村;蓮花池鄉面積33平方千米,人口0.5萬人,轄蓮花池、雙橋、花園溝、黃龍洞、李家坪5個行政村;松樹坪鄉面積43平方千米,人口0.4萬人,轄黃木溝、東寺、古墓溝、丘林子、松樹坪、東溝、峽口、馬家莊8個行政村。1997年,撤銷同安鄉、萬福鄉並入漫川關鎮,撤銷松樹坪鄉並入蓮花池鄉。2010年,漫川關鎮轄1個居委會、1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街道村;蓮花池鄉轄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蓮花池村。2011年,撤銷蓮花池鄉並入漫川關鎮。
G. 漫川有什麼風俗,節日
漫川關地處秦楚交界,與湖北鄖西縣上津鎮毗鄰,位於東經110度3分,北緯33度13分,海拔300米以下,是陝西最低的地方。屬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風調雨順,日照充足。境內有金錢河、靳家河、萬福河蜿蜒流淌,河水清澈,水質優良,可直接飲用。地質普查發現,小鎮境內地質結構中蘊含有色金屬15種,非金屬礦物質19種,土地生長的農作物和林木水果,富含多種礦物質,是名副其實的綠色糧蔬和天然果品,當地物產豐富,形色唯美,口味絕佳。
農作物和水果,總是比鶻嶺以北地方早熟半個月,漫川人的口頭福好,季節來了,好吃的就早早的熟了。春天,野菜綠在蘇醒的地畔、溝旁、小河邊,地米兒菜、蒲公英、苦媽菜、指甲菜、猴屁股、野水芹、野韭菜,欣欣然,到處都是。去前店子大棚間的空地里剜一籃子地米兒菜提回家,洗凈,焯水,放點香油、鹽、油辣子、醋涼調著吃,或包野菜餃子,那個清香如咬春天。水芹菜酸著吃清脆味美,爽口通透。香椿芽兒在二月就上市了,炸椿魚、包香椿餃子,可把日子香透。踏青,沿著羊腸小路上山,見往年燃燒過的荒坡地里,野韭菜一蔸一片,綠意盈盈的搖曳。窄窄厚厚的葉兒,黑油油、嫩閃閃、胖嘟嘟的,三下五除二就是滿滿一食品袋子,回家包雞蛋韭菜餃子,香!三月,地里的豌豆角兒嫩綠瑩瑩的會聚在女人手腕挎著的竹籃里,走進街道,8元一斤就被「搶」光了,好多女人不是為了自己嘗新,而是用小紙箱裝好封住,請客車司機捎給山陽縣城的親人,讓兒女、兄妹最先嘗到漫川的味道。萬福溝、紙房溝的春茶出來了,想「吃茶」,這個時候進溝,可品嘗到今年最早的「女兒茶」,色綠醉意的,清香迷魂。過不了多長時間,晶瑩鮮艷、紅若瑪瑙的小河口櫻桃彩燈一樣掛滿枝頭,看著悅目,吃著甘甜。摘一小袋兒提在手上,幾個人坐在小船里盪漾,眼觀青山退隱,白鷺翩躚;耳聽喜鵲歡叫,鳥雀啁啾。不時塞一顆圓潤飽滿的紅櫻桃到嘴裡,輕輕咬一口,那個甜美會讓人忘卻一切塵世煩惱、人生苦悶。
甜蜜蜜的槐樹花可包槐花豆腐包子,可蒸玉米面蒸粉,怎麼做著吃都香甜。
神仙葉子涼粉兒一盆一桶放在水泥檯子上,暖春中午,汗漬微微,調一盤兒神仙涼粉兒吃了,渾身爽朗,腦清心明,躺在沙發上玩手機,活神仙一樣飄逸。
五月,田園里的洋芋開挖了,小麥搭鐮收割。端陽(方言,指端午)那天,女兒回來,吃的是新洋芋片兒和新麥面蒸饃。下街頭兒橋頭和亭子跟前的三岔路口,擺放的挎籃里、背籠中,都是個大均勻、黃亮飽滿的麥黃杏,拿一個用手擦擦,咬一口,滿嘴生津,汁液芳香,連連說好,稱上幾斤,提回家慢慢享用。蜜桃陸陸續續上市了,農家擺在街邊,一綹一坨,桃紅杏黃,是一道道靚麗的風景。
最熱鬧的要數端陽前幾天,街道里,人頭攢動,絡繹不絕,粽子香味兒彌漫街巷,菖蒲,艾蒿染綠街邊。上十架豬肉賣空。從金錢河裡垂釣的武昌魚和鯽魚,一搶而光。一街兩行的綠菜,再貴,接近晌午就買不到了。
三伏天,不少人家開始曬黃豆醬和臭豆豉。豆醬,是選用優質黃豆煮熟發酵後曬制而成的菜餚。在夏天入伏前,用當地生產的優質黃豆,先煮熟後涼冷,再加適量麵粉拌勻,使每粒黃豆穿上一層「胞衣」,然後將穿上「胞衣」的黃豆均勻的攤鋪在樓頂的竹席上,約莫2公分厚,覆蓋棉單子,放置一個星期,使其充分發酵,均勻地長出黃色「絨毛」菌,成為「醬胚」。將「醬胚」取出,放在驕陽下暴曬,使其干透。進入伏天後,選擇陽光朗照的日子,刮適量的椿樹皮,加入花椒、八角等大料放入鍋中,煮出香味,取出大料湯水,冷卻,倒進缸或盆中,放入「醬胚」,再加鹽、五香粉等,在烈日下暴曬,晚上蓋上鐵鍋遮露水防雨水,早晨太陽出來揭開鍋蓋,曬,經管月余即可。曬醬過程中,趕上天氣晴朗的早晨,可以加入適量井水攪勻後再曬。切忌在豆醬曬熱時攪拌,以防生蛆變質。曬制好的豆醬為深褐色,色澤油亮,香味誘人。不論是炒肉、炒辣椒、夾饃或家常便飯當菜咽飯吃,還是烹制酒席菜餚,都是不可或缺的上品。有了漫川豆醬,漫川諸多小吃和「漫川八大件」彰顯出濃郁的地方風味兒,深受南來北往的遊客追捧。
豆豉,也是精選黃豆製成,製作方法簡單,說是「臭」豆豉,其實香得饞嘴。因漫川地理位置獨特,氣候溫和,水質清冽,光照持久,故而漫川關的豆醬與豆豉堪稱「漫川雙絕」。
秋天,稻穀飄香。紙房溝、小河口、閆家店的蜜桔皮薄肉嫩的掛在樹上,人們相約開車到小河口,乘船玩水,吃農家飯,摘綠樹枝頭黃橙橙的蜜桔,享受休閑的農家生活,那個滋味恬淡幸福。漫川的蜜桔皮兒細嫩薄軟,甘甜里隱藏著微微的酸,口感爽快。農家解密,這是水汽常年滋潤,日照充足的結果。
猛柱山的紅薯下山了,紫紅的膚色,老成厚重,個兒大,憨厚瓷實得像一個個寶貝,味若栗子,粉面醇美,甜香勾魂。特殊的口味,著實讓不少人青睞,縣農業局還特地為這些紅薯,在土地嶺半腰上掘洞建窖,專一給猛柱山紅薯安家,可見這普通尤物多麼可愛。
芝麻成熟時節,上街和水磨街的油坊開始壓榨,整個天空飄渺著濃濃的芝麻油香。正宗的漫川小磨香油,調菜最好,香而不膩,色澤純粹。雖然近幾年漫川的香油不如往年名聲好,但仍是油中的精品,可放心膽大的食用。尤其農家用五香作料親自壓榨的調和香油,是涼調家常菜的上品,地道純真,味道極佳。
到了冬天,池塘里的蓮菜開始大量採挖,種蓮人穿著一襲黑色油布衣褲,拖著深長的膠桶鞋,站在黑泥中,弓背彎腰,一根根的把胳膊粗的蓮藕掏出來。紅蓮粉糯,燉豬羊肉最香。白蓮酥脆,涼拌吃最好。九眼蓮煮著吃面軟,焯水涼調吃脆響,敏感的人吃一口就知道蓮菜的產地,漫川的一物一草,五穀雜糧,果蔬水果都散發著漫川的氣味,折射著地域的印痕。
漫川人特別講究吃,每頓飯都不含糊。正像山陽縣城人說漫川人不會過日子一樣,吃碗面條兒都要炒四五個菜,還得色香味搭配,比寫一篇散文隨筆還要嚴謹。我的妻子做每頓飯都要問我吃什麼,確定主食後,炒什麼菜就無需啰嗦了,她做出來的飯菜比我的文章完整精美多了。到了逢年過節,滿當當一街菜,能賣得空曠如也。小吃、大吃都要吃個品位、吃得經典、吃出來「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絕代風騷。
人人在談「中國夢」,我的夢想是,退休後在小街一側,租間小屋,開個小店,專事經營「漫川飯菜」,讓遊人吃上純正地道的漫川風味,留住他們的魂,把漫川的美食烙印在他們的記憶深處。
H. 陝西漫川關周邊還有什麼景點
陝西漫川關周邊景點
明清街
明清街依山傍水,南北走向,背靠青龍山,面臨靳家河,北窄南寬,外形酷似蠍子,因而又稱"蠍子街"。
明清街
街道以拐彎為段落,自北向南,分為上街、中街、下街。上街以小作坊、手工藝為主;中街以商業貿易為主,有會館、商號、騾馬店、酒肆、茶樓、店鋪,分列街道兩旁,櫛比鱗次;下街大多以水旱碼頭往來搬運為主。街道全長743米,最寬處約6米,最窄處約2米。一街兩旁店面是一色的黑漆鋪板門,木架板樓,檐下廓枋遍飾木雕,門閭花格。以青磚封火牆分戶。民居大多為庭院式結構,一進兩重一天井,或一進三重兩天井,前為鋪面,中為客廳廂房,後為生活區。馬頭牆上花鳥瑞獸,或浮雕,或彩繪。門面圓木柱下,或圓形或多方形立石為托,刻有浮雕花紋。檐挑鑲有雙鳳朝陽、金雞芙蓉、傳奇典故等鏤空建飾。街面中間是用青一色的卵石砸扣,兩邊水溝青磚鋪設。逢年過節,號燈對聯交相輝映。步入明清老街,彷彿走進古詩詞的意境,古色古香,古樸典雅,曲徑通幽,一種悠久濃厚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明清街意蘊豐厚,歷史久遠,古風古韻,地處秦頭楚尾,自古以來,日日有集。每日清晨,戶戶打開鋪板門,迎門支起貨攤,擺放百貨,有"十戶九經商"之說。有"本地人"、"下湖人"之分,多為下湖人。語言輕快,聲調委婉,圓潤如歌。人情淳厚,民風簡朴。既含北方之獷悍,又兼南方之靈秀。習尚勤勞節儉,憨厚好客,重禮儀,善巧言。深受秦楚文化相互影響,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民風民俗。
騾幫會館
騾幫會館位於山陽縣漫川關鎮中街,座東向西,始建於清光緒九年(1883),歷時5年,至光緒十三年
騾幫會館
(1887)竣工,由陝西、山西和河南騾幫共同出資修建。是陝西省現存規模最大、價值最高的會館。1992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會館由兩部分組成,南為馬王廟,北為關帝廟,合稱騾幫會館。現存大殿、獻殿、廂房、廣場、戲樓,佔地面積3330平方米。
馬王廟大殿、獻殿與廂房組成四合院,中為天井,院中四面台階均用大青石條磨光對縫砌築,天井中用石子拼砌團花圖案。大殿與獻殿面闊三間,11米,廊深2.75米,柱高10米,直徑0.35米。屋頂結構為十一架梁,屋面為五脊硬山,馬頭牆。殿前橫額枋深雕雙龍戲珠、雙鳳朝陽紋,橫額枋與平板橋之間飾萬字花格,柱頭飾花紋。屋內梁與駝峰、柱頭均浮雕花卉、瑞獸、戲劇人物故事。大殿前裝石門坎並淺雕花紋飾,門窗隔扇均通飾各種花格,更顯得富麗堂皇。
關帝廟建築式樣風格與馬王廟相同,一牆之隔,留有通道。
鴛鴦戲樓
鴛鴦戲樓俗稱雙戲樓,是漫川關明清建築群標志性古建築。隸屬騾幫會館,位於騾幫會館的正對面,始
鴛鴦戲樓修復前舊貌
建於清光緒十二(1886)年,是當時居民客商文化娛樂場所。結構嚴謹精巧,樑柱、額枋上幾乎遍飾木雕,藻井呈穹窿狀,為歇山式屋頂,重檐翹角,其建築風格罕見,雄偉壯觀。1992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側戲樓屬關帝廟戲樓,高11.79米,為九脊重檐歇山頂,面闊三間,13.1米,進深9米,台口寬6.8米,兩次間各為3米。藻井為八角形。每年三月三、九月九多演唱劇目以秦腔為主,又稱其為"秦腔樓"。
南側戲樓屬馬王廟戲樓,高11.88米,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11.2米,進深9.64米,舞台寬5.4米,兩次間各為2.1米。柱與下翹檐結合部和三角裙板上浮雕兩個畫面,左為"牧童遙指杏花村",右為"江楓漁火對愁眠"。藻井用旋式檐軒刻頂,中飾八卦太極圖。每年二月二、五月五多演唱劇目以漢劇為主,又稱其為"漢陽樓"。
但由於多次水災,河床升位,街道墊高,淤泥填滿戲樓廣場,致使戲樓底層幾乎被掩埋,所處位置已低於河床標高,排水困難,地面長期潮濕,樑柱出現腐朽,戲樓瀕臨倒塌。為此,陝西省文物部門撥付專款,2008年2月動工,按照"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歷時一年對戲樓進行了全面維修。
千佛洞
千佛洞位於漫川關鎮前店子村土地嶺腳下,與前店子村小學正對面。屬佛教聖地。千佛洞於唐代武則天
佛像
永昌年間(689)鑿岩而成。洞深約7.5米,寬近5米,高2.6米。由本縣僧侶在摩岩紅砂石壁上雕造立體佛像千餘尊,故名曰"千佛洞"。主佛高3尺許,小佛高不盈尺。小者居多,大者無幾。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頗為精緻。進洞左右兩側是"觀音菩薩"和"如來佛",里側正神位是"釋迦牟尼等3尊石雕法象"。清代兩次被匪盜。和文革損毀,現存222座。
洞外有民國二十二年建的由多角牌樓、左右廂房和照壁花牆構成的小寺院。"文革"時大多佛像面容被毀。據記載,在千佛洞左下首不遠處,有清康熙十九年修建的竹林寺院和舞榭歌樓,與千佛洞聯為一體。古時佛教興盛,但不知何時被毀,現存竹林寺地藏庵,殿堂式結構,分前庭後院,磚砌硬山頂,內屋架,馬頭牆。花脊兩端為巨型魚化龍建飾,中心為花瓶造型,安裝避雷針。石質門框,兩側鑲嵌抱鼓石,直徑約0.5米,刻有獅子等圖案。後院中有百年丹桂一棵,每年8月丹桂飄香,令人陶醉。
武昌會館
武昌會館簡稱武昌館。武昌會館是湖北武漢一帶商賈集資修建,始建於明成祖年間(約1420-1442),後在清康熙、咸豐、同治和光緒年間多次增修。武昌會館座東向西,位於騾幫會館南側,以軸線西延,原有廣場、建有戲樓,佔地面積2460平方米。會館後殿三間是忠烈宮,供奉為明朝打天下以身殉國的忠烈。"忠烈宮"石匾至今保存完好。中有天井,兩側為商客住所8間,前廳兩側為耳房。前門樓高三丈有餘,門頂高懸鏤空龍紋大石匾,"武昌會館"四個鎏金大字十分醒目,門口兩側一對大石鼓。
廣場前建有別具一格的戲樓,佔地330平方米,高25米,雕梁畫棟,遍布龍鳳紋飾,三層飛檐全是開口龍頭,六角台頂各自飛翹藍天,舞台兩側立柱上書寫著鎏金對聯:"觀其像聽其音溶雲生戲;大則賢小則士各宜存緘。"舞台口兩側矗立著一對威武雄壯的石獅子。"文革"期間戲樓被徹底拆毀,現僅存一對石獅(現存商洛市博物館)。
北會館
北會館座東向西,位於漫川關鎮明清街中街,北距騾幫會館50米。始建於清光緒七年(1881),極具北
北會館
方建築特色。為磚砌牆五脊硬山頂,雙層馬頭山牆。檐下有拱板和鏤空木雕建飾。會館是陝西關中、甘肅、山西等北方商賈集資修建,故名北會館。
北會館為前庭後殿式結構,前庭3間通房,中間四根圓形木柱支撐,柱高約9米,直徑約0.35米,下有浮雕裝飾的圓形石拓,進深10.4米,寬11米;後殿3間,進深12米,闊11米;中間有天井連接,走廊長11米,寬2.6米。整體建築高8.2米。會館前左右兩側聳立兩株兩人合抱粗細的古柏,蒼勁翠綠。古柏前有古井一口,兩側各有5間住房。清末,會館曾設"厘金局"(有石碑為證)。會館前留有廣場,原計劃籌建戲樓,但由於隴海鐵路貫通後,騾馬古道漸廢,戲樓未建。
武聖宮(楊泗廟)
武聖宮,始建於明朝,建有正殿、配房、場院。正殿供奉忠誠信義的關帝聖君,象徵仁義聚財,誠信立市。臨河處建有樂樓。建築別致,風格獨特。清光緒七年(1881)四月發洪水,武聖宮被毀壞,維修後將楊泗供奉在前殿左側。相傳楊泗是南宗義軍一名年輕將領,主張等貴賤,均貧富,遭朝庭排擠,被擒拿,投湖未死。將軍水性極好,剛正不阿,能降伏水魔鬼怪,被尊崇為水神。為保佑船幫平安,下湖商賈、船工於此廟供奉楊泗。清宣統元年(1909),遭遇特大洪水災害,沖走水碼頭街臨河半邊街道,樂樓受損,後來垮塌。武聖宮幾遭兵燹、匪患和洪水侵襲,殘垣斷壁,一片蕭條。
2008年,當地善士倡導並帶頭捐資維修,重塑關帝、楊泗等神像,恢復壁畫和彩繪。
砧子石藏經洞
砧子石藏經洞位於漫川關鎮前店子村寨灣箭口埡下。有巨石高數十仞,酷似打鐵砧子,故名砧子石。清康熙六年(1667),蜀僧超古卓錫天竺山,至此山麓砧子石,招工起棧鑿洞,石洞長一丈六,寬一丈,高六尺。藏經書460部。於洞下創建佛殿,築山門、庫廚,方丈。超古圓寂後,僧徒殮其遺體坐缸葬於佛殿前廣場,並在其上修築五級小塔,後來人稱"超古塔"。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因盜賊偶潛於此,知縣王榮棨誠恐經卷丟失,派人將全部經書移存縣衙,後遭兵燹,損失殆盡。
環流太極
環流太極又名漫川環流,位於山陽縣漫川關鎮水碼頭村,是山陽舊八景之一。因金錢河流經上下薄嶺環繞呈"S"型,山水酷似道教太極圖,故名"環流太極",有"一龍鎖住西來水"之譽。有詩為證:"薄嶺高低上下橫,天然太極畫圖存。縈迴向北疑無路,咫尺距離又一村。山似五彝排九曲,地同砥柱群山門。隔溪漁火遙相對,出岫煙雲自吐吞。"
1964年至1968年,漫川人民鑿開下薄嶺,逼水直流,改河造田2000餘畝,建起水力發電站。
三官殿
三官殿坐落在漫川關鎮卧虎山虎頭山嘴上,原為三官洞,內供天、地、水三官神像,崇奉道教之地。據資料記載,最早修建於明末,依洞建造正殿3間,廂房、客房、灶房等14間。明清時期,此廟香火興盛,每年3次廟會,善男信女雲集,頂禮膜拜,香火不斷。建國初,廟殿被毀,洗劫一空。
2001年,當地善士倡導捐資,在龍門弟子吳理清主持下,依洞修建兩層廟樓,有走廊和門樓,庭院式結構。隨後,香火日盛,拉上高壓電。現仍在擴建廟舍。
朝陽洞
朝陽洞位於漫川關鎮與法官鄉交界處的蓮蓬山上,與箭口埡、砧子石藏經洞隔河相望,四周山岩陡峭,地勢險要。建廟於唐,鼎盛於清。洞內建築13間,其中正殿3間,呈樓閣型,供奉道教三清神像;兩側各有5間住房。其它小洞儲藏雜物,埋葬住持傳人40餘冢。洞口向東,有紫氣東來、背風朝陽之意,故名朝陽洞。它是鶻嶺以南道教發祥地。傳說各廟觀住持,須到此作住持前的道規教意訓導。曾有經卷刻版近千卷,現大多遺失,僅少量刻版存於縣文管所。
朝陽洞外上首約20米處,有一眼泉水,一口小水井,涓涓細流,永不枯竭。無論廟會香客多少,都能滿足用水。小水井總是保持一定深度,貯存水量不增減,頗為神奇。
蠻王洞
蠻王洞系一天然石洞,位於漫川關鎮與法官鄉交界處的蠻王寨下,與姨娘寨隔河相望。傳說南宋一地方土匪頭子號稱蠻王,佔山為王,為非作歹,與前來圍剿的楊八姐交戰時,曾盤踞此洞頑抗,因而此山得名蠻王寨、此洞得名蠻王洞。蠻王洞對面的"姨娘寨"、前店子村的"蠻王頭"、"箭河村"、湖北黃雲鋪的"絞腸關"、"蠻王墳"等風物景點地名均與"楊姨娘智斗蠻王"有關。蠻王洞深60餘米,寬80餘米,高近10米,可容納千餘人。洞中央頂部垮塌巨石,洞內現存蓄水池長約4米,寬近3米,深約2米,以儲雨水備用。洞外山岩陡峭,地勢險要,出入艱難,當地人為躲避戰亂多隱匿於此。傳說因洞內有巨蟒出沒,又被訛傳為"蟒王洞"。每逢雨季,洞口水珠垂簾,雲霧繚繞,時有彩虹呈現,堪稱奇觀。
一柏擔二廟
一柏擔二廟建於明朝成化年間。位於漫川關上街北口處,河邊一突兀巨石,其上一棵古柏,蒼翠蔥郁,盤若飛龍。古柏兩側修建有呂祖廟和魯班廟,因此而名。廟宇建築別致,宏偉中顯精巧,方寸里見奇觀。進廟背依古柏,扶欄遠望,美景歷歷在目。清末當地秀才阮文山題對聯贊曰:"左靈台右鳳鸞古柏蓋地;前玉帶後回龍石柱擎天。"
光緒三年(1877)和民國十八年(1929)遭受兩次特大旱災,此廟逐漸頹廢, 1958年"大躍進"時古柏被砍伐,兩廟被拆毀。1999年9月,當地善士自發組織捐資重建,再現奇特景觀。
娘娘洞
娘娘洞,位於漫川關明清街後坡青龍山。於明朝中期人工鑿成,洞內供奉泥塑送子娘娘神像。當時醫療衛生條件差,疾病多,生育成活率低,人們望子心切,祈求神靈保佑,因此鑿洞。清乾隆三十年(1766),下江湖廣移民遷居漫川關,人口增多,水陸運輸暢通,經濟繁榮,娘娘洞從而擴建正殿、配房、門樓,雕染畫棟,雕梁畫棟,斗拱飛檐,描金彩繪,十分壯觀。1958年"大躍進"時拆毀。自1984年始逐漸復修,現有正殿、配房、灶房、地下室、門樓和院牆,還有3間兩層客房。娘娘洞現稱娘娘廟,香火旺盛。
慈王廟
相傳慈王是湖北漢口人,曾在朝廷為官,告老還鄉後,樂施好善,懸壺濟世,扶貧幫困,深受百姓尊敬,68歲壽終,被尊奉為慈王。慈王廟原址在現漫川加油站附近,因廟基塌陷,民於國18年(1929),遷至現址孟良寨建廟。孟良寨位於漫川關西南側如意山頭,因宋將孟良曾經在此安營紮寨,鎮守漫川關而得名。慈王廟又於1946年被毀。新廟宇1998年由當地善士倡導捐款籌建。有主殿3間,廂房、灶房等10餘間,有門樓、院牆,庭院結構,規模宏大,佔地約1000平方米。此廟可俯瞰金靳交匯自然景觀和小河口水上樂園,周圍風景秀麗。
娘娘廟
娘娘廟位於漫川關鎮(原萬福鄉)娘娘廟村賀家嶺腳下,始建於明朝末年,四周有五條山樑朝匯,形似五龍聚匯,廟後有一棵千年古松,樹圍約5米,樹干4米以上雙叉,參天聳立,樹冠如巨傘,遒勁蒼翠,其勢壯觀。廟有前後殿各三間,中間有配房、天井連接。前殿主要供奉武聖關帝,後殿主要供奉觀音菩薩。
清代中期香煙旺盛。解放初期,破除封建迷信拆毀神像,此廟作為村級小學使用近40年。2000年當地善男信女捐資修繕廟宇、重塑神像。
有聯贊曰:"古松古廟存千古;福山福水留萬福"。
黃家葯鋪
黃家葯鋪建於光緒十六年(1890),外形呈印盒狀,內部磚木結構,人稱"一口印"。地處漫川關明清街中街。是漫川關古民居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清同治年間,黃玉波隨姻親鄒姓人來漫川關,本欲建"聚義興"銀號,兌換銀票,典當貴重物品,以解決南北商賈的輜重之憂。故而建築結構嚴密,天網布設,以防盜賊。上隔壁建生活起居之所,有住房、灶房、磨房等。因老家一場人命官司,只好將隔壁待建莊院賣給"泉盛源"號,改變計劃,辦起葯鋪。
清同治十二年在山陽任知縣的黃照臨,升遷山西省按察使離任後,告老還鄉,聞知族侄黃玉波在漫川關建房,為勉其志,特送匾額"業啟鴻圖",題款"例為宗臣兄令郎玉波新建大慶"(有匾為證),以示慶賀。
黃家葯鋪興盛一時。文革期間,此房充公使用,大匾、抱柱楹聯被查抄,1980年大匾被追回。
蓮花第
蓮花第位於漫川關鎮明清街下街,座東向西,始建於清朝中期。四合院式,兩個天井,三重十四間住房,木雕廣布,門閭花格,魚蟲花鳥,馬頭牆彩繪,寓意典故,精鏤細刻。地面用方磚鋪就。主房與次間整齊協調。系南北商賈逗留、南方秀才進京趕考住宿之客棧,故稱"蓮花第"。後因時代變遷,逐漸改成民居。至1947年土改時,分給當地居民。現在成為幾家合居的四合院。蓮花第是漫川關頗具特色的古民居之一。
清真寺
清真寺,屬於伊斯蘭教,是回族群眾宗教活動場所。
清朝咸豐、同治年間,有回族馬、龔、劉三姓定居漫川,咸豐四年(1854)建成清真寺,傳誦《古蘭經》,進行宗教活動。後經清光緒13年(1888)、民國36年(1947)兩次維修擴建,大殿4間、灶房3間、水房2間、客房7間,總佔地面積800多平方米。1958年被水毀,僅剩門樓。1988至1992年期間,政府投資,回民集資,重建新寺。縣統戰、民政部門和鎮政府支持解決飲水、場院硬化。現清真寺佔地0.8畝,建築面積130平方米,圍牆60餘延米。
烈士陵園
烈士陵園坐落在1984年清明節前,由原漫川區委、區公所安排專人,將零散安葬烈士遺骨集中安葬漫川卧虎山下,即現在的烈士陵園。面積約600平方米,松柏蒼翠。
安埋的是:1948年正月十九,我軍與國民黨軍隊、縣偽保安團在漫川關南坡突圍激戰中榮勇犧牲的5名烈士(上關縣委書記王直夫、上關縣委通訊員王安、鄖山支隊隊長警衛員李孝山、鄖山支隊通訊員韓磊、漫川區委書記宋維貞)和在天竺山銅塔溝戰役中壯烈犧牲的陝西省第四軍區十四旅某團團長李富貴。
喬村仰韶文化遺址
喬村仰韶文化遺址位於山陽縣漫川關鎮喬家村二級台地上,其范圍為東西150米,南北80米。第一層2-3.5米,第二層1-2.5米,並有灰坑和墓葬。1980年出土細泥紅陶曲腹缽、碗、彩陶盆、小口瓶、夾砂灰陶罐、藍紋缸等器物(現存山陽縣文管所)。文物普查組鑒定為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和其它較晚文化遺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價值。1992年4月定為陝西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薄嶺水上樂園
漫川薄嶺水上樂園位於山陽縣漫川鎮上游4公里上薄嶺水電站。其因建水電站大壩截金錢河水而成,湖面積置於20公里原始大峽谷之中,山清水秀,勝似畫屏。
I. 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漫川鎮八大件友哪些
「八大件」第一個粉墨登場的是三鮮碗,用豬精肉剁成肉餡,用刀刮成尖狀,俗稱「刀尖丸子」。三鮮包括:鮮肉、高湯、芋頭。丸子上蒸籠高溫蒸焗1個小時,待看氣撲鼻時出籠,墊上當地地特產的芋頭,翻碗澆上高湯佐料即成。特色是鮮、香、淡、雅,南北口味皆宜。
紅燒肘子
「八大件」第二道菜是盤裝的紅燒肘子,選上好的豬腿肉,煮半熟時撈出,上色過油,加佐料上蒸籠清蒸1個小時,出籠後去骨加汁上席。特色是肥而不膩,香酥綿軟,常食美容健腦。
肚子扣碗
「八大件」的第三道菜是肚子扣碗。選用肥大肉厚的豬肚子,經多道精洗,除腥去臊,涼水多道清漂,下鍋清燉,待熟後撈出,整理成條狀,裝碗加料清蒸1個小時後,配高湯和紅皮蘿卜或土豆墊碗上桌。特點是清淡、柔軟,滋補,常食有健胃潤腸之功效。
炒紅薯粉
「八大件」的第四道特色菜是炒紅薯粉,用漫川特產紅薯澱粉,加水和成糊狀,熱油入鍋攤成餅,起鍋攤涼。然後切成薄片,用漫川的上好豆醬炒香上席。特點是柔軟綿滑,口感如同食肉,表面油光滋潤,誘人食慾。對高血壓、高血脂食客可一補口福。
雞蛋卷子
「八大件」第五道菜是雞蛋卷子,又稱五花捲。採用鮮豬精肉剁成肉餡,用雞蛋黃攤餅,將肉餡捲入蛋卷,上籠清蒸,待熟後拿出切成五分至一寸段,在碗底碼放成型,墊上芋頭,加蔥姜大料,再上籠清蒸1個小時。待熟後出籠加高湯上席。特色是清香淡雅,紅黃綠白色調相宜,色香味型俱佳。
紅薯丸子
「八大件」的第六道菜是紅薯丸子。漫川關的猛柱山有一稀罕之物就是紅薯。別小看猛柱山的紅薯,與別處的紅薯可不一樣。紅色的土壤里長出的紅薯皮格外的紅,王墨寫的新聞肯定是用詩一般的語言贊美猛柱山的紅薯別樣紅。它皮紅、味甜,澱粉含量高,賽過鎮安的大板栗,味道特好。用它蒸熟丸團油炸至金黃色,出鍋撒上白糖,香味四溢,誘人食慾。
蹄子扣碗
「八大件」第七道菜是蹄子扣碗。選用豬蹄煮熟剁塊,盛入漫川紅蓮作墊碗,上籠清蒸1個小時,加高湯上席。特色是肥而不膩,淡而有鮮,葷素搭配,滋補養顏。
「八大件」第八道菜是豆豉臘肉,原料採用當地人自產的臘肉,多選用五花肉或臀肉,肥瘦相宜,下鍋煮熟後撈出,切成片狀,配漫川上好豆豉煸炒,加蔥姜大料,煸出醬香裝盤上桌。特點是肉脆帶卷,醬香四溢,開胃,適宜就飯佐酒。